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市建设史习题(DOC)
中外城市建设史-题库
![中外城市建设史-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36a50e3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4.png)
中外城市建设史-题库XXX《中外城市建设史》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个小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
)(J)A.自然的狩猎与采集活动时期B.农业与牧业分离时期C.剩余产品出现时期D.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答案:D2、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建筑结构形式属于:()(J)A.抬梁式B.干阑式C.穿斗式D.混合式答案:B3、下列关于古希腊希波丹姆城市布局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N)A.该模式在雅典城市布局中得到了最为完成的体现;B.该模式的城市空间中,一系列公共建筑围绕广场建设,成为城市生活的核心;C.皇宫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关键性节点;D.该形式的城市空间以道路划分;答案:B4、我国的最早采用榫卯手艺构筑木结构衡宇的建筑遗址是()(J)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XXX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答案:A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表达,错误的是()(Z:2018)A.夏代的城市建设已使用陶制的排水管及采用夯打土坯筑台技术等;B.西周洛邑所肯定的城市形制已基本具有了今后都城建设的特征;C.“象天法地”的理念在咸阳的规划中的得到了运用;D.XXX的布局按照《周礼·考工记》的形制形成了贯穿全城的中轴线;答案:D6、1929年,XXX对无锡做了都市计划,把城市分为6个区域,下面哪个不属于这些区域?()(N)A.行政区B.工业区C.田园区D.生活区答案:D7、下列不属于外国独占城市的特点是()(J)A.城市打算与建设意图明确B.引进本国的建筑形式C.规划图的分析D.城市建设中标准与设施水平基本相同答案:D8、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Z:2018)A.《大上海计划》代表着近代中国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
B.重庆《陪都十年建设打算》将城区划分为中心政治区、市行政区、工业区、贸易区、文教区、室庐区等六大功用区。
中外建筑史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cf17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b.png)
中外建筑史理论考核试题一、选择题L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最早出现于()[单选题]*唐宋V明清元2.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禅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单选题]*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V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3.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单选题]*河南嵩岳寺塔小雁塔苏州虎丘塔V云南大理三塔4.天安门的屋顶形式是()[单选题]*尻殿式悬山式复合式5.天坛的屋顶形式是()[单选题]*尻殿式歇山式攒尖式V复合式6.()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单选题]*山西佛光寺大殿山西应县木塔√蓟县独乐寺山门河北正定隆兴寺7.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单选题]*洛阳白马寺武当山建筑群V天龙山石窟徽九华山建筑群8.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是()[单选题]* 唐乾陵V汉文帝潘陵汉武帝茂陵宋裕陵9.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单选题]*《营造法式》√《木经》《冶园》《工程做法》10.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城的风貌。
[单选题]*西汉长安唐长安北宋汴梁,明南京11.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有长江流域的()建筑。
[单选题]*砖砌木骨泥墙木构架干阑式,12.下列不属于四大石窟的是()[单选题]*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D.甘肃榆林窟√13.我国庭院式建筑历史悠久,陕西省歧山县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属于一下哪种庭院组合形式?()[单选题]*三合院四合院V独立院落联排式14.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单选题]*兆域图西京长安图平江府图V清明上河图15.天坛中祭天的建筑是()[单选题]*祈年殿圜丘√皇穹宇斋宫16.清式大式木作以()为标准确定各部大木构件尺寸。
[单选题]*4□√材柱高斗拱尺寸17.我国从()朝开始修筑长城。
[单选题]*春秋,战国秦明18.我国现存木构建筑年代最早的是()[单选题]*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赫县独乐寺观音阁五台山南禅寺东大殿V19.〃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单选题]*穿斗内柱升高彻上露明造草袱V20.斗棋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单选题]*小木作大木作铺作V檐下作21.()是古代陵墓中的宏伟作品,是中国历史上体形最大的陵墓。
中外城市建设史
![中外城市建设史](https://img.taocdn.com/s3/m/e3418c380c22590103029d39.png)
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一节 1。
远古聚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 1、聚落居民点是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组合的,一般范围较大,居住也较密集。
2、居民点的位置一般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的地段,且临近水源。
因为远古聚落人们生产以农耕为主,居民点的位置条件需要适于农业生产。
3、居民点有一定的分区。
基本的有住址、手工业区(制窑地)、丧葬地。
生产及生活方式简单,因而分区也很简单.4、居民点的建筑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性,有了一定分工和组合,有了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区别,并发展出了贮藏空间,这是为了适应当时的部落生活方式。
