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高考历史复习方案电子版解读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第十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
课时作业三十第30讲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时间/ 20分钟一、选择题年10月,邓小平在与一批干部谈话时指出:现在到了这么个时候,“四人帮”当然要批,但不能老是说什么都是“四人帮”搞的。
现在有些事将要考核我们自己的干部,批了“四人帮”还搞不好……总得问一问领导人、领导班子是不是可以(办事)吧。
这反映邓小平()A.积极推动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主张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C.大力推动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2018·安徽蚌埠一模]孟德斯鸠曾说:“土地出产之多少,主要不在于土地肥沃程度,而在于居民是否享有自由。
”下列能够正面印证这句话的史实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乡镇企业的发展C.农业机械化的实现D.人民公社化运动年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从1985年开始,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
该做法的目的是()A.改变单一的公有制形式B.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C.增强企业活力和自主权D.推动城市的改革全面展开4.[2018·山东德州期末]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
这主要是基于“南方谈话”()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D.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5.下图为中国与日、美、欧、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趋势,据此可推知()A.欧盟在国际经济地位上已有超越美国的趋势B.区域集团化组织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全球化C.大国间政治关系成为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关键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年前后,“十万人才下海南”,冯仑、潘石屹等6个年轻人凑足了3万块钱,在海南开始创业,其企业后发展壮大为国内著名的现代化实业集团——万通集团。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52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讲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时间分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灭六国,“六合为一”,货币的混乱状态,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
……直到公元前年才最终统一了全国货币。
秦兼天下统一币制后,货币分为两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
……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币制,意义至为重大。
尽管秦行暴政短促而亡,但其统一货币之功,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摘编自《秦汉币制改革略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币制改革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币制改革的意义。
.[·湖北武汉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征兵制度的发展趋势。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趋势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朝建立前,即开始制定律令,成律条、令条,于洪武元年(年)颁行。
洪武七年(年),在此基础上颁行《大明律》卷,共条。
此后又反复增删修订,于洪武三十年(年)重颁《大明律》卷,共条,成为定稿。
重颁《大明律》的篇目由《唐律》十二篇改为七篇,依次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
位居“十恶”前列的谋反、谋大逆之罪,唐律规定犯者斩,其父及年十六岁以上之子绞,其余亲属不处死。
明律则把犯者凌迟处死,亲族男子如祖、父、伯叔父、兄弟、子、侄、孙,不限籍之异同,以及异姓同居之人,但年十六以上一律处斩。
唐律对此类大罪注意区分情节,如“口陈欲反之言,心无真实之计”及“词理不能动众,威力不能服人”之类,皆适当从轻处理,明律则无此区别。
又如私铸铜钱之罪,唐律流三千里,明律则论绞。
不过有关典礼、风俗、教化等虽危害政权、社会,但并不严重的犯罪行为,明律量刑比唐律为轻。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2单元课时作业三十八第38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课时作业三十八第38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年6月15日,安茹王朝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签署了著名的《自由大宪章》,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六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
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
这表明,“光荣革命”()A.对英国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B.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C.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使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年,英国《权利法案》第五条规定:“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这一条款主要有利于()A.工业资产阶级维护自身权利B.通过限制王权保障议会权力C.英国国王走向“统而不治”D.国民自由表达民意、反映民情3.[2018·河北邢台质检]“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行使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
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
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A.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B.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C.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D.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需求年大选,辉格党在议会中得到多数支持,但安妮女王讨厌辉格党人,仍由托利党人掌握政府。
财政大臣戈多尔芬规劝她,为使政府正常运转,必须接受辉格党进入政府。
安妮女王权衡再三后,便任命两名温和的辉格党贵族进入政府,分别担任掌玺大臣和大法官。
这一事例说明()A.内阁大臣不再对国王负责B.国王基于个人意愿任命内阁成员C.英国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D.议会与内阁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5.[2018·河南洛阳一模] 1742年,英国首相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4单元 测评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
单元小卷(十四)1.B[解析]十月革命时,俄国生产力水平不高且远远落后于欧美,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资本主义一定要把自己的位置让给社会主义,但是对俄国来说则是遥远的事”,说明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还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故B项正确;C项不是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普列汉诺夫强调的是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而非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故D项错误。
2.D[解析]A项中无法得知真相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A项错误;B项说法片面,故B项错误;后者研究是否更加客观,还需进一步研究,故C项错误;多方史料互证是正确的历史研究方法,故D项正确。
3.B[解析]苏俄建立之初,面临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借助人民的政治热情,把军事任务、政治任务结合起来,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B。
新经济政策是在内外反动势力基本被平定的基础上实行的经济政策,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错误;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项错误;1955年在社会主义阵营中成立的经互会,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错误。
