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课——儒学的兴起PPT课件
合集下载
8791kj_历史人民版必修3 1.2《儒学的兴起》课件(2)ppt38页PPT
![8791kj_历史人民版必修3 1.2《儒学的兴起》课件(2)ppt3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9f05594443323968001c926c.png)
(1)他们品评政界人物,参与上层政争。少年英锐, 敢于思想创新,言行较为勇敢,与民间接触比较密切,因 此对于弊政的危害,有直接的感受。他们所接受的儒学教 育中的民本思想等积极因素,也对他们敢于批评时政的倾 向有一定影响。
(2)太学清议,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 较早的史例。当时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迫使黑暗的政治 势力有所收敛。
东汉太学生
jkzyw
三、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立太学
(2)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 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立学校。是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汉武帝时代,初步建立了地 方思教考育:系汉统代太学规模的不段扩大,
反映了文化教育怎样的趋势?
思想、文化和教育 越来越受到重视
太学生参政意识的表现: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 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 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 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 绝其道,勿使并进。”
(1)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
(2)指出材料二中观点的积极作用。
(3)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
(1)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定官员,考试内容 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 生活。
(2)科举制的创立和健全,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 治体制的稳固。
(3)科举制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 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4)知识分子以仕途辉煌为人生理想,以治国平天 下为唯一志向,这就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 备力量。因此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 才力量相对薄弱。
董仲舒像
jkzyw
先秦之儒和董仲舒之儒的区别
(2)太学清议,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 较早的史例。当时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迫使黑暗的政治 势力有所收敛。
东汉太学生
jkzyw
三、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立太学
(2)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 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立学校。是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汉武帝时代,初步建立了地 方思教考育:系汉统代太学规模的不段扩大,
反映了文化教育怎样的趋势?
思想、文化和教育 越来越受到重视
太学生参政意识的表现: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 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 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 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 绝其道,勿使并进。”
(1)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
(2)指出材料二中观点的积极作用。
(3)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
(1)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定官员,考试内容 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 生活。
(2)科举制的创立和健全,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 治体制的稳固。
(3)科举制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 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4)知识分子以仕途辉煌为人生理想,以治国平天 下为唯一志向,这就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 备力量。因此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 才力量相对薄弱。
董仲舒像
jkzyw
先秦之儒和董仲舒之儒的区别
1.2儒学的兴起 课件(人民版必修3)
![1.2儒学的兴起 课件(人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25a18078a417866fb84a8e9f.png)
3、“民贵君轻”的观点。“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提出“舟水之喻”? 后世不少统治者都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从公元前213年开始的 焚毁书籍、活埋儒士方士的事件。 【焚书坑儒事件简介】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 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 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 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 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 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 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 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 《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 《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 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 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 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 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 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 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 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董仲舒
历史地位: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 思想特点: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法家的思想
历史贡献:
① 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② 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之一。
著作:《春秋繁露》。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1)“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 “天人感应”学说(新儒学的基础): “天人 合一”“君权神授” 加强君权的需要 (3) “三纲五常”忠孝思想:“君为臣纲”“父为 子纲”“夫为妻纲”;礼、义、仁、智、信。 为人处世标准
教师总结:“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我们对其 提出的背景、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的分析,我们了解 到,在这一儒学主导地位确立的过程中,著名儒学大师董 仲舒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推行一套以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为核心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建议皇帝倡导学术,推行 教化,养士求贤,政策上要适时“更化”;他提出,应当 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 致,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完成了罢黜百家、提升儒学 地位的文化体制与文化政策的转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出台,一方面结束了各派 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另一 方面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提出“舟水之喻”? 后世不少统治者都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从公元前213年开始的 焚毁书籍、活埋儒士方士的事件。 【焚书坑儒事件简介】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 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 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 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 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 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 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 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 《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 《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 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 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 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 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 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 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 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董仲舒
历史地位: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 思想特点: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法家的思想
历史贡献:
① 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② 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之一。
著作:《春秋繁露》。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1)“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 “天人感应”学说(新儒学的基础): “天人 合一”“君权神授” 加强君权的需要 (3) “三纲五常”忠孝思想:“君为臣纲”“父为 子纲”“夫为妻纲”;礼、义、仁、智、信。 为人处世标准
教师总结:“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我们对其 提出的背景、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的分析,我们了解 到,在这一儒学主导地位确立的过程中,著名儒学大师董 仲舒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推行一套以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为核心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建议皇帝倡导学术,推行 教化,养士求贤,政策上要适时“更化”;他提出,应当 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 致,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完成了罢黜百家、提升儒学 地位的文化体制与文化政策的转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出台,一方面结束了各派 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另一 方面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高中历史人民必修三儒学的兴起文科班课件23页PPT
![高中历史人民必修三儒学的兴起文科班课件2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6bad0d524de518974b7da4.png)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目的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作用 消极:
①是对
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
开创了封建皇权摧残文化,迫害知识阶层的先例,
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
②儒
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皇 帝tion only.
