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之学对于汉初经济、政治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老之学对于汉初经济、政治的影响

汉文帝时期,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给了汉初统治者提供了历史借鉴。

汉初战后经济萧条,政局初定。有一个例子①:那时候,皇帝出行找不到四匹毛色相同的马;丞相是坐牛车出门的。皇帝、丞相如此,遑论百姓。而黄老思想的出现,正是契合这一局面。在高祖,吕后,文帝,景帝的清静无为,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长期政策下,有了文景之治,也为汉武帝时代打下深厚的物质基础。

先讲一下黄老之学自身的渊源,史学界对此有很大的分歧,学术界目前或以新道家名之,或以道家统而称之。也有学者认为,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②。更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将两个学派联称的例子并不罕见,在先秦时期就已有之③,而这个黄老之学乃是《黄帝四经》、《老子》两种不同思想体系的派别。本文综合这三种观点:受到百家争鸣间思想的渗透性,黄老之学有机地

把儒、道、法融会在一起。

在这前六七十年中,统治者鼓励恢复发展农业④,推出轻徭薄赋的政策,田税15取1,税率相当低。算赋,也就是人头税,每个成年人每年120钱。正是符合“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这样的思想。黄老之学也迎合了统治者日趋保守的思想,政策有点重农抑商。当然这是针对那些唯利是图,囤积居奇以致物价飞涨的黑心商人。商业的发展就被抑制了。吕后时期,商人环境有一些放宽。

黄老思想,为汉初社会生产的恢复起到了指导性的推动作用并在客观上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归根到底是政策好——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史记·平淮书》中有一段是这么讲的:“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质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致腐败不可食。”有些夸张,联想一下,若是当时外国人看到了这个片段,必然会对这个富饶的国度充满憧憬吧!显然,西汉由于经济的提高,在国际中的政治地位也将提高。

并非说该政策是尽善尽美的。文景时期,田税有30:1,也有天下大免的情况。不得不说人民的负担又减轻很多了,但是对于那些豪族来讲,能拥有的财产就更多了,势力随之膨胀。由于清静无为的政策对其有妥协的态度,这也会为日后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产生巨大威胁埋下了伏笔。还有⑤,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也是如此,封国势力坐大的原因在于得天独厚的经济环境,靠煮盐能有和中央抗衡的资本了。归根到底,没有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延伸,换句话讲,还是由于黄老思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问题将在汉武帝时期得到解决。

汉武帝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再加上这个时期本身国力强大,已经具备对外扩张,对内镇压的能力。那么黄老之学作为统治思想,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势必被淘汰让位⑥。由于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及其“儒表法里”的秉性,随着黄老之学政策的弃用⑦,汉也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了。

注:

①参《汉书·食货志》:“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骋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②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稷下学者众多,黄老之学至齐威、宣王时期已赫然成为门户众多的学派了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申子之学,本于黄老。”

③参《孟子·滕文公下》:“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庄子·骈拇》:“骈于辩者,……而杨墨是已。”

《韩非子·六反》:“杨朱,墨翟,天下之所察也,于世乱而卒不决,虽察而不可以为官职之令。”

④参《史记·平淮书》

⑤参《史记·吴王濞列传》、《史记·孝景本纪》

⑥只能说在这一特定时期该政策的不适用性,而本身具有的一种思想会为人所吸收,参《汉书·艺文志》

⑦中兴,光武用“柔道”治天下,也是运用了黄老思想,同样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