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倾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邓州市爱国卫生工作规划(2014—2017年)的通知-邓政〔2014〕59号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邓州市爱国卫生工作规划(2014—2017年)的通知-邓政〔2014〕59号](https://img.taocdn.com/s3/m/5b7cb69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4f.png)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邓州市爱国卫生工作规划(2014—2017年)的通知正文:----------------------------------------------------------------------------------------------------------------------------------------------------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邓州市爱国卫生工作规划(2014—2017年)的通知邓政〔2014〕59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区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现将《邓州市爱国卫生工作规划(2014—201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2014年12月12日邓州市爱国卫生工作规划(2014—2017年)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自觉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根据《河南省爱国卫生工作“2014—2017”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爱卫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紧密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以全面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和群众健康素质、促进卫生防病工作、服务于经济与社会建设发展为总目标,抓落实、重提高、促发展,努力开创我市爱国卫生工作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到2017年,全市创建一批基础卫生设施较完善、卫生管理水平较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较强的卫生乡镇(村)和卫生单位;紧密结合宜居城乡及卫生文明村镇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爱卫工作,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改善农村基础卫生设施和环境卫生面貌,逐步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降低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广泛开展除“四害”活动,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保健和卫生防病意识;改善群众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推动各项爱国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邓政办〔2015〕156号
![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邓政办〔2015〕156号](https://img.taocdn.com/s3/m/2b7386e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b.png)
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正文:----------------------------------------------------------------------------------------------------------------------------------------------------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邓政办〔2015〕156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区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2015年12月10日,市政府召开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就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提出如下意见:一、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的目标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实际行动;是走好生态区科学发展之路,如期建设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有效途径。
各级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基本内涵,明确目标要求,积极投身实践,做建设“美丽乡村”的宣传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一)基本内涵。
美丽乡村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体现在经济发展、生活富美,生态宜人、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社会和美,民生改善、幸福甜美。
美丽乡村是经济快速发展、群众富足安康的实力邓州;是乡村环境优美,亦业亦居亦游的生态邓州;是文化事业繁荣,文明乡风劲吹的人文邓州;是民主法治健全,公平正义彰显的平安邓州;是管理规范有序,干群关系融洽的和谐邓州。
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把邓州市打造成让人向往,人人留恋,人人自豪的幸福家园。
(二)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主线,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根本,以家家创业、村村优美、人人幸福、处处和谐为目标,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富民产业增强经济实力,繁荣乡土文化,丰富群众生活,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农民素质,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平安和谐,着力将邓州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村庄布局合理,村容村貌整洁,产业支撑有力,公共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群众生活幸福的美丽家园。
郑西打造“生态宜居新城邦”_大河网河南省新闻门户_大河楼市网河南最具影响力房产网络媒体
![郑西打造“生态宜居新城邦”_大河网河南省新闻门户_大河楼市网河南最具影响力房产网络媒体](https://img.taocdn.com/s3/m/147d150c7cd184254b353569.png)
3月7日物华国际女性风尚节相约台地园
3月6日金质新禧园品质房源盛大开盘发售
3月5日果岭山水将举办亚洲少儿领袖培训讲座
3月5日宏光蓝水岸CBD掘金旺铺盛大招募
2月27日清华忆江南国学与领导力大型讲座
打折优惠更多 >>[锦绣花苑]最高优惠10万元
然而,随着一座新城的再造,“依水而居”的诗意生活或将由此展开,真的变为现实。那就是郑西客运专线以南、陇海路西延长线以北、西南绕城高速以西,用地规模约15平方公里的“宜居建康城”。
宜居健康城不仅将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为一体,以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老年医疗康复、养生保健、旅游休闲和医学文化展示为主导功能的复合型新城,而且未来,这里更将是一个“宜居”的城邦。
>>郑州房地产网商都房产网搜房网五维网广州二手房青岛新闻网房产频道住在杭州网济南房地产网地产海南泸州房地产网大连厂房网台州房产网南昌房地产网搜房家居网北京租房中国建筑人才网北京二手房太平洋家居网海南印象网河北房地产
索河位于贾鲁河上游,水量充沛,贯穿索河的四座水库总库容达10940万立方米。另外,还有胜利渠、降龙渠等引水工程。区域内有塔山、万山等自然山脉,区域林果覆盖率达30%以上,南部环翠峪植被良好,有森林氧吧之称。荥阳市宜居生态城规划区域可以说是郑州市周边生态最优,植被最好,山水交融最充分的地区。这就是荥阳所独具的山水优势。
·郑西黄金走廊成型
·“郑州都市区”腾飞在即 谁将拔得头筹?
