硝态氮、铵态氮区别

合集下载

科学认识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

科学认识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

科学认识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根据氮肥中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将氮肥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氰氨态氮肥。

随着人们对硝态氮肥施用效果的肯定,近两年,肥料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硝基复合(混)肥的热潮,许多肥料厂家及商家对硝态氮肥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事实,无论是铵态氮还是硝态氮都可以作为植物生长和高产的良好氮源,究竟哪种肥料施用效果好,有发展前景,需要根据作物、土壤、肥料的性状来确定,更需要深入解读植物吸收铵态、硝态两种形态氮素营养的生理性质。

A: 植物中氮素的主要来源植物可以利用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硝态氮,也能少量吸收一些简单的有机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酰胺(如尿素)等。

空气中含有近79%的氮气,只有某些微生物(包括与高等植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大多数植物没有这一本领。

而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它们生存的介质——土壤。

土壤本身存在的氮素并不多,而且土壤中的氮素并不能被植物全部利用,植物能利用的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即土壤中存在的铵态、硝态氮,而一些有机氮素,如简单的氨基酸、酰胺等也能被作物吸收利用,但其数量很少,又会被微生物转化成其他形态,难以在土壤长期存留;植物对其吸收也远不如无机氮容易,这些有机氮只能使植物存活,而不能使其丰产。

B: 形态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应植物在吸收和代谢两种形态的氮素上存在不同。

首先,铵态氮进入植物细胞后必须尽快与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或酰胺,铵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对植物毒害作用较大。

硝态氮在进入植物体后一部分还原成铵态氮,并在细胞质中进行代谢,其余部分可“贮备”在细胞的液泡中,有时达到较高的浓度也不会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单纯施用硝态氮肥一般不会产生不良效果,而单纯施用铵态氮则会发生铵盐毒害,在水培条件下更易发生。

植物为什么不按其需要有计划地吸收,而要奢侈地吸收硝态氮,并“贮备” 于液泡中呢?研究表明,硝态氮在营养器官生长时期大量累积是一切植物的共性随着植物不断生长,体内的硝态氮含量越来越少。

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

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

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产物之一,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概念、产生机制、环境影响以及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和讨论。

一、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概念硝态氮和铵态氮都是土壤中的氮素形态。

硝态氮指的是土壤中以硝酸根离子(NO3-)形式存在的氮素,是通过土壤微生物分解过程中氨基酸的脱氨作用所产生的。

而铵态氮则是以铵离子(NH4+)形式存在于土壤中的氮素,是通过微生物分解过程中氨基酸、尿素等氮素化合物所产生的。

硝态氮和铵态氮在土壤中的含量和比例是不稳定的,它们之间在土壤氮循环中存在着动态平衡。

硝态氮具有较强的水溶性和向下渗透的能力,容易被移动到下层土壤和地下水中,而铵态氮则相对不易溶解和迁移。

二、硝态氮和铵态氮的产生机制硝态氮和铵态氮的产生机制主要涉及土壤微生物、土壤pH值、氧化还原环境等因素。

1.土壤微生物: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会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将其中的氮素转化为铵态氮或硝态氮。

其中,硝态氮是由硝化细菌氧化铵态氮而来的,而铵态氮则是由氨化细菌将有机质中的氮素转化而来。

2.土壤pH值:土壤的pH值也会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产生有影响。

当土壤pH较低时,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会降低,因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产生也会减缓。

而当土壤pH较高时,土壤中的硝化作用会增强,因此硝态氮的含量会相对较高。

3.氧化还原环境:土壤氧气含量和氧化还原环境也会影响硝态氮和铵态氮的产生。

当土壤氧气含量较高时,硝化作用会被加强,因此硝态氮的含量会相对较高。

反之,则铵态氮的含量会相对较高。

三、硝态氮和铵态氮的环境影响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和比例会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

1.作物生长:当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合理时,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但当氮素含量过高时,会导致作物的过度生长或发生生理障碍。

2.土壤侵蚀:硝态氮的含量高时容易流失,会对土壤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增加土壤侵蚀的强度。

安泰氮肥和硝态氮肥的鉴别实验 心得体会

安泰氮肥和硝态氮肥的鉴别实验 心得体会

安泰氮肥和硝态氮肥的鉴别实验心得体会铵态氮促进植物吸收阴离子,消耗有机酸;而硝态氮促进植物吸收阳离子,促进有机阴离子的合成。

一般来说,旱地植物具有喜硝性,而水生植物或强酸性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则表现为喜铵性,这是作物适应土壤环境的结果。

如玉米、小麦对硝态氮偏好,在等氮量的供应条件下,硝态氮的增产效果会更突出一些;烟草和蔬菜,它们也是喜硝态氮的作物。

硝态氮极易分解,在土壤中活动性大,能迅速提供作物氮素营养,同时,又易于流失、肥效较短,这种特性符合烟草的要求,叶片要生长快,在适当时候能能落黄“成熟”。

而且硝态氮有利于烟草体内形成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烤出的烟叶品质好,燃烧性好。

