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期末试卷附答案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案栏内的相应位置。
1.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传说,下图反映的是哪一个A.女娲补天B.精卫填海C.嫦娥奔月D.牛郎织女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生活在距今约多少万年前A.350万年 B.260万年 C.170万年 D.80万年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下列哪两个地方的考古发掘可以证明这一观点A.周口店、元谋 B.元谋、半坡 C.河姆渡、半坡 D.周口店、河姆渡4.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这是因为A.主干部分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B.华人都是黑眼睛、黄皮肤C.黄色在中国古代最为尊贵D.华夏族诞生在黄河流域5.传说中文字的发明者是A.黄帝 B.嫘祖C.伶伦 D.仓颉6.相传尧、舜、禹之间通过推举决定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被称为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7.相传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都城在A.涂山B.绍兴C.阳城D.亳8.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9.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叫A.纣B.汤C.启D.桀10.中新网11月16日电:国家“十一五”期间重大文化工程——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河南安阳开馆。
从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来判断,在这里展出的第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应该是A.大篆B.甲骨文C.小篆D.隶书11.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A.早5000年B.晚5000年C.早500年D.晚500年12.举世闻名的“三星顿”文化盛行于商周时期我国的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C.西北地区D.东南地区13.齐桓公在建立霸权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口号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国之大事,在祀与戎C.尊王攘夷D.挟天子以令诸侯14.公元前7世纪后期,导致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关键性战争是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15.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建成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一、选择题1.小明在微信朋友圈上晒出了几张早期人类遗址的照片,照片上提到了该早期人类“距今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会使用天然火”等信息。
该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蓝田人遗址2.如下图为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他们因地制宜,在建筑冰屋时采用半穴居式的设计来保持室温,度过寒冬。
根据考古发现,中国境内同样采用这一建筑形式的原始村落是A.北京人遗址B.半坡氏族村落C.河姆渡氏族村落D.炎黄部落联盟3.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华夏族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那么下图示中“?”处应该填写的战役名称是()A.涿鹿之战B.阪泉之战C.牧野之战D.巨鹿之战4.小明在整理笔记时,把夏、商、西周作为一个板块,他应该给这个板块取名为A.中华文明的起源B.农业文明的开端C.国家的产生D.社会的变革5.下列不属于商朝文明成就的是A.图1 B.图2 C.图3 D.图46.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这表明春秋时期A.出现了大规模民族交融B.国家出现了统一趋势C.诸侯争霸只能带来灾难D.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7.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C.封建社会逐渐走向崩溃D.思想大一统局面的逐步形成8.下列属于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是①牧野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颂扬嬴政A.灭六国,统一全国B.开拓和经营边疆地区C.凿灵渠,沟通湘漓D.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10.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慨。
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有①沉重的赋税②繁重的徭役③推行郡县制④严酷的刑法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1.新疆自治区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说明
1、本试卷由卷一和卷二两部分组成,共四大题。
2、其中试卷一部分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连线题,试卷二部分第四大题分三个部分。
答案写在答案卷上。
3、本次考试实行闭卷形式,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卷一部分
一、选一选:(单项选择题。
其中每题2分,共40分)
1.地图的“语言”非常丰富,但最基本的“语言”有三个,以下不属于最基本语言的是()
A方向B经纬网C比例尺D图例和注记
2.杭州的”下沙高教园区”和安吉的“安吉经济开放区”,按类型划分他们都属于()
A功能社区B自然社区C行政社区D商业社区。
七年级上社会期末卷参考答案
2022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评分意见和参考答案历史与社会部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题,共30分)11.(1)①分封制;②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③推恩令。
(3分)(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都加强思想控制。
焚书坑儒对文化造成了重大损失,摧残了文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独尊儒术使儒家忠君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分)(3)维护政权,巩固统治。
(2分)12.(1)(4分)(2)展品②《史记》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对中国文学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2分)展品⑥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分)(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历史上中华各民族相互交融,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2分)13.(1)北美洲西半球非洲南半球。
(4分)(2)黑色人种热带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3分)(3)西北方向信息技术人才。
(3分)道德与法治部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11.(1)树立远大的理想;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需要坚持。
