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初中作文家乡的民俗写作指导

初中作文家乡的民俗写作指导

初中作文家乡的民俗写作指导《家乡的民俗》
哎呀,提起家乡的民俗,我可是眼睛一亮,心里那个美啊!咱们这里可真是个热闹非凡的地方。

比如说春节吧,那简直就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还有那些舞龙舞狮的表演,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看得人眼花缭乱,热血沸腾。

说到端午节,那粽子可是我最喜欢的食物了。

粽子的形状像小船,里面有各种馅儿,有红豆的、有肉的、还有咸蛋黄的,吃一口,软糯香甜,美味极了。

还有赛龙舟比赛,那是考验团队协作的时候到了。

看那队员们齐心协力,划桨如飞,真让人心潮澎湃。

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

月饼有各种各样的口味,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最神奇的是,月亮还能许愿呢!我常常对着月亮许下愿望,希望未来能够实现。

还有重阳节,那是敬老爱老的日子。

我们会给长辈们送上礼物,陪他们聊天,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尊重。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让我们学会了感恩和尊敬。

说起这些民俗,我可是滔滔不绝。

它们不仅仅是传统,更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和骄傲。

每当节日来临,我都会想起这些美好的回忆,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家乡的民俗真是太有趣了,每一样都让我着迷。

我希望大家有机会也能来我的家乡看看,感受一下这里的民俗风情。

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被这里的美景和热情所打动,留下难忘的回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附优秀范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附优秀范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附优秀范文)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多媒体出示诗词《竹枝词》)同学们,你们读过陈勉襄的《竹枝词》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的景象吗?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描写的是中秋节,体现了吃月饼、赏月、吃芋头、嘬田螺的习俗。

(逐一出示相关内容)3.(多媒体出示诗词《元日》)我们再来阅读一首王安石写的诗,那么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又是什么节日的景象吗?(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

)4.中秋节、春节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有许多的风俗习惯,刚才我们诵读的两首诗中就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俗话说:“离家三里远,别是一风俗。

”各地有各地的风俗,那什么是风俗呢?(生谈自己对风俗的理解) 5.教师归纳小结: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趣味,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一篇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习作,一起来了解家乡的风俗,感受家乡的风情。

二、展示,了解风俗1.同学们,我们有些风俗是大同小异的,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一些风俗。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节日的风俗。

(多媒体逐一出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一些风俗) 2.学生边看图边说、边补充。

3.刚才所看到的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节日方面的风俗,但是有些风俗具有各地的特点,如有的地方春节时吃黄豆芽(如意菜)、端午节吃咸鸭蛋等。

你的家乡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俗?4.学生按小组互相交流自己家乡的特色风俗及自己参与风俗活动的经历。

三、确定思路,回顾写法1.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后,我们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

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

如果让我们来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者是你参加的风俗活动的经历,你最想介绍哪种?2.引导学生回忆课上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的和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写大美延边民风民俗的作文

写大美延边民风民俗的作文

写大美延边民风民俗的作文提起延边,那可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的民风民俗就像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先来说说延边的美食吧。

打糕,那可是延边的招牌美食之一。

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朝鲜族朋友的家庭聚会。

一进门,就看到屋子中间摆着一个大大的木槽,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正挥舞着木槌,用力地捶打着槽里的糯米。

那糯米在他们的捶打下,渐渐变得软糯有弹性,散发出阵阵米香。

一旁的阿妈妮则把捶打好的糯米团揪成小块,撒上豆粉,双手一揉一搓,一个个圆滚滚的打糕就做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放进嘴里,软糯香甜,那滋味儿,真是让人回味无穷!还有辣白菜,这也是延边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我曾经亲眼目睹过朝鲜族阿姨制作辣白菜的全过程。

阿姨先把新鲜的大白菜一瓣一瓣地掰下来,用盐水浸泡好几个小时。

然后,把白菜沥干水分,在每片叶子上均匀地涂抹上用辣椒、蒜、姜等调料制成的辣酱。

阿姨的手法特别熟练,就像在给白菜做一场精细的“美容”。

做好的辣白菜色泽鲜艳,红通通的,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吃起来更是酸辣可口,爽脆开胃。

延边的婚礼习俗也特别有意思。

有一次,我在路上偶遇了一场朝鲜族的婚礼。

新郎穿着笔挺的传统服饰,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后面跟着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新娘则坐在轿子里,一身华丽的嫁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到了新郎家,还有一系列有趣的仪式。