·郑西打造“生态宜居新城邦”
·郑西新城 区域优势得天独厚
·郑州投入两亿元建新型农村社区
·郑州“富人税”工薪阶层唱主角 年入12万买不起...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邓政文〔2018〕278号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邓政文〔2018〕278号](https://img.taocdn.com/s3/m/1ebfde0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3.png)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正文:----------------------------------------------------------------------------------------------------------------------------------------------------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邓政文〔2018〕278号市人大常委会:现将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2018年市政府共收到市人大代表建议188件,交由37个部门和8个乡镇办理,其中教科文卫50件、城建环保47件、三农发展40件、交通公路23件、财政金融16件、扶贫及治安消防12件。
目前,所有建议均已办理完毕,从反馈结果来看,办理结果满意率达到100%。
其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采纳的102件,占承办总数的54.3%;所提问题已列入计划拟解决或采纳的69件,占承办总数的36.7%;所提问题因目前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需以后解决的17件,占承办总数的9%。
总体来看,今年办理工作进展顺利,代表提出的许多建议被积极采纳。
对于反映相对集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市政府认真研究,加快实施,目前已得到解决。
如:孙克宁代表提出的“关于双休日关注南阳幼师老校区门口三轮车停放问题”的建议,我市通过严查严管,开展专项行动整治交通、经营秩序,切实清除影响校园周边环境的不良因素。
一是开展非机动车停放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科学规划非机动车停放位置,对于非机动车停放线模糊的位置重新划线,条件许可而没有划线的补充划线;对路牙以上非机动车停车位进行排查,纠正临街商户或摊点侵占停车位的行为;强化协管员责任意识,积极引导市民将非机动车整齐有序停放在划定位置内。
二是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行动。
对影响交通、阻碍出行的马路市场坚决予以取缔,对新产生的马路市场做到露头就打,防止形成规模;全面取缔占据交通道口、红绿灯口、桥梁、交通栅栏周边道路的摊点;就近迁移占据非机动车停车位的摊点。
关于公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68deaca50e2524de5187ea6.png)
附件河南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名单序号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美丽宜居小镇试点美丽宜居村庄试点1 郑州市中牟县雁鸣湖镇中牟县姚家镇荥阳市崔庙镇荥阳市高山镇新密市苟堂镇新郑市龙湖镇登封市告成镇登封市颖阳镇登封市宣化镇登封市卢店镇中牟县雁鸣湖镇朱固村中牟县姚家镇姚家村荥阳市高山镇高山村荥阳市高村乡刘沟村新密市大隗镇河屯村新密市平陌镇白龙庙村新密市白寨镇翟沟村新密市米村镇朱家庵新密市米村镇白槐村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新郑市辛店镇北靳楼村登封市颍阳镇宋爻村登封市大冶镇周山村登封市宣化镇王村村登封市宣化镇钟楼村登封市白坪乡寨西村登封市石道乡李窑村登封市送表矿区马窑村2 开封市金明区水稻乡祥符区朱仙镇杞县圉镇镇杞县阳堌镇通许县朱砂镇通许县冯庄乡尉氏县张市镇金明区水稻乡花生庄村金明区水稻乡孙庄村祥符区朱仙镇腰铺村杞县圉镇白木岗村杞县苏木乡刘武屯村杞县裴村店乡张庄户村杞县阳堌镇南村杞县裴村店乡裴村店村杞县湖岗乡府李庄通许朱砂演武岗村通许冯庄前山龙口村尉氏县张市镇石潭村序号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美丽宜居小镇试点美丽宜居村庄试点3 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孟津县会盟镇孟津县麻屯镇新安县石井镇新安县仓头镇嵩县白河镇嵩县车村镇嵩县旧县镇宜阳县三乡镇洛宁县故县镇洛宁县下峪镇伊川县彭婆镇伊川县吕店镇伊川县鸣皋镇偃师市山化镇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孟津县送庄镇梁凹村孟津县麻屯镇麻屯村孟津县会盟镇双槐村孟津县会盟镇李庄村孟津县会盟镇小寨村新安仓头镇张村新安仓头镇云水村嵩县旧县镇河南村嵩县旧县镇马店村嵩县车村镇水磨村宜阳县三乡镇东柏坡村洛宁县罗岭乡讲理村洛宁县长水乡长水村洛宁县下峪镇后上庄村伊川县白元镇谢庄村伊川县江左镇石张庄村伊川县城关镇浥涧村伊川县城关镇李圪垱村偃师市山化镇光明村4 平顶山市宝丰县赵庄镇叶县常村镇鲁山县张良镇鲁山县下汤镇鲁山县尧山镇郏县冢头镇郏县黄道镇郏县堂街镇郏县安良镇郏县薛店镇郏县茨芭镇舞钢市尹集镇湛河区曹镇乡齐务村宝丰县李庄乡程庄村叶县龙泉乡草厂村鲁山县团城乡牛王庙村鲁山县尧山镇东竹园村鲁山县下汤镇林楼村郏县渣园乡渣园村郏县茨芭镇山头赵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郏县广天乡大李庄村郏县黄道镇纸坊村郏县东城街道四里营村舞钢市尹集镇蔡庄村序号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美丽宜居小镇试点美丽宜居村庄试点5 安阳市安阳县善应镇安阳县都里镇汤阴县宜沟镇内黄县豆公镇林州市临淇镇林州市茶店镇林州市五龙镇林州市石板岩镇林州市任村镇安阳县都里镇李珍村汤阴县菜园镇后庄村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汤阴县宜沟镇东黄六厂村汤阴县五陵镇旱塔河村内黄县豆公乡崔大晁村林州市临淇镇南庄村林州市石板岩镇石板岩村林州市任村镇任村村6 鹤壁市鹤山区鹤壁集山城区石林镇淇滨区上峪乡浚县王庄镇淇县北阳镇鹤山区鹤壁集镇东头村鹤山区鹤壁集镇曹家村鹤山区鹤壁集镇井坡村鹤山区鹤壁集镇寺弯村鹤山区鹤壁集镇王荒村鹤山区姬家山乡东齐村鹤山区姬家山乡黄庙沟村鹤山区九矿广场街道办事处龙宫村鹤山区九矿广场街道办事处后蜀村山城区鹿楼乡凉水井村山城区鹿楼乡小庄村山城区石林镇西石林村山城区石林镇南唐村山城区石林镇罗庄村山城区石林镇李古道村山城区石林镇后柳江村山城区石林镇西九寺村淇滨区上峪乡白龙庙村浚县白寺乡白寺村淇县西岗镇河口村7 新乡市新乡县古固寨镇新乡县小冀镇获嘉县亢村镇获嘉县史庄镇新乡县七里营镇龙泉村新乡县新乡经济开发区张青村获嘉县照镜镇楼村原阳县福宁集镇小吴庄村序号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美丽宜居小镇试点美丽宜居村庄试点原阳县福宁集镇延津县石婆固镇卫辉市唐庄镇辉县市常村镇延津县石婆固镇段庄村封丘县留光镇青堆村卫辉市狮豹头乡小店河村辉县市孟庄镇段屯村辉县市吴村镇杨起营村8 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镇博爱县磨头镇武陟县詹店镇沁阳市紫陵镇孟州市槐树乡中站区龙翔街道办事处许河村修武县七贤镇韩庄村博爱县磨头镇大屯村武陟县詹店镇张菜园村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村沁阳市沁园街道办事处袁屯村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9 濮阳市华龙区岳村镇开发区王助镇开发区新习镇清丰县马庄桥镇南乐县韩张镇范县濮城镇范县陈庄镇台前县侯庙镇台前县吴坝镇濮阳县文留镇濮阳县柳屯镇华龙区岳村镇东北庄村华龙区岳村镇石佛店村开发区王助镇白屯村开发区新习镇小寨村开发区新习镇刘堤口村清丰县大屯乡贺庄村清丰县阳邵乡西阳邵一村南乐县梁村乡史官村南乐县寺庄乡王洪店村南乐县谷金楼乡六屯村范县王楼镇赵海村范县陆集乡吴夏庄村台前县侯庙镇大杨村台前县清水河乡前王集村台前县吴坝镇邵庄村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濮阳县清河头乡桃园村濮阳县庆祖镇后郑寨村濮阳县庆祖镇张贾村濮阳县五星乡安寨村序号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美丽宜居小镇试点美丽宜居村庄试点10 许昌市鄢陵县陈化店镇襄城县库庄镇禹州市神垕镇禹州市鸠山镇长葛市后河镇鄢陵县南坞乡程庄村襄城县紫云镇里川村禹州市文殊镇陈南村禹州市磨街乡孙庄村禹州市古城镇山连村禹州市褚河镇郎庄村禹州市花石镇孟村禹州市花石镇河东张庄村长葛市老城镇大赵庄村11 