(4分)(2)核心家庭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分)(3)①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
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4分)12.(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卷.docx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30分)1、一幅完整的地图应该具备地图的三要素,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图三要素的是()• • •A、等高线B、方向C、比例尺D、图例和注记2、.读地图时,我们讲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定向方法是(,)A北极星定向法 B 一般定向法C指向标定向法D经纬网定向法3、在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比例尺较小的一幅()A实地范围小B地理事物较简略C地理事物较详细D实地距离较短4、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A.中国政区图.B.浙江省地形图C.宁波市交通图D.世界地形图5、城市聚落中的居民主要从事的工作有()A.耕作业和畜牧业B.工业、商业和服务业C.渔业和林业D.副业和建筑业6、从区域交流角度看,浙江省选派教师到西部支教属于()A.技术交流B.信息交流C.经济交流D.人才交流右图为某一丘陵的地形图,观察地图并回答7—9题7、图屮ABCD四个点海拔最低的是()A^ A点B、B点C^ C点D、D点8、现有BA和CA两条上山路径,下列关于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的海拔是1150米B、该地图应采用一般定向法确定方向C、走CA路线比走BA路线上山费力D、走BA路线比走CA路线上山费力9、据测量,上图中BA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地距离为4千米,该图的比例尺应该为()A、1: 2000B、1: 20000C、1: 200000D、1: 200000010、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A、各占1/2B、陆地占2/3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D、三分海洋七分陆地11、世界上最大的洲是()A、非洲B、亚洲C、南美洲D、北美洲12、信息时代的来临,使我们的地球成了“地球村”。
这不,每天晚上南洱的小张同学都会通过可视电话或上网同在美国工作的父亲联系,这是不是很方便?其实他们之I'可隔着一个洋, 它是: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13、有一位外国小朋友,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脸庞平,嘴唇厚。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是夏朝的建立者?A. 禹B. 商汤C. 周武王D. 秦始皇2. 西周时期,下列哪项制度是分封制的核心?A. 井田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联邦制3. 下列哪项是春秋时期的主要特点?A. 郡县制的确立B. 诸侯争霸C. 周天子的权威丧失D. 商鞅变法4. 下列哪项是战国时期的主要特点?A. 诸侯争霸B. 周天子的权威丧失C. 商鞅变法D. 秦统一六国5. 下列哪项是秦朝的建立者?A. 禹B. 商汤C. 周武王D. 秦始皇6. 下列哪项是秦朝的主要制度?A. 井田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联邦制7. 下列哪项是汉朝的建立者?A. 刘邦B. 刘彻C. 刘恒D. 刘询8. 下列哪项是汉朝的主要制度?A. 井田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联邦制9. 下列哪项是三国时期的主要特点?A. 郡县制的确立B. 诸侯争霸C. 周天子的权威丧失D. 商鞅变法10. 下列哪项是三国时期的主要特点?A. 诸侯争霸B. 周天子的权威丧失C. 商鞅变法D. 秦统一六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夏朝的建立者是______,标志着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2. 西周时期,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称为______。
3.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争夺______。
4.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进行改革,其中最著名的是______。
5. 秦朝的建立者是______,他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6. 汉朝的建立者是______,他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7.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其中魏国的建立者是______。
8. 三国时期,蜀国的建立者是______,他自称汉中王,后来称帝,国号汉。
9. 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是______,他自称吴王,后来称帝,国号吴。
2023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卷
2023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1. 问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问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A. 导航B. 清污C. 农耕D. 祭祀答案: A A2. 问题: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问题: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瓷器答案: A A3. ...第二部分:简答题(共60分)1. 问题:请简要描述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国之一,魏国的特点。
问题:请简要描述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国之一,魏国的特点。
答案:魏国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强盛的政权,其统治集团主要由曹操及其后裔组成。
魏国注重军事建设,发展了强大的军队。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巩固政权,例如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等。
魏国还有着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例如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提倡文化教育等。
魏国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强盛的政权,其统治集团主要由曹操及其后裔组成。
魏国注重军事建设,发展了强大的军队。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巩固政权,例如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等。
魏国还有着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例如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提倡文化教育等。
2. 问题:请简要解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问题:请简要解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答案:“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大陆上的贸易通道,起始于中国,贯穿中亚、西亚,最终通往地中海。
它不仅连接了东方和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政治和外交联系。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被运往西方,同时西方的黄金、香料等商品也进入了中国。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推动古代东西方的交流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大陆上的贸易通道,起始于中国,贯穿中亚、西亚,最终通往地中海。
