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案例 新
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案例
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案例一、案例背景。
思政课往往给学生一种理论性强、略显枯燥的印象。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深入学生内心,我们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实践教学方式——校园版“思政大冒险”。
二、具体做法。
1. 游戏准备。
将校园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设定为一个与思政课内容相关的主题场景,比如“红色革命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区”“法治宣传区”等。
制作特殊的“冒险卡片”,卡片上写着各种思政相关的任务和问题。
例如在“红色革命区”的卡片可能写着“请讲述一个本地的红色革命故事”或者“模仿革命英雄的一个经典动作并说出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区”的卡片可能有“找一位同学,一起合作表演一个体现友善价值观的小短剧”等。
2. 组队与开始。
学生们自由组队,每队大概4 6人。
然后各队从校园的起点出发。
每个队在进入一个区域时,抽取该区域的“冒险卡片”,按照卡片上的要求完成任务。
3. 任务完成评估与奖励。
每个区域都有专门的“评委老师”或者“学生评委团”。
他们根据各队完成任务的情况打分,打分标准包括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准确程度、表现的创意性、团队协作等方面。
根据各队的总得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给予小奖品作为奖励,奖品可以是与思政相关的书籍、带有思政元素的文创产品等。
三、案例创新点。
1. 趣味化学习。
把思政课内容融入到充满趣味的游戏当中,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思政知识的模式。
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为了完成任务,会主动去挖掘思政知识,探索背后的意义,而且这种充满挑战和未知的游戏形式让他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
2. 校园资源整合。
充分利用校园这个熟悉的环境,将不同的角落都变成思政课的实践场所。
这样做既拉近了思政课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又让学生们意识到思政知识无处不在,在自己学习生活的校园里就能深刻感受到思政的力量。
3. 多元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仅是老师的单方面评判,还引入了学生评委团。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让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全面。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工作也应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这是面向全国高校学生开展的综合性赛事,旨在培养和发展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该活动采取了高校内省级、全国级选拔、以及创业扶持等环节,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宣传、展示和交流平台。
此外,该赛事还与当地的创业高企、资本机构等进行深度合作,为获奖选手提供资本和创业支持。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而且促进了青年人才和资本投资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个案例是“互动式在线思政课程”,由于新时期青年学生多数人生长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已经鲜明的表现出更容易接受和习惯于在线教育的特点,因此,各个高校纷纷开始采用互联网技术,利用智能手机或电脑等设备,开展在线思政课程,增强思政课程的实际效果。
而该案例采取了互动式思政课程,采用多媒体互动、在线课堂讨论、学生研讨等方式将思政课程与在线教育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参与思政课程的积极性,提高了思政课程的教育效果。
第三个案例是“公益助学计划”,该案例是指针对广大农村贫困地区,高校学生自愿义务参与到当地小学、初中的公益教学活动中,以期提高当地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贫困地区教育做贡献。
此次案例特点在于实行“大学生”和“小学生”联合上课,增强了义务教学的互动性和教育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高校学生也能够借此机会了解到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和现状,并且有机会体验生活中的不同环境和文化。
总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思政工作的实际效果,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的几个案例,不仅是创新工作的实践成果,也是未来构建更全面、更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关键。
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教育案例一、案例背景。
在创新创业课程中,有一个小组的学生提出了一个看似非常普通却又充满潜力的创业项目——卖煎饼。
这个想法刚被提出的时候,很多同学都笑了,觉得煎饼到处都有,这能有什么创新?但在老师的引导下,这个“网红煎饼”的创业计划逐渐成型,并且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二、思政教育融入点。
#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
1. 文化传承。
煎饼是中国传统美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北方的杂粮煎饼到南方的煎饼果子,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煎饼做法和口味。
老师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煎饼的历史文化,让他们明白传承这些传统美食文化的重要性。
在讨论过程中,有学生发现煎饼的制作工艺其实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例如,煎饼的薄厚均匀需要精湛的手艺,而这种手艺是经过世代相传的。
于是,这个创业小组决定在店铺装修上融入传统煎饼制作的元素,如张贴古代煎饼制作的壁画,让顾客在购买煎饼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创新发展。
传统的煎饼虽然美味,但在现代社会,如果想要吸引更多的顾客,就必须进行创新。
学生们开始思考如何将现代的饮食文化与传统煎饼相结合。
他们想到了加入一些流行的食材,像牛油果、肉松小贝里的肉松等。
还设计了一些新奇的口味组合,如榴莲味煎饼(针对喜欢榴莲这种特殊口味的顾客群体)。
这种创新不仅仅是在口味上,还体现在营销方式上。
他们借鉴了网红美食的营销模式,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推广。
例如,制作有趣的煎饼制作短视频,发布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吸引了大量年轻顾客的关注。
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需要不断创新才能焕发生机的思政教育理念,让学生明白创新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 (二)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
1. 工匠精神。
在制作煎饼的过程中,对品质的追求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老师鼓励学生把每一个煎饼都当成一件艺术品来制作。
这个创业小组的成员们开始注重煎饼的每一个制作环节,从面糊的调配比例到煎饼的煎制火候,再到馅料的放置量和摆放方式,都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和实践。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在当今社会,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启示。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创新。
传统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组织一些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活动来进行的。
但是,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和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一些企业开始尝试通过举办员工心理健康辅导、情绪管理等活动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这种创新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其次,教育领域也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
传统上,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进行的。
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学生群体的多样化,一些学校开始尝试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情绪管理课程等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这种创新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另外,政府部门也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
传统上,政府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宣传活动来进行的。
