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生活美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林大康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林大康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林大康发布时间:2021-07-05T14:15:40.240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作者:林大康[导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时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把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

艺术源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是必然的。

温州市籀园小学林大康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时要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把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

艺术源于生活,在美术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是必然的。

在小学阶段,美术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学会美术技能,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素养;情操;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其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美术是真切存在于人们生活之中的,学习美术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和创造美好事物的双手。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课堂教学尤其是艺术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模式与策略更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创建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情境,通过对真实生活的折射,产生出不同的心理效果,进而对人产生影响。

情境是一种心理学的活动,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营造不同类型的情境,能够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尽管小学生年龄小,但是他们对生活同样有着独特的理解。

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还原生活场景,就能激发学生的独特认知。

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出发,用多媒体、故事或其他手段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情境,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美术的意识。

如何让年画真正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如何让年画真正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如何让年画真正走进小学美术课堂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年画艺术教案学生通过欣赏各种民间年画,分析年画的色彩和构图的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习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年画艺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初步了解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

年画艺术教案2、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表达对年画的感受。

3、让学生了解民间年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回忆、询问长辈、翻阅书籍、上网查询、参观展览等方式了解什么是年画,了解年画的历史及发展。

通过收集年画、年画故事以及年画的装饰物等,进一步加深对年画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动手涂绘年画,感受年画独特的美。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感受传统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等特点。

年画艺术教案教学难点:通过欣赏,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绘画欣赏活动。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用两周的时间通过询问父母、老师,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什么是年画,并搜索年画以及与年画相关的艺术饰品,筹备班级年画艺术展。

2、老师尽量多搜集一些年画,并制成课件。

3、老师准备供学生涂色用的年画线描稿。

一、课前播放新年的音乐,创设过年的气氛,引入新课。

师问: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是否觉得就象回到了过年哪天?同学们喜欢过年吗?生答:略)师:你们在知道过年有些什么习俗呢?生答:略)放鞭炮、穿新衣、放烟花、包饺子、贴对联、贴年画等等。

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画漂亮吗?你见过这些画吗?给你什么感觉?这些就是年画。

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大多数的年画艺人都是生活在乡镇的农民。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年画,了解年画!课件播放课题:走近年画艺术)师问:同学们,到底什么是年画?师: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用以增添节日的气氛,又因为一年更换一次,故称为年画。

浅谈如何将农民画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渗透教学

浅谈如何将农民画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渗透教学

浅谈如何将农民画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渗透教学作者:傅玲玲来源:《速读·中旬》2017年第05期将民间绘画引进课堂,作为教师,我们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这是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思考。

一、让学生深刻认识和透彻理解农民画农民画,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绘画形式。

不一定是农民才能画农民画。

我们将农民画引进课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农民画,了解农民画的绘画技法,掌握农民画创作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农民画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理解。

而要深刻认识和透彻理解农民画,我们首先在作品表现的元素上下功夫。

欣赏农民画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作品的每一个绘画元素,分析每一个绘画元素蕴涵着的思想内涵。

如作品中出现鱼,那么根据鱼的形状和生理特点,我们可以断定鱼是生殖崇拜物。

崇拜鱼是因为鱼的鱼鳞、鱼蛋多,可以生殖繁衍。

所以,我们欣赏农民画时必须结合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图腾崇拜、生活习性等方面去思考;其次是从作品人物造型和色彩上下功夫。

农民画的人物造型不讲究严谨的造型,在色彩上也不刻意追求实物颜色。

在色彩、透视、块面、结构和形体比例关系上显得随意、轻松、自然。

例如蝴蝶的造型,农民画在造型上保持着蝴蝶的骨架:头、身、翼和触角。

而在细部的刻画上则不按照蝴蝶的真实图案去描绘,或更繁杂或更简略。

色彩处理上更是夸张,几乎没有原蝴蝶的色彩。

但这个图案无论是造型抑或是色彩上却又给人的视觉效果是美丽的,与自然又是和谐的。

我们不可能从学院派色彩和造型理论上去评判一幅农民画优劣,但是农民画上那些大红大绿的色块和健美朴实的造型却是那样的顺眼和贴近生活,这就是农民画的巧妙之处。

农民画更加彰显了我们黔东南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最后就是从作品的构图上下功夫。