它不仅连接了东方和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政治和外交联系。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被运往西方,同时西方的黄金、香料等商品也进入了中国。
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生须知:1.本科目为开卷考试。
答题时可查阅课本及其他材料,但必须独立答题,不能交流材料、讨论问题。
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码。
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城市聚落中的居民主要从事的工作有()A.耕作业和畜牧业 B. 工业、商业和服务业C. 渔业和林业D. 副业和建筑业2.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中国政区图B.浙江省地形图C.宁波市交通图D.世界地形图3.“竹林溪水影成趣,碧绿茶园连成片;层层梯田环山绕,金秋时节板栗香”这是小丽对外婆家自然环境的描述,据此可推断外婆家的地形是(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高原4.2014年非洲爆发大规模埃博拉病毒疫情,下列关于非洲的概况,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临地中海,与欧洲相望 B.东临印度洋,赤道横穿中南部C.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位于东半球,面积仅次于亚洲5.下列说法符合湄公河平原的生产或生活的是( )A.生产主要靠机器 B.生活水平较高C.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 D.农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劳力6.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国旗是( )A B C D7.阿尔卑斯山成为旅游热点地区的自然原因有()(1)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2)夏季景色优美、气候凉爽(3)冬季日光充足,滑雪条件好(4)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A.(3)(4) B.(1)(4) C.(2)(3) D.(1)(2)8.下列在波斯湾地区难以见到的景象是()A.开采石油的井架林立B.黄沙漫漫C.挂美国、日本国旗的油轮进出港口D.吃椰枣、喝泉水、骑骆驼9.小强的爸爸是一名外交官,以下是他对某个国家的描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沙漠中建起了片片绿洲,跻身于农业发达国家的行列,该国家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花园”、“大菜篮”。
部编版历史初一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部编版历史初一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秦朝统一六国是在公元前多少年?A、221年B、202年C、280年D、256年2、《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什么样的史书?A、编年体通史B、纪传体通史C、纪传体断代史D、编年体断代史3、题干: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下列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A. 创立行政区划,实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解决了“焚书坑儒”D. 编撰了《史记》4、题干: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争夺天下,以下关于这场争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B. 刘备占据益州,获得了稳定的后方C. 孙权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刘备,大败曹操D. 这三方势力互相合作,共同推翻了董卓政权5、题干:下列关于夏朝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B. 夏朝的都城最初设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C. 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是商汤,夏朝灭亡于公元前1600年D. 夏朝的文字是甲骨文,其中最早的甲骨文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6、题干:下列关于商朝的说法错误的是:A.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B. 商朝的都城曾经多次迁移,最终定都于河南安阳C. 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是周武王,商朝灭亡于公元前1046年D. 商朝的青铜器制作技术非常发达,其中最著名的是司母戊鼎7、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以增强国家实力。
下列变法中,哪一项最为著名且对秦朝统一六国影响最大?A、齐国的管仲改革B、楚国的吴起变法C、秦国的商鞅变法D、魏国的李悝变法8、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请问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的统一措施?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建造大运河9、下列关于史前居民的生产方式的表述,正确的是:A. 原始社会居民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B. 新石器时代开始有农业的出现,人们开始饲养家畜C. 原始社会居民的工具以青铜器为主D. 新石器时代居民使用的工具都是陶瓷制品 10、关于夏朝建立及其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A. 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B.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C. 夏朝的统治机构是部落联盟,由世袭首领掌握大权D. 夏朝时期已经出现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11、下列关于秦朝统一中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设立西域都护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焚书坑儒,削弱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力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加强了对农业的重视,推行均田制12、以下关于唐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唐朝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B. 唐朝时期,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活跃于文坛C. 唐朝与吐蕃、回纥等民族关系紧张,经常发生战争D. 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出现了“胡旋舞”等舞蹈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下面是《史记》中的部分内容(选摘):“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一、选择题1.以下是大家想象的北京人的生活,描述正确的是()A.早晨,一群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里用磨制石器射死了一头野兽C.大家很高兴,马上动手钻木取火,烧烤捕捉到的野兽D.晚上,大家一起睡在洞穴里,洞口燃着一堆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2.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
