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化现象论文:英语名词化现象的认知诠释
英语动词名词化现象及翻译-精品文档
英语动词名词化现象及翻译一、引言根据《现代语言学词典》的界定,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指“从其他某个词类形成名词的过程或指从一个底层小句得出一个名词短语的派生过程”。
英语动词名词化这一现象并非现代英语特有的产物,它可以追溯到古英语时期。
通常情况下,动词在经过名词化之后,所表达的意义更客观,文字表述部分也变得更简洁。
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学者们对英语动词名词化这一现象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得出了不同的理论成果。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派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出发,阐述英语动词名词化形成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并通过实例探讨这一语言现象在翻译时可使用的方法和策略。
二、动词名词化1985年,韩礼德(Halliday)在其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中首次提出“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这一概念。
隐喻化是日常思维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具体的事物去认识另外相对抽象的事物。
而语法隐喻则可以把事件、活动、情绪、思想等转化为实体(entity),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Lakoff & Jonson 1980)。
Halliday指出,语法隐喻不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
语法隐喻的实质即为名词化。
因此,可以说,英语的名词化结构这一现象旨在运用隐喻手段,将一种语法类型或者语法功能转换成其他的一种,从而衍生出新的经验类别。
从这个层面看,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可大致分为以下三大类:1.抽象名词。
在英语中,抽象名词通常被用来表达动作、行为、变化、状态、品质、情感等概念。
如:arrival,patience,freedom,recovery,knowledge,disappointment等。
另外,抽象名词还具有极强的概括能力,能够使原动词或形容词传递的意义更加抽象虚幻。
试比较以下两个句子:a)Lewis ran fast,performed consistently,was honest,and he desired success so much, so he defied not only the stopwatch but also the march of time.b)With speed, consistency, integrity, and above all desire, Lewis defied not only the stopwatch but also the march of time.凭着速度、稳定的发挥、诚实,尤其是对获胜的渴望,刘易斯的表现非秒表所能计量,甚至使时间也停滞不前。
英语名词化现象的认知诠释
英语名词化现象的认知诠释
英语名词化现象的认知诠释
英语名词化现象是指在英语中,一些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被转换成名词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英语中非常普遍,它不仅可以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而且可以使英语表达更加简洁、流畅。
因此,英语名词化现象的认知诠释对于提高英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正确理解英语名词化现象,就必须先了解其背后的语法规则。
一般来说,英语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可以被转换成名词,但是有一些例外,比如“good”、“bad”等词
性不能被转换成名词。
因此,要正确理解英语名词化现象,就必须先了解其背后的语法规则。
其次,要正确理解英语名词化现象,就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英语名词化现象的表达方式。
比如,“run”可以被转换成“running”,“walk”可以被转换成“walking”,“think”可以被转
换成“thinking”,“read”可以被转换成“reading”等。
因此,要正确理解英语名词化现象,就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英语名词化现象的表达方式。
最后,要正确理解英语名词化现象,就必须多加练习。
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英语名词化现象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因此,要正确理解英语名词化现象,就必须多加练习。
总之,英语名词化现象的认知诠释对于提高英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要正确理解英语名词化现象,就必须先了解其背后的语法规则,掌握一些常用的英语名词化现象的表达方式,并多加练习。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名词化现象,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及其语篇功能
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及其语篇功能在科技领域中,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科技英语中,名词化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在语篇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及其语篇功能。
一、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1.名词化的定义名词化是指将其他词类的词或短语转化为名词的过程。
在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将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转化为名词,以满足特定语境的需要。
2.名词化的形式名词化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实现,包括添加后缀、改变词类、使用专有名词等方式。
在科技英语中,名词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技巧性。
3.名词化的特点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具有一些特点,例如语言简洁、表达精准、适应复杂语境等。
通过名词化,科技英语得以简练、明快地表达专业概念和观念,适应了科技领域对语言的高度要求。
二、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的语篇功能1.增强语篇的逻辑连贯性名词化在科技英语的语篇中具有增强逻辑连贯性的功能。
通过将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化,科技英语得以建立起一套内在的逻辑关系,使语篇各部分之间紧密相连,表达更为精准和有条理。
2.提高语篇的信息密度名词化还可以提高科技英语语篇的信息密度。
在科技领域中,信息量庞大而复杂,名词化可以将繁杂的信息以最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得语篇的信息量得以最大限度地压缩和传达。
