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系统设备概述

合集下载

华为软交换设备介绍

华为软交换设备介绍

15
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R4核心网络-接口协议(Nbup/IPBCP协议)
Nb接口提供语音业务流的传输和承载功能,对于核心网络语音业务 流传输的控制采用IPBCP协议来实现
不同媒体网关Nb接口的承载特性协商是由IPBCP来实现的,协商的
交互消息通过Mc和Nc接口提供的隧道来实现传输。
M3UA SCTP IP
MSC
Server
Nc
Mc
Nb
MGW
GMSC Server
Mc
H.248
SCTP UDP MTP3B
IP
SSCF/SSCOP/AAL5
MGW
RTP UDP/IP
AAL2 ATM
语音帧 PCM
R4核心网络-接口协议
(G)MSC Server与MGW之间的Mc接口:支持多种呼叫模式、多 种媒体的灵活的连接处理,这个接口上的应用协议为H.248协议;
27
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1章 概述
第1节 设备总体介绍 第2节 整机介绍 第3节 体系结构
28
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备总体介绍
MSOFTX3000主要完成位置管理、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控制等 功能,可以同时作为MSC Server、 TMSC Server 、GMSC Server、VLR、SSP等功能实体进行组网。
下一代网络
分布式网络,组网更加灵活
分布式组网的优势: – 话路路由最佳, 网络性能最佳; – 十分适合地域广阔的运营商。
传统的网络互连模型
分布式网络互连模型
利用TFO及TrFO技术提高语音质量
TFO与TrFO的区别: – TFO通过带内信令建立免编解码器的连接,仍需要编解码器单元继续工作(用于 监视TFO消息中的信令);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方20式21三/5/1:8 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协同提供提供多媒体增值业务。
5
2.软交换设备的性能及可靠性指标
• 系统容量
– 位于端局时为10 万以上;
– 位于汇接局为20万中继以上。
• 系统处理能力(BHCA )
– 位于端局时为140万BHCA以上;
– 位于汇接局时为300万BHCA以上。
• 时延
• 能够支持对TDM电路终结点的阻塞管理和释放。
• 具有资源发现机制以便允许软交换设备发现网关 设备所具有的资源。
• 能够根据软交换设备的请求为任何或所有的连接 释放当前正在使用或预留的所有资源。
• 应能检测到网关设备的资源使用状态与网关控制 器/软交换设备的资源管理状态的不同步,并应能 使之恢复同步。
正常负荷应不小于0.2Erl,最大负荷不小于0.4Er1。 • GTT能力:GTT译码的最大数量应不小于2万,每
2021/5/18
14
3.4 信令网关
1.信令网关的组网结构
• 信令网关(SG)是在No.7信令网与IP网的边缘接收 和发送信令消息的信令代理。
2021/5/18
15
信令网关设备的组网应用
• 信令点代理的组网应用
2021/5/18
16
• 信令转接点组网应用
2021/5/18
17
2.信令网关的功能
• 计费管理
– 根据计费对象进行计费和信息采集功能,并负贵将采集信息送往计费
中心,同时还应可选支持复式计费、立即计费的功能。
2021/5/18
7
3.3 媒体网关
• 功能:将一种网络中的媒体转换成另一种网络所 要求的媒体格式。
• 分类:按所在位置的不同,分为中继媒体网关和 接入媒体网关。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软交换网络是一种基于IP技术的通信网络,它的主要设备包括软交换服务器、IP电话、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

软交换服务器是软交换网络的核心设备,它负责呼叫控制、媒体处理、信令传输和接入接口等功能。

软交换服务器可以根据网络规模和业务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提供高性能的呼叫处理能力。

IP电话是软交换网络中最常见的终端设备,它可以通过IP协议进行语音通信。

IP电话可以直接连接到软交换服务器,实现语音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路由器和交换机是软交换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它们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

路由器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而交换机则用于在本地网络中进行数据包的交换和转发。

网关是软交换网络中连接不同网络的重要设备,它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连和数据格式的转换。

网关可以连接到传统的电话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等,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

总之,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包括软交换服务器、IP电话、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软交换网络是一种基于IP技术的先进通信网络,它的主要设备包括软交换服务器、IP电话、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

这些设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软交换服务器作为软交换网络的核心设备,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处理着呼叫控制功能,包括信令传递、媒体处理、接入接口等,同时还负责路由和转发数据流量,满足不同用户和业务的需求。

