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离辐射灭菌
液体灭菌方法
液体灭菌方法液体灭菌方法是一种用于杀灭或去除液体中的微生物的技术。
在许多领域,如医疗、生物工程和食品工业中,液体灭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液体灭菌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技术。
一、热灭菌热灭菌是液体灭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加热液体样品,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常见的热灭菌方法包括:1. 干热灭菌:将液体样品装入密封容器中,然后在高温下加热一定时间。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热稳定性较强的液体,如一些药物溶液。
2. 湿热灭菌:将液体样品装入密封容器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气,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加热一定时间。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热敏感的液体,如生物培养基和药物溶液。
二、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另一种常用的液体灭菌方法。
通过使用化学物质可以有效地杀灭液体中的微生物。
常见的化学灭菌方法包括:1. 使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臭氧等。
这些化学物质具有强氧化性能,可以破坏细菌细胞膜和DNA,从而杀灭微生物。
2. 使用酸碱:如氢氧化钠、盐酸等。
这些化学物质通过改变液体的酸碱度,破坏细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一种高效的液体灭菌方法。
通过使用电离辐射或紫外线辐射,可以有效地杀灭液体中的微生物。
常见的辐射灭菌方法包括:1. 电离辐射:如γ射线、X射线等。
这些电离辐射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结构,从而杀灭微生物。
2. 紫外线辐射:紫外线辐射可以破坏微生物的DNA和RNA,从而杀灭微生物。
四、滤过灭菌滤过灭菌是一种常用的液体灭菌方法。
通过使用微孔过滤器,可以将液体中的微生物滤除,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常见的滤过灭菌方法包括:1. 膜过滤:将液体样品通过微孔膜滤器,可以将微生物滤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热敏感的液体,如生物培养基和药物溶液。
2. 布滤:将液体样品通过布滤器,可以将微生物滤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粘稠的液体,如果酱和浆果浆。
总结起来,液体灭菌方法有热灭菌、化学灭菌、辐射灭菌和滤过灭菌等。
医院感染控制 光照消毒法的操作
C.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
D.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
E.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酶变性凝固
1.紫外线灯管消毒法:(1)灯亮后5~7分钟 计时,关后间隔3~4分钟再开;(2)保持环境· 灯管·物品表面清洁;(3)保护眼睛皮肤2.日光 暴晒法:时间大于6小时,定时翻动3.电离辐射 灭菌法:不耐热的物品灭菌。
物品消毒:消毒时应将物 品摊开或挂起以减少遮 挡(紫外线穿透力差),有 效距离为25cm~ 60cm, 照射时间为20~ 30分钟。
液体消毒:可采用水内 照射法或水外照射法, 水层厚度应小于2cm, 并根据紫外线的辐照 强度确定水流速度。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注意事项
1、由于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应经 常保持灯管清洁,灯管表面至少每2周用乙醇 棉球擦拭一次
降低菌体内氧化 酶的活性,使氧 化能力丧失。
使空气中的氧电 离产生极强杀菌 作用的臭氧。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使用方法
1
2
3
空气消毒:消毒前做好室内清洁卫 生工作(紫外线易被灰尘微粒吸收 而影响效果),关闭门窗,人员停 止走动, :每10m2安装30W紫外线 灯管一支,有效距离不超过2m, 照射时间为30~60分钟。
注意事项
2、由于紫外线对人的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直接照射30s可损伤角膜或致皮炎,同时, 照射 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对人体亦不利,故照射时人 应离开房间,必要时戴防护镜,肢体用被单遮盖。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注意事项
3.由于紫外线的穿透力 差,消毒物品时应将物 品摊开或挂起,并定时 翻动,使其表面受到直果。
概念:利用日光的热、干燥和紫外线的作用而杀菌,杀菌力较弱。
适用范围:床垫、毛毯、衣服、书籍等。
注意事项: :物品放在阳光直射下暴晒6h,定时翻动,使物品各个面
灭菌法名词解释
灭菌法名词解释灭菌法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场所、设备、器具等进行灭菌处理,以杀灭或去除其中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状态。
灭菌法可以分为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两种。
物理灭菌法是利用物理手段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物理灭菌方法有高温灭菌、低温灭菌、干热灭菌、辐射灭菌和过滤灭菌等。
高温灭菌是利用高温对物品进行灭菌处理。
常用的高温灭菌方法有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
蒸汽灭菌是将物品暴露在高温高压的蒸汽中,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干热灭菌是利用干热对物品进行灭菌处理。
低温灭菌是利用低温对物品进行灭菌处理。
常用的低温灭菌方法有冷冻灭菌和冷冻干燥灭菌。
