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12课《_诗经_二首》之《蒹葭+》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_诗经_二首》之《蒹葭+》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蒹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蒹葭》课文,理解其意境和情感。

2. 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诵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2. 学习诗歌的赏析方法,如重章叠句、意象分析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蒹葭》所表达的深切爱恋之情,体会古人的情感世界。

2. 认识并欣赏《诗经》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掌握诗歌的赏析技巧。

(二)教学难点1. 诗歌中多音字、生僻字的读音和意义。

2. 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如“蒹葭”、“伊人”等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诗歌背景介绍(1)引入《诗经》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蒹葭》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之一,属于《诗经》中的“风”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

(2)简述《蒹葭》的创作时期,即先秦时期,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历史厚重感,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2. 诗歌主题引导(1)通过提问“你们认为这首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2)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蒹葭》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深切思念和追求,以及追求过程中的艰辛和无奈。

3. 诗歌意象感知(1)展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诗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引导学生想象深秋时节的芦苇和霜露景象。

(2)通过描述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蒹葭”作为诗歌的起兴,是如何引出对“伊人”的思念和追求的。

4. 诗歌情感体验(1)播放《蒹葭》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分组讨论,每组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新课呈现1. 课文朗读与正音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蒹葭》,这是一首来自《诗经》的古老诗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给人以清冷之感。

秋水——崎岖、蜿蜒、清冷。

成语有望穿秋水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2)这些景物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明确:凄清、迷离(3)请你运用散文笔法描绘一下这幅画面。

2、追寻伊人的过程。

在这苍茫凄清的背景下,主人公出现了,他的心情如何?请结合具体语句体会。

(1)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坚定——方、湄、涘,地点空间的变化,说明他追寻得坚定而执著(2)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和坚定、执著(3)“宛”字,好像仿佛之意;央、坻、沚的变化——说明追寻而不得时、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惆怅、凄凉、孤独的心情。

3、那么主人公追寻的伊人到底是谁呢?(对于课本思考与练习一的讨论)——主旨的多义性、模糊性,使诗歌更具一种朦胧美。

总结:无论是从诗的写景、具体事情的铺叙、主旨的不确定性,都使本诗给我们留下了朦胧凄美、委婉有致的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更深入了,再一次朗读本诗,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化的理解来。

朗读的共同体会: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现险阻重重;④“宛在”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三、技法探究明确作用《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种,另外,重章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等,也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

这首诗反映出以上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

(见课本思考与练习二)(着重于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分析)1、起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2、重章叠句的运用,作用:(1)从乐调上看,一唱三叹,增加了韵律的和谐回环之美。

(2)从表达效果上看,反复吟唱,使诗意逐步加深,诗所抒发的感情也越加强烈,加强了感染力量,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蒹葭》教学设计教学课题水边的爱慕与追寻——《蒹葭》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分析①课标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指出,第四学段(7-9年级),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在“梳理与探究”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

在课程内容部分,本课属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诗文方面内容“策划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学业质量水平部分,要求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与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同时“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语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可见,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都要求,在学习诗歌时,应关注文学积累、语言特点和主旨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

②教材分析《蒹葭》出自《诗经·秦风》,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和比、兴的写作手法手法歌咏真挚、美好情感,给人以怦然心动的感受。

同时,诗中“伊人”意象的多样解读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很适合用来训练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a.单元位置《蒹葭》位于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怡情养性”为人文主题,整合了五篇古诗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强调通过阅读这些诗文,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八年级语文下册12 《诗经》二首(第二课时)(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12 《诗经》二首(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
学生准备:课下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如果说《关雎》是一支爱情进行曲,那么《蒹葭》就是一场爱情马拉松,它描写了主人公对“伊人”不懈的追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蒹葭》,用学习《关雎》的方法,来重走这一段经典的爱情马拉松之路吧。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诗经》二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诗经》二首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诵读《蒹葭》,读出节奏和韵律,疏通文本。
2.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内在的情韵
重点
诵读《蒹葭》,读出节奏和韵律,疏通文本。
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内在的情韵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讲授法
四、精读细研,分析问题
1.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主人公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教师进行引导、补充、总结)
五、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
1.《蒹葭》中的景物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2.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六、课堂检测
1.下列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窈窕淑女(文静美好的样子)左右芼之(挑选)
B.君子好逑(配偶) 寤寐求之(日日夜夜)
C.白露未晞(干)在水之涘(水边)
D.蒹葭采采(采摘)道阻且跻(高)
2.下列“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寤寐求之B.琴瑟友之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让我深感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诗经二首:蒹葭》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古典诗歌教学的挑战与魅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被激发起来,但在理解和鉴赏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把握,我意识到在讲解《蒹葭》这首诗时,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其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对《诗经》整体框架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蒹葭》在其中的地位和价值。此外,对于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和修辞手法,我应通过更多实例进行讲解,以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蒹葭》的意境、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蒹葭》相关的情感表达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实践。学生们尝试运用《蒹葭》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诗歌。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经》的基本概念。《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它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学习诗歌表达的重要依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蒹葭》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渴望和思念。这个案例展示了古代诗歌在实际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古代人民的情感世界。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蒹葭》公开课教学设计二十四节气白露之后还有寒露。