软交换服务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和通信质量,因此对于软交换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需要有良好的设计和规划。

IP电话是软交换网络中最为常见的终端设备。

它能够直接连接到软交换服务器,实现语音通信、视频通话和多媒体业务。

IP电话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进行跨地域、跨国界的通信,降低了通信成本,并且提高了通信质量。

在软交换网络中,路由器和交换机也是至关重要的设备。

软交换系统概况介绍

软交换系统概况介绍
4
下一代网络结构
网络的分层模型
业务应用层 控制层 核心传送层 边缘接入层
5
下一代网络结构示意图
业务层
数据库 业务平台 OSS
控制层
控制设备
控制设备
核心层
Core Packet Network
媒体网关
分组接入设备
边缘层
信令网关
信令网
传统语音网 分组语音网
6
Softswitch网络体系架构 Softswitch网络体系架构
11
Softswitch的网元( Softswitch的网元(2) 的网元
Access Gateway:在Softswitch的控制下, 的控制下, : 的控制下 完成媒体流转换和非SS7信令处理等功能,主 信令处理等功能, 完成媒体流转换和非 信令处理等功能 要用于终端用户/PBX接入、无线基站接入和 接入、 要用于终端用户 接入 中继(非SS7信令)接入。 信令) 中继( 信令 接入。 Integrated Access Device:完成用户端数据、 :完成用户端数据、 语音、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的综合接入功能。 语音、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的综合接入功能。 Media Server:作为一种资源平台,为全网 :作为一种资源平台, 提供包括IVR、Conference等资源。 、 等资源。 提供包括 等资源
ZTE Softswitch网元设备介绍 网元设备介绍 ZTE Softswitch在网络结构上的开放性 在网络结构上的开放性 ZTE Softswitch的应用方式 的应用方式 ZTE Softswitch的业务提供能力 的业务提供能力 ZTE Softswitch的网络互通能力 的网络互通能力 用户终端综合接入设备的认证方式 ZTE Softswitch的网管 的网管 ZTE Softswitch的计费与营帐 的计费与营帐 ZTE Softswitch控制设备 控制设备ZXSS10 SS1介绍 控制设备 介绍 ZTE Softswitch的技术优势与产品优势 的技术优势与产品优势

第 章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第 章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 定义软交换与媒体网关、PSTN交换机、其它软交换、 PBX(用户交换机)等设备对接时与信令、协议以及中 继密切相关的数据。
• 主要包括媒体网关数据、MRS(多媒体资源)资源数据 2020/6/4 、协议数据、信令数据、路由数据、中继数据。
– 业务数据
• 定义拨号方案、用户号码分配方案、限呼方案、业 务配合信息、业务规则信息等数据。
动网的互通; • 通过信令网关实现分组网与现有No.7信令网的互通; • 通过信令网关与现有智能网互通,为用户提供多种智能业
务; • 通过H.323协议实现与现有H.323体系的IP电话网的互通; • 可以通过软交换中的互通模块,采用SIP协议实现与未来
SIP网络体系的互通。
2020/6/4
资源管理功能
2020/6/4
呼叫控制功能
软交换设备可以为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
和释放提供控制功能,包括呼叫请求的处
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出和资源
控制等。
10.54.250.187 : 2944
软交换
H.248
10.54.250.43 : 2944
接入网关1
A0 A100000034
:18300 G.723
• 故障管理
– 能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分类,以产生不同程度的告警信息。
• 性能管理
– 提供业务统计功能,以反映本设备的业务负荷信息和运行状况。 – 通过人机命令预定或即时执行话务控制命令,有效疏通正常话务,遏
制超量话务对网络冲击。
• 安全管理
– 对维护员的访问权限有严格的规定,记录所有操作员的操作日志 。
• 控制媒体网关之间语音编码方式的协商过 程,语音编码算法至少包括 G.711、G.729 、G.723等。对于移动软交换,算法应支持 UMTS-AMR2编解码(必选)、UMTS_AMR 编解码〔可选)和G711A编解码。