冷冻灭菌是将物品暴露在低温下,使病原微生物无法生存。
冷冻干燥灭菌是将物品首先冷冻,然后将冷冻物品加热,使其中的水分蒸发,达到灭菌的目的。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的干热对物品进行灭菌处理。
干热灭菌不需要水分,适用于不能使用水或水会损坏物品的情况。
辐射灭菌是利用辐射对物品进行灭菌处理。
常用的辐射灭菌方法有紫外线灭菌和电离辐射灭菌。
紫外线灭菌是利用紫外线破坏病原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无法生存。
电离辐射灭菌是利用电离辐射对物品进行灭菌处理。
过滤灭菌是利用过滤器对物品进行灭菌处理。
过滤器有大小不一的孔隙,可以将病原微生物过滤掉,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化学灭菌法是利用化学物质对物品进行灭菌处理。
常用的化学灭菌方法有气态化学灭菌和液态化学灭菌。
气态化学灭菌是将化学物质制成气体,使其在物品中达到一定的浓度,从而灭菌。
液态化学灭菌是将化学物质溶解在液体中,将物品浸泡于溶液中,达到灭菌的目的。
总之,灭菌法是用于杀灭或去除物品中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方法,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灭菌、低温灭菌、干热灭菌、辐射灭菌和过滤灭菌等。
根据不同的灭菌要求和物品特性,选择适当的灭菌方法进行处理,可以保证物品达到无菌状态。
医院常用灭菌方法
医院常用灭菌方法
医院常用的灭菌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蒸汽灭菌:使用高压高温的蒸汽,将灭菌物品暴露在蒸汽中一定时间,达到灭菌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耐热的固体物品。
2. 干热灭菌:将灭菌物品暴露在高温下一定时间,通过热量的传递来灭活和杀灭微生物。
这种方法适用于耐热但不耐湿的固体物品。
3. 化学消毒:使用化学物质(如乙醛、氯化物、过氧化氢等)来灭活和杀灭微生物。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灭菌器械等无法耐受高温的物品。
4. 辐射灭菌:使用电离辐射或紫外线照射灭活和杀灭微生物。
电离辐射通常用于灭菌敷料、药物等产品,而紫外线照射常用于空气和表面的灭菌。
5. 过滤灭菌:将液体通过特定孔径的滤膜过滤,将微生物阻隔在滤膜上,达到灭菌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灭菌液体、药物等产品的灭菌。
以上是医院常用的灭菌方法,不同的方法根据应用场景和物品特性选择使用。
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6种灭菌方法包括高温湿热灭菌、高温干热灭菌、滤过灭菌、辐射灭菌、化学灭菌和电离辐射灭菌。
1. 高温湿热灭菌:高温湿热灭菌是通过暴露于高温和蒸汽环境中来杀灭微生物。
常用的方法包括蒸汽压力灭菌器和自动气候控制灭菌器。
该方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如塑料制品。
2. 高温干热灭菌:高温干热灭菌是通过将物品暴露于高温干热环境中来杀灭微生物。
常用的方法包括热空气灭菌箱和烘烤灭菌器。
该方法适用于不适宜接触水的物品,如金属器械。
3. 滤过灭菌:滤过灭菌是通过使用微孔滤膜来过滤掉微生物。
常用的滤膜包括微孔滤纸、膜滤器和深过滤器。
该方法适用于液体或气体的灭菌。
4. 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通过使用电离辐射来杀灭微生物。
常用的辐射源包括紫外线灯、X射线机和γ射线机。
该方法适用于灭菌液体、固体和气体。
5. 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通过使用化学药剂来杀灭微生物。
常用的化学灭菌剂包括过氧化氢、氯化酚和乙醚。
该方法适用于灭菌表面、器具和厕所等。
6. 电离辐射灭菌:电离辐射灭菌是通过使用高能电子或电离辐射来杀灭微生物。
常用的辐射源包括电子束辐射机和离子束辐射机。
该方法适用于灭菌医疗用品和食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物品。
在选择灭菌方法时,应根据需要考虑灭菌的效果、时间、成本和对物品的适应性。
此外,灭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灭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电离辐射灭菌
电离辐射灭菌
电离辐射灭菌是利用电离辐射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电离辐射包括γ射线和X射线,它们具有较高的能量和穿透力,可
以穿透物质,使其中的微生物受到破坏。
电离辐射灭菌主要通过促使DNA分子中的碱基遭受电离辐射
的损伤,导致DNA链断裂或错误修复,从而阻碍或抑制微生
物的生存和繁殖。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器械、药品、化妆品等领域中的微生物灭活和消毒。
电离辐射灭菌的优点包括无残留物、不改变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操作简便等。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限制,如可能对某些物质造成损害、对环境和人体有潜在的危害等。
因此,在使用电离辐射灭菌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操纵条件,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消毒供应室科普:医疗器械五种常见的灭菌方法
消毒供应室科普:医疗器械五种常见的灭菌方法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它负责着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灭菌和消毒工作。
在医院中,各种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灭菌过程十分重要,因为这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而对于医疗器械的灭菌,有五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分别是热湿灭菌法、干热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气体灭菌法和过滤除菌法。