蔬菜施用硝态氮肥产量高,如硝态氮低于肥料全氮的50%时,产量会明显下降。

铵态氮和硝态氮施用后,在水田利用率一般只有30%-54%,在旱地里被作物吸收利用要好一些。

铵态氮肥施到水田里后,落在水下的泥层(氧化层)上,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通过亚硝酸菌把铵态氮氧化成亚硝酸,再通过硝酸菌把亚硝酸氧化成硝酸。

水稻是嗜铵性作物,吸收铵态氮肥的能力较强。

亚硝酸和硝酸在水中成为带负电荷的离子,不仅很少被作物吸收,也不能被土壤吸附,很容易随水流失,或者渗透到泥土下层(还原层),由于缺氧而产生还原过程,经过反硝化细菌(或脱氮菌)的作用,将硝酸还原成亚硝酸,进而还原成气体状态的氮或氧化氮,往空气中跑掉了。

经过这样的“硝化-还原”过程,铵态氮肥的损失率一般达15%左右,高的则在40%以上,损失惊人。

硝态氮肥主要经流失和还原作用而损失。

尿素、石灰氮等酰铵态氮肥,本身不直接被作物吸收,它们在水中先转化为铵态氮,除被作物吸收一部分外,其余的也因发生上述“硝化作用”而损失,或随水流失。

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区别在哪?

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区别在哪?
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水解前,土壤中以分子形式存在,只有20%被土壤吸附, 要注意深埋。
四、硝态氮的优点
➢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更多地吸收硝态氮,并“贮备”于液泡中,研究表明, 硝态氮在营养器官生长期大量累积是一切植物的共性,随着植物不断生长,体 内的硝态氮含量越来越少。据了解,植物在营养生长阶段大量吸收营养物质,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当前生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供后期生长需要。
六、不可忽视的流失浪费
➢ 铵态氮和硝态氮施用后,在水田利用率一般只有30%-54%,在旱地里被作物吸 收利用要好一些。
➢ 铵态氮肥施到水田里后,落在水下的泥层(氧化层)上,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 用,通过亚硝酸菌把铵态氮氧化成亚硝酸,再通过硝酸菌把亚硝酸氧化成硝酸。
➢ 水稻是嗜铵性作物,吸收铵态氮肥的能力较强。 ➢ 亚硝酸和硝酸在水中成为带负电荷的离子,不仅很少被作物吸收,也不能被土

氮,连同硝酸铵在内,可统称为硝态氮肥料。
一、铵态氮
➢ 铵态氮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等。 ➢ 铵态氮的特点: ➢ 1、铵态氮为正电荷,而土壤是负电荷,容易被土壤胶体易被吸附,从而不易流
失(比如雨水多、漫灌等)。 ➢ 2、植物吸收铵态氮的途径分为两种:
➢ 一是直接以铵离子形式被植物吸收; ➢ 二是氧化转化成硝酸盐,以硝酸根形式被植物吸收。 ➢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 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两者合适比例取决于施用的总浓度,浓度低时,不同比例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 浓度高时,硝态氮作为主要氮源显示出优越性。如硝酸铵既含有在土壤中移动 性较小的铵态氮,又含有移动性较大的硝态氮,二者均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硝态氮与铵态氮的一些区别

硝态氮与铵态氮的一些区别

硝态氮与铵态氮的一些区别复合肥硝态氮肥:氮肥中氮素的形态是硝酸根(NO3-)。

如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

特点:1、易溶于水,溶解度大,为速效氮肥。

2、吸湿性强,易结块,吸水后呈液态,造成使用上的困难。

3、受热易分解放出氧气,是体积聚增,易燃易爆,运中不安全的。

4、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水田不易用的。

铵态氮肥:氮肥中氮素的形态是氨( NH3)或铵离子(NH4+)。

例如液态氨、氨水、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

特点:1、易溶于水,肥效快,作物直接吸收。

2、容易吸收不易在土壤中流失。

3、在碱性土壤中容易挥发。

4、在通气好的土壤中可以转化成硝态氮,易造成氮的淋失和流失。

硝、铵态氮肥:氮肥中含有铵离子和硝酸离子两种形态的氮。

如硝酸铵、硝酸铵钙、硫硝酸铵。

尿素:施入土壤中一小部分以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中,通过氢键作用被土壤吸附,其他大部分在脲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碳酸铵,进而生成炭酸氢和氢氧化铵。

然后NH4+能被植物吸收和土壤胶体吸附,NCO3-也能被植物吸收,因此尿素施入土壤后不残留任何有害成分。

另外尿素中含有的缩二脲也能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碳酸,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受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在土壤呈中性反应,水分适当时土壤温度越高,转化越快;当土壤温度10℃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7——10天,当20℃需4——5天,当30℃需2——3天即可。