4.C[解析]根据俄国(苏俄/苏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粮食产量低谷出现在1921年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在1918年,故A项错误;1921年左右没有严重的自然灾害,故B项错误;1918—1921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故C项正确;完全放弃市场和商品经济的表述太过绝对,故D项错误。
5.B[解析]新经济政策中运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体现了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突破,故选B。
材料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的核心特点,A项仅仅是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不能体现其核心特点,错误;C项与新经济政策的核心不符,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商品贸易,不是吸纳外国资本,D项错误。
6.D[解析]轻重工业增长率的调整并没有改变工业比例失调的状况,故A项错误;经济危机没有波及苏联,故B项错误;当时斯大林模式正在形成中,故C项错误;对国内轻重工业的调整表明苏联重视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故D项正确。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作业:第2单元 测评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
单元小卷(二)1.C[解析]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这很明显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而非专制皇权的加强,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秦朝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因为不合时宜,都以失败而告终”可知,血缘政治的影响正在日益衰微,故B项错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本身即是官僚政治对贵族政治的替代,故C项正确;古代中国的民主思潮直至明清时期才萌发,且其与郡县、分封之争没有任何的关系,故D项错误。
2.D[解析]材料中“杀子”不能称为轻罪,故A项错误;法治色彩体现得较明显,故B项错误;两条法律条文体现不了秦律细密完备,故C项错误;父子和祖父母体现家庭伦理,故D项正确。
3.C[解析]抓住材料“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即汉承秦制来分析。
蒙恬、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故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秦汉都推行郡县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汉武帝独尊儒术,秦朝以法为教,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本质上都是文化专制,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4.C[解析]“皇帝被称为‘君父’”没有体现对君权的神化,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不是一种宗族关系,故B项错误;“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皇帝被称为‘君父’。
而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本质上是一种家天下的体现,故C项正确;“皇帝以‘天子’自居,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没有体现“仁政爱民”的原则,故D项错误。
5.B[解析]由材料可知,刺史本是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官员,后来刺史职权扩大,在东汉时期成为地方行政长官,这不能导致监察权力加强,故A项错误;刺史由监察官员转化成新一级地方行政长官,说明地方权力增大,中央集权削弱,故B项正确;材料中刺史权力的变化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君主专制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刺史权力的变化与国家统治是否稳定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6.C[解析]材料中讲的是修建皇室宗庙,而不是佛教的寺庙,故A项错误;从广建皇室宗庙到庙制逐步简化,并不能说明宗法观念日益淡化,故B项错误;广建皇室宗庙目的是显示皇帝地位,强化皇帝统治,而东汉时庙制简化,说明皇帝地位已经巩固,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外戚与宦官专权,故D项错误。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作业:第11单元 听课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
第十一单元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第33讲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主干知识梳理】1.小国寡民新兴工商业者阶层 3.陶片放逐法成年男性公民观剧津贴黄金时代【考点深化探究】考点一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之一,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优越的地理环境可以加速社会发展,恶劣的地理环境则会延缓社会的发展。
考点二1.(1)轮番而治;少数服从多数;法律至上。
(2)古代雅典法律至上、人民主权的政治原则,国家机构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制和任期制,这些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直接民主政治、抽签与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陶片放逐法”等忽视参政者的素质导致权力滥用、误用;城邦利益至上的观念造成对个体权利的忽视;缺乏对公民大会等多数权力的有效监督。
【高考链接突破】•解考题考题1B[解析]本题以雅典注重公民谈话、辩论的能力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提取、解读与分析的能力,考查新课程标准中历史时空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
材料关键信息是雅典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在大型集会上发表个人主张,赢得民众支持,这是民主政治的体现,是公民参政议政活跃的表现,故答案为B项。
A项错在“必须”一词,表述过于绝对;C项错在“危机”,材料本身无法体现;D项错在“内乱”,材料无法体现。
考题2D[解析]本题以僭主的出现和结局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理解能力。
由材料可知,僭主是在破坏民主政治的基础上产生的,最终遭受流放等惩罚,表明古代雅典社会主流思想仍是民主政治,由此可知D项正确。
题干中未体现贵族垄断国家政权,故A项错误。
B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故排除。
材料未涉及平民政治权利内容,故排除C项。
考题3D[解析]本题以古代雅典官员、陪审员和青年男子宣誓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
古代雅典官员、陪审员就职前宣誓的目的是限制权力滥用、防止官员腐败,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体现了培养其权利观念,故A、B、C三项未反映题干材料的全部主旨,以偏概全,故排除;古代雅典的官员、陪审员就职前宣誓和成年男子参加宣誓仪式均是为了增强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明太祖认为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裁撤中书省,废除,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1)背景: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
(2)过程①明太祖设置,但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
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决策,“内阁”出现。
③后来,内阁地位提高,大学士拥有。
④张居正任首辅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特点: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
【微点拓展】明代内阁的特点参与决策但没有最终决策权,虽有票拟之权,但须“批红”才能实施;当内阁参与决策得到皇帝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体现了阁臣能利用皇权的效能;内阁制未改变皇权专制的本质,根本上体现了皇权的至上;内阁阁臣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有时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充当皇帝的替罪羊。
3.军机处的设立(1)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六部,内阁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限制。
(2)康熙时期:设参与机要事务,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①背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②职责: 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③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教材补遗】密折制度密折是将奏章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
