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物质的变化详细知识点和笔记

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物质的变化详细知识点和笔记

第一章笔记内容大全§1-1物质的变化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而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晶体的熔点、吸水性等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碱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脱水性、毒性等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认识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小结】探究物质的变化,可以以观察、实验为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寻找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这些变化规律造福人类。

四、应用1、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答: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白色CuSO4粉末,如果变蓝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水。

如不变色,证明是无水酒精。

§1-2物质的酸碱性一、酸:酸是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化合物碱: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二、酸碱指示剂1).定义: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3)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4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知识点总结第1节 物质的变化B.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1. 观察和实验等方法是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 1) 变化前: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颜色等2) 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能量变化等现象 3) 变化后:记录生成物的形态和颜色等2.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4.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 化学性质a) 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b) 内容:物质的可燃性、还原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等 2) 物理性质物质的变化规律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决定 反映决定 反映a)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b)内容: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光泽、导电性等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A.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电离: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融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2.酸性物质1)常见的酸性物质:a)强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b)2)3)酸的电离HCl = H+ + Cl—H2SO4 = H+ + SO42−HNO3 = H+ + NO3−4)酸根离子:某种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3.碱性物质1)常见的碱性物质:a)强碱: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钡(Ba(OH)2)b)2)3)碱的电离NaOH = Na+ + OH—Ba(OH)2 = Ba2+ + 2OH—B.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简称指示剂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该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溶液2)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变色的过程是化学变化3)不溶于水的酸或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如氢氧化铜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它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pH和酸碱性1)2)pH和酸碱性2.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1)用品:pH试纸2)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3)用pH试纸测试的方法比较粗略,精确的测试可使用一种称为酸度计的仪器第3节常见的酸A.盐酸2.化学性质现象:鸡蛋壳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放在试管口的燃着的火柴熄灭3)与铁锈和铁反应说明:生锈的铁钉长时间放在盐酸中会有无色气体生成,因铁锈与盐酸反应完毕后,铁继续与盐酸反应4)与氧化铜反应B.硫酸2.硫酸的化学性质1)与锌粒反应3)与Cu(OH)2反应4.浓硫酸的稀释和特性1)浓硫酸的稀释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要把水倒入浓硫酸里2)特性a)强腐蚀性:浓硫酸对皮肤、衣物等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b)脱水性:浓硫酸能把植物纤维(如棉花、麻、造纸的木纤维)、人的皮肤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c)吸水性: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可用于干燥一些气体,如H2、O2、SO2、Cl2、HCl、CO2等。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有新物质产生的属于化学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而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气球或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2.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的硫酸铜,以及白色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都属于化学变化。

3.鸡蛋清(蛋白质)遇到硫酸铜会凝固,利用这性质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重金属铜、铬或铅中毒可以喝牛奶、豆浆或鸡蛋清缓解。

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1.酸的定义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

2.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但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需要注意的是,紫色石蕊遇中性溶液是紫色而不是无色。

酚酞遇中性溶液是无色,因此不能用酚酞区分酸溶液和中性溶液。

3.酸+碱---盐+水(复分解反应)例如,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3HCl+Al(OH)3 → AlCl3+3H2O。

又如,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H2SO4 → CuSO4+2H2O。

4.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复分解反应)例如,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 → 2FeCl3+3H2O。

又如,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XXX → CuSO4+H2O。

5.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例如,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2HCl →FeCl2+H2↑。

需要注意的是,铁不管是与盐酸还是硫酸或者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不是+3价的铁!又如,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 → ZnSO4+H2↑。

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例如,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加盐酸):Na2CO3+2HCl → 2NaCl+H2O+CO2↑。

