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诊断)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
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动物,但常常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
猪的常见疾病防治和诊治方法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猪常见疾病的防治和诊治方法。
一、猪传染性疾病
1. 猪瘟
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由猪瘟病毒引起,可导致猪群大规模死亡。
在防治方面,首先要注意疫苗接种,以提高猪的免疫力。
要做好猪舍的清洁卫生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减少病毒的传播。
一旦发现猪瘟,应立即隔离病例,并在宣布疫情后进行全面消毒。
2. 猪蓝耳病
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烧、呕吐、厌食和呼吸困难等。
防治猪蓝耳病的关键是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及时注射疫苗,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减少污秽和细菌的滋生。
3. 猪圆环病
猪圆环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呕吐、腹泻和呼吸困难等。
在防治猪圆环病方面,重点在于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做好防疫工作,定期检查疫苗接种情况,必要时重新接种疫苗。
二、猪消化系统疾病
3. 猪结核病
猪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
在防治方面,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猪只之间的接触,保持饲料的清洁卫生,及时排除病猪,并定期进行消毒。
四、猪外寄生虫病
2. 皮肤寄生虫病
皮肤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寄居在猪皮肤内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瘙痒、掉毛、皮肤炎症等症状。
在防治方面,主要是进行皮肤清洁,擦拭皮肤上的寄生虫,使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防止寄生虫繁殖。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猪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其疾病防治对于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介绍一些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1.猪瘟:猪瘟是一种病原性强的烈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主要症状包
括高烧、咳嗽、粘液性腹泻和皮肤出血等。
防治措施包括疫苗预防、隔离患病猪只、消毒
病栏和采取环境卫生措施等。
2.鼻疽:鼻疽是由鼻疽杆菌引起的病原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皮肤和呼吸道传播。
主要
症状是鼻子肿胀和流脓。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隔离重症猪只、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以及注射合格的疫苗等。
4.霍乱: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水生传染病,通过饮水和进食感染。
主要
症状包括肚子胀气、呕吐、腹泻等。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水源卫生管理、加强环境卫生、合
理饮水管理、提供清洁饲料以及注射疫苗预防等。
5.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传播。
主
要症状包括口腔溃疡、蹄受病变等。
预防措施包括隔离患病猪只、提供清洁卫生的饲料和
饮水、加强环境消毒、接种口蹄疫疫苗等。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包括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隔离患病猪只、使用合格的疫苗预防、改善饲养环境、提供清洁饲料和饮水、加强消毒措施等。
只有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才能
有效控制猪常见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养猪场常见疾病及应对措施
养猪场常见疾病及应对措施
养猪场常见的疾病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疾病及应对措施:
1. 猪瘟:这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呼吸困难、咳嗽、皮肤出血等。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疫情监测,及时隔离患病猪只,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给猪补充营养。
2. 猪蓝耳病:这是由猪蓝耳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呼吸困难、厌食、体重下降等。
应对措施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治疗。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这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呼吸困难、咳嗽、流涕、眼结膜炎等。
应对措施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治疗。
4. 口蹄疫:这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口腔、蹄部出现水泡和溃疡、发热、厌食等。
应对措施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配合使用高锰酸钾清洗患处和预防性疫苗接种。
5. 猪肺炎:这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嗜睡、体温升高等。
应对措施包括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治疗,保持环境清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养猪场疾病防治相关书籍或咨询养猪专家。
猪常见疫病诊断与防控技术
(4)本病以散发为主或缓慢传染,有时可呈暴发性。
(5)各种应激或不良因素均可诱发病,并加重 病情或死亡。
3、症状
与PCV2感染有关的猪病主要有以下5种,其临床症 状如下:
⑴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见图)
