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史上的三次高潮引发的思考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歌剧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现代歌剧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现代歌剧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时期: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创作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被视为中国新歌剧的开端。

这部作品突出了自然的美丽和动物的可爱,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 “话剧加唱”的尝试时期:1934年,聂耳和田汉合作推出了《扬子江暴风雨》。

这种“话剧加唱”的做法后来成为了中国歌剧的一种结构形式。

3. 延安时期:在延安的秩歌运动基础上,产生了秩歌剧《兄妹开荒》和《夫妻识字》。

这些作品以载歌载舞、新颖活泼的广场歌舞剧形式为特点。

4. 新歌剧探索时期:大型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新歌剧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它以继承传统为根本,借鉴欧洲歌剧的先进经验,达到了深刻的历史内容和大型音乐戏剧形式的统一,时代精神与民族风格的统一,继承传统和借鉴西洋的统一。

这部歌剧在中国新歌剧史上第一次较为完美地达到了这些要求。

5. 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样化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歌剧创作呈现多样化发展的态势。

有继承传统戏剧的《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王贵与李香香》,有话剧加唱的《星光啊星光》,有以民间歌舞剧为参照的《刘三姐》,有以继承传统并借鉴民族歌剧经验创作的《草原之夜》《望夫云》《阿依古丽》等。

6. “雅”与“俗”的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中国歌剧创作思路仍旧沿着“雅”与“俗”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原野》的出现掀起了中国歌剧创作的第三次高潮,并标志着中国歌剧开始走向世界。

总的来说,中国现代歌剧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歌剧风格。

这些作品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大歌剧传统,同时也吸收中国戏曲板腔手法以及话剧加唱手法的创作,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歌剧风格逐渐形成。

这些作品将中国新歌剧的综合美感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审美层次上。

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发展的启示与前瞻

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发展的启示与前瞻

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发展的启示与前瞻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国的文化事业也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通过回顾歌剧进入中国的历史,追溯中国歌剧艺术家们探索的足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可贵的启示,进而展望未来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的发展之路。

一、坚持歌剧表演艺术的民族性追求从中国歌剧表演艺术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民族性追求对于中国歌剧表演艺术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民族性追求是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发展的重心。

中国歌剧表演艺术诞生在人民奋发图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年代,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民族性追求的深深烙印。

并担负着启迪民智、团结人民、引领文化前进的历史使命。

一方面,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自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到重庆上演的《秋子》,再到红色延安的经典民族歌剧《白毛女》,都带有浓郁的本土文化精神。

《白毛女》扎根于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作为中国歌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发展的新篇章。

之后的《刘胡兰》、《小二黑结婚》、《草原之歌》、《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系列中国歌剧作品都从中国传统音乐中汲取养料而得以成长。

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自成一体,光耀东方,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标准。

这种审美标准已经刻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成为中国人民民族品格的一部分。

任何艺术形式在中国想要发扬光大,必须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艺术的民族性追求没有固定的模式,其自身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民族性追求便会增加新的内涵,其主旨是民族精神的博大文化内涵在当前时代的投射。

因此,对于歌剧艺术家来说,在每一个新的时期,都面临着民族性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的要求。

坚持民族性追求,运用具有民族特征的语言,反映本民族的生活以及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才能使中国的歌剧艺术发展壮大,并被时代所认可。

民族性,是就文化本身的价值而言,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标准能够加以衡量,也不存在某种文化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绝对价值。

歌剧赏析16

歌剧赏析16



歌剧的里程碑:歌剧《白毛女》1945年诞生,该剧取材于 晋察冀边区的民间故事,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克、张 鲁、瞿维、焕之、刘炽等作曲。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 河北某地杨各庄杨白劳外出躲债,被逼卖了女儿喜儿,自 杀,女儿受尽侮辱,躲进深山三年,最后获救的事情。 1、大春和喜儿情深意长 2、北风吹 扎红头绳(喜儿主题 音乐以河北民歌《小白菜》为基础写成) 3、杨白劳 喜儿 喜儿你睡着了 4、喜儿哭爹爹 5、喜儿:“大叔大婶救救 我”6、喜儿惨遭侮辱7、冲出虎狼窝 8、喜儿啊,你要活 9喜儿头发变白了 10、报仇伸冤斗争黄世仁 11、翻身得 解放,幸福万年长 。
“民族新歌剧”的特点,首先是以戏剧为 主体,有了剧本之后再配以音乐。其次是不但 注重歌唱,更加注重道白和表演。它的演唱是 基于自然的发声方法。继承民族艺术传统,是 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同时又借鉴欧洲大歌 剧的创作技法,来创造一种新的音乐戏剧模式。 所以称它为“民族新歌剧”,又主要是为了区 别于“旧戏曲”。
洪湖赤卫队赏析
• 剧中用7首歌曲,构成了7个片段,贯穿全剧始终,极富诗 情画意,堪称经典之作。在赤卫队暂时撤退,正要出发时 唱的《赤卫队之歌》(17);胡子老爹和孙女到彭霸天家 卖唱时唱的《手拿碟儿敲起来》;赤卫队从彭霸天家里劫 了枪,胜利地完成任务时唱《这一仗打得正漂亮》;韩英 和秋菊赞美家乡的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韩英被捕 以后在监狱里唱《没有眼泪,没有悲伤》(53,25);韩 英在监狱里对母亲唱《看天下劳苦人民的解放》(01‘15); 赤卫队和上级失去联系,回忆过去,怀念韩英,向往未来 时唱《放下三棒骨,扛起红缨枪》

歌剧江姐
• 江竹筠:(1920—1949),原名江竹君,被捕后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江竹筠,四川自贡人, 曾是四川大学农学院的大学生。人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之情。受中共 重庆地下市委的指派,随丈夫下川东开展武装斗争,担任联络员 。江竹筠

简述中国歌剧发展历程及艺术成就

简述中国歌剧发展历程及艺术成就

简述中国歌剧发展历程及艺术成就作者:任冰楠来源:《黄河之声》2020年第13期摘要:歌剧是一种起源于西方的舞台表演艺术,与中国的戏曲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使东西文化在表达方式上遥相呼应。

歌剧与戏曲都是要凭借剧场舞台的表演元素来展示剧情故事,都要依靠舞台背景、角色分工,台词说唱、服装道具、乐队伴奏、以及表演动作、音乐舞蹈等形式来引导观众的理解与共鸣。

