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介入并发症

合集下载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分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分析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nd 6 mo n t hs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t . t he c a u s e o f de a t h wa s c o mb i n e d wi t h r e s t r i c t i v e c a r di o my op a t h y , t h e mo r t a l i t y r a t e wa s 0. 3 5 %.
开封市儿童医院心内科, 河南开封
4 7 5 0 0 0
【 摘 要】 目 的 分 析 和 研究 小儿 允 天 性 心脏 病 介入 治 疗 的 常 见并发 症 及 预 防 措 施 。 方法 我 们选 取 2 0 1 0 年2 月一 2 0 1 2 年2 月进 行
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忠) L 2 8 3 例, 对 中术后有严重并发疗的8 例患儿及 1 例死 忠儿的临床资料进行 I u l 顾性 的分析与归 纳。 结果 本组病例中, 并发症 发牛率为2 . 8 3 %, 1 例患儿在介入治疗6 个月后死亡, 夕 匕 亡原因为合并限制犁的心肌病 , 死亡率为
【 中圈分类号】R 5 4 1 .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1 6 7 2 — 5 6 5 4 ( 2 O 1 3 ) 0 7 ( c ) 一 0 0 7 8 一 O 2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t r e a t me n t o f c o n g e n i t a l h e a r t d i s e a s e a c o m mo n t o mp l l e a t | o n o f
i n c h i l d r e n . Me t h o ds We s e l e c t e d 2 0 1 0 F e b r u a r y.2 0 1 2 F e b r u a r y 2 8 3 c a s e s o f c h i l d r e n wi t h c o n g e n i t a l h e a r t d i s e a s e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心律失常类型分析

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心律失常类型分析

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心律失常类型分析张海防;吴起【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16(027)008【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心律失常类型.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先心病并行介入治疗的患儿490例,收集及分析患儿术后1年内发生的并发症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490例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38/490),其中房间隔缺损患儿为8.1%(12/149)、室间隔缺损患儿为12.1% (17/140)、动脉导管未闲患儿为13.0% (7/54)、肺动脉瓣狭窄患儿为1.4% (2/147).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7%(18/490),其中房间隔缺损患儿为3.4%(5/149)、室间隔缺损患儿为5.0%(7/140)、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为9.3%(5/54)、肺动脉瓣狭窄患儿为0.7%(1/147).房间隔缺损患儿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4%(8/149)、室间隔缺损患儿为9.3%(13/140)、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为1.9%(1/54).死亡1例.结论介入治疗儿童先心病时,严格掌控适应症、注意操作规范、术后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及治疗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总页数】3页(P953-955)【作者】张海防;吴起【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011;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4【相关文献】1.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相关心律失常的分析 [J], 郭纯彬;魏欣2.小儿先心病87例介入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分析 [J], 周惠明;梁慧;吴璠;梁小碧3.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观察 [J], 孙玉琴4.第六届全国先心病及瓣膜病介入治疗研讨会暨第四届先心病介入治疗及超声诊断论坛——第一轮通知 [J],5.第六届全国先心病及瓣膜病介入治疗研讨会暨第四届先心病介入治疗及超声诊断论坛——第一轮通知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先心介入并发症

先心介入并发症

肌部VSD封堵术中左室游离壁穿孔致心 包填塞急诊外科手术
封堵器脱落(1)
发生率:1%~2%,可见于ASD、VSD、PDA 封堵术及其他畸形封堵术;以ASD封堵术多见; 发生原因:封堵器选择过小、边缘组织菲薄短 小、器械故障、封堵术后心脏遭受外力作用; 预防措施:严格把握适应证、合理选择封堵器 大小、封堵后牵拉试验、器械装载体外测试;心 电监测、床旁超声、透视及时发现。 处理:避免造成流入/出道梗阻、及时介入取出 或外科手术。
小结
• 介入治疗过程出现并发症是客观存在的 • 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操作者的经验有相关关