尿素水解后生成铵态氮,表施会引起氨的挥发,尤其是碱性或碱性土壤上更为严重,因此在施用尿素时应深施覆土,水田要深施到还原层。

硝态氮不宜用于水田是因为硝态氮极易溶于水,造成流失很大(特别是放水后)。

特别是湖塘改田,流失很严重。

所以硝态氮更适用于干旱地。

而且冬天温度低时硝态氮也能发挥作用。

铵态氮在大棚蔬菜里是禁止使用的,铵态氮挥发时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的,硝态氮责不会。

铵态氮是还原态,为阳离子;硝态氮是氧化态,为阴离子。

铵态氮在带阴离子的土壤胶体中容易被吸附,而硝态氮则不能被吸附,具有更大的移动性。

作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

作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

作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引言氮素(N)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它在植物体内参与许多重要的代谢过程,如蛋白质合成和核酸合成等。

作物吸收氮素的形态多样,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两种形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作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及其特点。

无机氮形态氨态氮(NH4+)氨态氮是作物吸收的一种重要无机氮形态。

当土壤中含有较高水平的铵态氮时,作物可以直接通过根系吸收。

它具有以下特点: - 吸收速度快:由于其带正电荷,能够与根系间隙中负电荷的离子交换复杂,从而加快了吸收速度。

- 吸附能力强:在土壤中,铵态氮很容易被粘附在土壤颗粒表面,从而减少了铵态氮流失的可能性。

硝态氮(NO3-)硝态氮是另一种主要无机氮形态,也是作物吸收的重要来源。

它具有以下特点: - 吸收速度相对较慢:硝态氮需要通过根系被还原为无机氮形态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因此其吸收速度相对较慢。

- 易于流失:硝态氮在土壤中容易发生淋溶和硝化作用,从而导致流失,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亚硝态氮(NO2-)亚硝态氮是一种不稳定的无机氮形态,在自然环境中很少存在。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水logged土壤),亚硝态氮可以产生并被一些作物吸收。

有机氮形态蛋白质蛋白质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有机氮形态。

它由多个氨基酸组成,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产物。

作物通过分泌酶类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再通过根系吸收。

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元,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氮形态。

它在土壤中很少存在,但通过根系分泌的酶类可以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然后被作物吸收。

氨基酸盐氨基酸盐是一种有机氮形态,在土壤中比较常见。

它由氨基酸与无机盐(如钠盐、钾盐等)结合而成,可以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

形态转化在土壤中,无机氮和有机氮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过程。

这些转化过程主要由微生物介导,包括硝化、还原和脱氨等。

通过这些转化过程,不同形态的氮素可以相互转换,为作物提供不同形式的营养。

•硝化:微生物将铵态氮氧化为硝态氮,从而使植物能够吸收。

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营养特点

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营养特点
作物的氮素营养
学习目标
1.掌握作物体内氮素的含量。 2.掌握作物氮的营养特点。 3.掌握氮素的吸收。
一、植物体内氮的质量分数和分布
1.质量分数
一般植物含氮量约占植物体干物重的0.3%-5%,而含量的多少与 植物种类、器官、发育阶段有关。含氮量多的是豆科作物,例如大豆 茎秆含氮嚣是2.49%;非豆科作物一般含氮量较少,例如禾本科作物 一般干物质含氮量在1%左右。作物的幼嫩器官和成熟的种子含蛋白质 多,含氮也多,而茎秆特别是衰老的茎秆含蛋白质少,含氮量也少, 例如小麦的籽粒含氮量为2.0%~2.5%,而茎秆含氮0.5%左右
有时小分子的有机态氮如蛋白质、氨基酸和酰胺态氮等也能被植 物吸收利用。
无机态:NH4+-N、NO3--N(主要)
吸收的形态
有机态:NH2 -N、氨基酸、 (少量) 核酸等
(一)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与同化
1. 吸收:植物主动吸收NO3--N
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旱地农 田中,硝态氮是作物的主要氮源。由与土壤中的铵态 氮通过硝化作用可转变为硝态氮。所以,作物吸收的 硝态氮多于铵态氮。
4. 氮是酶的成分(酶本身是蛋白质)
5. 氮是多种维生素、植物激素、生物碱等的成分
(维生素B1、B2、B6、IAA、CK )
供氮对马铃薯伤流液中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影响
细胞分裂素含量(µmol) 天
连续供氮
连续不供氮
0
196
196
3
420
26
6
561
17
三、植物对氮的吸收与同化
植物吸收氮素的形态主要是无机态氮,即铵态氮和硝态氮。
结论:只要在环境中为铵态氮和硝态氮创造出各自所需要的 最适条件,它们在生理上是具有同等价值。

硝态氮和铵态氮

硝态氮和铵态氮

硝态氮和铵态氮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定义和特点
2.硝态氮和铵态氮的转化关系
3.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环境的影响
4.硝态氮和铵态氮的监测和管理
5.硝态氮和铵态氮在农业中的应用
正文
硝态氮和铵态氮是氮循环中的两种重要形态。