漯河市源汇区大刘镇郾城区孟庙镇召陵区邓襄镇西城区阴阳赵镇示范区姬石镇舞阳县莲花镇舞阳县北舞渡镇临颍县杜曲镇源汇区干河陈乡干河陈村郾城区孟庙镇薛赵村召陵区召陵镇归西村召陵区老窝镇楚庄村召陵区万金镇余营村西城区阴阳赵镇程庄村示范区姬石镇范寨村舞阳县吴城镇北高村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舞阳县马村尚张村舞阳县莲花镇半李村临颍县杜曲镇北徐庄临颍县杜曲镇龙堂村12 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卧龙区潦河坡镇南召县乔端镇南召县四棵树乡方城县拐河镇西峡县太平镇西峡县二郎坪镇内乡县马山口镇淅川县西簧乡社旗县晋庄镇社旗县李店镇唐河县黑龙镇宛城区红泥湾镇明皇村宛城区高庙乡谢营村卧龙区龙王沟景区后庄村卧龙区石桥镇小石桥村南召县崔庄乡粮食川村南召县崔庄乡寨坡村南召县小店乡柏林村方城县杨集乡陈府庄村方城县杨楼乡房山村西峡县太平镇东坪村内乡县夏馆镇黄靳村内乡县马山口镇郑湾村序号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美丽宜居小镇试点美丽宜居村庄试点新野县上庄乡桐柏县安棚镇桐柏县淮源镇内乡县马山口镇岳岗村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内乡县马山口镇花北村内乡县赤眉镇夹道村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社旗县李店镇寇楼村社旗县晋庄镇晋庄村唐河县马振抚乡前庄村唐河县祁仪乡兴唐村新野县歪子镇棉花庄村新野县新甸铺镇南津湾村新野县上庄乡山坡村桐柏县安棚镇安棚村桐柏县淮源镇陈庄村桐柏县月河镇徐寨村13 商丘市睢阳区坞墙镇民权县北关镇睢县蓼堤镇宁陵县石桥镇柘城县岗王镇虞城县利民镇虞城县杜集镇夏邑县太平镇夏邑县会亭镇睢阳区坞墙镇大郭庄村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睢县蓼堤镇龙王店村宁陵县城郊乡李七庄村柘城县远襄镇庞堂村虞城县利民镇张楼村虞城县杜集镇刘菜园村夏邑县太平镇龙河湾村夏邑县孔庄乡八里庄村14 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浉河区董家河镇平桥区洋河镇平桥区彭家湾乡罗山县灵山镇罗山县铁铺镇光山县白雀园镇光山县泼陂河镇新县田铺乡浉河区浉河港镇郝家冲村平桥区明港镇新集村平桥区城阳城马营村平桥区胡店乡龙岗村平桥区洋河镇陈畈村平桥区陆庙核心区陆庙村罗山县灵山风景区管理局灵山村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村罗山县灵山镇董桥村序号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美丽宜居小镇试点美丽宜居村庄试点新县郭家河乡商城县汪桥镇商城县汪岗镇潢川县付店镇潢川县桃林铺镇潢川县仁和镇淮滨县栏杆镇淮滨县期思镇淮滨县防胡镇息县曹黄林镇罗山县竹竿镇胡人塘村罗山县楠杆镇田堰村罗山县青山镇冲口村罗山县尤店乡钓鱼台村光山县寨河镇杜岗村光山县孙铁铺镇江湾村光山县泼陂河镇孙围孜村光山县净居寺管理区胡楼村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村光山县槐店乡晏岗村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丁李湾新县周河乡西河村商城县汤管区七里冲村商城县河凤桥乡田湾村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潢川县仁和镇连岗村潢川县付店傎晏庄村潢川县传流店乡中围村潢川县白店乡龚营村淮滨县栏杆乡王湾村淮滨县期思镇曹圩村淮滨县防胡镇付庙村淮滨县台头乡台头村息县关店乡洪庄村息县张陶乡薛庄村息县临河乡杜围孜村息县杨店乡杨店村息县项店镇李楼村息县濮管区中渡店村南湾湖风景管理区南湾办事处谭庙村15 周口市扶沟县韭园镇扶沟县白潭镇扶沟县韭园镇湾赵村扶沟县白潭镇白潭村序号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美丽宜居小镇试点美丽宜居村庄试点西华县聂堆镇商水县郝岗乡商水县胡吉镇商水县邓城镇商水县固墙镇沈丘县付井镇沈丘县老城镇沈丘县纸店镇淮阳县白楼镇项城市高寺镇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西华县聂堆镇惠楼村商水县胡吉镇东胡村商水县邓城镇邓城村商水县邓城镇邓西村商水县邓城镇邓东村沈丘县老城镇西关村沈丘县付井镇马堂村沈丘县纸店镇卢寨村淮阳县冯塘乡龙虎村淮阳县豆门乡楚庄村淮阳县豆门乡贾营村项城市高寺镇张营村黄泛区农场三分场黄泛区农场四分场16 驻马店市驿城区蚁蜂镇西平县出山镇西平县权寨镇上蔡县黄埠镇平舆县西洋店镇正阳县汝南埠镇确山县竹沟镇泌阳县官庄镇汝南县梁祝镇遂平县嵖岈山镇驿城区胡庙乡龙泉村西平县盆尧镇于营村上蔡县黄埔镇常庄村平舆县西洋店镇西洋店村正阳县真阳镇庞桥村确山县竹沟镇鲍棚村泌阳县郭集镇刘庵村泌阳县铜山乡焦竹园村汝南县梁祝镇马北村遂平县嵖岈山镇魏楼村17 济源市思礼镇王屋镇五里桥村18 汝州市温泉镇庙下镇小寨村蟒川镇半扎村19 鹿邑县玄武镇太清宫镇玄武镇桥北村太清宫镇小怀村20 巩义市大峪沟镇民权村序号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美丽宜居小镇试点美丽宜居村庄试点新中镇杨树沟村21 兰考县坝头乡坝头乡坝头村22 滑县城关镇白道口镇石佛村白道口镇张庄村23 长垣县恼里镇丁栾镇赵堤镇赵堤镇后小渠村赵堤镇宋庄村佘家镇葛寨村24 邓州市孟楼镇白牛镇十林镇习营村张村镇上营村25 永城市芒山镇马牧镇西董楼村26 固始县武庙集镇丰港乡左圩村27 新蔡县孙召镇黄楼镇黄楼镇黄楼村砖店镇周寺村。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中心城区2024年城市建设提质“八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中心城区2024年城市建设提质“八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4d2857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f.png)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中心城区2024年城市建设提质“八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2.22•【字号】宛政办文〔2024〕2号•【施行日期】2024.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中心城区2024年城市建设提质“八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官庄工区、卧龙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南阳市中心城区2024年城市建设提质“八大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2月22日南阳市中心城区2024年城市建设提质“八大行动”实施方案为全面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持续推动城市更新提质,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高质高效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相关论述,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按照“精筑城、强功能、优管理、兴产业、广聚人、运营好、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和“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突出重点、适度超前”的工作思路,聚焦城市建设中的短板与弱项,坚持规划引领、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全面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支撑性、引领性、带动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持续提升中心城区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水平,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全力推进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二、工作原则(一)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着力落实经济民生重大战略,破解城市发展关键堵点,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通过片区开发、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绿化亮化美化、“微更新、微治理”等多种方式,统筹推进旧城更新和新区建设,持续改善城市面貌。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有关部门支持服务邓州市发展措施的通知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有关部门支持服务邓州市发展措施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29e2a7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5.png)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有关部门支持服务邓州市发展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31•【字号】宛政办[2011]126号•【施行日期】201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有关部门支持服务邓州市发展措施的通知(宛政办〔2011〕126号)邓州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豫发﹝2011﹞7号)有关要求,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有关部门支持服务邓州市发展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市有关部门支持服务邓州市发展措施一、市政府办公室(一)目标管理工作。