3.促进语篇的专业化表达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还可以促进语篇的专业化表达。
名词化使得科技英语更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能够满足专业领域对语言的精准表达需求,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和专业知识的传播。
三、名词化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策略1.合理运用名词化后缀在科技英语中,合理运用名词化后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策略。
通过添加后缀形成名词化,可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专业术语和概念,提高语篇的读者友好性。
2.灵活变换词类在名词化中,灵活变换词类是一种常见的应用策略。
通过将动词、形容词等转化为名词,可以满足科技英语对语言表达的多样化需求,使得语篇更加灵活多变。
从认知角度分析英语名词化现象
一
、
( )名 词化 词组 可 以是 多个命 题 的组 合体 一 很多 情况 下 一个 名词 化词 组 实 际上 是 多个 命题
的组 合 体 ( o bnt n o ak d po oio s , 者 cm ia o fp c e rp si ) 或 i t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 而能 动地认 识 世 界 的过 程 , 通 过 心 智 活 动 将 对 是
作者简介 : 谢金荣(92 。 , 16 一)男 重庆璧 山人 , 西南 政法大 学外语
学院讲师 , 语言学硕士。
l0 2
维普资讯
谢金荣: 从认知角度分析英语名词化现象
ts , 不是 实 体 ( nie) rga i )而 e eti 。porm指 代 的 实 际上 ts
社科综论 ・
从认 知角度分析 英语名词化现象
谢 金 荣
( 南政 法大 学外 语 学院 ,重庆 西
摘
403 ) 00 1
要: 名词化现 象在英语 中无处不在。名词化是语 法隐喻 的主要 来源。名 词化过程 主要 是把表 达“ 程” 过 的
动词或说 明某一事件 的小句加 以“ 物化” 从而浓缩成动词性 名词。在这 一过 程 中作 为动作过 程 的参与 者或发 出者 ,
词堆 砌在 一 起 的 短 语 ( ol —n u hae ) 长 而 nul o n p rss 既
“ 由于认 知活 动 本 身 难 以 观 察 到 , 以 , 言成 所 语
为观 察 与研 究 认 知 的 一 个 窗 口。 【 英 语 名 词 化 过 ”4 J
且 指 代关 系复 杂 J 。
关键词 : 名词化现 象; 语法 隐喻 ; 过程 ; 参与 者;多个命题组合体
科技英语名词化构成方式的研究论文
科技英语名词化构成方式的研究论文以下是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科技英语名词化构成方式的研究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科技英语名词化构成方式的研究全文如下:一.引言科技英语指用于科学和技术交流方面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
作为一种重要的英语语体,在词汇方面,科技英语大量使用专业词汇、复合词、缩略词及利用前后缀构成的派生词;句子方面,多使用长句和被动语态,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文体方面,科技英语注重行文的连贯、清晰、流畅,避免行文晦涩、表露个人感情、过多运用修辞手法等。
名词化结构因其客观、正式、准确的特点在科技英语中被频繁应用。
根据《现代语言学词典》的定义:“名词化是指从其他某个词类形成名词的过程或指从个底层小句得出一个名词短语的派生过程(戴维克里斯特尔,2000:240)。
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学派更深入地研究了名词化现象。
Halliday在语法隐喻视角之下将名词化定义为:“用名词来体现本来用动词体现的过程或形容词体现的特征。
同时他还指出,名词化是实现语法隐喻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名词化现象是正式语体的最显着特征之一,名词化结构使用的频率越高,文体的正式程度就越高,这也成为许多科技类文章晦涩难懂难翻译的原因之一。
翻译的标准方面,Gentzler(1993)强调了翻译的三个标准:忠实(faithfulness)、流畅(fluency)和条理清晰。
清末翻译家严复曾提出着名的“信、达、雅原则,简单地讲就是要达到“忠实、“通顺、“典雅,也就是要“译文忠实于原文的思想、“译文要合乎全民规范化的语言、“译文要保持原文的风格。
奈达则提出了“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要求译文在词汇意义、文体特色等多层面上尽可能与原文保持一致。
本文对科技英语名词化的构成进行分析,在严复奈达的翻译理论原则指导下,指出在翻译时可以将名词化结构用动词、形容词等词性或者从句替代,以提高对于科技英语名词化的理解和翻译质量。
浅析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
浅析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
刘信波
【期刊名称】《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09)003
【摘要】名词化是词汇语法层次上的隐喻.英语中名词化现象产生的动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因素:英语语言本身的特点、西方民族的语言心理特点和语言表达的经济原则.名词化现象是正式语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正式文体语篇的构建中具有多种功能,它能使语篇显得更加客观、简练,并且能增强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总页数】3页(P153-155)
【作者】刘信波
【作者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美学角度看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 [J], 秦晓梅;
2.从美学角度看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 [J], 秦晓梅;
3.翻译中的名词化现象——基于2013年12月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试题的研究[J], 连毅卿;
4.浅析科技英语翻译的名词化现象 [J], 侯崇莹;吉哲民
5.英语动词的名词化现象探讨─—兼评《英语语法大全》中的有关论述 [J], 宗福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语中的名词化
SAT写作:名词化的作用(一)摘要:名词化(nominalization),作为书面化表达里面最重要的语法现象,大量出现在各种正式的文体中,如科技论文。
其表达的客观性和理论化是其特有的优势。
关键词:名词化,无灵主语格,SAT一、前言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指词性作用的名词性转换,即把动词、形容词转换为名词,但表达同样的意思。
名词化即可以起到名词的作用,也可以表达谓语动词或者形容词要表达的内容,从而使表达更客观化;更重要的是,其名词化后可以在名词之前或之后进一步加入定语修饰成分,从而可以使表达的信息更饱满更丰富。
由于把动词和形容词转换为名词后使表述更客观化的优势,名词化在是书面语表达的一大法宝之一,大量出现在研究性论文或其它正式的文体中。
因此大多数TOEFL、SAT、GRE课程或者辅助书籍都会非常强调名词化的写作转化方式,并且由于名词化又可以与别一种重要的书面语表达方式无灵主语格相联系,共同把一些主观结论性的东西表达得更客观,并且也更好的体现笔者的写作技巧。
二、名词化的形式及作用1. 动词名词化英语(论坛)中小到词和词组大到句子和段落都可以进行名词化处理。