新人要先跨过一个火盆,象征着未来的日子红红火火。

然后,他们要在长辈的面前行大礼,接受长辈的祝福。

婚礼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这对新人的美好时刻。

延边的节日也很有特色。

比如每年的上元节,人们会在夜晚点燃各种各样的灯笼。

有传统的圆形灯笼,也有做成动物形状的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大家还会一起玩游戏,猜灯谜,好不欢乐。

我记得有一年上元节,我和朋友一起去公园赏灯。

公园里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我们一边欣赏着美丽的灯笼,一边猜着灯谜,还品尝了各种特色小吃。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延边人民的热情和欢乐。

[精]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作文:民风民俗-写作指导+范文

[精]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作文:民风民俗-写作指导+范文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作文:民风民俗-写作指导+范文写作指导一是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气氛,使读者有整体的印象;二是要注意刻画特定环境中的人物的活动,在人物的动态中写出人物的特征;三是要注意“点”与“面”的关系,把个别人物的活动或细节描写与整体概括描写结合起来,渲染气氛,加强艺术效果;四是要把写人、写景、写事。

写物融为一体,使文章形象真实而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五是选好材料,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做到民俗特点突出。

六是作文要内容具体,重点突出,语句通顺。

难忘的“第一次”1春节的民风民俗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

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被家乡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

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炸东西。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上了飘亮的新衣服,出门在外的人赶紧回家团圆。

到了晚上,人们都要吃年夜饭。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

人们都要互相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新年快乐,全家平安幸福。

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都非常开心,因为他们都可以收到压岁钱。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到处都张灯结彩的,整条街道都挂满了灯笼彩旗,非常好看,小孩子们都高兴地唱起来跳起来,高兴极了,家家户户也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吃着汤圆。

这都寓意着我们大家都团团圆圆。

生活和和美美。

晚上,大家有的放着美丽的烟花,有的在放许愿灯,美丽极了。

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这样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我们也开始认真的学习了。

2重阳节的民风民俗重阳节,我最喜欢的节日。

重阳节为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

这天里,我们都要吃重阳糕,要登高远足,要在门上插上茱萸,最为重要的,便是要敬老。

敬老活动每年都会如期举行,妈妈会带我去参加。

我认为,敬老活动会让自己的心和爷爷奶奶的心贴得更近。

初中作文家乡的民俗写作指导

初中作文家乡的民俗写作指导

初中作文家乡的民俗写作指导你们知道吗?我家乡的民俗可有趣了!如果你来我这儿,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让我给你们讲讲我们这儿的奇妙风俗吧,保证你们听了会哈哈大笑!首先得说说我们家的年节,那是最热闹的时候。

每年过年的时候,街头巷尾都热闹得不行。

每家每户都会挂上红红的灯笼,街道上也是一片红火。

你问我红色为什么那么多?嘿嘿,那是因为我们认为红色能带来好运!去年,我跟小伙伴小明一块儿逛街,我们一边走一边笑,突然看到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车篮里满满的都是大红的鞭炮!小明挤眉弄眼地说:“这车篮子里能放个小型烟花表演呢!”说到烟花,我们这儿过年最让人期待的就是放烟花了。

你们知道放烟花的那种兴奋劲儿吗?就像考了满分一样激动!去年年三十晚上,我和邻居家小芳约好了,一起去放烟花。

小芳那个家伙,拿着一包烟花,乐得跟个小孩似的,一边跑一边往空中扔烟花,结果一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猫吓得嗷嗷叫,哈哈,小芳红了脸,但还是笑得特别开心。

说到这儿,还得提一下我们家乡的端午节,那也是特别有意思。

每到端午节,我们都会包粽子。

大家一起动手,先是把糯米、肉馅、豆子啥的准备好,然后拿起粽叶,大家围坐在一起包粽子。

那场面就像是一场“粽子制造大赛”。

我记得去年端午节,我妈给我一个任务——包出最好看的粽子。

我认认真真地包,结果包出来的粽子像个大包子,里面的馅料都快要掉出来了。

小明看到后,笑得差点没从椅子上摔下来:“这不是粽子,这是‘大包子’嘛!”再来聊聊我们家的重阳节,那真是个“老人节”。

我们这儿的习俗是每年重阳节,大家都要带着自家做的糕点去看望老人,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今年重阳节,我带着我妈做的自制糕点去看我奶奶。