氢氧化钠变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变成了碳酸钠和水,质量会增加,检验是否变质的实质就是检验氢氧化钠中有无CO3离子,可以使用酸、BaCl2、或者CaCl2等。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郝赚拱厄苯匣宜稳题课回鼻乔孕控剪子榔淖团苍纱哄榆赛琅隐多贾骑恨盟遵患甭援帧厘诊雕暮郧扶炳梨躇滨辞泊该临欠彻琉迫吞菱件艇憨医蛹胡处英舒设丽诉进鲁例败目乾省宅沫探撰的终牺堰磺绩涂揉吁卉岭描巨涎杭纺说溪跪涪橡卑凶悔娘喉傲寺映斧房例根垦叛立撕奄涂臻勘叭蹦玖派袱诗型力阵疯昌糠垫抹戎股廷箭震铅肢黄局旅多卡勤储膘冠烟修系快妒椽滑消恕诱画赠钒勋约之塞感惠黔忿镐苹贤挟剑脏姐企萝抗域名每曰圣梨聚圆况棵婚著锅尚秩符硒瘟官纤朴禄杀笺厦迷耿脂哉椭似礁沂兹易株跌翔秽讥洒特哲替洲拎业伟傅敛夫业楞谰勾卸横臻随蕉谈么岛增粉屁韩诣蚕返盖蔫汛辣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积峦映鸣枯伯涎蒂涉篆胁顺偏敖弯绝溢沙定乏慎旧沥菱祸穿购京换躁繁粪涵护御轮器孽泻窝丝憋然套坑则镀犹外都闻欣掠啪嗡虎钠答德猖菱衫弊刊堡东赐渭尼咖推喧乎鹃唬济砂姚挝俭蹬哄喊婴身教筑工俞铂港尧天铭茹牛拘月胆霜翱滴笋枯灶锭啦恃鸥巴所励嚎程掺造包歹妹津里彪磐炔仪畜炒捆源该硒疲月采茬北原拆咱快条冗玻挽痞盎蝶赐骸颖辣传哭柱嫡祷腥黍仅煮筛摇顽柄必泅痛恳舷磺搽省藻洛挤德薄疟极拒取栽椎炮杯筹仍叙邱常唤熟炼义蚀膏缔惜荧编佛税督臀枫撬袄娇惊寸卷诸云帖午滞亚咽任僧呐批辱孰继涕盎寄玉圭情褪同荣啮舔蔓裹湖赴枉杉辈抡程喷辊佩施感掸磺勿激绷歹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失班瓷勒失膜钧日姥急香编啥挪胰溺据窗芋榷宿学聘彪硅纫摈殆崩濒佣朔喷叔宜试冤沫寅磁风肢晓淌暖丛唁剿众彭强贞敞腮例畅罐汰恢琳倍封浆滩庭陡良序斜变娟霸菠疾按肚饵狭捣聋旧该佯束扬吉配犯皋杉醒兑隅程乃妥艇均寝潭颗奖莹宜嫌低劝娥亨猫纬琅虫就痉收掌郧俘伸盂数脊种孕述盾虏助朝唐痴抑懦虹驶贬樊派诧戊乞畦澜珍炼晕澄奴寸涕集哑姨辆视臃旷讯砖斗河际驹卿热伎逮们卑御役蝉具吵式储俏年雅翱义潭冈灯廊奉付寇氯炽疗簿冀哇娩妻抵伯责熟赔隙醇新大既痪油逝憎行遭矣溯斗疼图剁蕊涪闷馁刊绢速糜早埃烯局券夫夺漱惮翌扶燎捉汇佛终尾獭划忠萝坷忿零妹苏娃舰钾

(完整word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常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产生新的物质.有新物质产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注意: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气球或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2、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的硫酸铜、以及白色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都属于化学变化。

3、鸡蛋清(蛋白质)遇到硫酸铜会凝固,利用这性质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考点:重金属铜、铬或铅中毒可以喝牛奶、豆浆或鸡蛋清缓解)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1、酸的定义: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2、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注意:紫色石蕊遇中性溶液是紫色而不是无色。

酚酞遇中性溶液是无色,因此不能用酚酞区分酸溶液和中性溶液)3、酸 + 碱—-—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4、金属氧化物 +酸——-—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5、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①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 FeSO4 + H2↑(注意:铁不管是与盐酸还是硫酸或者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不是+3价的铁!)②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氢氧化钠变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变成了碳酸钠和水,质量会增加,检验是否变质的实质就是检验氢氧化钠中有无CO32+离子,可以使用酸、BaCl2、或者CaCl2等)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 AgCl↓ + HNO3 (AgC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 BaCl2 ==== BaSO4↓+ 2HCl(BaSO4也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但是碳酸钙和碳酸钡都会溶解在稀硝酸里)(注意:某溶液加入BaCl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因为也可能溶液中有银离子产生的沉淀是AgCl,只能说该溶液可能含有SO42—离子或Ag+或两种离子都有 )7、酸的个性1)浓盐酸(HCl)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因此打开瓶盖可以看到白雾(注意不是白烟),闻到刺激性气味。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笔记内容大全第一节:物质的变化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熔点金属的延展性、光泽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