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时期。
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
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
考点一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第十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作
课时作业(二十九)[解析]通过表格可知,在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据了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符合“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工业这一史实,故选A。
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通过“一五”计划完成的,但表格与此无关,B项错误;“一五”计划侧重于重工业的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并不密切,C项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项错误。
[解析]“一五”计划重点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这有利于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故选B。
由题干中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不能说明工业布局趋于合理,而是工业结构不合理,A项错误;“一五”计划没有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C项错误;“一五”计划时期经济建设并未出现“左”倾错误,D项错误。
[解析]由材料农民买卖土地可知,当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无法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农业合作化势在必行,故选A。
材料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并非土地改革成效有限,B 项错误;1953年工业化才起步,不符合时间限制,C项错误;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D项错误。
[解析]题干材料中陈云的这一认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化三改”提供了政策依据,较为合理地阐述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化三改”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B项错误;新中国在农业领域的“左”倾错误始于1958年,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是以工业建设为重点,D项错误。
[解析]侯父入股面粉厂体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故选C。
材料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侯父获得股票不能得出国家重点鼓励股份制企业发展,A项错误;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经济的需要,D项错误。
[解析]根据材料得出该次会议为中共八大,它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任务,故选A。
精选-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含解
第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背景:秦灭东方六国,结束分裂,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精微点拨】认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
()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扩展了统一帝国的疆域。
()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内容()创立皇帝制度①权力: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由总揽。
②特点:皇位世袭;。
()创立三公九卿制①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下设诸卿。
②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③太尉:管理全国。
()推广郡县制①在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地区设郡县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郡县制。
②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设若干县。
③郡守、县令或县长由直接任免。
【轻巧识记】用“一、二、三、四”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以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重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的迅速激化。
()对后世的影响: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教材补遗】官僚政治官僚政治是相对于贵族政治而言的,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的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
从战国末期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渐形成,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官僚政治逐步确立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特点。
考点一皇帝制度与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特征()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
中央主要官职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君权不致旁落。
()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诸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都是为皇帝专设的,是为皇帝私人服务的。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6单元课时作业五十第50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
课时作业五十第50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如果但丁、歌德都没有了自己的国籍,都用世界语来思考和写作,他们还能对欧洲文化有他们已作出的贡献吗?因此除了“多国家的欧洲”之外,不可能有另一个什么“欧洲”。
这反映了他()A.呼吁保留必要的国家主权B.提倡扩大西欧一体化的范围C.鼓励张扬各国的文化特色D.极力反对美国干涉欧洲事务世纪末,反全球化、反精英主义的民粹主义再次掀起高潮,并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影响政治活动的重要力量。
这反映了()A.精英主义严重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B.西方社会普遍反对全球化的心理C.全球化加剧了西方社会阶层的分化D.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意识开始觉醒3.自1999年WTO西雅图会议失败到2003年坎昆第五次部长级会议无果而终,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屡遭挫折;而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则稳步增长,到2003年5月,全球共签署265个区域贸易协定,其中有240个以自贸区为目标。
由此可见()A.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进B.多极化导致贸易自由化机制失灵C.世界各国经济趋同化加强D.建立自贸区是区域集团化的宗旨4.[2018·河北唐山三模]台湾作家杨渡在《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中描写到一位在台湾做佣人的菲律宾妇女。
这是20世纪晚期以来大量菲律宾妇女在世界各地专门做家庭佣人、保姆的一个写照。
这种“菲佣现象”反映了全球化下()A.区域分工的不断发展B.移民浪潮的再次涌现C.科技资本的疯狂扩张D.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5.[2018·河南洛阳模拟] 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
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
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B.发达国家的经济正走向衰落C.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D.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6.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原有的国际秩序以国家为中心,现在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第10讲鸦片战争
第讲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间分钟一、选择题.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解释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