奶奶笑得特别开心,一边吃糕点一边夸我妈:“这小伙子真懂事,做的糕点可真是比外面买的好吃多了!”我妈得意地笑了笑,还要给奶奶再加一块。

总之,我们家乡的民俗真是热闹非凡,不管是过年还是端午节,都是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

这些习俗不仅让我们的节日变得有趣,还让我们一家人更加亲密。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每个地方都有这自己独特的风俗,这一次的习作是让学生写自己家乡的风俗。

这一类的作文既好写又难写。

说它好写是因为风俗习惯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耳闻目染,多多少少都会知道一些,说它难写是因为民俗文化涵盖的内容太广泛,很多人只知其中一二,如窥冰山一角,对丰富的民俗文化的真正内涵知之甚少。

这个单元的课文就是围绕着民俗来安排的,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本单元的课文《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从不同的角度说了从古到今,不同地方的不同风俗。

《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述,作者老舍先生用通俗易懂、富有“京味儿”的语言,对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展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及传统节日的习俗;《腊八粥》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藏戏》先连用三个反问句把藏戏的特点写了出来,接着详写藏戏的由来和藏戏的三个特点。

在写作之前,可以想想一想,自己最熟悉的家乡的风俗是什么,最能够体现风俗的莫过于节日,所以重点想一想自己比较熟悉的那些传统节日,想一想这些节日中都有些什么样的风俗。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传说、风俗,或者有着独特的纪念意义。

可以梳理一下这些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比如:元宵节:闹花灯、吃汤圆、放烟花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清明节:扫墓、祭祖、踏青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以写元宵节赏花灯为例:可以先列好提纲:(1)闹花灯的传说。

(2)赏花灯(重点详写)可以从灯多——兔子灯、观音灯等具体描绘;可以从赏灯的人多:男女老幼,人山人海,欢声笑语等来写作。

(3)结尾表达自己的依依不舍或兴致盎然再比如,如果想写端午节赛龙舟,也可以先列好提纲:(1)比赛前。

家乡的风俗作文指南

家乡的风俗作文指南

家乡的风俗作文指南作文提纲:一、引言: 家乡的风俗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二、节日风俗1. 春节2. 清明节3. 端午节4. 中秋节5. 元宵节三、婚庆风俗四、葬礼风俗五、日常生活的风俗1. 饮食习惯2. 服饰传统3. 居住习俗4. 社交礼仪六、家乡风俗的意义七、结语引言:家乡的风俗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家乡的风俗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代表了历史的传承、文化的独特性,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遵循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无论是节日庆典、婚礼葬礼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风俗的指引和规范。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我的家乡风俗,以期增进对这一传统的了解。

节日风俗在家乡,节日庆典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我们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风俗习惯。

首先是春节,这是我家乡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人们会进行大扫除,贴春联和窗花,燃放烟花爆竹,腊月二十三晚上进行年夜饭,全家团聚,一起欢庆新年的到来。

红包也是春节的重要习俗,长辈会给晚辈发红包,寓意给他们增加一份吉祥和好运。

清明节是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扫墓、烧纸、祭奠。

此外,清明还是春游的好时节,人们会相约去郊外,欣赏春天的美景,促进亲友之间的交流和团结。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瑰宝。

这一天,我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艾草来避邪。

赛龙舟活动是端午节最吸引人的部分,人们会组织队伍,划龙舟,激烈地争夺比赛的胜利。

中秋节是我家乡最浪漫的节日之一。

人们会品尝月饼、赏月、赋诗、玩花灯,同时也是亲友团聚的时刻。

人们用月亮来象征团圆和美好,向远离家乡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情。

元宵节是中国新年的结束,也是传统的民间节日。

这一天,人们会点亮灯笼、赏花灯、猜谜语和吃元宵汤圆。

猜灯谜是元宵节习俗中的一大特色,人们会聚集在一起猜灯谜,增加节日的乐趣和气氛。

婚庆风俗在我们家乡,婚庆风俗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仪式。

陇县民风民俗作文

陇县民风民俗作文

陇县民风民俗作文在陕西的西部,有一个充满魅力与独特风情的地方——陇县。

这里的民风民俗就像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现出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说起陇县,那不得不提的就是社火。