但是,随着社会治理理念的更新和社会的多元化,一些政府部门开始尝试通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心理咨询等活动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这种创新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关注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公众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尝试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这些创新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鼓励各行各业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创新实践,共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向更加科学、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思政实践活动创新案例
思政实践活动创新案例思政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创新的思政实践活动案例,以及它带来的积极影响。
该案例发生在某大学,学校的思政实践中心组织了一场“青春追梦,创新创业”的大型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组织者以“创新”和“创业”为核心关键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活动包括系列专题讲座、创意比赛、企业参观等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引导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专题讲座环节,学校邀请了来自各个行业的成功企业家和创新领域的专家进行演讲。
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验和成功案例,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供了实践机会。
同时,学校还邀请了部分校友创业团队,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理清创业思路和规划。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活动中还设置了创意比赛环节。
学生们可以组队参赛,提出创新创业项目,并在一定时间内制定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和创新方案。
经过层层选拔,最优秀的队伍将获得奖金和项目孵化的机会。
这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创业热情,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此外,为了增加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和经验积累,活动还组织了企业参观环节。
学生们有机会深入企业实地参观,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市场竞争策略和管理经验,感受创新创业者的执着和努力。
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意识,还加深了对创新创业的理解。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受益匪浅。
首先,他们从成功企业家和专家的经验分享中获得了宝贵的启示,对创新创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通过创意比赛和企业参观,学生们锻炼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这次活动也为那些对创业有想法的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他们将创新创业理念付诸行动,转化为现实。
这个思政实践活动的创新案例为其他高校提供了有指导意义的经验。
通过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大型活动,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在当今社会,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思想政治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看在大学校园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随着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大学校园成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些高校采取了创新的方式。
比如,一些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增强心理素质。
同时,一些高校还开设了“公民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创新举措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其次,我们来看看在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企业是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场所,而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也离不开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些企业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了一些创新的举措。
比如,一些企业建立了员工心理咨询中心,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扰。
同时,一些企业还开展了“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员工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和教育子女。
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最后,我们来看看在农村社区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农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层单位,而农村社区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一些农村社区采取了一些创新的举措。
比如,一些社区开展了“文明乡风建设”活动,通过宣传文明乡风的重要性,引导农民树立文明乡风意识,共建美好家园。
同时,一些社区还开展了“家庭教育培训班”,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子女,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习惯。
这些举措为农村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案例不仅有利于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希望我们能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思政教育真实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近年来,我国高校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将以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的成长之路为案例,探讨思政教育在高校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例概述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0年,由该校30余名热心公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学生组成。
该队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致力于为社区居民、贫困山区儿童等提供志愿服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志愿服务队已逐渐成为该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案例实施过程1. 初创阶段(2010-2012年)在初创阶段,志愿服务队主要以校内活动为主,如开展环保宣传、关爱留守儿童、关爱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活动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的意义,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校通过举办志愿者培训、评选优秀志愿者等方式,进一步激发队员们的参与热情。
2. 发展阶段(2013-2016年)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志愿服务队逐渐拓展到校外,与多家社区、企业、公益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在这一阶段,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多项特色活动,如“关爱贫困山区儿童”、“关爱留守儿童”、“环保进社区”等。
在活动中,队员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还带动了更多同学参与志愿服务。
3. 成熟阶段(2017年至今)在成熟阶段,志愿服务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活动规模和影响力。
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吸引了更多同学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同时,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国际志愿者日、全国志愿服务大赛等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这一阶段,志愿服务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四、案例成效1. 提升队员综合素质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
同时,志愿服务队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有助于队员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会稳定的基石,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创新。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案例。