不同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器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如,一些敏感的器械可能无法承受高温高压灭菌,而需要使用化学灭菌或其他方法。
医疗器械灭菌的重要性医疗器械灭菌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还在于维护医疗质量和信誉。
如果医疗机构不能保证器械的灭菌质量,就可能导致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这不仅会危害患者的健康,还会破坏医疗机构的声誉和信誉,进而影响其业务和发展。
另外,医疗器械灭菌的标准和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
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例如ISO 17665、EN 556、AAMI ST79等。
这些标准和规范包括了灭菌方法、灭菌参数、器械包装、灭菌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可以帮助医疗机构确保灭菌质量和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医疗器械灭菌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例如,一些新型灭菌技术,如等离子体灭菌、超声波灭菌等,正在逐渐应用于医疗器械灭菌领域。
这些技术可以更加高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从而提高灭菌效果和质量,为医疗卫生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1. 热湿灭菌法热湿灭菌法也叫蒸汽灭菌法,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灭菌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将细菌和病毒杀死。
在热湿灭菌法中,医疗器械需要先清洗干净,然后放入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
整个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以确保灭菌效果。
热湿灭菌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医疗器械和设备,包括手术器械、注射器、输液器等。
它的优点是灭菌效果好,可以杀死绝大部分的病菌和病毒,并且不会对医疗器械造成损坏。
但是,它的缺点是需要专门的蒸汽灭菌器进行操作,设备成本较高,且操作复杂。
手术室常用消毒灭菌法有几种
手术室常用消毒灭菌法有几种引言部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医学设备、医学器械在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度也逐渐提高,医疗设备的升级与发展有利于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
因此,医疗人员在使用各种医疗设备的同时应该关注消毒灭菌工作,尤其是手术室相关的医疗设备,环境以及用具的消毒灭菌效果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感染情况。
医院手术工作人员应该遵循手术室消毒灭菌管理相关规定,保障手术室环境、器械以及物品的清洁性,改善手术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本文将主要介绍手术室常用的几种消毒灭菌方法,同时给出手术室消毒灭菌管理的建议。
1.手术室常用消毒灭菌法1.1热力灭菌法热力灭菌的原理就在于热力对于微生物蛋白质以及核算的破坏性,高温将导致蛋白质的变性,使得核酸解链崩裂,最终致其死亡,起到灭菌的效果。
焚烧、灼烧是比较常见的热力灭菌法,但是该方法仅适用于被废弃的医用物品、垃圾、动物尸体等的处理。
烧灼则能够被利用进行微生物实验室中接种环、金属器械、试管口等用具的消毒灭菌。
另外,工作人员还可以使用干烤箱进行灭菌操作,可将其温度调至160℃~170℃,持续2h就能够达到灭菌的目的,能够被应用于消毒手术室中的玻璃器皿、瓷器、金属物品等。
常见的湿热消毒灭菌法包括巴氏消毒法、煮沸法、流通蒸汽法以及高压蒸汽灭菌法。
其中巴氏消毒法采取的是低温杀菌技术,其在消毒的同时还能够保护不耐热成分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分为60℃以及71℃左右两种规格,当前人们常使用后一种方法进行奶制品的消毒。
煮沸法指的是保持100℃煮沸5~10min进行消毒,如果是芽胞的话需要进行煮沸1~2h才能够发挥消毒效果,经常被用于手术室中注射器、手术用具等的消毒处理。
流通蒸气法则是使用蒸锅加热至100℃维持15~30min,就能够杀灭细菌的繁殖体。
在首次消毒之后,可以将物品放进37℃孵箱培养出繁殖体,之后每天再蒸汽消毒一次,连续进行三次,这样的消杀效果更好,该方法被称之为间歇消毒法,能够适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比如糖类、血清和鸡蛋培养基等。
医院消毒与灭菌
3、根据消毒物品旳性质选择消毒、 灭菌旳措施
(1)耐热、耐湿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 力蒸汽灭菌法;耐高温旳玻璃器材、油剂 类和干粉类可选用干热灭菌法。
(2)怕热、忌湿和珍贵物品,可选择环 氧乙烷气体或低温甲醛蒸汽消毒、灭菌。
常用旳消毒灭菌措施
❖ 物理消毒灭菌法
❖ 化学消毒灭菌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主要利用热力使微生物旳 蛋白质凝固变性、酶失活、 细胞膜和细胞壁发生变化而 造成其死亡,到达消毒灭菌 旳目旳。分干热法和湿热法 两类。
(1)干热法
由空气导热、传热较慢。常用措 施有燃烧法 和干烤法。
(2)湿热法
(3)金属器械旳浸泡灭菌,应选择腐蚀 性小旳灭菌剂,同步注意防锈。
(4)物品表面消毒时,应考虑到表面性 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 照射,或用化学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 面可选择喷雾消毒法。
医院日常旳清洁、消毒、灭菌
1、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
预防性消毒 指在未发觉明确感染源旳
情况下,为预防感染旳发生对可能受到 病原微生物污染旳物品和场合进行旳消 毒。例如医疗器械灭菌、诊疗用具旳消 毒,餐具旳消毒和一般患者住院期间和 出院后进行旳消毒等。