社火可是陇县过年时最热闹的活动之一。

每到正月,各个村子就开始忙碌起来,筹备这场盛大的表演。

我还记得有一年,我跟着家人专门去看社火表演,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一大早,人们就开始精心装扮。

演员们穿上色彩鲜艳的戏服,脸上涂着厚厚的油彩。

有的扮成威风凛凛的将军,有的扮成娇俏可爱的仙女,还有的扮成滑稽可笑的小丑。

那化妆的过程就十分有趣,化妆师们手法娴熟,几笔下去,一个生动的形象就跃然眼前。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社火队伍就出发了。

走在最前面的通常是锣鼓队,那锣鼓声震耳欲聋,仿佛要把整个天地都敲醒。

接着就是各种造型的花车,车上装饰着精美的花朵和彩带。

而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些走着表演的演员们。

他们有的踩着高跷,摇摇晃晃却又稳稳当当;有的手持兵器,做出各种威武的动作;有的则扭动着腰肢,展现出婀娜多姿的风采。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扮演孙悟空的演员。

他穿着那身标志性的虎皮裙,头戴金箍,手里拿着金箍棒,眼睛滴溜溜地转,活灵活现。

只见他一个跟头翻上了旁边的高台,然后挥舞着金箍棒,引得观众们阵阵喝彩。

我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想要看得更清楚些,结果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还差点摔了一跤。

除了社火,陇县的婚俗也很有特色。

在陇县的农村,婚礼通常要持续好几天。

在婚礼前,男方家要准备丰厚的彩礼,送到女方家。

到了婚礼当天,迎亲的队伍早早地就出发了。

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新娘家的门可不好进,伴娘们会设置各种关卡,让新郎和伴郎们使出浑身解数才能把新娘接走。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这样的婚礼,新郎被要求唱歌、跳舞、做俯卧撑,好不容易才通过了考验。

进入新房后,还有一系列的仪式。

比如新人要吃象征着团圆和幸福的饺子,要向长辈敬茶等等。

整个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温馨的氛围。

陇县的饮食民俗也别具一格。

写杭州民风民俗的作文

写杭州民风民俗的作文

写杭州民风民俗的作文
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她拥有着古老的文化、传统
的风俗和独特的风格。

在这里,有着许多风俗人情。

每当我一走进杭州,就会听到一阵阵鞭炮声,那是在庆祝春
节即将到来。

杭州人有个习俗,就是在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贴
春联。

春联都是用红纸写成的。

一副对联上一般会有“吉祥如意”、“和气生财”、“国泰民安”等好词。

杭州的春节还有许多风俗,比如说:吃年糕、吃汤圆、放鞭
炮等。

我们杭州人过年时吃年糕,是因为在以前,只有过年才能吃
到年糕,所以人们就用年糕来表示自己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和祝福。

汤圆也是过年时必备的食物,它有很多种类:芝麻汤圆、豆
沙汤圆、桂花白糖汤圆等。

而我最喜欢的就是桂花白糖汤圆了!
杭州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放鞭炮,除夕晚上八点多钟就可
以听到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我还记得在我十岁那年除夕夜时,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江边去看放鞭炮,我们看见有些人手里拿
着烟花筒和打火机,而有些人手里拿着香和一张白纸。

—— 1 —1 —。

初中故乡的民俗文化写作技巧

初中故乡的民俗文化写作技巧

初中故乡的民俗文化写作技巧
写作关于初中故乡的民俗文化时,你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写作技巧:
1.深入了解:首先,你需要深入了解你的故乡的民俗文化。

这可能包括当地的节日、庆典、传统手工艺、食物、服饰、信仰等。

与当地居民交流,参加当地的活动,甚至阅读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都是获取这些信息的好方法。

2.选择主题:从你的故乡的民俗文化中挑选出一个或多个你感兴趣或者认为特别有意义的主题。

这些主题可以是节日庆典、传统手工艺、食物、信仰等。

3.描绘细节:为了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的故乡的民俗文化,你需要描绘出详细的场景和细节。

例如,你可以描述节日庆典的热闹氛围,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或者当地食物的独特口感和风味。

