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折线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下册-吴正宪《折线统计图》
二、根据数据分析、思考,尝试完成折线统计图
(一)有数据选择
1.小组讨论,根据数据选择谁。
2.汇报交流,有从总数的角度,有从平均数的角度选择——乙,选择统一,没有分歧。
3.交流后,明确用半成品的统计图记录数据,看看还有问题、困惑提出交流。
(二)用统计图记录数据,分类交流。
1.面对记录三个人数据的困难,交流后学生需要采用不同颜色的线,不同形式的线记录。
2.交流学生作品,1、2号作品画成条形统计图,3、4号画成折线统计图。
(1)先看2号作品,观察后学生有疑问“有两个空白条,没办法区分是谁?”结论是没有区分度,需要做不同的标记。
(2)看1号作品,观察比较中交流,1号作品有“标记”。
(3)对比1号和2号作品,有“标记”和无“标记”的区别。
标记的作用在于大家都能读懂作品中的图示。
同学修改自己的作品。
(4)看3号作品,选点连线。
把第一周的统计图延续之后学生继续观察甲、乙、丙三人成绩,再次选择。
学生认为三人都可以,依然纠结到底让谁去,根据数据不断分析。
(三)学生考虑到需要对手的数据,才能决定到底让谁去罚点球。
四、回顾总结,感悟数据作用
从拍脑袋盲目做决定发现不行,得调查研究数据有根据才行;数据来了,算了总数、算平均数,有了第一次的决定;特别是折线统计图出现的时候,你看到了三个罚点球的运动员的成绩趋势,有了到二次的决定,你们还有新的想法。
数据会说话,会带给我们思考。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
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我在教学本节课时, 设计的思路是:初步感知——比较认识——动手制作——分析应用,运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特点的统计数据,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共同点和区别,能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统计方式。
而对于折线统计图画法的教学上,我只是在准备找点的方法上做了进一步的强调,而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再从学生画图的实际情况中,纠正学生在画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忘记标注数据等现象。
接着让学生讨论这一信息更适合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展示呢?学生在讨论中明晰两种形式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区别,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好的认识。
最后,让学生再通过一些信息,并讨论怎么用更准确的数据来呈现,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和应用。
当然这节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教师事先的预设并不能完全反映课堂的变化,在一些环节,我没有预先考虑到学生会从一些角度思考回答,比如有同学在举例讲折线变化时,他没有按顺序讲周一到周二的变化,而是反过来说的,虽然这名同学后来意识到问题,进行了改正,但这里其实是课堂在生成中产生的亮点,教师应该抓住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提醒学生注意折线的变化需要按顺序来描述。
此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差别,有的同学心里明白,但表述不到位,个别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表达的语言还不够全面,不够准确,还需要教师提醒与补充。
这些在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都需要自己好好反思与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掌控与应变的能力,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能更上一层楼。
总的来说,这节课让我体会到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讲解 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问题导入亮亮记录的蒜苗生长情况如下,怎样把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呢?
天数第3天第6天第9天第12天第15天蒜苗高/厘米 4 6 10 16 17
过程讲解
1.明确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作为横轴、纵轴;
(2)用一定的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制成格子图;
(3)在格子图上描点,即在格子图上找到与第3天、第6天、第9天、第12天、第15天蒜苗高度相对应的点,把这些点描出来;
亮亮记录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图
(4)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这样就绘制出了蒜苗生长情况的折线统计图,从图中能直观地了解蒜苗的生长趋势。
2.展示绘制的拆线统计图
亮亮记录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图
归纳总结
折线统计图是用一定的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先要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掌握了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折线统计图的解读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折线统计图的相关案例。
3.绘图工具(如直尺、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知道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吗?”2. 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初步了解折线统计图。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给出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绘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 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测自己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总结学生在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5. 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除了折线统计图,还有哪些统计图可以用来展示数据?各自有什么特点和作用?6.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折线统计图》模拟讲课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折线统计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做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图上点、线表示的含义,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并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
2、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
3、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对统计图进行分析,做出合理地预测或判断。
难点: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进行合理分析、预测和决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今年国庆节,我国最喜庆的城市是哪一个呢?生:北京。
