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培养方案(1)
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77df9f25c52cc58ad6be04.png)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汉英双语教学为特色,培养具有相当的汉语言文化知识和写作水平,同时具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对中外文学、中外文化以及中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中外文化交流与相关工作的涉外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外国语学校或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到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对外交流工作;也可到文化宣传、编辑出版、新闻媒体等机构从事语言文字和相关管理工作。
二、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要求(1)掌握汉语言文学专门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了解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2)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进行课堂教学。
(3)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与发展动态。
2、能力结构要求(1)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2)具有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达到专业英语四级水平;(2)具备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相关的研究能力。
(3)具备从事涉外文秘工作、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及相关的研究能力。
(4)具备熟练操作现代办公设备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5)具有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的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1)具有良好的治学态度,善于思考,勇于进取,具有求实、创新的责任意识。
(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及较好的自学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
(4)具有国际意识、跨文化意识、团队意识。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汉语言对比、语言习得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通论、对外汉语教学法。
特色课程:跨文化交际、涉外文秘、语言与文化、中西文化比较。
中山大学翻译学院英语(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
![中山大学翻译学院英语(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397cd726fff705cc170a24.png)
翻译学院英语(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2011级)一、培养目标本方向的学生经过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全面的汉语言文化知识,掌握第二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同时第二外语达到初级水平,从而具备利用英语或第二外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或从事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事业的能力。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教师职业素养,以及健全的人格和高尚情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学生具有双语(外语和汉语)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语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
2、在基础阶段(1、2年级)应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制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为基准,使学生在英语语音、基础语法及听说能力上具备良好的素养,在第二学年能够在自愿基础上参加并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组织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3、在基础阶段,以语言技能课为主,同时指导学生按一定比例选修全校性的公选课、素质教育选修课,以增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4、在高级阶段(3、4年级),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制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在学生通过基础阶段的训练已经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语言规律和文化知识的传授。
开设相应的课程。
为适应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此阶段学生将参照原国家教委制订《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及教育部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制订的《汉语科目考试指南》、《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科目考试指南》、《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的具体要求,全面学习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导论等课程,也将学习中国文化面面观等课程。
5、鼓励处于高级阶段的学生在第四学年中自愿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组织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6、在高级阶段还要指导学生上好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英语文字处理实习课及多媒体教学课,使学生在从事企、事业单位和涉外单位的翻译、高校教学及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时,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本科)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本科)](https://img.taocdn.com/s3/m/7793f746b307e87101f696b0.png)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3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教学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外国语及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和较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中国文学、比较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西比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从事英语教学、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和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2.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进行课堂教学;3.具有相应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能力;4.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5.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能力;6.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与发展动态;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三、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四、主要专业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汉翻译、普通话训练与测试、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欧洲文学、中国文化通史、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学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外语教学概论五、学位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欧洲文学,中国文化通史,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学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见习、教学实践、社会调查或毕业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a03b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7.png)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了满足全球范围内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汉语教育人才,我校制定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功底、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以及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生毕业后应当具备熟练运用汉语进行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够为海外汉语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中文教育服务。
