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2《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2《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自新大陆第二乐章》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情感。从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关于音乐主题的辨识。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辨识音乐主题的热情很高,但部分学生在记忆和复述旋律时存在一定难度。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适当的辅导方法,如简化旋律、重复播放等,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音乐主题。
-交响乐结构及乐器组的理解:学生可能对交响乐的结构和乐器组的概念感到抽象,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操作来降低难度。
-情感表达的引导: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个性化指导。
举例解释:
-在解决音乐主题辨识与记忆难点时,可以通过简化旋律、分组练习、角色扮演等方式,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关于乐器组的音色特点。通过实物展示和音色对比,学生们对乐器组的音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乐器音色的区分还不够熟练。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更多视听结合的练习,让学生在听辨乐器音色的过程中,提高识别能力。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能够围绕音乐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还不够自信。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创造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基本概念。这是德沃夏克的一部著名作品,它的音乐主题充满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美洲新大陆的印象和情感体验。它是交响乐中的经典之作,对我们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苏珊娜|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苏珊娜|人教新课标(2023秋)
1.歌曲演唱:引导学生正确演唱《苏珊娜》,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音乐知识:介绍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3.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情感体验: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本节课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实践能力,旨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美国乡村音乐的基本概念、风格特点以及《苏珊娜》这首歌曲的演唱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乡村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播乡村音乐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美国乡村音乐的基本概念。美国乡村音乐是一种融合了传统民谣、西部音乐和蓝调的音乐风格,它以吉他、班卓琴等乐器为特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它是美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世界各地的音乐发展。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苏珊娜》这首歌曲来看美国乡村音乐在实际中的应用。这首歌曲以其欢快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展示了乡村音乐的魅力。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苏珊娜|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五单元《苏珊娜》。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歌曲《苏珊娜》,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5.2巴塞罗那|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5.2巴塞罗那|人教新课标(2023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表演。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巴塞罗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介绍西班牙音乐背景,播放相关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并讨论其风格特点。
(3)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通过歌声表达歌曲情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举例: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歌曲情感,通过示范、练习,使学生能够用歌声传达出歌曲的热情与活力。
2.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的音准:歌曲中部分音准较难把握,需要学生在练习中不断纠正、提高。
6.教学方法:在本次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讲解、讨论等。总体来看,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仍需我进一步探索。
7.学生活动:本次教学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但在课堂互动中,部分学生仍显得拘谨。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肯定。
4.学生小组讨论:讨论环节,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提高。今后,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5.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本次教学中,我特别强调了旋律和节奏的掌握。通过反复练习,学生们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学生难以把握音准和节奏。针对这一现象,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个别辅导和针对性练习。
2.新课讲授: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西班牙音乐风格的概念掌握得较好。但在案例分析中,部分学生对歌曲的节奏、旋律分析还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采取了示范、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掌握。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奥林匹克的号角|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奥林匹克的号角|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奥林匹克号角》这一章节的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奥运主题音乐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还深入理解了奥运精神。以下是我对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1.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思考,有效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这使得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更加专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创编实践中,学生可能会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如何将创意与所学知识结合的难题,教师需要提供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尝试和实践。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奥林匹克的号角》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观看奥运会开幕式时,是否注意过那些激昂的音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奥运主题音乐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奥林匹克号角》这首乐曲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奥运主题音乐,通过宏伟的旋律和激昂的节奏,传达出奥运精神的力量和荣耀。它是音乐与体育完美结合的典范,体现了音乐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的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奥林匹克号角》这首乐曲的具体分析。这个案例展示了音乐如何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来表达奥运会的壮观场景和运动员的拼搏精神。
6.增进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奥运主题音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重点
-歌曲学唱:《奥林匹克号角》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的记忆,掌握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音乐知识:音符时值、音阶、音程的理解与应用,能识别简单的乐理符号。