软交换-IAD设备介绍

软交换-IAD设备介绍

主要性能指标
• 内置电源模块,用户可灵活选择交流或 直流供电。 • 支 持 SNMP , 可 采 用 Console/Telnet/Web 三种方式对设备进行配置与管理。 • 支持802.1Q的VLAN及802.1Q Tag或支持 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 • 支持DHCP动态对设备进行配置方式。
接口
• ZXSS10 I500 下行提供 RJ11 接口 (Z 接口 ) , 上行提供RJ45接口(10/100M自适应以太 网接口)。 • ZXSS10 I600下行提供RJ11和RJ45接口 (10 Base-T),上行提供RJ45接口 (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
以IAD503为例
• 它是面向个人用户及小型企业用户的接 入设备,将用户端各类终端设备(如PC, 电话机,传真机)接入到包交换网中, 基于IP网的IAD可对数据业务进行透传、 对语音进行VOIP处理,能为用户提供多 项业务。
•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完全可以在基于IP 等分组技术的数据网络上提供早期基于电路交 换的话音业务,传统的电信与数据通信逐步融 合是技术及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 Softswitch 是 能 够 灵 活 、 有 效 地 实 现 现 有 的 PSTN网与分组交换数据网的互通,将 PSTN 逐 步向IP网络演进的关键的网络产品。
• IAD 是基于 IP 网,以 Softswitch 为核心, 为用户提供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综合 接入设备,它通过 Softswitch 及配套网关 可与PSTN网互通。 • IAD作为宽带网的终端接入设备,运行于 宽带网络(如城域网)的接入端。IAD设 备随着型号规格的不同有不同的物理接 口。
特点 作为面向个人用户及小型企业 用户的接入设备,ZXSS10 I503具有以下特点:

软交换IAD设备介绍

软交换IAD设备介绍

软交换IAD设备介绍1. 引言软交换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是一种用于语音通信的设备,将传统的电话线路转换为IP数据并进行处理。

软交换IAD设备在现代通信网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实现语音通信的数码化、网络化以及增加一系列的增值业务功能。

本文将介绍软交换IAD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2. 工作原理软交换IAD设备主要通过对传统电话信号进行数字化和IP化处理,将其转换为网络数据进行传输。

其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信号接入软交换IAD设备可以接入多种传统电话信号,如模拟电话、ISDN等。

这些信号通过设备的接口接入,并进行相应的电信号转换。

2.2. 信号处理接入的电话信号经过软交换IAD设备的处理,首先进行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

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声音的编码和解码。

最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IP数据,以便在网络中传输。

2.3. IP通信处理后的IP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传输。

软交换IAD设备支持主流的IP通信协议,如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以实现高质量的语音通信。

2.4. 信号还原接收到的IP数据经过软交换IAD设备的处理,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进行解码和解析,最终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与传统电话设备进行通信。

3. 主要特点软交换IAD设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3.1. 支持多种信号接入软交换IAD设备支持多种传统电话信号接入,如模拟电话、ISDN等。

这为不同类型的电话网络提供了兼容性支持。

3.2. 丰富的增值业务功能软交换IAD设备不仅支持基本的电话通信功能,还提供了丰富的增值业务功能。

例如,语音信箱、呼叫转移、会议通话等,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3. 灵活的部署方式软交换IAD设备支持灵活的部署方式,可以与其他通信设备集成使用。

《软交换概述》课件

《软交换概述》课件
软交换在企业内部通信中扮演 重要角色,能够提高企业的沟 通效率。
大型电话运营商
软交换能够帮助大型电话运营 商提高呼叫处理效率,降低呼 叫成本。
VoIP通信
软交换在VoIP通信中扮演重要 角色,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软交换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 可编程性强 • 灵活性高 • 易于维护和升级 • 成本较低
劣势
• 需要配合网络及硬件设备 • 某些功能可能需要定制,造成额外的开支
软交换的发展趋势
1
技术方向
软交换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更快速、更安全的通信。
2
行业趋势
软交换在移动通信、物联网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
结论
软交换是一种现代化通信系统,可以提高通信效率,降低通信成本。 在当前社会,软交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软交换的发展趋势非常广阔,需要加强研究和应用。
基于操作系统的软交换
这种软交换将呼叫处理和系统管理功能分离,可以很好地实现系统的可扩展性。
基于服务器的软交换
这种软交换的呼叫处理能力取决于服务器的性能和容量,因此适用范围广泛。
基于网络设备的软交换
这种软交换采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来处理呼叫和连接,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都很好。
软交换的应用场景
企业内部通信
软交换概述
软交换是现代通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够帮助人们利用数字信号实现高 效沟通。
什么是软交换?
1
概念
软交换是一种数字通信系统,用于控制通信网络的呼叫处理和连接。
2
原理
软交换通过将信号转换为数字,实现电话网络的连接和高效通信。