在过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以宣传教育为主,但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方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某大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了一次“心理健康月”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测试、组织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案例。
传统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以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为主,但这种方式往往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
某企业引入了员工心理疏导服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情绪疏导等服务。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员工解决了心理问题,也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再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关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案例。
传统上,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以政策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但这种方式往往难以引起农民的共鸣。
某村引入了“微心理咨询室”,通过在村里设立心理咨询点,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为村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帮助了村民解决了心理问题,也提升了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总的来说,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必然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1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宽容信任等待林永惠案例背景分析:我校在城郊区,是一所农村小学,大多孩子都是留守子女,公婆比较溺爱,因此,好多孩子都不听公婆的。
由于离城里比较近,能经常进城,所以大多孩子到了高年级就难管。
六年级是小学生在小学里学习的最后一年,是学生思想最复杂,最多违纪行为的一学年。
六年级的孩子年龄在十二、三岁之间,然而这个年龄阶段是孩子正好进入青春期的阶段,也就是孩子最为叛逆的阶段。
因此,如果孩子做错了什么,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你采取的是训斥和打骂的方式,孩子是绝对不会听从,甚至会和你对着干,故意去做。
个例情况:彭小杨:男孩,六年级学生,十三岁,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和公婆住在一起,公婆在当地口碑不够好,不太讲道理。
孩子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爱欺负班级同学,谁告状他就报复谁。
常常穿得也不整洁。
案例过程:去年的夏天来得似乎特别早,五月中旬的天气已比较热,男孩子们当然受不了清凉河水的诱惑,一天下午放学后,班上六、七个孩子便私自去学校附近的小河里洗冷水澡。
第二天,低年级的一个孩子跑来告状,可他只知道是我们五、六年级的孩子,但具体是哪些孩子他并不认识。
难道我们班就没有孩子看到吗?不可能,肯定是不敢来告状。
不能私自下河、下塘洗冷水澡是学校每周一升旗值周老师和每周二班队活动班主任必定强调和教育的。
这些孩子怎么就是不听呢?又是哪些孩子呢?我大概能猜出来,但没有证人,他们会承认吗?粗暴地对他们训斥几句,这是以前经常用到的教育方式,可最多管两、三天,他们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危险,错误,也根本就不明白老师对他们的担心是一种爱,一种关心,会改正吗?也许有一、两个会承认,但如果我冤枉了谁,也许会对他的一生造成伤害,岂不害了他?这怎么办?想来想去,我觉得先不追究,批评,但要先告诉学生自己已经知道他们去洗了冷水澡。
于是我走进教室和平常一样地上课。
快要下课时,我说:“昨天下午放学后有几个孩子没及时回家,去做了违反校规的事。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案例。
在当前社会,青年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需要特别重视。
某地区的团委针对青年群体的特点,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活动。
他们组织了一场“青年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了心理专家为青年朋友们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问题的咨询。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意识,还拉近了团委与青年之间的距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案例。
在基层党组织中,思想政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而传统的宣传教育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基层党员的需求。
某村的党支部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一场“微党课”活动。
他们利用微信平台,邀请了专家学者在线上进行党课教学,党员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并且可以进行实时互动交流。
这种“微党课”形式不仅方便了党员们的学习,还提高了党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再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案例。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需要不断创新。
某企业为了增强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开展了一次“岗位技能大赛”。
通过这次大赛,不仅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还增强了员工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案例。
学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阵地,而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需要与时俱进。
某高校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开展了一次“创新创业大赛”。
通过这次大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新时代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以多个案例来探讨如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一、创建“红色先锋”新型组织在德州市文化中心,一群儿童和青少年正在参加“红色先锋”活动,他们正在学习和实践革命烈士的信条,并且通过演讲、歌曲演唱等形式传递出去。
这是一种由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为主要成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也是新型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的创新应用。
这种以革命烈士的精神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有着强烈的思想引导作用,能够深入人民群众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众思想道德素质。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党员教育“五四青年节,我要向青春发起进攻”,这是一名年轻党员在微博上分享的一条状态。
这种用互联网手段进行党员教育的方式,成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典型。
以前的党员教育给人们传达的往往只是以往党员的历史和那些“陈规旧章”,而现在我们可以结合网络上的文化、社会以及国际政治等话题,用全新的方式触及党员的思想和精神领域。
这种形式迎合了新时代下年轻党员习惯了的交流方式,更好地加强党员的思想认同。
三、高校化学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在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系,曾经有一个名为“感恩师长,传承爱国情”的爱国主义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许多年轻的大学生亲自模拟实验营,进入全国道德模范和各种未来科学家的家庭,向他们讲述自己的学习和科研经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出一份力量。
这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深度参与学生和社会,强化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并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
四、数字化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数字化思想政治工作也迅速的崛起。
在湖南省教育厅开展的数字化思政工作创新案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数字化思想政治工作创意。
包括爱国主义知识电视游戏、针对中小学生的多媒体数字化板报展示和高等植物反义术语在线解释等等。
思政实践活动创新案例
思政实践活动创新案例思政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下面列举了10个以思政实践活动为题的创新案例,以供参考。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政实践中,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农村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现实,关注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农村学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增强学生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二、举办主题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思政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表达。