• 绝大多数并发症经过科学及时处理,不会
造成严重后果,或患者永久性损伤
• 对远期的并发症应引起介入医师的高度重

观察要点
• 生命体征 • 呼吸道 • 心血管:心功能,心脏体征,心电图 • 穿刺点以及肢体循环 • 尿量尿色 • 感染 • 其他
鞘管卡在二尖瓣腱索下导致损伤
VSD封堵术中推送杆缠绕腱索导 致腱索 损伤造成中度MI
三尖瓣损伤(1)
发生率:约1%,可见于PBPV术(单球囊法)、 VSD封堵术、PDA封堵术中; 发生原因:输送鞘或球囊导管从三尖瓣腱索下 通过造成腱索断裂,瓣叶腱索与推送杆缠绕导致
损伤;
预防措施:导管上肺动脉要自然、顺畅;推送 杆尽量减少露在输送鞘管外;术中及时超声监测; 处理:轻度TI-随访观察;中重度TI-外科修补或 换瓣。
PDA封堵术后 50min溶血(肌 部VSD伞)
VSD封堵术后6h 溶血
冠状动脉空气栓塞(1)
发生率:1%~2%,多见于ASD封堵术中; 发生原因:导管、输送鞘管及封堵器内排气不
净或输送封堵器时带入气体入体循环所致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回顾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回顾分析
g n t e r ds a e a e lw. ti a rl t e y s f n e e t n lmeh d, e aeu u e iin i n c s a u n ra trp o e u e e i h a t ie s r o I s eai l ae i tr n i a t o y tc r f ls p r so s e e s r d r g o f r c d r . l a v v o v y i e Ke r s c n e i e r i a e; o l a in ;ne e t n h rp y wo d : o g n t h atd s s c mp i t s i tr n i a t e a y l a e c o v ol
周碧 蓉 , 太平 , 汪 徐 岩
202 ) 30 2 对 20 04年 1 ( 安徽 医科 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心 内科 , 安徽 合肥 摘要 : 目的
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 ( 先心病 ) 介入治疗 中和治疗后 严重并发 症的发生率 、 因及可 能的处理 。方法 原
月至 20 0 6年 1 17例 4种 常见 先心病介 入治疗 的患者介入治疗 中和治疗后发生的 l 0月 8 3例严重并发症作 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介入治疗是相对安全 的、 严重并发症低 的介 入手术方 法 , 中、 术 术后应 作严密监测 , 警惕封堵术严重并 发症 的发 生。
关键词 : 先天性心脏病 ; 并发症 ; 介入 治疗
Re r s e tv n l ss o e e e c m pl a i n n u e y t o p c i e a a y i fs v r o i t si d c d b c o i t r e i n lt r p o o g n t lh a t d s a e n e v nt a he a y f r c n e i e r ie s 0 a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主要并发症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主要并发症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张文泉;刘令强【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年(卷),期】2010(008)008【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发病率约占全部活产婴儿的0.7%~0.8%,每年有15万~17万先心病新生儿患者,其中约10万患儿需要手术治疗.常见的先心病,如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valve stenosis,PVS)分别占先心病的20%、15%、12%和10%[1,2].外科手术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但手术需要开胸和体外循环,创伤大、并发症多,手术和住院时间长,手术风险高并遗留手术瘢痕,严重影响美观而且可能给患者特别是儿童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总页数】5页(P598-602)【作者】张文泉;刘令强【作者单位】253014,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介入中心;253014,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介入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1【相关文献】1.常见先天性心脏病655例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J], 冉迅;吴立荣;张蓓;沈正;李安敏;陈云;熊国宝2.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中及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分析 [J], 王忠超;王琦光;张端珍;韩秀敏;张坡;崔春生;盛晓棠;朱鲜阳3.基础麻醉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观察与护理急救 [J], 胡少伟4.努力提高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成功率,进一步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J], 蒋世良5.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及主要并发症1025例回顾性分析 [J], 何美娜;伍伟锋;黄凯;郭盛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介入治疗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手段

介入治疗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手段

介入治疗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手段1. 血管穿孔血管穿孔是介入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当导管或器械刺穿血管壁时,可引起血管造影剂或血液外渗,导致出血甚至血肿形成。

处理手段1. 立即停止进一步操作,保持镇静。

2. 在血管穿孔点处使用适当的压力进行压迫。

3. 如果出血持续或无法控制,应及时寻求医疗人员的帮助。

2. 血栓形成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血栓形成可能会发生。

这是由于血管内腔的损伤或抗凝治疗不足导致血液凝集而形成血栓。

处理手段1. 针对血栓形成的部位和程度,可考虑使用溶栓药物进行治疗。

2. 密切观察病情,如症状明显恶化或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应立即就医。

3. 冠脉痉挛介入治疗过程中,冠脉痉挛可能会发生,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症状。

处理手段1. 立即停止操作,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2. 给予予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3. 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导管扩张、支架植入等。

4. 麻醉相关并发症介入治疗中使用麻醉可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如呼吸抑制、低血压等。

处理手段1. 及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呼吸等情况。

2. 如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手术,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理措施。

3.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稳定。

5. 异位置管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导管可能出现不完全插入到目标位置的情况。

处理手段1. 确认导管位置是否正确,是否出现堵塞或异常弯曲。

2. 如导管位置不正确,可以尝试重新调整导管位置。

3. 如无法调整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6. 感染介入治疗中,患者可能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如局部感染或系统性感染。

处理手段1. 操作前应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

2. 如出现感染征象,应及时使用适当抗生素治疗,并注意局部伤口的护理。

以上是介入治疗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手段的简要介绍。

针对不同的并发症,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及其处理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及其处理

见¨ J , 严重并发症若处理不 当或不 及时,可导致
死亡 3 J 。该研 究 结合 我科 4年来 介入 封堵 治 疗 所
发生的 1 3例并发症进行分析 , 究其原 因, 探讨 防治 的有 效措 施 。
1 材料 与方 法
由体征 、 x线摄像和超声心动图诊断。
2 结果
2 . 1 并 发症 发 生情 况 收集 2 0 0 7年 1 月 ̄ 2 0 1 1 年 1月在
缺1 例, 室缺合并下腔静脉易位引流 1 例, 均符合介 入封堵条件 J , 入 院后在局麻或静脉复合麻醉下行
介入 封堵 术 。
房缺合 并室缺 1 例, 动脉 导管未 闭合并 室缺 1 例, 室缺合 并
下腔静脉易位引流 1例。并 发症总发 生率 7 %( 1 3 / 1 8 0 ) , 无 死亡病 例 ; 术 中发 生 率 2 %( 4 / 1 8 0 ) , 术后发生率 5 %( 9 / 1 8 0 ) , 其中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组 为 5 %( 2 /4 2 ) , 房 缺封堵 术组为 4 %( 3 /7 8 ) , 室缺封堵术组 为 1 3 %( 8 / 6 2 ) , 所有患者 均恢复 良好 。表明先天性 心脏病 介入封堵 术仍 具有 一定风 险, 术 后并 发症 的发生率 明显高于 术中 , 且室缺 封堵 术发生 率最高 , 对 并发症尽早 发现和处理具有重要 意义 。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 介入封堵 ; 并发症