-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分析乐曲的结构和风格特点。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4《一个妈妈的女儿》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4《一个妈妈的女儿》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母爱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展开讨论,讨论氛围浓厚。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提高。为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设计更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们的思维。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一个妈妈的女儿》这首歌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把握住歌曲的核心知识点。但在课后,我需要关注学生们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通过布置相关作业和进行课后辅导,帮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3.学会歌曲的歌词,并能正确、熟练地演唱。
4.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理解歌曲的创意和表达方式。
5.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通过学习《一个妈妈的女儿》,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对母爱的感悟和尊重。
2.过程与方法:运用歌曲学唱、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表现和创作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一个妈妈的女儿》这首歌曲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母爱这个主题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在课堂活动中,我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1.在新课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效果较好。大多数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但仍有部分学生较为内向,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3.知识与技能: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节奏和歌词,学会运用音乐理论知识,提高音乐素养,为后续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的主旋律和节奏。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欣赏春天的故事-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欣赏春天的故事-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春天音乐的基本概念。春天音乐是表达春天景象和情感的音乐作品,它通过特定的节奏、旋律和和声来营造春天的氛围。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以《春之声》圆舞曲为例,分析其3/4拍子和旋律特点,了解它是如何在音乐中展现春天的活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春天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3/4拍子的辨识和旋律的感知,我会通过实际动作和图谱辅助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春天音乐作品的特点和应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尝试编写属于自己的春天旋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音乐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春天音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将春天音乐融入日常生活。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欣赏春天的故事-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欣赏春天的故事-人教新课标(2023秋)》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中的欣赏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
1.欣赏《春之声》圆舞曲,了解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及其作品背景。
2.学习《春天里》,感受歌曲中春天的美好景象,了曲家及作品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音乐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5.发展团队协作精神:在集体合作演唱和表演中,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辨识和描述春天音乐作品中的基本节奏和旋律特点,如《春之声》圆舞曲的3/4拍子和优美旋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我和你》-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我和你》-人教新课标(2023秋)
-针对二声部合唱的协调与配合,设计简单易懂的练习,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协作,逐步提高配合度;
-在理解歌曲创作背景方面,运用故事、图片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兴趣,降低理解难度;
-在音乐符号的应用方面,通过具体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演唱中更好地运用音乐符号,提高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二声部合唱的练习。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协调两个声部,保持音合唱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歌曲《我和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讲授歌曲创作背景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兴趣不大。今后,我需要在这方面寻找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音乐与生活的联系,选择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进行教学;
2.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更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合唱水平;
2.通过学唱和二声部合唱,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和合作意识,提升审美表现能力;
3.了解歌曲创作背景,理解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文化理解能力;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进人际交往与情感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我和你》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的学唱与理解;
-通过讲解歌曲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2.教学难点
(1)歌曲中部分旋律的音准掌握;
(2)二声部合唱的协调与配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唱歌 阳光体育之歌-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唱歌 阳光体育之歌-人教新课标(2023秋)
1.感知能力:能够准确地识别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理解音乐与体育之间的联系;
2.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对音乐的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3.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集体演唱和音乐游戏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升团队精神。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旨在使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为新教材要求下的音乐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阳光体育之歌》的基本概念。这首歌是一首充满活力、鼓舞人心的歌曲,它将音乐与体育精神完美结合。学习这首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音乐与体内容。通过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表达体育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旋律的掌握:学生需熟练演唱阳光体育之歌的旋律,把握歌曲的调式、音域等特点。
举例:歌曲中的特定旋律片段,如高潮部分、旋律转折点等。
(2)歌曲节奏的练习:学生要掌握歌曲的节奏,能够在演唱过程中准确表现出歌曲的韵律感。
举例: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等。
(3)歌词的理解与表达:学生要理解歌词的意义,能够通过歌声传达出歌曲所表达的体育精神和活力。
举例:歌词中的关键词汇、寓意深刻的句子等。
(4)团队合作演唱:学生要学会与同伴协作演唱,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举例:分配声部、合唱配合等。
2.教学难点
(1)旋律演唱的准确性: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旋律片段掌握不准确,导致演唱失误。
(4)团队合作演唱的协调性:学生在团队合作演唱时,可能因为配合不默契而出现问题。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协作,逐步培养协调性。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蓝天向我们召唤|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蓝天向我们召唤|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举例:针对音准问题,可采用音阶练习、伴唱辅助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音准。
(2)节奏掌握:歌曲中的复杂节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难点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节奏,并在合唱中准确表现。
举例: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辅助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节奏。