比赛可以设置不同的主题,如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对思政问题的兴趣,提高思辨能力和演讲表达能力。
三、开展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义务劳动、环保宣传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社区、学校等地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四、组织辩论赛举办思政辩论赛,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对某一思政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辩论赛可以设置不同的话题,如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等,让学生在辩论中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五、开展青年讲坛活动组织青年学者、专家等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当前的重大思政问题,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青年讲坛可以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思政观点和思考方式。
六、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和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红军长征纪念馆等,通过亲身感受红色文化,加深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认同。
七、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可以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或企业家来校进行创业经验分享,同时提供创业培训和资源支持,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提高创业能力。
八、开展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思政类社团活动,如辩论社、读书社等,提供一个交流思政观点和锻炼能力的平台。
思政课形式创新的事例
思政课形式创新的事例
思政课是我国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传统的思政课形式往往呈现出单调、枯燥的特点,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因此,许多高校开始探索思政课的形式创新,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下面介绍几个思政课形式创新的事例。
1. 班会+微信群
某高校的思政课采取班会+微信群的形式开展。
每周一次的班会上,由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行动,班级团结互助意识得到提升。
课后,学生将班会内容分享到微信群中进行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思政课的理解和参与度。
2. 跨学科合作
某大学的思政课采取跨学科合作的形式。
每周一次的课程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授课,既有法律、哲学等学科的知识,也有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的表现。
通过跨学科合作,学生在思想和文化层面上得到了全面的启发和提升。
3. 线上课程+线下实践
某高校的思政课采取线上课程+线下实践的形式开展。
线上课程包括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和反复回顾。
线下实践则包括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形式,学生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深化了对思政课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以上几个思政课形式创新的事例,可以看出,思政课的形
式创新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同时,思政课形式的创新也需要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创新工作案例获奖名单(5篇材料)
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创新工作案例获奖名单(5篇材料)第一篇: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创新工作案例获奖名单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创新工作案例获奖名单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3 江西农业大学4 南昌航空大学5 井冈山大学南昌理工学院7 江西师范大学8 江西中医学院9 华东交通大学10 赣南师范学院一等奖积淀底蕴、以文化之——打造“前湖”文化品牌繁荣发展大学文化目标化牵引、课程化建设、特色化服务、规范化推进——以“大学生村长助理服务团”为平台创新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3+1”校企合作模式下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树道德标杆、建精神平台,弘校园正气,谱感动之歌——记“感动昌航”魅力大学生评选活动追寻先烈足迹,挖掘红色资源,弘扬井冈精神,唱响红色旋律——“井冈山的红色传说”采风社会实践活动八年兼程、军魂育人实施“1+3”模式选聘辅导员,创新辅导员用人思路及方式实践双惟、赢在终点、积极构建高校素质教育新模式——双惟实践班孔目湖讲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新模式立足赣南老区,扎根客家摇篮,坚持以“精气神”文化办学育人二等奖井冈山大学 2 南昌大学科技学院 3 江西理工大学 4 江西教育学院5 江西师范大学 6 华东交通大学 7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8 南昌工程学院9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10 南昌工程学院 11 宜春学院 12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财经大学 14 景德镇陶瓷学院 15 华东交通大学 16 江西财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的好载体——音乐舞蹈诗史《井冈山》建设网上党支部,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建立学生工作“师生网络互动平台” 家庭生日party “感动师大”人物评选建立互学互帮机制,实现共融互补目标“爱心超市”搭起连心桥创新文化建设载体打造水文化品牌,营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运用“PDCA循环法”,创建“星级党员责任区”,实现“一名党员一面旗” “新闻热点课堂面对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闻教学”模式之创新实践“道德法制剧” 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的运用网络面对面——构筑三位一体的绿色空间,创建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校园一次特殊的家访构建永葆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新机制传承绿色梦想,引领思政新风—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案例南昌大学 18 南昌大学 19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21 九江学院 22 江西理工大学 23 江西农业大学 24 新余高等专科学校 25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26 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28 江西师范大学 29 江西农业大学 30 江西蓝天学院 31 宜春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文化育人自助模式,培育有文化的国际使者—“周末之约•文化快车” 红为魂、诗为形——“红诗会”引领校园红色文化国旗日日升、好事月月评、红歌年年唱——围绕主旋律构建德育长效机制“四个一”特色活动,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形势政策网络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成长创新工作案例一重身份、双重管理、多个舞台“一联系一”模式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沐浴经典,成才成人教育工程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宗教信仰,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打造“昌海特色”国防生培养模式让心灵阳光普照创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讲师团,夯实素质基础全省首家心理沙盘的启用使心理咨询工作取得新突破神奇的“优点轰炸”——基于寝室的团体心理辅导系列活动之一建立三级预警干预网络,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南昌大学科技学院 1 江西蓝天学院 2 江西蓝天学院 3 赣南医学院4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 5 南昌大学 6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7 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9 赣南医学院 10 南昌航空大学宜春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唱响青春,歌颂祖国,以青年的名义——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三等奖以“特色示范楼”建设为载体,提升公寓文化品位,强化宿舍育人功能组建全国首家残疾学生社团,为残疾大学生提供发展舞台励志照亮人生、服务奉献社会——用红色苏区精神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133”模式探索五项措施打造高素质专职辅导员队伍以青年的视角走近青年,以青年的声音引领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契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关于开展辅导员读书活动方案案例班级“挂钩”活动育人谱新篇爱心传递,让生命更坚强——“贫困大学生励志文化周”社团建设创新案例聆听学者心语,感受思想魅力做好主题班会教育,助飞大学生健康成才建立心理委员工作站开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机制江西农业大学 