我们看见许多农民画的构图很满很挤,农民画素有“一屏美锦、密不透风”的说法。

画面上的花朵、叶子、昆虫、走兽、飞鸟、山川、河流等都可集中于三尺见方之中展现。

但它给我们的感觉却是律动的、灵性的、热闹的、规顺的。

小学美术教案生活中的暖色例文两篇

小学美术教案生活中的暖色例文两篇

小学美术教案生活中的暖色例文两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暖色的概念,认识生活中的暖色物体。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暖色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暖色的辨别和运用。

2. 绘画技巧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暖色物体图片、画作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暖色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和辨别暖色。

2. 展示生活中暖色物体的图片,让学生举例说明。

二、欣赏与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两篇生活中的暖色例文,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暖色的感受和理解。

三、绘画实践(10分钟)1. 教师提出绘画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暖色进行创作。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生活经验,进行绘画创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暖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暖色物体,进行绘画创作,拓展学习空间。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暖色的概念和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绘画实践中,学生能够运用暖色进行创作,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巧。

学生通过观察和创作,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表达能力。

六、案例分析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展示其他优秀的暖色应用案例,如建筑、时尚、艺术作品等。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案例中暖色的运用及其效果。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暖色的认识和感悟。

怎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质量

怎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质量

怎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质量一、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纸上得来总觉浅。

我们不是常说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吗生活是一切文艺创作去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小学声的美术也是这样。

因此,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发现自己身边发生的一系列美好的事,捕捉自己身边的一瞬即逝的美好风光。

才能不断从生活中获得进行美术活动的丰富的创作素材。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是以自己特有的思维形式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去观察事物和描绘事物的。

要指导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有意有序的美术活动,首先就得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提供给他们直观而美好的形象。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指导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比中高年级的学生更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但他们的画画还正处于涂鸦阶段,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存在着更多的是随心所欲的涂鸦成分,缺乏对描绘对象的取舍和画面的安排能力所表现的大多数是平铺直叙式的,更缺乏对形的描绘能力。

如果要他们画一幅完全由自己创作的作品,往往是左上角一个红太阳,附近是几朵均匀排列、大小一致、颜色一样的云彩,云彩下面是几只展翅飞翔的小鸟或蝴蝶,再下面就是房屋和排列均匀的花草和小白兔。

不会去描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更不用说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了。

正应为这样,就去要我们对他们进行耐心地引导。

虽然如此,但要知道,美术的创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早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日积月累的进行练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虽然小学美术的培养重点是学生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

但这里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理所当然地包含了画画这一基本技能。

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很多时候都是有画面体现出来的。

因此,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不能因为创新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基本技法的指导。

这就像走路,一个人连路也还不会走,又如何去奢谈跑步。

美术创作也是一样。

只有在掌握了基本技法后才能去进行创新(创作)。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我们只有让他们从最简单的基本形状开始进行练习,从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基本形体的描绘开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过度到比较复杂的形体的描绘。

小学美术《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教案

小学美术《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教案

小学美术《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发现它们的造型特点和美感。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将日常用品进行创意联想,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日常用品的造型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创意联想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创意联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日常用品进行有创意的联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日常用品图片或实物、联想创意示例。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用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品的造型特点和用途。

2. 讲解:教师讲解日常用品的造型特点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些物品。

3. 示范:教师展示创意联想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将日常用品进行有创意的联想。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创意联想,可以将日常用品进行组合、改造或装饰,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将创意联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家居装饰、礼品制作等。

2.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心得。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创意表现和作品完成情况。

2.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查找更多关于日常用品创意联想的作品和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2. 图书资源:引导学生阅读与创意联想相关的书籍,拓展知识面。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将继续进行《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教学,深入探讨创意联想的方法和技巧。

