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测控有害杂质; 有毒中药的鉴定和安全性评价; 临床研究规范化;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质量评价数据库建立; 传统中成药品种质量标准的提高,以单成 分、单指标的质量控制向多成分、多指标 的质量控制发展.
43
中药及中药材质量控制发展趋势
3. 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多学科综合研究
从现代科学角度深入研究和揭示中药的 物质基础、作用机理, 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 引入到中医药基础研究领域,如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等最新成果开展中药药效物质基 础、方剂配伍规律以及证侯理论、药性理 论等研究,探索其现代科学内涵.
七、含量测定
4.含量限度低于万分之一者,应 增加另一个含量测定指标. 5. 在建立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有困 难时,也可考虑建立生物测定等其 它方法.
26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七、含量测定
6. 有效部位含量测定 由数类成分组成的有效部位,需 测定每类成分的含量(对照品选择一类中 较高、代表性,分子量在这类中应是平均值), 并规定下限.
34
中药质量标准现状
1.中药质量标准不全面
质量标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评价疗 效 , 现阶段的中药质量控制并未能达到 质量控制的最终目的. 对组成药物成分极其复杂的中药制剂 , 很难用其中一味药的一个或几个化学 成分的作用来阐述其疗效 , 同样也很难 用其中一个或几个有效成分的含量来控 制中药制剂的质量.
10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二、处方
1. 应列出全部药味和用量(以g或ml为单位) 2. 药味排列有序,应根据组方原则排列 处方量应以制成1000单位计; 3. 炮制品需注明(灸甘草、炒僵蚕、制白附子 、醋制延胡索).
11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三、制法
1. 写明制剂工艺的全过程(辅料) 2. 列出关键工艺的技术条件及要求 3. 控制半成品质量
38
中药质量标准现状
4. 已建立的中药定性鉴别方法由于缺
少特征成分或对照药材的对照, 很多 鉴别缺乏专属性; 5. 指纹图谱其重现性、耐受性、专属 性以及谱效关系还需深层次研究.
39
中药及中药材质量控制发展趋势
中医药发展呈现出三大新趋势: 1. 向现代化中药转变
2. 标准规范化研究成为热点
3. 多学科综合研究理论越来越深入.
5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中国药典》 2010年版特点
其二 中药饮片的质量的控制和提升, 目前混乱的产业可能因为质量门槛 的提高而有所改变;
6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中国药典》 2010年版特点
其三 增加和完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安全性指标,将有利于解决中药出口 中常见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 问题,从而推动中药出口;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中国药典》 2010年版中药制剂标准中, 采用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 一些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问题, 如采用 DNA分子标记技术建立部分动物药的鉴 别方法;采用生物自显影技术、细胞膜 技术、生物活性测定等方法建立药材的 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方法等.
3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35
中药质量标准现状
2.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不够深入与 量效关系不明确
中药有“君、臣、佐、使”的组方原 则,起药效作用的可能不止某一种或某几 种成分 , 而应该是多种成分的协同作用 . 而目前进行质量的控制时,指标成分的选 取有一定随意性.
六味地黄丸 —— 熊果酸(山茱萸) , 含量低 并不是其专属性成分,如用山楂投料,熊果酸含 量会很高.
7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中国药典》 2010年版特点
其四 强调绿色标准,中药材可持续性 发展问题会引起关注.
8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中国濒危动植物 大熊猫;金丝猴; 华南虎 ;藏羚羊
红豆杉,红珊瑚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进行 非法贸易将得到打击
9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一、名称
1. 汉语拼音
2. 中文名-按中药制剂命名原则的 要求制订,不能用人名、地名、不 能暗示疗效、不能用神、宁.
30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小结
5.质量控制指标以药物的药效为基准
任何药物的研究都是以治疗疾病、为 临床服务为最终目的,因此必须将药效学 指标引入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中,以药物 的药效为基准,筛选出药效最高而化学组 成最简单的物质作为控制其质量的标准, 以指纹图谱进行定性控制.