简单的如:He failed. 可以转换成his failure;My brother teaches algebra.可以转换成. My brother is an algebra teacher. 都可以称这名词化。
但是名词化在这种小的程度上实际上所起的作用并不大,而只有将其放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方可看出,其转换的好处。
比如说前面的his failure。
如果原本后面还有句子:He failed, and this made him lose his fortune and fame. This became the turning point of his life. 如果前面进行转换,我们不仅可以在failure前面加上形容词,如severe,还可以将并列句的后半句与前面进行整合。
浅论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及翻译 文档
浅论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及翻译1 引言科技文体的特点是用词准确、语言简练、表达客观、条理清晰、内容确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行文习惯、修辞方式、词语搭配、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时就要注意两种语言的特点,对待不同的语言文字根据语境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在众多翻译方法中,名词化(Nominalization)就是翻译工作者应当注意的重要方法之一。
名词化现象是正式语体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名词化结构使用的频率越高,文体的正式程度就越高(肖建安,王志军,2001),这也成为许多科技类文章晦涩难懂难翻译的原因之一。
因此,要做好名词化的翻译可以体现科技文体严谨、准确的特点,好的名词化的翻译也有助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2 名词化的定义与分类根据《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哈特曼等,1980)上的定义,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指:(1)用添加适当的派生词的办法把其他某词类的词构成名词的过程和结果,如happiness, permission; (2)用名词短语代替动词结构或从句的过程。
Halliday把名词化结构称为一种语法隐喻(grammatical,而把相对应的非隐喻性的表达形式,即相对的动词metaphor).或形容词表达形式,称为“一致式”(congruent form)。
隐喻是指其本体(tenor)和喻体(vehicle)相互作用,把喻体的联想含义(associated implications)投射到本体上,产生出隐喻意义。
语法隐喻就指由一个常见的语法形式(即一致式)所表达的意义转换为另一种语法形式(即隐喻式)来表达。
名词化,作为一种语法隐喻,就是把过程和属性隐喻为事物,通过名词或名词词组的方式表现出来。
名词化在科技文体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科技文体的翻译中就应当根据两种语言(源语言和目标语)的特点做出适当的处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特点,在保证科技文本身的特点的同时,更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英语名词化是什么意思
英语名词化是什么意思英语中的名词化是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将其他词性的单词或短语转变成名词的过程。
名词化是英语语言中常见的一种转化形式,通过这种转化,可以表达出丰富的语义和语法功能。
在英语中,名词化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具体的物体或事物,还可以用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观点。
本文将解释英语名词化的概念、特点以及在语言运用中的重要性。
名词化的概念名词化是一种语法现象,常见于各种语言中。
在英语中,名词化是将其他词性的单词或短语转换成名词的过程。
通过名词化,我们可以将形容词、动词、副词等转为名词形式,使得原本不是名词的词语能够在句子中作为名词使用。
名词化可以给原本的词语赋予新的语法和语义功能,丰富了语言表达的方式。
名词化的特点名词化在英语中有以下几个特点:1.语法功能强大:名词化可以让原本的非名词词语在句子中作为名词使用,从而扩展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比如,形容词“beautiful”可以名词化为“beauty”,表示美丽这一抽象概念。
2.语义含义丰富:名词化可以赋予词语更加具体或者抽象的含义。
比如,动词“explore”可以被名词化为“exploration”,表示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3.表达方式多样:名词化可以通过加后缀、加冠词等方式来实现。
比如,通过在动词后加“-tion”后缀可以将动词名词化。
名词化在语言中的重要性名词化在英语语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丰富语言表达:名词化能够使得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多样化。
通过将其他词性的词语名词化,可以丰富句子结构,增加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2.加深理解:名词化可以对概念进行具象化,使得抽象概念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如,通过名词化,可以将抽象的概念“happiness”具体化为“a state of being happy”。
3.提高表达准确性:名词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通过将形容词或动词名词化,可以更清晰地表达特定的含义,避免歧义或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名词化是英语语言中的重要语言现象,通过名词化,可以赋予词语新的语法和语义功能,丰富语言表达方式,加深理解,并提高表达准确性。
英语动词名词化的研究
英语动词名词化的研究/h1 ----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教学论文经济论文理工论文管理论文法律论文行政论文艺术论文医学论文文史论文农科论文英语论文课程改革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家长频道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英语论文学术英语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英语动词名词化的研究名词化现象是语言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名词化是“指从其他某个词类形成名词的过程或指从一个底层小句得出一个名词短语的派生过程”。
从语言分类学上说,动词和名词的区分是人类语言的非限制性共性,两者之间可能发生的转化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试图用兰盖克认知语法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论来对动词的名词化过程中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定性的分析,以期探寻动词名词化过程内在的认知规律。