2. 计划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观察力和创造力。

结合课标新理念打造美术新课堂

结合课标新理念打造美术新课堂

结合课标新理念打造美术新课堂【摘要】2022年版的《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如何落实课标新理念,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本文从环境“活”是要点,实践“做”是核心,教学“新”是关键,学会“用”是目的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结合新理念,打造美术新课堂的策略,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关键词】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新理念;新课堂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艺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开展美育的主要途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随着2022年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要求我们小学美术老师以课堂为立足点,想方设法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打造新的高效美术课堂。

一、环境“活”是要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知识源于生活”。

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积极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生活实例和生活对象,消除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兴趣支撑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力,围绕学习目标高效学习,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例如,在六年级美术特色泥塑课“家乡的小吃”教学时,一开始,笔者通过视频介绍零食的生动场景,让学生课始就进入直观的“早点制作”的情境,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入制作小吃的情境,然后通过课前收集数据、了解点心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这种开放式教学情境的创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堂已成为学生的乐园,让学生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学习,感受美术课堂的魅力。

二、实践“做”是核心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必须是教学做合一。

”所谓“教学做合一”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对生活现象的重视,是当前教育现象的体现。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处理好六种关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处理好六种关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处理好六种关系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义务教育的一门艺术课程。

美术教学旨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传承文化,形成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

[1]有效性是美术教学的保底要求,也是每位美术教师的基本教学目标。

为了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除了要更新理念,优化教法学法,更应处理好若干种关系。

一、生活与美术的关系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是美的源泉,美术与生活密不可分,一朵小花,一棵枯树,一朵浪花,都是美的载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活美如画。

美术作为一种审美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美术是生活的缩影,是对生活的展现,美无处不在,需要我们去感受和欣赏,用慧眼去审视和捕捉,用巧手去塑造与表现。

许多美术教师侧重于扮演“教书匠”的角色,只教美术教材中的知识,只画美术书上的图画,美术学习内容是书本,美术活动场所是教室,他们很少将生活中的东西搬进课堂,很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很少走进生活与自然。

如此教学,只会缩小学生美术视野,抑制学生形象思维,束缚学生美术创造。

要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必须处理好生活与美术的关系,将美术与生活完美融合。

以生活为美术教学背景,立足生活舞台,或创设生活情境,或走进生活世界。

例如,《美丽的花》一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与欣赏了解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

为了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笔者没有组织学生在室内学习,而是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写生,和学生来到校园里观察各种植物,在欣赏中了解枝叶的生长结构,感知叶片和花瓣的形状特征。

有了丰富的观察感知,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表象,为写生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其实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也是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

这反映了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及角色。

部分教师在课堂中,既把自己当作教学的主导,又把自己当成教学的主体,学生则如同被动的知识灌输的客体,没有学习自主权和主动权,一切全凭教师做主,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就怎么学,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走。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美术课是小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技法和作品的完成,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生活经验。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教师在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工作。

一、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创作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事物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在教学静物写生时,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或者水果蔬菜作为写生对象,让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在彩绘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取家庭生活中的场景或者人物作为创作素材,让学生体验到创作是生活的延伸,使学生的作品更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二、激发学生的创意想象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意想象力。

在素描教学中,可以利用抽象线条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线条的抽象形状来发挥自己的创意,画出自己脑海中的形象。

在色彩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来选择和运用色彩,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表现能力。

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实践和体验。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设计,比如通过亲子活动让学生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制作手工艺品,或者通过校园环境进行写生创作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喜爱和兴趣。

四、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可以通过讲解名家名作、举办画展、观赏艺术作品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赏析名作,让学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来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五、开展手工制作活动手工制作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美术课上引入一些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美术的乐趣。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和表现自然美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和表现自然美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和表现自然美摘要:小学美术课是学校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美术教学的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去观察欣赏自然美并加以表现呢?在课堂中我是这样做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培养一、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美”的知识传授和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美”的知识传授和教育,促进学生产生美的理念和思想,逐步形成美的标准。