15 井冈山大学 16 江西师范大学 17 南昌航空大学18 井冈山大学 19 江西中医学院 20 上饶师范学院 21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24 华东交通大学 25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26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27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8 江西师范大学 29 江西中医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学长辅导制度建设与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青年和谐成长——教育学院《大学生成长专题》课程案例加强网络舆情机制建设,发挥网络思政教育功能洞悉学生思想动态,引领学生时代潮流——记卧龙网网络思政教育做特殊“减法”培育学生创新能力打造学习法律知识的奇葩——“今月说法”特色创新活动利用历史人物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浅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实践全面启动“新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开展“六个一”活动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运作模式思想碰撞,让廉洁在青春里扎根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构建以区校共建为主要载体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问题解决取向心理咨询理念在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应用的案例报告春风化雨引领校园舆论,润物无声创新思政教育“5+2”学生党建工作法的科学实践原创诗歌朗诵会让民族之花开得更加鲜艳——大学生民俗文化艺术节活动景德镇陶瓷学院 31 赣南师范学院 32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财经大学 34 赣南医学院 35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37 江西蓝天学院38 江西理工大学39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40 南昌理工学院 41 赣南师范学院 42 江西蓝天学院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44 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45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用典型引导大学生创业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加强学生信息宣传员队伍建设,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武装当代大学生——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全过程课堂参与教学法为例班级本位心理健康教育的的新探索---班级心理保健员模式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创新在学生社团设立团支部书记(学生党员)创新典型教育,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典型教育见成效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映机制寓教于乐,在快乐中成长走出集体习得性无助的困惑——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案例报告创新思政工作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精心营建心灵港湾组建全省首家“爱心流动血库”,培养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服务学生发展,厚德致用促进成才----我院“爱心社”的创立用名家诗篇滋润学生心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活动创新案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学生抗挫折教育新模式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47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南昌大学 49 赣南医学院 50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51 上饶师范学院52 九江学院 53 江西师范大学 54 九江学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56 江西中医学院 57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58 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60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61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62 南昌航空大学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课堂时政教学”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开展“警民共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湖诗会、海纳百川、感悟心灵:弘扬高雅艺术,构筑青年学生文化的人文高地用论坛搭建平台,用团队凝聚力量——打造专家型辅导员队伍以课堂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专题为形式构建特色鲜明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养成教育方式,构建素质培养途径大学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创新实践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认识自我,寻找人生不灭的灯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创新突出“高职”中心,承扬传统文化,丰富时代精神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拓展思政教育新途径用心指导、用爱奉献——学生的感恩教育与团队意识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案例大学生社交恐惧问题心理咨询个案一例创新创业教育主导作用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江西中医学院 64 赣南医学院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活动品位——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案例感恩、成才、生涯发展:以人为本,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第二篇: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专著)获奖名单附件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专著)获奖名单一等奖(13篇)1、《成才背后——江西省高校辅导员队伍状况调查报告》(南昌大学程样国、舒涛等)2、《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南昌大学王德友、李晓路、舒涛)3、《新时期实现井冈山精神教育价值的新路径》(南昌大学胡松)4、《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江西师范大学冯霞)5、《部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江西师范大学何小平)6、《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江西农业大学何植民)7、《浅析消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危害及对策》(江西财经大学王金华)8、《列宁的国家观与社会管理思想的有机统一》(南昌航空大学孙玉健)9、《井冈山精神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井冈山大学欧阳小华)10、《井冈山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井冈山大学李忠)11、《关于高校“两课”案例教学改革的探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勒系琳)12、《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实现的动力机制》(宜春学院钟添生)13、《论传媒素养教育的特定性涵义与重点性运作》(上饶师范学院郑晓燕)二等奖(33篇)1、《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针——学习《江泽民文选》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南昌大学程样国)2、《优化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主要途径》(南昌大学唐国平)3、《抓好学生公寓管理,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南昌大学谢继荣、张雪萍)4、《社会主义荣辱观探源》(南昌大学郭秋光)5、《网络心理咨询留言2177条分析》(南昌大学陈建华、郑霞)6、《党在中央苏区农村工作的基本经验》(江西师范大学王员)7、《浅论大学教授与大学文化建设》(江西师范大学毛阳芳)8、《高校管理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探析》(江西师范大学肖接增)9、《构建和谐校园六要素探析》(江西农业大学李明)10、《研究生质量观及其保障体系构建》(江西农业大学黄维柳)11、《提高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江西理工大学王小元)12、《创新高校人才培训机制》(江西理工大学朱湘虹)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向度及其现代启示》(东华理工大学华启和)14、《学校