妊娠母猪感染猪圆环病毒后引起的繁殖障碍
⑵猪皮炎与肾病综合症
特征性症状是在身体各处的皮肤上出现圆形或不 规则的红紫色病变斑点或斑块,有时这些斑块相 互融合呈条带状,不易消失,主要发生于保育猪 和生长育肥猪。(见图)
1、
流行时的防制措施:
对全场猪进行测 温、检查
进行紧急预防接种(脾淋苗)
措施
对病猪进 行无害化 处理
彻底消毒外
二、猪流行性感冒(三类)
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群发性疫病。 病原: 是猪流行性感冒病毒(A型)。 流行特点: 1、各种猪均可感染(群体猪易感)。
2、气侯骤变、晚秋、早春、寒冷季节易发。 3、发病突然,迅速传染, 发病率高, 症状明显,但死亡率低。 传染源——主要是病猪或带毒的猪(病愈康复的猪可带毒三个月)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感染(空气飞速传播) 症状 潜伏期短、几小时到数天。
㈣剖检主要病变
肉眼可见病变为全身各组织器官呈广泛性出血。 尤其是在: 淋巴结、肾、脾、膀胱、胆囊、喉头 会厌软骨上等处常见出血变化
慢性猪瘟主要病变是呈纤维素性、坏死性或出血
性肠炎,常在回肠末端及盲肠粘膜上形成钮扣状溃疡
㈤防制措施
预防措施 公猪、 繁殖母猪 育成猪 每年春秋(6个月)各免疫一次。 对仔猪可采用两种免疫程序: ①一般情况下,于3 ~5周进行首免(剂量视疫 苗的类型及具体情况而定)。9~10周龄进行二免; ②发生过猪瘟的猪场1℃左右,稽留不退, 常群堆、恶寒、发抖, 眼结膜潮红,眼分泌物多。 中、后期皮肤出现有出血点, 粪干、尿黄。公猪包皮积尿,哺乳仔猪发病主要 表现神经症状 症状较轻者,病程稍长(20~30天)。 或病猪主要表现低热(40.5℃左右), 便秘拉稀交替发生, 常在皮肤上有紫斑或坏死痂。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一、猪的烈性传染病1、猪瘟:猪瘟早年又成猪霍乱,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
本病仅发生于猪。
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确诊:猪瘟的出现不受到年龄和品种的管制,并无季节性。
抗菌药物化疗违宪,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免疫系统猪群常为零星散发出。
典型猪瘟:病猪体温开高40.5—42℃稽留热,皮肤上有较多的小出血点,化脓性结膜炎先便秘后腹泻,有的后躯麻痹剖析可见,淋巴结切面周边出血脾边缘出血性梗死灶、喉头、粘膜、心外膜、肋膜、膀胱粘膜、肾表面点状出血、肾不肿、齿龈和唇粘膜有溃疡、胃粘膜出血斑点、大肠充血、出血、慢性病例、回盲口、有扣壮溃疡。
综合预防:化疗未有有效率疗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措施,阻断传染源,掌控传播途径,广为长久地积极开展猪瘟疫苗、预防注射。
猪瘟的免疫系统程序可以根据本猪场具体情况制定,通常公猪、产卵母猪每年春秋各口服猪瘟疫苗一次注射剂量可以加倍剂量2—3倍,对仔猪通常情况下于3—4周龄首免,由于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影响,第一次免疫系统用3—4倍剂量效果较好,9—10周龄二宽免,出现过猪瘟的猪场新生仔猪应当使用全面性免疫系统口服2倍剂量的猪瘟疫苗,等待2小时后再民主自由哺乳,以后于8—9龄时加强免疫一次。
2、猪口蹄疫口蹄疫:口蹄疫就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发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存有7个血清型80多亚型猪主要就是o型。
诊断:多发于秋末、冬季和早春,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体温开高到40℃,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开水疱溃烂,乳猪发病时临床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心肌灰白色有虎斑心病变致死率高达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综合预防:母猪在分娩初期和哺乳前一个月各注射一次灭活苗,种猪内要3个月免疫系统一次,每次肌注常规苗2毫升或肌注低大疫苗1—1.5毫升,仔猪40—45日龄首免,常规苗肌注2毫升,100—105日龄创业平台猪加强免疫一次(即为二宽免),肥育猪存栏前15—20天展开三宽免。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养殖动物之一,但其易患多种疾病,影响生产效益。
为了保证猪的健康生长,需加强猪的防治工作,掌握防治措施和诊治方法。
1. 猪流感: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防治措施: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舍通风干燥;保证猪的营养和免疫;疫苗预防。
2. 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防治措施:猪场的大门要随时关闭,避免外来病菌侵入;猪舍要保持清洁,消毒;饲养健康猪只;猪瘟疫苗预防。
3. 伪狂犬病: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
防治措施:做好饲料消毒、猪圈清洁和消毒、隔离、加强爆发病猪圈内疫情监测,对重点猪场要定期检测。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一种疾病。
防治措施:加强环境卫生,保持猪圈内清洁卫生;注意营养合理,调整饲料要求;及时发现,对患病猪进行隔离治疗。
5. 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禽腺病毒、牛流行性腹泻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防治措施:隔离患病猪只;加强饲料、饮用水、猪圈卫生管理;及时移除死亡猪只和粪便,保持猪圈内卫生。
诊断方法:1. 病理学诊断:通过病变组织、器官进行分析鉴定,判断病因和病情。
2. 生化学诊断:通过血液、腹水、尿液等样本的生化指标进行分析鉴定。
3. 分子生物学诊断:通过提取病菌、病毒DNA进行PCR扩增检测,对病因进行准确鉴定。
4. 临床诊断:通过病猪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和诊断,及时治疗患猪。
总之,防治猪的疾病应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证猪的营养和免疫,及时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掌握诊断技巧,提高治愈率和生产效益。
猪常见疾病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猪常见疾病分析及其防治措施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动物之一,但是由于猪舍环境潮湿、猪只密集饲养等因素,容易导致猪群发生疾病。
本文将对猪常见疾病进行分析,并介绍其防治措施。
一、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全身酸痛等症状。
该病对猪的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
