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青山不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青山不老
“青山不老”是这篇散文的文眼,既深化 了文章主题,又使主题形象鲜活起来,让原本 相对抽象的人物精神变得具体可感。“青山不 老”还包含了作者对“造林英雄”的感谢、敬 佩和祝福。
19 青山不老
19 青山不老
采访中,作者应该会给老人留影。 那会是一张怎样的照片呢?他会选择 怎样的风景作为照片的背景?他又会 选取老人怎样的姿态、神情定格在照 片之中?请你根据课文展开想象,写 一段话来描绘一下这张照片。
19 青山不老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默读课文,提取有关老人的 信息,看看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19 青山不老
想一想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手拿旱烟的瘦老头
拄着拐杖
种树
已经八十一岁 创造了这块绿洲
19 青山不老
整体感知 结合提取的信息,你能说说课文的
主要内容吗?
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 活条件的艰辛,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 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绿洲。
“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为什么能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19 青山不老
连绵的青山代代常绿,老人无私奉献、 造福后代的精神也必将永存。老人的生命 是有限的,但他的意义却在茫茫青山之中 得到了扩展,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19 青山不老
“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 上更象征着老人高贵的品质和执着精神像青山 一样充满生机;“不老”则是说老人虽然会离 开人世,但他种下的这片青山及他崇高的精神 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永远“不老”。
19 青山不老
结构梳理
青 环境恶劣
山 不
光荣事迹
老 青山不老
青山绿水 造福后代 山川共存
19 青山不老
主题概括
课文紧紧抓住三个问题来展开——老人创 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环境 下创造的,以及“青山不老 ”的含义,且逐层 深入地感受老人 保护家园、造福他人 的无私奉 献的精神。
19 青山不老
在这十五年里发生了哪些事情?
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 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 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 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19 青山不老
思考讨论: 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
19 青山不老
互动课堂
默读阅读提示,明确第一条学 习要求: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 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 的条件下创造的。
19 青山不老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 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 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时间之长
面积之大
19 青山不老
这个奇迹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 造的呢?读第1、2自然段,说说山 沟的大环境有什么特点。
19 青山不老
19 青山不老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 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 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19 青山不老
默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 老人院子的小环境是什么样的。
19 青山不老
简朴、单调
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带上干粮 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 抽袋烟睡觉。
19 青山不老
背景知识
山西,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 风起土满天”之说。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是沙尘暴高 发区。山西的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掩埋, 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 每一二十年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成为当地人最大的敌人。 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强劲季风,还 会吹向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形成强烈的沙尘暴。
19 青山不老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 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 上,他用十五年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 迹。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19 青山不老
19 青山不老
看到课题,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郁郁葱葱的青山,优美逶迤的山段落岭,蜿 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青山俯瞰足 下,云雾弥漫山间,环观群峰,云雾缭绕,一个 个山顶探出云雾处,似朵朵芙蓉出水。
笔墨来写山沟的大环境和院子 里的小环境呢?
19 青山不老
用大环境和小环境的侧面描写 衬托创造奇迹之难。
感悟奇迹的了不起,体会老人 的伟大。
19 青山不老
默读阅读提示,明确第二 条学习要求:课文为什么以 “青山不老”为题?
19 青山不老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 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 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 与日月同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