而大约7000年前的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也令人惊叹,看下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子A.半坡原始居民B.山顶洞人C.北京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3.传说中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
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
考古学家在距今约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个陶杯(见下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A.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B.炎黄二帝热衷发明C.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D.该陶器是黄帝作品4.选择题: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这里“家天下”的出现标志着哪一种制度的产生?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选举制5.2020年是小明的本命年,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刻有甲骨文“鼠”字的项坠(如下图所示)。
甲骨文“鼠”字的造字方法是()A.象形B.会意C.指事D.形声6.《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由诸侯操纵。
”以上材料表明()A.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B.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C.中国进入诸侯争霸时期D.国家统一趋势逐渐明显7.下列言论,出自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8.下列属于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是①牧野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秦朝因为周朝确立的分封制导致周后期王室衰微,最终被诸侯国所取代,因此不再推行分封制。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唐朝的建立3. 以下哪位是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4. 下列哪个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A. 甲午战争B. 抗日战争C. 解放战争D. 越南战争5. 以下哪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A. 五星红旗B.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C. 黄龙旗D. 红旗二、判断题1. 北京人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先。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焚书坑儒”政策。
()3.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4.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
()三、填空题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
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3.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
4.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______。
5. 中国现代史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在______提出的。
四、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2. 请简要介绍“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 请简要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4. 请简要介绍“文化大革命”的时间和历史影响。
5. 请简要介绍“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应用题1. 请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2. 请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请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 请分析“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和澳门的实施情况。
5. 请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初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初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涂于涂卡上.)1.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下列工具可能发现于北京人遗址的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骨耜D.铁制农具2.“周围一带系沼泽地,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
地板上为起居住室。
”从材料可以推断出所反映的原始人类应该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居民3.《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
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
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
你认为“寻根问祖”应追溯到()A.元谋人B.半坡人C.炎帝黄帝 D.三皇五帝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其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的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5.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6.“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
下列文物属于殷商时期的是()A.B.C.D.7.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公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
此材料反映了()①周王朝的势力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②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③诸侯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的进程④分封制逐渐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
1、如果地图上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线,那么通常右边表示的方向是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2、在1:40000000的地图上,一厘米表示实地距离是
A、4千米
B、400千米
C、4000千米
D、40千米
3、某城市东门是店铺林立、商品丰富、人流繁多的地区,这里是
A、文教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工业区
4、一般地图上表示河流、湖泊的颜色是
A、黑色
B、蓝色
C、白色
D、红色
5、中国位于
A、亚洲东部
B、太平洋东岸
C、南半球
D、西半球
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已在那里设立了
A、直辖市
B、省
C、自治区
D、特别行政区