全力配合省政府做好邓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评工作;切实做好邓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上报、考核的对接、协调、服务工作;市政府目标办会同市目标监控部门加强对邓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指导、监控、服务;做好南阳市对邓州市目标考评工作,客观准确反映邓州市经济社会实际发展情况,确保邓州市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力争该市在全省目标考评中取得较好成绩。
(二)督办查办和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对涉及邓州市的督办查办事项,直接交邓州市政府办理。
从2012年度开始,将所涉及的全国及省“两会”的建议提案直接交邓州市政府办理。
(三)信息报送工作。
积极帮助邓州市政府办公室加强与省政府办公厅的沟通联系,引导其加大信息报送数量,提高信息质量,使信息工作平衡有序过渡。
(四)电子政务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协调做好邓州市的省政府专网及门户网站建议,确保畅通,做好邓州市与省、市政府的网上公文交换、政务信息报送和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做好邓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协调工作。
(五)值班通联工作。
在省政府公文发送系统覆盖县市区前,国务院、省政府文件继续由市政府转发。
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邓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邓政办〔2015〕157号
![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邓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邓政办〔2015〕157号](https://img.taocdn.com/s3/m/445eaee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9.png)
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邓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邓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邓政办〔2015〕157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区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邓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12月31日邓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邓州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根据《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豫财农改〔2015〕27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村容整洁、创业增收、乡风文明”的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邓州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努力打造安居乐业的美丽邓州。
(一)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二)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三)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最新关于河南邓州市的介绍
![最新关于河南邓州市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57cf4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4.png)
3
来参观学习,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
2. 邓州的人文景观与历史遗迹
1. 邓州古城是邓 州市的历史文化名 城,拥有丰富的历
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1 ,如古城墙、古街
巷等。
2. 邓州的白马寺是
3. 邓州的汉画馆收
中国佛教历史上的重
藏了大量的汉代绘画
要寺庙之一,有着悠
作品,展示了汉代艺
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
术的独特魅力和历史
最新关于河南邓州市的介绍
Contents 目 录
一、邓州市的历史文化 二、邓州市的经济发展 三、邓州市的旅游资源 四、邓州市的社会民生
一、邓州市的历史文化
1. 邓州古城的历史沿革
02
01
1. 邓州古城,位于河南 省南阳市邓州市,是一座 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据 考古学家的研究,邓州古 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 器时代。
2 化底蕴。
3 价值。
3. 邓州的旅游产业发展
3. 邓州市注重旅游产业与农业、手工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3
打造了独特的乡村旅游产品。
2 1
2. 邓州市以古城文化、红色旅游等为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前来观光旅游。
1. 邓州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 观资源。
四、邓州市的社会民生
1. 邓州的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01
1. 邓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文化名 人,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宋代文学家苏轼等。
02
2. 邓州的文化遗产丰富, 其中最著名的是邓州古城, 这座古城保存完好,是中国 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墙之一 。
03
