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液化气汽车加气站规范

合集下载

汽车加注加气站设计与建设规范(最新版)

汽车加注加气站设计与建设规范(最新版)

汽车加注加气站设计与建设规范(最新版)本文档旨在提供汽车加注加气站设计与建设的规范和指导,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和符合环保要求。

设计要求1. 加注加气站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设计,并获得必要的批准和许可。

2. 设计应充分考虑加注加气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例如采用节能设备和使用清洁能源。

3. 站点的位置应便于接驳道路和交通流动,同时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安全和便利性。

4. 设计应考虑站点的使用量和服务能力,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5. 站点的布局和建筑物应符合安全要求,并提供清晰的指示和标识。

6. 设计应充分考虑紧急情况和事故处理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7. 加注加气设备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建设要求1. 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保证建设质量。

2. 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并保护周边环境。

3. 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并遵守操作规程。

4. 建设完成后,应进行系统调试和验收,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应建立日常维护和巡检制度,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备和部件。

环保要求1. 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采用低噪音设备和防漏措施。

2. 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确保对环境的污染最小化。

3. 加注加气站应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安全管理1. 加注加气站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员的聘任和培训。

2. 建设期间和运营期间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

3. 应建立报警装置和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风险和突发事件。

4. 设备和管道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汽车加注加气站设计与建设的规范要求,希望能为您的项目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和主管部门。

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

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
的安全装置。
3.0.17 加气枪 fueling Connector 附属加气机与加气软管连接,向LNG(CNG)储气瓶充
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9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4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484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517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hgt2059220635钢制法兰垫片紧固件sht3412石油化工管道用金属软管选用检验及验收sht3521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y0007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tsgd0001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zf001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液化天然气lngl一种在液态状况下的无色流体主要由甲烷组成组分可能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氮或通常存在于天然气中的其他组分
LNG加气站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 加气站分级和站址选择 站内平面布置、工艺设施、消防设施及排水、 电气、建筑物、采暖通风 绿化和施工与验收等方面的规定。
1 范围
1.0.1 本规范制定了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的设计、施工建造等方面 的规定。
1.0.2 本规范适用于LNG储存量不超过180m³,LNG工作压力不大于1.6MPa,LCNG工作压力不大于25.0 MPa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汽车加气站工程的设 计、施工及验收:

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为了确保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能够安全、有效地为用户提供加气服务,设计和施工过程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设计和施工规范的一些建议。

1.选址与土地准备
2.设备与安全系统
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设计应包括涵盖所有加气、储存、冷却和安全系统的先进设备。

这些设备应满足相关国际和国内规范,并按照制造商的指南进行安装和调试。

站点应配备自动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气体泄漏、温度变化以及其他可能的安全隐患。

3.安全防护与紧急处理
4.排气与处理
5.运营管理
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运营管理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工人安全、设备维护、加气程序、用户信息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

站点应建立较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培训,以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6.环境保护
总结:
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设计和施工必须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站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除了设备和系统的安装,运营管理和安全防护
也是关键的方面。

合理的选址、设备选择以及环境保护措施将进一步提高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可持续发展和用户满意度。