一、动词名词化的认知前提动词的名词化在词汇层面上的实现往往是通过添加派生词缀,英语动词名词化有两种构成方式:一类为因动词而异添加后缀-tion, -sion, -ment, -age, -ence等,被称为动词派生名词或行为名词,如agitation, occupation, decoration,realization; con- fusion, conversion, decision, conclusion; entan-glement;另一类由动词加-er, -or, -ee,如inspector, lover,interviewee,它们通常在句中作表语,与前面的形容词一起构成动态含义。
对于动词名词化理论的深层含义,首先要引用徐盛桓在讨论名动转用时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名动互含”。
他认为“名动互含”是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
浅析英汉学术论文写作中名词化现象的优缺点
浅析英汉学术论文写作中名词化现象的优缺点学术论文作为正式的书面表达,名词化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名词化,是指将形容词、动词、量词等词类被用作名词。
一般来说,合理利用名词化现象能够使论文更具客观性和正式性,更加清晰的表达作者的观点。
因此,为提高科研者英汉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医刊汇编译现就英汉学术论文写作中名词化现象的优缺点作简要分析。
一、名词化现象在英汉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应用可以增强论文描述的客观性。
在写作过程中,为了使提供的信息能被读者理解,作者要根据自己对读者的知识状态所做出的假设和受话人可能做出的反应来合理地组织信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及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名词化结构可以摆脱语所描述的动态的主观世界,通过把动作和逻辑关系名词化。
可以从思维、理由等抽象概念而不是从动作的执行者的角度考虑和组织语篇,使语篇更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符合学术论文客观表述观点的要求。
二、名词化现象在英汉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应用可以使语言简洁干练,清晰表达作者观点。
名词化现象可以避免学术论文写作中出现句子冗长、累赘的现象。
事实上,往往发现许多作者的学术论文存在语言冗长,多为大段大段的长篇大论,读者很难把握其要阐明的要点,更有很多作者把论文的写作错误当作作文的写法来写,极具个人的色彩主义,缺乏客观性,这是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个关键问题,名词化现象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研究者在英汉学术论文中合理利用名词化现象能够使文章简洁干练,有效提高论文质量。
三、名词化现象在英汉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应用可以使语言表达确切。
英语写作中名词化的缺失往往会造成论文口语化倾向严重,正式化程度不高,句子松散,句式单一等问题。
句式单一往往是降低文章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论文的写作应该运用正式的书面语,但很多作者在论文中的口语化错误极其常见,名词化现象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名词化合理运用于论文写作中可以确切的表述作者的观点。
四、名词化现象在英汉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应用可以使文章结构严密。
浅析英语新闻中的名词化现象
( 河南师范大学外 国语学院 河南 郑州 4 0 0 ) 5 00
摘 要 :韩礼德认为名词化是一种隐喻 式的表 达,它是 语法隐喻一种常见的表现 形式。 当动词词组 或形容词词组 名词化之后 ,它就 拥 有 了名词词组的所有属性。作为实体 ,可以参与到其他的过程 当中,同时又保持 了动词词组或形容词词 组本来的一 些特 性。名词化 的使 用 被认为是 书面语和正式语体的重要特征 ,尤其是在 英语新闻语 中。名词化能够使语篇 简洁 ,信息含量 大,体现 了新 闻要 求以尽可能 少的文
字 传 达 尽 可能 多信 息 的 特 点 。 关 键 词 :名 词 化 ;语 法 隐 喻 ;英 语 新 闻 中 图 分 类 号 :H 1H 3 0
一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6 (0 1 6-0 0 0 6- 2 X 2 1 )0 0 0—0成分转换 成具有 名词 和名词词组 句法 功能的语言单位的过程。作为一种普遍的语 言现 象,它一向是各个语 言 派别研 究的热点之一。最早将名词化现象 列入语法 框架 的是结构 主义语 言学家叶斯伯森 ,在此之后 ,转 换生成语 言学派 ,系统功能 语言学 派 , 认 知语言学派都对其进行过研 究。其 中系统 功能语 言学 家为名词化研 究 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途径 ,将 它列入语法 隐喻范畴内进 行研究 。韩礼 德 在讨论 语言的功能时提到名词化现象 ,特别 是在解 释语 法隐喻时指 出名 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一个 重要 来源 。名 词化可 以使 参加 者 与环境 成分 重 组 ,使 原本动态的过程变为静态 ,使语篇具 有正式性 。从 某种意义上 来 说 ,名词化是一种替代了小 句功能或其他词类语法功能 的名词或名词 词 组 。它具 有一定的抽 象性 ,而且一般 与较 为正式 的语体 连用 ,名词化 的 使 用被认 为是英 语书面语 和正式文体 的重要特征 ,尤其是 英语新 闻中存 在 大量 的名词 化现象 。本文基 于韩礼德 的功 能语法理论来 讨论英语新 闻 中 的名 词 化现 象 。 二 、 语 法 隐 喻 与 名 词化 传统 上 ,对 “ 隐喻” 的理解是指发生 在词汇层 面上的 隐喻化过程 , 如 fi r t u 一词 的本 义是 “ 果 、果 实 ” 水 ,作为 “ 动作 的结 果 、成 果 ” 之 意 ,则是其 隐喻意。系统 功能语 言学创始 人韩礼德 18 9 5年在他 的 《 功 能语法导论》 中提 出语法隐喻概念 ,他指 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 汇 层 面上 ,而且也发生在语法层 面上 。韩礼德认为 :语法 隐喻不是用一个 词去替代另外一个词 ,而是用某一语法类别或结构去替代 另一语法类别 或语法结构 。它 与传统 的词汇 隐喻 的区别是 :词汇 隐喻在语 法形式上 没 有变化 ,变化 的是意 义。语法 隐喻 中词语意义没有变化 ,变化的是语法 性状 ;词 汇隐喻偏 向于 自下而上 即一个词语可 以有本义和 隐喻义两种解 释 ,语法 隐喻则是 自上而下 即一个概念在词汇语法层次可 以有 不 同的体 现方式 ,也就是一致式 和隐喻式 。一致式是指在一致关 系中 ,动词用来 表示动作过程 ,名词用来表示参与者 ,形容词表示特征 。一旦 用名词来 表示动作或动词来表示某些概念时 ,上述一致关系就会不存 在 ,在功 能 语法范 围内被称为语法隐喻性 …。韩礼德把语法 隐喻分 为两大类型 :概 念隐喻和人际隐喻 。他认为概念隐喻主要是及物性隐喻 ,也就 是一个过 程可 以隐喻为另外一个过程 ,随着过程的转换 ,各小句 的功能成分 ,如 参与者 、过程 、环境 因子等也可相互隐喻化 ,被转换的功能成 分在词汇 语法层体现时又可 以从一个形式隐喻为另一个形式 。 3 a的语 义是个物 质过程 ,而 3 b的语义是 个心理过 程。这两 种句式 使用了不 同的过程。3 到 3 a b的变化是从 物质过程 隐喻化 为心理 过程 的 变化 ,在过程转化中物 质过程 的动 作者在 隐喻 后成 为心 理过 程 的感 觉 者 ;物质过程的环境在隐喻后演变成心理过程的现象。这就是 一种概念 语法隐喻现象 。 在人际隐喻 中,韩礼德区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 ,情态 隐喻表现 为情态的体现形式可以有多种 ,如情态动词 、 容词 、副词等 ,而语气 形 可有多种言语行为互相转换。而在概念隐喻中名词化隐喻是构建 语法隐 喻最强有力的方法 J 。名词化一般是把一致式的动词和形容词转 化成隐 喻的名 词 ,即将原来 小句中表示过程的动词 和表示性状 的形容词 转变为 名 词或 名词词 组 , 而使名词或名词 词组 获得动词 或形 容词的意 义而具 从 有名词 的语法 功能。名词化主要 有两种 :动词名词化 和形容 词名词 化。 下 面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两种不 同类型 的名词化 :动词名词 化是把过程 看 作事物 。在一致式 中,过程是 由动词来实现 ,而在 隐喻式 中 ,过程可 以 由名 词 或 名 词 词 组 来 实 现 。