(3)音乐表现力:如何在合唱中表达歌曲的情感,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情感,并在演唱过程中予以表现。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蓝天向我们召唤|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依据人教新课标(2023秋)第三单元“蓝天向我们召唤”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感受歌曲中表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了解歌曲的背景和作曲家,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3.学习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旋律、节奏、音高等。
举例:分析歌曲的情感背景,让学生在合唱时注意情感的投入,提高音乐表现力。
(4)团队合作:在合唱活动中,如何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协同合作,是教学难点。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举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鼓励互相交流、协作,提高团队凝聚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核心知识,突破难点,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点
(1)歌曲学唱:《蓝天向我们召唤》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记忆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正确掌握歌曲旋律,熟练演唱歌词,并在合唱中保持音准和节奏的准确。
举例:歌曲中的长音、跳进音程以及变化音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旋律部分。
(2)音乐知识:音高、音长、音色等基本音乐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重点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歌曲,提高音乐素养。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5.1意大利之夏|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5.1意大利之夏|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举例解释:针对音准控制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分声部练习、使用音乐辅助工具(如音笛)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提升音准。对于节奏复杂性,教师可以通过分解节奏、慢速练习等方法,逐步增加难度,使学生能够逐步适应并掌握。在意大利语发音上,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发音指导材料,通过听录音、模仿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发音障碍。至于音乐文化的融合,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比较,加深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意大利之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过意大利的音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意大利音乐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节奏复杂性: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较为复杂,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掌握切分节奏和三连音等节奏型可能是一个挑战。
-意大利语发音:意大利语的语音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难点,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发音。
-音乐文化融合:如何让学生在理解意大利音乐文化的同时,将其与中国音乐文化进行比较,发现异同,这对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分析能力提出了要求。
(五)总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意大利音乐的基本特点、情感表达以及在中国音乐中的影响。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意大利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造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意大利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歌曲《Volare》。他们在学习旋律和节奏时非常投入,但我也注意到,音准控制和意大利语发音方面存在一些挑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难点,采取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天地之间的歌》-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天地之间的歌》-人教新课标(2023秋)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自然情感。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似乎还不够生动形象。因此,我考虑在以后的教学中,引入更多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音乐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计划在下次活动中,提前为学生提供一些讨论提纲,引导他们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但在成果分享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为了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类似的分享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学唱:准确掌握歌曲《茉莉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旋律、节奏及歌词,注重音准、音色的把握。
-举例: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跟唱、分组练习等形式,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歌曲旋律,对音准、音色有更深入的认识。
(2)乐理知识:学习并运用所学的乐理知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音乐表现及音乐创造能力。通过学习歌曲《天地之间的歌》单元,使学生能够感受音乐中的自然美,提升音乐鉴赏水平;在演唱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及表情控制能力,增强音乐表现力;同时,通过合唱编排,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协作和音乐创造力。此外,注重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文化理解与尊重,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符合新教材的培养要求。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准控制、节奏感等,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1东方之珠|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1东方之珠|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1东方之珠|人课选自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1单元“东方音韵”中的1.2.1节“东方之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演唱歌曲《东方之珠》,了解其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认识并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抒情性旋律;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东方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和表现能力;同时,结合歌曲,引导学生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知识,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歌曲《东方之珠》是一首富有代表性的香港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香港的美丽风光和独特魅力,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文化内涵的理解,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更直观地感受香港的文化特色。
-针对团队协作的音色统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小组练习,引导学生相互倾听、调整,通过反复练习达到音色的协调与统一。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东方之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听过一些描绘美丽地方的歌曲?”(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如何描绘和表达美丽的地域文化。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中的装饰音运用和抒情性旋律的表达。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对比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巧。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东方之珠》相关的音乐表现问题,如装饰音在歌曲中的作用、如何通过演唱传达情感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东方之珠》这首歌曲的基本背景和音乐特点。它是一首展现香港风光和文化的代表作品,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传递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赞美。这首歌曲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达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