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途径的探讨》(东华理工大学何建华)15、《积极发挥高校民主党派组织智力集体团的优势》(景德镇陶瓷学院刘翼慈)16、《浅谈以人为本》(江西中医学院吴剑)17、《论和谐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江西中医学院吴晓明、吴寒斌)18、《浅谈学生干部应培养的几种思维方式》(江西中医学院刘燕)19、《试论中央苏区医学道德的基本精神》(赣南医学院刘善玖)20、《论可持续发展与高校德育教育》(赣南医学院刘仰斌)21、《环境道德引论》(赣南师范学院熊小青)22、《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意义》(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王斌)23、《建设红色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关于弘扬八一、井冈山和苏区精神的思考》(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叶按、胡云、舒醒)24、《关于大学生个人发展和职业选择的调研》(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熊英、王刚)25、《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与引导对策》(宜春学院邓彦、王萍涛)26、《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上饶师范学院赖明谷)27、《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伦理关照》(南昌工程学院陈付龙)28、《以水为涵,和谐共建,营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以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建设为研究》)(南昌工程学院李水弟、黄华)29、《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论》(南昌工程学院杨艳春)30、《华北抗日根据地银行在“产业革命”中的角色转换》(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江旺龙)31、《高校校园文化的活动功能》(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高俊)32、《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思考与实践》(萍乡高等专科学校邱瑞根、邱仁根)33、《儒家的修身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启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曾健生、孙斌)三等奖(44篇)1、《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南昌大学卢忠萍、郜影)2、《关于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江西师范大学陶风华)3、《论邓小平的人力资本使用和激励思想》(江西师范大学曾绍东)4、《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中的作用》(江西农业大学蔡海生)5、《高等院校女学生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探析》(江西农业大学胡军华)6、《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长效机制探析》(江西农业大学赵※刚)7、《探析高校校报“新闻不新”的原因及对策》(江西财经大学胡文烽)8、《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江西财经大学姜红仁)9、《论道德教育的接受机制》(江西理工大学胡龙华)10、《大学毕业生违约心理浅析及应对策略》(江西理工大学程喜中)11、《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创”教学》(东华理工大学李德平)12、《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与教育对策》(东华理工大学章国平、吴小龙)13、《浅议“道德剧”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运用》(景德镇陶瓷学院罗贤娇)14、《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江西中医学院陈丽旦、桂伟、郭业频)15、《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感恩教育》(赣南医学院邓小英)16、《大学精神的阐释——以赣南师范学院“精气神”文化为例》(赣南师范学院邹永华、肖灵)17、《增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实效性的思考》(宜春学院伍忠)18、《论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上饶师范学院王秀章、余启全)19、《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考》(上饶师范学院苗天慧、余国林)20、《网络社会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影响及对策》(九江学院吕龙菊)21、《善待生命,善待自己》(九江学院沈明明)2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首席教师负责制”的探索》(南昌工程学院何克祥)23、《加强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蓝天学院陈庆省)24、《从人的因素的角度看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演变》(南昌理工学院刘剑松)25、《加强和改进高职高专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调查研究》(江西教育学院胡小萍)26、《共建共享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协调发展》(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林顺珠、吴维真)27、《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徐松林)28、《论学校组织凝聚力之隐性流失及其克服》(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张明海)29、《浅析红色资源的精神实质及其现实意义》(新余高等专科学校郭向荣)※30、《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容的特点》(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姚中国)31、《以人为本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价值体现》(萍乡高等专科学校丁文胜)32、《加强人格教育,防止与矫正大学生反社会行为》(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张劲东)33、《农民工权益缺失原因的多维审视》(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廖志刚)34、《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教程》(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张雪黎)35、《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初探》(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彭勇)36、《信息化条件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林木生、姚伟)37、《共谱和谐曲,情系新农村》(江西财经职业学院郭跃)38、《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对策》(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朱欣成)39、《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郭志江、张玉荣)40、《高职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分析与对策》(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饶美娇、张斌才、周玮)41、《谈教师的心理压力与自我调节》(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钟※慧明)4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张晓君)43、《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万云辉)44、《民办高校“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调查报告》(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谭传铭)注:打※号的为专著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案例(新)将熟未熟的红苹果——大学生恋爱分析有人说,大学是恋爱的季节。
优秀高校思政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文化意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我校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以“红色足迹”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案例概述“红色足迹”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地参观、红色故事讲述、红色歌曲演唱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案例实施过程1. 前期准备(1)成立“红色足迹”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
(2)确定活动主题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3)联系红色教育基地,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2. 活动实施(1)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
(2)红色故事讲述邀请老红军、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3)红色歌曲演唱组织学生学唱红色歌曲,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红色知识竞赛举办红色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红色历史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