3
特点
软交换具有可编程性强、灵活性高、易于维护和升级等特点。

软交换-IAD设备介绍

软交换-IAD设备介绍

协议
• 1 . 控 制 : MEGACO/H.248 , 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 传输协议)/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 2.语音:G.711,G.723.1,G.729 • 3.传真:T.30 • 4.回声抑制:G.168
• 它是面向个人用户及小型企业用户的接 入设备,将用户端各类终端设备(如PC, 电话机,传真机)接入到包交换网中, 基于IP网的IAD可对数据业务进行透传、 对语音进行VOIP处理,能为用户提供多 项业务。
•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完全可以在基于IP 等分组技术的数据网络上提供早期基于电路交 换的话音业务,传统的电信与数据通信逐步融 合是技术及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 iad.ver ----版本文件 • firmv3.bin ----语音芯片的固件文件
2、设置并启动超级终端
• 运行windows开始->程序->附件->通 讯->超级终端,如下图所示:
输入名称,如“I503_COM”点击 “确定”按钮,进入下图界面:
选择实际使用的串口,并点击 “确定”按钮,如下图所示:
• Softswitch 是 能 够 灵 活 、 有 效 地 实 现 现 有 的 PSTN网与分组交换数据网的互通,将PSTN逐 步向IP网络演进的关键的网络产品。
• IAD是基于IP网,以Softswitch为核心, 为用户提供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综合 接入设备,它通过Softswitch及配套网关 可与PSTN网互通。
运行状态指示灯及电源指示灯。版本及链路状 态指示灯由DATA指示灯和CTRL指示灯共同表 示,详细说明下表。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简介软交换网络是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的网络架构,它将传统的硬件设备替换为软件实现的网络功能。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包括控制器、交换机和虚拟路由器。

本文将对这些设备进行详细介绍。

1. 控制器软交换网络的控制器是整个网络的大脑。

它负责管理和控制交换机和虚拟路由器的行为。

控制器通过与交换机和虚拟路由器之间的通信,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控制和管理。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包括:•网络管理和配置•路由和转发控制•链路监测和故障检测•安全策略的实施•流量工程和负载均衡常见的软交换网络控制器有OpenDaylight和ONOS等。

2. 交换机软交换网络的交换机是网络中的中心设备,用于转发数据包和连接不同的网络。

传统的交换机是基于硬件实现的,而在软交换网络中,交换机是基于软件实现的。

软交换网络的交换机具有以下特点:•支持灵活的数据包处理和转发策略•可以进行实时的流量监测和流量控制•支持自动化网络配置和管理•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常见的软交换网络交换机有Open vSwitch和Big Switch Networks等。

3. 虚拟路由器虚拟路由器是软交换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进行路由和转发的决策,实现流量的传递和路由选择。

虚拟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包括:•路由表的维护和更新•路由选择的计算和执行•路由策略的实施•网络流量的转发和传递虚拟路由器在软交换网络中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网络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总结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包括控制器、交换机和虚拟路由器。

控制器负责管理和控制整个网络,交换机用于数据包的转发和连接不同网络,虚拟路由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进行路由和转发决策。

通过软件实现的网络设备,使得软交换网络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高度自动化的特点。

软交换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将为网络架构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为企业和组织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网络服务。

随着软交换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也将不断进行创新和进化,为网络领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软交换系统介绍

软交换系统介绍
计费 管理系统 新业务
SCP
SS7网络
软交换 H.248/SIP IP T D M 网关
控制 T D M
H.248/SIP IP ATM 网关
T D M 用户板
时隙交换
T D M 中继板
分组数据 骨干网
ATM
-16-
学习创新 共同发展 学习创新 共同发展
软交换的设计思想
具体而言:
交换控制器对应软交换设备(软交换机) 控制媒体网关之间的媒体分组的交换和路由。 交换矩阵对应核心分组网 实现所谓的“网络”即交换。
PSTN/ISDN
七号信令网
-20-
学习创新 共同发展 学习创新 共同发展
软交换体系架构
业务层
业务控制点 数据库 AAA 服务器 综合网管 应用服务器
控制层
传输层
软交换 软交换
传输层
是NGN统一的业务传送平台,要满足未来话音、视频和数据通信业务 的需求,既要保证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又要向话音、视频等实时业务 核心分组交换网络 提供QoS保证。 传输技术:IP、ATM、MPLS„„
核心分组传送网
Switch Fabric
信令终端
中继网关
中继模块
用户 接口模块
SS7 信令网关
中继网关
(提供E1、V52 及PRI接口)
用户接入网关 中继网关
(AG, IAD, SIP等智能终端.)
-15-
学习创新 共同发展 学习创新 共同发展
软交换的设计思想
电路交换模式
计费 管理系统
软交换模式
SCP SS 7 网络
接入层
鉴于IP网能够同时承载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同时具 驻地接入 无线接入 信令网关 中继网关 有协议简单、终端设备对协议的支持性好且价格低廉的优势,因此软 综合接入设备 网关 网关 智能终端 SIP话机 交换网选择了IP网作为承载网络。