2 0 4・
安徽 医科 大学学报
A c t a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Me d i c i n a l i s A n h u i 2 0 1 3 F e b ; 4 8 ( 2 )

先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先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预防和处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案例
案例一
某患儿因先心病接受介入治疗,术前评估发现存在高风险因素,经过充分准备和术中精细操作, 成功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良好。
案例二
某复杂先心病患儿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医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成 功控制病情,术后未再出现类似问题。
特点
先心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显著等 优点,已成为治疗先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介入治疗的重要性
01 提高治愈率
介入治疗能够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先心病进行 个性化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02 改善生活质量
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使患者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和生活。
险和可行性。
完善术前检查
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和心导管检 查,以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为手 术提供准确的定位和参考数据。
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 控制感染、改善心功能、调整饮食 等,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接受手 术。
术中操作规范
01
02
03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环 境,减少感染的风险。
介入治疗过程中,由于导管操作、心肌刺激等原因,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心律失常可能 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 心律失常的影响: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脏骤停或猝死。
03
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病情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手术风
展。
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种类和影
02

出血与血肿

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H L C有 差 异 (< . )因而 干 预 后 观察 组 T 、 C较 对 照 组 显 D— P O 5, O CT
饿感 , 制体 重 , 控 易于患者坚持 , 使患者全面受益。
参 考 文 献
1 尤黎 明. 内科 护理 学 【 . 4版 . M】 第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 人
术后 回监护 室动态监测心率 、 心律 、 血
1 一般 资料 . 1
压 、 氧饱 和度和体 温的变化 ,4 血 2h平稳 后改为 Q h 连续 1 , 2, d
以 后 Q h 间 隔 时 间 随病 情 的变 化 而调 整 。如 出现 不好 解 释 的 4,
1 4岁。均 经过 心电图 、 x线胸 片 、 彩色多谱勒超声心 动图检查 确诊 , 严格选择适应症 。其 中房 间隔缺损 (S ) 例 , A D8 室间 隔缺
2 并 发 症 的 观 察及 护理
发症 I 因此 医护人员掌握 潜在并 发症 的识别 和预 防 , 危 险 I 】 , 把 消灭在 萌芽中 , 对手术 的成功 , 提高患儿的生命 质量有重要 意 义。 本院 2 0 0 6年 8 月 2 0 0 7年 1 2月在 C臂机和彩 色多普勒超
声 诊 断 仪 的监 视 下 ,应 用 北 京 华 医 圣 杰 封 堵 器 治疗 房 间 隔 缺
损 8例 , 室间隔缺损 1 , 2例 动脉导管未闭 2 , 8例 肺动脉瓣狭窄
2例 , 获得 了 满 意 的 效 果 , 将 其 并 发症 的观 察 与 护 理 报 告 如 现
下。
1 临 床 资 料
21 生命体征 的监测 . 本组共 5 , 2 例 , 3 O例 男 O 女 O例 , 年龄 l O月~
血压下降 、 心率减 慢的趋势 , 管还在 正常范 围 , 尽 可能是迷走 神经反射 的先 兆反应 , 注意患儿是否有恶心 、 并 呕吐现象 。本

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

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
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
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分类
介入经路
静脉血管经路 并发症
动脉血管经路 并发症
锁骨下静脉
劲内静脉
股动脉
桡动脉
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分类
部位:全身 局部 心脏
时间:术中 术后
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分类
介入术类别: 冠 脉:CAG
PCI 电生理:消融
起搏器 先 心:检验
治疗
静脉血管经路并发症
其他并发症—低血压
原因: 禁食、失血、血肿、出汗,术中
与心房与大动脉压力感受器机械牵 张,诱发迷走神经兴奋有关,拨管 时未局麻,压迫过分诱发迷走反射
处理: 阿托品、多巴胺、补液等
其他并发症—动-静脉瘘
原因:穿刺部位过低,并同步穿 刺了附近小静脉分支有关。
诊疗:局部包块、连续性杂音、 超声。
治疗:压迫止血或手术。 预防:精确旳穿刺。
主要危险原因:老年、女性、肥胖 延长压迫止血可降低PSA发生
PSA
体现:多在术后数天内形成,局部疼 痛,波动性肿块,血流杂音,贫血, 肢动及神经功能障碍
PSA可与AVF合并发生 多普勒超声可确诊 防治:关键是精确旳穿刺,拨管后有
效旳压迫止血和加压包扎,可反复压 迫、包扎;1-2cm2旳PSA多可经过加压 包扎闭合;超声引导下旳按压修复, UGCR;外科手术修复
栓塞
一般组织缺血后4-8h即可发生坏 死
多数栓塞较轻,无需特殊处理即 可自行缓解,重者可重新插入球 囊导管,扩张栓塞部位,亦可试 行局部溶栓,少数需外科取栓
血肿
前臂血肿往往是指导导管前端经过肱 动脉与桡动脉分叉部位穿刺动脉而发 生,少数见于导丝粗暴操作等
前臂筋膜间隙综合征——挤压综合征, 如不及时切开减压,可能造成严重后 果,如血肿发生在近心端,因接近或 就在胸腔内,不易及时发成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宋治远
【期刊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年(卷),期】2007(030)001
【摘要】随着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器材的不断改进与介入治疗技术
的不断提高,既往许多需要开胸手术治疗的先心病,如动脉导管未闭(PDA)、
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狭窄及冠状动、静脉瘘等,目前均可通过介入治疗手段获得根治,且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也已得到公认。