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使用现象探析
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使用现象探析名词化(即nominalization)在科技论文写作中常见。
其实英语本身就是一个多用名词的语言,“名词化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只是不同的文体中名词化的比例是不同的,越正式的文章其中名词化的频率越高。
学习者水平越高,名词化的使用频率随之增加。
科技语篇行文正式、简洁和连贯。
名词化的使用不容忽视。
为了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笔者随机选取了30篇在国际期刊上2007或2008年发表的工科类文章,建成了自然科学论文语料库。
该语料库去除了公式、图表等,同时确保保留论文的四个部分,即:摘要,引言,主体,结论。
该语料库计5877个小句,160517个词汇,作者对其中名词化现象进行手工标注。
运用Wordsmith里面的Wordlist工具对语料库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type/token ratio(TTR)(形符/类符比)为4.50,该数值远远低于standardized TTR(标准形符/类符比)33.06。
mean word length in characters)(平均词长)为 4.67。
Type/token ratio(TTR)是衡量文本中词汇密度的常用方法。
可以辅助说明文本的词汇难度。
但是文本中有大量功能词(function words,如the、a、of等)反复出现,文本每增加一个词,形符就会增加一个,但类符却未必随之增加。
这样文本越长,功能词重复次数阅读,TTR会越低。
通过考察TTR,我们初步可以感知科学文章的本质特征,其中多对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使得这种文体的词汇选择必须是精确的,不需要太多变化。
我们能够想到一种现象或结果多由名词阐释,这些词又多衍生词或复合词,这符合语料库中词长的基本数据。
1 名词化的现象与其教学韩礼德在其书中一共归纳了十三种语法隐喻,其中有四种与语法隐喻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名词化有关,即过程名词化,状态名词化,条件名词化和关系名词化为标准。
浅析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化现象
浅析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化现象摘要:“名词动词化”是一个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有其自身的语言学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的特点。
本文从人体部位、动物名称和表示气候名称的动词化现象三方面分析英语中名转动词的实际运用特点。
关键词:名词;动词;名词动词化;语言学理论引言在现代英语中,越来越多的名词被用作动词。
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化”在词汇中是最活跃、数量最多的[1],比例约为l0.5%。
“名词动词化”, 即名词转化为动词,就是名词不作任何形态的变化直接用作动词。
名词被动词化后,常常表示具有该名词的活动特点或性质特征的动作,语言既精炼又生动,富于表现力,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一、名词动词化的语言学理论依据名词动词化有其自身的语言学理论依据。
1.1名词动词化的语义学原则语义学上研究的词的功能转换(functional shift)是指在句子中,一个词可以从某一词类转用作另一词类,名词转化动词是其中一类[2]。
英语名词动词化具有“语义增值”之效,即除了增加原名词所没有的描述性和过程化动作意味之外,更主要的还在于它能激发读者的心理联想。
因为根据意象理论,语言信息是以意象的形式储存于记忆之中。
名词动词化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迅速激起读者记忆储存中该名词的动作意象,使原名词在其原语义基础上衍生出动作、状态、意象、手段等意味来。
1.2名词动词化的语用学原则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最理想的语言表达方式就是能够用最经济的话语来表达最充分的信息[3]。
英语名词的动词化现象恰恰体现了这种“语言经济原则”或“语言效率原则”,因而被广泛应用。
1.3名词动词化的修辞效能名词到动词的转化既能体现“语言经济原则”,又能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达到生动、形象、言简意赅的修辞目的。
1.4 名词动词化的认知语言学理据在认知语言学看来,名词转换为动词属于人们认知侧面的转换。
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描述想象情境的某些方面,即人们认为哪些成分是突显的,当名词被转换为动词时,其意象已经不是事物,人们的感知侧面由事物转向其突显动作的一面。
浅谈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现象
内容 较 少 这 一 特 点 使 得 这 些 短语 在 语 义上
t o =ar i s e, g i ve a n an s we r t o=a ns we r, d r a w
科 教 论 坛
浅 谈 科 技 英 语 中 的名 词化 现 象
代伟业 杨玲 玲 张慧 成 ( 北 京交通 大学海 滨 学院 河北黄 骅 0 6 1 1 0 0 )
摘 要: 名 词化的使 用在 书 面语言 中非常 普遍 , 尤其在科技 英语 中更 为丰富 。 学 习者水 平越 高, 名词化 的使 用频率随之增 加 。 名词 化的使 用能够让行文正 式 、 简洁和连 贯 。 錾此 , 本文从 科技英语 中名 词化的使 用 出发 , 结合 自 建语 料库 的数 据 , 旨在促进 英语 学 习者提 高英语水 平 ,引起 广大教 师 在写作教 学中对 名词化 的重 视 。 关键 词 : 名词化 语法 隐喻 写作教 学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2 .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4 ) 0 2 ( b ) 一0 1 1 9 - 0 2 的表 现 形 式 名 词 化 有 关 , 即 过程 名词 化 , 状 增加 一 定 的扩 展 练 习 。
为 小 句 的名 词 化 。 它 可 以 与 其 他 成 分 一 起 k e e p , ma k e , s e t , t a k e 等。 轻 动 词承 受 的语义 构成 名词性短 语 ,  ̄ l e f f e c t i v e c o l l a b o r a t i o n ,
或形容词加 上名词 后缀派生而来 , 如: -a l 所 承 受 的 语 义 内 容较 少 , 无 法单 独 表 达 一
名词化现象论文:英语名词化现象的认知诠释
名词化现象论文:英语名词化现象的认知诠释【摘要】名词化是从其它词类或底层小句派生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过程。