部落的的小房子都环绕着中心的供氏族成员集合的大房子,且其门往往都朝向大房子.5、居住点有壕沟和夯土墙,用来防御外族和野兽的入侵.2。
初期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与聚落的差异? 一、 城郭沟池、战车、兵器; 二、 宫殿、宗庙及陵寝;三、 祭祀法器(包括青铜器)与祭祀场所; 四、 手工业作坊;五、 固定的交易场所——市井或市 与聚落相比,初期城市开始出现了供人们进行物品交易的固定场所——市或市井,也就是最初的城市型的居民点。
聚落时期,居民点的选取都要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多选在利于农业生产的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气候适宜的地段.而市或市井则是在没有专门的商人时,为了满足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的交换需求从一般的村落居民点分化出来而形成的。
3。
“城”与“市"结合的历史意义? 1.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商业发展。
2.代表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3.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第二节 1.“井田制”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影响?1,周 2买卖和转让井田,3,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实现土地公有的有效途4,一井分为988户共耕, 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
井田制形成之后,其方格网的特征很快为早期城市所采用。
“把城市视为一大块井田,利用井田阡陌的经纬涂,构成道路网;按照井田制,将他划分成若干等面积的方块底盘,充作城市建设用地;同时规定,以井田的单位—-夫,作为城市用地的单位。
中外城市建设史-题库
![中外城市建设史-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ea2c56f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4.png)
中外城市建设史-题库1、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2、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建筑结构形式属于干阑式。
3、古希腊希波丹姆城市布局模式的正确表述是,城市空间中一系列公共建筑围绕广场建设,成为城市生活的核心。
4、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5、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表述,错误的是汉长安城的布局按照《周礼·考工记》的形制形成了贯穿全城的中轴线。
6、1929年,XXX对无锡做了都市计划,把城市分为6个区域,其中生活区不属于这些区域。
7、外国独占城市的特点包括城市规划与建设意图明确、引进外国的建筑形式、规划图的分析。
8、正确的表述是,1929年南京的《首都计划》的部分地区采用美国当时最为流行的方格网加对角线方式,并将古城墙改在成环城大道。
1)这些城市是帝国主义国家直接控制的城市,具有明显的殖民地色彩;2)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帝国主义国家强制推行自己的文化和建筑风格,导致城市呈现出异国情调;3)这些城市的经济主要由帝国主义国家掌控,本地居民往往只能从事低端劳动;4)这些城市的社会结构极度不平等,帝国主义国家和本地居民之间存在着深刻的阶级对立。
比性。
广场中央是圣马可教堂和两座高塔,周围是建筑群和柱廊,形成了独特的文艺复兴风格。
(3)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大的广场,采用了古典的椭圆形平面,中央是一座巨大的喷泉,周围是柱廊和建筑群,形成了宏伟壮观的景象。
2、巴洛克时期:广场建设更加注重视觉效果和雕塑艺术,强调对称和尺度感。
(1)罗马的圣彼得广场是巴洛克时期最著名的广场之一,采用了古典的椭圆形平面,中央是一座巨大的石柱,周围是柱廊和建筑群,形成了宏伟壮观的景象。
广场两侧是双排的柱廊,形成了对称的效果。
(2)巴黎的路易十四广场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作之一,采用了古典的矩形平面,中央是一座巨大的喷泉,周围是建筑群和雕塑,形成了宏伟壮观的景象。
中外城市建设史习题
![中外城市建设史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9108b965ce0508763213f3.png)
城市建设1.《考工记》匠人营国制的内容,解释,意义合和影响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
其被认为是当时诸侯国都城规划的记录,也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以后无论是隋唐都城长安、元明清都城北京,还是中小城市,都留下了《考工记》王城规划的痕迹。
2.主要历代都城的规划特点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中国战国时期的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区分的规划形式。
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到了先导作用。
隋唐长安城将宫室、坛庙和官署位于南北纵轴线的两侧,道路网划分为若干棋盘格,每一棋盘格称为坊,绕以坊城,自成一区。
长安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它展示了唐代的建筑技术和文化发展水平。
日本、朝鲜等国的都城建设都是仿长安城修建的。
元大都的规划吸取了春秋战国时理想都城的规划思想,而又作了因地制宜的处理,由大都城演变而成的明北京城已集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使北京城为中国封建时代规划和建设的辉煌实例。
3里坊制与街巷制城市面貌的区别街坊以道路划分,仍采取类似闾里的形式,称“里坊制”。
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实行“里坊制”城市的典范。
当时,全城划分为108个里坊(每个面积25~70公顷,大体相当于今天一个大型的居住小区)。
《中外城建史》试题A答案
![《中外城建史》试题A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e56a6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6.png)
《中外城建史》试题A答案《中外城建史》(A卷)答案一、填空题01、3200 孟斐斯城02、穴居、巢居03、政治的和军事的经济的04、北宋街巷制05、庙宇山岳台06、临淄3007、大规模宫殿和帝王陵墓08、人奴隶09、克里特迈西尼10、建筑十书理想城市11、城堡商业交通12、数百年13、几何轴线14、圣索菲亚15、盖迪斯马塔16、人二、连线题(略)三、简答题1、建筑师营造城市,呈方形,每边长九里,每边各开三门,城中九条直街,九条横街,每条干道由三条并列道路组成,道路的宽度为车轨的九倍。
前为朝寝之地,后为商业市场。
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坛;市朝各占一百亩。
2、古希腊城市以广场为中心,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