(7)污物、污水旳处理
医疗污物旳处理
医疗污物一般分为医疗垃圾和生活 垃圾,一般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 色袋装医用垃圾,红色袋装放射垃 圾,损伤性废物置于黄色锐器盒内。 建立严格旳污物入袋制度,可燃性 污物及时焚烧,非可燃性污物按要 求分别处理乙方污染扩散。
医疗污水旳处理
医院应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并 按污水种类分别进行排放, 排放质量应符合《污水综合 排放原则》感染病区和一般 病区旳污水应实施分流,分 别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6种灭菌方法包括:热灭菌、干热灭菌、化学灭菌、紫外线灭菌、过滤灭菌和辐射灭菌。
这些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制药等领域,以有效杀灭或去除微生物,确保产品的无菌状态。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以及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灭菌方法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判断。
1. 热灭菌:利用高温杀灭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湿热灭菌(如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如烘箱灭菌)。
2. 干热灭菌:采用高温烘烤的方法,达到灭菌效果。
常用于灭菌金属器械和玻璃制品。
3. 化学灭菌:使用化学物质(如乙醛、过氧化氢等)进行灭菌,常用于灭菌实验室器具、医疗设备等。
4. 紫外线灭菌:利用紫外线的照射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常用于灭菌水和空气。
5. 过滤灭菌:利用微孔过滤器将微生物隔离,常用于灭菌药物、生物制品等。
6. 辐射灭菌:利用电离辐射(如γ射线、β射线)或无电离辐
射(如紫外线)来杀灭微生物,常用于灭菌一次性医疗用品和食品。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灭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会有不同的操作要求和适用范围。
正确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灭菌方法,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物理灭菌法
物理灭菌法
物理灭菌法是一种通过物理手段来杀灭或去除微生物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灭菌方法包括高温灭菌、辐射灭菌和过滤灭菌。
1. 高温灭菌:利用高温将微生物的细胞结构破坏,达到杀菌的目的。
常见的高温灭菌方法包括常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和灭菌炉灭菌。
- 常压蒸汽灭菌:将物品或容器置于高温和高湿度的蒸汽环境中,在适当的时间内达到杀菌的效果。
- 干热灭菌:将物品置于高温无水环境中,通过干热烘箱或火炉等设备,将微生物细胞内的水分蒸发,使细胞结构破坏。
- 灭菌炉灭菌:利用高温炉内的高温空气对物品进行灭菌。
2. 辐射灭菌:利用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来破坏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及细胞结构。
常见的辐射灭菌方法包括紫外线灭菌和电离辐射灭菌。
- 紫外线灭菌:利用紫外线照射微生物,破坏其遗传物质的结构,使细胞死亡。
- 电离辐射灭菌:利用射线(如γ射线、X射线)对微生物进行照射,破坏其遗传物质的结构,达到灭菌的目的。
3. 过滤灭菌:利用微孔滤膜过滤微生物,达到灭菌的目的。
常见的过滤灭菌方法包括微孔滤膜过滤法和细菌滤膜过滤法。
- 微孔滤膜过滤法:将待灭菌物品通过微孔滤器,滤除其中的
微生物。
- 细菌滤膜过滤法:通过特制的滤膜,如0.2微米的滤膜,将微生物滤除。
总体而言,物理灭菌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或杀死微生物,常用于医疗设备、实验室器具等清洁和无菌的需要。
灭菌方法的分类
灭菌方法的分类
灭菌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杀灭或去除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方法,灭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分类:
1. 热力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是利用高温对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常见的热力灭菌法有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种。
干热灭菌:将物品置于高温下进行加热,通常需要在160℃下加热2小时以上才能达到完全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湿热灭菌:利用蒸汽对物品进行加热,通常需要在121℃下加压蒸汽20-30分钟才能达到完全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更为常用。
2. 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消毒剂有漂白粉、过氧化氢、酒精等。
漂白粉:将漂白粉溶解于水中,浸泡30分钟以上可以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过氧化氢:将过氧化氢溶解于水中,浸泡30分钟以上可以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酒精:将酒精涂抹在物品表面,挥发后可以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3. 辐射灭菌法
辐射灭菌法是利用电离辐射对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常见的辐射灭
菌有紫外线辐射和X射线辐射两种。
紫外线辐射:将物品置于紫外线照射下,通常需要照射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完全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X射线辐射:将物品置于X射线照射下,通常需要照射1小时以上才