师:对,就是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不是很多小朋友去过北京了?那北京在外国受欢迎吗?师:大家都觉得很受欢迎,那有什么好方法,能说明北京也受外国人的欢迎呢?师:大家的想法可真多,他想到了调查访谈法,他想到了去搜集每年来北京旅游外国游客人数,看人数是如何变化的。
师:那我们今天就用统计的方法来研究下北京市2003-2018年外国游客人数的变化情况。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认识折线统计图师:首先需要做什么?生:收集数据。
师:对,收集数据是统计的第一步。
老师呢,从国家统计局网站获取了北京市2003-2018年外国游客的人数,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北京市2003-2018年外国游客人数师:除了用统计表,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生:还可以把数据整理成条形统计图。
小学四年级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2.引导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统计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迁移感知出示数据。
4月10日:27℃;4月12日:15℃;4月14日:12℃;4月16日:21℃;4月18日:25℃;4月20日:26℃。
谈话:这是老师收集的近期南京地区最高气温的数据。
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提问: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
)谈话: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气温变化的情况呢?我们到金陵气象网站去看一看吧!登陆金陵气象网页,查看有关气象信息。
(网页上有大量反映天气变化的折线统计图)提问:看了这个网页,你发现了些什么?指出:人们通常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气温的变化情况。
(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出示网页中反映南京地区近期最高气温情况的折线统计图:谈话:这个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它表达了哪些信息呢?我们先听一听气象播报员是如何介绍近期天气变化情况的。
课件播放:气象播报员依据统计图介绍南京地区近期最高气温情况。
(配音: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登陆金陵气象,据南京近期最高气温统计图显示,南京近期气温变化较大,4月10日最高气温为27摄氏度,14日最高温度仅为12摄氏度。
5天时间,最高温度降幅达15度。
从4月16日起,天气转晴,气温再度上升。
金陵气象提醒各位适时增减衣物,防止气温变化引发疾病。
)提问: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这几天的气温变化很大。
)追问: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这几天气温变化很大的?(从气象播报员的提示中知道的;从统计图中也可以看出来。
数学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的认识》课件2
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 7月 2000年3月上海市的平均 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11°C
不变 快速上升 缓慢地上升 缓慢地下降 快速下降
总结:可以通 过折线的升降 来看统计量变 化的情况,折 线越抖,变化 越大。
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
2月到3月,3月到4月
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
10月到11月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折线统计图,同学 们结合生活实例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含义,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折现统计图中包含 的信息,可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位 纵轴
横轴
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单位
纵轴
横轴
这份折线统计图中,横轴、 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横轴表示月份 纵轴表示温度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8.1 折线统计图 青岛版(五四学制)
教案标题: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8.1 折线统计图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2.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3. 折线统计图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绘制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提出问题:“如何更直观地展示这组数据的变化?”从而引出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2. 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1)折线统计图的定义:折线统计图是一种以折线为主要表示形式的统计图,用于表示数据随时间、空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趋势。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便于观察和分析。
3. 演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1)准备数据:选取一组具有时间或空间变化的数据。
(2)绘制坐标轴:确定横轴和纵轴的范围和刻度。
(3)绘制折线:根据数据点在坐标轴上的位置,用直线段连接相邻的数据点。
(4)添加图例:说明折线所代表的数据含义。
4. 实践操作(1)分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交流分享:每组展示自己的折线统计图,分享绘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折线统计图的应用(1)分析数据:利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2)解决问题:结合实际情境,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相关问题。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绘制方法和应用。
(2)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折线统计图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经济学、环境科学等。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组数据的折线统计图。
2. 利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三单元折线统计图(课件)
41 27
51
43
28 16
1
4314 19 4
3225 17 2
27 17 73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8
北京2003年5月1日至5月19日“非典”情况数据统计图
人数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45
新增确诊
新增疑似
新增治愈
新增死亡
122
114
96
96
104 90
98
97 94
80
80
69 65 70
170 9
65
43
3
13 4
73
11 2
4584
16 2
54 45 72
51 42 141
48 197
434851 5
51 39
85
41 27
51
43
28 16
1
4314 19 4
3225 17 2
27 17 73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5月6日,北京“非典”新增确诊、新增疑似、新增治愈、新增死亡各多少?
2. 从5月1日至5月19日,北京“非典”新增疑似人数最多的是哪一天?新增治 愈
人3. 数从最5月多1的日是至哪5一月天19?日,北京“非典”新增确诊人数,哪一段时间在高位波 动?哪一天开始总体趋势下降?降幅最大的是哪两天?