3. 邓州还是中国古代科技的 重要发源地之一,明代科学 家徐霞客曾在邓州进行过多 次科学考察和研究。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a416b0f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6c.png)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邓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6.20•【字号】邓政〔2017〕45号•【施行日期】2017.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邓政〔2017〕45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区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豫政〔2016〕62号)和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新型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示范作用,着力解决“三个一批人”城镇化问题;确保改革举措和政策落地生根;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加快完善现代城镇体系,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充分发挥城镇化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作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二、有序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落户(一)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围绕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出台本地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意见,制定实施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
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凡在城镇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包含租赁房屋)的,不受房屋面积限制,均准予入户。
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中职学校毕业生、农村升学学生和参军进入城镇、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
(南阳日报)邓州:“五大定位”开启区域中心城市之路
![(南阳日报)邓州:“五大定位”开启区域中心城市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94b26f7dee06eff9aef807bb.png)
xx:“五大定位”开启区域中心xx之路稿件xx日报-xx网2012年12月13日星期四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明确将邓州、十堰、安康、汉中、商洛5市确定为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支持其加快发展。
在这5个城市中,邓州是唯一的县级市,也是我省唯一入列的城市。
《规划》对邓州未来产业发展进行定位——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纺织化纤、仓储物流基地,建成库区和输水干线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这五大产业定位,进一步明确了该市今后产业发展方向和招商引资重点,为邓州绘就了一幅美好的发展蓝图。
吃透政策把握机遇《规划》共涉及邓州16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良多。
其一,明确了邓州五大产业定位,涉及建设库区粮食战略储备基地、农副产品和纺织服装区域性交易市场、优质柑橘种植基地及良种繁育基地、无公害蔬菜和设施蔬菜基地、黄连木种植基地、丹参种植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线、农业机械加工制造生产线等众多项目。
其二,支持发展壮大区域中心城市。
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合理确定城市区域功能定位,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布局模式,建立宜居城市。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人口和经济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加大区域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其三,支持打造区域交通枢纽。
邓州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位于“武汉-西安-郑州”大三角和“南阳-襄阳-十堰”小三角中心,交通便利,区位优势较大。
《规划》明确提出建设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郑渝铁路。
目前,蒙西至华中运煤铁路已基本确定过境邓州并设站;中铁二院、中铁四院首推的郑渝铁路方案,也都支持过境邓州并设邓州东站。
这两条铁路如果都能过境邓州并设站,对完善邓州的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
凝聚共识绘就xx“邓州是丹江口库区重要的水源地,并且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有37公里穿过这里。
此次入列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体现了国家对邓州的关爱和支持。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打造美丽新家园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打造美丽新家园](https://img.taocdn.com/s3/m/4adacb2b5fbfc77da369b125.png)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打造美丽新家园作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16期河南省淅川县毛堂乡铭泽社区是淅川县委、县政府、毛堂乡党委政府精心打造的集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为一体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社区总用地面积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投资约2000万元。
社区住房全部为单元楼四层结构,共6栋,于2017年12月完成房屋工程竣工验收,同月底,搬迁群众搬迁入住。
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科学合理选址。
该安置点紧邻毛堂乡集镇主干道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与毛堂乡政府、乡中心小学、乡中心医院等均不足一公里。
原址所在不仅是一片成熟的居民区,而且近年来在乡村旅游、特色农业发展方面多有建树。
安置点东边是淅川县著名的龙山风景区,向南约6公里,是毛堂乡境内最大的生态有机肥生产企业,附近居民发展特色农业盛行,既是城乡结合部,又有浓郁的乡村特色,既便于搬迁群众入住后的产业发展,又利于搬迁群众从“农民”向“市民”过渡适应。
从该安置点到县城,约15分钟车程,交通便利,发展空间巨大。
二是规划配套完善。
鉴于安置点附近原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较为齐全的特点,该安置点在设计时,采用了互补的思路,集中有限资金重点打造社区内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有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太阳能光亮工程、绿化工程,以及健身器材等。
安置点建设完成、群众搬迁入住后,又根据搬迁群众需求,增加了社区农用综合棚、小菜园、便民小超市、扶贫车间等,后期,又对安置点周围环境进行了改造提升,建设了以坝代路工程等,整个安置社区环境整洁优美,设施配套齐全,群众生产生活便利。
三是工程质量优良。
在按照程序建设的同时,一开始就把工程质量放在头等位置,重点监管。
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
在聘请监理公司进行监理的基础上,毛堂乡政府又专门组建了工作专班,邀请县质监站质量监督员定期对工程质量和监理员现场行为进行监督,并建立了督查台账,强责任、督进度、抓质量,严把“三关”(材料检验关、入场材料检测关、施工行为规范关),确保施工规范,进场材料合格。
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邓州市建设美丽乡村行动纲要的通知-邓政办〔2015〕155号
![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邓州市建设美丽乡村行动纲要的通知-邓政办〔2015〕155号](https://img.taocdn.com/s3/m/f055520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4c.png)