通过线条、画面、色彩、明暗、大小、长短、形象、空间、质感的认识理解,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美,明白什么是美,怎样才算美;通过造型、设计等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理解美的表现和应用,形成一定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综合等环节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地理解美、评价美、寻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让学生留心观察,引发他们的审美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

教师要熟练掌握教材,精心安排教学程序。

美术是视觉艺术,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重视从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入手,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观察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事物。

首先教师可用直观的教具、模型、范画、多媒体技术等帮助学生观察美、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

在《头饰设计》面具一课教学中教师模仿学生平时较为经典的表情,让学生观察后说说这些是谁的表情,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对面具的制作有了兴趣,学生情绪一高涨,上课效果自然就好课的开始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和学生一起探究分析制作的方法,并让学生应用生活中其他的物质材料运用,再欣赏以前学生设计制作的头饰实物作品。

制作是能力分小组合作完成,完成后就让学生戴头饰,谈创作思路,自由评价其它作品。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刘媛媛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刘媛媛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刘媛媛发布时间:2021-10-15T12:58:45.29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0月上作者:刘媛媛[导读]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认知,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的教学方法。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市实验学校刘媛媛 551700摘要: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认知,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的教学方法。

将生活融入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水平,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极大帮助。

本文提出了将生活融于小学美术课堂的策略,以期构建美术高效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美术学习。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方法策略美术源于生活,生活和美术联系密切。

生活化教学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小学生的心理表现出无意性、情绪性和具体形象性。

美术教学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以学生的生活为突破口,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让美术教学焕发活力。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关注文化与生活。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一、开展生活化导入,拉近生活与美术技能之间的距离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教师往往希望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抽丝剥茧,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讲解,以期学生能对教材上的知识全盘接收。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

当学生单纯以教材为基础学习美术知识时,常会因为所学内容过于抽象而产生距离感,以至于降低在美术课堂上的积极性。

所以,为了改善这一现象,美术教师可以结合美术知识,从生活的角度进行导入的设计,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出发走进美术课堂,从而拉近学生与美术课堂的距离。

例如,在进行有关剪纸教学活动中,剪纸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事物,所以教师就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为学生进行导入设计。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美术课程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生活化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创设一种逼真、具体、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艺术作品,或者组织学生参观文化艺术展览,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通过身临其境的情景,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指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造性的任务,如设计海报、制作手工艺品等,让学生从实践中发展自己的美术技巧和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一些个性化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三、艺术创造教学法艺术创造教学法是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艺术作品,解释其中的创作思路和技巧,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提高美术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

四、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是通过游戏元素的引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色彩配对游戏、线条追踪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实践美术知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故事情节、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表达美术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幼儿美术教案:将生活融入绘画

幼儿美术教案:将生活融入绘画

幼儿美术教案:将生活融入绘画幼儿美术教学是培养幼儿审美意识和美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将生活融入绘画之中,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下面就来分享一下如何将生活融入幼儿美术教学中。

一、选择有生活情趣的话题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选择适合孩子们年龄和兴趣的话题非常重要,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生活情趣的话题,如家庭、校园、自然等,让幼儿们能够在生活中寻找灵感,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以季节为主题,让幼儿们感受不同季节的变化,例如秋天的树叶变黄、地面上的落叶等。

这样的话题能够让幼儿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多样性,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通过观察生活发掘创作灵感观察生活是幼儿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了解生活,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活动等方式,让幼儿们观察周围的事物,发掘创作灵感。

例如,我们可以安排幼儿们进行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他们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象,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基础上,引导他们通过绘画、造型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理解。

三、以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创作情境模拟是幼儿美术教学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到创作中,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情境模拟的创作活动,例如,在幼儿园中,安排一些家庭生活的模拟场景,基础上,引导幼儿们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出自己对家庭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更好地融入创作中,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是幼儿美术教学的一大特点。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能够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表现出不同的想法和情感。

我们可以运用类比和比喻等方式,介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例如,在绘画时,我们可以介绍不同颜色的油画颜料是如何混合和调配的,让幼儿了解到油画颜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关于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分析

关于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分析

关于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分析新课改以来,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从涉及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场景等方面入手,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