其代表为米列都城,广场是市民集聚的空间,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寻求几何图像与数之间的和谐与秩序的美,反映了古希腊的理性科学思想。
3、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围绕,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
其实质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成圈状布局,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
4、是古希腊文化珍宝之一。
它出色地体现了希腊民主政治的进步,平民对现实生活的讴歌,和城邦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
5、城市化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引起城市畸形发展,市区地价昂贵,建筑拥挤,密度过高,居住条件恶化。
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引起了城市功能结构的变化,破坏了原来脱胎于封建城市的那种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结构。
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大大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各种商业金融机构在市中心集聚,这就是资本主义城市的市中心,反映了城市中新的政治力量的统治。
城市盲目扩展,布局混乱,形成大量的紊乱的人流货流,造成车辆剧增和交通阻塞。
城市各种公用设施提供了远比封建社会高得多的城市物质生活条件。
但同时随着工业的盲目发展,大量污水、废气、垃圾污染了城市环境。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2591b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b.png)
中外建筑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建筑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A. 巴黎圣母院B. 罗马斗兽场C. 泰姬陵D. 长城答案:A2. 中国古代建筑中,被称为“千年古刹”的是?A. 法喜寺B. 灵隐寺C. 少林寺D. 寒山寺答案:C3. 以下哪位建筑师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领军人物?A. 贝聿铭B. 莱特C. 米开朗基罗D. 高迪答案:B4. 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以女性雕像作为柱子的柱式是?A. 多立克柱式B. 爱奥尼亚柱式C. 科林斯柱式D. 复合柱式答案:C5.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三进院落”布局,通常用于哪种建筑?A. 皇家宫殿B. 贵族府邸C. 宗教寺庙D. 普通民居答案:B二、填空题1. 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是________,位于________。
答案: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2. 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的“歇山顶”是指________。
答案:前后两坡屋顶中间高,两侧低3. 巴洛克建筑风格起源于________世纪的意大利。
答案:174. 中国的________是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答案:南禅寺大殿5. 现代建筑中,以玻璃幕墙为特色的建筑风格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国际风格三、简答题1. 请简述古埃及建筑的特点。
答案:古埃及建筑以其宏伟的规模和象形文字装饰而著名,常见的建筑类型包括金字塔、神庙和陵墓。
这些建筑通常采用厚重的石块建造,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
此外,古埃及建筑还注重对称和比例,以及对神性和皇权的象征表达。
2. 请描述文艺复兴建筑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建筑强调古典文化的复兴,追求比例、几何形式和对古典柱式的运用。
这一时期的建筑师如布鲁内莱斯基、阿尔贝蒂等,他们的设计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和人文主义精神,力求达到和谐、平衡与完美的视觉效果。
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有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和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
3. 请解释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理念和风格特征。
答案: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主张“形式随功能”,强调建筑的实用性和技术美。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
![外国城市建设史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780498ba0116c175f0e4864.png)
外国城市建设史一.填空题1.人类最初的居住形式:穴居,巢居,以游猎为主2.最早产生城市的时间及意义:公元前4000-3000年,意义:对传播人类文化的贡献,仅次于文字的发明。
3.古罗马伊达拉里亚时期城市城市建设规定的一般程序:p36(1)选址(2)划分地区,地区再分地块(3)确定街道走向(4)城市奠基仪式4.罗马帝国典型的营寨城:p36战争需要、方形城堡、棋盘路十字干道,以兰培西斯、啊奥斯达、提姆加德为代表5.中世纪西欧城市产生和发展的三个主要来源:p48军事要塞型,封建城堡型,商业交通便利型6.意大利中世纪的主要城市:p49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比萨7.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建筑师:p73乔托,米开朗基罗,伯拉孟特,阿尔伯蒂,费拉锐特,斯卡莫齐,珊索维诺,拉斐尔8.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广场:p80安农齐阿广场,罗马市政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罗马纳伏那广场9.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哪属于“城市集中主义”理论:勒柯布西耶哪些属于“城市分散主义”理论:田园城市,有机疏散,卫星城市10.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理论提出者及其城市名称:托马斯-摩尔城市名称:乌托邦、安德雷亚的基督教之城、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欧文的新协和村、傅立叶的法郎吉11. 二战以后及50年代主要的商业街区产生的城市,国家及类型:荷兰鹿特丹的林巴恩(步行商业街)、美国底特律的郊区购物中心、美国的市内商业街、日本的地下商业街12.60年代以来有哪些大城市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工作:伦敦、巴黎、华盛顿、东京、莫斯科二.简答论述题1.古埃及典型城市卡洪城主要内容及其特点:p5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的围墙围着。