硝态氮指的是氮元素在硝酸根离子 (NO3-) 形态存在,而铵态氮指的是氮元素在铵离子 (NH4+) 形态存在。

硝态氮和铵态氮在环境中的转化关系十分复杂。

在自然环境中,硝态氮可以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铵态氮,也可以通过硝酸盐的还原作用转化为氮气。

而铵态氮在土壤中可以通过氨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也可以通过硝酸盐的氧化作用转化为氮气。

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环境的影响各不相同。

硝态氮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过量存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而铵态氮在土壤中是植物的养分来源,但是过量的铵态氮会导致土壤酸化,从而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

对于硝态氮和铵态氮的监测和管理,我国有严格的标准和方法。

对于水体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我国采用化学方法进行监测,并且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对于土壤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我国采用土壤检测方法进行监测,并且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硝态氮和铵态氮在农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硝态氮和铵态氮都是植物
的养分来源,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通常通过施用化肥的方式来补充硝态氮和铵态氮。

但是,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硝态氮和铵态氮的过量积累,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不同氮源对作物的影响

不同氮源对作物的影响

铵态氮与硝态氮的差异铵态氮肥:氮肥中氮素的形态是氨( NH3)或铵离子(NH4+)。

例如液态氨、氨水、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

硝态氮肥:氮肥中氮素的形态是硝酸根(NO3-)。

如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

硝、铵态氮肥:氮肥中含有铵离子和硝酸离子两种形态的氮。

如硝酸铵、硝酸铵钙、硫硝酸铵。

酰胺态氮肥:主要有尿素植物可以大量吸收的氮,是铵态氮和硝态氮,也可吸收少量有机态氮,如尿素和结构比较简单的氨基酸。

铵态氮是还原态,为阳离子;硝态氮是氧化态,为阴离子。

它们所带的电荷不用,在土壤中的行为以及对植物的营养特点也不一样。

不能简单地说哪种形态好,哪种形态不好。

它们的好坏与施用条件和作物种类等有关。

铵态氮在带阴离子的土壤胶体中容易被吸附,而硝态氮则不能被吸附,具有更大的移动性。

硝态氮被植物吸收后,要经过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还原成铵态氮后,才能进一步合成氨基酸。

不同作物施用两种形态氮的反应往往不一。

水稻施用铵态氮的效果比硝态氮好。

因为水稻幼苗根中缺少硝酸还原酶,对硝态氮不能很好利用。

除水稻本身原因外,水田中施用硝态氮易于流失,而且在淹水条件下的反硝化作用也是氮素损失的原因。

因此,在水稻田施用硝态氮肥,有资料认为其肥效只有铵态氮肥的60%—70%。

而与此相反的是烟草和蔬菜,它们是喜硝态氮的作物。

硝态氮肥极易溶解,在土壤中活动性大,能迅速提供作物氮素营养,同时,又易于流失,肥效较短。

这种特性符合烟草的要求,叶片要生长快,在适当时候又能落黄“成熟”。

而且硝态氮有利于烟草体内形成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烤出的烟叶品质好,燃烧性好。

蔬菜施用硝态氮产量高,如硝态氮低于肥料全氮的50%,产量明显下降。

因此,生产烟草、蔬菜专用肥时,氮肥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硝态氮。

但由于在土壤水分、温度、通气条件适宜时,铵态氮可经硝化作用,氧化成硝态氮。

所以,烟草、蔬菜也不是绝对不能施用含铵态氮的肥料。

另外,施用硫酸铵等生理酸性肥料作物生长不好,往往不是由于铵态氮肥不宜,而是由于生理酸性造成的。

土壤中氮主要形态

土壤中氮主要形态

土壤中氮主要形态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在土壤中以不同的形态存在。

本文将介绍土壤中氮的主要形态,并探讨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无机氮形态1. 氨态氮:土壤中的氨态氮主要来自有机物的分解以及氨肥的施用。

氨态氮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大,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

然而,氨态氮在酸性土壤中容易转化为铵态氮,进而被土壤颗粒吸附,降低其有效性。

2. 铵态氮:铵态氮是土壤中常见的无机氮形态之一,主要来自有机物的分解和氮肥的施用。

铵态氮在土壤中容易与土壤颗粒结合,形成不易被植物吸收的“铵态氮-铵态氮铵盐”复合物。

此外,铵态氮还容易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态氮。

3. 硝态氮:硝态氮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硝化作用,即氨态氮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被氧化成硝态氮。

硝态氮是植物吸收的主要形态,对植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硝态氮也容易被淋溶和流失,造成氮素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4. 亚硝态氮:亚硝态氮是硝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含量较低且不稳定。

亚硝态氮的积累可能是硝化作用受到抑制或硝化细菌活性下降的结果。

二、有机氮形态1. 蛋白质:蛋白质是土壤中重要的有机氮形态,其含量较高。

蛋白质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逐渐转化为氨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为植物提供氮源。

2. 腐殖质:腐殖质是土壤中的稳定有机质,其中包含的氮以有机形态存在。

腐殖质对氮的固持和释放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3. 植物残体:植物残体中的有机氮主要以有机形态存在,随着植物的凋落和分解,有机氮逐渐释放为无机氮,为后续作物提供养分。