31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小结
12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四、性状
剂型描述: 片剂及丸剂如系包衣者,应就片芯 及丸芯;胶囊剂应就其内容物的性 状( 除去包装后色泽、形态、气味 )等描述,色泽描述要有余地.
13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五、鉴别
原则上处方中各味药均应进行鉴别
首选君药、贵重药、毒性药.鉴别 药材数量要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注意环保(薄层法展开剂降低毒性) 药材生粉入药可用显微鉴别.
中药的安全性一直是最近几年来国内外 关注并探讨的问题. 1978年新加坡卫生部宣布黄连所含小檗 碱为毒物; 1992年比利时发现含有广防己和厚朴的 减肥中药可引起肾衰; 我国的龙胆泻肝丸中的广防己含有马兜 铃酸引起肾衰等.
6. 质量标准研究体现中药的特点
许多常用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尚未 研究清楚,所以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 究如果照搬由单一化合物组成的西药 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都将事倍功半.
32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小结
7.中成药质量标准包括中药材、辅料 和制剂
对中成药生产制备工艺全过程进行质 量控制. 应建立半成品(或中间体)其主要项 目作质量控制.
28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小结
2. 指标性成分的选取 含量较高 稳定性好; 不易挥发; 专属性强.
29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小结
3. 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中药制剂质量 评价中较常用的分析方法. 理想的高效液相法应具有流动 相易于制备, 分析时间短, 样品预 处理简单等特点. 4. 测定结果的评价.
40
中药及中药材质量控制发展趋势
1. 向现代化中药转变
伴随着中药现代化迅速发展, 各种 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 研究、开发、生产的各个环节. 基因芯片、高通量筛选技术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中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传统中药正在向现代中药转变.
41
中药及中药材质量控制发展趋势 2. 中药的标准、规范研究成为热点
20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六、检查
安全性 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
(苯、甲苯、二甲苯、二乙稀基苯、烷烃类等)
有机溶剂残留 毒性成分
(所有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中不得检出)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21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六、检查
有效性 溶出度 释放度 分散均匀性(银杏叶片分散均匀、
难溶性内酯成分溶出度检查)
含量均匀度(珍菊降压片中卢丁、
五、鉴别
理化鉴别和色谱鉴别需列阴性对 照试验结果,以证明其专属性,并 提供有三批以上样品的试验结果, 以证明其重复性. 药典未收载的试液,应注明配 制方法及依据.
17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五、鉴别
• 色谱法应提供特征色谱图(包括阴性 对照图谱)或指纹图谱,需有足够的实 验数据和依据,确认其可重复性. • 色谱鉴别所用对照品及对照药材, 应符合“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用对照 品研究的技术要求”.
盐酸可乐定、氢氯塞嗪)
22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七、含量测定
1. 主要药物必须进行有效成分含量的测 定,应首选处方中的君药;贵重药、毒性 药必须进行限量测定. 如有困难时则可选处方中其他药味的 已知成份或能反映内在质量的指标成分 建立含量测定. 应说明含量测定对象和测定成分选择的依据.
23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的标准、规范研究成为热点. 中药标准对于保证中药产品安全稳 定、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人们对中药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 越高,中药标准的规范研究受到国家的重 视.建立现代中药质量评价体系(质量标 准研究、资源调查与鉴定、活性成分研 究、专属性定性、定量方法)
42
中药及中药材质量控制发展趋势
2. 中药的标准、规范研究成为热点
44
中药及中药材质量控制发展趋势 今后质量控制将有以下改进:
1.参考国际通行标准, 制订科学、可 行的中成药质量标准
建立国际承认的中药指纹图谱, 把现 代分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引入到中药质 量控制中来;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库和中药标准品库, 建立标准的提取工艺路线.