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邓州市建设美丽乡村行动纲要的通知正文:----------------------------------------------------------------------------------------------------------------------------------------------------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邓州市建设美丽乡村行动纲要的通知邓政办〔2015〕155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区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邓州市建设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12月31日邓州市建设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特制定如下行动纲要。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总体要求,按照政府主导、乡镇组织、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不断净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走出一条彰显邓州特色,突显生态魅力的科学发展新路,让全市人民共建共享美好幸福生活。
二、工作目标以政府所在地为重点区域,按照“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完善提升”的思路,从治理“脏、乱、差”入手,切实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农村面貌,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把邓州市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生活低碳、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美丽家园。
三、工作重点(一)科学制定建设规划。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村镇体系规划的要求,结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型社区建设布局规划,编制具有指导性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根据区位特点、建筑特点、产业传统,保留农村元素、乡村特色、文化内涵,突出农民群众需求和农村居住功能,明确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净化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序要求,着力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邓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规划的通知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邓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ef16b7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3.png)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邓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邓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12.12•【字号】邓政〔2014〕60号•【施行日期】2014.1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邓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规划的通知邓政〔2014〕60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区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现将《邓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2014年12月12日邓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规划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根据省政府安排,我市2017年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为顺利完成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各项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邓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通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创卫活动,使我市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显著改观,整体卫生水平明显提高,确保到2017年底创建省级卫生乡镇2个,省级卫生村20个,省级卫生单位20个,把我市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人居休闲、旅游购物、投资创业环境俱佳的国家卫生城市。
三、具体目标(一)主要指标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
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
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绿地率≥31%,人均绿地面积≥8.5平方米。
4.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70%。
5.鼠、蚊、蝇、蟑螂有三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另一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
6.有本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7.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
浅谈邓州市城东新区滨水景观修建性详细规划
![浅谈邓州市城东新区滨水景观修建性详细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2d0d85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8.png)
浅谈邓州市城东新区滨水景观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规划背景邓州市城东新区滨水景观修建性详细规划,位于河南省邓州市老城区东部,依托新"回"水系,在城市东部打造城东新区,建设邓东滨水新城,打造现代商务中心。
本次规划对象为城东新区的绿地及水系景观,总面积298公顷。
本规划与《邓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平行开发,基于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统合新城全局,以水绿生态引导构建新城体系。
新增扩建明珠湖、邓国湖、福寿湖、幸福湖、解放湖、丹湖线性串联,打造“全城湖链串联”的河道布局结构,目标实现土地使用与增值。
邓州市境内水系发达,有大小河流29条,水资源丰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
邓州老城区保留着沿袭明朝时形成的独具特色“回”字型内外城河格局,内城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外城是商业作坊区和居民区,两道城池的“子城、罗城”形制,为北方城市所独有,在我国目前可考的县级类古城中非常罕见,在世界城市中也不多见,此是重要的城市特色。
根据邓州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思路,未来的邓州新城,以水为脉,延续历史,以流定形,形成新的“回”字水系空间,古今呼应,作为邓州未来发展的城市形象窗口。
二、规划立意和指导思想规划立意源于邓州市仰韶文化八里岗遗址出土的彩陶“回纹”图案,以呼应老城“回”字型内外城河格局为出发点,构建新城的"回"字型水系,形成新老双“回”字型城市水系特色格局,古今呼应,相得益彰,把邓州打造成为一个卓越水城。
“新回”呼应古城回型水系,新城与老城形成共生循环,使各水体间相互连通和衔接,形成完善的水系生态网络系统。