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

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代替标准 采标号采标号 批准日期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实施日期1.NB/T 1001-2011 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 2011-07-28 2011-11-12.NB/T 25001—2011 核电厂选址质量保证要求 2011-07-28 2011-11-13.NB/T 25002—2011 核电厂海工构筑物设计规范 2011-07-28 2011-11-14.NB/T 25003—2011 核电厂选址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定 2011-07-28 2011-11-15.NB/T 25004—2011 汽水分离再热器性能试验规程 ASME PTC12.4—20042011-07-28 2011-11-16.NB/T 25005—2011 核电厂汽轮机气缸焊接修复技术规程 2011-07-28 2011-11-17.NB/T 25006—2011 核电厂汽轮机叶片焊接修复技术规程 2011-07-28 2011-11-18.NB/T 25007—2011 核电厂调试文件体系编制要求 2011-07-28 2011-11-19.NB/T 25008—2011 核电厂海水冷却系统腐蚀控制与电解海水防污2011-07-28 2011-11-110.NB/T 31003-2011 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 2011-07-28 2011-11-111.NB/T 35001-2011 梯级水电站水调自动化系统设计规范 2011-07-28 2011-11-112.NB/T 35002-2011 水力发电厂工业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2011-07-28 2011-11-113.SY 5726-2011 石油测井作业安全规范 SY/T 5726-2004 2011-07-28 2011-11-114.SY 6428-2011 浅海移动式平台沉浮与升降安全规程 SY 6428-1999 2011-07-28 2011-11-115.SY 6554-2011 石油工业带压开孔作业安全规范 SY/T 6554-2003 API RP 2201:2003,MOD2011-07-28 2011-11-116.SY 6560-2011 海上石油设施电气安全规程 SY/T 6560-2003 2011-07-28 2011-11-1序号标准编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代替标准 采标号采标号 批准日期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实施日期17.SY 6561-2011 油气田注天然气安全技术规程 SY/T 6561-2003 2011-07-28 2011-11-118.SY 6562-2011 轻烃回收安全规程 SY/T 6562-2003 2011-07-28 2011-11-119.SY 6564-2011 海上石油作业系物安全规程 SY/T 6564-2003 2011-07-28 2011-11-120.SY 6565-2011 油气田注二氧化碳安全规程 SY/T 6565-2003 2011-07-28 2011-11-121.SY 6605-2011 石油钻、修井用吊具安全技术检验规范 SY/T 6605-2004 2011-07-28 2011-11-122.SY 6607-2011 石油天然气行业建设项目(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写细则SY/T 6607-2004 2011-07-28 2011-11-123.SY 6818-2011 煤层气井钻井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2011-07-28 2011-11-124.SY/T 0530-2011 油田采出水中含油量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 SY/T 0530-1993 2011-07-28 2011-11-125.SY/T 5089.1-2011 钻井井史格式 第1部分:陆地部分 SY/T 5089.1-2007 2011-07-28 2011-11-126.SY/T 5171-2011 陆上石油物探测量规范 SY/T 5171-2003 2011-07-28 2011-11-127.SY/T 5191-2011 气相色谱录井仪 SY/T 5191-1993 2011-07-28 2011-11-128.SY/T 5314-2011 陆上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 SY/T 5314-2004、SY/T 6386-19992011-07-28 2011-11-129.SY/T 5332-2011 陆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SY/T 5332-2005、SY/T 6591-20042011-07-28 2011-11-130.SY/T 5338-2011 加固井壁和人工井壁防砂工艺作法 SY/T 5338-2000、SY/T 5339-20002011-07-28 2011-11-131.SY/T 5404-2011 扩张式封隔器 SY/T 5404-2002 2011-07-28 2011-11-132.SY/T 5519-2011 盆地评价技术规范 SY/T 5519-1996 2011-07-28 2011-11-133.SY/T 5566-2011 低能源原油含水分析仪 SY/T 5566-1998 2011-07-28 2011-11-134.SY/T 5614-2011 岩石荧光薄片鉴定 SY/T 5614-1998 2011-07-28 2011-11-1序号标准编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代替标准 采标号采标号 批准日期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实施日期35.SY/T 5732-2011 抽油泵脱接器 SY/T 5732-1995 2011-07-28 2011-11-136.SY/T 5758-2011 钻井液用润滑小球评价程序 SY/T 5758-1995 2011-07-28 2011-11-137.SY/T 5771-2011 地面磁法勘探技术规程 SY/T 5771-2004、SY/T 6249-2005、SY/T 5801-19992011-07-28 2011-11-138.SY/T 5835-2011 压裂用井口球阀 SY/T 5835-1993 2011-07-28 2011-11-139.SY/T 5838-2011 陆上油气探明经济可采储量评价细则 SY/T 5838-1993 2011-07-28 2011-11-140.SY/T 5841-2011 钻井技术经济指标及计算方法 SY/T 5841-2005 2011-07-28 2011-11-141.SY/T 5846-2011 套管补贴工艺作法 SY/T 5846-1993 2011-07-28 2011-11-142.SY/T 5848-2011 抽油杆防脱器 SY/T 5848-1993 2011-07-28 2011-11-143.SY/T 5872-2011 抽油泵检修规程 SY/T 5872-1993 2011-07-28 2011-11-144.SY/T 5875-2011 油井液面测试方法 SY/T 5875-1993 2011-07-28 2011-11-145.SY/T 5901-2011 石油勘探开发仪器仪表分类 SY/T 5901-1993、SY/T 6232-19962011-07-28 2011-11-146.SY/T 5918-2011 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修复技术规范 SY/T 5918-2004 2011-07-28 2011-11-147.SY/T 5921-2011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操作维护修理规程 SY/T 5921-2000 2011-07-28 2011-11-148.SY/T 5924-2011 油井堵水作业方法 裸眼井机械卡堵水作业 SY/T 5924-1993 2011-07-28 2011-11-149.SY/T 5968-2011 探井试油质量评定规范 SY/T 5968-1994 2011-07-28 2011-11-150.SY/T 6010-2011 沉积盆地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方法 SY/T 6010-1994 2011-07-28 2011-11-151.SY/T 6064-2011 管道干线标记设置技术规范 SY/T 6064-1994 2011-07-28 2011-11-152.SY/T 6069-2011 油气管道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规范 SY/T 6069-2005 2011-07-28 2011-11-1序号标准编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代替标准 采标号采标号 批准日期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实施日期53.SY/T 6150.1-2011 钢制管道封堵技术规程 第1部分:塞式、筒式封堵SY/T 6150.1-2003 2011-07-28 2011-11-154.SY/T 6150.2-2011 钢制管道封堵技术规程 第2部分:挡板-囊式封堵SY/T 6150.2-2003 2011-07-28 2011-11-155.SY/T 6178-2011 水淹层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 SY/T 6178-2000 2011-07-28 2011-11-156.SY/T 6285-2011 油气储层评价方法 SY/T 6285-1997 2011-07-28 2011-11-157.SY/T 6290-2011 地震勘探辅助数据SPS格式 SY/T 