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大全
高考生物经典易错、易混知识点最全汇总
![高考生物经典易错、易混知识点最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c6a260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15.png)
高考生物经典易错、易混知识点最全汇总生物选择题考查基础知识,因此易混淆的知识点常常出现。
以下是近年来高考生物考试中易错的知识点:1.类脂与脂类脂类是指脂肪、固醇和类脂,而类脂是脂类的一种。
因此,脂类的概念范围比类脂大。
2.纤维素、维生素与生物素纤维素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被一般动物直接消化利用。
维生素是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
当人和动物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即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素是维生素的一种,肝、肾、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较多,是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3.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元素与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
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而C是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是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种元素,即C、H、O、N、P、S,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矿质元素是指除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具备下列条件:第一,由于该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第三,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微量元素是指生物体需要量少(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Cu、B、Mo。
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包括Cl、Ni。
4.还原糖与非还原糖还原糖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α-碳原子上连有羟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与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共热时,会产生砖红色Cu2O沉淀。
非还原糖如蔗糖内没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基团,因此叫作非还原糖。
高中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1c0a1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0.png)
高中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1. 细胞与生命活动细胞结构与功能: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如蓝藻)。
原核细胞无核膜、核仁,无染色体,但含有核糖体,且遗传不遵循三大遗传规律,仅能通过基因突变进行遗传变异。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器的功能:内质网是生物膜系统的中心,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但并非所有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如蛔虫、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但无膜结构。
2. 生物大分子与遗传遗传物质:DNA和RNA是生物体内的主要遗传物质,但并非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如RNA病毒(如HIV)的遗传物质就是RNA。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不是所有DNA都是基因,还包括非编码区。
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但还包括RNA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等特殊情况。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但并非所有基因突变都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3. 生物代谢与能量转换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注意区分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不同阶段。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前者需要氧气参与,后者则不需要。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但其含量很少,需要不断与ADP 相互转化以维持能量供应。
ATP的合成通常与放能反应相关联(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而ATP的水解则与吸能反应相关联(如主动运输、细胞分裂等)。
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其中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它们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等问题。
高考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59b0f5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a.png)
高考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归纳生物学作为高中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高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备考高考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发现生物学存在一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容易引起混淆和理解上的困惑。
针对这一问题,在本文中我将对一些高考生物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并避免在考试中犯相同的错误。
一、遗传学中的易混概念1. 线粒体DNA与核DNA在遗传学中,有两种主要的遗传物质,即线粒体DNA和核DNA。
线粒体DNA只存在于线粒体内,由母亲遗传给子女,所以它的遗传方式是母系遗传。
而核DNA则存在于细胞核内,由父母遗传给子女,遗传方式为双亲遗传。
2. 显性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指的是在表现型上会表现出来的基因,而隐性基因则指的是在表现型上不会体现出来的基因。
在遗传学中,我们通常用字母表示基因,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当个体有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组成时,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表达。
3. 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指的是一对染色体,它们的长度、形态、基因顺序相同。
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
非同源染色体则是指它们的长度、形态和基因顺序有所不同。
二、免疫学中的易错知识点1. 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是指人体自身通过接触致病微生物后形成的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能长期存留,起到长久的抵抗力。
被动免疫则是指通过注射已经制备好的抗体来获得免疫保护,这种免疫只是短时间的,没有记忆能力。
2. 抗原与抗体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可以是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也可以是某些非微生物的分子。
而抗体是由机体产生的一类特殊蛋白质,能够识别并与特定抗原结合,从而阻止抗原进一步侵入机体。
三、生态学中易错易混的知识点1. 种群与群落种群是指同一物种个体在生态系统中的总体,而群落则是指由多种不同种群构成的生态系统。