但由于先心病介入治疗适应证掌握不好、介入治疗器材选择不当及手术医生操作技术与经验不足等原因,使先心病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仍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严重时甚至可致死。

为进一步提高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就先心病介入治疗术中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可能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宋治远
【作者单位】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 [J], 刘君;张密林;王震;高磊;周谨;
谭慧莲;刘凌;谢启莲
2.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分析及防治 [J], 盛燕辉;孔祥清;杨荣;曹克将;许迪;陈明龙;周蕾;陆凤翔
3.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对策 [J], 王志英;黄玉兰
4.关于召开全国第四届介入治疗并发症学术研讨会暨介入治疗新进展和并发症防治学习班、河南省介入治疗学会年会的征文通知(第一轮) [J],
5.全国第四届介入治疗并发症学术研讨会暨介入治疗新进展和并发症防治学习班、河南省介入治疗学会年会征文通知(第一轮)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先心介入术后封堵器脱落紧急护理处置(全文)

先心介入术后封堵器脱落紧急护理处置(全文)

先心介入术后封堵器脱落紧急护理处置(全文)
一.概述
封堵器脱落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手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有个别发生于术后36h内或1-3个月之内。

二.护理评估
1.手术名称、部位、麻醉方式。

2.意识、生命体征、心电示波、血氧饱和度。

3.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红、肿、热、痛,术侧肢端血液循环情况。

4.患者的主诉,有无胸闷、心悸、气紧、窒息、呼吸困难、恶心、呕吐。

5.观察患者心音变化并与术前对比,如出现晕厥、呼吸困难、严重的心律失常时应及时作心脏超声或X线胸片检查,确定封堵器是否脱落。

三.紧急护理处置:
1.输氧,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严密监测心电示波情况:如封堵器脱落至心房或心室,心电监护可见频发的房性期前收缩或室性期
前收缩,这是由于封堵器刺激心房或心室壁引起;患者可有心悸、气急症状。

如封堵器随血流冲击脱离心房或心室,则心悸、气急症状亦减轻。

做好病情的动态观察及记录。

2.如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开放气道,高级生命支持。

3.心理支持:医护人员应保持沉着、冷静,及时安慰患者,分散其注意力。

4.做好送导管室或外科紧急手术的准备。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有哪些冠心病的确诊和治疗都会用到冠脉介入,冠心病介入治疗虽然对于冠心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他的危害我们也必须要考虑在内,只有双方面的结合,患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否则一但手术失败带给自己一些不可逆的变化。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对冠心病的一种治疗手法,但是相对来说这种方式作为一种手术的方法,那么危害也是必然存在的,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对这种方法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其中包括她的一些并发症各方面,只有这样多加的了解,那么对于我们的病情及检查可以把握好,选择最适合我们的治疗方法,那么关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危害有哪些呢?1、冠状动脉穿孔冠状动脉穿孔可以说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但是危害非常的大,常常由于我们在做冠心病造影的时候一些造影剂的外渗的情况下出现,甚至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心肌梗塞等一些严重的心脏疾病发生,所以说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也是要多加注意的,后期治疗起来也比较的麻烦,所以我们一定要考虑好这方面的危害。

此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1%~0.3%。

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球囊的型号过大,或者是球囊破裂;旋磨头偏大;在置入支架时,应用了过高的压力;导丝的头端穿出了血管床的远端等。

冠脉穿孔之后,可以引发心包出血和心脏压榨。

2、支架内血栓形成另外会出现的一种危害性就是支架内血栓的形成,这种情况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甚至有严重者可能会直接引起死亡,这个对于医者的水平以及支架的选择都是会有一定的联系的,所以说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尽量的要依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主,选择自己信得过的医生同时支架的选择方面尽量的要以优良的材料优先考虑。

3、冠状动脉夹层如果是轻微的夹层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术后进行严密的观察就可以了。