城市用死墙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居住密度极高。
厚墙以东又被一条东西长280m的大路将其分为两个部分。
而且这里道路宽阔整齐,并用石条铺筑路面,东西大路以北为贵族区,面积与奴隶区相似,但仅有十几座庄园。
(完整版)外国城市建设史真题
![(完整版)外国城市建设史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8c5f678eff00bed5b8f31d1d.png)
外国城市建设史一、古埃及城市建设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007简答)P9答:1、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
村、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或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
金字塔建于尼罗河两岸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是法老尸体不受河流泛滥之患。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如卡洪城主要分两个区,阿玛纳分三个区,均体现了功能分区的原则。
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
对后期古希腊希波丹姆规划形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初试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规划中应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
二、以网格结构为线索,比较古埃及卡洪城、古希腊希波丹姆模式、古罗马营寨城等古代网格型城市结构的特征。
(2004 10分)P5P28P36答:1、古埃及卡洪城:卡洪城最早采用棋盘式路网。
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城墙。
南北向的厚墙和东西向的大街将城分为三个大的区,且在交点处形成空地,类似广场,建有神庙。
按照等级分区,墙西为奴隶居住区,东西路北为贵族区,路南为中产阶级居住区。
每区内道路或疏或密,均为路网,在城东南公共区分布有集市和坟墓。
卡洪城布局严谨,社会空间严格分区。
2、古希腊希波丹姆模式:采用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这种规划结构型式虽在卡洪城中已有所应用,但希波丹姆却是最早的吧这种规划型式在理论上予以阐述,并大规模的在重建希波战争被毁的城市予以实践。
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的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中心开敞式空间呈“L”形,有多个广场,街坊一般较小。
希波丹姆把城市分为3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
私宅地段有划分3种住区: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
3、古罗马营寨城:采用网格式道路网,有方正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南北朝向,中间的十字交叉道路通向城的东南西北四门,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完整word版)外国城市建设史试题
![(完整word版)外国城市建设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acf847fcc175527072208af.png)
一、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以及代表性城市(1)代表性城市(城市概况)·孟菲斯古城------白城、第一王朝首都、持续千年·卡洪城------通往法尤姆绿洲路上的小城、中王国时期、长方形、砖砌城墙、东西分区(死墙)、南北分阶层·底比斯城------中王朝时期首都、分置尼罗河两岸、神庙位于城中、南北中轴线、精美柱雕、凿岩为陵崖墓崇拜·阿玛纳城------新王朝时期都城、崇拜太阳、没有城墙的带形城市、顺(尼罗)河布置、灵活的棋盘式道路格局、北(下层)中(皇帝)南(官吏)三区、出现城市中心区、毁于风沙(2)城市建设成就1)因地制宜选择城建用地2)出现最早的城市分区3)最早应用棋盘式道路布局---古希腊结构形式的雏形4)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二、古代中美洲城市历史概况及代表城市文化中心:古墨西哥、古玛雅、古印加·古墨西哥地区:特奥蒂瓦坎城、丹诺奇迪特兰城·古玛雅地区:提卡尔城·古印加地区:著名的马丘比丘遗址·特奥蒂瓦坎城:三、圣地,卫城的解释与区别·圣地建筑群:利用地形灵活构图、以神庙为构图中心、考虑活动时的内外观赏视线变化、公众场所·雅典城:自发形成、背山面海、无轴线无规则、街巷复杂纪念希波战争胜利而大规模建设起来的城邦国家四、希伯丹姆模式与米利都城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后为大规模城市建设服务、理论阐述几何形式、棋盘式道路骨架、中央十字大街、靠一侧的中心广场秩序美、数学比例和谐城市分区、分类成为典范、影响深远·在米利都的实践:主要公共建筑靠近港口、南北两区五、希腊化的城市有哪些及其特点城市中心:由庙宇卫城转变为城市中心广场·遵循:严格的几何和数规律与秩序·广场周边设敞廊、讲求透视效果和气势·普南城背山面水街坊小无庭院建筑与道路有计划进行·)亚历山大城:分布于地中海、印度、阿富汗等地壮丽完整重视文化六、罗马营寨城方正的城墙正方形平面十字交叉道路通向东西南北各门,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中外城市建设史考题复习(回忆版).doc
![中外城市建设史考题复习(回忆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845403a7fd5360cbb1adb35.png)
中外城市建设史填空题1*10,简答题10*3,绘图10*4 (2中2外),论述20*1, 建议先把40分的绘图题拿到手,建议结合书本上的图一起看,注意图上的节点要表名称。
个人感觉理论题打印成纸质背被较好一•填空1中国最早三重城墙是一:春秋淹城2.元大都设计者:刘秉忠3.川国最早平面图:周土城图4.希腊规划师之父:希波丹姆5.罗马帝国为歌颂帝国而出名的广场是:奥古斯都广场6.巴黎改建者:欧斯曼7.空想社会主义屮傅里叶的一一法郎吉&民国对南京进行——规划:1929首都计划9.英国出台了第一部城市规划法案是:《住房少城市规划法案》O O二.简答题1.田园城市含及其意义: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牛.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帯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掌管。
2.曹魏邺城的意义①城市有明确的分区。
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比之前更明确。
②城市空间艺术上的轴线处理。
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从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
这种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响,如唐长安等城。