舞台表演能更直观、形象、生动的传播文学作品,改变了单一的文字阅读的传承方式,为现代的电影、电视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简述了歌剧的起源,及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与舞台成就,帮助我们更好的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关键词:歌剧;舞台表演艺术;民族新歌剧;艺术成就歌剧起源于欧洲,与中国戏曲一样都是舞台表演艺术,它们都要依靠舞台背景、人物角色分工,台词说唱、服装道具、乐队伴奏、以及表演动作、音乐舞蹈等形式来展示剧情故事,更直观、形象、生动的引导观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共鸣,为现代的电影、电视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歌剧的创作历史比较短,但是也创作出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江姐》、《洪湖赤卫队》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形成了中国歌剧的独特艺术特点,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留有精彩的一页。

一、西方歌剧起源西方歌剧最早起源于十七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一些文艺名人尝试创新出一种将音乐和诗歌结合的生动艺术,创造出一种在音乐伴奏下的“田园剧”,成为歌剧的雏形。

早期的歌剧剧本以希腊神话为基础,逐渐加入历史题材和宗教道德内容,配合音乐伴奏吟唱。

第一部歌剧《奥菲欧》演出后,成为重要的音乐载体而后传播到欧洲各国。

十八世纪,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莫扎特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22部歌剧作品,代表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等,为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

十九世纪初期,美声唱法成了歌剧的主流风格并风行法国,歌剧的创作和演唱进入了高峰期,涌现出了一批歌剧演唱艺术家,例如:贾科莫-梅耶贝尔演唱的歌剧成为法国典范,理查德-瓦格纳是德国歌剧演唱的浪漫主义大师,朱赛佩-威尔第在意大利独领风骚。

江姐歌剧观后感(精选多篇)【共20页】

江姐歌剧观后感(精选多篇)【共20页】

江姐歌剧观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歌剧江姐观后感及潜析傲雪红梅——歌剧《江姐》观后感及赏析《江姐》是根据小说红岩改变的一部在中国舞台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歌剧,该剧反映的是1948年春,解放战争进入最后的阶段,国名当反动派统治下的陪都**已经在工农联合武装的冲击下摇摇欲坠,地下党员江姐带着省委的重要指示,奔赴川北革命根据地,途中,她突然接到与自己多年患难的革命伴侣——华蓥山中队政委彭松涛同志牺牲的噩耗,江姐抑止住自己内心的悲痛,毅然决然的走上华蓥山,及时传达了党的指示,并与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一起率领游击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但是后来,由于叛徒蒲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之后被关押在**中美联合渣滓洞集中营里,面对沈养斋的威逼利诱和叛徒的出卖,江姐大义凛然,义正词严的痛斥敌人的罪行,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节操和从崇高精神。

而后,**解放在即,为了配合我军顺利进军**,粉碎敌人在逃跑前策划屠杀被捕共产党人的血腥阴谋,江姐在集中营中组织和领导越狱斗争,但就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敌人要害死江姐,为了不暴露计划,保护同志,江姐毅然走向刑场…歌剧《江姐》相较之于其原型小说红岩,其表象手法更加生动形象,其受众也更加广泛。

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学形式,它要求作者在创造的过程中,要力求保证素材的真实性,典型性和形象性。

小说的作者从感受生活,积累素材开始,到进入创作活动,凭借的主要是自己的形象思维,在构思中,活跃在作者头脑中的是具体的人物,具体的场面,在写作过程中,诉诸于作者笔下的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是能过感动人的生动故事。

小说《红岩》作为一部优秀的军事化小说,无论在语言字的运用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都是无可挑剔的,而歌剧《江姐》在继承这本优秀小说的各种出色的人物形象塑造模式和经典台词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歌剧独有的表现形式,二者各取所长,交相辉映,但是与小说不同的是,歌剧在叙事方面存在两种不同的形式,一个是戏剧性本(即歌剧的音乐总谱和字戏剧脚本),一个是演出本——各个演出都是在一段长度相同的时间内对戏剧本进行阐释,使其直观化,并赋予其气韵生动的有形生命,这样一来,就将小说的读者去感知故事和故事中的情感变成更加直观的由观众去体验故事和故事中的情感,这样一来,观众从舞台上得来的剧中人物的形象较之于中得来的更加生动具体,使观众观众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感知仿若身临其境。

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解析与思考

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解析与思考

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解析与思考中国民族歌剧起步发展仅百年时间,从早期儿童歌舞剧至成熟期的《白毛女》,最后走向世界舞台。

中国民族歌剧创作成功地将本土文化内涵与西方歌剧创作艺术有机融合,使得百年间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民族歌剧作品。

为此,对于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历程的探究思考就显得尤有必要了。

一、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历程(一)萌芽期。

明清时期,西方文化艺术逐步传人中国,歌剧艺术便是其中一种。

但当时的主流舞台表演形式仍旧以传统戏曲为主导。

至乾隆时期,意大利幕间插剧曾在宫廷内表演,影响力却不大。

19世纪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念下也使得歌剧和美声唱法在中国正式传播开来。

到1919年五四运动中倡导的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艺术家们在歌剧创作中便立足本土戏曲的创作经验,积极借鉴西方歌剧创作手法,有机融合中国民族文学、曲艺等艺术形式,从而创造出独特的新格局,如《神仙妹妹》、《麻雀与小孩》等作品问世标志着中国民族歌剧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二)成型期。

30-40年代,中日交战激烈彻底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情绪,歌剧中抗日题材屡见不鲜。

如40年代的四幕歌剧《木兰从军》塑造了“立志赴战场”的巾帼英雄木兰形象,唤起人民抗日救国的满腔热忱;又如1935年聂耳和田汉首创的“话剧加唱”形式的舞台剧《扬子江暴风雨》,反映遭受迫害的工人们思想觉醒并转变为反抗帝国主义的力量。

这些创作使得民族歌剧与西方歌剧艺术形式逐渐接轨。

1945年《白毛女》问世,该歌剧整体借鉴西方歌剧创作手法,并融合了我国戏曲中的板腔体、甩腔等元素、地方民歌中的河北梆子元素等,可谓是我国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伟大巨作,是我国新歌剧正式成型的标志。