预防措施:首先要做好疫苗免疫工作,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其次,加强对猪舍环境的管理,保持干燥清洁,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此外,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增强猪的抵抗力。
二、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常表现为高烧、咳嗽、呕吐、腹泻、不能站立等症状。
猪瘟传染性极强,易导致大规模的猪只死亡。
预防措施:疫苗是预防猪瘟的有效手段,因此应根据疫情情况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另外,要加强猪舍和场区的消毒工作,防止病毒传播;此外,饲养管理要规范,加强营养调理,提高猪只的健康水平。
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一种副伤寒性疾病,表现为高烧、咳嗽、厌食、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对猪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预防措施:首先要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饲养环境,增强猪只的免疫力;其次,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疫苗免疫工作;此外,要加强猪舍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四、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表现为高烧、呼吸困难、厌食、乏力等症状。
猪链球菌病会导致猪的死亡,并对猪群的生产性能造成影响。
预防措施:要加强猪舍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减少病毒传播风险;同时,要根据疫情情况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此外,要调整猪只的饲养环境,提高猪只的抵抗力与免疫力。
综上所述,猪常见疾病对猪群的生产性能有着较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强预防与治疗工作。
对于预防,要加强疫苗免疫工作,优化猪舍环境并加强管理,提高猪只的免疫力与抵抗力;对于治疗,要根据疾病症状及时采取药物治疗,并加强饲养管理,促进猪的康复。
猪的常见传染病及防治
2021
定期对猪群进行 健康检查,及时 发现并处理病猪
疫苗接种
2019
接种时间:根据 猪的生长阶段和
当地疫情制定
2021
注意事项:疫苗 保存、接种剂量、
接种后观察等
01
02
疫苗种类:猪 瘟、猪蓝耳病、
猪伪狂犬病等
2020
03
04
接种方法:肌 肉注射、皮下
注射等
2022
药物治疗
01
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如 青霉素、链霉素等
04
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 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
05
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 防止病原体进入猪场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猪的常见传染病及防治
演讲人
目录
01. 猪的常见传染病 02. 猪传染病的防治
猪的常见传染病
猪瘟
01 病原:猪瘟病毒
03
症状:发热、食欲不振、 呼吸困难、腹泻等
02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空 气传播、食物传播等
04
防治方法:加强饲养管理、 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等
猪蓝耳病
D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疫苗免疫、药物治疗等
3. 保持猪舍通风良好,降低湿度, 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4. 定期对猪舍内的设备、工具进行 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5. 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 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生物安全措施
01
加强猪场管理,保持良 好的卫生环境
02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 防止病原体传播
03
加强猪群的免疫接种, 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C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空气传播
B 症状:发热、呼吸困难、流产、死胎等
A 病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
猪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但由于环境、饲养管理不善以及病原体的感染等原因,常常会出现各种疾病。
下面将介绍一些猪常见疾病的防治及诊治方法。
1. 猪瘟:猪瘟是一种对猪群造成严重危害的病毒性疾病,其传播速度快且致死率高。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严格隔离、消毒和接种疫苗。
一旦发现猪群中有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
患病猪只,消毒及时处理尸体和污染物。
诊断方法主要通过病死猪或病理组织学检查。
2. 猪肺炎:猪肺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
急促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改善饲养环境、提高饲料质量、加强饲养管理以及接种相应疫苗。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改善饲养条件。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
为母猪怀孕期间流产或死胎和仔猪的呼吸困难。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及时
清理粪便和污物,隔离患病猪只,并进行消毒。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病毒
学检测。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及诊治方法是多样化的,综合预防和治疗方法是重要的手段。
加强
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以及及时处理患病猪只和消毒物是预防和
控制疾病的有效途径。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该采用可行的检测方法和药物,以减少对
猪的伤害并保证养殖效益。
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