2. 生态位与生态位重叠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角色和位置。
高中生物总复习易错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中生物总复习易错知识点整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e1b07f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c.png)
高中生物总复习易错知识点整理归纳
1. 遗传学中的概念易错知识点:
- 孟德尔遗传定律(常规配子生成、自由组合法则、分离定律)
- 遗传变异的原因(突变、重组、非等位基因作用)
-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多基因性状、多基因遗传、基因互作)
- 基因组学与遗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组编辑技术)
2. 稳态与环境的关系易错知识点:
- 生态平衡与自然选择(竞争、捕食、共生)
- 确定生物多样性水平的因素(濒危物种、入侵物种)
-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
-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
3. 免疫系统的易错知识点:
- 免疫反应的类型与机制(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免疫记忆)
- 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平衡(免疫耐受、免疫调节网络)
- 免疫相关疾病与预防(艾滋病、流感、肺结核)
4.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易错知识点:
-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神经元、突触、神经传导)
- 神经调节的方式与效果(神经递质、神经调节)
-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的作用机制(酶促反应、负反馈调节)
5. 生殖与发育的易错知识点:
- 性别的决定与性别特征的形成(染色体性别、性激素)
- 生殖细胞的形成与发育(卵子的形成、精子的形成)
- 体内受精与胚胎发育(受精方式、胚胎的形成)
这些易错知识点是高中生物复习中的一些重点内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3f806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d.png)
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是高考科目中相对较难的一门科目,其难点在于知识点多、内容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下面是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的总结。
1. 遗传学:(1)基因的概念与分类:易错点在于对基因的定义不清楚,以及对基因分类的混淆。
(2)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易错点在于对转录与翻译的区分不清楚,以及对基因的正负调控的理解不准确。
(3)遗传的规律:易错点在于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理解不深刻,以及对多因性遗传的机制理解不准确。
2. 生态学:(1)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易错点在于对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不准确,以及对光合作用和氮循环等生态过程的掌握不牢固。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破坏:易错点在于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不深刻,以及对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的认识不全面。
3. 分子生物学:(1)DNA的复制与重组:易错点在于对DNA的复制与重组的机制的理解不深刻,以及对PCR技术的应用不了解。
(2)蛋白质的合成与调控:易错点在于对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调控机制的理解不准确,以及对基因工程的应用理解不全面。
4. 细胞生物学:(1)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易错点在于对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理解不深入,以及对细胞器的认识不全面。
(2)细胞的生物膜运输:易错点在于对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以及机制的掌握不准确。
5. 生物技术与工程:(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易错点在于对重组DNA技术和克隆技术的理解不准确,以及对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的掌握不牢固。
(2)细胞工程与克隆技术:易错点在于对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的原理和过程的理解不深入,以及对干细胞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的了解不全面。
6. 生物进化:(1)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证据:易错点在于对进化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以及对化石记录和生物地理分布等证据的理解不全面。
(2)生物进化的机制与模式:易错点在于对自然选择的理解不深入,以及对遗传漂变和基因流的概念和作用的掌握不准确。
生物易错知识点范文
![生物易错知识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9c3571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4.png)
生物易错知识点范文1.分子生物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DNA复制的步骤,如操纵双链DNA、拆开DNA链、合成新DNA链等。
2.遗传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如雌雄两性基因的传递、隐性和显性基因等。
3.细胞生物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细胞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的组成和功能。
4.免疫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如T细胞、B细胞、抗体等在身体的免疫反应中起到的作用。
5.生态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如食物链、食物网、生物多样性等。
6.进化生物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进化原理,如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等对物种演化的影响。
7.生物地理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生物地理区的划分,如热带雨林区、沙漠区等地理环境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8.植物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植物的分类,如种子植物、裸子植物等不同类群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9.动物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动物的分类,如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等不同类群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10.病理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如心脏病、糖尿病等。
11.基因工程: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基因的克隆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12.神经生物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如突触传递、神经冲动等。
13.生物化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如碳水化合物、脂肪酸、蛋白质等的组成和功能。
14.病毒学:易错的知识点包括病毒的结构和感染机制,如病毒的侵入、复制和传播等。
15.干细胞研究: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干细胞的特性和应用,如造血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等。