二、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1)第一学年:汉字基础、汉语听力、汉语口语、汉语阅读(2)第二学年:汉语写作、汉语语法、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材及教法、实践教学基础(3)第三学年:汉语翻译、现代汉语、二语习得理论、语言测试与评估、教育实习(4)第四学年: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育研究、留学生心理辅导、毕业实习2.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可选择以下一门或多门选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人类学、对外汉语教学设计与评估、商务汉语、新闻汉语、旅游汉语等。
三、实践教学安排实践教学是本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交流学习:安排学生参加海外汉语学习者的学术交流活动,增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实习:组织学生到国内外的汉语教学机构进行教学实习,培养学生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3.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汉语教育领域的研究项目,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四、毕业要求学生须完成所有必修课程和实践教学要求,并通过相关考核,方可毕业。
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能力,熟悉中国文化,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教学能力,能够胜任对外汉语教育相关工作。
五、学习资料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教学资源等。
学习资料应当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以适应汉语教育的需求。
六、师资力量本专业的教学力量应当由具有优秀的汉语语言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国际视野的教师组成。
教师须具备熟练运用汉语进行教学的能力,熟悉国内外汉语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0a6e3983c4bb4cf7ecd1aa.png)
对外汉语专业(050103)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及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能在国内外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文化交流或对外商务交流工作,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对外汉语专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基本精神,学生经过四年学习,达到如下基本素质要求:(一)德育方面1.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
2.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度的工作热情,品质优良,情操高尚,行为规范;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
(二)智育方面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文化艺术素养。
2.掌握对外汉语专业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汉语言文学及英语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训练,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掌握本专业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好的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3.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相对擅长对外文化交流或对外商务交流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以及初步的自主创业的能力。
4.熟练地掌握英语,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科研能力。
(三)体育方面1.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乐观情绪。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8页word资料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8页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6d6b19d866fb84ae55c8d28.png)
专业编号:864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外国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和技能从事多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外事工作以及新闻工作、出版工作、文化工作的新型实用人才。
基本要求:本专业以汉语言文学为基本平台,主要学习对外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应用方面的系统教育和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技素养、语言文化素养,具备较强的对外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初步具备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能力。
二、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原理、文本解读、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写作概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论、英汉翻译、中国文化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三、学制4年四、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五、教学时间分配表六、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注:专业类必修课指学科基础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类选修课指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七、课程计划表(续表)(续表)八、说明1.本专业1-4学期课程与汉语言文学(实验班)、汉语言学专业相同;2.建议本专业学生选修2-3门历史学课程,2-3门政治学、哲学课程,1-2门社会学课程,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3.教育见习安排在第4、6学期暑假进行,时间2周,2学分;教育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时间8周,6学分;4.学生需同时修满规定的专业课程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
素质拓展学分要求:学生需获取20个必修学分,10个选修学分,具体修取办法见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中的相关规定。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2、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001bec71fe910ef12df8d2.png)
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专业代码:050103 专业名称:对外汉语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二、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和推广汉语的职业技能,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在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的语言政策和对外政策,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教师职业素养。
2.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等方面的学科基础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
3.具备独立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汉语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能力,具备推广汉语的职业技能。
三、学科领域及专业主干课程学科领域: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对外汉语课型教学法、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与翻译、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学、中华才艺与技能、西方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教学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
第二课堂活动包括:文化采风、演讲比赛、辩论赛、中华才艺比赛、对外汉语教师技能大赛、对外汉语教学模拟竞赛等。
本专业实践教学学时比为31.6%。
五、课程类别及学分、学时构成比例六、教学计划表表三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表表四课外实践教学环节活动计划表七、学位课程及学分要求1.备注栏标注“D”的课程为学位课程。
2.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76学分(含通识选修课10分,第二课堂9分),同时应修满学校规定的素质教育拓展类课程学分。
3.通识选修课为全校各专业选修课程,学生选修不低于10学分;专业选修课共28门56学分,学生应至少选修14学分。
对外汉语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对外汉语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92c44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1.png)