)临床诊断要点体温升高到40C以上;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溃烂;乳猪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
(二)防制1控制:免疫0型口蹄疫灭活油苗,所用疫苗的病毒型必须与该地区流行的口蹄疫病毒型相一致;选用对口蹄疫病毒有效的消毒剂。
2、预防:后备母猪(4月龄)、生产母猪配种前、产前1个月、断奶后1周龄时肌注猪0型口蹄疫灭活油苗;所有猪只在每年十月份注射口蹄疫灭活苗。
二、伪狂犬病(一)临床诊断要点公猪睾丸肿胀,萎缩,甚至丧失种用能力;母猪返情率高;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新生仔猪大量死亡,4—6 日龄是死亡高峰;病仔猪发热、发抖、流涎、呼吸困难、拉稀、有神经症状;扁桃体有坏死、炎症;肺水肿;肝、脾有直径1—2 毫米坏死灶,周围有红色晕圈;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
(二)防治1、控制正发伪狂犬病猪场:用gE缺失弱毒苗对全猪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4周龄内仔猪鼻内接种免疫,4周龄以上猪只肌肉注射;2-4 周后所有猪再次加强免疫,并结合消毒、灭鼠、驱杀蚊蝇等全面的兽医卫生措施,以较快控制发病。
伪狂犬病阳性猪场:生产种猪群:用gE 缺失弱毒疫苗,肌肉注射,每年3-4 次免疫;引进的后备母猪:用gE缺失弱毒疫苗,肌肉注射,2—4周后,再肌肉注射加强免疫;仔猪和生长猪:用gE缺失弱毒疫苗,3日龄鼻内接种,4-5周龄鼻内接种加强免疫,9-12 周龄肌肉注射免疫。
2、预防:后备猪:4 月龄时用弱毒苗首免,1—2个月后加强免疫;仔猪:断奶后用弱毒苗免疫。
三、细小病毒病(一)现场诊断要点多见于初产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或产出的弱仔,以产木乃伊胎为主;经产母猪感染后通常不表现繁殖障碍现象,且无神经症状。
(二)防制防止把带毒猪引入无此病的猪场。
引进种猪时,必须检验此病, 才能引进;对后备母猪和育成公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免疫注射;在本病流行地区内,可将血清学反应阳性的老母猪放入后备种猪群中,使其受到自然感染而产生自动免疫;因本病发生流产或木乃伊同窝的幸存仔猪,不能留作种用。
猪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
猪常见疾病及防控措施
猪是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常见的疾病有很多种,不同的病害症状也有所不同。
在养
殖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动物的健康状况,及时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下面是猪常见疾
病及防控措施:
1. 猪瘟:由病毒引起,主要症状为高烧、皮肤和眼睛发炎、呼吸困难等。
病害大流
行时,死亡率往往高达90%以上。
预防措施:猪瘟疫苗可有效预防猪瘟病毒的感染。
同时,要确保猪舍、饮水设施和餐
具卫生,控制猪群密度,减少交换污染。
2. 猪肺炎: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沙门氏菌、副嗜血杆菌和链球菌等。
主要症状
是咳嗽、发烧、喘息、流鼻涕等。
预防措施:加强猪圈卫生,保持温度和湿度适宜,减少猪的密度。
疫苗也可以用于预防。
3. 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症状包括发烧、皮肤发黑、耳廓出血、呼吸急促等。
预防措施:可以使用猪蓝耳病疫苗,同时要做好消毒工作,以及控制猪群密度和交换
污染。
4. 猪链球菌病:由链球菌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发热、结膜炎、泌尿道感染等。
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病害,包括病毒和细菌。
主要症状
包括呼吸急促、口鼻流泪、发热、堕胎等。
总之,为了确保猪的健康,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强猪圈卫生,保持环境干净卫生。
2. 控制密度,减少交换污染。
3. 使用适当的疫苗,预防病害的传播。
4. 严格执行检疫措施,防止疫病通过人员、工具、货物等带入猪圈。
5. 在检测到疾病初期时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020年(企业诊断)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
(企业诊断)十六种猪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壹)临床诊断要点体温升高到40℃之上;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溃烂;乳猪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
(二)防制1、控制: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油苗,所用疫苗的病毒型必须和该地区流行的口蹄疫病毒型相壹致;选用对口蹄疫病毒有效的消毒剂。
2、预防:后备母猪(4月龄)、生产母猪配种前、产前1个月、断奶后1周龄时肌注猪O型口蹄疫灭活油苗;所有猪只于每年十月份注射口蹄疫灭活苗。
二、伪狂犬病(壹)临床诊断要点公猪睾丸肿胀,萎缩,甚至丧失种用能力;母猪返情率高;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新生仔猪大量死亡,4—6日龄是死亡高峰;病仔猪发热、发抖、流涎、呼吸困难、拉稀、有神经症状;扁桃体有坏死、炎症;肺水肿;肝、脾有直径1—2毫米坏死灶,周围有红色晕圈;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
(二)防治1、控制正发伪狂犬病猪场:用gE缺失弱毒苗对全猪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4周龄内仔猪鼻内接种免疫,4周龄之上猪只肌肉注射;2-4周后所有猪再次加强免疫,且结合消毒、灭鼠、驱杀蚊蝇等全面的兽医卫生措施,以较快控制发病。
伪狂犬病阳性猪场:生产种猪群:用gE缺失弱毒疫苗,肌肉注射,每年3-4次免疫;引进的后备母猪:用gE缺失弱毒疫苗,肌肉注射,2—4周后,再肌肉注射加强免疫;仔猪和生长猪:用gE缺失弱毒疫苗,3日龄鼻内接种,4-5周龄鼻内接种加强免疫,9-12周龄肌肉注射免疫。
2、预防:后备猪:4月龄时用弱毒苗首免,1—2个月后加强免疫;仔猪:断奶后用弱毒苗免疫。
三、细小病毒病(壹)现场诊断要点多见于初产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或产出的弱仔,以产木乃伊胎为主;经产母猪感染后通常不表现繁殖障碍现象,且无神经症状。
(二)防制防止把带毒猪引入无此病的猪场。
引进种猪时,必须检验此病,才能引进;对后备母猪和育成公猪,于配种前壹个月免疫注射;于本病流行地区内,可将血清学反应阳性的老母猪放入后备种猪群中,使其受到自然感染而产生自动免疫;因本病发生流产或木乃伊同窝的幸存仔猪,不能留作种用。
常见猪传染病的症状及防制
明显延 长 。仔 猪发 病 , 各 种刺 激敏 感 , 肢 常呈 交 对 后 叉状 , 翻腿 、 外 站立 不稳 , 肉阵 颤 , 卧地 。生 后仔 肌 喜 猪 2 3天 多发 生腹 泻 ,死亡 率 可达 3% ~10 , — 0 0% 主 要 表 现 呼吸 困难 , 动失调 , 喘 , 运 气 耳尖 发绀 变蓝 , 漫
12 防 制 措 施 . 母 猪 临产 前饲 喂阿 司 匹林 , 可减 轻发 热 , 少 流 减
31临床 特 征 .
