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学具体安排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案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3.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法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原则。
2. 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
3. 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4.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原则。
5.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概念、作用、原则及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规定。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概念、作用、原则及主要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规定。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以便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
2. 收集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讲解。
3. 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劳动法:详细讲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内容。
3. 讲解社会保障法:介绍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解释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4. 分析案例:选取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规定。
5. 小组讨论:提出讨论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大纲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B l a w23002.课程名称: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3.课程英文名称:Labour Law and Social Security Law4.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5.课程适用层次:本科6.课程适用对象:法学本科7.总学时:54学时(其中实训8学时)8.学分:3二、课程概述本课程由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两部分组成,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劳动法调整对象,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律体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权、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法律责任、劳动执法、劳动争议处理的理论与实务问题。
社会保障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法的概念与范围、功能与类型、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社会保障法的主要制度、法律责任等。
要求学生掌握该领域的基本原理与制度,并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三、学时分配建议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上篇劳动法第一章劳动法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劳动法的地位、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内容是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本章难点为劳动关系与承揽关系、雇用关系的区别,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讲授学时:3实验(实训学时):0主要教学内容:一、劳动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1.劳动法的概念2. 劳动关系3.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二、劳动法的地位与作用1. 劳动法的地位2. 劳动法是否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探讨3. 劳动法的作用三、劳动法的形式、体系和适用范围1. 劳动法的形式2. 劳动法的体系和适用范围3. 劳动法的基本内容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主要是中外劳动法、国际劳动法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动态。
重点和难点:劳动法产生的社会基础、经济全球化对劳动法的影响讲授学时:2实验(实训学时):0主要教学内容:一、劳动法的起源1. 劳动法产生前对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2. 劳动法的产生及其社会基础二、外国劳动立法简况1. 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2. 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三、中国劳动立法概况1. 旧中国的劳动立法2. 新中国的劳动立法四、国际劳动立法1. 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与发展2. 国际劳工组织的成立与发展3. 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原则与内容第三章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讲述了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是劳动法价值与具体制度间的桥梁。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大纲.doc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大纲学时:36 学分:2制定者:孙永军审核者:余林媛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法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劳动权利和义务、我国劳动就业的基本制度、劳动合同的订立,种类,变更,内容、集体合同的内容签订、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社会福利和保险、劳动争议的处理等制度。
三、课程内容改革本课程不仅在内容上有了很大变化,在教学手段上也进行了很大的改革,过去我们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现在我们则利用多媒体等方法,而且安排学生去法律实务部门进行实习,力图极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第一章劳动法概述(2学时)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第二节劳动法的调整对象第三节劳动法的内容第四节劳动法的渊源第五节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第六节劳动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第二章劳动法简史(2学时)第一节劳动法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 19世纪的劳动法第三节 20世纪的劳动法第四节国际劳动立法概述第三章我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2学时)第一节建国以前劳动立法概况第二节新中国劳动立法第四章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学时)第一节规定劳动者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意义第二节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节用人单位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五章劳动法律关系(2学时)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第三节劳动法律关系的成立、变更和消亡第六章工会法与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职权(2学时)第一节工会法和劳动法的关系第二节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地位第三节工会参与民主管理和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权利第四节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职权第五节工会参与劳动调解和仲裁第六节工会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第七章劳动就业(2学时)第一节劳动就业概述第二节劳动就业的基本原则第三节职业介绍与