一、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是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策略。

在启发式教学中,老师不再片面灌输知识,而是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性问题”,启迪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国画时可以给学生提示:“国画的画风特点是什么?你们能想象一下画家在画画时的情景吗?”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杜绝了传统的“一遍讲解,一遍板书”的单向讲解。

2.情感教学策略情感教学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较为有效的策略,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情趣的敏感性和感受能力。

通过情感教学策略,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感知美,增进学生对于美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某一幅画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价这幅画,询问学生自己对于画作及其所表达的情感认识,激发学生情感反应,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二、教学手段1.示范法美术教学中的示范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示范可以启示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和新技艺的掌握,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内容,掌握技巧。

例如在学习素描技巧时,老师可以通过示范给学生展示正确的素描技法和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2.项目制学习小学美术课程中,项目制学习也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手段。

在项目制学习中,通过分步骤地引导学生完成一项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美术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例如,在学习非遗传统工艺时可以设计一个手工制作项目,引导学生学习非遗文化,感受工艺美学,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教学场景1.美术馆美术馆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理想场景。

通过参观、观察名家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艺术。

例如,通过参观美术馆,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名家作品,认识到不同艺术时期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视野。

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美术课程往往缺乏趣味和互动性,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往往不能得到有效激发。

要让小学生喜欢上美术并主动参与其中,老师首先需要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然后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1.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美术课堂上,老师应该通过教学素材、教室布置等方式来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可以使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形象鲜明、趣味性强的教具和教材,为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

同时,也可以通过音乐、笑话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放松心情,渲染愉快的氛围。

2. 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老师应该及时肯定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努力和成果,无论是技巧还是创意。

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扬,例如鼓励语言、奖励物品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3. 鼓励学生的合作与分享在美术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分享彼此的创意和成果。

通过合作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展示,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且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 完善的教学计划和设计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设计。

课堂教学可以结合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和创作。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并且能够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

2.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案例美术课堂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引入和剖析现实生活中的艺术作品,或者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摄影等。

这样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艺术无处不在,从而加深对美术的兴趣。

3.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存在差异。

老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材料和指导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感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并取得进步。

激发小学五年级学生美术兴趣的方法

激发小学五年级学生美术兴趣的方法

激发小学五年级学生美术兴趣的方法在小学五年级的课堂上,美术课的魅力不仅在于让学生们通过画笔和颜料表达自己,更在于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如何在这一阶段点燃学生对美术的激情,让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和成就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点。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方法,帮助激发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美术兴趣。

首先,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例如,可以鼓励学生以他们喜欢的动物、动画角色或日常生活中的趣事为主题进行绘画。

通过让他们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可以增加他们的投入感和创作动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或者在课堂上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有趣现象,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其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也是提高美术兴趣的重要途径。

除了传统的绘画工具,教师可以引入各种新奇的材料和技术,比如彩砂、黏土、剪贴画等。

通过这些新颖的工具和材料,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艺术形式,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和多样性。

定期更换工具和材料,还可以避免课堂内容的单一性,使学生保持对美术课的期待和兴趣。

此外,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发兴趣的方式。

可以组织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们共同完成一幅大型的墙面画或者装置艺术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团队合作的技能,还能够从同伴的创意中获得启发。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合作任务,比如角色扮演的艺术创作或者主题绘画比赛,让学生在竞争和合作中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

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学校内设置一个专门的艺术展示区,定期展示学生的作品,并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学生参观。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创作的成果得到认可,还能够激励他们继续创作。

教师还可以组织艺术展览或比赛,给予获奖者奖励或表彰,这将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

为了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保持持续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校外活动,如参观美术馆、艺术工作坊或者邀请专业艺术家来校讲座。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摘要: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缺乏自主探究意识。

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课堂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美术素养,提升学生美术品质。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方法1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1)缺乏学习兴趣。

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绘画,可是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和枯燥,导致大部分学生降低了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和老师,都把重心放到了文化成绩上,认为只要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因此美术课成了豆芽科目,成了供学生玩耍的休闲课。