患 猪症 状 轻且 不典 型 ,主 要表 现 为食 欲不 振或
产 。产房彻 底 消毒 , 同时注意保 持干燥 和保 暖 。确保
仔 猪 吃足初 乳 , 尽量 减少 因断尾 、 断牙 、 阉割 、 断奶 等 因素 引 起 的应激 。发 病 虽无 特效 药物 , 可用 四环素 、
22 防 制 措 施 .
起 猪 的急 性接触 性 传染 病 , 各种 阶段 的猪 均可 感染 , 其 中怀孕 后期母 猪和 1 月龄左 右仔猪最 易感染 。
11 临床 症 状 .
妊 娠 母猪 多见 于怀 孕 10天 以后 , 0 突然 发病 , 咳 嗽 、 热 、 食 、 同程 度 的呼 吸 困难 , 高 厌 不 发生 早 产 、 流 产、 死胎 、 木乃伊 胎 、 弱仔 、 预产期 推迟 。体 温在 4 0( 0 =
21 临床 症 状 .
患 猪 发 病 后 可 出现
厮
进行性功能衰弱 , 主
呼 吸 急促 , 呈腹 式 呼
4 副猪嗜血杆菌病
本病 是 由副猪 嗜血 杆 菌 引起 的 多发性 浆 膜炎 与
猪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死胎和木乃伊胎
神经症状和脑炎
睾丸炎
(八)猪细小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病(Porcine parvovirous diease) 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猪的繁殖障碍病,
其特征为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
畸形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猪,偶有流产,母猪本
身无明显症状。
病原
死胎和木乃伊
猪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一)猪瘟 (二)猪繁殖障碍综合症 (三)猪圆环病毒感染
一、猪病毒性传染病
(四)猪伪狂犬病 (五)猪口蹄疫 (六)猪传染性胃肠炎 (七)猪日本乙型脑炎
猪 常 见 传 染 病
(八)猪细小病毒病 (一)猪丹毒 (二)猪肺疫
(三)猪链球菌病
二、猪细菌性传染病
(四)仔猪副伤寒 (五)仔猪黄痢 (六)仔猪白痢 (七)猪水肿病 (八)仔猪红痢
病原为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rovirus, PCV)。 该病毒由Tischer等(1974)在PK-15细胞中发现,当时 认为它是一种细胞污染物,后来被证实为一种单股、 环状的DNA病毒。为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该 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对称结构,直径约17nm,含有单 股负链环状DNA。PCV以滚环复制方式进行复制。 PCV 有两种血清型,即PCV-1和PCV-2。PCV-1基因组全长 1.759kb,PCV-2为1.768或1.767kb,两者的核苷酸序 列同源性低于80%,而同一血清型中各毒株之间的核 苷酸同源性在96%以上。
猪是PCV的主要宿主。猪对PCV有较强易感性,
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尤其仔猪感染后发病严重。
胚胎期或出生后早期感染的猪,往往在断奶后才发
病,多集中在5-8周龄,尤其在6-12周龄最多见。
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1. 猪瘟:猪瘟是一种严重传染病,引起猪群大面积的死亡。
预防猪瘟的重要手段是进行注射疫苗。
猪出生后2-3周龄开始接种,注射两针,每针间隔3-4周。
同时还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猪圈和设备,并控制猪的交通。
2. 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关键是加强猪圈的卫生管理,保持猪圈的干燥清洁,避免积水和粪便滞留。
同时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及时诊断和治疗病猪,采用适当的药物治疗。
3. 乙型链球菌病:乙型链球菌病主要通过乳汁和粪便传播,猪群中的感染率较高。
预防乙型链球菌病的关键是保持饮水清洁,定期消毒饮水设备,并及时更换饮水器中的水。
同时也要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控制,定期消毒猪圈和设备。
4. 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预防猪蓝耳病的关键是进行疫苗接种,注射活疫苗可以有效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同时也要注意加强猪圈的卫生管理,控制疫区猪只的交通。
5. 猪瘤胃溃疡:猪瘤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排便异常等症状。
预防猪瘤胃溃疡的关键是保持饲料的质量,合理饲喂,避免过度饲喂高浓度饲料和过多的粗纤维饲料。
同时也要注重猪圈的清洁卫生,减少环境因素对猪的影响。
6. 猪红水病:猪红水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预防猪红水病的措施包括注射疫苗、隔离病猪、消毒猪圈和设备等。
同时也要加强猪的饲养管理,提高养殖环境的清洁度和通风效果。