2023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2023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2023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阶等。

2. 能够熟练地运用音乐软件进行音乐创作和制作。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音乐基本理论1. 音符、节奏、音阶的概念与运用。

2. 简谱与五线谱的识谱技巧。

第二单元:音乐软件应用1. 常见音乐软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

2. 利用音乐软件进行音乐创作和制作。

第三单元:听力训练1. 旋律、和声、节奏等音乐元素的感知与分析。

2. 音乐作品整体结构的把握与理解。

第四单元:音乐创作与表演1. 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

2. 进行合唱、独奏、合奏等多种形式的音乐表演。

三、教学安排第一单元:2课时1. 音符、节奏、音阶的概念与运用(第1课时)。

2. 简谱与五线谱的识谱技巧(第2课时)。

第二单元:3课时1. 常见音乐软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第1课时)。

2. 利用音乐软件进行音乐创作和制作(第2课时)。

3. 音乐软件创作实践(第3课时)。

第三单元:4课时1. 旋律、和声、节奏等音乐元素的感知与分析(第1课时)。

2. 音乐作品整体结构的把握与理解(第2课时)。

3. 听力训练实践(第3课时)。

4. 听力训练总结与反馈(第4课时)。

第四单元:5课时1. 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第1课时)。

2. 合唱、独奏、合奏等多种形式的音乐表演(第2课时)。

3. 音乐创作与表演实践(第3课时)。

4. 音乐创作与表演总结与反馈(第4课时)。

5. 音乐作品展示与评价(第5课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音乐基本理论知识。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音乐软件。

3. 采用听力训练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念故乡》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念故乡》人教新课标(2023秋)
(3)音乐创作:创新思维与实际操作。
举例: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面临思路匮乏、实践操作困难等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尝试,并提供适当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实例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举例:运用《“自新大陆”第二乐章》中的主题旋律,创作一首简短的作品;或根据《念故乡》的情感表达,创作一段歌词。
2.教学难点
(1)音乐欣赏:辨识和声、分析音乐结构。
举例: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调性转换、和声进行等音乐理论知识,需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和引导。
(2)歌唱技巧:音准、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举例: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可能出现音准偏差、情感表达不到位等问题,教师需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通过欣赏和分析《“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和《念故乡》,让学生能够辨识不同音乐风格、旋律、节奏等音乐元素,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音乐表达能力,学唱《念故乡》过程中,关注音准、节奏的准确性,以及情感的表达,提升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和《念故乡》这两首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聆听、讨论,对音乐表现出的情感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几点思考:
首先,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多数同学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同学在音乐创作活动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对于如何运用所学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感到困惑。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音乐创作方面的指导,让学生们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我和你|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我和你|人教新课标(2023秋)
-情感表达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表达情感。
-在音乐创作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础的音乐动机,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和发展,降低创作难度。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和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和朋友们一起唱歌?”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合唱的乐趣和技巧。
举例解释: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需重点强调歌曲中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指导学生准确唱出,确保节奏感准确。
-歌曲的情感表达是教学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歌词理解歌曲的深层含义,通过旋律感受情感的起伏。
2.教学难点
-节奏掌握:学生对于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掌握难度较大,需要反复练习。
-音准控制:歌曲中的一些高音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此外,课堂时间的管理也是一个挑战。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感到时间有些紧张,导致部分环节进行得较为匆忙。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吸收和理解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我和你》这首歌曲的学唱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十分活跃。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还在合唱实践中体验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节奏和音准是学生们普遍感到有挑战的部分。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难点,我采用了分步骤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单独练习困难的部分,再逐步整合到整首歌曲中。这种教学方法似乎效果不错,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反复练习后,较好地掌握节奏和音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朝夕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教学目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听《清晨》,听《晨景》。

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一课时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打击乐伴奏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

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一、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三、表演《晚风》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

《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

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

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3.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

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歌曲晚风教学内容:1 学习二声部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二声部的演唱形式。

2 学习歌曲《晚风》,并进行表演。

掌握6拍子的强弱及弱起。

教学目标:1 感受音乐中描绘的自然界的美丽晚景,体会“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二部合唱的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对二声部合唱的理解和把握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同学们随音乐进入教室,师生拍手共唱问好歌开始上二、聆听歌曲1 导入师:同学们,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边落下,大家看,夕阳是多么美丽啊。

