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外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契机和优势,有效地发挥中小企业作用,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小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一)中小企业是提高市场效率,增强区域经济活力的主力军

根据经济学的观点,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形态,而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之一是市场存在众多的企业。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保障,代表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但是中小企业具有产品和技术结构相对简单、应变能力强、经营灵活等特点,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所以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创造市场活力,为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营造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对市场效率的提高和增强区域经济活力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已超过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0%,税收收入总额中有53%以上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已成为增强区域经济活力的主力军。

(二)中小企业是解决区域经济就业问题的主渠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失业、下岗、分流和优化组合出来的人员越来越多,加上农村涌现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使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我国国情,按照比较优势的理论,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劳动密集程度高,工资成本却普遍低于大企业,以同等的资金投入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据有关方面计算,以同样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创办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是大企业的4倍多;以同样产值计算,小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为大型企业的倍。

(三)中小企业是解决农民增收,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大都是成长于农村,在复杂变化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来,他们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飞跃发展。从全国看,排在前20名的民营农牧企业的年销售收入总和超过1000亿元,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现有58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000多家,市、县级的龙头企业近万家,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是拉动区域经济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方面,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并做出突出贡献。在美国,70%以上的专利是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的,其平均创新能力是大企业的2倍以上。数据显示我国专利技术的65%、技术创新的75%以上,新产品的80%是中小企业所创造的。

二、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困难与不足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但是相对大企业,中小企业是一个弱势群体,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一直是困扰着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在辽宁的辽西北地区表现的更为突出。虽然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得到了一些缓解,但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尚不到位,融资、信用担保等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滞后,担保实力不足,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使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还非常单一,绝大部分仍是依赖银行贷款。由于中小型企业从银行获取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的能力有限,企业又达不到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要求,从而也难于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因而导致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受到影响。

(二)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遭受不平等的待遇

虽然政策规定一般性竞争领域允许中小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站在统一起跑线上竞争。但是,市场准入方面还存在的一些明显的体制性障碍,相关准入政策在具体的操作中没有形成标准化和统一化,没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没有做到一视同仁,一些部门对中小民营企业还存在“唯成份论”,以致在具体工作上或有意或无意、或直接或间接地限制中小民营企业,致使中小企业遭受不平等的待遇,发展空间有限,合法利益没有得到保护,影响中小企业投身区域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区域经济增加了生机。但是还远不够。例如,“十一五”期间辽宁省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28%,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成的项目只占全省的%。一部分中小民营企业主文化程度不高,目光短浅,缺乏科技创新的战略远见和创新动力。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科技专项经费投向偏少,缺乏高素质技术人才支撑,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竞争力、品牌竞争力难以形成较强的优势,使中小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四)管理模式落后,高素质人才缺乏

由于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仍然实行传统式、家族式管理,企业从老板、管理层、中层领导,甚至是基层领导都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或者是亲戚关系;家族自成一统,排斥外族人才,而且大部分管理者观念陈旧、知识匮乏,个人在企业管理中随意性比较严重,

缺乏创新思想,加之粗放和原始化的管理,进行家族化的指挥,导致一些中小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资源难以优化配置,获得核心竞争力。同时中小企业在工资福利待遇及社会地位、发展前景等与大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难以吸引到高素质人才。

三、中小企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企业集群依靠其内部联系网络,有力推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通过培育地方企业聚集,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有效结合,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取得了不少的成功的经验。近几年,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开始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集群,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企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聚集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企业聚集实际上是把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通的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地生产经营模式,是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二)企业群聚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创新是区域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但是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企业很难单独开展创新活动,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这一要求恰好为企业聚集的网络特性所体现。首先,企业群落内部,容易产生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累积效应。在企业集群内部,集聚着数量众多的相关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等,在生产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的同时,大量生产企业也时刻面临同行竞争的压力,这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使集群内的企业时刻保持创新的动力。其次,企业之间紧密的网络关系,降低了学习成本,促进更多有创新价值的活动发生。

(三)企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产业柔性集聚体与区域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获得来源于产业在其内部集聚过程中的所获得的优势。以柔性专业化为特征的大量中小企业集聚群体,它们彼此之间通过分工与合作而结成稠密的区域网络组织,共同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这些专业化的产业集聚体内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创新活动不断涌现,从而呈现很强的区域竞争力,如意大利东北部与中部地区、美国的硅谷地区、德国的南部地区等。回顾区域和企业发展演变的历史,可以发现在工业时代,区域经济相对独立,除了资源争夺外,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企业追求的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四、总结

中小企业即使在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也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以美国为例: 在美国企业总数中, 小型企业约占98 % , 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约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5 % , 小企业的就业人数也占全国就业总数的50 %以上。1997 年, 美国有2000 多万个中小企业, 占企业数量的95 % , 他们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50 %以上, GNP 的39 %以上, 提供的就业机会占新创造就业机会的2/ 3 ,技术创新占全部技术创新的50 %以上。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 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一个资金短缺、劳动力充足、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中, 更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 中小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