九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卿 制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Ev家a,lua独tio尊n儒on术ly”. 。
te2d、wi汉thC代Aosp官pyor学sigeh:.tS2l太i0d0e学4s-f和2o0r郡1.1N国EATs学p3o的.s5eC创Plit立eynL。t tPdr.ofile 5.2
的灭族C。o这py种rig措h施t 2引0起04许-2多0读11书A人sp的o不se满P。ty Ltd.
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 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 生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
陕西渭南传说中的秦朝“焚书堆”遗址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②太学Co的py创rig建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 儒学的兴起
(一)秦朝:焚书坑儒 (二)汉代:Ev儒alu学at成ion为on正ly.统思想
2023人民版必修3《儒学的兴起》ppt
![2023人民版必修3《儒学的兴起》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2ced9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5.png)
上,叫做对策。皇帝根据对策来判断一个人能力的高下。 董仲舒就是通过“对策”得到汉武帝赏识的。东汉时期, 豪强地主把持乡举里选,使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依据。 察举制作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对当时的政治、 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科举制:一种用考试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 起迄:此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大发展于北宋,极盛而 衰于明清,1905年废除。这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 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
★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
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 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 家直接有益。
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 秦统一中国后,专制主义集权延伸到文化领域,文
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工具);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 儒学经典批评时政。 2.经过: (1)焚书——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焚书建议并被秦始 皇采纳。 (2)坑儒——秦始皇将460多名儒生坑杀于咸阳。
3.评价:
如何评价秦王朝的“焚书坑儒”的举措。
1.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2.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统一起了一定的 作用; 3.但其限制了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摧残了人才,是对先 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和一场文化浩劫,阻碍了社会 进步和发展,使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
二、罢黜百家
相
目的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 政治统一
同 实质 文化专制
点
作用
有利于国家统一,但钳制思想,不利于学术思 想自由发展
三、太学的出现 1.概况 (1)汉武帝创立太学 (2)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所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立学 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 化的标志。 (3)汉武帝时代,初步建立 了地方教育系统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一第2课汉代儒学(共16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一第2课汉代儒学(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430a95afad6195f302ba608.png)
第二节 汉代儒学
儒学的产生、发展历程
春秋 战国
秦 汉汉(武帝)
产生
受打击 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
明末 清初
新发展 完善
经济方面:
背景 政治方面: 思想方面:
汉代儒学 成为正统思想
政治上: 过程: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思想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育上:
影响
对汉代政治: 对民族精神:
对学术文化:
对主流思想: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天,人而感天应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 败乃至。”
为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
材料六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
夏为子而养之;“王三道纲之五三常纲”可求于天。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 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 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一、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
1、经济方面:汉武帝时,汉朝国力强盛。
“至汉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
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
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腐朽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一、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
2、政治方面:汉武帝即位时,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
太学生考试合格后怎样?
什么是“太学清议”?
设立太学
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
影响? 对社会: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对政治:①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太学生清议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
儒学的产生、发展历程
春秋 战国
秦 汉汉(武帝)
产生
受打击 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
明末 清初
新发展 完善
经济方面:
背景 政治方面: 思想方面:
汉代儒学 成为正统思想
政治上: 过程: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思想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育上:
影响
对汉代政治: 对民族精神:
对学术文化:
对主流思想: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天,人而感天应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 败乃至。”
为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
材料六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
夏为子而养之;“王三道纲之五三常纲”可求于天。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 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 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一、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
1、经济方面:汉武帝时,汉朝国力强盛。
“至汉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
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
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腐朽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一、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
2、政治方面:汉武帝即位时,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
太学生考试合格后怎样?