教师在教学中也只是一味的让学生临摹,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丧失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缺乏学习信心。

学生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缺乏自信心。

美术属于艺术类学科,没有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品质量。

因此,很大部分学生会因为缺乏自信心,而害怕自己画得不够好,不敢下笔,不敢尝试。

教师也忽略了这部分学生,认为他们是不喜欢画画。

2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2.1采用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作为趣味教学主题小学美术课上,教师运用趣味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学生生活所见所闻为设计主题开展有趣的教学,学生在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喜好,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各个方面进行挖掘,其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要数食物方面,要将趣味教学运用于美术教学之中,可以先从学生喜爱的食物开始。

学生喜欢的食物普遍为牛奶糖、棒棒糖、甜甜圈、冰淇淋以及烤肉等,当教师将这些食物脱口而出时,学生的大脑中就立即会闪现这些事物,产生联想,教师再进一步与学生交流食物的口味、颜色和形状,并重点探讨颜色的种类、形状的类型。

在学生兴奋地交流他们所喜爱的食物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绘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食物,然后再让他们说出为什么最喜欢这种食物。

小学美术《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教案与反思

小学美术《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教案与反思

一、教案名称:小学美术《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教案与反思二、年级:四年级三、课时:1课时四、教材来源:《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五、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生活日用品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重点:1. 掌握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方法。

2. 运用生活日用品进行艺术创作。

七、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

2. 如何运用生活日用品进行艺术创作。

八、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方法。

2.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运用生活日用品进行艺术创作。

3. 讨论法: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九、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日用品样本图片。

2.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

十、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生活日用品样本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日用品。

2. 新课讲解:讲解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方法,如形状、颜色、用途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生活日用品进行艺术创作。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联想方法,运用生活日用品进行艺术创作。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

十一、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一幅生活日用品联想的艺术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的心得体会。

十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日用品的联想,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化的创意。

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元素,让学生在创作中更加深入地体验生活的美好。

十三、课后评价:十四、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生活日用品的种类,丰富学生的联想素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生活美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发表时间:2017-12-06T10:11:24.663Z 来源:《成长读本》2017年9月总第21期作者:韩德帅
[导读] 关于课程内容生活化,首先可以使课程内容与特定时间相结合。

库伦旗库伦镇小学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028200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的生活化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开发他们的创作能力,引导他们在进行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亲近生活,了解社会,为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都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美学;游戏活动
关于课程内容生活化,首先可以使课程内容与特定时间相结合。

在适当的时间,将美术内容进行实时的提炼,并有效的结合学生的感受和心理特点,以将课程内容的效果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例如在“参观和旅游”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参观和旅游中遇到的趣事进行回顾和分享,并将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融入到作品中。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把生活之美带入课堂
美术教学生活化,最终就是要完善学生对生活和艺术的双重认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美,美贯穿与生活的始终。

著名雕塑家罗兰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因此,作为美术教师,生活化教学的深入开展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课堂教学中,而是应该将眼光放开,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的变化,感受别样的生活美。

就比如在进行“春天的色彩”这一课内容的教学时,我就没有停留在主观上让学生自己进行想象,而是给学生两天时间,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春天变化和校外的春天变化。

两天以后的课堂上,我问大家:“春天都有什么特点?”每一位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能说出几点来,这对于后续的教育开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二、从身边环境入手,把生活中的文化资源引入美术课堂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教学的意义是这样总结的:“美术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着重强调知识技能和美化生活的作用,要让学生能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学的独特价值。

”可以说,生活是创造美的源泉,如果能真正将生活常见的知识融入美术课堂,一定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非凡的成果。

比如在进行“变废为宝”这一部分内容教学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将生活中丢掉的包装袋、报纸以及一些生活垃圾等收集起来,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将这些看起来已经没有什么作用的东西进行改造,变成能体现学生一定想法的“美学艺术品”。