16.光合作用: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光合作用的过程,如光能的转化、光合色素的作用等。
17.呼吸作用:易错的知识点包括细胞呼吸的过程,如氧气的摄取、能量产生等。
18.围绕阳光的转变和生存:易错的知识点包括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策略,如植物在强光下的光合作用调节、动物在黑暗环境中的适应能力等。
19.外周神经系统:易错的知识点包括外周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脊神经、脑神经等。
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ee7a6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c.png)
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1. 遗传学:易错知识点包括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基因突变的种类及影响、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区别、显性和隐性基因的影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等。
2. 细胞学:易错知识点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裂过程和细胞器的功能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质粒和染色体的区别、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功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等。
3. 分子生物学:易错知识点包括DNA的结构和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DNA和RNA 的区别、核糖体和核小体的功能、转录和翻译的过程等。
4. 生物进化:易错知识点包括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进化的证据和进化的机制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同域与共同祖先的关系、群体遗传和个体遗传的区别等。
5. 生态学:易错知识点包括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生态位和生态位分化的区别、原生林和人工林的特点、氮循环和碳循环的过程等。
6. 免疫学:易错知识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区别、疫苗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自身免疫和免疫抑制的关系等。
7. 植物生长发育:易错知识点包括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植物激素的作用和调控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根冠比和叶冠比的关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光周期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
8. 动物生物学:易错知识点包括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的行为和调控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前脑和中脑的功能、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域与类的关系等。
9. 微生物学:易错知识点包括细菌的结构和分类、病毒的结构和感染等。
学生容易混淆和概念模糊的知识点是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区别、病原微生物和益生菌的作用、免疫系统对微生物的防御机制等。
高考生物——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情况
![高考生物——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13b7372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2.png)
高考生物——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情况高考生物是高中生物知识的总结和应用,其中包含了很多易错和易混淆的知识点。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希望对考生能有所帮助。
1.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是指通过自然环境中的适应性选择,从而逐渐改变物种的遗传结构;而人工选择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选择,选育出对人类有利的品种。
易错点在于记忆两者的定义和区别。
2.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细胞器。
易混淆点在于基因与染色体的概念和关系。
3.叶绿体与线粒体:叶绿体位于植物细胞中,负责光合作用;线粒体位于动植物细胞中,负责细胞呼吸。
易混淆点在于记忆两者的功能和位置。
5.遗传与发育:遗传是指物种内代际之间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而发育是个体从受精卵到形成成熟个体的过程。
易错点在于两者的定义和区别。
6.叶绿体遗传和线粒体遗传:叶绿体遗传是指叶绿体的遗传信息通过母体传递给后代;线粒体遗传是指线粒体的遗传信息也通过母体传递给后代。
易混淆点在于对两者遗传方式的理解和记忆。
7.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体细胞是指构成个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细胞;生殖细胞是指参与繁殖过程的细胞,即精子和卵子。
易混淆点在于对两者的定义和功能的理解。
8.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变化;染色体突变是指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易混淆点在于对两者的定义和影响的理解。
9.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质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细胞器。
易混淆点在于对两者的定义和关系的理解。
10.干细胞与多能性细胞: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多能性细胞是具有分化为三个胚层任意细胞类型的细胞。
易混淆点在于对两者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以上是一些高考生物中容易出错和混淆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2024年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
![2024年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0027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e.png)
2024年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1. 遗传与进化:易错点主要集中在遗传规律、基因突变和种群进化等方面。
学生容易混淆或不理解不同遗传规律的应用场景,而基因突变的原因及其对进化的影响也常常被忽视。
2. 细胞与分子:易错点主要涉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与遗传物质传递等内容。
学生容易混淆或不理解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和结构特点,细胞分裂的过程和不同类型细胞分裂方式的特点也容易理解错误。
3. 植物生长发育:易错点主要涉及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调节机制。
学生容易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阶段进行混淆,对植物的各种生长调节机制理解不深。
4. 动植物的组织与器官:易错点主要涉及动物和植物的组织和器官结构。
学生容易混淆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5. 生态学与环境保护:易错点主要涉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环境污染和保护等内容。
学生容易不理解不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对环境污染和保护的原因和措施理解不深。
6. 免疫与疾病防治:易错点主要涉及免疫机制、免疫防御和疾病防治等方面。
学生容易混淆不同类型免疫的机制和免疫防御的原理,对疾病防治的措施和方法理解不深。
7.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易错点主要涉及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等方面。