就业服务第四节招工制度第五节下岗与再就业第八章劳动合同(2学时)第一节劳动合同概述第二节劳动合同的种类和内容第三节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第四节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第五节劳动合同签证第九章集体合同(2学时)第一节集体合同的概念第二节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我国实行集体合同的意义第四节集体合同的内容第五节集体合同的签定第六节集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第七节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第十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2学时)第一节工作时间概述第二节工作日的种类第三节关于延长工作时间的规定第四节休息休假制度第十一章工资(2学时)第一节工资立法概述第二节工资的宏观调控第三节基本工资制度第四节最低工资制度第五节工资形式第六节特殊情况下的工资第七节工资的法律保障第十二章劳动安全卫生(2学时)第一节劳动安全概述第二节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第三节劳动卫生规程第四节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第十三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2学时)第一节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概述第二节女职工的特殊保护第三节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第十四章职业培训(2学时)第一节职业培训概述第二节职业培训的分类第三节职业培训的实体第四节职业培训的考核第十五章社会保险和福利(2学时)第一节社会保险概述第二节社会保险的历史沿革第三节社会保险的种类第四节保险费的缴纳和计发第五节职工福利第十六章劳动纪律(2学时)第一节劳动纪律的概念第二节巩固劳动纪律的方针第三节劳动纪律的立法第四节我国的奖惩制度第十七章劳动争议处理(2学时)第一节劳动争议处理概述第二节处理机构和基本原则第三节劳动争议的调解第四节劳动争议的仲裁第五节劳动争议的诉讼第十八章劳动监督检查(2学时)第一节劳动监督检查概述第二节监督检查机构的工作内容第三节工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第四节其他行政机关的监督检查。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学大纲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学大纲
一、引言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法律规定,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基本概念与原则
1.劳动合同的基本概念及其内容
2.劳动合同的破产、终止和解除
3.合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4.离职、退休和辞退的规定
5.工资以及劳动报酬的制定和支付
6.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和良好发展
7.公司法与劳动法之间的关系
8.劳动保障制度及相关政策
三、劳动争议和仲裁
1.劳动争议的分类及其解决方式
2.劳动仲裁的基本程序、标准和条件
3.仲裁调解的形式、程序和法律效力
四、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及框架
2.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
3.独生子女抚养费、住房公积金及其他社会保障问题
五、劳动监察制度
1.劳动监察基本概念及其目的
2.劳动监察的职权、权限和程序
3.劳动监察的效果和经验
六、
通过学习本教学大纲,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学习劳动
关系及其变化的原则和方法,逐渐适应和处理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劳动关系和社会保
障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将掌握法律基础、法律知识和法律理论,增强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从而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劳动就业与扶危济困的保障——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案
劳动就业与扶危济困的保障——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就业的基本概念和我国劳动就业的政策措施。
2. 使学生掌握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内容,理解其对劳动者和失业者的保护作用。
3.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就业概述1.1 劳动就业的概念1.2 我国劳动就业政策1.3 劳动就业现状与挑战2. 劳动法基本内容2.1 劳动法的定义与作用2.2 劳动者的权益与义务2.3 劳动合同与劳动争议处理3. 社会保障法基本内容3.1 社会保障法的定义与作用3.2 社会保险制度3.3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就业、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具体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件,让学生了解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劳动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劳动就业与扶危济困的保障——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材。
2. 课件:制作涵盖教学内容的课件。
3. 案例材料:收集与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相关的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内容,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安排:按照教学内容,将课程划分为16个课时,每个课时覆盖一部分教学内容。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新闻或案例,引起学生对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劳动就业、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具体规定。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件,让学生了解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课程设计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课程设计一、引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是现代工商业运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法律体系。
这个课程将介绍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法律原则、体系组织、核心内容、以及相关案例;以此为基础,学生将发掘法治理论的内涵,提高传统法学思想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进而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和增强法律意识,实践法律精神,具备高素质的法律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基本法律原则和体系组织2.掌握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核心内容3.分析解决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案例的能力4.增强法律意识,实践法律精神;三、课程内容3.1. 劳动法的基本法律原则和体系组织•劳动法的基本法律原则•劳动法的体系组织•劳动法的发展历程3.2. 劳动法的核心内容•劳动合同法•劳动名誉权、劳动报酬权、劳动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权等法律权利•劳动工伤保险法等法律制度3.3.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法律原则和体系组织•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法律原则•社会保障法的体系组织•社会保障法的发展历程3.4. 社会保障法的核心内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法•社会医疗保险法•生育保险法等法律制度3.5. 法律案例分析•国内外相关法律案例分析四、参考资料•《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障法》•《社会福利法》五、考核方式1.课程论文:50%2.个人演讲(30分钟):30%3.课堂互动:20%六、结语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作为现代社会运作的重要保障,是每个国家和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并尊重的法律系统。