③宫城由多宫变成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正中,中轴线纵贯全城。
说明儒家的礼制思想从邺城始在城市建设中的强化和应用。
④按各功能分区的实际要求,合理调整城市用地的分配。
3.默写匠人营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屮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三.画图分析1.明南京平面图2.明北京平面图阴为朱五绘m 僚宜武门正町I 崇文门1 Ml13.雅典卫城PLAN OF THE ACROPOLIS4.圣马可广场四.论述题1.就《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内容分析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趋势(重点是《雅典宪章》内容)2.《雅》内容:主要研究城市规划与建设问题,提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
具体内容:(①城市与周围地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外城市建设史往年考题及答案
![中外城市建设史往年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8c275e02d276a201292e9b.png)
1.翻译《斯干》其中的5句,中国古代建筑原则。
见翻译。
原则:坚固,实用,美观,环境起兴,生生不息,向天法地。
1 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2 独特的单体造型 3 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4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5 写意的山水园景2.说文解字“城”“市”,并解释在现代城市中的发展(引申?)这个记得不是很清楚。
城市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
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3.是常考的《考工记》那几句的翻译,并画示意图。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商朝的三个城市。
填空4.给了8个大概的地图,写城市名称。
(下面给了可供选择的城市名称)今天的有,燕下都、淹城、唐朝、临淄、鲁国曲阜、邺南城、平江府、南宋?(这个不记得了)1、燕下都内城(城) 外城(廓)2、3、齐临淄(淄城)4、曲阜鲁城淄河系水齐临淄燕下都赵XXX韩故都5、朝故城(新)6、淹城()7、楚都郢(荆州)纪南城唐朝邺南城平江府/城5、画出唐长安、宋汴梁的简图,并简单介绍,叙述两者之间的差异。
唐长安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整齐划一,严格东西对称。
①皇城紧附宫成之南,承天门大街(亦称天街)把皇城分为东西两半,所有建筑物也以它为中心东西对称布设。
②外郭城是一大长方形,周长36.7千米,面积84平方千米,完全采取棋盘式对称布局。
城东西14条大街,南北11条大街,把全城分割成大小不等的里坊,“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描绘③唐长安城经济活动的中心就是东西两市,也完全按照东西对称的格局布设。
④唐长安城的宫殿也有三组,这就是宫城的太极宫,龙首原上的大明宫和春明门的兴庆宫。
《中外城建史》试卷A
![《中外城建史》试卷A](https://img.taocdn.com/s3/m/ffae7e8e76eeaeaad1f330b5.png)
☆☆密封线内不要答 题 ☆ ☆ 姓 名学 号 班 级平顶山工学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外城建史》试题(A )供 城市规划 专业 1515041/2/3和0512061 班使用 2007年5月本套试卷共 3 页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原始的居住形式有 、 等。
2、“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出自 。
3、城市是伴随着 和 而产生的。
4、我国最早形成集中的市在 朝代。
5、宋代平江府有三套城,他们分别是: 、 。
6、北宋东京的改建诏书是由 发布实施的。
7、古埃及人认为灵魂是永恒的,对死后的栖身之地都比较看重,所以大多数城市附近都有座 。
8、古希腊大致经历四个时期,其中 是古希腊文化和城市建设全盛时期。
9、古罗马城市建设的突出成就表现在 。
10、古代中国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 ;古罗马城市中心主要设施 是 ;阿拉伯国家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 ;中世纪西欧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 。
11、罗马市政广场 的作品。
12、在古代西亚和波斯城市中,由各种城市设施---商业、作坊、仓库、衙署、 庙宇等共同组成的城市中心我们称为 。
13、最早提出区域规划思想的是 。
14、中世纪西欧城市大致上有三种类型: 、 、。
15、西汉都城长安城市建设最突出的特点是 。
16、“工业城市”最独特的贡献在于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中国古代重要贸易港口城市有( )A 长安B 武汉C 明州D 上海 2、印度昌迪加尔城是( )作品A 米开朗琪罗B 柯布西埃C 密斯凡德罗D 翁温和帕 3、下列那些构筑物不属于中国古代城市的防御设施( )A 马面B 角楼C 翼城D 钟鼓楼 4、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面的广场是在( )时期改建的 A 、文艺复兴运动 B 、巴洛克时期 C 、法国古典运动时期 5、中国近代由租界发展的大城市有( ) A 、武汉 B 、汉口 C 、无锡 D、青岛 6、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天下四聚”( ) A 、汉口 B 、北京 C 、苏州 D 、武昌 7、中国近代时期,民族资产阶级集中的城市是( ) A 、南通 B 、济南 C 、嘉庆 D 无锡 8、最早使用砖作为建筑材料的是( )A 、古埃及B 、古印度C 、古巴比仑D 、古希腊 9、不属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建设的特征的是( ) A 、 市中心设置广场 B 、密集的道路网 C 、采用大量环状放射性道路 D 、城市中有大量的工厂10、、被拿破仑誉为 “欧洲最美丽的客厅”的广场是( ) A 、罗马市政广场 B 、圣马可广场 C 、波波罗广场 D 、巴黎星形广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简述我国古代曹魏邺城的规划的特点?☆☆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简述我国古代商市的发展过程。
外城建史题目及答案
![外城建史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2dc2966bec0975f465e276.png)
一.古埃及建设成就1.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
村、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或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