学生容易对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不准确,对其应用的伦理和风险问题缺乏深入思考。
8. 生物进化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易错点主要涉及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进化论和人类智力等方面。
学生容易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理解不准确,对进化论的理解不深入。
9. 古生物学与生物地理学:易错点主要涉及化石的形成与分类、古生物的进化和分布等方面。
学生容易对化石的形成和分类方法理解不清楚,对古生物的进化和分布规律缺乏深入了解。
10. 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易错点主要涉及生物科学与日常生活、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等方面。
学生容易对生物科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理解不深入,对生物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缺乏全面认识。
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易错点13种群的“四个”易混点2
![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新高考专用)易错点13种群的“四个”易混点2](https://img.taocdn.com/s3/m/f5415ff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b.png)
易错点13 种群的“四个”易混点 目 录01 易错陷阱(四大陷阱)02 举一反三【易错点提醒一】种群数量≠种群密度 【易错点提醒二】样方法≠调查植物方法【易错点提醒三】最大捕捞量≠最大日捕捞量【易错点提醒四】λ≠增长率03 易错题通关易错陷阱1: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就大【分析】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数量多,还要考虑面积或体积,密度不一定大。
易错陷阱2:样方法只能用来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分析】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常采用样方法。
易错陷阱3:最大捕捞量就是最大日捕捞量【分析】种群数量在K 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捕捞剩余在K 2能使种群数量快速增长,有利于获得最大持续产量。
要获得最大的日捕获量则应该在种群数量为K 值时。
易错陷阱4:种群计算公式中的λ指的就是种群增长率【分析】λ指的是当年数量跟前一年数量的倍数关系,不是相比前一年的增长率。
【易错点提醒一】种群数量≠种群密度【例1】下列与种群密度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块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数量是该草地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B.可以用样方法调查青蛙、蚜虫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C.渔网网目过小,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增加来年鱼产量D.用性引诱剂大量诱杀某农业害虫的雄虫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变式11】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的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记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4000只/hm2B.黑线姬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下降D.此调查方法也可用来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变式12】某些集群生活的动物在种群最适密度时存活率最高,低于或高于最适密度都可能降低存活率,使种群增长受到抑制。
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
![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d25abf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8.png)
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高考生物科目中有许多易错点,这些易错点在不少考生中常常出现错误,导致他们在考试中失分。
为了帮助考生们避免这些常见的错误,下面总结了高考生物科目中的10大易错点。
1. 配子的遗传:配子的遗传是遗传学中的基本知识点。
但是很多考生在理解配子的遗传过程中容易混淆。
弄清楚菌丝的配子是成对地参与结合,真核生物的配子是单独地参与结合,在考试中就可以避免这个错误。
2. 遗传规律:遗传规律是高考生物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但是有些考生在理解遗传规律时容易搞混。
比如孟德尔第二定律中的独立性定律是指两对基因在生殖细胞分离时是相互独立的,不互相影响。
而不是说基因之间是独立的。
3.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高考生物科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是很多考生在分子生物学的难点上容易犯错。
比如基因是DNA分子的部分,不是一个个的DNA分子;基因突变是指DNA及其产物的改变等等。
4. 植物生长调节:植物生长调节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考点。
考生们很容易忽略生长调节物质的类型和作用,从而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记住一些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如生长素、赤霉素、激素等的作用是很关键的。
5.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也是一个常见的易错点,考生们容易对免疫系统的机制和作用产生混淆。
比如抗体是由B细胞产生的,主要作用是识别和结合抗原,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6.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高考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对于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相互依赖和协调关系,考生们容易理解错误。
理解好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答题是很重要的。
7. 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是近年来高考生物中的热点,但也是一个考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比如转基因作物的概念、优点和风险,考生们要注意区分。
8. 人体生殖系统:人体生殖系统是一个常见的易错点。
考生们很容易对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混淆。
记住男性主要有睾丸、附睾、精囊、前列腺等组成;女性主要有卵巢、输卵管、子宫等组成。
9. 遗传病:遗传病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考点。
2024年新教材生物高考易错知识点汇总(选择性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三)
![2024年新教材生物高考易错知识点汇总(选择性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6b79c4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e.png)
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易忽略的考点(选修2、3)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
(注意因果关系)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证明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的是温特。
3.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本质为吲哚乙酸(IAA)4.影响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因素:单侧光、重力或离心作用5.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于向光侧。
(有学者提出: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向光侧抑制物多)6.生长素作用的机理:与细胞内的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诱导特定的基因表达,从而产生效应。