但如果是严重的冠状动脉夹层,可能会引发急性血管闭塞,甚至说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4、急性心肌梗死引发原因主要是由于冠脉介入治疗时出现了冠脉夹层或者是远端血管发生了栓塞,所以要强调在冠脉介入之前一定要充分抗血小板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主要并发症及其护理干预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主要并发症及其护理干预
பைடு நூலகம்
卧不适的应对措施及术后肢体制动的重要性 。
32 术 后 护 理 .
321 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 .
拔 除导管压迫 1 0~1m n 5 i 后应加
血管 , 特别是对儿童进针要准确 、 轻柔 , 力求一次成功 , 以免儿童
长时间的哭 闹造成家属或其它患者 的紧张心理 。输 液过程 中护
带来不 同程度 的负面心理。而心理护理是贯通于护理服务 的全过 程 ,社区医院的每项举措以及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患者 的
相应 的心理活动干预技术 ,让患者在轻松偷 陕的环境中和 良好 的
心理状态下接受和配合输液治疗 , 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
【 参考 文献】
2 结果
本组的 20例患者在输液完毕 后 ,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优 于 0 输液前 , 大部分患者对输液不再产生恐惧 , 对输液知识有正确认 识, 对医疗满意度与信任度 明显增加。
28 1 第6第 4 0年2 4 3 0 月 卷 期
・ 临床 护理 ・
先天 脏病介 性心 入封堵术的 主要并发 其护理干 症及 预
闫 敏 沈晓君 胡 铭 (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 1 . 胸心外科 ;. 2心血管 内科 , 江苏徐州 2 10 ) 20 6
【 摘要】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主要并发症及其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对 2 例经封堵术治疗 的患者进行临床 7 观察和护理干预 。结果 主要并发症有封堵器脱落、 心律失常 、 机枕 陛溶血等 ; 护理干预措施效果 良好。结论 加强对先天性 心脏病介入 封堵术并发症的观察和认识 , 及早采取护理措施 , 对促进患者 的康复和预后是极其重要的。
现室性心律失常 。
效可靠等诸多优点 , 深受患者及家属 的认可。先天性 心脏病介入 封堵术的治疗非常关键 ,但是治疗过程 中的护理 干预措 施也是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护理
2 2 缺氧发作 . 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 B V) , P P 时 球囊 嵌于瓣 膜 口时 间过长 , 可完 全阻断血流 而致 心脑 缺氧综合征 ; 可见其 也
他 介 入 治 疗 引 发 严 重 心 律 失 常 , 心 动 过 缓 或 室 颤 造 成 缺 氧 发 如
郑 州市 第七 人 民 医院 ( 南 郑 州 4 0 0 ) 河 5 0 6




处理 : 为少量心包积液 , 命体征无变化 , 若 生 可予 吸氧 并 严 密

即形成动静脉瘘 。血液经动脉穿 刺孔 由血管 内流 出并聚集 于血
管 周 围组 织 即形 成 假 性 动 脉 瘤 。 这 2种 并 发 症 均 可 使 患 儿 产 生 局 部疼 痛 , 血 管杂 音 , 多普 勒 超 声 可 确 诊 。一 旦 疑 有 动 静 脉 伴 经 瘘 , 忌 再 插 入 直径 更 大 的 导 管 或 扩 张 管 ; 瘘 口较 大 且 局 部 无 切 若

形成 , 可导致受 累动 脉搏动 减弱 或消 失。一般采 用静 脉溶 栓 治 疗, 先用尿激酶 3 1 2万 U d 静滴 1 2 h 再用肝素 2 2 U /, 2~ 4 , 0 5/
f . 1 维 持 2 h k h 4
动脉或肺动脉 , 最后嵌入其分 支小动脉 。处理 : 采用 经皮摘取器 , 如爪行钳等取 出 , 摘取失败则需外科手术取 出。
, ,

曼 、 见 曼 登 二 血 篓 搴 曼 ' 并 。 女 止 介导或械外 s 入管器意宙- =  ̄ I - I I 血栓形成 因介入导管及器械损伤血管 内膜而致局部 血栓 . …蕃 … 断 可 留 心 , 随 流 入 ; 登 : 主 ‘ …… 段…存 于 腔也 …血…~ —一 可 漂主 3 … … …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王金凤,杨翠燕,薛国宏,刘和平,刘德铭摘要: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179例3种常见先心病施行了介入封堵治疗,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 )封堵术82例(PDO 组);房间隔缺损(ASD )封堵术56例(ASO 组);室间隔缺损(VSD )封堵术51例(VSO 组)。

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10例严重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严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159%(10/179),其中PDO 为2144%(2/82);ASO 组为10171%(6/56);VSO 组为3192%(2/51)。

紧急手术率为1112%(2/179)。

结论 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微创而有效治疗措施,但其并发症不容忽视,尤以ASD 封堵术发生率最高。

关键词:并发症; 介入治疗; 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中图分类号:R5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5410(2007)0520345203Incidence and treatment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W A N G J in 2f eng ,YA N G Cui 2y an ,X U E Guo 2hong ,L IU He 2ping ,L IU De 2ming 1Cardiological Cent re ,208hos pital of PL A ,J ilin Changchun 13002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 ,causes and treatment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1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eventy 2nine patients [82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56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51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received interventional therapies ,and 10of them had severe complications 1Complication data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1 R esults The total rate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was 5159%(10/179),2144%for PDA ,10171%(6/56)for ASD and 3192%(2/51)for VSD 1Two patients (1112%)need for acute surgical therapy 1 Conclusions Though interventional therapies are minor 2invasive and efficient for patients with CHD ,their complications ,especially in ASD ,cannot be ignored 1K ey w ords : Complication ; Interventional therapy ; Occlusion ;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心脏中心,吉林长春130021作者简介:王金凤(19652),女,吉林省人,1988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分析
W ih t e e o m e fi tr e to a q i m e t a d tc n lg t he d v lp nto n e v n in le u p n n e h oo y, i tr e t n lt e a y f r c n e ia e r s n e v n i a h r p o g n tl h a tdi— o o
A n l ss o o m on o pl a i s s o i e a y i f c m c m i ton a s catd c
Z A C We—u n ,W N ‘ - e ,L u- u n ”.1Dp r n o ado g ,D h uP ol'H si l H N nqa A G】 m i IG i h a g D s eat tfC ril y  ̄ o epe o t , me o s pa
D zo 5 0 4 C ia eat eto adooy e u2 3 1 , hn ;2 D p r n f C ri g ,D zo nc a o i l D zo 5 0 2 C ia h m l eh uMu ip lH s t , e u 2 3 1 , hn ;3 i pa h
新 医学 2 1 年 1 第 4 01 月 2卷第 1 期
述 评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介 入 治 疗 的 常 见 并 发 症 分 析
张 文泉 王 咏梅 李贵双 [ 摘 要] 多年 来外 科手 术一 直是 先 天性 心脏 病 ( 先心 病 ) 治 疗的金 标 准。 随着介 入 器材 及技
e s sbe n wi l c e t d a d r c g ie st r fre r ame p i n f ra wi mb ro o g ni lc r a e ha e dey a c p e n e o n z d a he p e e r d te t nto to denu e fc n e t a — o a d a o d to .Alh u h mo ti tr e to lt e a y p o e u e r c o ls d,c mpl ai n ic c n iins t o g s n e v n ina h r p r c d r sa e a c mp ihe o i to s,s c sc r ic c u h a a d a p ro ai n,l r ev se sp ro ai n,pei a d a a o a e,a r t mi e fr to a g e s l e fr to rc r i ltmp n d rhyh a,o cu e f ,v l u a n de u c c l d ro av lri a q a y,r sd ei—