核心技术篇之软交换设备

核心技术篇之软交换设备

智能语音识别:提高语音通信质量, 实现人机交互
机器学习:提高设备自学习能力, 实现设备自我优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然语言处理:提高文本处理效率 实现设备智能化
云计算技术降低了软交换设 备的运维成本
云计算技术提高了软交换设 备的处理能力
开放性架构:支持多种协议 和接口
模块化设计:便于快速部署 和升级
灵活性:可根据业务需求进 行定制和扩展
易于维护:降低运维成本, 提高系统稳定性
具备冗余设计,确保系统持 续运行
采用分布式架构,提高系统 稳定性
支持热插拔,便于维护和升 级
提供多种备份和恢复方案, 保障数据安全
5G技术的普及将推动软交换设备的发展 软交换设备在5G网络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 5G时代的软交换设备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5G时代的软交换设备将更加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
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实现 电话呼叫的建立、维持和 释放
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如 SIP、H.323等,实现不 同网络间的互通
提供媒体处理功能,如语 音编码、解码、混音等
支持多种业务应用,如语 音通话、视频通话、数据 传输等
提供网络管理和监控功能, 如设备状态监控、故障诊 断等
支持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如双机热备、负载均衡等
备的运行效率
安全性:随着网 络攻击的日益增 多,软交换设备 需要提高设备的 安全性,防止网 络攻击和数据泄

汇报人:
电信运营商: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等综合通信服务 企业网络:构建企业内部通信网络,提高通信效率 物联网: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提高设备管理效率 云计算:提供虚拟化、弹性计算等云服务,提高资源利用率
呼叫控制技术是软交换设备的核心功能之一, 负责处理呼叫的建立、维护和释放等过程。

软交换系统简要介绍

软交换系统简要介绍
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控性;
软交换是一个软件解决方案,核心在于软交换机中的控制逻辑和网元之间的接口协议, 传送层功能由相应的底层网络自行解决,不在软交换考虑的范围之内。由于控制任务专一, 软交换容量可以相当大,有利于对通信的业务的集中控制;
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
软交换概述-网络结构
软交换网络特征
呼叫控制与承载相分离
这里,我们讨论的是狭义上的下一代网络:即以软交换为核心的
NGN网络。
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
软交换概述-网络结构

网络发展进程回顾
传统PSTN窄带交换机阶段:用户需求以传统语音需求为主;数据业务采用窄带拨号 方式解决;
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兴起,出现了ATM技术,为了保护既有传统交换机的投资,
设备厂家推出了宽窄带一体的交换机,以构成一个综合交换平台,如:S12-P3* 但综合交换机技术复杂性高,而且IP取代ATM成为数据业务的主流,VOIP成为用户 新需求,ITU-T推出了H.323体系。在H.323体系由网关和终端构成,网关完成所有呼 叫控制和网络互通功能; 在H.323体系中,随着应用的逐步扩展,网关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将使网关越 来越复杂,成本越来越高;业界提出了分离网关概念,即将网关的控制功能与承载功 能分离:网关只负责不同网络 媒体格式的适配转换;而控制功能(呼叫控制、接入 控制、资源控制)由独立的媒体网关控制器完成;从而保证通信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靠 性;---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软交换网络。
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
软交换概述-主要协议
软交换系统协议框架
媒体流
音频 视频 数据 呼叫控制
信令流
媒体网关控制 呼叫控制
INAP ISUP Q.931 V5 Sigtran UDP IP STCP

第3章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软交换技术与NGN》课件)

第3章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软交换技术与NGN》课件)