7.植物激素:没有特定的分泌器官,没有特点的靶器官,没有体液运输,一般是小分子,作为信息分子,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8.顶端优势的解除:去掉顶芽,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
9.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排序:根>芽>茎;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10.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例子: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
(茎的背地性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11.激素的产生部位: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焉的叶片;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均可12.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13.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
14.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共同促进细胞分裂。
15.猕猴桃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激素的含量会像接力一样按顺序出现。
16.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①与植物激素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类似;②与植物激素生理效应类似,但分子结构完全不同。
17.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
18.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雌蕊,容易获得无籽果实。
(属于不可遗传变异)19.预实验的作用: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
![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db8a85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c.png)
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高考生物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对于考生来说,熟练掌握生物知识并避免易错点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下面是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易错点一: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的确立:易错点在于对基因、染色体和DNA的概念模糊,容易混淆。
2. 遗传的分子基础:易错点在于对DNA结构、DNA复制、DNA 的克隆和PCR原理的理解不透彻。
3. 遗传与进化的关系:易错点在于对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概念混淆,无法准确描述进化的过程。
易错点二: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4.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易错点在于无法准确区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发生场所、反应方程式及其意义。
5. 细胞呼吸:易错点在于无法准确描述细胞呼吸的反应方程式及其在产生能量和吸收物质过程中的作用。
易错点三:生物的组成和结构6.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易错点在于对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不全面,无法准确描述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7.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易错点在于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作用的描述混淆,无法准确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条件和结果。
易错点四:生物的繁殖与发育8. 生殖方式的分类和特点:易错点在于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分和特点的理解不透彻,无法准确描述不同生殖方式的优劣势。
9. 发育过程和机制:易错点在于对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描述不准确,无法准确理解和描述发育过程中的原基、中胚层和外胚层的作用和发育相关因素的影响。
易错点五: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0. 染色体的性状遗传:易错点在于对染色体的性状遗传规律的描述不准确,无法准确解释性状的遗传方式和表现形式。
通过认真学习和借助辅导资料,考生可以避免这些易错点,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易错知识点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5accc1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f.png)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易错知识点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同学们往往会在一些知识点上出现错误。
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些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壁易错点:认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
实际上,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2、细胞膜易错点:误以为细胞膜的功能只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其实,细胞膜还参与细胞的免疫、细胞识别等重要生理过程。
3、细胞器(1)叶绿体和线粒体易错点:认为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 DNA 与细胞核中的 DNA 作用相同。
实际上,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 DNA 主要控制自身部分蛋白质的合成,而细胞核中的 DNA 控制着整个细胞的遗传和代谢。
(2)液泡易错点:觉得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大液泡。
其实,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4、细胞核易错点:认为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应该是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渗透作用易错点:将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混淆。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而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运动,不一定需要通过半透膜。
2、跨膜运输方式(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易错点:认为只要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都是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也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但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2)主动运输易错点:认为主动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其实,主动运输也可以顺浓度梯度进行,只是仍然需要消耗能量。
三、酶与 ATP1、酶的本质易错点:以为酶都是蛋白质。
实际上,少数酶是 RNA。
2、酶的特性易错点:认为酶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酶的活性受到温度、pH 等条件的影响,在不适宜的条件下,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丧失。
3、 ATP易错点:觉得细胞中 ATP 含量很多。