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是保障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和注射适当的疫苗,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也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病猪,合理使用药物,以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稳定生产。
生猪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生猪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生猪养殖中常见疾病有许多种,这些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时发现和防治这些疾病对于保障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生猪养殖疾病及防治措施。
1. 猪瘟:猪瘟是一种由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其症状包括高热、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呕吐和腹泻等。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患病猪只、避免与疾病猪只接触和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
2. 猪鼻疽:猪鼻疽是由奋斗弧菌引起的疾病。
其症状包括鼻部溃烂、流脓、打喷嚏和食欲下降。
防治措施包括保持舒适、干燥和清洁的养殖环境、合理饲养和添加适量的抗生素。
4. 胃肠道寄生虫感染:胃肠道寄生虫感染主要包括蛔虫、绦虫和旋毛虫等。
其症状包括腹胀、腹泻、贫血和消瘦。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卫生管理、进行定期驱虫和饲料消毒。
5. 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一种由蓝耳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其症状包括发热、皮肤发绀、咳嗽和呼吸困难。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疫苗接种、常规消毒和饲喂高质量的饲料。
7. 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
其症状包括高热、呼吸困难、晕厥和溃疡等。
防治措施包括良好的环境卫生、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生猪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有许多种,这些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治这些疾病,养殖户应加强疫苗接种、定期检查和驱虫、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提高猪只的抵抗力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临床诊断要点体温升高到40℃以上;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溃烂;乳猪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
(二)防制1、控制: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油苗,所用疫苗的病毒型必须与该地区流行的口蹄疫病毒型相一致;选用对口蹄疫病毒有效的消毒剂。
2、预防:后备母猪(4月龄)、生产母猪配种前、产前1个月、断奶后1周龄时肌注猪O型口蹄疫灭活油苗;所有猪只在每年十月份注射口蹄疫灭活苗。
二、伪狂犬病(一)临床诊断要点公猪睾丸肿胀,萎缩,甚至丧失种用能力;母猪返情率高;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新生仔猪大量死亡,4—6日龄是死亡高峰;病仔猪发热、发抖、流涎、呼吸困难、拉稀、有神经症状;扁桃体有坏死、炎症;肺水肿;肝、脾有直径1—2毫米坏死灶,周围有红色晕圈;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
(二)防治1、控制正发伪狂犬病猪场:用gE缺失弱毒苗对全猪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4周龄内仔猪鼻内接种免疫,4周龄以上猪只肌肉注射;2-4周后所有猪再次加强免疫,并结合消毒、灭鼠、驱杀蚊蝇等全面的兽医卫生措施,以较快控制发病。
伪狂犬病阳性猪场:生产种猪群:用gE缺失弱毒疫苗,肌肉注射,每年3-4次免疫;引进的后备母猪:用gE缺失弱毒疫苗,肌肉注射,2—4周后,再肌肉注射加强免疫;仔猪和生长猪:用gE缺失弱毒疫苗,3日龄鼻内接种,4-5周龄鼻内接种加强免疫,9-12周龄肌肉注射免疫。
2、预防:后备猪: 4月龄时用弱毒苗首免,1—2个月后加强免疫;仔猪:断奶后用弱毒苗免疫。
三、细小病毒病(一)现场诊断要点多见于初产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或产出的弱仔,以产木乃伊胎为主;经产母猪感染后通常不表现繁殖障碍现象,且无神经症状。
(二)防制防止把带毒猪引入无此病的猪场。