(三)解放后发展期。

1949新中国成立,中国民族歌剧创作开始朝着歌颂英雄人物、反映革命斗争方向发展,时代感和民族性极为强烈。

歌剧创作表现手法主要以道白加唱、吟诵相结合为主,并逐步挖掘民族民间中优秀的音乐素材,以促使民族歌剧更被大众所接受。

简谈中国歌剧发展的三次高潮

简谈中国歌剧发展的三次高潮
文 艺评 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简谈 中国歌剧 发展 的三次高潮
曹明明 ( 山西大 同大学艺术学院 山西大同 0 7 0 30 0)
由中国人 民解 放 军空 政歌 舞 团首 次在 北京 上演 ,取 得 了极大 的成 功 。作 曲家们 采用 四川 民歌音 调素 材 为主 要基 调 , 由于 剧情 本身 发 生 在渣 滓洞 ,选 用 四川 i民歌 基调 ,使这 部歌 剧更 具有真 实 性 。 在 此 基础 上 ,作 曲家 广泛 采用 川剧 、粤 剧 、四 川清音 、京剧等 戏 曲 ,将 这 些戏 曲音 乐 元素 与歌 剧形 式如 重 唱、合 唱有 机地 结合 。 《 江姐 》 的歌 剧创 作 ,其 音乐 戏剧 结构 和 总体风 格 的主 导潮流 来 说 , 是一种 直 接继 承 了 《 白毛 女》 艺术 经验 并加 以创 造性 地发 展 中 国歌 剧 自2 世 纪 2 年 代 诞 生 以来 ,不 断 变 革创 新 ,至 今 和 丰 富的 歌剧样 式 。这 种歌 剧样 式 由于广 泛 吸收 了戏 曲、话剧 和 0 O 已走 过 8 年 的 曲折 历 程 , 在 歌剧 发 展 史 上 曾掀 起 过三 次 高潮 。 西 洋歌 剧 的种种 优 长 ,避免 了过 分执 于 一端可 能 造成 的艺 术整 体 O ( ) 4年 代 以 《 1 0 白毛 女 》 为代 表 的优 秀 歌剧 堪 称 是歌 剧 史上 的 性 上 的偏颇 ,因此 在这 一 时期有 了 很大 的发 展 ,取得 了很 高的 成 里程 碑 ,掀 起 了歌剧 发 展 的第 一 次 高潮 。 ( )5 年 代 末  ̄ 6 年 就 , 因此 歌剧 《 姐 》就是 我 国第 二 次歌剧 高潮 的潮峰 。 2 0 J lo 江 代 中以 《 洪湖 赤卫 队》 《 江姐 》 为代 表 的优秀 歌剧 作 品掀 起 了歌 三 、 《 野 》— — 当代 歌剧创 作 的巅峰 原 剧 发 展 的第 二 次 高潮 。 ( )9 年代 , 《 3 0 原野 》 《 原 》 等歌 剧 苍 《 原野 》 由万方 编剧 ,金湘 作 曲 ,根 据我 国剧作 家曹 禺名 著 作 品 的 问世 ,使得 中国歌 剧 的发展 呈 现体 裁风 格 多样 化 ,无主 流 改编 创 作而 成 。在音 乐创 作 中 ,较我 国以往歌 剧 创作 有所 突破 , 风 格 的多 元 并 存 局 面 ,从 而 掀 起 了歌 剧 发 展 的第 三 次 高 潮 。 以 作 曲家采 用 多调 性 思维 与旋律 片 段相 结合 的原 则 ,较 多地使 用宣 《 白毛 女 》 《 江姐 》 《 原野 》 为代 表 的代表 歌 剧史 上 发展 的三 次 叙调 的形 式 ,使 宣叙 调在 不 同调 性 的游移 中进 行 纵 向的叠置 和横 高 潮歌 剧 作 品,倾 倒 了无 数观众 ,在许 多 人 的心 目中都 留下 了不 向 的延展 ,同 时注意 了音 乐 与语 言 的关系 ,借 鉴 了中 国戏 曲中韵 可 磨灭 的 印象 。 白的神韵 和 古典 诗词 吟诵 的方 法 以及 说唱 音乐 中 的形式 ,赋 予宣 尽 管 时光 飞逝 ,这 三部 作 品始 终是 中 国歌剧 史 上 的精 品 。它 叙调 以中 国特 色 和多 样性 ,同时 在 《 原野 》 中作者 将 多种技 法相 们 分别 代表 着不 同时期 的作 品风 格 、创 作 审美趋 向 以及 观 众 的审 糅合 使音 乐更 加 具有 戏剧 表现 力 。在 合唱 的处 理上 ,作 曲家 大胆 美情 趣 。通 过这 三 部作 品我 们可 以直 观 中 国歌剧 是 如何 进行 探 索 采 用 不 同声部 的 不 同调性 ,使 音 乐形象 的 塑造更 加 多元 化 、立体 的 ,对 我们 认 识中 国歌剧 的现 状 , 以及 思考 今后 歌 剧 的发展 道 路 化 。

浅谈中国歌剧起源及第一次歌剧创作高潮

浅谈中国歌剧起源及第一次歌剧创作高潮

$%%( 年" 第 %- 期 现不仅为李青们恢复了 “人” 的身份与尊严, 而且他还 连接起 了同性恋世界与整个世俗社会— — — “ 情” 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 了李青们在放逐与回归之间的最终纽带。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 《 孽子》 之前, 白先勇 早在 其多 部短 篇小说集里对同性恋已有所染指, 《 孽子》 可算是白先勇 对同 性恋这一题材的进一步延展。白先勇 早期的短篇 小说, 对于 同性恋只是或隐晦或委婉地带过, 而 《 孽子》 则进一步为 同性 恋者们最终找到了在社会上立足的依 据, 也 为正常人类 社会 对他们的宽容寻到了 “情 感” 这一 理由。这或 许才是 《 孽子 》 有如此地位的原因所在。 正如白先勇自己所说: “ 《 孽 子》 可以说 是寻父记 吧。 ” 事 实上, 当我们从 这部小 说的文 本中 走出来, 从 更高 层次上 去 回味时, 不难发 现, 白 先勇 在 《 孽 子》 中围 绕 的总 是 “ 放逐 与 回归” 这条不变的线 索。白先 勇在 探索父 子之 间、 也即同 性 恋世界与世俗社会之间的中介的时候, 对作 品中的那些 人物 的 “情感” 总是进行着着 力的渲 染。白先勇 对他们 内心痛 苦 的悲悯以及对他们身世遭际的同情, 已成了 构成这些作 品整 体的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 刘俊 #《悲悯情怀 》 # 花城出 版社, $%%% 年第一版 $" 王 小波 #《 有 关同 性 恋 的 伦理 问 题 》 # 见 《人与自 我》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年第一版 &" 蔡克健 #《 访问 白先 勇》 # 见 《 第 六只 手指 》 , 花城 出 版社, $%%% 年第一版 [ 责任编辑: 李丹]
浅 谈 “ 中 国 歌 剧 起 源 及 第 一 次 歌 剧 创 作 高 潮 ”