能达到完全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该方法比紫外线辐射更为彻底。
总之,不同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场合和需求。
在选择具体方
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消毒效果。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知识(汇总)
标题: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知识(汇总)一、引言医疗器械在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则是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目的是消除或杀灭医疗器械上的病原微生物,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汇总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相关知识,以供大家参考。
二、医疗器械的分类根据医疗器械的接触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类:侵入性器械、非侵入性接触器械和表面接触器械。
1. 侵入性器械:如手术器械、穿刺针、导管等,这些器械直接进入人体内部,与血液、组织等接触,因此对消毒灭菌的要求较高。
2. 非侵入性接触器械:如呼吸机管道、氧气面罩等,这些器械不直接进入人体内部,但与患者有密切接触,需进行消毒处理。
3. 表面接触器械:如病床、血压计等,这些器械仅与患者皮肤接触,需进行清洁和消毒。
三、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法1. 物理消毒灭菌方法:(1)高温高压灭菌:适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医疗器械,如金属器械、玻璃器皿等。
(2)干热灭菌:适用于不耐潮湿、不耐高温的医疗器械,如玻璃注射器、金属器械等。
(3)紫外线消毒:适用于空气、表面和液体的消毒,但对器械的穿透力较弱,需直接照射。
2. 化学消毒灭菌方法:(1)氧化剂消毒:如过氧化氢、过硫酸盐等,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2)醛类消毒:如戊二醛、甲醛等,能渗透微生物的细胞壁,破坏蛋白质和核酸,起到消毒作用。
(3)酚类消毒:如苯酚、甲酚等,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但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
3. 辐射消毒灭菌方法:(1)紫外线辐射:适用于空气、表面和液体的消毒,但对器械的穿透力较弱,需直接照射。
(2)臭氧消毒:适用于空气和水的消毒,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3)电离辐射:如γ射线、电子束等,能穿透器械,杀灭微生物。
四、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根据医疗器械的种类、材质和病原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灭菌过程中,要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灭菌名词解释医学
灭菌名词解释医学概述灭菌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通过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杀死或去除物体表面或内部的病原微生物,以防止感染传播。
在医疗机构、实验室和制药工业等领域,灭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以确保器械、设备、药品和其他物品的安全性。
灭菌方法物理灭菌方法物理灭菌方法主要是通过高温、辐射或过滤等手段来杀死病原微生物。
常见的物理灭菌方法包括:1.高温灭菌:利用高温来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
最常用的高温灭菌方法是蒸汽灭菌,即将待灭菌物品置于蒸汽中进行加热。
另外还有烘箱灭菌和干热灭菌等方法。
2.辐射灭菌:利用电离辐射(如γ射线)或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来杀死微生物。
辐射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和细胞结构,从而阻止其生长和繁殖。
3.过滤灭菌:通过使用微孔过滤器将微生物过滤掉,达到灭菌的目的。
这种方法常用于液体或气体的灭菌,如药品、培养基和空气等。
化学灭菌方法化学灭菌方法是利用化学物质来杀死或去除病原微生物。
常见的化学灭菌方法包括:1.消毒剂:消毒剂是一种能够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消毒剂包括酒精、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消毒剂可以用于表面消毒、手部消毒以及器械和设备的消毒。
2.脱脂剂:脱脂剂可以去除物体表面的油脂和有机污染物,从而降低微生物的存活率。
常见的脱脂剂有乙醚、丙酮等。
3.氧化剂:氧化剂能够在高浓度下杀死微生物。
常见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和臭氧等。
其他灭菌方法除了物理和化学灭菌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灭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如:1.灭菌过滤器:灭菌过滤器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过滤器,可以将微生物过滤掉。
它常用于制药工业中对药品的灭菌处理。
2.灭菌指示剂:灭菌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显示灭菌效果的化学物质。
通过改变颜色或形态来指示物体是否已经完成了灭菌过程。
灭菌在医学中的应用灭菌在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器械和设备:医疗器械和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其不含有病原微生物。
细胞工程中主要消毒灭菌技术综述