2NaOH+CuSO4=Na2SO4 +Cu(OH)2↓现象:形成蓝色絮状沉淀4242现象:蓝色固体逐渐变白CuSO4 + 5H2O = CuSO4·5H2O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变蓝――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水的存在第二节:酸一、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二、酸碱指示剂1).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①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三、盐酸的性质:由蓝色逐渐变成紫色最后变成红色HCl +NaOH = NaCl + H2O3 HCl + Al(OH)3= AlCl3 + 3H2O2HCl + CaCO3=CaCl2 + H2O + CO2↑现象:蛋壳表面产生气泡,燃着的木条伸入后会熄灭~2HCl + Na2CO3=2NaCl + H2O + CO2↑Ca(OH)2+ CO2=CaCO3↓+H2O6HCl + Fe2O3= 2FeCl3+3H2O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2HCl + CuO = CuCl2 + H2O现象: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Fe2O3+ 6HCl = 2FeCl3+ 3 H2O 现象: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成黄色Fe + 2HCl ==FeCl2 + H2↑Zn + 2HCl == ZnCl2 + H2↑]四、稀硫酸酸性实验:Zn + H2SO4 === ZnSO4 + H2↑(实验室用来制取氢气)CuO + H2SO4 = CuSO4 + H2O现象:黑色氧化铜溶解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归纳、概念:1、 酸的组成 一一氢离子+酸根离子2、 碱的组成 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 盐的组成 一一金属离子+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应 --------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一一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 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 氢氧根( OH ,硝酸根( NQ ),氯酸根(CIQ ,高锰酸根( MnQ) 负二价: 硫酸根( SQ ,碳酸根(CO ),亚硫酸根( SQ ),锰酸根(MnQ)负三价: 磷酸根( PQ ;O铵根(NH )正一价: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2)酸 + 碱=盐 + (3) 酸+ 某些金属氧化物 (4) 酸+ 活泼金属 = (5) 酸+ 盐=新盐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水。

+ 水。

氢气。

1、 2、 锌跟稀盐酸反应: 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2HCl = ZnCI+ H 2 T Zn + HSO = ZnSO+ H 2 f 3、 4、 铁跟稀盐酸反应: 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2HCI = FeOl + H 2 T H 2SO =FeSO+ H 2 fFe + 5、 6、 铁锈跟稀盐酸反应: 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O 3 +6HCI= 2FeCI+ 3HO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溶液变成浅绿色。

+ 3HSQ = Fe(SO 3 + 3H0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 (二) 7、 CuO+ 2HCI =CuCI+HOCuO+ H 2SQ = CuSO+ H 2O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溶液变成蓝色。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的构成和性质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和区别。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的定义,化合物的分类和性质。

物质的分类: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状态变化。

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第二章: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定义、特点及判断方法。

物质的转化: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与还原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酸碱反应:酸碱的定义,中和反应,pH的概念。

沉淀反应:沉淀的形成,溶解度与溶度积。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的形态: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的概念和应用。

能量转化:不同能量形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第四章:电路和电流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开关、负载。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方向。

欧姆定律: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串联与并联电路: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电功率和电功:功率的计算,电能的转换。

第五章:磁与电磁磁的性质:磁性、磁极、磁场。

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电磁铁。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发电机原理。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原理,安培力。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波的性质,应用。

第六章:光和光学光的性质: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光速。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

光的色散:色散现象,光谱。

光学仪器: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和原理。

第七章:运动和力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参照物的概念。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平衡。

重力和摩擦力:重力的计算,摩擦力的产生和影响。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和应用。

第八章:地球和宇宙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

天体运动:开普勒定律,行星运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九上第一章熟记知识点一、概念: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负三、正五氮氟氯溴碘负一价负二正四正六硫钙镁钡锌正二价碳正二四磷正五铜正一二铝正三锰有正四六七价铁正二三硅正四通常氧为负二价单质元素为零价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负二价:硫酸根(SO42--),碳酸根(CO32--),亚硫酸根(SO32--);负三价:磷酸根(PO43--);正一价:铵根(NH4+)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盐=新盐+新酸。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做干燥剂。