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 ).英国政府急需用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英国政府急需用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葆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
两国对《南京条约》的认识说明( ).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中英对该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
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在长江通商等条款。
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 .“华夷”观念正在转变.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已具有国际法意识.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河北邢台质检]《上海县志》记载:“当时划定此界,系允许外人于此界内可以随便寄居,非即将此界交与外人管理,则当时所谓开埠者,尚未至喧宾夺主,而‘租借’二字之名词亦未成立也。
”这表明,租界设立之初( ).英国人在租界受到完全限制.英国人已经获得领事裁判权.租界主权仍在中国手中.上海尚未成为通商口岸.洪秀全说:“上帝划分世上各国,以海洋为界,犹如父亲分家产于儿辈。
各人当尊重父亲之遗嘱而各自保管其所得之产业。
奈何满洲人以暴力侵入中国而强夺其兄弟之产耶!”材料意在说明洪秀全( ).已摆脱中国传统尊华贱夷观念.较清醒地认识到当时世界局势.斗争矛头指向了中外反动势力.借助宗教思想反对清王朝统治.“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
总的说来……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第十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听
第30讲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
(2)内容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为中心。
(3)影响: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①经济体制:实行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②行政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
(2)城市改革①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②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分配体制:以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概念阐释】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在中国,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2)过程①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③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1997年,中共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⑤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意义①经济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②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了。
【史论拓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转变(1)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 第1单元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 第2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 第3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 主义运动的发展 • 第4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第5单元 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 艺术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 第1单元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 动高涨 • 第2单元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 第5单元 世界格局的变化 • 第6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 • • • 第7单元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8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9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 10 单 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的 成 立 和 向 社 会 主义过渡的实现 • 第11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第12单元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 第13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第 1 单元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第 2 单元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3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第4单元 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5单元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6单元 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第4课时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能力·思维·方法
【例题1】春秋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什么又 产生了有利于历史前进的客观效果呢? 【解析】因为:第一,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在兼并和争霸战 争中,开拓了疆土,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减少,实现了区域性的、 局部的统一,集权趋势加强,这为全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奠定了 基础。第二,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进程,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春秋时期是一个新旧制度更替的过渡阶段,社会上存在着封建制同旧的奴 隶制之间的斗争。大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和为争霸而实行的改革,都在不同 程度上打击和削弱了旧制度,有助于新势力的发展,为新兴地主阶级扫清 了前进的道路。第三,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不断的争霸战争, 周边的少数民族袭扰中原,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 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从而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经济文化联 系,也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第四,争霸战争打破了列国的分野,打破了 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线。随着各民族交往联系的频繁,相互学习,相互促 进,使整个社会经济获得了发展,各族融合,形成了以秦、楚、晋、燕、 齐等为中心的融合区域,使各族共同走上向封建制转化的道路,从而促进 了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第2课时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能力·思维·方法 【例题1】为什么说夏朝已进入奴隶社会? 【解析】 (1)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 (2)夏朝已经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这就是恩格斯 所说的国家和氏族制度的一个根本区别)。
(3)夏朝已经有了种种压迫人民的机关——国家机器。
中国古代史
第1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2单元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3单元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 两 晋、南北朝 第4单元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第5单元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 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 元 第6单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 社会由盛而衰——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