人数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45
新增确诊
新增疑似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6篇
In this world, no one is easier to live than anyone, but some people are clamoring for the sky and some peopleare working silently.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折线统计图说课稿6篇折线统计图说课稿篇1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折线统计图》这一单元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学生的统计知识在这一课后将再一次得到发展。
而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折线统计图,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点。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折线统计图特点与作用的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认识折线统计图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的特点教学的难点则放在:能够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
教学关键: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三、说教学理念本节课,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理念。
基于这一理念,本节我精心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12篇
折线统计图教案优秀12篇折线统计图教案篇一一、说教材《折线统计图》这一单元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学生的统计知识在这一课后将再一次得到发展。
而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折线统计图,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点。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折线统计图特点与作用的过程,感受从"具体"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认识折线统计图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的特点教学的难点则放在:能够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
教学关键: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三、说教学理念本节课,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理念。
基于这一理念,本节我精心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本节课的教学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小组合作、组织交流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时,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观察、概括、想象、迁移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一、单式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可以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2、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①画出横轴和纵轴(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②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多少(补画统计图时此步骤已给出);③描点,描点时应注意先找准横轴上的点,再找准纵轴上相对应的点,过两点分别做横轴、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所要描的点,在交点处点上实心点;④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点,并标注数据;⑤标注好日期和标题。
(日期也可不标注)3、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合理地推测。
(知识巧记)统计图,类型多,条形、折线一一说。
条形数量好比较,折线增减更明了。
绘制折线较简单,描点连线来解决。
完成绘图细分析,解决问题更容易。
二、复式折线统计图1、复式折线统计图:如果在统计过程中存在两组(或多组)数据,且需要在一幅统计图中表示这两组(或多组)数据,就要用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或不同形式)的折线来表示不同数量的变化情况,这种统计图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各组数据的多少,数据的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可以比较各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不同的折线表示表示不同的量,需标明图例。
4、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观察方法,可以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能根据信息回答或提出相应的问题,同时进行简单地分析和合理地推测。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感受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和分析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读懂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
2.培养学生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读懂折线统计图。
2.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感受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折线统计图,提高其图形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身高、体重、成绩等。
2.准备折线统计图的模板和绘图工具。
3.准备一些与本课相关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身高、体重、成绩等数据,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数据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会是什么样的呢?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a.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b.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c.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分析图中所表示的信息。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优秀11篇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优秀11篇数学教师要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以下这11篇《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是来自于作者的折线统计图说课稿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折线统计图》的说课稿篇一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型是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课题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的一课时——《认识折线统计图》。
本课教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新课标中对统计提出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是: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情感目标:①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②通过对东营市各项资料的分析与认识,加强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分析,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这是我将采用的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我将其分为以下4个环节: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的引入素材单一,以书本引例为主,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本节课前我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到了有关东营市小型汽车拥有量的数据,将它作为导入素材,不仅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来源于我们身边,还能增加学生对东营市发展变化的了解,调动学生的兴趣。
接下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统计图表,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是学生的完成的情况,这又是在传统教学中不可能实现的,而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将自己的智慧、成果展示给大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激励他下面的学习。
二、通过对旧知的的复习,我们进入了下一环节:新知的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制作方法和阅读理解技巧,以及折线统计 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与其他图表的对比,最后我们将得出结论和总结。
折线统计图的定义
折线统计图是一种用折线连接多个数据点的图表,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年 龄等变量的变化趋势。
为什么需要使用折线统直观和易于理解。
2 趋势分析
通过折线统计图,我们可以观察和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3 数据对比
折线统计图可以方便地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
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
准备数据
收集所需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2
选择合适的坐标系
确定横轴和纵轴的刻度和单位,使数据能够准确地呈现。
股票市场
折线统计图可用于显示股票价格 的变化趋势,帮助投资者做出决 策。
天气预报
折线统计图可用于预测和比较不 同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
健康管理
折线统计图可用于跟踪和记录个 人健康数据,如步数、心率和睡 眠质量。
折线统计图与其他图表的对比
折线统计图
展示数据的趋势和变化,较适 用于时间序列数据。
柱状图
比较不同分类的数据,较适用 于离散数据。
饼图
显示不同类别数据的比例,较 适用于百分比和相对比例数据。
结论与总结
折线统计图是一种直观而强大的工具,用于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和应用折线 统计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