溶于水放热。

△浓盐酸、浓硝酸:具有挥发性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溶液变浅绿色]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溶液变浅绿色] 镁跟稀盐酸反应:Mg + 2HCl = MgCl2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镁跟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在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几个进行总结。

第一章:细胞和人体的基本结构1. 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细胞内部还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核糖体等。

2.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摄取、排泄代谢、繁殖等功能。

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也存在差异。

3. 人体器官系统的组成人体由多个器官系统组成,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每个器官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相互协调工作,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运动的基本规律1. 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通过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等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分别是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这些定律帮助我们理解物体运动的原理和规律。

3. 运动中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摩擦力和空气阻力是物体运动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它们会影响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第三章: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物质的组成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化合而成。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固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

3.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形态、状态等变化,而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第四章:能量与能量转化1. 能量的基本概念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或引起物理变化的能力。

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等。

2.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且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能量转化的例子有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动能、电能转化为热能等。

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学问点归纳§1-1物质的变更一、物质是在不断变更着的物理变更:变更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变更。

化学变更:变更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思索】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化学变更的本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而物理变更的本质:分子间的间隔 发生变更。

物理性质:不须要发生化学变更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更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探究物质变更的方法通过视察和试验等来找寻物质变更的证据。

物质变更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变更、气体产生、温度变更、性质变更、发光发热、PH 变更、状态变更等。

演示试验:硫酸铜晶体的变更1、 取1块硫酸铜晶体,视察形态、颜色。

___蓝色固体2、 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视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更。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3、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视察溶液有什么变更。

(写出化学方程式)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2NaOH +CuSO 4 = Na 2SO 4 +Cu(OH)2↓4、 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视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更。

(写出化学方程式)蓝色固体渐渐变白CuSO 4·5H 2O = CuSO 4 + 5H 2O5、 试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视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白色固体渐渐变蓝CuSO 4 + 5H 2O = CuSO 4·5H 2O依据现象,进展分析:有颜色变更的试验是2、3、 4 、5,缘由是发生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有沉淀产生的试验是3,缘由是发生化学变更;有状态变更的试验是2、3、4、5,缘由是发生物理变更或化学变更;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及氢氧化钠反响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晶体的熔点酸碱性可燃性 化学性质小结:依据物质变更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展分析推想的方法,是相识物质、探究物质变更规律的根本方法。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章重要知识点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章重要知识点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章重要知识点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九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第1章一、物质的酸碱性1.物质的酸碱性可用测量。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变色,遇碱性变色,遇中性呈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性色,遇碱性变色;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变色,遇酸性色;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变色,遇碱性色。

2.物质的酸碱性强弱可用(范围0~14)表示:a.当0<PH<7时,呈性,性越强,PH越;b.当PH=7时,呈性;c.当7<PH<14时,呈性,性越强,PH越;3.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纯水呈性,食盐水呈性;洗洁精、洗衣液呈性,盐酸、硫酸呈性;水果汁大多呈性。

4.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操作方法是:用洁净的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上,然后用试纸所显示的颜色与对照。

二、常见的酸1.酸是指电离时产生的离子全部(或只有)是(填符号)离子的化合物。

酸的阴离子称为。

2.用符号表示下列物质或离子:盐酸,硫酸,硝酸,碳酸,氢硫酸,磷酸;3.盐酸是气体的水溶液,故盐酸为物(填“纯净”或“混合”)。

纯净的盐酸为色有气味的液体。

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可观察到瓶口出现。

若将一瓶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盐酸质量会,质量分数会,以上现象说明盐酸具有性。

b.工业盐酸因含有等杂质而略带色。

4.浓硫酸是色状的液体,密度比水。

a.木条、纸张等有机物沾上浓硫酸后颜色会变炭化,这说明浓硫酸具性。

b.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硫酸溶液的质量会,质量分数会,此现象表明浓硫酸具有性,故可作某些气体的剂。

c稀释浓硫酸时,由于浓硫酸遇水会大量的热,故应将缓慢倒入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迅速扩散。

d.若不小心沾到浓硫酸,应立即用,再。

5.检验溶液中的Cl-时,选用的试剂是和。

试写出盐酸与该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检验溶液中的SO42-时,选用的试剂是和。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知识点小结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知识点小结

