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水电站引水隧洞探放水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3#支洞引水隧洞
探
放
水
专
项
方
案
项目经理
总工程师安全副经理
生产副经理编制人
编制时间: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章概况 (1)
第二章探水原则与方法 (7)
第三章安全技术措施 (9)
第二部分
图纸
职工培训学习及施工技术交底表
第一章概况
一、水文气象及地形地质
1、水文气象
(1)水文
@@电站位于甘洛县境内甘洛河流域中上游河段,坝址以上河道长36.5km,河道平均比降35.1‰,控制集雨面积351.1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7′06″、北纬28°43′30″;电站厂房位于格古河汇口下游约1.2km处的@@乡,厂房以上河道长46.3km,平均比降27.9‰,控制集雨面积609.1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1′24″、北纬28°45′35″。
据甘洛县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历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为87.9mm,历年出现大于25.0mm的降水日为6.1天。
(2)气象
甘洛河流域位于凉山与四川盆地之间过渡地带,属中亚热带气候,由于流域地形地貌特点,垂直气候特征明显,流域具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气温随高程上升而降低,降雨随高程升高而增加。流域内气候温和,日照较多,四季分明,霜期不长。
流域内有甘洛气象站,测站海拔高程1070m。据甘洛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年气温16.2℃,其中7月平均气温24.5℃,1月平均气温6.5℃;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2℃,历年极端最低气温-5.7℃;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73.3mm,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78.4%,12~2月仅占全年降水量1.4%;历年最大1日降水量87.9mm;多年平均年风速2.1m/s,历年最大风速24m/s。
二、地形、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引水隧洞于甘洛河左岸山体内通过,洞线通过地带山势高大雄厚,地面高程一般1880~2050m,洞室埋深一般50~200m,最大
650m。侧向水平埋深除进口洞段、个别傍山段为80~200m外,其余洞段为300~1000m。
沿线从上游至下游与甘洛河垂直的冲沟较发育,其中较大的3条主要冲沟(加洛沟、石干千沟、@@沟),沟内均常年有流水,沟底被坡洪积物覆盖,沟底高程分别为1950~1930m、2000~2050m 和1850~1870m,切割深度60~200m,跨沟段洞室垂直埋深约64~200m。
2、地层岩性
沿线出露基岩主要有志留系(S)、泥盆系(D)和二叠系下统(P1)地层。二叠系地层分布高程高,隧洞洞身基本不涉及。第四系地层主要分布于斜坡和冲沟地带,厚度一般0~50m,个别地段大于80m。隧洞沿线地层岩性见表2-2-1。
引水线路地层岩性表
表2-2-1
对引水隧洞通过的主要地层的岩石取地表样进行室内试验,试验成果见表2-2-2。
根据试验资料,结合坝址区岩石试验成果:引水隧洞围岩中弱风化生物碎屑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粉砂岩等饱和抗压强度为23.7~35.2MPa,属较软岩~中硬岩,弱风化石英砂岩饱和抗压强度为64.5MPa,属坚硬岩;新鲜石英砂岩、白云岩饱和抗压强度为89.0~112.1MPa,属坚硬岩,新鲜泥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饱和抗压强度为27.4~37.4MPa,属较软岩~中硬岩。
引水线路区岩石室内试验成果表
表2-2-2
3、地质构造
引水隧洞位于主干构造-马拉哈背斜北西翼,沿线发育次级褶皱厄曲背斜和吉洛向斜,其构造轴线分别在桩号0+945和3+973附近通过。未见大的断裂构造,区内地质构造主要受次级褶皱影响,洞线主体走向从正东向转为N40°E,与主构造线(岩层产状)斜交。受次级褶皱影响,线路区岩层变化较大,现将线路区各段岩层产状列于表2-3-1。
引水线路区各段岩层产状表
表2-3-1
受上述次级褶皱影响,除发育层面裂隙外,隧洞不同构造部位发育的优势构造裂隙也有一定的差异,据地表地质测绘资料,主要裂隙特征见表2-3-2。
引水线路区构造裂隙特征表
表2-3-2
从上表可以看出,引水线路总体发育四组构造裂隙,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发育的程度有一些差异,在大多数洞段与洞线呈大角度相交,且在地表均有不同程度的张开,一般充填粉质粘土,各组裂隙间距0.3~1.2m不等,延伸长度一般1~3m。
4、水文地质条件
线路通过区的地下水按其埋藏条件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受地形、岩性、裂隙发育程度和连通状况的控制,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赋存和运行介质主要为风化带中岩体或裂隙密集带,排泄于沟谷中。由于在引水隧洞左侧山岭一带,广泛出露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平缓的盖在碳酸盐地层之上,玄武岩的岩性致密、柱状节理不甚发育,具有相对的隔水性能,阻截了区间地表水的大量下渗,而是向冲沟汇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隧洞沿线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而志留系下统韩家店组的生物碎屑灰岩,溶洞和溶隙等岩溶虽有一定程度的发育,规模均不大,同时其上下均分布有粉砂岩和页岩,对地下水的下渗有一定的阻隔作用,因此,岩溶地下水的活动也有限,大都在层内沿层面运移,在与下部非可溶岩界面附近排泄,流量都较小,如石干千下游的K1号溶洞就是一个例证,流量仅0.002m3/s。又由于引水隧洞右侧的甘洛河河谷深切,岸坡大都陡直,也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泄,故岸坡岩体中未见大的泉点出露,仅在河岸坡脚一带偶见有地
下水露头。值得提出的是:根据地质测绘,在本级电站厂房下游约4.6km处色依电站旁的K4溶洞泉涌,水量达0.7m3/s,据访问调查得知该泉为色依电站发电水源,其溶洞是顺Sh2层之灰岩中向上游延伸,洞内见有高宽达10m左右的溶腔,溶洞的可进入深度大于1000m,据次初步分析认为,该溶洞有可能沿Sh2层灰岩延伸于石干千沟一带并得到该沟沟水的补给。
据水质简分析试验,沟水均为重碳酸硫酸钙镁钾钠(HCO3—Ca·Mg·K+Na)型水,HCO3-=1.82mmol/L,SO4--=53.79mg/L ,Mg++ =13.071mg/L,侵蚀性CO2=0.00mg/L,PH值为8.9;地下水为重碳酸钾钠钙(HCO3—K+Na·Ca)型水,HCO3-=1.98mmol/L,SO4--=28.34mg/L,Mg++ =2.43mg/L,侵蚀性CO2=0.00mg/L,PH值为7.5;对任何水泥拌制的砼均无腐蚀性。
(四)、充水因素分析
1.充水水源
(1) 地表水
矿区边界附近和外围有两条小河,一条位于矿区东部外围河谷;
一条位于矿区南部边界叫羊场河, 自西向东径流出区外。在羊场附近交汇流入罗细河。河水流量变化大,雨季暴涨,枯季较小但不干涸,受大气降水的控制。
矿区内冲沟较发育,冲沟接受雨季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及上覆地层地带,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将来沿沟溪一带开采煤层时,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或采矿裂隙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浅部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