如今,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构建更加公正、和谐、可持续的社会,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法律精神的实现,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和支撑。
因此,希望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本领域的法律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能够成为种子学生,不断传播法律精神并帮助更多人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法律,为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案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案《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案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历史演变第三章劳动法主体第四章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第五章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第六章工资制度第七章劳动保护第八章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上)第八章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下)第九章劳动争议的处理第一章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概述第一节劳动与劳动法一、劳动与劳动力劳动,是一个使用范围十分广泛的概念。
一般意义的劳动,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过程中,使用(消费)劳动力,动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创造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需要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它是人类生存的首要和最基本的条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过精辟的揭示,“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简言之,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消费)。
劳动法中的劳动,是指劳动力的所有者将其劳动力有偿提供给他人使用。
区别于自我使用劳动力的劳动。
劳动力,指为人所具有的并在生产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特征是:存在具有人身性、形成具有长期性、储存具有短期性、再生产具有不可间断性、投入具有不可分割性、支出具有可重复性和不可回收性。
因此,劳动法对其保护有其特殊性。
二、劳动法及其适用范围劳动法又称劳工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或总称。
1、劳动法立法现状我国劳动法包括促进就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工作时间法和休息休假时间法、工资法、劳动安全卫生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法、职业培训法、劳动纪律法、社会保险和福利法、职工民主管理法、劳动争议处理法、劳动监督检查法等现行劳动法律规范2、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包括:(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注意理论上解决相关问题: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是指劳动法在什么地域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是指《劳动法》对哪些人发生法律效力。
我国劳动法适用于:(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特殊问题如何解决:事实劳动关系引起的劳动争议也由劳动法调整第二节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一、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指的是因实现劳动过程而在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学计划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以下简称“劳动法”)是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
劳动法具有其它法律部门不可取代的功能和重要性,它通过对劳动关系以及与其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调整,直接为劳动者的各项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为劳动过程的实现确立组织规则和管理规则,为劳动力的再生产设定目标和措施,从而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创造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劳动法的主要教学任务与目标是:(1)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深刻理解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对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和社会稳定与进步的意义。
(2)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劳动法的基本框架。
(3)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使学生扩充劳动法的学术视野,理解劳动法在中外社会文明发展中的不同面相,从而更好的理解劳动法之基本原理与法律精神。
(4)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力,铸造学生的劳动法治意识。
二、教学原则(1)点面结合的原则。
既要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劳动法的整体结构框架,从宏观上认识以下六方面内容:立法简史篇、基础理论篇、劳动关系协调篇、劳动基准篇、劳动保障篇和法律救济篇,又要使学生从微观上理解劳动法的具体制度,例如劳动合同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等。
(2)比较研究的原则。
一是进行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劳动法的比较,二是进行中外劳动法的比较,在比较中扩充学生的学术视野,更好地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理与内在精神。
(3)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
劳动法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一是真实案例分析,二是虚拟案例分析,不但能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从而融会贯通劳动法之理论与实践。
三、教学要求(1)认真阅读劳动法教材,课前一定要预习,课后一定要复习;(2)经常浏览报刊杂志、网络媒体上发表的劳动法研究文章、案例报道以及其他相关资讯;(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4)完成至少2次作业,以案例分析为主;(5)遵守教学纪律,端正学习态度。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案 第9课 劳动保护法律制度(一)
重点
我国的劳动安全卫生立法
难点
劳动卫生技术规范
教学方法
案列分析、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程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教学手段
教材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第一节课
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查阅案例《周某要求某矿场补发工资的案例》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案
第9课劳动保护法律制度(一)
课题
劳动保护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
(含德育目标或者情感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概念与特征
(2)掌握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责任原则和权利义务规则
(3)掌握劳动安全卫生的立法概况
德育目标(思政目标):
强化学生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对安全卫生制度责任的认知;培养学生通过对安全卫生责任规则的学习来提高学生遵纪守规的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卫生保健
为增强从事有害健康作业的职工抵抗职业性中毒的能力,应满足其特殊营养需要,免费发给保健食品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案列分析
(10 min)
【教师】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点分组讨论,对本章的引导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会支持周某的请求吗?