引进种猪时,必须检验此病,才能引进;对后备母猪和育成公猪,在配种前一个月免疫注射;在本病流行地区内,可将血清学反应阳性的老母猪放入后备种猪群中,使其受到自然感染而产生自动免疫;因本病发生流产或木乃伊同窝的幸存仔猪,不能留作种用。
四、日本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一)现场诊断要点主要在夏季至初秋蚊子孳生季节流行。
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为高热、流产、产死胎和公猪睾丸炎。
死胎或虚弱的新生仔猪可能出现脑积水等病变。
(二)防制一旦确诊最好淘汰;做好死胎儿、胎盘及分泌物等的处理;驱灭蚊虫,注意消灭越冬蚊;在流行地区猪场,在蚊虫开始活动前1~2个月,对4月龄以上至两岁的公母猪,应用乙型脑炎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注射,第二年加强免疫一次。
五、猪传染性胃肠炎(一)现场诊断要点多流行于冬春寒冷季节,即12月至次年3月。
大小猪都可发病,特别是24小时—7日龄仔猪。
病猪呕吐(呕吐物呈酸性)、水泻、明显的脱水和食欲减退。
哺乳猪胃内充满凝乳块,粘膜充血。
(二)防制1、控制:在疫病流行时,可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弱毒苗作乳前免疫。
防止脱水、酸中毒,给发病猪群口服补液盐。
使用抗菌药控制继发感染。
用卫康、农福、百毒杀带猪消毒,一天一次,连用7天;以后每周1-2次。
2、预防:给妊娠母猪免疫(产前45天和15天)弱毒苗。
肌注免疫效果差。
小猪初生前6小时应给于足够初乳。
若母猪未免疫,乳猪可口服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弱毒苗。
二联灭活苗作交巢穴(后海穴)(猪尾根下、肛门上的陷窝中)注射有效。
六、猪流行性腹泻(一)现场诊断要点多在冬春发生。
呕吐、腹泻、明显的脱水和食欲缺乏。
传播也较慢,要在4—5周内才传遍整个猪场,往往只有断奶仔猪发病,或者各年龄段均发的现象。
病猪粪便呈灰白色或黄绿色,水样并混有气泡流行性腹泻。
大小猪几乎同地发生腹泻,大猪在数日内可康复,乳猪有部分死亡。
(二)防制用猪流行性腹弱毒苗在产前20天给妊娠母猪作交巢穴(后海穴)或肌肉注射。
七、猪链球菌病(一)现场诊断要点①新生仔猪发生多发性关节炎、败血症、脑膜炎,但少见。
②乳猪和断奶仔猪发生运动失调,转圈,侧卧、发抖,四肢作游泳状划动(脑膜炎)。
剖检可见脑和脑膜充血、出血。
有的可见多发性关节炎、呼吸困难。
在超急性病例,仔猪死亡而无临床症状。
③肥育猪常发生败血症,发热,腹下有紫红斑,突然死亡。
病死猪脾肿大。
常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或心内膜炎、肺炎或肺脓肿、纤维素性多关节炎、肾小球肾炎。
④母猪出现歪头、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死亡和子宫炎。
⑤E群猪链球菌可引起咽部、颈部、颌下局灶性淋巴结化脓。
C群链球菌可引起皮肤形成脓肿。
(二)防制1、治疗:给病猪肌注抗菌药+抗炎药(如地塞米松),经口给药无效。
目前较有效的抗菌药为头孢噻呋(Ceftiofur),每日每公斤体重肌注5.0mg,连用3—5天;青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或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钠、恩诺沙星、氟甲砜霉素等。
也有一些菌株对磺胺+TMP敏感。
肌注给药连用5天。
2、预防: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建议在仔猪断奶前后注射2次,间隔21天。
母猪分娩前注射2次,间隔21天,以通过初乳母源抗体保护仔猪。
可制作使用自家灭活菌苗。
八、猪附红细胞体病(一)现场诊断猪附红细胞体病通常发生在哺乳猪、怀孕的母猪以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肥育猪。
发生急性附红细胞体病时,病猪体表苍白,高热达42℃。
有时黄疸。
有时有大量的瘀斑,四肢、尾特别是耳部边缘发紫,耳廓边缘甚至大部分耳廓可能会发生坏死。
严重的酸中毒、低血糖症。
贫血严重的猪厌食、反应迟钝、消化不良。
母猪乳房以及阴部水肿1—3天;母猪受胎率低,不发情,流产,产死胎、弱仔。
剖检可见病猪肝肿大变性,呈黄棕色;有时淋巴结水肿,胸腔、腹腔及心包积液。
(二)防治1、治疗:(1)猪附红细胞体现归类为支原体,临床上,常给猪注射强力霉素10毫克/公斤体重/天,连用4天,或使用长效土霉素制剂。
对于猪群,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800克土霉素(可加130ppm阿散酸,以使猪皮肤发红),饲喂4周,4周后再喂1个疗程。
效果不佳时,应更换其它敏感药物。
(2)同时采取支持疗法,口服补液盐饮水,必要时进行葡萄糖输液,加NaHCO3。
必要时给仔猪、慢性感染猪注射铁剂(200克葡萄糖酸铁/头)。
(3)混合感染时,要注意其它致病因素的控制。
2、预防:(1)切断传播途径:注射时换针头,断尾、剪齿、剪耳号的器械在用于每一头猪之前要消毒。
定期驱虫,杀灭虱子和疥螨及吸血昆虫。
防止猪群的打斗、咬尾。
在母猪分娩中的操作要带塑料手套。
(2)防制猪的免疫抑制性因素及疾病,包括减少应激。
(3)猪群药物防治:每吨饲料中添加800克土霉素加130克阿散酸,饲喂4周,4周后再喂1个疗程。
也可使用上述其它对支原体敏感的药物,如呼诺玢、蒽诺沙星、二氟沙星、环丙沙星、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或北里霉素、氟甲砜霉素等。
预防时,作全群拌料给药,连用7—14天,或采取脉冲方式给药。