4.讲述故事:你可以通过讲述一些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故事来丰富你的文章。

这些故事可以是你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你从当地居民那里听到的。

故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民俗文化。

5.表达感情:在文章中表达你对故乡民俗文化的热爱和感慨。

你可以描述你参加庆典时的激动心情,或者你对传统手工艺的独特感受。

6.适当比较: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将你的故乡的民俗文化与其他地方的进行比较,以突出其独特之处。

7.语言生动: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你的故乡的民俗文化。

你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你的故乡的魅力。

8.结尾总结: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你可以总结你的写作目的,以及你对故乡民俗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我身边的民俗作文提纲

我身边的民俗作文提纲

我身边的民俗作文提纲一、开场白
通过生动的例子或事件,引出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二、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
1. 节日习俗
- 春节
- 端午节
- 中秋节
- 其他地方性节日
2. 民间工艺
- 剪纸
- 编织
- 陶艺
- 木雕
3. 民间游艺
- 踩高跷
- 舞龙舞狮
- 风筝
- 民间体育项目
4. 民间美食
- 特色小吃
- 传统制作工艺
三、民俗文化的价值
1. 传承历史文化
2. 体现地域特色
3. 丰富群众生活
4. 促进社会和谐
四、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1. 政府的政策支持
2. 社会各界的重视
3. 学校教育的宣传
4. 大众媒体的推广
五、结语
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

描写无锡民风民俗的作文

描写无锡民风民俗的作文

描写无锡民风民俗的作文说起无锡,那可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独特的民风民俗,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又充满趣味的大家庭。

无锡人对吃那可是相当讲究。

就拿早餐来说吧,一碗热气腾腾的无锡小笼包绝对能让你的味蕾欢呼雀跃。

小笼包的皮儿薄得几乎透明,轻轻咬上一口,那鲜美的汤汁就会一下子涌出来,嘴里满满的都是浓郁的肉香和甜甜的汁水。

做小笼包的师傅们手艺那叫一个绝,他们精心挑选新鲜的猪肉,肥瘦比例恰到好处,再加上独家调制的馅料,包出来的小笼包个个饱满多汁,褶子整齐漂亮。

除了小笼包,无锡的酱排骨也是一绝。

那色泽红亮的排骨,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每次家里做酱排骨,那香味能飘满整个屋子。

妈妈会在厨房里忙碌半天,精心烹制这道美味。

排骨炖得酥烂入味,轻轻一咬,肉就从骨头上脱落下来,甜咸适中的味道在口中散开,让人回味无穷。

在无锡,逢年过节的时候,那场面可热闹了。

特别是过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团子是必不可少的活动。

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动手,其乐融融。

团子有白色的糯米团子,也有绿色的麦青团子,里面的馅料更是丰富多样,有豆沙的、芝麻的、肉馅的。

我最爱吃的就是豆沙馅的团子,甜甜的豆沙和软糯的团子皮搭配在一起,简直是人间美味。

记得有一次过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包团子。

奶奶熟练地揉着面团,妈妈则负责调制馅料,爸爸在一旁帮忙把包好的团子摆放整齐。

我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进去,可我包的团子不是露馅了,就是形状奇奇怪怪。

大家看着我的“杰作”,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奶奶笑着说:“丫头,你这包的不是团子,是‘小怪物’呀!”我不服气地撅起嘴,继续努力。

最后,在大家的指导下,我终于包出了像模像样的团子,那一刻,我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无锡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民俗活动,那就是赛龙舟。

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河边总是挤满了人。

一条条色彩鲜艳的龙舟在水面上飞驰,鼓手们用力地敲打着鼓点,划船的选手们则喊着整齐的口号,奋力地划动船桨。

那场面,真的是让人热血沸腾。

伊犁民俗民风作文

伊犁民俗民风作文

伊犁民俗民风作文
伊犁,是我的故乡,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民俗民风,有许多许多美丽的风景。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伊犁的民族风情。

伊犁,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看到美丽的草原,草原上还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有小花、小草、大树……当你
踏上伊犁这片土地时,就会感觉到这里就是一个天堂。

在这片草原上,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民族特色:维吾尔族的民族服饰、哈萨克牧民骑着高头大马、在草原上奔驰、还有维吾尔族特有的沙木尼大花帽……
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特色美食:有哈萨克人最爱吃的手抓羊肉;有维吾尔族最爱吃的馕;有哈萨克族人最爱吃的奶疙瘩……
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特色民族服装:有维族、蒙古族、回族……当你踏上伊犁这片土地时,就会感觉到这里就是
一个天堂。