6290-1997 SPSRev.1:2006,MOD2011-07-28 2011-11-158.SY/T 6325-2011 输油气管道电气设备管理规范 SY/T 6325-1997 2011-07-28 2011-11-159.SY/T 6470-2011 油气管道通用阀门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SY/T 6470-2000 2011-07-28 2011-11-160.SY/T 6491-2011 油层套管模拟井射孔试验与评价 SY/T 6491-2000 2011-07-28 2011-11-161.SY/T 6546-2011 复杂岩性地层测井数据处理解释规范 SY/T 6546-2003 2011-07-28 2011-11-162.SY/T 6548-2011 石油测井电缆和连接器的使用与维护 SY/T 5634-1999、SY/T 6548-20032011-07-28 2011-11-163.SY/T 6552-2011 石油工业在用压力容器检验 SY/T 6552-2003 API RP572:2001,MOD2011-07-28 2011-11-164.SY/T 6557-2011 石油工业防火用水喷淋系统应用指南 SY/T 6557-2003 API RP 2030:2005,MOD2011-07-28 2011-11-165.SY/T 6611-2011 石油定量荧光录井规范 SY/T 6611-2005 2011-07-28 2011-11-166.SY/T 6819-2011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站应急处置程序编写规则 2011-07-28 2011-11-167.SY/T 6820-2011 石油储罐的安全进入和清洗 API Std2015:2001,MOD2011-07-28 2011-11-168.SY/T 6821-2011 电缆输送射孔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2011-07-28 2011-11-169.SY/T 6822-2011 裸眼井单井测井系列优化选择 2011-07-28 2011-11-1序号标准编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代替标准 采标号采标号 批准日期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实施日期70.SY/T 6823-2011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 2011-07-28 2011-11-171.SY/T 6824-2011 油气井用复合射孔器通用技术条件及检测方法2011-07-28 2011-11-172.SY/T 6825-2011 管道内检测系统的鉴定 API Std1163:2005,MOD2011-07-28 2011-11-173.SY/T 6826-2011 液体管道的计算监测 API RP1130:2007,MOD2011-07-28 2011-11-174.SY/T 6827-2011 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技术规范 2011-07-28 2011-11-175.SY/T 6828-2011 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技术规范 2011-07-28 2011-11-176.SY/T 6829-2011 煤层气集输与处理运行规范 2011-07-28 2011-11-177.SY/T 6830-2011 输油站场管道和储罐泄漏的风险管理 2011-07-28 2011-11-178.SY/T 6831-2011 油气井录井系列规范 2011-07-28 2011-11-179.SY/T 6832-2011 致密砂岩气地质评价方法 2011-07-28 2011-11-180.SY/T 6839-2011 海上拖缆式地震勘探定位导航技术规程 2011-07-28 2011-11-181.SY/T 6840-2011 超声成像测井仪 2011-07-28 2011-11-182.SY/T 6841-2011 电法勘探瞬变电磁仪 2011-07-28 2011-11-183.SY/T 6842-2011 过油管碳氧比能谱测井仪 2011-07-28 2011-11-184.SY/T 6843-2011 海上石油勘探充油电缆技术规范 2011-07-28 2011-11-185.SY/T 6844-2011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 2011-07-28 2011-11-186.SY/T 6845-2011 海洋弃井作业规范 2011-07-28 2011-11-187.SY/T 10017-2011 海底电缆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 SY/T 10017-2005 2011-07-28 2011-11-188.DL/T 5016-20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 DL/T 5016-1999 2011-07-28 2011-11-1序号标准编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代替标准 采标号采标号 批准日期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实施日期89.DL/T 490—2011 发电机励磁系统及装置安装、验收规程 DL/T 490—1992 2011-07-28 2011-11-190.DL/T 714—2011 汽轮机叶片超声波检验技术导则 DL/T 714—2000 2011-07-28 2011-11-191.DL/T 805.1—2011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1部分: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导则DL/T 805.1—2002 2011-07-28 2011-11-192.DL/T 618—201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DL/T 618—1997 2011-07-28 2011-11-193.DL/T 292—2011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振动控制导则 2011-07-28 2011-11-194.DL/T 293—2011 抽水蓄能可逆式水泵水轮机运行规程 2011-07-28 2011-11-195.DL/T 294.1—2011 发电机灭磁及转子过电压保护装置技术条件第1部分:磁场断路器2011-07-28 2011-11-196.DL/T 294.2—2011 发电机灭磁及转子过电压保护装置技术条件第2部分:非线性电阻2011-07-28 2011-11-197.DL/T 295—2011 抽水蓄能机组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2011-07-28 2011-11-198.DL/T 296—2011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导则 2011-07-28 2011-11-199.DL/T 297—2011 汽轮发电机合金轴瓦超声波检测 2011-07-28 2011-11-1 100. DL/T 298—2011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电晕检测与评定导则 2011-07-28 2011-11-1101. DL/T 299—2011 火电厂风机、水泵节能用内反馈调速装置应用技术条件2011-07-28 2011-11-1102. DL/T 300—2011 火电厂凝汽器管防腐防垢导则 2011-07-28 2011-11-1 103. DL/T 301—2011 发电厂水汽中痕量阳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2011-07-28 2011-11-1104. DL/T 302.1—2011 火力发电厂设备维修分析技术导则 第1部分:可靠性维修分析2011-07-28 2011-11-1105. DL/T 302.2—2011 火力发电厂设备维修分析技术导则 第2部分:风险维修分析2011-07-28 2011-11-1序号标准编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代替标准 采标号采标号 批准日期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实施日期106. DL/T 304—201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现场交接试验导则2011-07-28 2011-11-1107. DL/T 5099—2011 水工建筑物地下工程开挖施工技术规范 DL/T 5099—1999 2011-07-28 2011-11-1108. DL/T 5205—2011 电力建设工程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输电线路工程DL/T 5205—2005 2011-07-28 2011-11-1109. DL/T 5341—2011 电力建设工程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变电工程DL/T 5341—2006 2011-07-28 2011-11-1110. DL/T 5369—2011 电力建设工程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火力发电工程DL/T 5369—2007 2011-07-28 2011-11-1111. DL/T 5253—2011 贫胶渣砾料碾压混凝土施工导则 2011-07-28 2011-11-1 112. DL/T 5254—2011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搅拌楼安全操作规程 2011-07-28 2011-11-1 113. DL/T 5255—2011 水电水利工程缆索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2011-07-28 2011-11-1。