本文在前人对其形式、种类及功能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运用范畴观、认知域、诠释学、凸显观四个相关理论对名词化现象进行了解释,阐释了英文中大量存在名词化的原因,同时也给读者理解复杂的名词化结构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名词化现象范畴观认知域诠释学凸显观1 引言对名词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虽然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名词化概念,但他们将词类分为了两大部分:名词性成分和动词性成分,并对它们之间的转换进行了讨论(刘国辉,2000:5)。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叶斯柏森(jespersen,1937)在《分析句法》中将名词化称为“主谓实体词”,并把主谓实体词分为“动词性”,如“arrival”,和“谓词性”,如“cleverness”,这就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动词的名词化和形容词的名词化。
系统功能语法学家韩里德(halliday,1994)认为名词化是一种语法隐喻工具,“是用名词来体现本来要用动词或形容词体现的‘过程’或‘特征’”。
国内对名词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形式(徐玉臣,2009)、种类(刘露营,2009)和功能(张书慧,2009)的描述。
自20世纪9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成型并引起国内语言学界广泛关注后,从认知角度对名词化现象进行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如:张权从认知的角度系统地解释了英语动词在名词化过程中其动作的时体意义和主客体意义的转化,以及动名词与动词派生名词这两种形式之间的认知差别(张权,2001)。
谢金荣运用认知的相关概念(如:认知是信息加工;认知是思维;认知是知觉、记忆、判断、推理等一组相关活动)将名词化看成是多个命题的组合或范畴的集合,从而对之进行认知解释。
她还从认知的角度对名词化词组的构成方式进行了解释,认为名词化词组是按经验结构排序(谢金荣,2006)。
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思想是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认知。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名词化现象分析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名词化现象分析梁甜甜;陈平;曹雪峰【摘要】从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中的“级转移”概念角度解释了名词化概念隐喻,从一般名词化结构和过渡名词化结构两个方面对学术论文英文中的名词化现象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学术论文的写作和翻译。
%Nominalization is expla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rank shift” from Halliday ’ s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ory .Furthermore , nominalization in English abstracts of academic papers i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common form and the intermediate form , which may in some way offer guidelines for the academic abstract writing and translating .【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130-132)【关键词】英文摘要;一般名词化结构;过渡名词化结构【作者】梁甜甜;陈平;曹雪峰【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沈阳110168;沈阳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沈阳 110168;沈阳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沈阳 1101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3语言学家对学术语篇的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末[1],如以Swales为代表的“体裁分析法”和以Biber为代表的“多维分析法”。
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也涉足了学术语篇的研究,注重分析学术语篇的建构机制以及微观的语言特征。
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对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的名词化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好地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和翻译服务。
英语名词化现象及其认知研究
英语名词化现象及其认知研究王雁冰【期刊名称】《忻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7)003【摘要】语法隐喻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而名词化是实现语法隐喻的一个重要途径,名词化来源于语法隐喻过程中的级转移和结构构型转移。
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名词化现象的认知理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认为名词化现象是人类认知以及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结果,名词化现象生成的认知基础在于名词的本身固有的认知语义特征,是"事件域"内部视角的变化以及主观认知客观世界时表达突显目的的结果,除此之外,名词化是经济原则优选于象似原则的结果。
%Grammatical metaphor is an essential theory in discourse analysis,and one of the major approaches to realize it is nominalization.Nominaliza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rank and status transfer in the proces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On the base of this,the thesis further analyzes the cognitive justification of nominalization.The author holds that nominalization results from human cognition and from huma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Cognitive foundation of its generation lies in the cognitive semantic features of nouns;nominalization comes from the shift of perspective in the EVENT and it contributes to the prominence of some part in language performance.Besides,superior choice of economy to iconicity is another cognitive perspective to account for the phenomenon of nominalization.【总页数】3页(P57-59)【作者】王雁冰【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大同037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4【相关文献】1.英语动词化语法隐喻的认知研究 [J], 邵新光;孙岩梅2.普通名词化的英语人名 [J], 谢应光3.汉语空间维度形容词双音节词化现象认知研究 [J], 姚晓雨;4.汉语空间维度形容词双音节词化现象认知研究 [J], 姚晓雨5.英语动词的名词化现象探讨─—兼评《英语语法大全》中的有关论述 [J], 宗福常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语名词分析论文