4. 微生物体:土壤中丰富的微生物也是重要的有机氮来源,微生物体中的氮含量较高,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释放为无机氮,为植物提供养分。

土壤中氮的形态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氨态氮和铵态氮对植物生长有直接促进作用,但容易被土壤吸附和硝化细菌氧化,降低其有效性。

硝态氮是植物吸收的主要形态,但容易被淋溶和流失,需合理施肥和管理以减少氮素的损失。

硝态氮和铵态氮

硝态氮和铵态氮

硝态氮和铵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两种氮素形式。

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的性质、作用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方式却有所不同。

一、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定义及区别硝态氮,又称硝酸态氮,是指植物可吸收的硝酸盐形态的氮。

它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硝酸盐矿物和有机物的分解。

硝态氮在土壤中移动性强,易被植物吸收,但同时也易流失。

铵态氮,又称氨基态氮,是指植物可吸收的氨基形态的氮。

它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氨基酸和氨态氮。

铵态氮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差,但不易流失。

二、硝态氮的性质和作用硝态氮是一种快速作用的氮素形式,能迅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硝态氮在土壤中容易被植物吸收,对提高植物的早期生长速度和叶面积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硝态氮还能促进植物对其他矿质元素的吸收。

三、铵态氮的性质和作用铵态氮是一种慢速作用的氮素形式,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持久的促进作用。

铵态氮在土壤中不易流失,可以保证植物长期稳定的氮素供应。

此外,铵态氮还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的生长。

四、硝态氮和铵态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应用各有侧重。

硝态氮适用于作物生长初期,可以迅速提高作物生长速度,为高产打下基础。

铵态氮适用于作物生长中后期,可以保证作物稳定的氮素供应,提高作物品质。

五、如何合理施用硝态氮和铵态氮要实现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合理施用,首先要了解不同作物的氮素需求特点。

对于需氮量大的作物,如水稻、小麦等,可以适当增加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施用量。

其次,要掌握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施用时机,一般在作物生长初期施用硝态氮,生长中后期施用铵态氮。

最后,要注意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施用比例,避免过量施用导致环境污染。

总之,硝态氮和铵态氮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比较

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比较

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比较展开全文硝态氮和铵态氮能够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他们施入土壤后的行为以及进入植物体内的代谢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植物氮源也各有利弊。

一、农业化学性质肥料施入土壤,与土壤、植物相互作用的性质,常被称为农化性质。

首先,硝酸根带负电荷,不易被以带负电荷为主的土壤胶体吸附;铵离子带正电荷,容易被土壤吸附,不仅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还可进入粘土矿物的晶格中,成为固定态铵离子。

因此,硝态氮主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移动性大,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也容易随水流失。

而铵态氮主要被吸附和固定在土壤胶体表面和胶体晶格中,移动性较小,比较容易被土壤”保存”。

其次,不同形态的氮在土壤中会相互转化。

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通气条件下,在土壤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尿素水解为铵态氮,铵态氮氧化为硝态氮。

因此,早春低温季节尿素和铵态氮的转化比较慢,夏季高温季节转化快。

在旱地土壤中硝态氮往往多于铵态氮,而在水田土壤中硝态氮很少。

第三,在土壤湿度过大,通气不良和有新鲜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硝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还原成氧化亚氮、氧化氮和氮气,这种反硝化作用是硝态氮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

铵态氮从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氨挥发。

因此,硝态氮肥适宜于气候比较冷凉的地区和季节,在旱地分次施用,肥效快而明显,但不宜在高温、多雨的水田地区施用;铵态氮肥适宜于水田,也适宜于旱地施用,但施用于土壤表面或撒施于水田,氨挥发的损失较大。

二、植物营养生理性质植物在吸收和代谢这两种形态的氮素上存在不同。

首先,铵态氮进入植物细胞后必须尽快与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或酰胺,铵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对植物本身是有毒的。

硝态氮在进入植物体后一部分还原成铵态氮,并在细胞质中进行代谢,其余部分可积累在细胞的液泡中,有时达到较高的浓度也不会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

即硝态氮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实际上是氮素”贮备”。

这是作物营养生长期间的共性。

第二,植物吸收铵离子时分泌H+,而吸收硝酸根时会释放OH-和HCO3-,因而影响根系环境的pH值,这在溶液培养时更为明显。

蔬菜对铵、硝态氮的吸收

蔬菜对铵、硝态氮的吸收

蔬菜对铵、硝态氮的吸收
氮肥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占据巨大作用,主要分为硝态氮、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其中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硝态氮和铵态氮,这两种氮肥,蔬菜吸收利用过程的过程是不同的,在此,为了菜农朋友们更好的合理利用氮肥,菜医网专家将铵态氮和硝态氮在蔬菜上的吸收利用特点总结如下。