细胞工程中主要消毒灭菌技术综述摘要:细胞工程领域的几乎所有工作都在离体培养细胞或组织的基础上进行,而无菌技术是进行离体培养的基础。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则灭菌的方法不同,灭菌效果也不同。
关键字:灭菌方法特点适用范围在取材、接种、培养的各个环节以及利用培养细胞进行各种实验时,所用的器皿、培养基、实验材料等各种物品,都必须保持严格的无菌状态,操作人员也必须极强的无菌意识和具有良好的无菌操作技能,这是试验能够成功进行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根据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杀菌可分为3个等级:灭菌、消毒和防腐。
灭菌是彻底杀菌,即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物体上的一切微生物,以及它们的芽孢或孢子,使物体成为无菌状态。
消毒是非彻底杀菌,即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物体上的有害微生物,但不能杀死全部芽孢。
防腐是抑菌过程,即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消毒灭菌的方法很多,可大概分为物理和化学的两大类。
表1细胞工程中的主要消毒灭菌技术一、物理灭菌1.1热力灭菌(通过加热是微生物蛋白凝固变性)1.1.1干热灭菌法采用灼烧或干热空气灭菌的方法,称为干热灭菌。
它包括火焰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
火焰灭菌法是通过火焰高温灼烧进行灭菌的方法。
耐热的接种环、接种铲、接种匙、接种针等,通过火焰灼烧可彻底灭菌;试管口和玻璃瓶口,通过几次火焰,温度可达200℃以上,可杀死一切微生物和芽孢,达到无菌程度。
干热灭菌是利用加热的高温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
干热灭菌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但不适用于含水分的培养基材料。
由于干热空气穿透力差,加之微生物蛋白质在干燥条件下不易凝固变性,故干热灭菌的温度,一般要求掌握在160℃,维持40min~2h。
1.1.2湿热灭菌法利用蒸汽或沸水灭菌,湿热穿透力强,蛋白质、原生质胶体在湿热情况下容易变性凝固,因此在同样温度下,湿热灭菌效果比干热好。
电离辐射灭菌原理
电离辐射灭菌原理哎,这电离辐射灭菌啊,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其实啊,跟咱老百姓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
这不,今天我就来跟大家伙儿聊聊这个话题。
我有个朋友,叫小王,在一家医院工作,他跟我讲,他们医院用的医疗器械,都得经过电离辐射灭菌,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我好奇地问:“这电离辐射灭菌是怎么一回事儿?”小王笑着跟我说:“简单来说,就是用高能射线把细菌杀死。
”我寻思着,这不就是类似我们平时晒被子,太阳把被子里的湿气都晒干了吗?小王瞪大了眼睛,调侃道:“你这是对电离辐射有什么误解啊?那可要比晒被子厉害多了!”我被他逗笑了,紧接着问:“那它具体是怎么杀细菌的呢?”小王说:“这个啊,得从原子结构讲起。
电离辐射能破坏细菌的DNA结构,让它们无法复制,最终导致死亡。
简单来说,就是让细菌‘断子绝孙’!”我恍然大悟,难怪医疗器械用完都得经过这个处理呢。
我继续问:“那电离辐射有副作用吗?”小王摇摇头:“副作用倒是没有,不过辐射量得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否则,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这时,另一个朋友小张插话道:“那你们医院是怎么保证辐射安全的?”小王回答:“我们医院有专门的辐射防护设备,比如辐射防护服、防护手套等,还有专业人员定期监测辐射剂量,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聊着聊着,我们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电离辐射灭菌,是不是只适用于医疗器械呢?”小王想了想,说:“其实,生活中也有用到电离辐射灭菌的,比如保鲜食物的辐射保鲜技术,以及我们日常用的化妆品、保健品等。
”我感叹道:“原来电离辐射在生活中这么常见啊!”大家纷纷点头,觉得这个话题既有趣又实用。
我笑着说:“看来,我们平时要多了解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啊!”。
商业灭菌名词解释
商业灭菌名词解释商业灭菌(CommercialSterilization)是指有效地消灭细菌、真菌及病毒等微生物,以确保把物品和空间一次性高效地杀菌消毒安全。
从粗略的角度来说,商业灭菌可分为两种:物理杀菌法和化学杀菌法。
物理灭菌方法包括热灭菌、冷冻法和电离辐射灭菌。
热灭菌是将微生物暴露于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使其死亡的杀菌方法。
热灭菌的温度通常是在100℃和121℃之间,热灭菌的时间可以在30分钟到3小时,依据需要而定。
冷冻灭菌是将微生物暴露于接近零度的环境中,使其处于休眠状态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温度低,它不会引起物质变质或失去其活性物质,更不会影响生长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然而,由于微生物在极低温下可能复原,这种方法可能不能彻底消灭微生物。
电离辐射灭菌是指利用紫外线、X射线或γ射线等来杀灭细菌的方法。
X射线和γ射线的强度越高,灭菌效果越好,但同时会伤害包装袋中的物质,因此现在大多选用紫外线进行灭菌。
化学杀菌法包括离子交换和氧化立体消毒法。
离子交换法是指将杀菌溶液进行离子交换,以强力除去有害微生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有助于杀菌,但也有安全问题。
氧化立体消毒是指使用活性氧气(或其他杀菌剂)在物体表面形成立体消毒套件,从而有效根除有害微生物的杀菌技术。
该技术的优点是将物体接触的物理消毒时间降至最低,它不超过20秒,而且不会损害物体的形态和性质。
无论是物理杀菌法还是化学杀菌法,商业灭菌所使用的技术都是安全无害的。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菌、真菌及病毒的数量,从而巩固物品和空间的安全。
目前,商业灭菌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它可以用于食品,医药,农业,水处理,卫生保健等领域。