中国液化气汽车加气站规范

中国液化气汽车加气站规范
套 设 施 一 液 化 气 汽车 加 气 站 也 在 迅 速
分 为三种方 式 :① 利用 站 内卸 车泵卸 车 ,这种 形式 是 较普 遍 的形 式 。② 利用 装有卸 车泵和 计 量系统 的槽车
卸 车 ,这 种 形 式 简 化 了站 内 的 卸 车 系统 ,节 约 了 成 本 ,
维普资讯
中国液化气 汽 车加气 站规 范
为 了改善 国内城 市 的大气环 境 .全 国各大城 市正
二 、加 气 站 的 运行
1 储 罐 进 液 汽 车 槽 车 将 液 化 气 运 至 站 内 .进 液 可 .
在 加快 液化气 汽车 的发展速 度 .作为 其必 不可 少 的配
是 新 建 整 个 双 燃 料 加 注 站 .有 的 是 在 原 有 加 油 站 基 础 上 改 造 。 单 一 型 加 气 站 即 站 内 只 具 有 液 化 气 加 气 系
统。
浓度 检测 及报警 装置 。另外 。储罐 进液 口、潜 液泵 出 口、加气机 前等 部位应 装有 能远程 控 制的 系统 ,这 个 系统 的组 成 则有 加 气 站 所 采 用 的 工艺 和 投 资 额 度 决
应主要 考虑其 溶解性 、挥 发性 、安全性 。当然 .根 据
其 用 途 不 同 .其 它 的 各 项 性 能 也 不 能 忽 略 .有 时 甚 至
更重要 。
剂 ,橡胶 ,化妆品 ,香料 ,医药 ,电子部 件等溶 剂油 。
目前 约 有 4 0 5 0种 溶 剂 在 市 场 上 销 售 . 其 中 溶 剂 油 0—0


气 站 的 分 类
但 受槽车 类型 的限 制。③利 用站 内压缩 机卸车 .这 种
按照 站 内液化气 的最 大存 量来 分 .加气 站 可分 为 三级 :较 为 合理 的分布 是在 距 离 市 中心较 远 的地 区 。

LNG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精品文档

LNG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精品文档

1.0.3 加气站的设计、建设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说明 加油加气站设计涉及到专业较多,接触的面也广, 本规范只能规定加油加气站特有的问题。对于其他专业性 较强且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作出规定的问题,本规范 不再做规定,以免产生矛盾,造成混乱。本规范明确规定 者,按本规范执行;本规范未做规定者执行国家现行有关 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加油加气合建站 oil and gas Fueling Station 汽车加油站与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合建的统称。
3.0.7 地下LNG储罐 buried LNG tank 安装在罐池中,且罐顶低于周围4m范围内地面标高
0.2m的LNG储罐。
3.0.8 半地下LNG储罐 underground LNG tank 安装在罐池中,且一半以上罐体安装在周围4m范围内地
说明 1.0.1、1.0.2 考虑到目前国内加油加气站的现状,为满足我国对LNG、 L-CNG加气站建设的要求,特组织编制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LNG加气站、 L-CNG加气站、LNG/L-CNG加气站、LNG、L-CNG撬装加气站及LNG、L-CNG 加气站和加油站的合建站这几种建设形式的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
3 术语 为本规范编制的专用名称的表叙,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3.0.1 液化天然气(LNG)Liquefied Natural Gas 一种在液态状况下的无色流体,主要由甲烷组成,组分
可能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氮或通常存在于天然气中 的其他组分。
3.0.2 压缩天然气(CNG) Compressed natural gas 指压缩到压力不大于25MPa的气态天然气。
3.0.3
LNG加气站 LNG Fueling Station 为LNG汽车储瓶充装LNG燃料的专门场所。 3.0.4 L-CNG加气站 L-CNG Fueling Station 由LNG转化为CNG,为CNG汽车储瓶充装CNG燃料的专

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条文说明)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条文说明1 范围1.1、1.2 考虑到目前国内加油加气站的现状,为满足深圳市对LNG、L-CNG 加气站建设的要求,特组织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LNG加气站、L-CNG加气站、LNG/L-CNG加气站、LNG、L-CNG撬装加气站及LNG、L-CNG加气站和加油站的合建站这几种建设形式的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

1.3 加油加气站设计涉及到专业较多,接触的面也广,本规范只能规定加油加气站特有的问题。

对于其他专业性较强、且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作出规定的问题,本规范不便再做规定,以免产生矛盾,造成混乱。