2.综合媒体网关的功能
• 综合媒体网关可以完成中继媒体网关和接入网关 的功能,也可以包含信令网关的功能。 • 综合媒体网关主要功能是完成语音信号的编解码 功能,保证IP语音的服务质量QoS,根据网关控 制器/软交换设备的命令对它所连接的呼叫进行 控制、完成资源状态管理和分配。 • IP综合媒体网关在电路交换网侧的接口有E1接口 和SDH光接口 ;在用户侧有模拟Z用户接口、 ISDN BRI接口、V5.2接口、LAN接口和ADSL 接口;在IP网络侧采用LAN接口、SDH接口和 串行同步接口。
• 用户数据
– 包括各类用户的电话号码,设备安装位置(用户所在 的媒体网关的地址和用户的终端标识号),处理该用 户的呼叫控制板的模块号,用户对应的呼叫源码,计 费源码,呼入呼出权限(国际长途有权、国内长途有 权、本地网有权等)用户可使用的补充业务数据(如 无条件前转业务、来电显示等)。 – 对于多媒体用户,还包括设备标识、协议类型、设备 类型、认证方式和认证密码等。
• 维护管理子系统(又称“后台” )
– 主要完成操作维护、话单管理等功能。 – 由维护管理模块BAM、应急工作站、操作维护终端、计 费网关和连接设备构成。
• 计费网关
– 与计费中心通信。
• 网络接口
– 提供经过IP网络与各类网关设备的外部接口。 – 主要由IP网络接口板和IP转发模块板组成。
5.软交换设备的软件结构
• 软交换设备的运行软件是指存放在软交换设备 的处理机系统中,对软交换设备的各种业务进 行处理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 软交换设备的运行软件由程序和数据两大部份 组成。
软交换设备的程序
• 运行支撑子系统:在实时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完成进程调 度、定时、系统控制、文件管理和通信功能。 • 协议适配层:处理外部(信令网关或媒体网关)通过各种 标准协议发来的信令消息,并将这些信令消息转化为统一 的内部消息送给呼叫服务器进行处理,或相反。