金字塔建于尼罗河两岸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使法老尸体不受河流泛滥之患。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如卡洪城主要分两个区,阿玛纳分三个区,均体现了功能分区原则。
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
对其后古希腊希波丹姆规划形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地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在卡纳克与鲁克索神庙的群体设计中,运用了2公里长的中轴线布局,两边布置约1000具人面狮身像。
规划中应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
在阿玛纳的建设中也采用了类似的规划手法。
二.阿玛纳城与底比斯的区别(图-书P6、7)底比斯是中王国时期的城市。
城市与“死者之城”的界限逐渐不太明显。
虽死者之城与城市仍是分隔的,但神庙则是位于城中,与“生者之城结合在一起了。
由于底比斯位于峡谷,金字塔的设计已不适应,皇帝们在山岩上凿石窟作为陵墓,利用原始拜物教中的巉岩崇拜来神化皇帝。
城市布局有条很长的中轴线由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城。
阿玛纳城是新王国时期的城市。
为加强中央集权,崇拜皇帝不再在金字塔或崖墓的祭堂里,而是宫殿和庙宇结合在一起,在大殿里拜谒国王。
它的格局采取沿尼罗河稍呈弯曲的带形,分北、中、南三部分。
北部为劳动人民住区,中部为帝皇统治中心,南部为高级官吏们的府邸,有明确的分区,特别是已经有了明显的市中心区。
顺着尼罗河流向,规划了灵活的道路系统,三条道路由南至北通过城市的三个部分,道路与尼罗河平行,基本为棋盘式。
这个城市与古埃及其他城市不同,没有神秘、巫术、昏暗、阴沉的感觉。
三.卡洪城的规划特点(图-书P5)城市平面为长方形,有砖砌城墙围着,城市又用厚厚的死墙划分成东西两部分。
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南北向大街从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通向南城门。
厚墙以东被一条东西大路分为南北两部分。
(百度)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百度)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8afc5c508a1284ac850437f.png)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1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
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4000-3000年)?2、《建筑十书》。
维特鲁维于公元1世纪的建筑论文集,是全世界第一部完整的和最有影响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理论总结.(城市选址、建筑物选址、街道布置与广场设计、关于理想城市的构想)3、古希腊城市格局。
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
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绝对君权时期出现轴线放射的街道、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中世纪欧洲城市的格局。
教堂成为城市的中心;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4、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分期大致可以分为: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早期文艺复兴(15世纪),以罗马为代表的盛期文艺复兴(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威尼斯和仑巴底为代表的晚期文艺复兴(16世纪中期和末期),17世纪以后为巴洛克时期。
5、对欧洲古代城市规划的政治背景的分析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古希腊: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经历了奴隶制的民主政体,形成一系列城邦国家。
古罗马: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
2、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这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
社会生活中心转向农村,手工业和商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衰落状态。
这时欧洲分裂成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出现了许多具有防御作用的城堡。
同时教会势力十分强大。
3、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17世纪后半叶,新生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强大的国家机器提供保护,资产阶级与国王联盟,反对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
6、巴黎的城市改建a.雅各宾时期的巴黎改建λ贫民化的改建---道路、绿化、土地整理;公民美德般单纯的建筑;b. 拿破仑帝国时期λ军事独裁、城市建设活动主要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为颂扬皇帝和宣传对外战争胜利服务;代表大资产阶级的政权;城市面貌---灰色屋顶的多层住宅建筑;有连续券廊的里沃利大街;巴黎西部的贵族区建设;建设凯旋门广场之后,由于交通阻塞在它周围开拓圆形的明星广场。
中外城市建设史 期末考题整理版
![中外城市建设史 期末考题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49449002d276a200292e8e.png)
1、中国古代都城有grid布局的城市有(邺城)、(隋唐长安)、(隋唐洛阳)、齐临淄等。
2、五代十国时期,作过都城的城市有(写今名即可):(开封)、(洛阳)、(太原)、(成都)、(南京)。
3、中国历史上有些朝代实行两个以上京城共存的制度,这样的朝代有:(隋唐)、(辽)、(金)。
、北宋、元4、天安门是明清北京城中(皇)城的南门5、中国古代都城没有宫城、皇城、大城三重结构分区的有:(秦咸阳)(汉长安);中国古代都城具有宫城、皇城、大城三重结构的有(隋唐洛阳)、(元大都)、(明清北京)。
隋唐长安6、今山西省范围内的古代都城有:(太原)、(大同);河北省范围内的古代都城有:(邯郸)、(大名)襄国(注:北京地区不算在内);河南省范围的都城有(洛阳)、(郑州)、(开封)、(安阳)、(偃师)、(商丘)7、少数民族建立的大小政权的都城(须写朝代名):(鲜卑族杨坚建立隋朝,都长安);(鲜卑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都平城、洛阳);(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建立辽,都上京);(蒙古族忽必烈建立元,都元大都即北京;满族努尔哈赤建立清朝,都北京)。
8、北京从____金_朝开始作为封建王朝的真正都城9、“东方芝加哥”指的是武汉。
10、张骞的______地区规划开启了中国…南通11、欧洲历史上有方形城市么?有12、美国纽约曼哈顿区南部开发建设时间___(早、中、晚)于北部。