本规范明确规定者,按本规范执行;本规范未做规定者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编制中,所列出的主要引用文件是本规范编制的依据和应遵照执行的相关条款。

13 术语为本规范编制的专用名称的表叙,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4 加气站分级和站址选择4.1.3 防止LNG储罐系统发生重大事故后可能产生LNG和低温天然气流淌或散发到地下或半地下建(构)筑物内,引发二次事故。

同样,站内地下管沟和电缆沟须用干砂填充,严禁设置封闭式排放沟。

4.1.4 因为一级站储罐容积大,加油、加气量大,对周围建、构筑物及人群的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有害影响也较大,站前车流量大会造成交通堵塞等问题,所以本条规定在深圳市中心城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气站、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

对于城区的边缘地带、城际公路两侧等开阔地带可建一级站。

同时,在这些地区提高加气站LNG储罐容积,符合今后LNG货车的发展需要。

4.1.5 LNG加气站可与L-CNG加气站联合建站,以满足各类天然气汽车加气的需要。

两站合建,两类加气系统可合用卸车装置、LNG储罐、供配电、消防等设施,有利于节省投资、减小用地、方便加气、提高加气站经营效益等优点。

在城区边缘地区、城际公路及公交车场、大型运输厂矿等需建的各类加气站可与加油站联合建站。

lng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资料

lng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资料

1.0.3 加气站的设计、建设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说明 加油加气站设计涉及到专业较多,接触的面也广, 本规范只能规定加油加气站特有的问题。对于其他专业性 较强且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作出规定的问题,本规范 不再做规定,以免产生矛盾,造成混乱。本规范明确规定 者,按本规范执行;本规范未做规定者执行国家现行有关 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3.0.3
LNG加气站 LNG Fueling Station 为LNG汽车储瓶充装LNG燃料的专门场所。 3.0.4 L-CNG加气站 L-CNG 为CNG汽车储瓶充装CNG燃料的专
门场所。
3.0.5 LNG/L-CNG加气站 LNG/L-CNG Fueling Station LNG加气站与L-CNG加气站联建的统称。 3.0.6
1996年,中科院低温试验中心与吉林油田合作,研制了1套 500L/h的LNG装置,采用氮气膨胀制冷,同时改装了1辆大 客车,并进行了相关的试验。
2001年,北京公交总公司与中原公司合作,组建了一个规 模为50辆LNG公交车的示范车队,车辆储罐和加气站主要采 用进口设备。
新疆广汇2004年在乌鲁木齐建成第一座示范站,并通过验 收。
2007年9月,广东首座LNG加气站在湛江投产。 目前,广东省各城市均有建设LNG加气站的规划。
目前,海口、三亚、琼海均建有LNG加气站,LNG公交车保有量为 300辆左右。
v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未来三年,海南将 建设LNG加气站100座
2010年3月福建首座LNG加气站建成投产。 目前福州拥有3座LNG加气站和210辆LNG公交车。莆田拥有1
LNG加气站技术规范的主要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 1 总则∙ 3 一般规定∙ 4 站址选择∙ 5 总平面布置∙ 6 加油工艺及设施o6.1 油罐o6.2 工艺系统∙7 液化石油气加气工艺及设施o7.1液化石油气质量的储罐o7.2泵和压缩机o7.3液化石油气加气机o7.4液化石油气管道及其组成件o7.5紧急切断系统o7.6槽车卸车点∙8 压缩天然气工艺及设施o8.1 天然气的质量、调压、计量、脱硫和脱水o8.2 天然气增压o8.3 压缩天然气的储存o8.4 压缩天然气加气机o8.5 加气工艺设施的安全保护o8.6 压缩天然气管道及其组成件∙9 消防设施及给排水∙10 电气装置o10.1 供配电o10.2 防雷o10.3 防静电o10.4 报警系统∙11 采暖通风、建筑物、绿化o11.1 采暖通风o11.2 建筑物o11.3 绿化∙12 工程施工o12.1 一般规定o12.2 材料和设备检验o12.3 土建工程o12.5 管道工程o12.8 交工文件1 总则1.0.1 汽车加油加气站属危险性设施,又主要建在人员稠密地区,所以必须做到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是安全的有效保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要兼顾经济效益。

本条提山的各项要求是对设计提出的原则要求,设计单位和具体设计人员在设计汽车加油加气站时,还应严格执行本规范的具体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条文中提出的要求。

1.0.2 考虑到在已建加油站内增加加气站的可能性,故本规范适用范围除包括新建外还包括加油加气站的扩建和改建工程及加油站和加气站合建的工程设计。

1.0.3 加油加气站设计涉及的专业较多,接触的面也广,本规范只能规定加油加气站特有的问题。

对于其它专业性较强、且已有国家或行业标难规范作出规定的问题,本规范不便再做规定,以免产生矛盾,造成混乱。

本规范明确规定者,按本规范执行;本规范未做规定者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3 一般规定3.0.1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气母站)所用天然气现在基本上是采用管道供气方式,利用市区已建供气管网时,由于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用气量较大,且是间断用气,所以要求设站或引气时不要影响管网其它用户正常使用。

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

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

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
概述
液化天然气(LNG)作为清洁能源,正逐渐受到汽车用户的青睐。