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ppt课件

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ppt课件
肌部室缺,通常≥5 mm; 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 其他:心肌梗死或外伤后室缺;
无右向左分流,无重度肺动脉高压;
PPT课件
15
动脉导管未闭(PDA)
动脉导管连接肺动脉总干与降主动脉,如1岁后仍未闭塞,称
为PDA.
发病率占先心病的12.0% - 21.1%,男女比例为 3 :1 。
PPT课件
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并发症的 观察与处理
PPT课件
1
PPT课件
2
“扶贫救心”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
PPT课件
3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房间隔 缺损
室间隔 缺损
动脉导 管未闭
肺动脉 瓣狭窄
冠状动 脉瘘
主动脉 缩窄
先天性心 脏病
(CHD)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指在人胚胎
※肺动脉压力增高者,可闻及肺动脉 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伴有右向左分流者,可有差异性紫 绀及杵状指。
※若PDA直径≤2mm者或未闭导管迂曲 伴狭窄者,可无心杂音或仅闻及轻 度收缩期杂音。
PPT课件
17
PDA封堵术适应症
具有临床症状、心脏超负荷表现或有连续性杂音 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 体重≥4kg
脱入左心室
脱入右心室
脱入右心房
PPT课件
27
封堵器脱落
※ 封堵器脱落常见于ASD封堵术,其次是VSD,少见于PDA。 ※ 脱落的封堵器可能损伤邻近的心内组织结构,产生瓣膜 关闭不全、栓塞等严重后果,甚至造成心脏穿孔,危及生命。 ※ 脱落原因常为封堵器选择过小、病变解剖畸形较特殊、 输送导丝与封堵器连接不良、器材质量问题或操作技术欠 佳等。

