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分类.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衬;哀景衬壮情。 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
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诗中的“折柳”和“春风”各比喻什么?有何好处?诗 中哪些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有何深意?
诗中的折柳喻行人,春风喻送行人,生动而贴切,堪称 妙喻。
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一是‘丝’,作 者以柳丝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思’;二是‘柳’,耐人寻 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 情。
【一.送别类意象(或 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 叙写别后的思念) 】 1. 杨柳。它源于《诗 经•小雅•采薇》“昔我 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来思,雨雪霏霏”,杨 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 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 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 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 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 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 怀远等情思。如柳永 《雨霖铃》词中的“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等。
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张继《枫桥夜泊》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如何表达: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古典诗歌分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一、山水田园诗
(写景抒情类)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 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 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 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 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 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 联往往对仗工整。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 特点和情调。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一、二句写诗人自己,通过描述寒冬腊月、灯前抱膝独 坐的冷清画面烘托诗人的思家思亲之情;
三、四句作者运用换位的写法,通过想像冬至夜深时分 家人围坐灯前谈论远方的自己的情景,来表现“思家”之情
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 的高洁品格。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思想内容 ——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白描 以动衬静等 语言特点 —— 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写景抒情类
【例】
暮江吟(白居易)
直接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间接写别情: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通过写宴席上燃 烧的蜡烛,借物抒情, 表现自己留恋惜别之 情。
1.上阕写景,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征?其作用是什么? 荒芜凄凉。渲染气氛,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2.下阕“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却又无从取胜,思念家乡却又有 家难回的矛盾心情。爱国激情,浓重的乡思,兼而有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Leabharlann Baidu露似真珠月似弓。
①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用“铺”,
这是为什么?
⑴“ 残 阳 ” 已 接 近 地 平 线 , 几 乎 贴 着 地 面 照 射 , 用 “铺”更贴切,更符合实情;(2)铺字显得平缓, 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详的感觉。
特征:深秋半夜萧疏清冷。 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愁。
多情自古伤离别
二、惜别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 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 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 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 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 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 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 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 慰,有的兼而有之。
抒情角度: 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
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 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 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本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 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后人评价三四 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 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作客异乡的孤独、思乡之情。 三四句借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显得深沉 含蓄;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 憾不已,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 这正是出乎常情之处,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这些是诗歌意象的小分类,以后的课程中我 们会专门来研究各种题材诗歌的代表意象。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思乡怀远诗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 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 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 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 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
怀”是不行的,应答出“因什么”而“感伤”。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①景物:“春江渺茫”“日暮” 。 ②三四句替远去的友人设想: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 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 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 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 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 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与子交手 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 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 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 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 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题材: A.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
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 B.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
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情感:
A.主战思想(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欲建功立业 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抨击主降派、讽刺当朝无能)
B.反战情绪(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 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悲伤、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 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 势。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首诗描写的场景有什么特点?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一至四句写五月的天山不见鲜花不见春色,只有大雪和 思乡的《杨柳曲》,极写了边地苦寒的环境;五六句描写将 士们苦战的情景:时间紧凑,战斗生活紧张。后两句直接抒 情,表达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以前面苍凉的环境和极其雄 壮的作战场景描写作铺垫,衬托了将士们的爱国激情。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衡阳雁去:衡阳,地名(今属湖南);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阳 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 ②燕然未勒:燕然,山名(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 载,窦宪出击匈奴,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 还。
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深意长的勉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
雨霖铃 柳永 ……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 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 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 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 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 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 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C.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 于中原的风光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即使是 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 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 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如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也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 照和理想境界的烘托。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征?通过景物描 写,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西沉的残月、悲啼的乌鸦、满天的霜、岸边的枫树、 江上的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等;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四、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 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 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 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 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 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 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 王昌龄。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 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 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前两句写景有何特色?有何作用?
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色彩鲜明 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 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 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 令人顿觉冷嗖嗖。
②根据诗意,说说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 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或诗人的轻松愉快之情。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诗人通过山雨初霁、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竹成林、 水中碧莲等意象塑造出一种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