ATP 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但可以通过与 ADP 的快速转化来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
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
![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d049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4.png)
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总结高考生物是考生们在高考中常常会遇到的科目之一,而生物的分数也是考生们所关注的重点。
在高考生物中,有一些常见的易错点,考生们需要注意和掌握。
以下是关于高考生物10大易错点的总结,供考生们参考。
一、细胞和细胞有丝分裂1. 细胞基本单位:有些考生容易混淆细胞和细胞器的概念,将细胞器或细胞组织当成细胞,导致错误。
从层级上来看,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功能结构。
2. 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是细胞的复制方式之一,包括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中期。
有些考生容易混淆这三个阶段的特征和过程,导致错误。
3. 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是细胞遗传物质的组织形式,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体的结构特点是由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构成的复制染色体,中心粒、着丝粒和着丝腺。
二、遗传和变异1. 基因和基因型: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由DNA分子组成,携带着决定个体性状的信息。
基因型是一个个体在某一基因位点上两个等位基因的组合方式。
2. 遗传的方式:遗传是指性状通过基因在代际之间传递的过程。
常见的遗传方式有附加性遗传和随性遗传。
3. 变异的原因:变异是指基因产生突变,导致个体性状发生改变的现象。
常见的变异原因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
三、分类和演化1. 分类的原则:分类是按照物种的共同特点对生物进行归类的过程。
常见的分类原则有形态分类、生态分类和进化分类等。
2. 分类的层次:生物分类的层次从大到小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
有些考生容易混淆各个分类层次的特点和分类标准。
3. 演化的证据:演化是生物种类的起源和多样性的产生。
常见的演化证据有化石、生物地理分布和胚胎发育等。
四、生物能量转化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一些蓝藻利用阳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同时释放氧气。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与氧气反应产生能量的过程。
2. ATP分子:ATP是生物体内最常见的能量分子,由三磷酸和腺嘌呤基组成。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429条)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429条)](https://img.taocdn.com/s3/m/1827ab3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4c.png)
高中生物:易错易混知识点(429条)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自养生物不一定是植物(例如:硝化细菌、绿硫细菌和蓝藻)。
2.生物工程包含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上游技术)和发酵工程、酶工程(下游技术)和的结构方式、遗传密码、基因结构(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等。
4.元素含量占细胞鲜重最多是O,依次是5.无机盐的作用:如缺铁导致红细胞运输氧气能力下降,体现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作用;缺铁导致人贫血,体现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作用。
其次构成复杂化合物的作用。
6.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主要是淀粉、脂肪、蛋白质,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主要是糖原和脂肪。
区分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储备能源、根本能源。
7.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4 结构多样性原因(3 结构稳定性原因(3 个)8.细胞大小在微米水平,电镜下可看到直径小于0.2 微米的细微结构。
最小的细胞是支原体9.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是其特征元素;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P,P是其特征元素;血红蛋白的元素是C、H、O、N、Fe,叶绿素的元素是C、H、O、N、Mg,吲哚乙酸的元素是C、H、O、N;不含矿质元素的是糖类和脂肪。
10.原核细胞的特点有①无核膜、核仁②无染色体③仅有核糖体④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⑤遗传不遵循三大规律⑥仅有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⑦无生物膜系统⑧基因结构编码区连续11.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分裂,进行无氧呼吸。
可作为提取细胞膜的好材料。
12.内质网是生物膜系统的中心,外与细胞膜相连,内与外层核膜相连,还与线粒体外膜相连。
对蛋白质进行折叠、组装、加糖基等加工,再形成具膜小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和分泌。
13.分泌蛋白有抗体、干扰素(糖蛋白)、消化酶原、胰岛素、生长激素。
经过的膜性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14.三种细胞分裂中核基因都要先复制再平分,而质基因都是随机、不均等分配。
只有真核生物才分成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两种方式。
高考生物19个高频易错知识清单,没掌握就收藏五
![高考生物19个高频易错知识清单,没掌握就收藏五](https://img.taocdn.com/s3/m/a74b55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0.png)
高考生物19个高频易错知识清单,没掌握就收藏五13.变异、育种与生物进化中的易错点(1)基因突变肯定会导致基因结构的变化,但不一定会导致性状的变化。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但基因的数量和位置一般不会改变。
(2)染色体中DNA片段交换不一定是基因重组。
交换若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之间,则为基因重组;若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则为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3)单倍体体细胞不一定只有一个基因组。
如果一个生物是二倍体,它的单倍体体细胞只有一个基因组;如果一个生物是多倍体,它的单倍体体细胞含有两条或更多的染色体。
(4)杂交育种不一定需要连续自交。
如果培育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可以采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隐性性状即可。
(5)秋水仙碱在单倍体育种中的目标是单倍体幼苗,并且获得的植株是纯合的;秋水仙碱在多倍体育种中的对象是发芽的种子或幼苗,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纯合的,这取决于亲本的基因型。
(6)单倍体不全是不育的,如四倍体单倍体是可育的。
(7)伴X染色体遗传病(如红绿色盲)在遗传平衡群体的男性中的发病率=相关致病基因的频率。
这是因为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即只含一条X染色体。
(8)生物进化≠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新物种的形成是以出现生殖隔离为标志的。
(9)误认为环境的变化会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
变异在环境改变之前就已经发生了,环境只是起到了选择的作用,而不是变异的原因。