—— 1 —1 —。

民风作文之写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作文指导

民风作文之写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作文指导

写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作文指导【篇一: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话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节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古代早已有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元日》就是王安石描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

在传统节日中,无论是春节、中秋,还是清明、端午;在传统习俗中,无论是贴窗花,写春联,还是赛龙舟、猜灯谜,无不显示了其辉煌悠久的历史文明。

了解这些民俗民风,便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及其艺术魅力,从而激发爱国热情。

请以“民俗魅力”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选一种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2.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内容积极健康,主题深刻丰富。

3.600字以上。

[写作点拔](一)话题理解: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独特的节日习惯,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傣族泼水节,西藏的雪顿节等。

在这些节日中,汉族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插艾叶、赛龙舟、帖春联与倒福、舞龙灯、赏月等习俗,又有许多显示不同地域特色的民间风俗,如新疆维吾尔族有最富民族特色的顶碗舞、盘子舞、手鼓舞等,以及婚丧嫁娶时的抓饭习俗;广州的凉茶、迎春花市习惯,等等。

在这些民俗民风中,无不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民俗魅力。

(二)写法提示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中国民俗民风可谓是形式多样,五彩斑斓,极其广泛、丰富,写作时可以选取某一个方面进行提炼写作。

话题里提示,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在节日中的风俗习惯或饮食文化,选取自己认为最熟透的一个题材进行写作。

无论哪一种题材,都必须深入挖掘这种民俗习惯的艺术魅力与强大的生命力。

2.我们可以从众多的民俗民风中选择一个极小的细节方面来写,在一次春联的张贴中,一次花灯的制作中,一次龙舟的竞赛中,从这些细小的事件里反应出中国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与辉煌的艺术魅力。

关于写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作文指导

关于写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作文指导

关于写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作文指导关于写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作文指导【习作提示】“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

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

可以是课外阅读知道的,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的、亲身感受到的。

写完后先在小组里交流。

要抓住所写民俗的特点,尽量讲清楚习作的内容,耐心解答同学的提问,倾听同学的意见,然后推选代表到全班汇报,再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习作指导】同学们,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们的祖国地广人多,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你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一起感受民俗风情的源远流长和民俗文化的斑斓多姿。

一、说一说你了解到的民风民俗有哪些,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所谓“民风民俗”就是最早流传在民间的一些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这次习作的内容,可以是节日习俗,也可以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或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调查访问了解到的或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这样你就会发现,我们可写的民风民俗有很多。

这就需要将你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想一想哪方面的民俗自己最感兴趣、积累的素材最丰富,哪些内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好材料,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二、想一想你要介绍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

确定好自己要写的内容之后,要认真地回忆一下,自己要介绍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写作技巧)例如《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作者抓住了客家民居“营垒式住宅”的构造特点,以及傣家人“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从民居的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等方面介绍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

民俗文化作文写作指导民俗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先辈们智慧与情感的结晶。

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写好民俗文化作文,不仅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还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民俗文化作文的写作指导。

一、明确写作目的在动笔之前,要先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

是想介绍一种民俗文化,让读者对其有初步的了解?还是想探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引发读者的思考?又或者是通过讲述自己与民俗文化的故事,表达对它的热爱之情?明确目的后,写作才能更有针对性。

比如,如果你的目的是介绍一种民俗文化,那么就要详细描述它的形式、特点和意义;如果是探讨传承与发展,就要分析当前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如果是讲述个人故事,就要注重情感的抒发和细节的描写。

二、精心选择素材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如节日习俗、民间艺术、传统技艺、饮食文化等等。

在选择素材时,要选自己熟悉且感兴趣的,这样才能写得生动、具体。

以节日习俗为例,春节的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

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节日习俗,但每个人的体验和感受可能不同。

可以选择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节日,详细描述其中的活动和氛围。

再比如民间艺术,剪纸、年画、皮影戏等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如果你对剪纸感兴趣,可以介绍剪纸的历史、制作过程以及不同地域剪纸的风格特点。

传统技艺方面,如陶瓷制作、木雕、竹编等,选择一项你亲身经历过或者深入了解过的技艺来写,讲述它的工艺流程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饮食文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北京烤鸭、天津麻花、重庆火锅等,不仅可以描述美食的味道和制作方法,还可以探讨其与当地文化的关系。