为了满足液
化天然气汽车用户的需求,建设规范的加气站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技术规范,包括设计、建设、操作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规范
1.安全性设计:
–加气站的安全性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加气站设施和操作的安全性。

2.设施布局:
–加气站内设施布局应合理,包括液化天然气储存设施、加气设备、安全设备等的布置应符合规范。

3.环保要求:
–设计应考虑环保要求,包括废气处理设施的设置、废水处理等。

建设规范
1.设施选用:
–加气站设施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设施质量。

2.建设流程:
–加气站的建设流程应按照规范进行,包括前期规划、审批、施工等环节的管理。

3.验收标准:
–加气站建成后应按照相关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确保设施满足要求。

操作规范
1.安全操作:
–加气站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液化天然气的特性和操作规范,保证加气操作安全。

2.日常维护:
–对加气站设施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转。

3.紧急处理:
–加气站应配备相应的紧急处理设施,操作人员应掌握紧急处理程序。

意义
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对保障用户安全、促进液化天
然气汽车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对加气站技术规范的管理和执行,能够推动液化天然气汽车行业的发展,构建绿色出行的新型交通体系。

以上是关于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的介绍,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规范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规范

GB50156-202X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标准发表日期:202X年5月29日目次2术语 (3)3一般规定 (3)4站址选择 (3)5总平面安排 (4)6加油工艺及设施 (5)9消防设施及排水 (6)10电气装置 (7)11采暖通风、建筑物、绿化 (7)附录A计算间距的起讫点 (8)附录C民用建筑物爱护类别划分 (8)2术语加油加气站: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统称加油站:为汽车油箱充装汽油、柴油的特意园地站房:用于加油加气站治理和经营的建筑物加油岛:用于安装加油机的平台埋地油罐:采纳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细土〕方法埋设在地下,且罐内最高液面低于罐外4m范围内地面的最低标高0.2m的卧式油口储罐密闭卸油点:埋地油罐以密闭方法接卸汽车油罐车所载油品的固定接头处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将汽油油罐车卸油时产生的油气回收至油罐车的密闭油气回收系统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将给汽油车辆加油时产生的油气回收到埋地汽油罐的密闭油气回收系统3一般规定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的规定:表3.0.3加油站的等级划分4站址选择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加油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的规定:表4.0.4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5总平面安排加油加气站的围墙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m以及小于或等于表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侧应设置不低于2.2m的非燃烧围墙2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表的防火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 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隔离墙,隔离墙可为非实体围墙3面向进、出口道路的一侧宜设置非实体围墙,或开敞车辆入口和出口应分开设置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应符合以下规定:1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2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且宜坡向站外;在汽车槽车〔含子站车〕卸车停车位处,宜按平坡设计3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沥青路面加油岛及汽车加油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纳非燃烧材料制作,其有效设计不应小于4.5m。

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CJJ84-2000.

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CJJ84-2000.

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autobobile gas filling station2000-04-19发布2000-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59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写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燃气质量;4.加气站分级和站址选择;5.液化石油气加气站主体设施;6.压缩天然气加气站主体设施;7.加气站配套设施;8.施工及验收等。

本规范由建设部城镇燃气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本规范参编单位:上海市公用局、广州市公用局、深圳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市煤气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液化气集团公司、北京市液化气公司、成都市煤气实业公司、长沙市液化石油气总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能源化工总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邓渊、徐良、陈光华、吴洪松、林磊、马丹、俞季兴、叶勇、高兴喜、吴国奇、奚仲宽、史业腾、王炤、马丽、王韵茵、樊克俊、康军、袁虎、聂伟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 84-2000 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Automobile Gas Filling St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0-04-19批准2000-07-01实施1总则1.0.1为规范汽车用燃气加气站(以下简称加气站)的建设,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充装液化石油气工作压力不大于2.5 MPa(表压)、环境温度-40~50℃,充装天然气工作压力不大于25.O MPa(表压)、环境温度-40~50℃的新建、扩建及与加油站合建的加气站(以下简称合建站)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汽车用液化石油气加气站设计规范

汽车用液化石油气加气站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 0093-98汽车用液化石油气加气站设计规范DESIGN CODE OF LIQUEFIED PETROLEUMGAS FUELING STATION FOR VEHICLE1998-04-16发布 1998-09-01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附录A 计算间距的起算点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附件汽车用液化石油气加气站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在汽车用液化石油气加气站(以下简称加气站)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加气站工程的设计。

1.0.3 加气站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城镇规划和区域道路交通规划,在确保安全,环保,节能的前提下,方便汽车加气;2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努力吸收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3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设计方案。

1.0.4 在加气站设计中,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汽车用液化石油气加气站LIQUCFIED PETROLCUM GELING STATION FOR VEHICLE给液化石油气汽车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并具有一定储存能力,以及加气营业功能的专门场所。

2.0.2 加气岛FUELING PLATFORM加气站中,装有售气机,供液化石油气汽车停靠进行加气操作的平台。

2.0.3 售气机DISPENSER给液化石油气汽车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的计量,计价设备。