14.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3个易错点(1)血液≠血浆,血浆蛋白≠血红蛋白。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但血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血浆蛋白位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而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
(2)淋巴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淋巴和血浆。
因为淋巴细胞分布在血浆和淋巴中,所以其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
(3)注射少量生理盐水后,人体血浆量增加,但细胞外液渗透压几乎不变,尿量基本不变。
高中生物高考易书写错字及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高考易书写错字及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e4241e26c85ec3a86c2c566.png)
高中生物高考易书写错字及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一、生物书写易错字二、易错、易混知识点于货1.动物的呼吸:(1)蚯蚓主要靠湿润的体壁呼吸;(2)草履虫主要靠表膜呼吸;(3)蝗虫的呼吸部位在胸部、腹部,而不是头部;呼吸器官是气管而非气门;(4)青蛙主要靠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5)鸟类是双重呼吸,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气囊具有暂时贮存气体(辅助呼吸)的功能;(6)鱼类主要用鳃呼吸,软体动物多用鳃呼吸。
2.①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②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做选择题时注意:这几种说法有时混在一起,还需要和其他选项相比较来选)③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目的:保护基因的多样性3.近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大,眼球前后径过长,配戴凹透镜;远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小,眼球前后径过短,配戴凸透镜。
观察由远到近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前后径变长。
4.尿的形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使得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原尿中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的是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所以尿液中不含有葡糖糖,而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形成尿液,且尿素和无机盐的浓度增加。
5.特殊血管内的血液:肺动脉内流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脉血;肾静脉内流含氮废物最少,或尿素含量最少的静脉血;从小肠出来的血液是营养物质含量最多的静脉血。
6.(1)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一输卵管;(2)胚胎发育的场所一子宫;(3)产生卵细胞的结构一一卵巢;(4)产生精子的结构一睾丸;(5)生命的起点一受精卵;(6)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一胎盘;(7)胚胎发育早期所需的营养来自一卵黄;(8)受精卵分裂,形成胚胎并植入子宫内膜叫着床(俗称怀孕)。
7.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褪去的是叶绿素而不是叶绿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易错知识点大全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tRNA含C H O N P S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21.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未分裂) (以分裂)22.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
例如:肾细胞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的: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23.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2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自养生物不一定是植物(例如:硝化细菌、绿硫细菌和蓝藻)25.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26.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或星射线周围聚集着很多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物理状态叫线粒体——提供能量27.凝集原: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凝集素:在血清中的抗体28.纺锤体分裂中能看见(是因为纺锤丝比较密集)而单个纺锤丝难于观察29.培养基:物理状态:固体、半固体、液体化学组成:合成培养基、组成培养基用途: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30.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31.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受精作用32.试验中用到C2H5OH的情况Ⅰ.脂肪的鉴定试验:50%Ⅱ.有丝分裂(解离时):95%+15%(HCl)Ⅲ.DNA的粗提取:95%(脱氧核苷酸不溶)Ⅴ.叶绿体色素提取:可替代**33.手语是一钟镅裕❑揽渴泳踔惺嗪陀镅灾惺?/SPAN>34.基因= 编码区+ 非骗码区(上游) ( 下游)(非编码序列包括非编码区和内含子)等位基因举例:Aa AaAa AAAa35.向培养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是为了调节PH36.物理诱导:离心,震动,电刺激化学诱导剂:聚乙二醇,PEG生物诱导:灭火的病毒37.人工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是将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某一时期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某一时期,这个时期最可能是囊胚38.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仅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具有两种核酸——脱氧核酸和核糖核酸病毒仅具有一种遗传物质——DNA或RNA阮病毒仅具蛋白质39.秋水仙素既能诱导基因突变又能诱导染色体数量加倍(这跟剂量有关)40.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AIDS)41.已获得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抗原的刺激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过敏体质),可能不发生过敏反应(正常体质)42.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单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明显提高细胞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活动减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43.用氧十八标记的水过了很长时间除氧气以外水蒸气以外二氧化碳和有机物中也有标记的氧十八44.C3植物的叶片细胞排列疏松C4植物的暗反应可在叶肉细胞内进行也可在维管束鞘细胞内进行叶肉细胞CO2→C4围管束鞘细胞C4→CO2→(CH2O)45.光反应阶段电子的最终受体是辅酶二46.蔗糖不能出入半透膜47.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光反应需要酶,暗反应也需要酶48.脂肪肝的形成:摄入脂肪过多,不能及时运走;磷脂合成减少,脂蛋白合成受阻。
49.脂肪消化后大部分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再有毛细淋巴管注入血液50.大病初愈后适宜进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蛋白质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51.谷氨酸发酵时溶氧不足时产生乳酸或琥珀酸发酵液PH呈酸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产生乙酰谷氨酰胺。