绘制数据点和连接线
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上绘制数据点,并用连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折线图。
如何阅读和理解折线统计图
观察趋势
注意折线的走势,判断数据是增加还是减少,是否存在峰值和谷值。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折线统计图 1
300
180 90 20
1
2
3
4
5
月份/月
长春市1991~2003年每年沙尘暴总天数的变化情况统计表
年 份 天 数
91 年 30 天
92 年 20 天
93 年 17 天
94 年 22 天
95 年 15 天
96 年 18 天
97 98 99 年 年 年 15 5 15 天 天 天
00 年 12 天
01 年 16 天
(25届)
28 16
32
1992 1996 2000 2004
(26届) (27届) (28届)
单位:年
届奥运会。 。 。
(1)在25~28届奥运会中,我国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是第
(2)哪两届之间的金牌数量增加的最快? (3)在四届奥运会中,我国获得金牌数量的整体趋势是 (4)请你预测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获得金牌的数量为
长春市净月潭2003~2007年旅游人数统计图
人数/万人 77 76 75 74 73 72 72 73 73 74 77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年份/年
长春市净月潭2003~2007年旅游人数统计图
人数/万人 77 76 75 74 73 72 72 73 73 74 77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年份/年
长春市2003~2007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统计图
人数/人
1000 950 900 850 800 750 700 650 600 550 500 690 630
830 760
570
2003
2004
2005
2006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青岛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 青岛版(五四学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2. 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描述。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2. 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3. 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并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2. 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描述。
难点1. 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示例,数据集。
2. 学具:空白纸张,彩笔。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学生对统计图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统计图的作用。
第二阶段:讲解1. 讲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2. 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3. 通过示例,让学生直观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第三阶段:实践1. 给学生发放数据集,让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描述。
2. 引导学生思考选择统计图的依据,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掌握选择统计图的方法。
第四阶段: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2. 强调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板书设计1.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2. 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3. 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数据集,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描述。
2.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选择这种统计图,它的优点是什么。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改
福州市1998-2003年参观科技展览人数数据统计表
年份 人数/万人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3 4 6 8 8 10
福州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统计图
(1998~2003年)
单位/万人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10
)。
(2)某数学教导主任想了解期中测试各班每个 分数段的人数,进行比较分析,每班数学老师 会制作( )。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猜一猜: 下面的图谁说得对?为什么?
运动后的心 跳变化情况
小龙
宁波1-5月月 平均气温变化情 况
我们班5个同 学的身高情 况
小红
小强
2005年凉鞋销售量统计图
35 30 25 20 15 10 5 0
32 28 22 16.5 10 5 2
32.5 26
19
描点 连线
11.5
5
一 二三 四 五六 七 八 九十 十 十 月 月月 月 月月 月 月 月月 一 二 月月
股票研究
心电图
下面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单位:摄氏度) 41 40 39.5 39 39 38 38 38 37.5 37.5 37 37 36.8 36 3 0 5 6 12 18 0 6 12 18 0 单位:时 4月 7日 4月 8日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3.他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的最快?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 4.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在恶化还是在好转? 5.预测一下,4月9日该病人的体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选一选: (1)某厂长想了解今年每个月生产 增减变化情况,那生产科长该制作(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折线统计图画法(二)(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折线统计图画法(二)(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本学期的四年级下学期数学课上,我将带领学生们深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继续学习第四章“统计与概率”中的折线统计图。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我们将重点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如何准确地绘制折线,以及如何解读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画法,并能够独立完成数据的收集、处理和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内涵,能够运用折线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绘制折线等。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折线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数据资料,包括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
同时,我还准备了白板、马克笔、直尺、圆规等教具,以及彩色粉笔、练习本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的数据资料,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这些数据。
2. 讲解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画法步骤:我会用白板和马克笔详细讲解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如何准确地绘制折线等。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解读数据。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数据的收集、处理和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
5. 学生展示和讨论:我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白板和马克笔设计清晰的板书,包括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步骤、关键要点等,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线统计图”教学方案
简要提示:
本课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统计”第94~96页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简单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同时使学生在读统计图、画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见策略与方法;还要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愿意积极参与统计活动,学会在统计等活动中主动与人合作。
教学流程:
流程1:谈话引进
流程2:例题教学
流程3:反馈交流第一段:新课教学
流程4:比较
流程5:小结过渡
流程6:拓展欣赏
流程7:试一试
流程8:交流试一试第二段:拓展巩固
流程9:小结过渡
流程10:想想做做1
流程11:想想做做2 第三段:实践应用
流程12:交流想想做做2
流程13:全课小结第四段:全课小结
第一段:新课教学
流程1:谈话引进
师:同学们,学校气象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最近每天的气温变化情况,将5月21日这一天测到的气温情况制成了统计表。
请看表格:
同时课件出示统计表:
某地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表
5月22日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温度(℃)
12
16
21
24
20
15
9
师:这是某地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表。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暂停)
流程2:例题教学
师:为了更加清晰的反映表格中的数据,也便于我们分析、研究这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表中的气温情况还可以用这样的统计图来表示。
同时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图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它和我们以前认识的条形统计图相同吗?你能从这个统计图中找到统计表中的相关数据吗?请大家先在图中找一找,思考下列问题,再跟同桌互相说一说。
(暂停)
同时课件出示: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几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2)几时气温最高?几时气温最低?