新回水系需水量833.38万m3。
引丹灌区可置换水量4860万m3,内外城河退水量479万m3,雨洪利用水量77.5万m3。
经计算来水量5416.5 万m3大于需水量833.38万m3,水体来源有保障。
规划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以“绿色基础设施带动”为原则,构建以“水绿驱动”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水系及水渠,优化蓝绿用地及开发用地比例,以生态统合新区全局。
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邓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邓政办〔2017〕119号
![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邓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邓政办〔2017〕119号](https://img.taocdn.com/s3/m/4c89b63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2.png)
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邓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正文:----------------------------------------------------------------------------------------------------------------------------------------------------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邓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邓政办〔2017〕119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区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邓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2017年10月30日邓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进一步做好“十三五”期间的防震减灾工作,全面建设丹江库区区域中心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邓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防震减灾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当前地震形势与防震减灾工作现状(一)邓州市当前地震形势邓州市位于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华北地震带南部,属于郧西(湖北)——邓州地震带,西南涉及到华南地震带的长江中游地震带,西北涉及到汾渭地震带一小部分,西靠丹江库区,有多条断裂带通过本区。
自公元元年至今共记录M≥4.7级地震18次,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匀性。
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GB18306-2001),邓州市北部为烈度六度区,城区和南部为七度区。
丹江库区大坝加高后,水位由原来的157米提高至170米,新增库容116亿立方米,达到290.5亿立方米,比初期增加116亿立方米,库容量的增加,势必会打破地应力平衡,丹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增大,可能给我市的各类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邓政文〔2017〕235号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邓政文〔2017〕235号](https://img.taocdn.com/s3/m/9145fbf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3.png)
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正文:----------------------------------------------------------------------------------------------------------------------------------------------------邓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邓政文〔2017〕235号政协邓州市委员会: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2017年市政府共收到市政协提案247件,交由44个部门和4个乡镇(街区)办理,其中涉及社会管理79件,城乡建设59件,民生41件,农林水扶贫36件,财经金融19件,工业方面13件。
目前,所有提案均已办理完毕,从反馈结果来看,办理的满意或基本满意率达到100%。
(一)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采纳的131件,占承办总数的53%对于具备解决条件的提案,各承办单位都能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及时解决。
如:张蝶等委员提出的“尽快出台网约车实施细则”的提案,符合新业态发展趋势,符合群众关切。
市政府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印发实施了《邓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范了网约车的运营,保障了群众安全、便利出行。
陈延玲委员提出的“关于开发建设邓州市名吃一条街”的提案,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已付诸实施。
大型招商引资项目广亿万商城二期主要打造台湾风情士林不夜城项目,预计2018年底可建成投用,该项目规划了具有地方餐饮特色的步行街,包含地方戏、民俗展等元素,将成为群众休闲、娱乐、餐饮的极佳去处,也将提升我市特色饮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王凯华委员提出的“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变农村土地资源为土地资本”的提案,符合农村土地产权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也符合邓州三农发展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州:倾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
邓州:倾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
一条条大道通衢直达,一排排楼房鳞次栉比;广场绿树红花,田野苗绿叶肥……这是记者5月7日跟随河南省邓州市副市长贾里坚调研该市新型农村社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从社区的房子打地基开始,我就几乎天天来看,这房子户型好,比俺家自己建的好多了,我连怎么装修都想好了,就等着入住哩!”在邓州市白牛乡白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地现场,农民郑显义看着气势恢宏的社区建筑群里即将完工的“新家”美滋滋地说。
去年以来,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邓州市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可持续发展,以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为重点,力争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城镇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延伸,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倾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
截至目前,邓州市已启动建设34个新型农村社区,开工建房1.8万户,累计投入规划资金2800万元、建房资金29.2亿元、公共服务体系资金5.1亿元、其他资金2.8亿元,拆迁5000户,土地“三项治理”验收8100亩,入住8700户,新型农村社区框架、格局已经初步显现。
以示范社区建设为抓手,推进整体工作上台阶