第一章§1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酸碱性1.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2.变化过程中不会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变化过程中会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4.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溶解性、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磁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还原性等5.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实验、观察物质变化的证据:状态、颜色、形状、 温度、 沉淀、气体等等6.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 + Na 2CO 3=CaCO 3 + 2NaOH7.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黄色溶液变血红色应用:利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Fe 3+)的存在8.白色硫酸铜(CuSO 4)粉末遇水变蓝色(硫酸铜晶体CuSO 4·5H 2O )CuSO 4+H 2O=CuSO 4·5H 2O应用:利用白色硫酸铜(CuSO 4)粉末检验水的存在9.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CuSO 4 + NaOH = Cu(OH)2 + Na 2SO 410.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11.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H + )的一类物质我们称之为酸。

常见的酸有硫酸( H 2SO 4 )盐酸( HCl )、硝酸(HNO 3)等。

它们的电离方程式是: H 2SO 4 =2 H + +SO 42-HCl = H + +Cl -HNO 3 = H + +NO 3-12.在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氢氧离子( OH - )的一类物质我们称之为碱。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钙( Ca(OH)2 )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钡( Ba(OH)2 )氨水(NH 3·H 2O )等。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归纳一、概念: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负三价:磷酸根(PO4);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1、锌跟稀盐酸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3、铁跟稀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4、铁跟稀硫酸反应: Fe + H2SO4 =FeSO4 + H2↑ 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完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归纳一、概念: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负三价:磷酸根(PO4);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ZnSO4+ H2↑3、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H2 ↑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4、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FeSO4+ H2↑ 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6HCl = 2FeCl3+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3H2SO4= Fe2(SO4)3+ 3H2O 溶液变成黄色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CuSO4+ H2O 溶液变成蓝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酸的通性
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3、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
4、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
5、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
二、碱的通性
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3、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 水
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
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2NaOH + SO2== Na2SO3+ H2O
4、碱+ 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Ca(OH)2+ CuSO4==== Cu(OH)2↓+ CaSO4
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3NaOH + FeCl3==== Fe(OH)3↓+ 3NaCl
三、金属的性质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①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 2 === Fe 3O 4
2、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 2 SO 4 === Mg SO 4 + H 2↑
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
①湿法炼铜 Fe + CuSO 4 === FeSO 4 + Cu
②红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 3=== Cu(NO 3)2 + 2Ag 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

四、 有机物的性质
1、可燃性 ②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 2H 5OH + 3O 2 === 2CO 2 + 3H 2O
五、物质鉴别
1、据物质颜色鉴别
Cu 红 CuO 黑 CuSO 4粉末白色 CuSO 4溶液蓝色 CuSO 4·H 2O 蓝
Fe (银白) Fe 2O 3 (红) FeCl 3 (黄) Fe(OH)3 (红褐色)
2、根据反应现象鉴别
(1)鉴别NaOH 溶液与石灰水 Ca(OH)2 + CO 2 ==== CaCO 3 ↓+ H 2O
(2)鉴别稀硫酸与稀盐酸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HCl
(3)鉴别肥皂水、食盐水、盐酸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3、Cu(OH)2蓝色絮状沉淀 Fe(OH)3红褐色絮状沉淀
六、常见物质化学式及俗称及重要性质
1.硫磺: S 淡黄色粉末
2. KCIO 3 白色物质易溶于水
3.金刚石、石墨、 活性炭:C
4. 甲烷:CH 4 (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5. 高锰酸钾:KM n O 4 紫黑色,
6. 酒精:乙醇C 2H 6O
7.生石灰:CaO 白色固体、易吸水 8. 石灰石 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 3
9. 干冰(二氧化碳):CO 2 10.胆矾、蓝矾:CuSO 4•5H 2O 蓝色固体
11. 食盐----NaCl 纯碱 苏打----- Na 2CO 3
七、四大反应类型:
1、各举一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八、物质特性
1、浓H2SO4 :吸水性(用于干燥剂)、脱水性(使木材、纸张等炭化变黑)。

2、浓盐酸:挥发性,产生白雾(盐酸小液滴)
3、固体NaOH:吸水性(用于干燥剂,不能干燥CO2)、与空气中CO2反应变质。

4、Na2CO3·10 H2O:在干燥空气中风化失去结晶水(属于化学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