中国严肃歌剧中的“固定乐思”——谈歌剧《苍原》中《情歌》的三次贯穿与发展

中国严肃歌剧中的“固定乐思”——谈歌剧《苍原》中《情歌》的三次贯穿与发展

歌剧《苍原》是一部史诗级的中国严肃歌剧作品。

本文将以歌剧中娜仁高娃的唱段《情歌》的三次贯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情歌》三次出现的情境,女主人公内心的发展以及外表上的变化进行分析。

进一步分析这首咏叹调以及女主人公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

本文的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情歌》的音乐分析;第二部分是对《情歌》在歌剧中三次贯穿的作用以及人物心境的变化加以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情歌》三幕情感的冲突以及演唱技巧的分析;第四个部分为结论。

一、《情歌》的音乐分析歌剧《苍原》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严肃歌剧之一,严肃歌剧是指:由中国的作曲家进行创作、按照欧洲古典歌剧的艺术规范、且使用较为传统的音乐语言与技法写成的歌剧样式,并且区别于用板腔体原则展开戏剧性的民族歌剧、用现代语言和技法创作的探索性歌剧及比较通俗的轻歌剧、喜歌剧和具有商品本性的音乐剧。

在该歌剧中作曲家使用了固定乐思这一创作手法,使咏叹调《情歌》在不同的情景中出现三次,并不断地发展与变化,表现女主人公娜仁高娃在不同情景中内心的变化。

《苍原》结合中国语言特有的音韵,既保证歌剧创作的整体性,又兼顾旋律的优美性,不仅有西体歌剧的整体构架,更有符合中国人听觉审美的“线性旋律”,这种融会化合的意境,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1]。

该歌剧主要讲述了公元1771年清乾隆年间,寄居在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族部落,为了反抗沙皇残暴的统治,行程万余里,历时七个月,从十七万人到最后的七万余人,付出重大牺牲,最终回到祖国怀抱的故事。

在《苍原》中,《情歌》贯穿了整部歌剧。

《情歌》的每一次出现,都随着女主人公娜仁高娃的心境变化着,直至最后的高潮,充分的表现了人物的心情,同时吴蓉费越中国严肃歌剧中的“固定乐思”——谈歌剧《苍原》中《情歌》的三次贯穿与发展也是歌剧《苍原》中最重要的咏叹调之一。

咏叹调《情歌》是一首单二部曲式的歌曲,主要采用蒙古族的音乐风格,A段为徵调式,B段为羽调式,两段调式为同主音转换的关系,极具抒怀性。

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中女性形象塑造衍变

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中女性形象塑造衍变

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中女性形象塑造衍变【内容摘要】文章选取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中具有典型意义及重要影响的歌剧《白毛女》《江姐》《原野》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喜儿、江姐、金子3位典型女性角色性格特征的分析,阐述了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塑造、衍变的过程。

【关键词】艺术创作女性形象角色塑造中国歌剧创作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一直占有重要位置。

中国女性历经旧社会的压迫、革命年代的奋勇反抗、新时代的思想解放、人性复苏,直至追求自由爱情,由社会变革所引发的女性思想的解放思潮,在不同的社会进程中、不同社会形态发展下呈现出必然趋势。

这种趋势促使在中国歌剧创作中,以女性形象为主题的作品频繁出现,创造并丰富了中国歌剧的历史。

纵观20世纪中国歌剧艺术的历史轨迹,从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白毛女》到民族歌剧《江姐》的高潮再起,再到20世纪歌剧创作的颠峰之作《原野》,①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喜儿、江姐、金子的性格特征鲜明且各具特色,3位女性身处不同时代,因此,在音乐形象塑造上也有较大差异。

笔者将20世纪中国歌剧创作中典型的女性形象按其气质类型及创作年代划分,将其大致分为三种衍变类型。

一、悲剧型这一类型的代表人物是歌剧《白毛女》中的主角——喜儿。

歌剧《白毛女》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中国民族歌剧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

《白毛女》的出现,不仅将中国歌剧引向了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前进的道路,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在创作中突出女性角色的、极为丰富的艺术经验。

该剧是在新秧歌运动和秧歌剧创作均已有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作品植根于我国民间音乐的深厚基础,选取民族民间曲调及发展手法,其音乐采用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及地方戏曲并加以改编和创造,塑造出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按人物性格创作音乐主题,并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剧情变化加以深化,这种创作手法不仅在当时,至今仍对我国民族歌剧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剧中喜儿的唱段,将喜儿从天真活泼、勤劳善良的小姑娘变成躲在山里饱受生活磨砺,充满怨恨的“白毛鬼”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得丰满立体,②人物性格、情绪也十分饱满,是当时社会千百万受压迫女性的代表,具有典型特征。

中国歌剧运河谣观后感

中国歌剧运河谣观后感

中国歌剧运河谣观后感《运河谣》是一部以中国特色文化为题材的歌剧,通过对运河文化的描绘,展示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年代磨难悲伤的一面。

观看这部歌剧,我深受感动,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歌剧《运河谣》通过音乐和歌剧舞台艺术巧妙结合,真实再现了运河上的劳动场景,让观众仿佛亲身参与其中。

优美的旋律、深情的唱腔,以及精湛的演唱技巧,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运河文化,同时感受到中国人民对运河的深厚情感。

尤其是那些歌颂劳动者的歌曲,在演唱者嘹亮的歌声中,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力量和伟大。

其次,歌剧《运河谣》剧情紧凑,情节曲折,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整部歌剧分为三个篇章,通过三组主要角色的故事,展现了运河文化的不同方面,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变迁。

从最初运河的修建,到运河渡口的发展,再到战争年代的生活,每个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尤其是第三篇章,通过一对夫妻的爱情故事,将战争年代的苦难和悲伤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情节的设置,使得观众更容易被剧情打动,产生共鸣。

最后,歌剧《运河谣》的舞台设计和服装造型也非常精美,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舞台上的运河、战争场景等场景布置独特,营造出了浓郁的中国风情。