邓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指
导意见和加快推进的实施办法,将社区建设工作列为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按照“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联互动、一体运作”的原则,坚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四规联动”,突出“靓”字,彰显个性,打造亮点。
邓州将全市589个行政村的2921个自然村整合为153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万人以上社区50个;原村庄占地38万亩左右,现规划用地20万亩左右,可集约节约用地18万亩左右。
目前,邓州已启动34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其中,湍洲、习营、朱营、白东、穰南、西许、高集7个新型农村社区已被列入南阳市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
为了搞好示范带动工作,邓州市把7个南阳市级示范社区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完善工作台账,明确建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拆迁、运行管理每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具体任务,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以破解资金难题为抓手,加大社区投入力度
在社区建设中,邓州市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种筹资形式,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
为调动各乡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邓州市财政单列2000万元,通过督察排名的办法嘉奖先进。
同时,该市建立了涉农资金整合平台,整合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26个涉农单位约2.5亿元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各乡镇运用部分商住用地招拍挂的办法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启动资金支持。
总之,邓州市通过建立涉农资金整合平台、商业地产和土地出让收益、市乡财政奖补、群众自筹等措施解决社区建设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以培育产业支撑能力为抓手,增加社区居民收入
好日子要过得长久,必须有强大的产业支撑,让社区居民安居还要乐业,持续增收。
邓州市抓好支柱产业培育,提升社区产业支撑,增加社区居民收入,通过发展产业促就业,逐步实现农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就近城镇化、就地转移就业。
为此,邓州市从便民惠民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探索出了四种新型农村社区推进模式。
第一种是产业集聚区型,农村人口向城区周边集中。
如湍河街道办事处湍州新型农村社区利用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地理优势,坚持把社区建设与产业集聚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他们
引导附近村庄向社区合并、城郊农民向社区集中,着力把社区建设成为集居住、商贸、教育、医疗、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型社区,让周围群众有打工收入和土地经营权流转收入,不仅解决了工厂用地难、招工难问题,而且解决了群众就业难问题。
第二种是集镇依托型,农村人口向小集镇集中。
如白东新型农村社区、穰南新型农村社区等,引导靠近集镇的村庄在社区选址上尽量往集镇靠拢,一方面借助小集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建设,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小集镇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种是中心村型,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中。
对于一些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太发达的村庄,如朱营新型农村社区,在新村选址上引导农民尽量向中心村集中,向交通发达的区域集中,以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第四种是移民新村型。
如裴营乡刘楼新型农村社区,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抓好移民新村的完善和档次提升,并以此为依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就业不出镇,务工不进城”,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新趋势。
以白牛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强化产业支撑为例,该乡支柱产业以果蔬为主,包括中华寿桃、晚秋黄梨、无筋白菜三大支柱产业,中华寿桃目前已发展到2000多亩,果农30户,果园23个,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无筋白菜面积稳定在3000亩以上,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晚秋黄梨500亩,年产值在1500万元以上,总收入5365万元,支柱产业占其总收入的85%以上。
这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现代化管理,使社区群众80%以上的收入来自这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就近就业。
以政策创新为抓手,切实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邓州市围绕社区群众的需求,切实协调解决好入住社区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调动群众入住社区的积极性。
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召开专门会议,由市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协调研究解决。
目前,该市根据社区建设实际,在政策上改革创新:完善社区房产证办理办法,为入住社区的居民及时确权,办理房产证,破解社区
居民房产证办理难题;积极示范推广经济适用的污水处理建设,解决好社区环境卫生问题;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区服务功能;研究解决社区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促进了政府公共职能向社区延伸,逐步使社区群众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服务。
同时,该市还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新路子,抓好社区党建,成立社区管委会,提升管理水平。
如白牛乡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成立社区党支部,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组织和协会组织,有能够满足社区群众公益性、中介性服务需求的治安警务、司法调解、法律援助、信访接待、人口计生、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就业、三产服务等机构,并配有专职服务人员,提升和完善了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
为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专门成立了白牛乡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公司,全方位、全天候、多层次搞好服务,确保了社区管理的规范化,达到了安全、干净、整洁、美观的效果。
绿水映着青山,沃野映着笑脸。
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如画美景中,我们期待邓州市未来三农发展得更好、更快。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