45
中药及中药材质量控制发展趋势
今后质量控制将有以下改进:
3.各种质量控制生产管理规范得到严 格执行
从GAP到GMP各种生产管理规范的实施 将有利于从源头上保证中药安全、有效、 可控,为中药现代化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 GEP——提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PP——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47
中药及中药材质量控制发展趋势
今后质量控制将有以下改进:
4.重视中药安全性(毒性)检测
《中国药典》 2010年版分为三个层次: 1.具有示范性的、研究基础好的,通过先进技 术提高水平,可达到国际示范标准; 2.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保持国内平均水平;
3.标准薄弱、基础研究差,需要补齐材料.
4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中国药典》 2010年版特点 其一 强调整体可控性,从源头实现控 制,药材、饮片、炮制方法和生产工 艺等进行控制,保障中药整体质量;
七、含量测定
2. 选择的含量测定方法,应阐明方 法的原理,确定该方法的参考资料, 并应进行方法学的验证.
24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七、含量测定
3. 阐明确定该含量限度依据.(至 少应有10批样品20个数据) 含量限度一般规定低限.
如:中药材虎杖含大黄素按干燥品计不得少于
0.60%。
25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2.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为基于中药药 效和安全的质量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药材资源;植物化学;中药药理;中药 毒理;重金属的含量;致癌物质等方面加 强多学科交叉配合,深入进行中药药效物质 基础、作用机理、方剂配伍规律等研究,开 展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46
中药及中药材质量控制发展趋势
今后质量控制将有以下改进:
27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小结
1.首先选定项目与药味,然后选定 测定成分.
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清楚的可针对 性定量;有效类别清楚的,对总成分进 行测定;所测成分应归属于某单味药; 对于同药材产地、等级不同但含量 差异较大的成分,需注意检测指标的选 定和产地的限定;含量过低成分不宜选 取;检测成分应尽可能与中医用药的功 能主治相近.
36
中药质量标准现状
2.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不够深入与 量效关系不明确
还有很大部分中药,尚不能阐明 其有效成分,即使明确了有效成分的 中药,也存在量效关系不明确问题.
37
中药质量标准现状
3.虽然现代分析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检测手段 仍不能适应当前中药标准化需要
精确地检测中药的有效成分含量; 严格控制有害成分 , 是保证用药安全、 有效的基础 , 但中药的整体性和复杂性 给检测手段的选择带来困难.
18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五、鉴别
因鉴别特征不明显,或处方中用 量较小而不能检出者应予说明. 说明鉴别方法的依据及试验条件 的选定(如薄层色谱法的吸附剂、 展开剂、显色剂的选定等).
19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六、检查
参照《中国药典》附录各有关制 剂通则项下规定的检查项目和必要 的其他检查项目进行检查,并制订 相应的限量范围. • 重点对制剂中的重金属、砷盐等应 予以考察,必要时应列入规定项目.
第五讲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1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中药制剂在质量控制上,2010版药典强调 选用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鉴别方法;
含量测定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质量标准 体系,逐步由单一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向 有效成分等多成分检测过渡,采用“一标 多测”技术建立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建立部分制剂的整 体质量控制方法,提高中药检测方法的专 属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控制指标. 2
14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五、鉴别
显微鉴别(快速、对环保有利) 方 理化鉴别 法 光谱鉴别 色谱鉴别(薄层色谱应用多)
15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五、鉴别
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色谱法鉴别应选定适宜的对照品或 对照药材(黄连、黄柏均有小檗碱用对 照药材可区别开)做对照试验.
16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半成品—以合格原药材,按确定的提取工艺经提 取、分离、浓缩、纯化制得的,只需加入辅料即 可制成剂型的提取物.
33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小结
8.质量稳定性和工艺可重复性的研究
由于中药的化学组成和制备工艺复杂, 其稳定性和重复性较低,给中药的质量标 准研究造成许多障碍. 进行质量稳定性和工艺可重复性的研究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增强中 药制剂在国际医药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