特点一:单纯施用硝态氮肥一般不会产生不良效果,而单纯施用铵态氮则会发生铵盐毒害。

特点二:土壤酸性越强,有利于硝态氮的吸收;碱性强,有利于铵态氮的吸收。

特点三:硝态氮能直接被蔬菜吸收利用,铵态氮需要转化为硝态氮才能被大部分吸收。

特点四:一般情况下,同时施用铵态氮和硝态氮肥,往往能获得蔬菜较高的生长速率和产量。

同时施用两种形态氮,蔬菜更易调节细胞内pH值和通过消耗少量能量来贮存一部分氮。

两者合适的比例取决于施用的总浓度:浓度低时,不同比例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浓度高时,硝态氮作为主要氮源显示出优越性。

特点五:大多数蔬菜喜欢硝态氮肥。

另外,铵态氮肥比较适合基肥使用,硝态氮肥作为一种速效氮肥,经常用作追肥。

在使用过程中最好搭配使用,不要总是单一使用某种形态的氮肥。

肥料不管是以铵态氮还是以硝态氮的形式施入土壤中,最终大部分都会以硝态氮的形式被作物吸收,供应作物生长.一般情况下,旱地施铵态氮后2-3天就转化为硝态氮,酸性土壤转化要慢点,大约10-15天.所以,不管施不施硝态氮,作物吸收氮的形态还是以硝态氮为主,蔬菜也是喜硝态氮作物.再者,亚硝酸盐很不稳定,在土壤仅能存在几个小时.所以施用硝态氮肥一定导致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错误的.蔬菜合理施用硝态氮肥是安全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清)。

氮源的类型

氮源的类型

氮源的类型
氮源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必需元素之一,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重大。

根据氮源的不同形态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无机氮和有机氮两种类型。

无机氮包括铵态氮和硝态氮。

铵态氮通常来自于硝化作用前的有机质分解,例如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和肥料中的血粉、骨粉等。

硝态氮则是硝化作用后的产物,可以由土壤中的氨氧化细菌通过氧化反应合成。

无机氮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但容易被土壤微生物和水分冲刷流失。

有机氮则存在于有机质中,例如土壤有机质和植物残体等,需要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矿化作用后才能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无机氮。

有机氮的分解速度较慢,不容易流失,可以作为长效肥料利用。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条件,选用合适的氮源类型和施用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氮的利用效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增产增收。

- 1 -。

硝态氮铵态氮缩写

硝态氮铵态氮缩写

硝态氮铵态氮缩写硝态氮和铵态氮是土壤中两种重要的氮素形态,它们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硝态氮和铵态氮的缩写,分别为NO3-N和NH4-N。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这两种氮素形态的特点和作用。

一、硝态氮硝态氮是指土壤中以硝酸根离子(NO3-)形式存在的氮素。

硝态氮的来源主要是土壤中的有机氮和氨态氮经过微生物作用后转化而来。

硝态氮的优点是吸收速度快,能够迅速被植物吸收利用,同时还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但是,硝态氮也有一些缺点,如易被淋失和挥发,容易造成土壤酸化等问题。

二、铵态氮铵态氮是指土壤中以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素。

铵态氮的来源主要是土壤中的有机氮和氨态氮经过微生物作用后转化而来。

铵态氮的优点是不易被淋失和挥发,能够在土壤中长期稳定存在,同时还能够提高土壤的pH值。

但是,铵态氮也有一些缺点,如吸收速度较慢,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三、硝态氮和铵态氮的作用硝态氮和铵态氮在植物生长发育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硝态氮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能够增加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铵态氮则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吸收其他养分。

四、硝态氮和铵态氮的适用性硝态氮和铵态氮的适用性因土壤类型、作物品种和生长阶段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硝态氮适用于生长迅速的作物,如蔬菜、水果等,而铵态氮适用于生长缓慢的作物,如树木、草坪等。

此外,在土壤pH值较低的情况下,铵态氮的利用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硝态氮和铵态氮是土壤中两种重要的氮素形态,它们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氮素形态,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要注意土壤的肥力和环境保护。

水溶肥料硝态氮与铵态氮对土壤的影响秘密

水溶肥料硝态氮与铵态氮对土壤的影响秘密

⽔溶肥料硝态氮与铵态氮对⼟壤的影响秘密⽔溶肥及铵态氮⽔溶肥为作物重要的两⼤氮源,但不同的氮源适⽤于不同的作物,温度,⼟壤环境等。

以下就两种氮硝态氮⽔溶肥源的适⽤条件做简要对⽐。

不同的温度影响硝态氮⽔溶肥及铵态氮⽔溶肥的吸收利⽤较低温度时更利于施⽤铵态氮⽔溶肥。

当作物⽣长温度较⾼时,更利于硝态氮⽔溶肥吸收,且⾼温环境下施⽤铵态氮⽔溶肥易造成作物根中铵浓度过⾼内烧根。

(作物体内的糖分在叶内合成,⼀部分储存起来,另⼀部分转运到其它部位完成其它代谢功能)铵态氮⽔溶肥在作物根部与糖类进⾏反应完成代谢过程,铵态氮⽔溶肥的代谢过程⽐硝态氮⽔溶肥消耗更多的氧。