演员们的服装造型也充满了中国传统的特色,如细腻的刺绣、华丽的彩色龙袍等。

这些细节的处理,无不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总而言之,观看《运河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歌剧通过深入挖掘中国特色文化,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运河文化的繁荣与辉煌。

观众在欣赏歌曲、舞台设计和演员表演的同时,也得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通过这部歌剧,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珍视,也对中国人民勤劳、坚韧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浅谈中国歌剧发展

浅谈中国歌剧发展

浅谈中国歌剧发展中国歌剧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期,当时歌剧艺术进入中国,成为中国现代戏剧和音乐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歌剧历史中,经历了起伏跌宕,但却始终充满着激情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中国歌剧发展的历史、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歌剧源自欧洲歌剧,由来已久。

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歌剧逐渐得以在中国发展。

最早的中国歌剧剧目为《高阳关》、《海瑞罢官》等,这些作品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元素,为中国歌剧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那时开始,中国歌剧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形成独特的中国歌剧艺术。

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初创期、探索期和现代期。

在初创期,中国歌剧受到西方歌剧的影响,创作中起初是较为模仿西方歌剧,缺乏独特的中国特色。

但随着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民族自觉的觉醒,中国歌剧逐渐追求寻找自己的艺术根基,在音乐、剧本和表演等方面不断进行实践和创新。

在探索期,中国歌剧作品开始涌现,音乐剧目文化和生活题材的歌剧剧目层出不穷,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

随着中国现代戏曲的发展和创新,现代期的中国歌剧作品更加注重创新与突破,试图为中国歌剧赋予更多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

在中国歌剧的发展中,一直受到文化传统和现代思潮的诱惑。

中国歌剧在表现形式上,结合了中国戏曲、音乐、戏剧、舞蹈等元素,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音乐上,中国歌剧融合了中国古典音乐和西方歌剧音乐的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旋律和和声结构。

在剧本和表演上,中国歌剧以中国历史和文化为背景,塑造了众多具有中国元素的戏剧形象,反映出中国人对于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歌剧成为了一种集中体现中国文化历史传统和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歌剧的未来发展,应当注重传承和创新。

在传承方面,中国歌剧需要不断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充分发挥中国歌剧的优势和特色。

要加强对中国戏曲、音乐、文学等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培养更多的歌剧创作人才,推出更多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

简述中国歌剧发展的历史

简述中国歌剧发展的历史

简述中国歌剧发展的历史中国歌剧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西方歌剧的影响而兴起。

以下是中国歌剧发展的历史简述:中国歌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9年,在当时的上海和广州兴起了新式戏曲团体,开始将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以歌唱为主的戏曲形式。

最早的中国歌剧作品之一是《白蛇传》,作曲家邹容与胡蝶共同合作创作的这部歌剧在白天鹅剧场首演,开创了中国现代歌剧的先河。

20世纪初期,中国歌剧的发展受到了政治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和文化导致了对传统戏曲的批评,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呼吁戏曲,引入新的表演形式。

1919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剧院团更是推动了中国歌剧的发展,引入了更多的西方歌剧元素。

1922年,中国首部西方式歌剧《中山舰》诞生,这部歌剧描绘了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

这部作品的成功激发了对中国歌剧的热情,成为中国歌剧发展的标志。

20世纪30年代,中国歌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剧院成为中国歌剧的重要舞台,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歌剧作品。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战争的紧张气氛对中国歌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一时期,通过创作反动歌剧和民族英雄题材的歌剧,激励人民抵抗侵略者,提高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这些作品中最著名的包括《红色娘子军》、《赵一曼》等,它们通过音乐与戏曲相结合的方式,抒发了人们对抗战的热爱与坚持。

开放以后,中国歌剧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

中国创作了一系列的新型歌剧作品,包括《梁祝》、《牡丹亭》等。

这些作品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精髓,还结合了现代音乐和舞台表演的特点,以多样化的形式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

此外,中国歌剧也开始引入国外的经典歌剧作品,如《醉步男爵》、《卡门》等。

近年来,中国歌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歌剧院、上海歌剧院等专业歌剧团体成立,并承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歌剧演出。

中国歌剧人才培养得到了重视,许多优秀的歌唱家和导演涌现出来,为中国歌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摘要】歌剧是中国与世界文化宝库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融入了音乐、戏剧、舞台和舞蹈等艺术。

本文针对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中国民族歌剧;发展中国民族歌剧在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中,有过低迷,有过鼎盛,是我国不可缺少的民族文化之一。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就要加大对民族歌剧的重视程度,积极找出民族歌剧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促使我国民族歌剧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中国民族歌剧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著名歌剧家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儿童歌舞剧打开了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大门。

中国民族歌剧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迷到鼎盛,一步步走向繁荣和胜利。

中国民族歌剧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萌芽,40年代的延安迎来高潮,50年代中平稳健康发展,在60年代时又迎来了第二次发展高潮。

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动荡之后,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带领下开始慢慢复苏。

现阶段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方向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表现由著名歌剧家黎锦晖的《麻雀与小孩》到《小二黑结婚》等,是从民歌、戏曲、民间音乐中取材,发展历程是借鉴我国戏曲的形式、风格和结构展开创作。

第二个方面表现为黄源洛的《秋子》到《原野》,发展历程是借鉴西洋传统歌剧的发展形式展开创作。

内容上取材于民歌,形式上是借鉴西洋歌剧。

这种创作方式也为我国原创歌剧走向世界性歌剧艺术行业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民族歌剧创作也迎来了大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现代作曲手法和西洋歌剧的形式展开创作。

但是却流失了中国基层大多数喜欢歌剧的观众,已经很少有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歌剧《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等歌剧。

因此导致中国民族歌剧丢失了很多市场,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民族歌剧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影响民族歌剧发展的因素分析(一)经济因素中国民族歌剧也称得上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朵灿烂之花,经历过兴衰成败。

论述我国歌剧发展历程

论述我国歌剧发展历程

论述我国歌剧发展历程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探索阶段(1920年代-1940年代):这个阶段是中国歌剧的探索时期,最初的歌剧受到欧洲歌剧的影响,如《西厢记》(1927年)、《王昭君》(1938年)等。

同时,也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如《白毛女》(1945年)等。

这一阶段的歌剧主要是由音乐家、戏剧家和文学家合作创作,尝试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歌剧技巧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风格。