结合歌曲音乐,多媒体播放夕阳、日落相关的幻灯片。

师:同学们,请你们来描绘一下心中傍晚美丽的景色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回答)2 感受聆听《晚风》,由学生们发挥想象,扮作晚景中的各种花草树木或其他。

随着音乐一起做有律动的起伏。

三、歌曲学习(1)复习2、3、4拍子的强弱规律,着重分析6拍子的含义和强弱,指导学生一起做6拍子的指挥图示,学习歌曲中的6拍子弱起。

(2)范唱歌曲的一声部旋律,指导学生视唱前4小节,再由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三乐句曲调。

教师范唱,全体学唱。

四、二声部的演唱(1)用朗读法让学生先建立二声部的概念,让学生对合唱中声部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

(2)在集体掌握了第一声部的演唱之后,由师生进行合作,学生唱一声部,教师唱二声部,相互注意倾听。

(3)学生学唱第二声部,教师用钢琴弹奏二声部的旋律,帮助学生唱好二声部的音高。

教师再合作演唱第一声部。

(4)学生分组进行两个声部的演唱,教师指挥。

并对两个声部的演唱给予评价。

五、歌表演学生进行二声部的演唱,同时结合歌曲的旋律律动即兴进行表演,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课堂小结:同学们的表现很好,相互懂得合作。

二声部的音准还需要加强训练。

欣赏渔舟唱晚教学目标:1.能识别筝的形状和音色特点.能伴随音乐唱熟旋律2.让学生对旋律等音乐语言的分析。

来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的初步能力,获得美的体验教材重点和难点:1.能根据音乐旋律想象音乐画面并能根据乐曲意境联想与之相对的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古筝、《丰收锣鼓》VCD一、导入新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的教室里多了一样乐器,大家看这是什么乐器?师:古筝是一种弹拨类乐器,音色优美、旋律流畅,似天上的行云、低上的流水。

用筝弹奏的曲目很多。

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一首经典的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这首乐曲是古筝家娄树华先生在三十年代改编.......请同学们仔细欣赏,有两个问题带给大家:1、这首乐曲表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乐曲大体可分为几乐段?二、理解乐曲:(一)学生完整曲欣赏一遍。

(二)学生回答问题。

(三)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不错,每个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乐曲就会出现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这首乐曲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渔翁满载丰收的喜悦,放歌归航的诗情话景。

师:你们说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呢?生:三个部分(四)分段欣赏欣赏第一部分(1)师:是的。

下面,老师请我们班的邬欣宁为大家演奏第一部分,请你们想一想这一部分乐曲的节奏、情绪、速度、旋律是怎样?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弹奏一部分后生回答)节奏:平稳情绪:宁静速度:徐缓旋律:优美、恬静师小结:这一部分描绘了夕阳在渐渐西沉,船帆在缓缓移动,渔民在轻轻歌唱,真是一幅迷离而动人的风情画。

学唱主题旋律:让我们在这么美丽动人的画面中随着邬欣宁同学的琴声一起来唱一唱吧。

(2)欣赏第二部分在这一乐段中,你们听到了一种什么声音?(流水声、一连串加快的音等)花指,古筝演奏一种指法记号。

师示范师:一连串的音,通过一次比一次加快速度的反复,你们似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答)师小结:这一部分让我们仿佛看见湖面上一艘艘渔船满载丰收的喜悦,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划船比赛。

摇橹声、船浆声、水花飞溅声越来越响,渔船越来越近。

听到了渔民们开心的笑声。

同学们说的这些,构成了湖面上一部快乐的交响曲。

这也是这首《渔舟唱晚》乐曲的高潮部分,和第一部分的节奏、情绪、速度、旋律进行比较。

节奏:紧密,跳跃;情绪:活泼,激动人心速度:快速旋律:热闹、欢腾师:这一部分主要描绘了什么?师:描绘了一派热闹欢腾、渔歌飞扬的景象,这热闹的景象表达了渔民开心的心情。

(3)欣赏第三部分师:你们听!此刻湖面上又是一番什么景象?(生弹奏尾声部分)师:夕阳沉入水里,月亮爬上树梢,暮色笼罩了整个湖面,湖面的平静已取代了开始的喧闹,就连最后一个水波涟漪也在袅袅余音中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