⽽硝态氮⽔溶肥则由根部吸收后运输到叶⼦部位,转化成铵态氮后与糖在叶内完成代谢。

当⾼温条件下,植物呼吸作⽤增强,消耗更多的糖,向下运输到根部的糖减少,铵态氮⽔溶肥在根部的代谢不能正常完成,造成⼤量铵浓度增加,容易引起根部铵中毒。

⾼温条件下,植物体内溶氧量减少,造成有效供给铵代谢的氧⽓量不⾜。

对于叶菜类作物,叶⼦部位⽣长及代谢⽐较旺盛,糖分⼤部分在叶内被消耗,不易转运到根部参与铵态氮⽔溶肥的代谢。

所以多数叶菜类作物施⽤硝态氮⽔溶肥后⽣长⾮常旺盛,⽽对铵态氮⽔溶肥效果反应较慢。

不同⼟壤PH值选⽤不同的氮源,以及不同氮源对作物根际及⼟壤PH的影响。

作物⽣长过程中必需保持⾃⾝体内电荷平衡,因此,当作物向体内吸收⼀个带正电荷的阳离⼦时,同时会向体外排放⼀个带正电荷的阳离⼦,如作物吸收⼀个NH4+时,同时向⼟壤中释放⼀个H+,⽽过多的H+释放会使⼟壤向酸性⽅向转化。

也就是说,长期施⽤铵态氮⽔溶肥可以降低⼟壤PH值,使⼟壤酸化。

所以,铵态氮⽔溶肥更适宜于碱性⼟壤(磷酸⼆铵除外,DAP 的PH值属微碱性)。

同样,当作物吸收⼀个NO3-,同时会向⼟壤中释放⼀个HCO3-,长期⼤量施⽤硝态氮⽔溶肥,如硝酸钾,有助于提⾼⼟壤PH 值,改善酸性⼟壤。

另外,不同的作物种类对氮源的喜好各异,⼀般情况旱地作物及叶菜类作物更喜硝态氮⽔溶肥料。

硝态氮和铵态氮

硝态氮和铵态氮

硝态氮和铵态氮
摘要:
一、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概念
二、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性质和用途
三、硝态氮和铵态氮在农业中的应用
四、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环境的影响
五、硝态氮和铵态氮的转换关系
正文:
硝态氮和铵态氮是两种常见的氮素形态,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硝态氮是指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它们是植物可利用的氮素形态之一。

硝态氮具有较高的植物吸收效率,可以迅速为植物提供营养。

此外,硝态氮还是土壤中微生物和动物的重要氮源。

在工业上,硝态氮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硝酸、化肥等化学产品。

铵态氮是指铵盐,它们是植物可利用的另一种氮素形态。

与硝态氮相比,铵态氮的植物吸收效率较低,但它是土壤中微生物和植物的主要氮源。

铵态氮在农业上被用作化肥,以提高作物产量。

此外,铵态氮还被用于生产制药、染料等化学产品。

在农业中,硝态氮和铵态氮都是植物生长的关键营养元素。

它们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同时,硝态氮和铵态氮对不同作物的需求不同,因此在施肥时要根据作物需求进行选择。

此外,过量施用硝态氮和铵态氮会导致
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

硝态氮和铵态氮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在土壤中,硝态氮可以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铵态氮,而铵态氮可以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

这种转换关系在土壤氮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

总之,硝态氮和铵态氮在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铵态氮和硝态氮营养对水、旱稻根系形态及水分吸收的影响

铵态氮和硝态氮营养对水、旱稻根系形态及水分吸收的影响
E ma l s u @ a . d . n - i: g o u euc)
Ab ta t src :A d o nc e e i e sc d td t t dyt fe t if r n f r so o tgr wt nd wa e b hy r po i xp rm ntwa on uce O s u hee fc sofd fe e tN o m n r o o h a t ra — s p in o o a d a pln ie pa s Ro td y weg so o a nd u l n iep a ss p le t m monum uti or to fl wln nd u a d rc lnt. o r iht flwlnd a p a d rc lnt u p id Wih a i n r— to e el we h n t os t ir t utii in w r o rt a h e wih nt a en rton,wh l h m o ntofr otbe dn a n t ra or in p rr ots ra e iet e a u o la ig s p a d wa e bs pto e o u fc
硝态氮营养水稻和旱稻单位根表面积伤流液量均明显低于相应的铵态氮营养水稻和旱稻硝态氮营养水稻单位根表面积伤流液量较铵态氮营养水稻低4898而旱稻低3846表24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水稻和旱稻根系水通道蛋白的影响是水通道蛋白的专一性抑制剂通过向营养液中加100mollhgcl处理能够抑制水通道蛋白的活性铵硝混合ammoniumandnitrate形态氮素营养条件下的水稻和旱稻单位根表面积单位时间内的水分吸收量较未加hgcl处理下相应形态氮素营养水稻和旱稻减少的百分率可以表征相应形态氮素营养水稻或旱稻通过水通道蛋白跨膜运输途径所吸收的水分占吸水总量的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态氮与铵态氮的区别
除固氮植物外,植物可以大量吸利用的无机氮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两种形式,也可吸收少量有机态氮,如尿素和结构比较简单的氨基酸。