7、有关东西两半球界线的划分,正确的是
A.0°和180°经线圈B.20°W和160°E经线圈
C.20°E和160°W经线圈D.赤道
8、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阳光灿烂
B、雨过天晴
C、风和日丽
D、四季如春
9、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叫
A.海湾B.海峡C.内海D.海洋
10、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大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德干高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11、下列气候类型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高山气候
D、季风气候
12、有关我国地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山区面积广大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13、我国著名的三峡水利工程在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14、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分布的连线,正确的是
A、壮族——广东
B、维吾尔族——内蒙古
C、藏族——新疆
D、回族——宁夏
15、中国南方与北方的自然界线是
A、秦岭—淮河一线
B、黑河—腾冲一线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16、“那达慕”盛会反映了哪个少数民族的风情
A、回族
B、蒙古族
C、藏族
D、傣族
17、“梯田是小伙子的脸”哪个少数民族的俗语
A、傣族
B、哈尼族
C、土家族
D、苗族
18、在新疆的绿洲上居住的人们利用的一种灌溉设施是
A、坎儿井
B、建造大型水塔
C、开凿运河
D、都江堰水利工程
19、“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主要反映了气候的
A、复杂性
B、多样性
C、突变性
D、垂直差异性
20、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要素有……
A、风力和降水
B、气温和气压
C、气温和降水
D、风力和气压
21、下列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澳大利亚
B、加拿大
C、意大利
D、中国
22、美国纽约地理坐标是40°N、75°W,关于纽约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3、下列省级行政区,属于西部地区的是……………………
A、山西省
B、河南省
C、江西省
D、重庆市
24、关于哈萨克牧民科学利用天山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分布在山谷间的牧场
B、春秋时节生活在高海拔地区
C、冬季主要在山麓地带
D、天山牧场可“四季放牧”
25、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
A、阿根廷
B、蒙古
C、澳大利亚
D、中国
26、下列平原中,有稻作文化印记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西欧平原
C、亚马孙平原
D、华北平原
27、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带分布在……………………
A、几内亚湾沿岸
B、墨西哥湾沿岸
C、波斯湾沿岸
D、北海沿岸
28、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数分布在………………………………………
A、高原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区
D、内陆地区
29、交通拥挤是城市的突出问题之一,下列哪一项不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A、机关与企业上下班时间错开
B、商业区与娱乐区集中布局
C、发展地铁
D、建环城公路
30、服饰是社会变革的一个窗口,辛亥革命时期有人设计了一种新式服装是
A、旗袍
B、中山装
C、西装
D、马褂
31、地质学家是通过什么来了解几百万年前发生的事情………………
A、动物
B、书本
C、化石
D、植物
32、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33、小明家中的下列物品属于文物的是
A、父亲的手提电脑
B、母亲的金项链
C、客厅的明朝瓷瓶
D、小明幼儿园时用过的课本
34、民间故事大多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并在劳动人民中长期流传。
下面哪一则是民间故事
A、《红楼梦》
B、《水浒传》
C、《白蛇传》
D、《孙子兵法》
35、我国云南哀牢山区的哈尼人把水稻种在山上,方法是
A、愚公移山,把山削为平地
B、培植本土水稻,引大河流域的水灌溉
C、修筑层层梯田,利用山泉溪流D山上插秧,山下播种
36、平均海拔最底和最高的大洲是
A、欧洲、南极洲
B、欧洲、非洲
C、亚洲、南极洲
D、亚洲、非洲
37、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居住在山东东海小岛的人们的生活主要靠
A、开采石油
B、砍伐树木
C、捕鱼
D、开采煤矿
38、率领远航船队首次进行环球航行的是……
A、哥伦布
B、达·伽马
C、麦哲伦
D、迪亚士
39、下面哪一部文献是司马迁著述
A、《史记》
B、《汉书》
C、《诗经》
D、《资治通鉴》
40、《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A、宋朝
B、唐朝
C、元朝
D、西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41、美国中西部平原用种庄稼;澳大利亚牧场最突出的特点是
程度非常高。
42、一座吸引人的、适合人居住的现代都市,除了、商业繁荣、交通便利之
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
43、20XX年的APEC会议在我国(城市)召开。
20XX年的奥运会将在我国
的举行。
4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这是世纪年代。
45、改变了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起来。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使西方国家强大起来。
46、和都是历史证据,人们口传的东西也是重要的资料。
三、连线题(4分)
47、将左边的称谓与右边的城市对应填写
①、被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A、筑波
②、日本新兴的科学城B、深圳
③、意大利的“水上城市”C、巴黎
④、从小渔村变成大城市D、威尼斯
四、读图回答:(共44分)
48、阅读湄南河平原的位置图,指出该区域的气候、人口、农作物、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6分)
49、请按时间(以年为单位)顺序为轴编写你个人成长历程图。
(至少列举6件大事)(6分)
50、丝绸之路上繁华一时的古楼兰为什么消失了?它的消失给我们带来什启示?(12分)
51、指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并对应写出一个代表该文明的遗址。
(8分)
52、阅读嘉兴位置图,简要说出嘉兴对外交往位置的优越性。
为把嘉兴在20XX年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你有哪些好建议?请以自己的名义写一封信给市长。
(12分)
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41、机器、机械化42、经济发达、优美的生活环境
43、上海、北京44、20 、40
45、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46、文献、文物
三、连线题(4分)
47、① C ② A ③ D ④B
四、读图回答:(每小题6分,共24分)
48、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人口众多;种植水稻等;精耕细作;以稻米为主食,居住集中;祈求神灵保护。
49、略。
50、环境恶化导致水资源缺乏,土地逐渐沙漠化等。
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令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51、A、古代埃及——金字塔、B、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石碑、
C、古印度——摩享佐-达罗城堡、
D、中国——长城等
5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