52.尿素既能做氮源也能做碳源53.细菌感染性其他生物最强的时期是细菌的对数期54.红螺菌属于兼性营养型生物,既能自养也能异养55.稳定期出现芽胞,可以产生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56组成酶和诱导酶都胞是胞内酶。
57.青霉菌产生青霉素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放线菌杀不死真菌。
58.细菌:凡菌前加杆“杆”、“孤”、“球”、“螺旋”真菌:酵母菌,青霉,根霉,曲霉59.将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时运用CaCl2目的是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60.一切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61.生物的一切性状受基因和外界条件控制,人的肤色这种性状就是受一些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调节的。
62.“京花一号”小麦新品种是用花药离体培养培育的“黑农五号”大豆新品种是由杂交技术培育的。
67.分裂间期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没有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68.注意:细胞内所有的酶(非分泌蛋白)的合成只与核糖体有关,分泌酶和高尔基体,内质网有关69.叶绿体囊状结构上的能量转化途径是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70.一种高等植物的细胞在不同新陈代谢状态下会发生变化的是哪些选项?⑴液泡大小√ 吸水失水⑵中心体数目× 高等植物无此结构⑶细胞质流动速度√代表新陈代谢强度⑷自由水笔结合水√代表新陈代谢强度72.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73.HIV病毒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繁殖的过程病毒RNA→DNA→蛋白质RNA→DNA→ HIV病毒RNA→ RNA74.流感、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75.自身免疫病、过敏都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造成76.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使大脑皮层,感受器是下丘脑78.骨骼肌产热可形成ATP79.皮肤烧伤后第一道防线受损80.纯合的红花紫茉莉82.自养需氧型生物的细胞结构中可能没有叶绿体可能没有线粒体(例如:蓝藻)83.神经调节:迅速精确比较局限时间短暂体液调节:比较缓慢比较广泛时间较长84.合成谷安酸,谷氨酸↑抑制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来缓解85.生产赖氨酸时加入少量的高丝氨酸是为了产生一些苏氨酸和甲硫氨酸使黄色短杆菌正常生活86.生长激素:垂体分泌→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促激素:垂体分泌→促进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腺体分泌激素胰岛:胰岛分泌→降糖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孕激素:卵巢→促进子宫内膜的发育为精子着床和泌乳做准备催乳素:性腺→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性激素: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激发维持第二性征,维持性周期87.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88.植物的个体发育包括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胚胎发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胚后发育)89.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90.所有生殖细胞不都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91.受精卵不仅是个体发育的起点,同时是性别决定的时期92.杂合子往往比纯合子具有更强的生命力93.靶细胞感受激素受体的结构是糖被靶细胞感受激素受体的物质是糖蛋白94.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时间、光合作用面积、光合作用效率(水,光,矿质元素,温度,二氧化碳浓度)95.离体植物组织或器官经脱分化到愈伤组织经在分化到根或芽等器官再到试管苗96.16个细胞的球状胚体本应当分裂4次而实际分裂5次基细胞受精卵→顶细胞→16个细胞的球状胚体97.受精卵靠近珠孔98.细胞融合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99.内胚层由植物极发育其将发育成肝脏、心脏、胰脏胚层、外胚层由动物极发育成100.高等动物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中关键的时期是原肠胚时期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并形成原肠胚和囊胚腔两个腔101.生物体内的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102.生物群落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或能量103.细胞免疫阶段靶细胞渗透压升高104.C4植物叶肉细胞仅进行二氧化碳→C4 (正常)仅光→活跃的化学能(NADP,ATP)围管束鞘细胞C4→CO2→三碳化合物(无类囊状结构薄膜)ATP + NADP―→ 辅酶二+ ADP供氢供能105.关于基因组的下列哪些说法正确A.有丝分裂可导致基因重组×B、等位基因分离可以导致基因重组×C.无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D.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106.判断:西瓜的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是3个不同的物种× (三倍体是一个品种,与物种无关)107.生物可遗传变异一般认为有3种(1)将转基因鲤鱼的四倍体与正常二倍体鲤鱼杂交产生三倍体鱼苗(染色体变异)(2)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血红蛋白病(基因突变)(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男孩(基因重组)108.目的基因被误插到受体细胞的非编码区,受体细胞不能表达此性状,而不叫基因重组(插入编码区内叫基因重组) 109.判断(1)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例:上海动物园中的猿猴和峨眉山上的猿猴是同一物种不是同一群落)(2)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3)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不一定有地理隔离,只需生殖隔离即可)109.达尔文认为生命进化是由突变、淘汰、遗传造成的110.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11.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112.种群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性别组成、年龄组成113.基因分离定律:等位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连锁定律114.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自然界物由于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动态平衡115.乔木层↑灌木层↑ 由上到下分布草本层↑而为了适应环境乔木耐受光照的能力最强,当光照强度渐强时叶片相对含水量变化不大116.被捕食者一般营养级较低所含的能量较多且个体一般较小总个体数一般较多117.生态系统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自然界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118.湿地是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且具有防洪抗旱和净化水质等特点119.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靶细胞的能力120.可以说在免疫过程中消灭了抗原而不能说杀死了抗原121.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汗液等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例如:泪液)、白细胞(例如:伤口化脓)122.胞内酶(例如:呼吸酶)组织酶(例如: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123.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是协同作用124.肾上腺素不是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