3. 活动总结(1)组织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分享活动收获。
(2)召开总结大会,表彰优秀个人和集体。
(3)对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四、案例成效1.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通过“红色足迹”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深刻了解了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2. 红色文化传承得到加强活动以红色教育基地为载体,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活动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思想政治工作也越来越需要创新,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变化。
思想政治工作是无形的、普遍的、长期的,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而需要传承和创新,思考和探讨,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创新的角度,分享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案例,从而探讨如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活动作为一名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与分享爱国主义精神,如何为国家的发展和复兴做出贡献,已成为大家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在这个背景下,某大学校园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活动。
为了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学校在安排教学内容中,增加了一些关于国家、民族及爱国主义方面的课程,如《中华文化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在课堂上强调爱国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
同时,学校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探究国家的发展现状和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对国家发展的意识和关注度。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加强学生组织的建设,成立了“爱国主义协会”,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老区,纪念革命先烈等,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能够为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二、强化网络教育平台的异地教育工作随着新冠疫情的出现和爆发,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特别是远程教育,在这个新时代下,成为了学生们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
针对远程教育这一新的形式,许多大学校园针对这一现状,强化网络教育平台的异地教育工作。
某大学为了保障学生的远程教育学习和考试,特别推出“异地教育计划”,开设了多门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并在学生返校前,提前开展免费网络学习培训,提高学生的远程教育能力,并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自身的网络学习教育平台。
三、专业素质服务创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好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思政课教育模式创新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传统的思政课教育模式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明显等。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提高思政课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我国各大高校纷纷探索创新思政课教育模式。
本文以某高校为例,介绍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育中的应用。
二、案例概述某高校为了提高思政课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探索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线上学习+线下教学”为基本框架,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三、具体实施1. 线上学习(1)平台搭建:学校搭建了“思政课教育平台”,包括课程资源、教学活动、交流论坛等模块,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环境。
(2)课程资源:平台汇集了思政课相关视频、音频、文字等资源,涵盖政治理论、道德修养、法律知识等方面,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教学活动:平台定期举办线上讲座、研讨会、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线下教学(1)课堂教学:教师根据线上学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结果评价: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综合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律意识等方面。
四、效果评估1.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对国家、民族、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线上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凸显。
尤其是在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紧张、公共秩序混乱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区,某市某社区开展了“社区和谐共建”活动,通过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活动目标1. 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2. 改善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3. 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情境模拟:通过设置一系列与社区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让居民在模拟情境中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
2. 互动讨论:在情境模拟的基础上,组织居民进行互动讨论,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 实践活动:将讨论出的方案付诸实践,组织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整治、邻里互助等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4. 经验分享:定期举办经验分享会,邀请社区居民分享在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感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活动实施1. 策划阶段:成立活动筹备小组,制定活动方案,确定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2. 宣传阶段:通过社区公告、微信群、朋友圈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社区和谐共建”活动,提高居民参与度。
3. 实施阶段:按照活动方案,组织开展情境模拟、互动讨论、实践活动和经验分享等环节。
4. 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活动效果,提出改进意见,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五、活动效果1. 提高了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情境模拟、互动讨论等活动,居民对社区和谐共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觉遵守社区规章制度,关爱邻里,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
2. 改善了邻里关系:在活动中,居民们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增进了邻里感情,社区氛围和谐。
3. 提高了社区凝聚力: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居民们对社区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社区凝聚力得到提升。
4. 促进了社区管理水平的提升:居民们在活动中提出的建议和方案,为社区管理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推动了社区管理水平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恋爱行为。对大学生谈恋爱要加以教育、管理和约束,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不能只是当有的大学生恋爱越轨时,才加以处理和强调,平时则放任自流。要制定出规章制度、处理措施,做到有章可循,而且严格执行,严肃纪律。
临近毕业的时候,矛盾更加突出。琳琳因为家里的关系,早早签了一家条件较好的公司。而木木却因为大学期间落下了很多功课,不但要补修,也成了找工作的瓶颈,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此时,琳琳家里也得知了他们两人的情况,本就对木木的农村人身份不太认同,再加上木木连找工作也成了困难,立马提出反对。而琳琳此时,也开始改变了对木木的看法。木木在她眼中的光环渐渐褪去,不再是那个口若悬河,神采飞扬的学生干部,用琳琳的话来说,连工作都找不到,怎么值得信任与托付终身?