九、仔猪水肿病(一)现场诊断要点:一般在断奶后10—14天出现症状。
多发于吃料太多、营养好、体格健壮的仔猪。
突然发病。
病猪共济失调,有神经症状,局部或全身麻麻痹。
体温正常。
病死猪眼脸、头部皮下水肿,胃底部粘膜、肠系膜水肿。
(二)防治1、控制:发病猪的治疗效果与给药时间有关。
一旦神经症状出现,疗效不佳。
2、预防:断奶后3-7天在饮水或料中添加抗菌药,如:呼肠舒、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连给1—2周。
目前常用的抗菌药有强力霉素、氟甲砜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等。
使用抗菌药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地塞米松。
对病猪还可应用盐类缓泻剂通便,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十、仔猪副伤寒(一)现场诊断要点多见于2—4月龄的猪。
持续性下痢,粪便恶臭,有时带血,消瘦。
耳、腹及四肢皮肤呈深红色,后期呈青紫色(败血症)。
有时咳嗽。
扁桃体坏死。
肝、脾肿大,间质性肺炎。
肝、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盲肠、结肠有凹陷不规则的溃疡和伪膜。
肠壁变厚(大肠坏死性肠炎)。
(二)防治1、控制:常用药物有氟甲砜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等,这些药物再配合抗炎药使用,疗效更佳。
例如,氟甲砜霉素:口服50-100毫克/公斤体重、天,肌注30-50毫升/公斤体重、天,疗程4-6天,在配合地塞米松肌注。
病死猪要深埋,不可食用,以免发生中毒,对尚未发病猪要进行抗菌素药物预防。
2、预防:仔猪断奶后,免疫接种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疫苗,肌注口服均可。
十一、猪断奶后多系统瘦弱综合征(一)现场诊断要点该病多发于6-12周(5-14周,即断奶后3-8周),很少影响哺乳仔猪。
病猪被毛粗糙,体表苍白,黄疸,有的皮肤有出血点,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
剖检病变为淋巴结肿大,但不出血,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髂骨下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
躯体消瘦、苍白,有时黄疸。
肺呈橡皮样(间质性肺炎)。
肝脏可能萎缩,呈青铜色。
肾脏苍白,不一定出血,在肾皮质部常见白色病灶(间质性肾炎)。
食道部、回盲口处溃疡。
时常合并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
(二)防治对于猪断奶后多系统瘦弱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使用敏感抗菌药控制继发感染。
预防可采用一般的生物安全措施。
十二、猪喘气病(猪支原体肺炎)(一)现场诊断要点病猪咳嗽、喘气,腹式呼吸。
两肺的心叶、尖叶和膈叶对称性发生肉变至胰变。
自然感染的情况下,易继发巴氏杆菌、肺炎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2)鉴别诊断:应将本病与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丝虫、蛔虫感染(多见于3—6月仔猪)等进行鉴别。
(二)防制1、猪肺炎支原体对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不敏感,而对氧氟沙星、蒽诺沙星等敏感。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蒽诺沙星、二氟沙星、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酒石酸泰乐菌素或北里霉素或泰妙菌素、利高霉素。
母猪产前产后、仔猪断奶前后,在饲料中拌入100PPM枝原净,同时以75ppm蒽诺沙星的水溶液供产仔母猪和仔猪饮用;仔猪断奶后继续饮用10天;同时需结合猪体与猪舍环境消毒,逐步自病猪群中培育出健康猪群。
或以800PPM呼诺玢、土霉素、金霉素拌料,脉冲式给药。
2、免疫:7—15日龄哺乳仔猪首免1次;到3—4月龄确定留种用猪进行二免,供育肥不做二免。
种猪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
十三、猪胸膜肺炎(一)现场诊断要点常发于6周-3月龄猪。
在急性病例,病猪昏睡、废食、高热。
时常呕吐、拉稀、咳嗽。
后期呈犬坐姿势,心博过速,皮肤发紫,呼吸极其困难。
剖检可见,严重坏死性、出血性肺炎,胸腔有血色液体。
气道充满泡沫、血色、粘液性渗出物。
双侧胸膜上有纤维素粘着,涉及心叶、尖叶。
在慢性病例,病猪有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不发热或低热。
剖检可见,纤维素性胸膜炎,肺与胸膜粘连,肺实质有脓肿样结节。
(2)鉴别诊断: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单纯性猪喘气病。
(二)防治1、治疗:仅在发病早期治疗有效。
治疗给药宜以注射途径。
注意用药剂量要足。
目前常用的药物:呼诺玢、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或蒽诺沙星或二氟沙星、氟甲砜霉素或甲砜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