2.0.4 加气枪FUELING GUN安装于加气枪出口部位,与汽车液化石油气钢瓶加气口配套的,具有自密封功能的接头。

2.0.6 地下直埋卧式储罐 BURIED HORIZONTOL TANK埋设在地下,直接敷土(砂)的卧式液化石油气储罐。

3 基本规定3.0.1 加气站应根据区域交通和地理环境,以及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的需要,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应单独建设,也可与城镇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灌瓶站,汽车加油站毗邻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液化气汽车加气站规范为了改善国内城市的大气环境,全国各大城市正在加快液化气汽车的发展速度,作为其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液化气汽车加气站也在迅速发展,以下是对加气站规范的简要介绍。

一、气站的分类按照站内液化气的最大存量来分,加气站可分为三级:较为合理的分布是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地区,一般都具备较宽阔的场地,适合建一级加气站;在人口稍微密集的地区,适合建设二级加气站;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宜建设三级加气站。

总的说来,哪些地方可以建设加气站,适合建哪一级的加气站,主要由规范和实际的场地条件决定。

按照储罐的不同形式,加气站可分为地上储罐式和地下储罐式两种,两者的主要区别还在于为汽车加气的液化气泵不同,如果采用地下储罐,每个储罐上安装1~2台潜液泵,或在地面安装专为地下储罐设计的离心泵,如果采用地上储罐,则在储罐附近安装至少两台地面烃泵。

采用地下储罐的加气站占地面积相对较小,距离市中心近,场地小的加气站多采用这种形式,但工艺相对复杂一些,管线和各种阀门的密集程度也大,投资也较大。

采用地上储罐的加气站受规范要求占地面积较大,但工艺系统的复杂程度和投资额度较小。

按加气站的功能来分,可分为综合型和单一型两种。

综合型即站内同时具有加气系统和加油系统,目前北京市拟建和待建的加气站多采用这种形式,有的是新建整个双燃料加注站,有的是在原有加油站基础上改造。

单一型加气站即站内只具有液化气加气系统。

总之,选择什么形式和规模的加气站,由场地条件、投资大小等实际情况决定。

二、加气站的运行1. 储罐进液汽车槽车将液化气运至站内,进液可分为三种方式:①利用站内卸车泵卸车,这种形式是较普遍的形式。

②利用装有卸车泵和计量系统的槽车卸车,这种形式简化了站内的卸车系统,节约了成本,但受槽车类型的限制。

③利用站内压缩机卸车,这种形式的压缩机系统相对复杂一些,除了卸车外,还具有其他功能,但投资相对较高。

2. 加气:当加气枪被摘下,或手动开关打开时,控制系统开始工作,潜液泵或地面泵启动,将储罐内的液化气经储罐区的地上管线和中途的地下管线送至加气机,经加气机计量后,由加气枪进入液化气汽车内的储罐。

正常情况下,每只加气枪的平均流量在25~35升/分钟。

三、加气站内的建筑设施加气站内必须有的建筑设施为:配电室、仪表间、加气岛及其罩棚。

如果采用地下储罐,需要建造储罐池。

根据采用的工艺不同,有的站内还设置独立的压缩机室或泵房等设施。

如果是综合型的站,一般加气系统与加油系统相对独立。

四、其它为了保证加气站的安全运行,站内都设有安全防护系统,必须有的包括:消防系统、防雷防静电系统、浓度检测及报警装置。

另外,储罐进液口、潜液泵出口、加气机前等部位应装有能远程控制的系统,这个系统的组成则有加气站所采用的工艺和投资额度决定。

有些工艺较先进的加气站除了设置就地显示的仪表外,还在仪表间内设二次仪表,有的液位计还具有瞬时液位的数字显示和超高或过低液位报警功能,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加气站的顺利进行。

附表:液化气加气站设备一览序号项目价格备注1两台10立方米地下储罐160,000含防腐和电保护2潜液泵2台250,000进口设备3加气机2台250,000进口设备4其它液化气工艺系统200,000含进口材料5配电系统及防静电接地200,0006自控系统100,0007浓度检测及报警系统60,000消防及给排水等100,000不含水源与站外部分液化气站设备安全技术及措施作者:安全管理网来源:安全管理网发布时间:2009-10-6 19:05:24 1、引言。

在城市内建设的液化石油气站(如小区气化站、混气站和加气站等)应安全使用。

保证安全有二种途径,一是主要通过比较大的安全间距来减少事故的危害,二是主要通过技术措施保证运行的安全。

为减少事故而需设置的安全间距是很大的。

为了防止较大事故(如发生连续液体泄漏,泄漏时间30min)的安全距离:静风为36m,风速≤1.Om /s时下风向为80m;为防止重大事故(如爆发性液体泄漏)的安全距离:静风为65m,风速≤1.0m/s时下风向为150m。

这对一般液化石油气站难以实现。

城市用地十分紧张,很难找到一片空地专用于液化石油气站建设。

这就要求液化石油气站的建设应以安全技术为主,即应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可靠的防止燃气泄漏措施,满足液化石油气站的建设的发展的需要。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液化石油气储存系统发生重大泄漏事故的主要部位是:储罐、储罐外接管的第一道接口和阀门、汽车槽车的卸液处。

其他部位若发生泄漏,只要操作人员能迅速切断相关阀门的采取控制火源等措施后,基本不会引发爆炸等大事故。

2.1预防储罐部位事故的技术措施(1)储罐的设计、制造、安装、检查和验收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其中城市液化石油气站储罐的设计压力为1.77MPa。