什么是“太学清议”?
设立太学
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
影响? 对社会: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对政治:①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太学生清议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
1.2《儒学的兴起》课件(人民版必修3)
![1.2《儒学的兴起》课件(人民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49f247a6f524ccbff12184ef.png)
儒学的兴起
一,"焚书坑儒"批判 焚书坑儒"
背景
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 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文化成为政治权 力的附庸 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 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统治
具体步骤:焚书, 具体步骤:焚书,坑儒
评价
实质: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1)积极作用: 积极作用: 影响
董仲舒像
(1)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大一统","罢黜百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大一统" 君权神授 独尊儒术" 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 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 有利于加强君权, 有利于加强君权,加强中央集权
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 ——君臣义 君为臣纲——君臣义 父为子纲—— ——父子亲 父为子纲——父子亲 夫为妻纲—— ——夫妻顺 夫为妻纲——夫妻顺 ——亲也 亲也. 【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事之宜也 为人正派, 事之宜也. 【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 ——理也 待人彬彬有礼, 理也. 【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 ——智慧也 智慧也. 【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诚信也 诚信也. 【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 认为"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而"五常"是用 认为"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 五常" 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他把"三纲"说成是" 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他把"三纲"说成是"天" 的意志,赋予它以神的权威, 阳尊阴卑"的思想, 的意志,赋予它以神的权威,用"阳尊阴卑"的思想,论证 三纲"的主从关系不能变化和颠倒, 了"三纲"的主从关系不能变化和颠倒,把封建统治的等 级秩序神化.于是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 级秩序神化.于是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 形成一整套的封建神学体系,用以维护封建君主集权制. 形成一整套的封建神学体系,用以维护封建君主集权制.
一,"焚书坑儒"批判 焚书坑儒"
背景
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 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文化成为政治权 力的附庸 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 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统治
具体步骤:焚书, 具体步骤:焚书,坑儒
评价
实质: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1)积极作用: 积极作用: 影响
董仲舒像
(1)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大一统","罢黜百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大一统" 君权神授 独尊儒术" 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 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 有利于加强君权, 有利于加强君权,加强中央集权
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 ——君臣义 君为臣纲——君臣义 父为子纲—— ——父子亲 父为子纲——父子亲 夫为妻纲—— ——夫妻顺 夫为妻纲——夫妻顺 ——亲也 亲也. 【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事之宜也 为人正派, 事之宜也. 【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 ——理也 待人彬彬有礼, 理也. 【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 ——智慧也 智慧也. 【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诚信也 诚信也. 【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 认为"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而"五常"是用 认为"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 五常" 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他把"三纲"说成是" 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他把"三纲"说成是"天" 的意志,赋予它以神的权威, 阳尊阴卑"的思想, 的意志,赋予它以神的权威,用"阳尊阴卑"的思想,论证 三纲"的主从关系不能变化和颠倒, 了"三纲"的主从关系不能变化和颠倒,把封建统治的等 级秩序神化.于是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 级秩序神化.于是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 形成一整套的封建神学体系,用以维护封建君主集权制. 形成一整套的封建神学体系,用以维护封建君主集权制.
儒学的兴起PPT课件6 人民版
![儒学的兴起PPT课件6 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bb45a6647d27284b7351c5.png)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 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 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
★如何评价秦王朝的“焚书坑儒”的举措?
(1)积极作用: “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 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
(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 “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 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 场浩劫。
作用
思想统一、国家安 宁,中央集权
2、“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
=
君
加强君权,服从统 治;爱护百姓
“天人感应”
3、发挥儒家仁政 忠君
思想
减轻负担,缓和矛 盾,改善生活
4、“三纲五常”
为人处事标准
君权
中央 集权
统一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 想,关键是因为 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的需 要
(2)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 变,一般地主子弟入仕的门径得以拓宽,少数出身社会中 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太 学 清 议
东汉太学生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 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 用之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生活不会惯着你,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二十、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二十一、不要 为别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二十二、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二十三、过去的事不要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 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 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
★如何评价秦王朝的“焚书坑儒”的举措?