一、硝态氮与铵态氮的特性
(一)硝态氮肥
氮肥中氮素的形态是硝酸根(NO3-)。

如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

1.硝态氮是氧化态,为阴离子,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移动快,易吸收。

2.易溶于水,溶解度大,为速效氮肥。

3.吸湿性强,易结块,吸水后呈液态,造成使用上的困难。

4.受热易分解放出氧气,使体积聚增,易燃易爆,运输不安全。

硝态氮极易溶于水,用于水田会造成很大流失(特别是放水后)。

硝态氮更适用于干旱地。

冬天温度低时硝态氮也能发挥作用。

(二)铵态氮肥
氮肥中氮素的形态是氨(NH3)或铵离子(NH4+)。

例如液态氨、氨水、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

1.铵态氮是还原态,为阳离子,易被土壤吸附,根系要伸到肥区才能吸收。

2.易溶于水,肥效快,作物直接吸收。

3.容易吸收,不易在土壤中流失。

4.在碱性土壤中容易挥发。

5.在通气好的土壤中可以转化成硝态氮,易造成氮的淋失和流失。

铵态氮在大棚蔬菜里是禁止使用的,铵态氮挥发时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的,硝态氮则不会。

(三)硝、铵态氮肥
氮肥中含有铵离子和硝酸离子两种形态的氮。

如硝酸铵、硝酸铵钙、硫硝酸铵。

(四)酰胺态氮
氮肥中氮素的形态是酰胺态。

例如尿素。

1.施入土壤中一小部分以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中,通过氢键作用被土壤吸附,其他大部分在脲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碳酸铵,进而生成炭酸氢和氢氧化铵。

NH4+能被植物吸收和土壤胶体吸附,NCO3-也能被植物吸收,因此尿素施入土壤后不残留任何有害成分。

2.尿素中含有的缩二脲也能在脲酶作用下分解成氨和碳酸,无有害物质残留。

3.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受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在土壤呈中性反应,水分适当时土壤
温度越高,转化越快。

4.当土壤温度10℃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7-10天,当20℃需4-5天,当30℃需2-3天即可。

5.尿素水解后生成铵态氮,表施会引起氨的挥发,尤其是碱性或碱性土壤上更为严重,因此在施用尿素时应深施覆土,水田要深施到还原层。

6.尿素施入土壤后一般要经过脲酶水解,转化成铵态氮肥,才能被植物大量吸收利用。

二、铵态氮、硝态氮区别
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好坏与施用条件和作物种类等有关,不能笼统地认为哪种好,那种不好。

另外,施用硫酸铵等生理酸性肥料作物生长不好,往往不是由于铵态氮肥不宜,而是由于生理酸性造成的。

铵态氮可以直接被用来合成氨基酸,但大多数植物主要氮源是硝态氮。

硝态氮被吸收后必须先经过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等酶参与还原成铵态氮后,才能进一步合成氨基酸而被植物利用。

�NO 3-进入植物体内的同化过程是:
蛋白质)
谷氨酸(蛋白质
其他氨基酸谷氨酸体内外界谷氨酸合成酶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亚硝酸还原酶硝酸还原酶吸收→⎯⎯⎯⎯→⎯→⎯⎯→⎯⎯⎯⎯⎯→⎯⎯⎯⎯⎯→⎯⎯⎯⎯→⎯⎯⎯→⎯+NH NO NO NO 4
-2-3-3不同作物施用两种形态氮的反应往往不一。

1、水稻施用铵态氮效果好
因为水稻幼苗根中缺少硝酸还原酶,对硝态氮不能很好利用。

除水稻本身原因外,水田中施用硝态氮易于流失,而且在淹水条件下的反硝化作用也是氮素损失的原因。

因此,在水稻田施用硝态氮肥,有资料认为其肥效只有铵态氮肥的60%-70%。

2、烟草是喜硝态氮作物
(1)硝态氮肥极易溶解,在土壤中活动性大,能迅速提供作物氮素营养,同时,又易于流失,肥效较短。

这种特性符合烟草的要求,叶片要生长快,在适当时候又能落黄“成熟”。

(2)硝态氮有利于烟草体内形成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烤出的烟叶品质好,燃烧性好。

3、蔬菜是喜硝态氮作物
蔬菜施用硝态氮产量高,如硝态氮低于肥料全氮的50%,产量明显下降。

�因此,生产烟草、蔬菜专用肥时,氮肥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硝态氮。

但由于在土壤水分、温度、通
气条件适宜时,铵态氮可经硝化作用,氧化成硝态氮。

所以,烟草、蔬菜也不是绝对不能施用含铵态氮的肥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