探讨先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

探讨先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
病 介入治 疗 并 发 症 发 生 的有 效 控 制 和治 疗, 对 并 发 症 患者 病 情 的 护 理 及 治 愈 尤 为重 要 。
【 关 键 词 】先 心病 ; 介入 治疗; 护理
【 中图 分 类 号】R 4 7 3 . 7 2
【 文 献 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 6 7 2 — 5 6 5 4( 2 0 1 3) 0 3( c ) - 0 0 4 6 - 0 1
病 情治愈的影响比较严重。 该 院根据 1 5 8 例行 先心 病封 堵术患者 吐 、 恶心 、 心率减慢 等现象 , 后转胸 外科行 急诊 手术 将封 堵 器取
的临 床 资 料 , 对 其 中2 8 例 患 有并 发 症 状 的患 者进 行 了护理 治疗 , 取
得 较 好结 果 。
出, 在 房 间隔 缺 损 修 补 术 的 治 疗 下, 于 两 周 时 间 得 以治 愈 ; VS D患 者 出现 心 前 区 不适 等 症 状 , 后转 胸外 科 行 急 诊 手 术 进 行 治 疗 得 以 治愈。 急性心包填塞 : 由于心 脏 解 剖 结 构 异 常, 在 操 作过 程 中 容 易 产生心壁损伤 、 穿 孔等现象 , 从而造成 心包填 塞。 手 术 过 程 中, 必 须对其情况进行密 切观察, 对心包填塞 症状进 行识 别。 本组心包
1资料 与 方 法
1 . 1一 般 资料
选取该院2 0 0 7 年6 月一 2 O 1 0 年6 月行 先 心 病 封 堵 术 的 患 者 1 5 8
例, P D A封 堵 术 3 8 例、 VS D 封 堵术6 5 例、 AS D 封堵 术5 5 例。 其 中共 填 塞 患 者 出现 心 率增 快 、 面色苍白、 胸 闷、 血压 下降等症状 , 确 诊 有2 8 例 患 者 出现 并发 症 状 , 男l 0 例, 女l 8 例; 年龄 5 ~ 4 5 岁。 选 用 华 为 心 包 填 塞 后 行 心 包 穿 刺 减 压 , 同时 备 血 、 输血进行术后处理 , 手 医 圣 杰科 技 有 限 公 司提 供 的 国产 封 堵 器 和 美 国AGA公 司 生 产 的 术 室 行 开 胸 手 术 止 血 进 行 AS D修 补 , 半 个 月后 有 效 治 愈 。 心 律 失 Amp l a t z e r 封 堵 器 及输 送 系统 进 行 介人 治 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激素、碱化尿液、输血;如无好转及时外 科手术取出封堵器;
PDA封堵术后 50min溶血(肌 部VSD伞)
VSD封堵术后6h 溶血
冠状动脉空气栓塞(1)
发生率:1%~2%,多见于ASD封堵术中; 发生原因:导管、输送鞘管及封堵器内排气不 净或输送封堵器时带入气体入体循环所致 ; 预防措施:充分排气,减少左房内导管操作; 处理:吸氧,酌情使用阿托品及血管扩张药;
• 女性,21/2岁,体重10Kg • ASD大小:19mm • 血流动力学资料:PA压力:20/7(13)mmHg
Qp/Qs:5.3
• 封堵器型号:18mm • 术中并发症:22mm封堵器致III°AVB →用药及更
换20mm封堵器仍呈I°和II°AVB →更换18mm 封堵器后呈正常窦性心律
• 随访6月,封堵效果良好,心律心率正常
先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及防治
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并发症
死亡 心包填塞 封堵器脱落 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瓣膜损伤(AV,MV,TV) 主动脉-心房瘘 溶血 股动-静脉瘘或假性动脉瘤 冠状动脉空气栓塞 股动静脉血栓
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其他并发症
传导阻滞伴左室增大 肺动脉夹层 封堵器移位 球囊破裂 导管打折/断裂 头痛 镍钛合金过敏 主动脉/肺动脉狭窄 其他心律失常(房颤、逸博心律等)
脱落前 34mm伞
重新置入 40mm伞
VSD封堵器脱落至肺动脉介入取出( VSD封堵术
手术。
后第4天超声发现封堵伞脱落至肺动 脉,介入取出后,转外科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
发生率:总发生率小于1%,VSD封堵术中小于 5%,多见于VSD封堵术,少见于ASD封堵术; 发生原因:传导束损伤、周围组织水肿、机械 压迫等。 预防措施:严格把握适应证、低龄儿童应谨慎、 封堵器选择不应太大、慎用偏心伞,心电监测、 激素; 处理:激素、临时起搏器、及时外科干预、永久 起搏器
处理:外科修补。
主动脉-心房瘘(2)
本院:术后第8天胸痛发现;
处理:外科手术修补。
溶血(1)
发生率:约2~3%,可见于PDA封堵术、VSD 封堵术,少见于ASD封堵术后发生AO-LA瘘; 发生原因:残余分流导致高速血流撞击封堵器 的金属网眼造成红细胞机械性的破坏; 预防措施:减少残余分流的发生;
其他并发症
VSD封堵术后左束支阻滞伴左室增大
术前
术后1.5年
PDA封堵中肺动脉夹层形成
CTA显示肺动脉内膜片
ASD封堵术后封堵器移位
术后1年复查封堵伞移位
导管导丝断裂
PDA封堵
PDA
PDA封堵并发症
• • • • • • • •
封堵器脱落 0.3%;抓捕或外科手术 溶血:《0.8% 残余分流0.1% 降主动脉狭窄0.2% 重度 外科手术 左肺动脉狭窄 0.2% 一过性高血压 动静脉血管损伤 感染性心内膜炎
发生率
导管嵌钝 呼吸系统并发症
头痛 脑梗死 合计
1 5
73 1 388
0.02 0.08
1.21 0.02 6.44
死 亡
发生率:各种技术均小于0.5%; 发生原因:心包填塞抢救无效、严重心律失常 (如室颤)、冠状动脉栓塞或夹层、右室流出道 痉挛等;
预防措施:准备充分、规范操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处理;
术前AO造影
术后AO造影
二尖瓣损伤(1)
发生率:小于0.5%,可见于ASD封堵术、VSD 封堵术中; 发生原因:封堵器的边缘影响二尖瓣的关
闭或机械性磨擦造成二尖瓣穿孔;VSD封堵 术发生MI主要是由于释放左室盘后二尖瓣 腱索与推送杆缠绕损伤所致;
预防措施:释放前超声仔细核查、VSD输送鞘 不要送入左室太深,术中及时超声监测; 处理:轻度MI-随访观察;中重度MI-外科修补 或换瓣。
器试封堵不成功,心包填塞→急诊外科手 术,成功修补缺损
• 外科术中所见:右房近IVC处两个破口 • 教训:轻柔操作,避免反复多次尝试过程
中造成组织损伤
特殊病例2 • 女性,23/12岁,体重11.5Kg • ASD大小:11mm • 血流动力学资料:PA压力:30/7(17)mmHg,
Qp/Qs:1.72
封堵器脱落(1)
发生率:1%~2%,可见于ASD、VSD、PDA 封堵术及其他畸形封堵术;以ASD封堵术多见; 发生原因:封堵器选择过小、边缘组织菲薄短 小、器械故障、封堵术后心脏遭受外力作用; 预防措施:严格把握适应证、合理选择封堵器 大小、封堵后牵拉试验、器械装载体外测试;心 电监测、床旁超声、透视及时发现。 处理:避免造成流入/出道梗阻、及时介入取出 或外科手术。
术后第2天EKG
术后1个月时Holter
术后4个月
主动脉瓣损伤(1)
发生率:小于2%,以VSD封堵术多见; 发生原因:操作中导丝、导管损伤、瓣上释放 封堵器损伤、释放后封堵器边缘移位造成AI(释 放前造影无AI) 预防措施:严格把握适应证(A-V≥2mm)、操 作轻柔、轨道钢丝过瓣口需导管保护、超声监测 能及时发现。 处理:轻度AI-随访观察;中重度AI-外科修补 或换瓣。
封堵术前
封堵术中
股动静脉瘘或假性动脉瘤(1)
发生率:2~3%,可见于各种先心病介入治疗, 以ASD封堵术多见; 发生原因:股动静脉瘘主要与穿刺点不当、局 部血管走行异常有关;假性动脉瘤则与术后动脉 穿刺点按压部位不当或压迫力量不够造成动脉血 外渗入血管周围有关。
预防措施: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压迫方法;
处理:持续加压压迫、超声引导下按压凝血酶注 射、外科手术;
股动静脉瘘
下肢动脉血栓
发生率:3~5%,见于各种采用股动脉途径的 先心病介入治疗,小儿多见; 发生原因:小儿血管细、局部穿刺点血管损伤、 压迫不当、抗凝不充分。 预防措施:注意穿刺方法、压迫方法、术中酌 情给予肝素; 处理:静脉或导管溶栓、必要时手术取栓。
ASD封堵
ASD
ASD封堵并发症
• • • • • • • •
1、残余分流 2、血栓栓塞 3、气体栓塞 4、头痛或偏头痛 5、心包压塞 6、封堵器移位 7、心律失常 8、主动脉心房瘘
特殊病例1
• 女性,18/12岁,体重11.5kg • ASD大小:16mm,距SVC无边缘 • 治疗经过:分别采用20mm、22mm封堵
本院:PBPV死亡2例
心包填塞(1)
发生率:小于1%,可见于各种介入治疗,以 ASD封堵术多见;
发生原因:导管、导丝或器械操作造成心房、 心室壁穿孔; 防治措施:熟悉X线解剖、操作轻柔规范、一旦 发现及时心包穿刺引流,必要时外科心包切开修 补;
肌部VSD封堵术中左室游离壁穿孔致心 包填塞急诊外科手术