正值青春妙龄的大学生对爱情充满了浪漫和憧憬,随着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恋爱问题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态度、理想等各方面。大学生谈恋爱已成了校园内现实的问题。没有爱情的学业固然有点枯燥乏味,但离开了学业的爱情,如同在沙漠中播种,缺少坚实的根茎和内容,迟早会枯萎的。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做好该完成的事情,才能使人生更加丰富、充实和有意义。大学生们,发奋发图强吧,事业爱情双丰收定在我们奋斗后的明天!
5、恋爱悲剧增多。恋爱缺乏责任感,导致恋爱走入婚姻的机率较低。有很多大学生不会处理学业和恋爱的关系,爱情至上,厌学、旷课现象增多,严重的甚至不能顺利毕业,耽误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也有的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弱,而期望值又高,易冲动,一旦失恋或受到打击,往往造成爱情悲剧。
如上所述,我院恋爱的学生比例也不低。在这些学生中,不乏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情侣。但是,也存在较多因为没有处理好恋爱问题,而导致学习、生活一塌糊涂,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以至于想要退学,远离校园的个案。当然,最后在学院领导,辅导员的关心帮助下,问题得到了基本圆满的解决,但是,这些案例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做为辅导员,应该怎么去为学生在感情问题上,做一个好的导向,在学生遇到感情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其排忧解难。
4、注意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据调查统计,以最终结婚建立家庭为目的而谈恋爱的大学生只占30%,恋爱目的多种多样,有觉得别人都谈恋爱自己没有谈没面子的,有为了摆脱寂寞的,甚至有为了打赌去追求某个女生的。他们只注重恋爱过程的情感投入和体验。现代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此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这种缺乏责任感的恋爱其实十分危险。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意导向引导,尤其是婚姻法知识教育。加强学生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恋爱与否和学生的理想、事业心紧密联系。我们要引导学生追求事业、理想和前途,使其认识到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人生的全部,因此不能只顾儿女情长,荒废学业和前途。其次,要教育恋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彼此间以诚相待,忠贞专一。再次,要引导他们恋爱应格调高尚,行为端庄,一方面促使他们把恋爱化作激励机制,督促自己进取向上,一方面教育他们文明恋爱,给别人以清新愉快的感受。
二、案例分析
1、人物四川宜宾一个偏远的山区。木木成绩较好,口才也不错,算得上一个帅小伙。进校的时候,木木本来有满腔的抱负,准备在大学里大展鸿图,并且加入了学校学生会,然而,在一次学生活动中,木木认识了其他学院的一个城市女生琳琳。琳琳主动向木木表示了好感,没有多长时间,两人就手拉着手,一起吃饭,一起上自习,成为众人眼里甜蜜的情侣。
3、结局
最后,学院领导与辅导员为木木争取了了一个较好的就业机会,木木也及时的调整了心态,在笔试与面试中展现了较好的一面,最终如愿获得OFFER。签约以后,木木跟辅导员说:因为这段不成熟的爱情,使他失去了很多,但是,因为学院领导的关怀,让他及时的走了出来。他很感谢学院,感谢辅导员。他会努力的学习与工作,并且也会期待日后找到真正属于他的爱情。
2、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校园文明行为。大学生的特点是年轻、精力充沛、思想活跃。但是其各方面还不是很定型,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势在必行的。一是要通过利用板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卡拉OK、文艺演出、漫画等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活跃身心;二是加强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大学的网络资源,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性健康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端正恋爱婚姻的态度,调节同学因恋爱受挫而引起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衡,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
将熟未熟的红苹果
——大学生恋爱分析
有人说,大学是恋爱的季节。然而,正值青春韶华的大学生,对于爱情的理解并不是很全面,甚至有些存在很大的误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大学生又应如何对待爱情、追求爱情,这是每个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大学生恋爱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处理好复杂的感情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恋爱周期短,频率高。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恋爱中的“短平快”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一个特征。成功率低,有少数大学生把在大学里恋爱视为在经营“实验田”,“恋爱专业户”也出现了。频繁地更换恋爱对象成为了一种时尚。甚至有人以计算自己在大学期间交往了几个朋友为乐。
3、在爱情问题上追求不切实际的浪漫与完美。受电视电影、言情书籍等的影响,大学生虽然基本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但仍然为了追求浪漫挥金如土,曾有案例,有同学为博女朋友一笑,大办生日宴,一晚上花掉2000多块,而其一个月的生活费也不过600。
木木说对这段感情付出了太多,他努力想挽回,然而琳琳拒绝再见他。木木心灰意冷,每天除了在寝室睡觉,就是到琳琳寝室下等琳琳,寝室同学不给其打饭就不吃,疯狂地给琳琳打电话,终于有一天,当琳琳在电话里骂他孬种,并关机以后,木木一口气喝了一整瓶白酒。
发现木木昏迷以后我们立即把其送到医院。当时已经是酒精中毒,医生立即对其进行了抢救,不幸中的万幸,木木终于清醒过来。然而,木木拒绝与我们交谈,沉默,还是给琳琳打电话,然而琳琳还是拒接。
琳琳开始避开木木,开始说要补习英语,后来干脆回了家。并且,与其另外一个男同学有密切的接触。木木一方面因为找工作不如意,另一方面,也因为琳琳的态度开始心慌意乱。木木认为,他跟琳琳之间是有深厚感情的,因此,对于其他同学告之他说琳琳与另一个男生有较多接触时并不相信。然而有一天在校园里,木木终于发现琳琳与该男生手挽手散步,而不是之前跟木木说的去自习。木木冲动的跟该男生大打出手,差点把对方的牙齿打掉。
三、创新思路与建议
这个个案有点极端,所幸的是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校园里还有很多谈恋爱的情侣,当然不是说每一对都造成了不好的后果,但是,大部份的校园恋情,都对学生的学业,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针对大学生恋爱问题,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思考,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教育和管理,使学生们对恋爱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健康的身心状态投入大学生活中去,争取早日成材。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大学生恋爱现状调研
经过我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以及工作期间进行的系统调研,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了解到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基本现状,具体内容如下:
1、爱情至上,且公开化。有些同学把爱情放在第一位,把爱和被爱视为人生的极点,认为“没有爱情,活着就没有啥意思”,整天沉溺于卿卿我我之中,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漠然处之。在恋爱过程中往往产生很多的消极影响,有的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成绩下降,有的只有“两人世界”,脱离集体,影响了正常的同学交往。而且一旦失恋以后就悲观厌世,精神萎靡,认为从此生活没有了意义,学习没有了动力。在恋爱中,一些同学抛开了应有的矜持与含蓄,表现得越发投入与大胆,在教室、食堂、操场等公众场合旁若无人,拥抱,或者亲吻。这种表现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破坏了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然而,两人时有小吵小闹,木木家住农村,上大学其父母只承担了基本的学费,生活费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奖学金和平时的助学金,琳琳对这个就有很大的意见,总觉得自己的男朋友不够潇洒,比如琳琳生日,就希望木木能够请自己寝室的姐妹办个生日派对,然而,这笔开销对于木木而言,无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木木为了让琳琳开心,跟同班同学借了1000块钱,请琳琳寝室所有姐妹吃饭、泡吧,自己则啃了一个月馒头。还有,琳琳家境较为优越,也没有为以后的工作发愁,在大学期间,根本没有考虑以后继续深造,也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英语等方面,因此,琳琳空出了一大把时间,希望木木能够多陪她,而木木进校伊始,就为自己定下了大一过四级,大二过六级,考研等等目标。经常因为木木要去自习室,而琳琳要求去逛街,造成两人之间的争吵,到最后往往是木木妥协。以至于到大三,木木才勉强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在这种情况下,学院领导以及辅导员用真心去关怀木木,在其住院期间,为木木熬粥,每天到医院看望木木。木木终于在一次大哭之后跟辅导员道出事情原委,辅导员没有立即批评或指责木木。等木木出院,心情较为平静以后,才与木木进行了多次细致的谈话。先是从木木的观点去分析琳琳的想法,告诉木木,他们的爱情没有坚实的基础,是经不住考验的,一旦遇到现实的问题,立即会土崩瓦解。并且举了很多现实的例子,让木木明白,这么些年来,为了这段感情,木木已经失去了很多机会,现在面临毕业,木木更应该考虑的是就业,只有有了现实基础,才有可能盛开爱情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