09第九讲软交换设备

09第九讲软交换设备

n 呼叫控制、接入、业务捆绑在一起 n 各模块之间采用内部定义的接口
SCP
业务



呼叫控制

用户接口
交换矩阵
中继接口
电路交换的呼叫控制模式
n 优点: --系统实现相对比较简单 --效率高、实时性好
n 缺点 --和具体业务捆绑实现,给新业务的开发带来 极大不便。 --不支持多媒体业务。 --实现超大容量系统时成本代价高。
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
n支持基本的两方呼叫控制功能和多方呼叫控制功 能,提供多方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多方呼叫的特 殊逻辑关系、呼叫成员的加入/退出/隔离/旁听以 及混音过程的控制等。 n识别媒体网关报告的用户摘机、拨号和挂机等事 件;控制媒体网关向用户发送各种音信号,如拨 号音、振铃音、回铃音等;提供满足运营商需求 的编号方案。
协议功能பைடு நூலகம்
n 软交换与媒体网关之间:H.248、MGCP n 软交换与信令网关之间:SIGTRAN n 软交换与终端之间: H.248、MGCP、SIP n 软交换与软交换之间:SIP-T、SIP-I、BICC n 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之间:SIP n 软交换与维护管理部件之间:SNMP、COPS n ……
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
n当 其 内 部 不 包 含 信 令 网 关 时 , 应 能 够 采 用 SS7/IP协议与外置的信令网关互通,完成整个呼 叫的建立和释放功能,其主要承载协议采用 SCTP。 n控制媒体网关发送IVR,以完成诸如二次拨号等 多种业务。 n同时直接与H.248终端、MGCP终端和SIP客户端 终端进行连接,提供相应业务。
n 缺点 --协议种类多、接口标准复杂,开发比较复杂。
软交换设备的特点
n 只提供基本的呼叫接续控制 n 覆盖范围广 n 灵活的组网能力 n 可扩展性强 n 支持各种标准的协议 n 容量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控制层指SoftSwitch控制单元,完成呼叫的处理控制、接入协议适配、互连互通等综合控制处理功能,提供全网络应用支持平台。
4.业务层主要为网络提供各种应用和服务,提供面向客户的综合智能业务,提供业务的客户化定制。
其中,层与层之间通过标准接口进行通信,在核心设备SoftSwitch软交换控制设备的控制下,相关网元设备分工协作,共同实现系统的各种业务功能。
1.对数据业务进行透传;
2.对语音提供VOIP处理;
3.接入PBX交换机
不同型号IAD提供的接口:
1.ZXSS10 I500下行提供RJ11接口(Z接口),上行提供RJ45接口(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用于接入普通模拟电话。
2.ZXSS10 I600下行提供RJ11和RJ45接口(10 Base-T),上行提供RJ45接口(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可以同时连接电话和PC计算机,提供语音和数据业务。
ZXSS10_CY_T03_C1软交换系统设备概述
课程目标:
掌握SS1/B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
掌握软交换的体系结构及其特点
参考资料:
《ZXSS10 SS1软交换控制设备设硬件手册》
《ZXSS10 SS1软交换控制设备技术手册》
《ZXSS10设计文档》
《ZXSS10 SS1随机手册》
第一章
知识点
基于SoftSwitch是下一代网络的4层体系结构。
3.大容量综合关口局的替换或新建
相对于ZXMSG 7200产品,它具有以下特点:
1.容量大,单板支持480路VOIP呼叫,单块中继板可接入32E1,一框资源框可接入3840路的VOIP呼叫。最大支持33.6万端口的接入
2.密度高,如10万中继+10万VOIP的容量只要7个机柜即可完成。
3.支持在TG、AG模式下的hair-pin功能。
ZXMSG 9000综合网关可以单独作为以下网关使用,也可以作为综合网关使用,具有下面所有网关的特性。
1)中继网关
作为中继网关TG应用,主要负责PSTN网通过中继线接入IP核心网,完成PSTN/ISDN中继侧的语音/传真与IP网侧语音/传真的转换功能。
完成现有固定网PSTN/ISDN的汇接局及长途局功能
图1.111ZXSS10 NMSV4.0界面图
第二章
知识点
了解ZXSS10 SS1a/1b软交换控制设备系统总体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
掌握软交换控制设备单板的种类。
掌握设备中使用的电路板的结构。
掌握各类电路板的功能原理、面板、指示灯等内容。
二.1
二.1.1
ZXSS10 SS1a/1b软交换控制设备完成的主要功能有:
3.ZXSS10 I700下行提供多个E1接口,上行提供RJ45接口(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用于连接PBX交换机。
图1.19不同型号IAD外观图
一.1.8
采用ZXSS10 B100可以顺利的解决公私网互连的问题。由于公网IP地址比较紧缺,很多企事业单位、办公室目前都使用私网IP地址,通过NAT和Internet进行通信,当IAD放在用户的办公室时,需要配置私网IP地址,而SS使用的是公网IP,这时,需要采用B100设备解决他们之间的互通问题,具体组网情况如图1.110所示。
ZTE围绕软交换的标准架构开发的系列产品的功能,接口。
NGN网络所涉及到的多种协议。
一.1
一.1.1
中兴通讯早在1998年就已经开始软交换产品的开发研究,围绕软交换的标准体系架构,中兴通讯开发了一整套软交换系列产品,如图1.11所示。
SG:信令网关TG:中继网关AG:接入网关
IAD:综合接入设备MSAG:多业务接入网关B100:宽带网关