对外汉语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要求1.硕士研究生应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2.硕士研究生应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与非母语人士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3.硕士研究生应具备教学设计能力,能够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案;4.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科研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教育研究,并具备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
三、培养内容1.汉语基础课程:包括语音、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和技能;2.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学习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培养对外汉语教学的思维方式;3.跨文化交际: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能力;4.教学设计:学习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能够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案;5.教育研究:培养科研能力,包括文献检索、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技能。
四、培养方式1.理论学习: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学习相关理论和知识;2.实践训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3.教育研究: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教育研究并撰写学术论文;4.学术交流: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提升学术素养。
五、教学方法1.学生研讨: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2.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供真实的语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个别指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研究和论文撰写。
六、评价方法1.课堂考核:通过课堂作业、课堂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实践训练:通过教学实习、实践活动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外汉语培养计划
![对外汉语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d9bc1bdf121dd36a32d82c4.png)
对外汉语一、学科门类:文学专业名称:对外汉语专业代码:050103授予学位:文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在校修业年限:3—8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全球化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深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功底和深厚文化底蕴,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具备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在国内外相关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及研究工作,或在国内外新闻、文化管理和企业等机构从事跨文化交流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
三、培养要求与特色(1)培养要求与特色:本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系统学习中国语言文学、英美语言文学、中西文化等方面的课程,接受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具有适应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2)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①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及英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②具备良好的汉语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汉字书写水平;熟练地掌握英语,具备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③具备全面的中西文化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中西文学素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具备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
④掌握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师教育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⑤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⑥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五、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法语、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现代语言学专题、应用语言学、汉字学、语言与文化、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法六、学位课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9784705901020207409ca2.png)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非教师教育专业)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教学,同时使学生对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等方面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胜任国内外有关行政机构、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的对外汉语教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能力,使之成为较高层次的对外汉语专门人才和应用型的语言学专业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向学生传授语言学、第二语言教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外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从事汉语教学、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化教学能力,以及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方面的基本研究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涉外事务上的工作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中国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有较多的了解,对自然科学知识也有适当的了解。
2.具有英语的比较全面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对国外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3.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初步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工作能力。
4.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哲学、历史等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艺术素养,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健体强身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毕业学分学制:本专业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为3-6年。
学分:不低于165+(6)学分。
四、授予学位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对外汉语专业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二)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表(三)对外汉语专业周学时计划分配表(四)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及学分分配表*通识教育课程原则上安排在第3至第7学期开设,学生在每一类至少选修2学分的课程,综合类中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1学分)为必选课程。
北语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设计2019
![北语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设计2019](https://img.taocdn.com/s3/m/d4a2ab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c.png)
北语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设计2019一、专业背景北语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基础和全面的文化素养的对外汉语人才,以满足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需求。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对外汉语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流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以下素质和能力的对外汉语人才:1.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基础,能够流利地运用汉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2.具备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地传授汉语言文化知识;3.具备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理解的能力,能够有效地进行国际间的沟通和交流;4.具备翻译能力,能够进行汉语和其他语言的口译和笔译工作;5.具备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文化研究。