(1)积极作用: “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 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
(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 “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 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 场浩劫。
作用
思想统一、国家安 宁,中央集权
2、“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
=
君
加强君权,服从统 治;爱护百姓
“天人感应”
3、发挥儒家仁政 忠君
思想
减轻负担,缓和矛 盾,改善生活
4、“三纲五常”
为人处事标准
君权
中央 集权
统一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 想,关键是因为 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的需 要
(2)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 变,一般地主子弟入仕的门径得以拓宽,少数出身社会中 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太 学 清 议
东汉太学生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 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 用之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生活不会惯着你,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二十、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二十一、不要 为别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二十二、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二十三、过去的事不要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太学的发展:
汉武帝时代,除了建立太学以外,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 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自汉昭帝时代起,太学规模不断 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30000人。
3、太学的影响:
(1)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 标志;
(2)对社会风气:太学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 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愚儒)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
率群下以造谤。”
――李
斯
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 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 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 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 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 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 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
(3)促进了民族历史文化的帝创建太学,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 治管理人才的管理学校。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 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 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 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 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2)影响:
大学清议,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 活较早的史例。大学生的议政运动,迫使黑 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中国古代的三种选官制——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2、科举制度:
(1)特点:
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选定官员;考试内容是儒学经典。
(2)影响:
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
儒学的兴起
秦始皇
李斯
陕西渭南传说中的秦 朝“焚书堆”遗址
“焚书坑儒”批 判1、背景:
秦统一中国后,专制主义集权延伸到文化 领域,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工具);一 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
2、经过:
(1)焚书——前213年,丞相李斯提出焚书 建议并被秦始皇采纳;
(2)坑儒——秦始皇将460多名儒生坑杀于 咸阳。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 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不在六艺 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 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1)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 (2)指出上述思想主张有何作用? (3)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
黄老之说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汉武帝进一步拓展大一统事业;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这一要求。
(2)内容:
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禁绝与儒学相异学 术的建议,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 ②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 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董仲舒 (前179—前104)
广川(今河北景县)人, 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曾 任博士、江都相及胶西王 相。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 之士,进“天人三 策”,建议“诸不在六艺 (礼、乐、射、御、书、 数)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 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 封建统治者所沿袭。
秦王朝焚书的目的 是为了遏制知识分 子的思想,而医学、 卜筮、种树之书是 实用之学,对社会 国家直接有益。
3、评价:
(1)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2)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统 一起了一定的作用。
(3)但其限制了思想学术的自 由发展,摧残了人才,是对先秦 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和一场 文化浩劫,阻碍了社会进步和发 展,使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
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和体现公平公正原则;
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 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
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 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 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 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 击?
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 利于秦的统治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 之书?
2、结论:
思想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适应统 治者的需要。
先秦之儒和董仲舒之儒的区别
著作 理论基础 思想来源
与统治者关系
先秦之儒 《论语》 仁、礼 儒学
批判时政
董仲舒之儒 《公羊春秋》
天人感应 阴阳、法家
维护统治
3、评价:
(1)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其 提供理论依据; (2)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变化: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秦朝时期死气沉沉。
(2)原因
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 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 的学术氛围。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 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
罢黜百家
1、背景:
(3)对统治基础:使大官僚和大地主子 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少数出身于 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 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4、太学清议: 东汉太学生有比较强的参政意识。
他们品评政界人物,参与上层政争。
(1)原因:
太学生少年英锐,敢于思想创新,言行较为勇敢。他们 尚未跻身于官场,与民间接触比较密切,对于弊政的危 害有直接的感受。他们所接受的儒家教育中的民本思想 等积极因素,也对他们敢于批评时政的倾向有的一定的 影响。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 “天人感应”。 (3)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 赋。 (4)针对统治秩序问题,提出“三纲五常”。
1、特点:
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 阴阳家等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