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第08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社会性学习对幼儿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 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和集体关系的维护, 还因为幼儿需要它减少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 性。
15
论述社会性学习对幼儿重要性
社会性学习对于幼儿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有助于人际关系的 融洽和集体关系的维护,还因为幼儿需要它减少日常生活中 的不确定性。幼儿跟大人一样当他不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 事禁止做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烦躁感他的行为也就没有 规律。
(4)大众传媒
信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个体社会化内 容和方式也多元化。信息社会中,各梯队信息 的选择、加工过程直接制约个体的价值取向和 生活方式。
信息污染对个体社会化的消极作用已日益严重。 个体生活方式已日益技术化和机器化。于是, 人际交往减少,人机对话增加,不仅在生活方 式上而且在思维方式上都发生一场“社会化革 命”其后果很难预料。
(了解) 6.艾里克森社会性学习理论(了解)
5
(识记)社会性 P259
• 是个人所具有的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必须 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其思考和行动必须符合 社会条件的特性。
• 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均衡对于个人的精神健 康具有重大的意义。 儿童要适应自己所属 的群体就得有圆满处理人关系的能力有敏 锐的对人的感受性而且要学会群体、社会 所共有的标准的行为方式、规范和习惯这 些都属于社会性的发展。
(识记)
• 2.幼儿社会性学习的指导方法(应用)
• 2. 社会性、社会化、社会性学习的联系 • 3.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的原则(理解)
(理解)
(三)幼儿品德心理
• 3.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心理机制(理解) • 1.皮亚杰与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
• 4.幼儿社会性学习的含义及其意义(理
论(理解)
解)
• 2.幼儿道德认识的特点与教育(应用)
一旦建立了准则即便没有人在身边幼儿也会按照准则行事。因 为履行或完成符合准则的行动幼儿体会到满足感和自我充实 感如果行动违反准则幼儿就会产生罪恶感和羞耻心。这种内 化的社会准则正是道德意识的基础是道德行动的指南。
当幼儿牢固地建立了内部准则当他在实践和空间上都能遵照准 则坚持一定的社会行为时他的作为人格特征的社会性便可以 获得承认了。但是这种指南针一般的准则不是一下子建立起 来的。它需要我们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合他们活动的、具有统 一性、经常性和反复性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幼儿才能在心目 中逐渐形成行为准则。
★(识记)社会性学习P264
是指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社会性经验并改 变其行为的过程。
社会性学习是幼儿学会做人的过程即从一 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第一节 社会性与社会性学习
简答4.幼儿社会性学习的含义及其意义 (理解)
P264
• 幼儿社会性学习是初级的社会化过程,指幼 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社会性经验并改变 其行为的过程。
幼儿教育心理学
明州学院
第八章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第一节 社会性与社会性学习 第二节 幼儿社会性教育 第三节 幼儿品德心理
第一节 社会性与社会性学习
(一)社会性与社会化:社会性学习
1.社会性、社会化、社会性学习的含义(识记)
• 社会性:个人所具有的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必 须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其思考和行动必须复合 社会条件的特性。 P259

5.J.克劳森关于儿童期社会化的七项任务 与个性形成的四个阶段(了解)

3.道德情感发展的三阶段)(理解)
• 6.艾里克森社会性学习理论(了解)
• 4.幼儿道德情感的特点与培养(应用) • 5.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理解)
• 6.幼儿道德行为的教育(应用)
4
第一节 社会性与社会性学习
(一) 社会性与社会化:社会性学习P259 1.社会性、社会化、社会性学习的含义(识记) 2. 社会性、社会化、社会性学习的联系(理解) 3.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心理机制(理解) 4.幼儿社会性学习的含义及其意义(理解) 5.J.克劳森关于儿童期社会化的七项任务与个性形成的四个阶段
9
(1)家庭
家庭是社会化的最初执行者。社会价值观念和 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社会化的目标首先是通过 父母传递给儿童的。
家庭对个体社会化过程的作用基本上沿着两条 基线展开:
一条基线是教养方式及其监控机制,这条基线 直接影响个体社会化发展的方向。
另一条基线是家庭氛围及其文化蕴味,这条基 线间接地制约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差异。
(2)学校
当儿童进入学校其社会角色必然发生质 变,这种质变,一方面反映在社会期望 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在儿童自身的主 观评价上。
学校对个体社会化产生影响的基本方式 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师生交往过 程的直接指导;二是教育活动中学生的 主动内化;三是校园文化的间接熏陶。
(3)同辈群体
• 同辈群体在个体社会化交往中具有松散性和 隐蔽性的特点。同辈群体往往在更高程度上 控制着个体的行为和态度,具有更大的吸引 力。同时同辈群体是自主构成的因而具有更 大的亲和力,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及情感体验 具有深刻的影响。
(1)社会教化:个体社会化的外部动因:
(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大 众传媒)这四种社会教化方式在个体社会化过 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因年龄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 存在差异。
(2)个体内化:个体社会化的内部动因:
(1、观察学习、2、认知加工、3、角色扮演、 4、自我强化、5、社会合作)这五种方式多是 交互发生的,具有“共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
社会性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是由对成人的依恋到自己独立的 过程。
一是获得处理对人关系的能力的过 程。
(识记)社会化P259
• 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 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 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 程。
第一节 社会性与社会性学习
3.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心理机制(理解)P260
• 社会化: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 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 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P259
• 社会性学习: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社会性经验 并改变其行为的过程。 P264
3
考核要求
(一)社会性与社会性学习
(二)幼儿社会性教育
• 1.社会性、社会化、社会性学习的含义 • 1.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特点(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