(2)储罐的接管除出液管端口随选择的加气泵要求外,要求将其他管道端口设置在罐顶,优点是:一旦管口接头发生泄漏主要是气相,便于处理。

(3)为防止储罐超装可能纺发的事故的隐患,要求设置液位上、下限报警装置.并宜设置液位上限报警装置。

压力温度、液位3个计量仪表,除现场指示外,并远传至中央控制窒,以便操作人员随时监视。

(4)在液化石油气站内设置比较完善的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的紧急切断液化石油气泵、压缩机的电源。

(5)为防止地下储罐的腐蚀,应采用特加强级防腐;为防止储罐生发点为腐蚀和局部的腐蚀,应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措施。

(6)应重视对储罐基础沉降的限制,防止储罐接管严重受力,形成事故隐患。

2.2预防储罐外接管部位事故的技术措施(1)若储罐外接管的第一道法兰及阀门发生泄漏,处理较为困难,尤其地下储罐无法处理空间。

第一道貌岸然法兰接口的连接,应遵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产于加强液化石油气站安全监督与管理的通知)(质技监局国发[1999]143号)规定,应采用高颈对焊法兰、金属缠绕片(带外环)和高强度螺栓紧固的组合。

阀门及附件应按系统设计压力提高一级配置,并应采用液化石油气介质专用阀门的附件。

(2)强调储罐首级关闭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对进液管、气相回流管上宜选用内置式止回阀;出液管上应选择内置式过流阀或外置式紧急切断阀。

罐外第一道阀门的进口侧应对着储罐,即在阀杆发生脱扣等事故时,可采用装卡堵漏,此时的阀体上腔处于卸压区。

按此要求,可避免由储罐的第一道法兰接口和阀门发生泄漏。

(3)因储罐的排污管接口和阀门冻裂而引发泄漏,国内已发生多起重大贡献事故,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极为重要。

各液化石油气站应制定事故防范和处理措施,如倒膜、装卡箍等。

排污管在运行中应防止积水和采取防止结冻的措施。

2.3防止槽车卸液时发生事故的技术措施。

为防止槽车卸液是雪生事故的技术措施,与槽车连接的液相管道上宜设置拉断阀的紧急切断。

气相管道上宜设置接断阀。

在卸液运行中应有专人负责,遵守操作规程。

2.4合建站的运营安全。

为保障液化石油气站和油气合建站的运营安全。

要求:①液化石油气和各类油品在装卸、充装过程中都应设法控制和减少泄漏,并严格控制泄漏和放散时的相互影响;严格控制气相液化石油气窜入到汽、柴油储罐内;应严格消除静电影响;②消除事故发生后的相互影响,即一个储罐若发生泄漏、着火、爆炸等事故时,不得影响相邻储罐。

在市区内所建的液化石油气站宜采用地下罐,采用地下、半地下储罐一般不会发生爆炸事故。

罐外的火灾也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安全性较高。

地下储罐的主要接管设置在储罐的气相空间,一旦发生泄漏也仅是气相,易于处理。

泄漏到大气中的液化石油气,只要站区工作人员处理得当,不会酿成爆燃。

3、事故防范措施(1)从技术上限制液化石油气站发生重大泄漏事故,主要事故防范措施见表1。

(2)液化石油工业气站泄漏事故的治理措施见表2有些部位泄漏事故难以短时完成堵漏,且倒罐困难,如罐体发生点蚀孔泄漏,可采取人工引燃从混凝土盖板外窜的液化石油工业气。

采用该法的前提必须是:在泄漏点周围的液化石油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爆炸极限下限的确20%,且应不存在其他非引燃泄漏。

同时,应时刻做好灭火准备和进行倒液、堵漏的措施。

重大泄漏事故技术防范措施。

储罐的爆裂泄漏①提高储罐的设计压力,相当于提高储罐的耐压能力和腐蚀裕量;②防范超装和安全放散的措施;防范储罐腐蚀的措施;③采用地下、半地下储罐,避免了外来火灾的影响。

罐外第一道接口、阀门的大跑气①第一道法兰的设计、安装应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有关规定;②内置式阀门的使用;③排污管的防冻裂等措施;④设置法兰卡箍、阀门卡箍的紧急堵漏;⑤防止储罐基础下沉造成管道等受力变形。

槽车卸液连接管大跑气①设置了拉断阀,防止槽车误启动事故;②设置了紧急切断阀,事故萌芽期亦获得处理;③槽车和卸车点间距离达不到行车宽度;④卸车专人管理,卸车期间禁止加油加气。

泄漏内容治理措施。

入孔法兰处的泄漏堵漏堵漏:拧匀螺丝、装卡堵漏等约耗时20min,并应使用多功能消防水枪驱散泄漏的液化石油气。

此后储罐卸空,经置换后换垫检查。

罐体点蚀孔泄漏堵漏、倒液等,并应使用多功能消防水枪驱散泄漏的液化石油气。

此后储罐卸空,经置换后换垫检查。

仪表接管泄漏缠绕垫绳装卡等方法堵漏,卸空置换检查确认可否使用。

槽车卸液连接管泄漏0.5min内关闭紧急切断阀,并应使用多功能消防水枪。

罐外阀后泄漏(泵、加气机等)关紧急切断阀等,确认无危险后修复。

充装汽车上单向阀卡住暂用加气枪堵漏后,关车用阀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