三、深入了解民俗文化选好素材后,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采访相关人士等方式,获取更丰富、准确的信息。

比如,如果你要写某个地区的传统建筑,除了了解其外观和结构特点,还要了解它的建造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蕴含的寓意。

以家乡的民俗为话题的作文指导教案

以家乡的民俗为话题的作文指导教案

以家乡的民俗为话题的作文指导教案
《家乡的民俗》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咱们家乡那些特别有趣的民俗!
咱们家乡啊,每到过年的时候可热闹啦!大人们会忙着贴春联、挂红灯笼,把家里打扮得红红火火的。

还记得去年过年,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我够不着高处,爸爸就把我抱起来,我小心翼翼地把春联对齐贴好,心里别提多高兴啦!
还有端午节,那可是要吃粽子的节日。

奶奶包的粽子可好吃了,有红枣粽、豆沙粽,还有肉粽。

我最喜欢吃红枣粽,甜甜的红枣配上软软的糯米,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香甜的味道。

中秋节的时候,一家人会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

我总是会盯着天上又大又圆的月亮,想着嫦娥姐姐是不是也在看着我们呢?
咱们家乡的民俗是不是很有趣呀?它们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家乡的民俗真好玩》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的家乡有好多好多好玩的民俗呢!
比如说春节,一到春节,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大家会穿上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

我最喜欢拜年啦,因为可以收到好多红包,然后用这些钱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零食。

还有元宵节,晚上会有漂亮的花灯。

有兔子灯、荷花灯,各种各样,好看极了。

我和小伙伴们会提着自己的花灯在街上跑来跑去,比一比谁的灯更漂亮。

另外,咱们家乡还有庙会。

庙会上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有捏面人的、吹糖人的,还有卖各种小玩意儿的。

我每次去庙会,都舍不得回家。

家乡的民俗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特别有意思,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民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作文指导
以下是关于写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作文指导,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写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作文指导
福建林淑玲
【习作提示】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

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

可以是课外阅读知道的,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的、亲身感受到的。

写完后先在小组里交流。

要抓住所写民俗的特点,尽量讲清楚习作的内容,耐心解答同学的提问,倾听同学的意见,然后推选代表到全班汇报,再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习作指导】
同学们,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们的祖国地广人多,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你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一
·
起感受民俗风情的源远流长和民俗文化的斑斓多姿。

一、说一说你了解到的民风民俗有哪些,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所谓“民风民俗”就是最早流传在民间的一些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

这次习作的内容,可以是节日习俗,也可以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或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调查访问了解到的或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

这样你就会发现,我们可写的民风民俗有很多。

这就需要将你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想一想哪方面的民俗自己最感兴趣、积累的素材最丰富,哪些内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好材料,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二、想一想你要介绍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

确定好自己要写的内容之后,要认真地回忆一下,自己要介绍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例如《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文,作者抓住了客家民居“营垒式住宅”的构造特点,以及傣家人“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从民居的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等方面介绍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

那么,如果我们要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就可以选择福建泉州的惠安女服饰,抓住“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等特点介绍惠安女服饰的奇特;在写民居时,就可以选择福建土楼,抓住其“防风、防水、防震”的
·
特点来介绍土楼建筑……总之,只有抓住所写民俗的特点,才能挖掘出民族文化的精髓。

三、选择恰当的表达方法,把自己所写民俗的特点清楚地写下来。

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的时候民俗特点要突出,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那么习作中如何写出民俗的特点呢?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本组学过的课文,例如《北京的春节》,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北京春节的习俗,再现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而《藏戏》,主要采用了比喻、反问、象征、夸张等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藏戏的形成和特色。

我们在习作时,也应该试着运用这些学过的描写民风民俗的表达方法,这样文章才会有血有肉,生动有趣。

另外,像《北京的春节》,有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有的部分则一笔带过,这样写对突出民俗特点很有好处,我们在习作时也可以借鉴。

四、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感受,反映出民风民俗的情趣。

写民风民俗,要能让别人从中体会到生活情趣。

例如《和田的维吾尔》,作者通过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如果我们写家乡的民风民俗,我们要将热爱、自豪和眷恋之情揉进我们习作的叙述和描写之中,力争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如果写其他地方的民风民俗,我们还要注意不
·
能生搬硬套所查阅的资料,要将资料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写进去,这样文章才有感染力,别人才爱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