• 介入治疗过程出现并发症是客观存在的 • 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操作者的经验有相关关
系 • 绝大多数并发症经过科学及时处理,不会 造成严重后果,或患者永久性损伤 • 对远期的并发症应引起介入医师的高度重 视
观察要点
• 生命体征 • 呼吸道 • 心血管:心功能,心脏体征,心电图 • 穿刺点以及肢体循环 • 尿量尿色 • 感染 • 其他
三尖瓣损伤(2)
本院:3例中度TI,3例发生于PDA封堵术中 均在随访;
VSD脱载困难,推送杆与腱索缠绕,造成TI
主动脉-心房瘘(1)
发生率:0.06%~0.12%,仅见于ASD封 堵术,可瘘入左房或右房; 发生原因:封堵器边缘机械性摩擦主动脉
根部所致;
预防措施:主动脉侧秃的病例,大动脉短轴两 伞片的形态尽量“抱住” 而不是边缘“抵”住主 动脉根部;定期超声随访;
ASD封堵器脱载入右房介入取出
释放中ASD伞脱载落入右房,介入取出后重新封 堵成功
ASD封堵器脱落至左室,外科取出
释放时ASD伞脱落至左室,急诊外科手术证实下腔边缘 秃
TTE示ASD直径 24mm,主动脉 后方无残端,选 34mm国产伞
未下台止血包扎 时出现室速,超 声提示封堵伞脱 落至流出道;
6029例CHD介入并发症 并发症
封堵器脱落 心脏压塞 心包积液 心律失常 残余分流 溶血 三尖瓣反流 冠脉气栓 左肺动脉狭窄 主动脉-RA瘘 肺动脉夹层 股动静脉瘘 血肿 假性动脉瘤 股动脉血栓 17 5 5 63 70 9 5 32 2 1 1 13 9 3 15
发生例数
0.28 0.08 0.08 1.05 1.16 0.15 0.08 0.53 0.03 0.02 0.02 0.22 0.15 0.05 0.25
鞘管卡在二尖瓣腱索下导致损伤
VSD封堵术中推送杆缠绕腱索导 致腱索 损伤造成中度MI
三尖瓣损伤(1)
发生率:约1%,可见于PBPV术(单球囊法)、 VSD封堵术、PDA封堵术中; 发生原因:输送鞘或球囊导管从三尖瓣腱索下 通过造成腱索断裂,瓣叶腱索与推送杆缠绕导致 损伤; 预防措施:导管上肺动脉要自然、顺畅;推送 杆尽量减少露在输送鞘管外;术中及时超声监测; 处理:轻度TI-随访观察;中重度TI-外科修补或 换瓣。
VSD封堵
A A C C
B B
C
D D
E E
F F
VSD
• 1、心律失常 • 2、封堵器移位或脱落 • 3、主动脉瓣返流 • 4、三尖瓣返流或狭窄 • 5、残余分流 • 6、溶血
PBPV
应用单球囊扩张,扩张后“凹征”消失
应用双球囊扩张,扩张后“凹征”消失
PBPV
• 1 下腔静脉与髂静脉连接处撕裂 • 2.肺动脉瓣环撕裂及出血 • 3.心包压塞 • 4.三尖瓣重度返流
• 其它诊断:右位心、右肺动静脉缺如、右肺发育不良、
双上腔静脉、右侧迷走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左弓右降 (弓部形成血管环环绕右肺门)、纵隔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