2.奠基阶段(1950年代-1960年代):1950年代以后,中国歌剧开始进入繁荣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歌剧界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如《小二黑结婚》(1953年)、《洪湖赤卫队》(1959年)、《江姐》(1962年)等。

这些作品在吸收中国传统音乐、戏曲、民歌等元素的基础上,又借鉴了西方歌剧的创作手法,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风格。

同时,中国歌剧的表演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包括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流行唱法等。

3.多元化阶段(1970年代-1980年代):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歌剧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歌剧作品既有传统的民族歌剧,也有融合了现代音乐元素的歌剧,还有以戏剧、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综合歌剧。

例如,《红楼梦》(1982年)、《原野》(1987年)等作品都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的。

4.创新阶段(1990年代-至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环境的日益开放,中国歌剧进入了一个创新和发展的新阶段。

这个阶段的歌剧作品不仅在创作手法上更加多样化,还涉及到了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议题。

例如,《木兰诗篇》(2005年)以中国古代传统故事为背景,融合了东西方音乐元素,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结合;《长征》(2016年)则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背景,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讲述了红军长征的壮丽史诗。

总的来说,中国歌剧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探索、奠基、多元化和创新等多个阶段。

传统是一条河流——通过中国歌剧发展历程引发的思考

传统是一条河流——通过中国歌剧发展历程引发的思考
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有那么多的音乐形式,有那么多的传 奇故事,有那么多的文学家、民族音乐学家、艺术评论家、作曲 家、歌唱家。尤其是对于一个民族音乐学家来讲,他的主要任务 是研究世界各民族音乐形式,以文字记录或录音的形式使那些鲜 为人知的或濒临灭绝的音乐形式重见天日。但如果仅仅将历尽艰 辛整理出来的音乐记录下来,或是存放在博物馆里,那就失去传 承与发扬它的意义了。因此,笔者觉得,为何不能组建一个歌剧 创作团队呢?(中外第一部歌剧都是集体创作的,是集体智慧的 结晶)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汇入到歌剧这座大熔炉当中,既是 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同时也创作出了具有中 国特色的歌剧。
一、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 歌剧,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舶来的艺术形式,自从在中国安 家落户后,中国的音乐家们开始将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与本国的 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相结合,进行大胆尝试,使其中国化。中国 歌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过程:萌芽阶段——儿童歌舞剧,探索阶 段——秧歌剧,歌剧阶段。 萌芽阶段——儿童歌舞剧 由黎锦晖首创的儿童歌舞剧,是在中国民间音乐的基础上结 合西方歌剧舞剧的形式创作出来的。形式上既有独唱也有重唱, 还有舞蹈表演,音乐将剧中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深受小朋友们 的喜欢。代表作有《小小画家》《可怜的秋香》等。黎锦晖创作 的儿童歌舞剧,是西方歌剧舞剧与中国民间音乐相结合的除初次 探索,这一具有启蒙意义的创作探索,为中国歌剧的诞生提供了 必要的准备。 探索阶段——秧歌剧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过程中,文艺工作者们根据文艺座谈 会的指示,深入民间,挖掘基层军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创 作。他们的视角敏锐的捕捉到流行于北方地区的一种被称为“秧 歌”的民间歌舞形式,在“秧歌”的基础上将话剧、戏曲、民 歌因素融合在一起,于是便形成了一种进行的歌舞短剧——秧歌 剧。秧歌剧,主题鲜明、内容简练、演出方便,深受广大抗日战 士、群众欢迎。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扩展到了抗日根据地,形成了 音乐工作者和群众创作表演秧歌剧的高潮,即新秧歌运动。代表 作有《兄妹开荒》(王大化、李波、路由集体创作,路由作词, 安波编曲)、《夫妻识字》(马可等)。 在秧歌剧的影响下,以马可为代表的文艺工作者创造性的 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形式,在1945年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 剧《白毛女》(贺敬之、丁毅等编剧,马可、张鲁、瞿维等作 曲),使得秧歌剧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完成了从秧歌剧像新歌 剧的转变,并预示着中国歌剧时代的到来。

党的女儿观后感300字1500字作文

党的女儿观后感300字1500字作文

党的女儿观后感300字1500字作文电影《党的女儿》本片意在悲剧气氛中突出英雄主义,它没有把主人公写得非常高大,但却写出了这位党的女儿真实的感情和真实的行动。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党的女儿的观后感,党的女儿观后感包括歌剧党的女儿观后感、电影党的女儿观后感、党的女儿观后感300字、党的女儿观后感1500字,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歌剧党的女儿观后感歌剧《党的女儿》是根据上个世纪60年代家喻户晓的同名电影所改编的大型民族歌剧,创作于1991年,由阎肃等编剧,王祖皆、张卓娅等作曲,田立为等舞美设计,、杨洪基、孙丽英、秦鲁峰等首演。

该剧自从1991年被搬上歌剧舞台后已经持续演出近20个年头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演出数百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喜庆日子里,国家大剧院特别邀请歌剧《党的女儿》到该院演出,可见歌剧《党的女儿》的艺术价值之高、革命精神教育影响之深远。

下面笔者从创作题材、音乐创作、人物形象塑造、场景布置、艺术价值几方面来谈谈该剧的感受。

一、创作题材该剧讲述的背景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老根据地的红军北上抗日后,兴国县桃花乡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

女共产党员田玉梅临刑时被老支书掩护下死里逃生。

田玉梅没有被敌人的血腥屠杀吓倒,擦干身上的血迹,决心和敌人斗争到底。

她找到原区委书记马家辉,报告老支书临刑前说党内有叛徒。

而叛徒就是马家辉,田玉梅险遭叛徒的暗算,幸亏马家辉妻子桂英帮助,玉梅才脱离了危险。

马家辉和白军团长设计埋下重兵,妄图一举消灭游击队。

在这危机四伏的关头,田玉梅一片赤诚化解了七叔公对她的疑团。

她再入虎穴,把桂英心中熄灭的革命之火重新点燃,揭穿了马家辉的叛徒嘴脸。

田玉梅、七叔公和桂英连夜上山去找游击队报告敌情,可游击队已经转移。

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危难时刻,三人自发地成立了党小组,由玉梅当组长,领导群众坚持斗争。

游击队得到七叔公的报告,周密部署,打了敌人的伏击。

中国歌剧的发展史

中国歌剧的发展史

中国歌剧的发展史
中国歌剧是中国近代戏曲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戏曲和西方歌剧的特点。