纽约曼哈顿岛的南端是由(荷兰)人建立的(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其形态为(B)A.方格网 B.不规则形态。
是否有规划道路:无13、不同的人住在不同分区的的都城(辽上京)(清北京城)14、河南的古代都城遗址有开封,洛阳,(安阳)(偃师)(郑州)河南的古代都城遗址有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五座都城遗址(开封,洛阳)15、美国第一个采用grid形态的大城市是/美国第一个方格网的城市(费城)16、理想城的思想(B)B.有所体现17、汉代以后有过都城迁移的朝代是:(辽)(清)18、《考工记》称都城“前朝后市”,但在我国古代都城中(隋唐长安)、(隋唐洛阳)、(北宋开封)按前朝后市的都城:汉长安,元大都,明北京19、鲜卑(北魏)政权在三个地方依次建有都城,它们是:(平城)、(邺城)、(洛阳)。
城建史考试题及答案
![城建史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01ad5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0e.png)
城建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规划之一是古埃及的______。
A. 底比斯B. 孟菲斯C. 亚历山大D. 卢克索答案:B2. 古代中国城市规划中,以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城市是______。
A. 北京B. 南京C. 洛阳D. 西安答案:A3. 罗马帝国时期,城市规划中常见的公共建筑是______。
A. 教堂B. 神庙C. 剧场D. 竞技场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特点?A. 城墙围绕B. 教堂中心C. 市场集中D. 工业区分散答案:D5. 工业革命后,城市规划开始注重______。
A. 宗教建筑B. 商业区C. 居住区D. 交通和工业布局答案:D6. 现代城市规划中,以下哪项不是城市绿化的功能?A. 净化空气B. 美化环境C. 提供休闲空间D. 增加噪音污染答案:D7. 20世纪初,城市规划中开始强调______。
A. 功能分区B. 历史保护C. 交通规划D. 环境美化答案:A8.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先驱?A. 英国B. 德国C. 日本D. 巴西答案:D9. 城市规划中,CBD指的是______。
A. 中央商务区B. 中央居住区C. 中央工业区D. 中央文化区答案:A10.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强调______。
A. 经济增长B. 环境保护C. 社会公正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城市规划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城市布局?A. 地形地貌B. 气候条件C. 历史文化D. 经济发展答案:ABCD2. 城市规划中的“绿色空间”包括哪些?A. 公园B. 森林C. 水体D. 农田答案:ABCD3. 城市规划的目的包括哪些?A.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护环境D. 维护社会稳定答案:ABCD4. 城市规划中,交通规划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道路网络B. 公共交通C. 交通流量D. 停车设施答案:ABCD5. 城市规划中的“智慧城市”概念涉及哪些技术?A. 物联网B. 大数据C. 云计算D. 人工智能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建设1.《考工记》匠人营国制的内容,解释,意义合和影响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
其被认为是当时诸侯国都城规划的记录,也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
以后无论是隋唐都城长安、元明清都城北京,还是中小城市,都留下了《考工记》王城规划的痕迹。
2.主要历代都城的规划特点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中国战国时期的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区分的规划形式。
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到了先导作用。
隋唐长安城将宫室、坛庙和官署位于南北纵轴线的两侧,道路网划分为若干棋盘格,每一棋盘格称为坊,绕以坊城,自成一区。
长安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它展示了唐代的建筑技术和文化发展水平。
日本、朝鲜等国的都城建设都是仿长安城修建的。
元大都的规划吸取了春秋战国时理想都城的规划思想,而又作了因地制宜的处理,由大都城演变而成的明北京城已集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使北京城为中国封建时代规划和建设的辉煌实例。
3里坊制与街巷制城市面貌的区别街坊以道路划分,仍采取类似闾里的形式,称“里坊制”。
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实行“里坊制”城市的典范。
当时,全城划分为108个里坊(每个面积25~70公顷,大体相当于今天一个大型的居住小区)。
这些里坊内部有井字形道路系统,四周围以高墙,坊墙不得随意开门开店,夜晚实行宵禁。
坊内居民实行“连保制度”,以便于统治和管理。
北宋东京(今开封)完全采取一种新的规划形制。
商业、手工业和城镇中各种行业的发展与自古沿袭下来的“里坊制”规划形制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其焦点是:商业市场的活动空间须要扩大和开放,而旧形制下市场过份集中且用地紧锢。
这是开放与封闭的矛盾。
北宋东京的规划重新把宫城(大内)布置在城市中心,构成“大内—里城—罗城”三套城墙的格局,这主要是防御上的考虑。
形制上的最大突破,莫过于彻底废弃了“里坊制”,取消了坊墙,使街坊完全面向街道,沿街设置商店,并沿着通向街道的巷道布置住宅。
商业和各种行业的布置是开放型的。
它们分布在城市各条主要街道上,并按一定专业相对集中布置,“瓦子”则是“娱乐区”。
里坊胡同宫殿1.p明清故宫的布局特点及艺术成就从布局来看采用了很严整的(整饬)布局.A突出了中轴的空间序列,其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史上最长的一条中轴线.B采用了层层封闭的规划形象,层层分隔产生了深远的空间.C尺度的处理也很严谨,外朝空间是内廷的四倍,比例为9:5,象征”九五之尊”.北京故宫的皇家建筑,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是保存至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组。
体现了一整套的礼制要求,运用了阴阳五行等象征手法,在雕刻,绘画,文学等其它的艺术手段上也有相当高的造诣。
2名词解释东西堂制大朝居中,两侧为常朝。
汉代开东西堂制之先河,晋、南北朝(北周出外)均行东西堂制。
隋及以后均行三朝纵列之周制。
三朝五门制周制三朝五门:外朝——决定国家大事;治朝——王视事之朝;内朝——办理皇族内部事务及宴会。
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
隋唐的三朝五门: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
外朝承天门、中朝太极殿、内朝两仪殿。
轴心舍即工字形殿的唐代名称,用于官署。