于是,有些小组就用废报纸做出了“桥梁模型”“衣服帽子”,有的小组利用废旧的塑料瓶做出了“小家具”,有的小组还用废旧的糖纸做了一幅画……总之,学生的想象力无穷无尽,只要教师给予学生一个机会,学生就能还教师一个异常丰富多彩的世界。

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原材料都司空见惯,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一直以来苦于没有机会发掘,一直都没有发现这部分“宝藏”。

自从教师给予学生引导之后,学生每一次见到这些垃圾和生活中其他事物的时候,都会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发动脑筋思考。

不仅调动了学生观察生活的积极性,同时也实现了学生思维和实践的发展,当然它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也不容忽视。

三、运用“教学做合一”,优化美术教学过程
教育生活化就要求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必须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这也是教育的活力的体现,同时也印证了一个真理:教育活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就采用了“教学做”的方式进行合理的变化。

比如在进行“小鸟的家”这节课教学的时候,我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动态的鸟类生活视频和鸟类图片,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在头脑中形成对鸟类的认知。

通过这样的形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之后我还播放了鸟类的“家”,出现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鸟巢,间杂一些比较特殊的鸟类的巢穴。

然后,就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留给学生一些自己的想象空间,并根据一些实际情况进行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教学的引导作用,学生学到了鸟类生活的一些基本常识,并能自由地进行“再创作”,可以说是多方面的美术教学。

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中见到的鳥类融入美术教学中,真正地做到了“生活化”。

在生活化实施的过程中,笔者获得了非常良性的效果。

预设的鸟类这一节课,是希望学生能基本将鸟类的“家”画出来,却没想到有两名学生画出了生活中他见到的“保护鸟类”的实例。

将城市里绿化树上的“鸟巢”画了出来,不仅契合主题,更激发了全班学生的环保意识,为一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添上了一个圆满的结尾。

四、开展接近生活的游戏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一)开展“生活与美”的游戏活动
首先,教师要创设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自己的五官,仔细想想自己的小眼睛、小鼻子、小耳朵和小嘴儿究竟是什么模样,摸索出大概轮廓,了解五官的画法。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四个圆圈,由学生自己推选出四名同学,闭上眼睛在圆圈之内画上五官。

通过抽象的表达,让学生理解到美有时不是用眼睛看到,而且通过心灵的感受来描绘的。

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将学生平时的画收集起来装订成集,并为它起一个有趣的名字,配上自己独特的设计,可以是对这幅画的讲解,也可以是一首简短的小诗,制作有个性的画片集,让学生从创作中获得喜悦和满足。

而且,这样的总集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

“制作节日卡片”。

节日卡片是适用于普遍日常生活的一件艺术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仅是在创造美,还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其中,或是喜悦,或是虔诚的祝福,虽然这写稚嫩的艺术品在那些收藏家的眼里毫无价值,里面却被注入了孩子们纯真的期盼,这样的作品也就鲜活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创作的思考和收获的经验远远比所谓的价值的价值高。

(二)在作业中展示自己,在生活中发展美的踪影
1.作业是教学效果最好的体现
学生在作业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教师也从作业中掌握学生大概的学习效果。

一次,我要求学生用手指作画,将各种各样的颜色用水稀释,在一张空白的画纸上作画。

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动小脑瓜儿,不停的摆动自己的小手,调一调,点一点,换个位置,再点一点,或轻轻的将颜料吹散,或浓或淡,五百斑斓的颜色在画纸上呈现,最后用勾线笔等辅助性工具稍微勾勒,一幅美的作品诞生了。

在这一作业过程中,学生非常投入,兴趣盎然,迫切的希望得到结果,在这种急切有小心翼翼的心里过程中流露自己的情感。

2.在生活中发现美
美术老师教书育人,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审美和创造美,还要帮助学生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

比如,学会倾听、培养
爱心、诚实守信等等,很多艺术中体现的就是这种形而上的感性形象,这种抽象的美会像是一粒种子一样播种在孩子们的心中,伴随孩子们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纪欲伟.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走进中学美术课堂思考与探析[J].才智,2017(3).
[2]孙国庆.中学美术课堂多媒体CAI课件的辅助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