商业灭菌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地杀死有害的微生物,预防各种感染性病原体的传播。
它也可以保证食品的高质量和卫生,有助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食品污染,防止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
因此,商业灭菌对我们社会生活有重大影响。
它不仅能有效消灭有害微生物,而且能有效地防止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的传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灭菌保证水平名词解释
灭菌保证水平一、灭菌的定义和重要性1.1 灭菌的概念灭菌是指通过杀灭或去除物体上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其他微生物,以达到无菌状态的过程。
它是一种重要的卫生措施,用于保护人们的健康和预防感染疾病的传播。
1.2 灭菌的重要性灭菌在医疗、食品加工、实验室和工业生产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有效地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感染的发生。
同时,灭菌还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和可靠性。
二、常用的灭菌方法2.1 热灭菌热灭菌是指通过高温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方法。
常用的热灭菌方法包括高温蒸汽灭菌、热气灭菌和干热灭菌。
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但对于一些耐热的孢子和病毒可能不够彻底。
2.2 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利用化学物质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灭菌剂包括乙醛、过氧乙酸和氯化物等。
化学灭菌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场合,但需要注意化学物质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2.3 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利用电离辐射(如γ射线)或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方法。
辐射灭菌可以穿透物体,能够杀灭难以到达的区域的微生物,但辐射剂量的选择和控制非常重要,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带来危害。
三、灭菌保证水平的要求和控制措施3.1 灭菌保证水平的要求灭菌保证水平是指在灭菌过程中,需要达到的一定的安全和质量要求。
常见的灭菌保证水平要求包括:1.完全杀灭或去除目标微生物,确保无菌状态。
2.避免残留灭菌剂或其他有害物质。
3.确保灭菌过程的可追溯性和记录。
3.2 灭菌保证水平的控制措施为了确保灭菌保证水平的达到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常见的控制措施包括:1.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和设备,确保能够有效杀灭目标微生物。
2.严格控制灭菌剂的使用,避免残留物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
3.建立完善的灭菌过程监控和记录系统,确保灭菌过程的可追溯性。
4.对灭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验证,保证其正常运行和灭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㈠医疗用品的电离辐射灭菌
国家技术监督总局和卫生部于1996年发布 GB16383-1996“医疗卫生用品辐射消毒,灭菌 质量控制标准”。
2000年制订了“医疗卫生用品电离辐射灭菌 操作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
㈡药品的电离辐射灭菌
因为很多药品对热敏感,所以对抗菌素、激 素、甾体化合物、复合维生素制剂等已经用 辐射作了检查,发现用2Mrad照后除少数例 外,一般稳定性可保存四年,无不利化学反 应。一般固体状态的药物比液态药物稳定, 大的照射剂量对牛痘病毒可能有些破坏,同 时发现电离辐射对胰岛素有害的影响。
2、传输带悬挂链连续运动辐照方式装置:
–大规模生产应用。
(三)电离辐射灭菌的优点
(1)灭菌彻底,无污染与残毒。 (2)可在常温下进行灭菌,特别适用于处理热敏材
料制成的医疗产品。 (3)产品可在包装后灭菌。 若包装材料耐辐射,不
透菌,灭菌后的医疗用品可保存2-5年。 (4)可连续不间断作业,节约能源。
–常用于一次性医疗塑料物品、精密器械、 生物制品、药品、食品。
电离辐射灭菌的发展
早在1956~1985年,美国科学家用电子加速器 进行实验证明,电子辐射能使外科缝线灭菌, 为医疗用品的辐射灭菌提供了应用实例。
目前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大量的 一次性使用的医用敷料制品采用辐射灭菌。
电离辐射灭菌的发展
㈡药品的电离辐射灭菌
我国对中药的电离辐射灭菌研究较多。中 药材经γ射线照射,其化学成分、药理作 用、临床毒性、疗效等均未见明显改变。
㈢食品的电离辐射处理
批准辐照食品最早的国家苏联,于1958年批 准马铃薯。1965年批准洋葱。
批准辐射食品最多的国家是荷兰。 美国研究的最早,投资最大,但批准的很少,
电子加速器
小
大
小
大
大:1-几十kGy/s 中:1-几十kGy/min
几秒
几分-几十分
较γ射线小
与γ射线差不多
大
小-中
单一方向
单一方向
大
小
少量及大量生产 少量及大量生产
三、电离辐射灭菌的基本原理
直接作用:射线的能量引起分子的电离或激 发,直接破坏微生物的核酸、Pr、酶等有生 命功能的物质。
间接作用:由于射线作用使水分子电离产生 自由基,自由基再作用于核酸、Pr、酶等。
以60Co应用最广。
辐射灭菌方法的比较
项目 源种类 穿透力
剂量分布均匀 性
剂量率 加工速度 对材料影响 温度上升 照射方向性 射线利用率 生产特征
γ射线灭菌 60钴和137铯 大 大
小:1-几十kGy/h 数小时-数十小时 对材质有劣化趋势
小 4π方向 小-中 大量生产
电子束射线灭菌 χ射线灭菌
也不同。
㈡温度
–一般情况下均在常温下照射。 –在0℃附近时,D10值无显著变化。 –低于0℃时影响较大。当温度下降时D10值有变大
倾向。