1.软交换系列(ZXSS10):SS(A型/B型)、ZXMSG7200、A200、I704、B100、ZXMSG9000
2.媒体网关设备:ZXMSG52016C、T32C、T64C和T160;
4.E系列:T64E/128E、T32E、GAR、GER
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即集成智能设备,它主要是面向个人用户及小型企业用户的网关设备,将用户端各类终端设备(如PC、PHONE、FAX,PBX)接入到包交换网中,如图1.19所示,ZXSS10 IAD系列产品主要包括:I500,I600,I700三个系列产品,基于IP网的IAD完成如下功能:
3.作为信令网关,单模块最大可以支持64条64K信令link和4条2MLink。
最大支持128个SCTP偶联
最大支持1024个目的信令点
最大支持1024个AS
七号信令消息处理能力不小于10,000MSU/s
采用M3UA或M2PA协议实现信令消息转发,正常负荷下消息传递时延均小于40ms
GTT能力大于2,000GTT/s
ZXSS10 SS1a/1b软交换控制设备与信令网关配合,完成整个呼叫的建立和释放功能,其协议采用No.7/IP,主要承载协议采用SCTP。并具有控制媒体网关发送IVR,以完成诸如二次拨号等多种业务的功能。
ZXSS10 SS1a/1b软交换控制设备可以同时直接与H.248终端、MGCP终端、SIP客户终端、H.323终端和NCS终端进行连接,提供相应业务。
1.接入(边缘)层主要指与现有网络相关的各种接入网关和新型接入终端设备,完成与现有各种类型的通信网络的互通并提供各类通信终端(如模拟话机、SIPPhone、PC Phone可视终端、智能终端等)到IP核心层的接入。
2.核心层主要指由IP路由器或宽带ATM交换机等骨干传输设备组成的包交换网络,是软交换网络的承载基础。
一.1.2
在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中,软交换控制设备是网络中的核心设备,它独立于底层承载协议,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软交换控制设备通过与业务层设备应用服务器及SCP的协作,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传统智能业务以及多样化的第三方增值业务及新型智能业务。
Soft-Phone:软终端Video-Phone:可视电话
SS1:软交换核心控制设备SCP:传统智能网控制节点IAD Manager:IAD管理服务器
NMS:综合网络管理服务器ZXUP10 APP:宽带智能网服务器Router Server:路由服务器
图1.11基于SoftSwitch技术的下一代网络
1.呼叫处理控制功能
负责完成基本的和增强的呼叫处理过程。
对基本呼叫的建立、保持和释放提供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测和资源控制等。支持接收来自业务交换功能的监视请求,并对其中与呼叫相关的事件进行处理。接收来自业务交换功能的呼叫控制相关信息,支持呼叫的建立和监视。
支持基本的两方呼叫控制功能和多方呼叫控制功能,对多方功能的支持包括多方呼叫的特殊逻辑关系、呼叫成员的加入/退出/隔离/旁听以及混音过程的控制等。识别媒体网关报告的用户摘机、拨号和挂机等事件;控制媒体网关向用户发送各种信号音,如拨号音、振铃音、回铃音等;提供满足运营商需求的拨号计划。
支持多个说七号信令网,实现对每个七号信令网络独立信令传输。
4)综合关口局:
基于目前各运营商网络之间的互通均采用综合关口局方式,MSG9000提供完善的综合关口局功能,全面支持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互通。
5)3G网络中的MGW:
可以通过版本更换平滑升级为3G网络中的MGW。
图1.15ZXMSG9000机架图
RS232:带外管理。
功能描述
在SS控制下提供IP Phone和IP Fax;
模拟电话机用户的接入;
自交换功能;
多方会议业务处理功能;
基于SNMP协议网管功能;
容量指标
模块容量:3456用户或16E1+960用户;
单框容量:320用户;
单板容量:32用户。
图1.18ZXSS10 A200机框图
一.1.7
图1.17ZXMSG5200单框机框图
一.1.6
ZXSS10A200接入网关是具有灵活的接入手段、高密度、结构简洁、开放的用户接入设备,采用标准19”机架。
系统接口
PSTN侧:32~3456模拟电话接口,16E1接口;
IP网络侧:2*1000Mbase-T/Sx,2*100Mbase-T;
其他接口
Bits接口:2Mbit、2MHz、5MHz;
2)接入网关:
支持模拟用户线用户接入
支持传统PBX接入
支持标准V5.2接入网接入
支持远端模块接入;
提供xDSL、ISDN用户接入。
3)信令网关:
支持SCN网中SS7完整的MTP消息处理和网络管理功能。
支持STP功能。
支持IETF的Sigtran信令适配协议M3UA、M2UA、M2PA。
支持IETF流控传输协议(SCTP),提供信令消息的实时可靠传。
当ZXSS10 SS1a/1b软交换控制设备位于PSTN/ISDN本地网时,具有本地电话交换设备的呼叫处理功能。当软交换控制设备位于PSTN/ISDN长途网时,具有长途电话交换设备的呼叫处理功能。
2.接入协议适配功能
负责完成各种接入协议(信令)的适配处理过程。
ZXSS10 SS1a/1b软交换控制设备是一个开放的、多协议的实体,采用标准协议与各种媒体网关、终端和网络进行通信,这些协议包括:H.248,SCTP,ISUP/IP,TUP/IP,INAP/IP,H.323,NCS,RADIUS,SNMP,SIP,M3UA,MGCP,SIP-T,Q.931,V5UA,IUA,BICC等。
图1.110ZXSS10 B100组网原理图
B100支持具有如下特性:
1.支持NAT穿越;
2.支持用户动态注册;
3.支持备选呼叫代理;
4.提供命令行接口(基于TELNET和串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