仲裁机构应支持周某的请求。
本案中,周某在采矿场进行爆破作业时,装了炸药的炮眼没有爆破,该炮眼存在随时发生爆破的危险,因此,周某有权拒绝矿方负责人强令其冒险作业的要求。矿方不得以此为由扣发周某当天的工资以及当月的奖金。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案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案第一章:劳动法概述1.1 劳动法的定义与作用1.2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3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1.4 劳动法的制定与修订过程第二章: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2.1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2.2 劳动者的基本义务2.3 特殊劳动者的权益保护2.4 劳动者权益的实现与保障第三章:劳动合同3.1 劳动合同的定义与类型3.2 劳动合同的订立与生效3.3 劳动合同的内容与效力3.4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第四章:劳动争议处理4.1 劳动争议的定义与类型4.2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4.3 劳动仲裁的组织与程序4.4 劳动争议的司法处理第五章:劳动保护与职业健康5.1 劳动保护的基本要求5.2 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5.3 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5.4 劳动保护的监督与法律责任第六章:工资与工时制度6.1 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6.2 工资的支付与计算6.3 工时的规定与计算6.4 加班加点工资的支付与管理第七章:劳动安全与卫生7.1 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7.2 劳动安全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7.3 职业病防治与职业健康检查7.4 安全事故的处理与法律责任第八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8.1 女职工的特殊保护8.2 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8.3 特殊保护的实施与监管8.4 违反特殊保护规定的法律责任第九章:社会保障法基本制度9.1 社会保障法的定义与作用9.2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9.3 社会保险的管理与运行9.4 社会保障法的实施与监督第十章:法律责任与争议处理10.1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律责任10.2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争议处理10.3 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与追究10.4 争议解决的途径与程序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劳动法的定义与作用:重点关注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和劳动法的法律效力。
补充和说明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以及基础上产生的劳动权利和义务。
劳动法的法律效力体现在对劳动关系双方的法律约束力,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案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案第一章:劳动法的概念与特征1.1 劳动法的定义1.2 劳动法的特征1.3 劳动法的性质和作用1.4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的关系第二章: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2.1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2.2 劳动者的基本义务2.3 特殊劳动者的权益保护2.4 劳动者权益的实现与保障第三章:劳动合同的签订与管理3.1 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特征3.2 劳动合同的签订3.3 劳动合同的履行与管理3.4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第四章:劳动争议的处理4.1 劳动争议的定义与分类4.2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4.3 劳动仲裁的概念与特征4.4 劳动仲裁的程序与法律效力第五章:社会保障法的基本概念与制度5.1 社会保障法的定义与特征5.2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5.3 我国社会保障法的体系结构5.4 社会保障法的实施与监管第六章:社会保险法律制度6.1 社会保险的概念与类型6.2 养老保险法律制度6.3 医疗保险法律制度6.4 失业保险与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第七章:社会福利法律制度7.1 社会福利的概念与内容7.2 我国社会福利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7.3 公共福利与特殊群体福利7.4 社会福利的发放与管理第八章: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法律制度8.1 劳动保护的概念与内容8.2 职业卫生的基本要求8.3 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8.4 劳动保护与职业卫生的监管与实施第九章:劳动就业法律制度9.1 劳动就业的概念与原则9.2 就业促进政策与措施9.3 失业保险法律制度9.4 特殊群体的就业保障第十章:劳动法律责任与争议处理10.1 劳动法律责任的种类与承担10.2 劳动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10.3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10.4 劳动法律责任的执行与监督第十一章: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与exceptions 11.1 劳动法的适用对象11.2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11.3 不适用劳动法的情况11.4 例外情况下的劳动关系处理第十二章:劳动法的修订与更新12.1 劳动法的修订背景12.2 劳动法的修订过程12.3 劳动法的最新变化12.4 劳动法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三章: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国际比较13.1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国际现状13.2 不同国家的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比较13.3 国际劳工组织与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13.4 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发展第十四章: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实施与监督14.1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实施机制14.2 政府部门在实施与监督中的作用14.3 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参与14.4 违法行为的查处与惩罚第十五章: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教育与培训15.1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育的重要性15.2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育的目标15.3 教育与培训的方法和手段15.4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育与培训的实施重点和难点解析1. 劳动法的定义与特征:理解劳动法的基本概念,把握劳动法的特征,如劳动法的社会性、强制性、综合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学具体安排
执笔:邓博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具体法律制度,了解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的动态与趋势;培养学员法律思维,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及处理劳动争议的能力;提高学员的法律素养与法律意识,树立保护劳动者及全体社会成员合法权益的观念。
二、学习书目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孙霞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三、学习时间
安排20周,每周7学时,共140个学时。
其中面授辅导8次共32学时,电教辅导或教师串讲1次4个学时,讨论2次4个学时,自学55学时、作业30学时、复习15个学时。
自学和作业44学时,复习考试16学时。
四、教学安排
本课程教材共18章,分为五个单元进行学习。
第一单元
(一)学习时数:18个学时(第1-2周)。
(二)学习内容:第1-4章。
(三)学习重点:
劳动法的概念,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劳动法的渊源体系,劳动法的作用,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附随劳动法律关系,劳动就业基本概念,劳动就业权的内容,妇女平等就业权,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
(四)教学安排:面授辅导1次,4个学时;自学、作业14学时。
(五)作业题:
1.劳动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2.简述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
3.劳动就业权有哪些内容?