㈢氧气和含水量
–辐照时,因氧存在可能生成的过氧化物,将会对 菌的杀伤起间接作用。在氧气或空气中照射生物 大分子(酶和核酸)其辐射敏感性一般比在真空 或在惰性气体中照射高。
五、微生物辐射抗性范围
1.芽胞>真菌>病毒>繁殖体。
–一般多细胞微生物比单细胞微生物辐射更敏感, –革兰阴性菌比阳性菌更敏感, –繁殖体比细菌的芽胞对更敏感,厌氧菌芽胞比需氧菌芽胞较
难杀灭。 –真菌差不多同那些具有中等抗性的细菌芽胞具有相同的抗性。 –一般病毒比细菌更有辐射抗性。
病毒中双股复杂病毒又比单股病毒较难杀灭, 小病毒比大病毒较难杀灭。 生活在活细胞系统中的一些病毒有最大的辐射抗性。
–用放射线抑制发芽,需要的剂量小(5~154拉 德)辐照马铃薯、洋葱、大蒜、生姜等使它们 不能发芽。照射后的蔬菜不需要特殊的保藏设 备。
–辐射能推迟香蕉、芒果、番木瓜、香菌、蘑菇 的成熟,减少腐烂,延长贮运期。
二、电离辐射灭菌的种类和特征
种类:电离辐射灭菌的辐射源有
–60Co的γ射线 –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射线 –高能电子束打在重金属靶上产生的X射线。
国内概况:
1983年7月中央卫生部审查通过了马铃薯、 洋葱、粮食、蘑菇四种辐射食品的卫生标 准,此后上海、河南、北京、广州、江苏、 浙江等省市也在筹建食品辐射中心,目前 已有许多辐照食品上市。
食品辐照的应用:
1.杀虫:大多数昆虫在5~204拉德下被杀死。 2.抑制发芽、延迟成熟、改进食品品质:
– 但这种现象是指当电离辐照干燥的生物大分子产 生的。如在稀水溶液中,氧的增强作用极小或不 增强,甚至还出现防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氧气 与辐射诱发的自由基具有高度亲和力的原因,在 水溶液中氧有清除水产生和自由基的作用。
㈣共存物的影响
–微生物对放射线的抵抗性随共存物的不同而变。 –制成医疗用品的材质、与菌共存的尘埃和黏附在
医疗用品上的润滑剂、脂肪、蛋白质、食盐、有 机或无机化合物混合等,将影响杀菌的效果。
五、电离辐射对物品及人的危害
1、对塑料用品的影响
–电离辐射对聚合分子可引起交联或降解, 并放出H2、CH4、C3H6、CO、CO2或HCl等,但 常用的塑料(聚乙烯)在灭菌剂量范围内 影响不大。
五、电离辐射对物品及人的危害
㈠医疗用品的电离辐射灭菌
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消毒工 艺。
加热消毒法发展最早,但应用逐渐减少, 化学消毒法自4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至80年代逐渐
下降,主要原因是消毒灭菌后残留毒性问题。 只有辐射灭菌法的应用逐步上升。
㈠医疗用品的电离辐射灭菌
早在发现X射线后的第二年,即1897年,Mink 发表论文论述了X射线对细菌的杀灭作用, 至 50年代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最早由美国的公 司Ethiaon公司在1956年用电子直线加速对手 术缝线、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及针头进行辐 射消毒,1964年改为60Co源,以后各国相继 建立了辐射消毒装置。
(一)电离辐射灭菌对细胞的损伤分类
(1)致死损伤
–是一种不可逆、不可修补的致细胞死亡的损伤。
(2)半致死损伤
–除非叠加半致死损伤,这种损伤在正常情况下, 数小时内能得到恢复。
(3)潜在的致死损伤
–这种损伤将受到辐照后环境条件的影响。
(二)辐照装置简介
1、分批、堆码翻转静态间歇方式装置:
–可作为实验性和小规模生产应用。
㈠医疗用品的电离辐射灭菌
我国医疗卫生用品电离辐射灭菌研究和应用始于上 世纪80年代。目前有30个省市自治区建有容量不等 的60Co辐射装置。
取得的进展主要有:
–医疗卫生用品上初始污染调查。 –污染菌抗性测定。 –生物指示剂的研究。 –灭菌剂量的计算。 –抗辐射材料的研究。 –辐射机理方面的探讨。
中
小
灭菌后处理 无
通空气去除ETO,放 无
置待ETO分解
四、辐射灭菌的剂量选择
1、单位
–拉德(radiation ab- sorbed dose;Rad); –戈瑞(Gray,Gy) 拉德的定义是指1g质量的被照射物质吸收射线能 量为100尔格时所吸收的剂量。 按国际单位制,吸收剂量将以“焦耳/千克”为 单位,也称戈瑞,其关系为: 1拉德=100尔格/克=0.01焦耳/千克=0.01戈瑞
几种常用灭菌方法性能的比较
项目
电离辐射法 环氧乙烷法ETO 高压蒸汽法
包装材料的适用性 耐辐射材料 透气性材料
耐压、耐热、透气
毒物的残留 没有
有(残留气体) 没有
处理时间
几秒-几小时 几-十几小时 几十分钟
处理方法
连续式
批量式
批量式
灭菌参数
时间、剂量 浓度、温湿度、时间 温度、时间
规模和处理量 大
㈢食品的电离辐射处理
近年来,世界各国批准的辐射食品品种有了很大的发展, 1974年有19种,1976年增加到25种,目前已有23个国家的 卫生部门对39种辐射食品商业化进行了无条件批准或暂行 批准。
1980年10月,联合国粮家组织(EAO)、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三个组织,组成辐照食 品安全卫生专家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建议“总体剂量为 100万拉德(1Mrad)照射的任何食品不存在毒理学上的危 害,用这样剂量照射的食品不再需要作毒理试验。”
2.辐射灭菌的标准指示菌
一般采用短小芽胞杆菌E601的芽胞,而北 欧国家多采用粪链球菌、球杆菌芽胞。
六、影响电离辐射灭菌的因素
㈠微生物种类和物品的污染程度
不同种类微生物对辐射敏感性不同。 对同一菌种其含菌量不同,则其辐射敏感性也
不同。菌液浓度高,D值增加。 对同一菌株,由于菌的生理差异,其辐射抗性
只有面粉和土豆。
㈢食品的电离辐射处理
在发展中国家辐射食品保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因为这些国家大多处于高温、高湿的热带和亚热带 地区,物产丰富,如鱼类、谷类、豆类等。但损失 严重,多者达30~50%。加之,目前对水果蔬菜化学 试剂(如二溴乙烷、环氧乙烷等)保藏,越来越多 的环境机构对此提出抗议。如美国从1983年1月起对 凡用二溴乙烷熏蒸过的产品不让入境。化学灭菌法 已不受欢迎了。
电离辐射灭菌优于环氧乙烷等化学灭菌。由于环氧 乙烷易燃,易爆,使用不便,且对人有一定毒性, 故现在国外以转向用电离辐射灭菌。
由于电离辐射灭菌是低温灭菌,不发生热的交换、 压力差别和扩散层的干扰,所以尤其适用于怕热的 灭菌物品, 而且从经济上考虑,只有辐射灭菌适合 大规模的灭菌。
一、电离辐射灭菌的应用
2、对纤维的影响
–电离辐射可使棉纤维解聚,因而降低其抗 张强度,而对丝质外科缝线损坏较轻。
3、引起人体放射病。
第三章 电离辐射灭菌
Sterilization by lonising Rad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