三、课程设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职业发展方向,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个部分。
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汉语语音、汉字、汉语语法、汉语写作、汉语口语等,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汉语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对外汉语教学法、汉字教学、汉语口译、汉语写作、汉语听力、汉语阅读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和翻译能力。
3.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与文化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四、实践环节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专业设置了实践环节,包括实习、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等。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汉语教学实习、参与对外汉语教学项目、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毕业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应具备以下毕业要求:1.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基础,能够流利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2.具备全面的中国文化知识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地传授汉语言文化知识;3.具备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理解的能力,能够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4.具备翻译能力,能够进行汉语和其他语言的口译和笔译工作;5.具备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文化研究。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945a6f168884868762d6a1.png)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能胜任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机构、文化管理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对外汉语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西比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1. 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2. 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3. 掌握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胜任课堂教学;4. 具有相应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5. 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一定的外事活动能力;6. 了解本专业发展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与发展动态;7. 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8.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实行3~7年弹性修业年限。
四、学时与学分分配本专业方向总学时2796 学时,总学分184学分。
其中:五、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六、主要课程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第二语言习得、比较文学、国外汉学研究。
七、专业特色对外汉语专业1998年获准设置,是我校为适应重庆市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需求而开设的专业。
对外汉语培养方案12102215044315
![对外汉语培养方案12102215044315](https://img.taocdn.com/s3/m/6960fe26bb68a98271fefacc.png)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学科二级类:文学类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一、有关说明(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品德优良,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掌握对外汉语专业的基本理论,对语言学理论、中国文学、中外文化有较全面了解,并懂得教育教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对外汉语教育人才。
能够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
(二)基本规格和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在汉语语言、汉语教学技能、普通话和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接受中国文学、中西比较文化、以及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备从事相关职业需要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富有献身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
2. 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3.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汉语写作能力。
4.掌握对外汉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进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具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
5.熟悉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知识和西方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史,对其他相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了解。
6.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满足对外汉语教学和对外文化交流需要。
7.了解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和方针政策;了解本专业的前沿成就及发展趋势。
8.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社会调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应用的能力,能初步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
(三)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四)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语音学、现代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学、普通话训练、汉语写作、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偏误分析、英语实践语音、高级英语听力、高级英语口语、英汉互译、实用英语写作、英美报刊阅读、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等课程。
对外汉语培训计划
![对外汉语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c40bb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8.png)
对外汉语培训计划一、对外汉语培训的需求分析1. 国际化需求: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许多外国人希望学习汉语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进一步开展与中国的交流合作。
2. 经济全球化需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的外国企业也需要人员掌握汉语,以便更好地进行合作交流。
3. 文化交流需求: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世界各国的喜爱,很多外国人也希望学习汉语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4. 个人学习需求: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工作、学习和生活,他们也需要学习汉语以便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以上这些需求都说明了对外汉语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培训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外汉语培训计划的基本原则1. 科学性原则:培训计划必须符合汉语学习的一般规律,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保证培训效果。
2. 针对性原则:培训计划必须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
3. 实用性原则:培训课程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使学员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汉语。
4. 全面性原则:培训计划要全面发展学员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也要适当引导学员了解中国的文化、习俗等方面。
三、对外汉语培训计划的内容1. 课程设置(1)初级汉语课程:主要包括语音、汉字、基本词汇和基本句型的学习,着重培养学员的基础汉语水平。