以下是中国歌剧的发展史的主要阶段:
1. 20世纪初至1949年:中国歌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中国的戏曲艺术正受到西方音乐剧的影响。

1919年,上海开设了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歌剧人才的学校,标志着中国歌剧的正式诞生。

此后,中国歌剧开始发展并引入了西方的歌剧表演形式和演唱技巧。

2. 1949年至197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歌剧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1950年代,人民解放军文工团成立,开始演出革命主题的歌剧作品,如《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等,这些作品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1978年至现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歌剧进入了多元化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歌剧开始吸纳和融合了更多的国际艺术元素,包括舞台设计、服装设计和灯光效果等。

同时,中国歌剧也开始涉足更多的主题,包括历史、文学、戏曲改编等不同领域,丰富了剧种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总体而言,中国歌剧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革命阶段和改革开放阶段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它的发展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也展现了中国艺术家们追求创新和传承传统的努力。

目前,中国歌剧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观众呈现了丰富多样的剧目和精彩的演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歌剧史上的三次高潮引发的思考田亚茹中国歌剧从1920年诞生至今,已有无数作品问世,但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当数《白毛女》、《江姐》、《原野》。

这三部作品分别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每部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们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歌剧作品。

尽管时光飞逝,它们始终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精品。

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创作审美趋向以及观众的审美情趣。

通过这三部作品我们可以直观中国歌剧一路走来是如何进行探索的,对我们认识中国歌剧的现状,以及思考今后歌剧的发展道路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中国歌剧第一个里程碑《白毛女》《白毛女》的创作标志着中国歌剧走向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回顾历史,以19 2 O 年黎锦晖创作《麻雀与小孩》为代表的儿童歌舞剧的诞生,开辟了中国歌剧史上的先河;之后便陆续出现了以《扬子江暴风雨》( 聂耳曲)为代表的“话剧加唱”模式的创作实践以及以《秋子》( 黄源洛曲) 为代表的大歌剧的创作道路的尝试。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延安又兴起了以《兄妹开荒》( 安波曲) 为代表的秧歌剧的创作实践。

这2O 年时间内,中国歌剧都以不同风格、不同的创作手法进行着实践,在理论上也存在很大的分歧,直到《白毛女》的创作成功,才真正明确了中国歌剧的创作方向。

《白毛女》的问世,也为其后来的歌剧作品开辟了道路。

《白毛女》于1945年由贺敬之、丁毅编剧,马可、张鲁、瞿维等人共同创作完成。

1948年5月首演于延安中央学校礼堂。

该割系根据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的一个民间传说故事而写成。

作者在创作中,考虑到如何将歌剧民族化,因而采用了中国民间歌曲及戏曲唱腔与西方歌剧作曲技法相结合的形式,为了更好地、真实地表现剧中的主题,创作者选用了河北民间歌曲《小白菜》的音乐作为塑造主人公音乐形象的音乐素材,在不同的场合利用变体的手法将其发展变化,给观众呈现出喜儿从天真烂漫到满腔仇恨再到坚韧不屈的丰富的形象。

作者恰如其分地将戏曲唱腔中的音乐元素融入创作当中,例如在喜儿哭爹一场中,作曲家运用秦腔唱腔中的戏曲元素,增强了这一唱段的戏剧表现力,给人一种撕心裂肺、痛心疾首的感觉。

以人声为主,交响乐处于伴奏地位,合唱、重唱交替出现。

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深厚了解,以及对西洋歌剧作曲技法的熟悉掌握,是作曲家们能够恰如其分地将民族民间的优秀音乐成分与西洋歌剧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有机地融合的基础,从而使这部歌剧在音乐上与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相适应,是这部歌剧从音乐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白毛女》的音乐塑造克服了之前《秋子》、《兄妹开荒》等作品的偏向性,既不是倾向于纯粹的西方歌剧的模式,也不是仅限于秧歌剧的表现形式,而是将民间音乐的成分与西洋歌剧音乐形式共汇其中。

这个突破或许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一切处于摸索阶段的时候,《白毛女》无疑是中国歌剧走出自我的关键性一步。

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在于它的音乐是否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还在于它的题材内容。

歌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音乐是它的灵魂,但尽管如此,作为“剧”的成分一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当然,在西方歌剧史上,人们习惯于仅仅了解作曲家,而不知道剧作家,在这里音乐是一切,甚至在西方歌剧最辉煌的年代,一切以歌唱家的炫技为首要任务,人们更加热衷于欣赏某一个华彩唱段,而忽视歌剧的整体,作曲家不得不因歌唱家的需要而将原本创作好的音乐涂改得面目全非,“剧”的成分在这里已经并不重要了。

到瓦格纳时代,音乐在歌剧的地位更加彰显,原先用人声体现最起码的戏剧冲突,在这里也被器乐的表现统而代之。

然而,不管西方歌剧多么辉煌,我们更应考虑到的是中国观众的感受。

中国戏曲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无论从其产生的年代的久远,还是对整个中国文化的贡献来看,中国的听众几千年来在这种戏曲土壤中培养了他们独有的审美喜好。

每一部著名的戏曲唱段都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如《杨家将》、《白蛇传》,这些故事就像莎士比亚的戏剧研究产生的影响一样,在中国人心目埋下了深刻的种子。

人们喜欢这些故事,因而喜欢听演绎了这些故事的戏曲。

所以说《自毛女》的另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表现的内容恰恰是中国观众能为之产生共鸣的,它表现的主人公在每一个观众心中都是活生生的、真实的。

中国人民在备受苦难、翻身得解放后看到这样一部真实感人的歌剧,怎能不产生共鸣呢? 看到喜儿就像看到自己的姐妹或者恋人在受苦,怎能无动于衷呢?难怪当时发生了士兵在观看演出时向扮演黄世仁的演员开枪的事。

《自毛女》这部歌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反映了真实的历史,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有血有肉的形象,合理的剧情发展的矛盾冲突,使其具有戏剧性,细节描写真实可信而且合乎逻辑,这一切都成为《白毛女》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为中国歌剧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白毛女》的问世,为后来歌剧的创作指明了方向,以至于在后来的很多作品中都能寻找到它的影子,例如, 1946—1949年创作的《全家光荣》、《赤叶河》( 梁寒光曲) 、《刘胡兰》( 罗宗贤曲) 、《红霞》( 张锐曲),尽管在题材上更注重表现英雄形象,但是在创作手法以及音乐构成上并没有太多的突破,仍以《白毛女》的模式为主。