英语名词分析论文摘要:语言并非仅仅是一种客观的传播媒介,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
名词化就是其中一种有效传达意识形态的语言形式。
本文从批评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英语名词化现象进行批评性分析,旨在揭示语篇的深层含义,培养读者的批评意识。
关键词:名词化;批评语言学;意识形态名词化是指从其他某个词类形成名词的过程或指从一个底层小句得出一个名词短语的派生过程(戴维•克里斯特尔,XX:240)。
名词化是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因此对名词化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研究备受关注的领域,分析句法、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这三大语言学流派均对名词化进行过系统的研究。
叶斯柏森作为较早深入地研究名词化现象的学者,他的研究涉及从句法到语义、从形式到功能等多个层次,给后来的学者以很大的启示。
但是他的分析句法主要集中在句子层面,因而很难从文本的角度做进一步的研究。
转化生成语法对名词化做了较为明确的分类,但是乔姆斯基认为不能将名词化看成是由一套固定规则生成,主张只从词汇意义上解释名词化现象(Bauer1983:75-81)。
乔姆斯基的研究相对狭窄,他在名词化问题上的“无规则可循”也不具有说服力。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认为名词化是一种语法隐喻,“是用名词来体现本来要用动词或形容词来体现的过程或特征”(Halliday,1994:352)。
从语法隐喻的角度研究名词化,把名词化的研究上升到语篇层面上,但系统功能语法对名词化的讨论仍局限在语言系统内,未能从实际的语言环境来研究名词化,因而无法揭示名词化现象的本质。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批评语言学对名词化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批评语言学研究话语与社会及意识形态间的关系,并通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中掩藏的权势,政治控制和支配的结构。
意识是批评语言学的中心概念。
意识驱动话语的两条基本原则是“积极自我表象”和“消极他人表象”。
由于语言形式和语篇意义或作者意识形态之间没有永恒不变的联系,同一语言形式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含义,因此批评语言学家强调批评语篇分析必须结合语境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化现象论文:英语名词化现象的认知诠释【摘要】名词化是从其它词类或底层小句派生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过程。
本文在前人对其形式、种类及功能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运用范畴观、认知域、诠释学、凸显观四个相关理论对名词化现象进行了解释,阐释了英文中大量存在名词化的原因,同时也给读者理解复杂的名词化结构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名词化现象范畴观认知域诠释学凸显观1 引言对名词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虽然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名词化概念,但他们将词类分为了两大部分:名词性成分和动词性成分,并对它们之间的转换进行了讨论(刘国辉,2000:5)。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叶斯柏森(jespersen,1937)在《分析句法》中将名词化称为“主谓实体词”,并把主谓实体词分为“动词性”,如“arrival”,和“谓词性”,如“cleverness”,这就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动词的名词化和形容词的名词化。
系统功能语法学家韩里德(halliday,1994)认为名词化是一种语法隐喻工具,“是用名词来体现本来要用动词或形容词体现的‘过程’或‘特征’”。
国内对名词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形式(徐玉臣,2009)、种类(刘露营,2009)和功能(张书慧,2009)的描述。
自20世纪9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成型并引起国内语言学界广泛关注后,从认知角度对名词化现象进行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如:张权从认知的角度系统地解释了英语动词在名词化过程中其动作的时体意义和主客体意义的转化,以及动名词与动词派生名词这两种形式之间的认知差别(张权,2001)。
谢金荣运用认知的相关概念(如:认知是信息加工;认知是思维;认知是知觉、记忆、判断、推理等一组相关活动)将名词化看成是多个命题的组合或范畴的集合,从而对之进行认知解释。
她还从认知的角度对名词化词组的构成方式进行了解释,认为名词化词组是按经验结构排序(谢金荣,2006)。
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思想是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认知。
那么名词化这种表述结构与它所反映的现实之间存在怎样的认知呢?本文将从范畴观、认知域、诠释学、凸显观四个角度解释名词化现象以及为什么英语中会存在如此多的名词化现象。
2 名词化的定义根据《现代语言学词典》(戴维·克里斯特尔,2000:240)的界定,名词化是指“从其他某个词类形成名词的过程或指从一个底层小句得出一个名词短语的派生过程”。
trauth &kazzazi(2000:327-328)也认为名词化是指名词从其他词类的派生。
也就是说名词化本身是一个过程。
那么英语中为什么会存在这一过程呢?张彬在《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看汉英翻译》一文中指出:中国人在观察分析事物时以人为中心而西方人把客观世界作为自身观察研究的对象。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得西方人在使用英语语言时较强调客观作用,往往突出主语,强调主语“物”的重要性。
基于此,英语常用非人称作主语,相反汉语的句子表达常以人称作主语,着重说明人对事物或对人本身的作用和影响。
3 不同认知观对名词化的解释3.1 范畴观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是“类典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这一理论与传统的客观主义的范畴观有本质的不同。
客观主义认为范畴由范畴成员的共有特性来界定,一个物体如果具备某范畴成员的所有共有特性,则它属于该范畴,否则不属于该范畴,不存在“好像属于该范畴、又好像不属于该范畴”的情况。