住宅1.p各典型民居类型的特点: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明清住宅的典型,合院式住宅的一种,这种住宅的布局特点是强烈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和成熟的尺度与空间安排.住宅严格区分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同时注意对内的生态环境,绿化和风水的制约.其过程要素为正房(坐北朝南,家长居住),以硬山居多.东西厢房(第二代居),倒座(会客,书房),大门,耳房,后罩房(小姐居),抄手廊.构成模式为一名两暗,一正两厢,沿轴线纵深布局,以正房为主体,其院宽是”正房+耳房”,总宽,坎宅巽(音讯xun)门;并将勾连搭搭顶的垂花门作为前宅和后宅的分界.徽州民居A、“四水归堂”以天井为中心四周高墙围护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
B、设有平房多、楼上厅。
C、精美砖雕。
D、楼层面铺方砖利于放火隔音。
克家土楼A、以家族利益为核心。
B、秩序性、整体性、怀旧情结。
C、渗透风水理论。
D、防卫体系严密。
窑洞天然土起拱为特征。
隔音防噪冬暖夏凉、生态平衡。
缺点:潮湿、不通风、施工周期长。
2.p名词解释照壁在大门里面,座落在厢房山墙上的称照壁。
倒座四合院的前院部分主要用作门房、客房、客厅。
生土建筑泛指由未经过焙烧,而仅仅经过简单加工的原状土质材料建造的建筑,包括土坯建筑、土窑洞... 生土夯筑的台墩、城墙、烽火台等。
第三章坛庙1.天坛的设计手法及成就天坛的规划意匠和象征手法.为表现天的精神功能需要.1. 采用宏大的用地规模.故宫960×760.天坛1650.3×1723.2130公顷,比皇帝高,创造”天”的气氛.2. 总体布局,轴线偏东.3. 从建筑形象表现”天”.a.以圆象天,圜丘,皇穹宇的外围墙的圆形墙,祈年殿.b.尽量用矮墙来扩大形象,取得开阔的气势.c.通过高台基(圜丘,祈年殿),重檐屋顶(祈年殿)来扩大建筑体量.d.用纯净色彩表现天(蓝色).4. 创造崇天的境界.提供了两个看天的视点,祈年殿和圜丘.同时又用丹陛桥来连接圜丘和祈年殿,形成了一条”看天的路线”.5. 运用了一系列象征的手法.a. 数的象征.祈年殿的柱子,檐柱12根(12时辰)金柱12根(12月)同时两者又是24节气,加上井口柱4根(四季)为28星宿.圜丘台基的直径.上,1×9丈=9丈,中3×5丈=15丈,下3×7丈=21丈,形成三层台基.圜丘的地面铺石为,9×1,9×2,9×3……9×9.9为阳数之极.b. 几何图形的象征.内外坛墙的形式是北圆南方,体现”天圆地方”.c. 方位象征.建筑,主建筑坐北朝南,最高等级,斋宫坐西朝东,次之.丹陛桥,神道为正中,御道,王道分别在西东――突出皇权和天的关系.另牌位,版的位置.d. 色彩象征,祈年殿的三重檐(蓝色)反映出天不是神圣的色彩,而是理性的光彩.天坛体现的”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法.绿化的大量运用和建筑的数量和体量上的少来充分体现”天”.通过主轴线来控制建筑.同时用扩大台基来表现建筑.不以形象取胜,而以境界取胜.有的节省,”无”上做文章,物质功能简单,精神功能复杂.天坛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有些建筑还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声学、几何学原理,因此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陵墓1.唐乾陵的布局特色乾陵位于乾县北梁山上。
梁山分三峰:北峰居中为主,前方东西两峰对峙而且形体相仿,犹如门阙。
两峰之间依势而向上坡起的地段自然形成神道,乾陵地宫即在北峰,凿山为穴,辟隧道深入地下。
隧道墓门用石条层层填塞,缝隙以溶铁汁浇涛锢闭,因此,迄今无损。
乾陵地上情况大致是:主峰(陵体)四周为神墙,近方形平面,四面正中辟门,各设门狮一对。
神墙四隅建角楼(角阙)。
南神门内为献殿址,门外列石象,自南往北:华表、飞马、朱雀、石马(五对)、石人(十对)、碑、华表南即东西乳峰,上置乳阙(相当宋陵乳台);阙南又有双阙为陵南端入口(相当宋陵鹊台)。
这种善于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体的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自。
2.名词解释木墓兆域方上累土为堆,呈截顶方锥体形的封土。
1.p十三陵的布局特色宗教建筑塔1.p分类我国古代“佛塔”的简称,俗称“宝塔”。
佛塔起源于印度,又名“窣堵波”或“塔婆”,为梵文的音译,用以藏舍利和经卷等。
平面以方形、八角形为多。
层数一般为单数。
用木、砖和石等材料建成。
其类型有楼阁式塔(如山西应县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河北定县开元寺砖塔、河南开封佑国寺琉璃塔)、密檐塔(如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京天宁寺塔)、喇嘛塔(如北京妙应寺白塔)、金刚宝座塔(如北京大正觉寺塔)和墓塔(如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塔)等数种。
(分法2)我国的古塔建筑多种多样,按结构分为实心塔和楼阁式塔两种。
实心塔是用砖石材料砌出的实心体,有“阿育王”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四种式样,不能登临。
楼阁式塔内有塔室,可以攀登眺远。
楼阁式塔有密檐楼阁式、楼阁式、砖木混合式四种形式,多为四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和圆形等,层数多为单数,主要由木、砖、石、琉璃、铁等建筑材料建造。
实例: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即应县木塔。
据明代应州志载:“木塔玲珑,即寺观志释迦塔也。
建自辽时,巨木为之,约高千仞,上下玲珑,远瞻百里。
”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创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距今930多年。
塔平面为八角形,直观五层六檐,其中四层是暗层,共九层、高67.31米,底层直径为30米、是我国现今仅有的最高大,最古老的重楼式木结构塔。
嵩岳寺塔是北魏宣武帝时所建,是我国最古的砖塔之一。
外部为12角密檐式。
所谓密檐,指檐与檐之间的塔身距离很短,各层檐下都不开门窗,有的只开一个小孔。
嵩岳寺塔共15层,外形呈抛物线,内部为八角,塔身四面有入口,这种形式在目前所存古塔中极少见。
塔的建筑技术很高超,虽用青砖黄泥砌成,但历1400余年,仍巍然屹立在嵩山。
妙应寺白塔现存元代藏传佛教大塔。
又称白塔。
位于北京阜成门内。
因塔身通体皆白而得名。
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建。
当时入仕中国的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曾参与设计与修筑工程。
塔高50.9米,下部为三层方形折角须弥座,其上为半圆突起莲瓣组成的覆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方形折角塔基自此过渡到圆形塔身,自然而富装饰性。
塔身似硕大的覆钵,上有7条铁箍环绕,顶端承托直径9.9米、上覆40块放射形铜板瓦的华盖,其周边悬挂36个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每个高1.8米,有镂空花纹,风来铃响,清脆悦耳。
华盖上为铜质小塔形宝顶,高约5米,重4吨。
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塔前增建寺院,赐名大圣寿万安寺,由四层殿堂和塔院组成,规模宏大,为元世祖营建大都城的重要工程之一。
明元顺元年(1457)改为今名。
神通寺塔山东济南朗公谷神通寺单层石塔一座,俗呼“四门塔”。
平面正方形,四面辟门,中立方墩,墩四面各坐一像。
塔身单层,平素无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