(2)中级汉语课程:主要包括汉语语法、阅读、写作和口语能力的提高,扩大学员的汉语词汇量和句型结构。
(3)高级汉语课程:主要包括高级语法、翻译、文学阅读和汉语水平考试的准备等内容,使学员的汉语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 教学方法(1)交际教学法:培养学员的听说能力,增强学员的语言交流能力。
(2)任务型教学法:通过生活化的任务设计,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促进学员的记忆和理解。
3. 教学资源(1)教师团队:要组建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师团队,具备良好的汉语语言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对外汉语教学050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对外汉语教学050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3ba57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f.png)
对外汉语教学0501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中文教育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师范](https://img.taocdn.com/s3/m/af787ee9caaedd3382c4d38f.png)
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师范)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有全面了解,能够胜任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及涉外职能部门、国际交流、外资企业等部门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通过对外汉语方向的专业学习,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及国际交流、外事等部门的工作,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达到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三方面的要求。
具体如下:1.素质结构(1)品德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优良品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高尚的人格品德,奋发进取、乐于奉献、敬业求真爱人向善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专业素质:具备与专业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掌握系统的秘书理论和实务知识;具备秘书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公关、协调和社会调查能力。
(3)身心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敏锐的心灵感悟力,稳定理智的情绪控制力,良好的人际协调与心理承受力。
2.知识结构(1)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2)了解主要的语言教学法流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3)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及原理;(4)比较全面地掌握现代汉语理论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义、修辞、文字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对现代汉语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讲解;(5)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具有阅读一般古文的能力;(6)系统掌握普通语言学知识;(7)熟悉中国的历史和地理,了解主要的名胜古迹,有一定的社会民俗知识;(8)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特点以及与我国的文化异同之处;(9)具有一般的世界历史、地理知识。
3.能力结构(1)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口齿清楚,熟悉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能辨别和纠正错误的语音语调;(2)能分析学生常犯的汉字、词汇、语法错误,并掌握科学的纠正方法;(3)熟悉简繁两种汉字字体,掌握汉字笔顺规则,书写正确、工整;(4)有较强的汉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5)有较强的外语水平,熟悉教学用语,能熟悉地进行日常生活会话和基本的翻译,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书刊;(6)针对对外汉语教师工作,应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正确贯彻和运用课堂教学的原则和方法;(7)针对从事国际交流、外事等部门的工作,应具有良好的汉、英双语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外事礼仪,能够自如地处理外事工作。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计划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a74a8d233d4b14e852468f9.png)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计划专业编号:050103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和汉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与专业特色经过四年培养,使本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1、具有世界公民意识、遵纪守法、热爱祖国、了解我国国情,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兴旺而奋斗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勤劳、自律、团结合作的个人品质,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了解。
3、熟练的外语交际能力,在听、说、读、写等技能方面,要达到相当于英语本科生的水平。
同时,还要求有较好的汉语语言、文化知识,有较高的汉语写作能力,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
有明显的英汉说写双强的优势。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好书写水平,掌握现代化办公手段。
5、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能力;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教育理论和方法。
6、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专业主要特色:1、本专业实施40%的汉语言文学课、40%的英语言文学课和20%的汉语教育教学类的课程,从而保证实现“培养汉英说写双强人才的目标”。
每学期保证了4门左右的汉语言文学课,和2-3门英语课,注意了理论课和实践性强的课交叉,每学期课堂授课总学分在22-26之间,有利于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自学相结合。
2、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设计课程时一方面在头两年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课程,起到督促学生拓展知识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了基本技能培养的课程,如开设“书法”、“演讲与口才”、“基础写作”、“应用写作”、“论文写作”等课程,以落实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5.5 100.0%
0.0 0.0
1.0
0.0
2.0
1.0
0.0
0.0
1.0 0.0
14.0
20.0
20.0
——
合
计
Total
165.5
——
(学时) Required Credits(hours)
学时数 Class Hours
1620
432
2052 128
128
2308
——
——
各类课程学分、 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Required Credit Structure and Class Hours
表三(Table 3) 各 学 年 学 分 设 置 Credit Allocation over Academic Years 课程类别 Course Type 应修最低学分( Required Credits(hours) 占课内 总学 学分比 分 学分 例 Total Credi Percent of ts age of Credi Credits ts Earned
3.0
0.0 5.0
0.0
0.0
0.0
2.0
0.0
5.0
2.0 0.0
0.0 27.0 27.0 18.6%
0.0
0.0 0.0
0.0
2.0
2.0 0.0
0.0
小计 22.5 0.0 19.0 22.0 0.0 27.0 20.0 0.0 11.0 6.0 0.0 Subtotal of Credits
0.0
129.5 129.5 8.0
89.0%
专业自由选修课 Elective Courses 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 Elective Courses in Cultural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学生应当至少修满 8 学分 Students must receive a minimum of 8 credits
第一学年 Year 1
1 短 2 3
第二学年 Year 2
短 4
第三学年 Year 3
5 短 6 7
第四学年 Year 4
短 8
公共基础课 Common 必修课 fundamental Compuls 学科基础课 ory discipline Courses 专业课 specialize 限制性 选修课 Designat ed Elective Courses 学科基础课 discipline 专业课 specialize
8.5
0.0 3.0
5.0
0.0
7.0
0.0
0.0
0.0
0.0 0.0
0.0 102.5 102.5 70.4%
11.0 0.0 11.0 15.0 0.0 14.0 10.0 0.0 0.0 0.0 0.0 2.0 0.0 4.0 4.0 0.0
4.0 0.0
0.0 0.0 2.0 0.0
0.0 0.0
11.0% 学生应当至少修满 8 学分 Students must receive a minimum of 8 credits 8.0
课内学分、学时合计 Subtotal of Credits earned In-Class and Class hours 实践环节学分、学时小 计 Subtotal of Credits 1.0 earned in Field Practice and Class h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