但是自六十年代以来,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对此种观点提供了大量反证,在此基础上由美国心理学家rosch提出了“类典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rosch对不同文化的范畴形成进行比较,发现许多范畴都是围绕一个类典型而构成,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有特性,而是看它与其类典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
taylor(2001)认为认知范畴和语言范畴的结构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性正如bird 这样的认知范畴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一样, 语言中的名词和动词范畴也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
也正如bird 的边缘成员可能会与其他相邻范畴的边缘成员有相交之处一样, 名词的边缘成员可能会被当作动词或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的边缘成员也可能当作名词。
也就是说, 原型效应不仅体现在诸如bird 这样的自然范畴中,也渗透到了语言结构的每一个层面中。
袁毓林(1995)从范畴化的类典型理论出发分析了词类, 他认为“词类是一种原型范畴, 词类知识主要来源于人们对词和词之间在功能和意义上的家族相似性的概括”。
由于表示事件时事物和过程的共现关系,不同词类范畴之间是模糊的,名词和动词有时也难以分清。
例如:1.使用过热蒸汽,我们可以提高它的性能。
(1a) we can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when we use superheated steam.(1b) an improvement of its performance can be effected by the use of superheated steam.比较1a和1b,我们可以看出1b中improvement既具有动词意义——性能的提高,又具有名词特征被不定冠词修饰,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过派生产生的名词化结构。
3.2 认知域兰盖克(langacker,1987,147-182)在他的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一书中提出认知域的概念,域是指一个寓意单位的特性描述的语境。
最基本的域是空间、视觉、温度、味觉、力、痛苦和颜色域。
认知语言学家将名词看作三维空间离散个体,重点突显个体、事件、抽象关系, 强调整体扫描,将动词看作一维时间空间过程,突显一维时间过程关系, 是一种过程扫描。
前者是有界的概念域或概念完型, 如“the train’s arrival”(火车的达到);后者则是无界的过程, 如“the train is arriving.”(火车要到了)。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动词的名词化问题实际上是把一个动作行为概念的“时间过程”消除掉,并投射到三维空间中去,变成一个非时间性的离散个体(石毓智,2004)。
对名词化进行研究的文章中也有与这一概念相吻合的,如:王媛(2009)在《动向范畴的认知框架体系》中指出人对实体具有空间认知的经验,而动作又需要依托一定的实体在空间中展开。
也就是说我们对名词的理解要比对动词的理解更直接,对动词的理解是在名词的基础上进行的。
沈家煊(2005)指出事物可以在概念上独立,而动作总是包含相关的事物。
3.3 诠释学把动态的认知过程引入语法分析,是认知语言学的又一个鲜明特点。
同样一个对象,由于认知视点的不同,会影响人们选择不同的句式去表达。
认知语言学把这种认知视点变换与语言结构的选择之间的相互作用现象叫做“诠释(construal)”(王寅,2006)。
由于西方以物为中心的哲学思维,使他们在语言中多以名词为主。
再者,英语与汉语比较而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张彬,2006)。
例如:2.我们反对长期素食,是因为长期素食会使人体难以获得充足的蛋白质, 而食物中的蛋白质是健体要素。
(2a) the main objection to vegetarianism on a long- term basis is the difficulty of getting enough protein - the body- building element in food.(2b)we object long- term vegetarianism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get enough protein which is the body- building element in food.2a是从2010年职称英语考试卫生类《阅读理解》中节选的,是一篇正式的卫生类科技文体章,在科技类文章中,讲述的都是客观事实,而并非主观个人行为,所以一般都以物作为论述对象,这样可以不用人做主语避免主观色彩。
3.4 凸显观凸显观是认知语言学的另一个研究取向。
该派观点认为,句子主语的选择取决于句子所描述的情景中各要素的凸显度。
这种认识主要是基于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发现,即人们依据各部分凸显程度的不同来组织大脑所接受的听觉或视觉信息。
该派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对主角(figure)和背景(ground)的区分(池昌海,2004)。
当人们观察周围的一个物体,譬如桌上的一个水杯时,通常会将水杯视为一个凸显角色,并将它与背景(桌子)分开。
凸显观认为,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语言结构。
例如传统的主—谓—宾结构实际上就体现了主角与背景的区分。
具体地说,一个简单句的主语相当于主角,宾语相当于背景,谓语动词则显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这一认知观与西方人以物为中心的哲学思维相结合,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英文正式文体中尤其在科技文中存在大量名词化结构。
例如:3.通过比较射流抛光和磁射流抛光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磁流变效应对射流稳定性的影响,从射流的流场、速度、紊动强度等方面分析射流在磁场中稳定的原因。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fluid jet polishingand magnetorheological jet polishing , how the magnetorheological effect acts the stability of jet is analyzed , and the reason of stability in magnetic field from the aspects of flow field ,velocity and turbulent intensity is explained.这是截取于期刊光学技术一篇科技文中的一句话,译文采用名词化结构“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凸出名词comparison, fluid jet polishing和magnetorheological jet polishing,通过这三个名词读者可以很容易将这三者相联系而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4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完善及在国内语言学界的广泛应用,用认知相关理论解释英文中大量存在的名词化现象已成为对其研究的主流,本文从范畴观、认知域、诠释学、凸显观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释。
在范畴观下,英语中之所以会有派生名词、动名词以及其它类型的名词化结构,是因为这些结构同时属于名词和其它某一词类的非典型成员。
在认知域视角下,英文成人语篇中之所以有大量名词化结构是因为我们对三维有界空间事物的理解比一维无限时间过程的理解更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