主要表现为“话剧加唱”的创作手法贯穿其中,在音乐创作中加入民间歌曲或戏曲唱腔元素,以板腔体的音乐元素表现戏剧冲突的居多,这种创作局面直到《洪湖赤卫队》、《江姐》的问世才有所突破。

二、《江娌》高潮再起继《白毛女》之后的十余年创作实践中,中国歌剧进入了丰收期,这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剧目,如《洪湖赤卫队》、《春雷》、《红珊瑚》、《刘三姐》、《柯山红日》、《江姐》,其中《洪湖赤卫队》、《江姐》两部作品产生的影响最大,一时出现“人人争唱‘洪湖水’,处处都闻‘红梅赞”’的盛况。

创作于《洪湖赤卫队》之后的《江姐》更加成熟,更具有代表性,它是继《白毛女》之后中国歌剧史上的又一个高潮。

《江姐》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

196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舞团首次在北京上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剧本的主要素材来源于长篇小说《红岩》,这部小说曾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小说的情节、人物深为广大人民所熟悉,所以在这部小说基础上改编过来的歌剧,从剧本内容上本身是颇受欢迎的。

整个剧的编排,以江姐为主线,成功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嫉恶如仇、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对其他次要人物的刻画也恰到好处、入木三分。

在音乐创作中,作曲家们采用四川民歌音调素材为主要基调,由于剧情本身发生在渣滓洞,选用四川民歌基调,使这部歌剧更具有真实性。

在此基础上,作曲家广泛采用川剧、粤剧、四川清音、京剧等戏曲,将这些戏曲音乐元素与歌剧形式如重唱、合唱有机地结合,如在第二场江姐唱段《革命到底志如钢》,将戏曲音乐板式结构运用其中,恰当推动了戏剧性发展。

江姐成套的抒情性唱段,反面人物的音乐编配上也有所突破。

旋律线条更加丰满,不再是一个音调一个人物,而是在整个基调上产生了变化,使整个音乐更加丰满,交响乐队的有效利用,增添了气势上的宏大,使整个音乐显得辉宏壮丽,更增添了戏剧矛盾冲突的力度,使音乐的戏剧性张力得以加强。

旋律朗朗上口,为广大观众喜爱并传唱,这些无疑都是《江姐》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江姐》突破了《白毛女》“话剧加唱”的固有模式,在民族歌剧宣叙调的写作上给予了更多的探索,并为以后民族歌剧的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道路。

《江姐》在创作中.作曲家从民族语言的发声及说话的特点出发,来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宣叙调。

例如《笑声中埋葬你蒋家王朝》对唱中的“( 沈)这是中美合作所,歌乐山前黑铁牢,美式刑法四十八套,渣滓洞白骨高!( 江)你何必虚作声势张牙舞爪,我坚如泰山不动摇。

山高何惧风雪大,革命者哪怕你毒刑拷打烈火烧!”这段唱词采用了戏剧中的“韵白”( 川剧中“飞梆子) 来表现两人的不同思想和感情。

再如,第六场中江姐唱的《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中,“谁不盼神州辉映新月,谁不爱中华锦绣好河山,正为了东风浩荡人欢笑,面对着千重艰险不辞难,正为了祖国解放红照大地”,这里采用“徒歌”作为大段咏叹调的“插叙”,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在《江姐》中有大量的这方面的探索,这在中国歌剧民族化的探索中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原野》——当代歌剧创作的巅峰从《江姐》到《原野》跨度二十多年问,中国歌剧经历了毁灭性的打击,又在历史的阵痛中逐步恢复。

“文革”十年,中国歌剧遭遇了灭顶之灾,十年中歌剧事业陷于瘫痪,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各地歌剧院才逐步恢复正常,不仅上演老剧目,而且创作了大量新作品,如《星光啊,星光》、《启明星》、《忆娘》、《壮丽的婚礼》、《曼苏尔》、《艾里甫与赛乃姆》、《伤逝》、《第一百个新娘》。

这一时期的作品,有些继续延承了《白毛女》、《江姐》的创作模式,有些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和创新,尤其到了八十年代,歌剧创作进入了全新的形式与探索时期,作品的种类多,但是能产生巨大影响的并不多,这不仅因为“文革”中歌剧事业大伤元气,写什么样的歌剧,怎么写才能受欢迎,使剧作者陷入了不断的思考与探索,正如评论界所描述:“《原野》的成功是中国歌剧界经过十年探索和积累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代歌剧经历了历史性阵痛,摆脱危机困扰的一个良好先兆。

”《原野》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经历了无数的实践而成就的。

《原野》由万方编剧,金湘作曲,根据我国剧作家曹禺名著改编创作而成。

在音乐创作中,作曲家较多地使用宣叙调的形式,较我国以往歌剧创作有所突破,作曲家采用多调性思维与旋律片段相结合的原则,使宣叙调在不同调性的游移中进行纵向的叠置和横向的延展,同时注意了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借鉴了中国戏曲中韵白的神韵和古典诗词吟诵的方法以及说唱音乐中的形式,赋予宣叙调以中国特色和多样性,同时在《原野》中作者将多种技法糅合至音乐,例如,微分音的使用,偶然音乐的引用,点描技法的勾勒使音乐更加具有戏剧表现力。

在合唱的处理上,作者大胆采用不同声部不同调性,如作者表现“初一十五庙门开”这一主题时让合唱队四个声部依次按先后在四个不同的调性上唱同一主题,然后发展成平行共处的双增四度音程叠置的和声进行。

这种大胆的处理手法使音乐形象的塑造更加立体化、多元化。

戏曲元素也被运用其中,例如,第二幕结束前,金子的咏叹调使用了“紧拉慢唱”的形式。

作品突破了就事论事对待情节和人物,而是在哲学的高度处理了这一严肃主题,突破了以往用对白交代剧情的戏剧冲突,而几乎全是用交响乐和人声共同完成的。

全剧以仇虎、金子、大星、焦母之间的爱与恨为主线逐一展开,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的冲突,痛苦的反省等思想斗争的音乐形象的塑造,更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重强大的震撼力。

《原野》的成功说明了这种大胆尝试突破的成功,作曲家采用的这种多种技法与多重主题思维共同推进音乐戏剧冲突的尝试,不但没有疏远观众,而是让观众产生了共鸣,民族与西方技术在这里结合得恰到好处,作曲家成功地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也为探索歌剧民族化道路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现代科技在不断发展,歌剧也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