(3)气温升得最快是几时到几时?降得最快呢?
流程3:反馈交流
师:大家在统计图中找到统计表中的相关数据了吗?我们来看(同时课件演示)
师:纵轴上,从0开始,每一格的高度表示2摄氏度,7时测得的气温是12摄氏度,我们找到纵轴上12摄氏度的位置,再对应横轴上的7时,这一点就表示7时测得的气温是12摄氏度。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依次找到9时、11时、13时、15时、17时和19时气温所在的位置,再用线段将这些点依次相连,就成为若干段线段依次连结的一条折线。
它能表示出这一段时间的气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连续发生的变化情况,所以我们叫它折线统计图,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师:看懂了统计图上的数据,下面的几个问题就很简单了,从统计图中,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是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在这些数据中,13时气温最高,是24摄氏度,19时气温最低,只有9摄氏度,其中,气温升得最快的是9时至11时,气温升高了5摄氏度,降得最快的是17时至19时,气温下降了6摄氏度。
流程4:比较
师:同学们,从这个折线统计图中,可以很快得出我们所要研究和分析的问题答案。
请大家比一比折线统计图和刚才的统计表,你认为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气温的变化情况?把你的想法跟同桌互相说一说吧。
(暂停)
同时课件出示问题: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气温的变化情况?
流程5:小结过渡
师:很显然,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反映气温的变化情况。
那同学们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的折线统计图吗?跟全班同学说一说吧。
(暂停)
第二段:拓展巩固
流程6:拓展欣赏
师:其实,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在各个领域应用都很广泛,你们看,像医院里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还有气象部门、科研部门、社会的管理部门都经常用到。
同时课件出示相关资料:(略)
师:确实,这样的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统计数据的多少,而且能更清楚地反映数据的连续变化情况。
流程7:试一试
师:同学们,让我们也亲自来试一试,制作这样一幅折线统计图吧。
课件出示试一试:
湖光小学四年级一班同学家庭拥有计算机情况如下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拥有计算机(台)
8
15
26
42
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图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统计表中的数据该怎样在统计图中表示?请你思考后独立完成统计图,并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然后分小组说一说。
(暂停)
流程8:交流试一试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吗?我们来看看这个同学是怎么制作的。
(同时课件演示制作过程) 师: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纵轴上每一格的高度表示5台,根据统计表中告诉我们的数据,2001年拥有计算机的台数是8台,我们在纵轴上找到8台的位置,再对应横轴上2001年,在这个位置点上一点,表示2001年拥有计算机的台数是8台。
(课件闪烁点,同时标上数据8)
像这样,再用同样的办法分别找到2002年、2003年、2004年拥有计算机的台数的位置点,然后把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起来,最后再写上完成统计图的时间。
师:同学们是不是这样绘制的呢?仔细观察,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吧。
(暂停)
流程9:小结过渡
师:同学们,绘制折线统计图,是分析和研究实际问题的需要,所以,大家在绘制统计图的过程中每一个数据的表示一定要准确,连线时要依次连接,注意,还不能忘记标上绘制统计图的日期。
第三段:实践应用
流程10:想想做做1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1:(图略)
师:我们来看这幅统计图,这是小红跳绳前后每分钟心跳情况统计图,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小红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有什么变化?你知道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
(暂停)
流程11:想想做做2
师:剧烈运动会使人的心跳加快,运动结束后,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心跳。
像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只要研究需要,我们都可以制成统计图。
如同学们逐年身高、体重的变化情况等等。
请看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2:小明在6~12岁每年的生日测得身高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年龄
6岁
7岁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身高(cm)
116
121
128
130
133
136
142
(图略)
师:这是小明6~12岁每年的生日测得的身高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大家能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请同学们观察后,独立绘制,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里的虚线部分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暂停)
流程12:交流想想做做2
课件出示完成后统计图:(图略)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吗?是不是这样绘制的呢?我们来看,这个统计图省略了一部分刻度,是因为小明的身高数据集中在110~45厘米之间,这样,可以使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更清晰明了,而且可以使统计图更美观。
第四段:全课小结
流程13: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数据的多少,而且能让我们更清楚、直观地看到数据的变化情况,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