4.妇女平等就业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什么是劳动法?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是如何产生的?
6.试述劳动法的渊源体系。
7.试述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
(一)学习时数:28个学时(第3-7周)。
(二)学习内容:第5章-6章。
(三)学习重点:
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劳动合同的形式,劳动合同的内容,试用期条款,服务期与违约金,保密约定和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的概念及原则,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关于劳务派遣的特殊规定,劳务派遣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集体合同的概念及订立,集体合同争议处理。
(四)教学安排:面授辅导2次,8个学时;讨论1次,2个学时;自学、作业18学时。
(五)作业题:
1.简述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2.简述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3.在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有哪些权利?
4.简述劳动集体合同应当具备的内容。
5.试述劳动合同中的保密约定和竞业限制。
6.试述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双方的义务。
7.试述集体合同订立的程序。
第三单元
(一)学习时数:28个学时(第8-12周)。
(二)学习内容:第7-9章。
(三)学习重点:
工作时间的概念,延长工作时间及其限制,休息时间的概念,工资总额的内容,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考虑因素,最低工资标准确定的程序,工资支付的保障制度,劳动安全技术规程,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四)教学安排:面授辅导2次,8个学时;讨论1次,2个学时;自学、作业18学时。
(五)作业题:
1.哪些情形下可以缩短工作日?
2.简述工资总额包括的内容。
3.简述对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内容。
4.试述我国延长工作时间及其限制的规定。
5.试述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确定的程序。
6.试述我国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第四单元
(一)学习时数:19个学时(第13-16周)。
(二)学习内容:第10-12章。
(三)学习重点:
劳动争议的概念与特征,劳动争议的范围,劳动争议的协商,劳动争议的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诉讼,劳动监察,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
(四)教学安排:面授辅导1次,4个学时;自学、作业15学时。
(五)作业题:
1.简述我劳动争议的概念与特征。
2.简述劳动争议的范围。
3.简述劳动争议调解协议书的效力。
4.简述劳动监察的内容。
5.试述劳动争议诉讼的受案范围。
6.试述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
第五单元
(一)学习时数:28个学时(第17-18周)。
(二)学习内容:第13-17章。
(三)学习重点: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及主要内容,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完善的对策措施,社会保险的概念及特点,社会保险基金,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法律责任,社会保险服务机构的社会保险法律责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
其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法律责任,养老保险的概念及特征,基本养老保险内容,医疗保险的概念及特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失业保险的概念及特征,失业保险的领取条件,工伤保险的概念及特征,工伤的认定及费用支付,社会救助的概念及特征,社会优扶的概念及特征,社会福利的概念和特征。
(四)教学安排:面授辅导2次,8个学时;自学、作业20学时。
(五)作业题:
1.简述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2.简述社会保险的概念及特点。
3.简述社会救助的概念及特征。
4.简述社会优抚的概念及特征。
5.简述社会福利的概念及特征。
6.试述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
7.试述工伤的认定及费用支付。
五、复习考试
串讲及复习考试时数:共19个学时(第19-20周),教师串讲一次,4个学时;复习考试15个学时。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2012年12月8日上午9:0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