不违农时。

大概就是农耕生活的真实需要。

曹操在《短歌行》里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暑假里未完成的一个教案,现在重新打开《蒹葭》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灵感。

此时南方的人早就秋衣穿在身。

人生苦短,你为何苦苦追寻一些东西,求不得,放不下。

人生实在苦。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一、导入师:寒露过后,同学们最近对天气有什么感知呀?生:有点冷师:秋季的凉意,这是真切的感知。

你们穿上了秋季的校服抵御这份秋天的凉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发生在秋季的诗歌。

请你们大声的自由地朗读诗歌。

在声音里感受《诗经.秦风.蒹葭》带给我们的诗意。

二、初读知《诗经》特点师:我发现同学们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一章的时候,你们的声音都很和谐,听起来朗朗上口。

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吗?我们找一找每一句最后的一个字,苍,霜,人,方,之,央。

你们写一写这些字的拼音,看一看有什么发现?生:苍、霜、方、央。

这四个字的韵母相同。

师:这就是诗歌中的音韵和谐,采用相同的韵母。

原来,同学们在朗读的过程里中就体会到了《蒹葭》的特点之一,音律和谐。

(板书)看人先看外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诗歌的外在,你们有别的发现吗?数一数每一句的字数,几个字?生:四个字比较多,还有五个字。

师:对,这也是《蒹葭》的特点之一:四言为主。

停顿为二/二,二/三(板书)在朗读的过程里,需要注意诗歌的节奏!还有没有别的发现?这位同学你来回答一下?生:《蒹葭》一共有三章,每一章只有少数的字发生了变动。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教案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朗读他们选择的诗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经》诗歌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探讨如何将古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应用到现代生活中。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感受《诗经》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培养对我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5.通过对两首诗歌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诗经》二首,使学生深入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培养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境、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审美体验,培养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经》的基本概念。《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关雎》这首诗。这首诗通过比兴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赞美,展示了《诗经》中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歌的字词理解:《关雎》和《蒹葭》中的生僻字、古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识记,如“关关”、“雎鸠”、“蒹葭”、“苍苍”等,以及这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两首诗歌表达的爱情、婚姻观念,以及它们在古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
-诗歌的艺术手法:分析比兴、对仗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在表达情感、营造意境中的作用。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蒹葭》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2. 理解《诗经》中“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形式在本诗中的运用,体会诗歌幽远朦胧的意境。

3. 理解“伊人”形象的多义性,感受追寻是生命永恒的姿态。

二、教学重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在水一方》,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

•这首歌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板书“蒹葭”。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共305篇。

2. 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歌的大意。

《蒹葭》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翻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 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 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注意字音和停顿。

•蒹(jiān)葭(jiā):芦苇。

•溯(sù)洄(huí):逆着河流向上游走。

•道阻且跻(jī):道路艰险且升高。

•晞(xī):干3. 深入研读:•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每章第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表现追寻者的惆怅之情。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蒹葭》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诗经>二首》中的一篇。

本单元所选的是古诗文,有的记事,有的记游,有的状物,有的抒情。

阅读这些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因此本单元课文要加强诵读。

要反复读,熟读以至成诵。

在熟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经》的语言比较优美,含有哲理,内蕴丰富,要指导学生注意学习课文的语言。

《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诗是生命永恒的琴弦,诗是生命永远的海洋。

不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诗语即心语,读诗是一次心的交流和沟通。

因此也就赋予了诗丰富的生命内容和思想内涵,这切合新课标对诗词鉴赏的要求,领悟作品的内涵,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和情窦初开的敏感期,感情很丰富,对情感也处于迷惑时期,不知如何表达。

孩子们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对于《蒹葭》这首爱情诗,孩子们是感兴趣的,同时又是羞涩的,不好意思表达见解,生怕别人看穿自己的心事。

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不能过分限制孩子的思绪,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畅所欲言。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品味诗歌的意境。

3.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形式。

4.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执着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2.难点: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形式。

五、教学方法与工具1.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合作探究法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课件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渲染情境,导入课文:那是一个深秋的清晨,晨雾朦胧,芦苇飘荡,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河畔,为他心中的恋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这首歌的歌词灵感就来源于我们今天要学的《蒹葭》。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中的名篇,描绘了一幅唯美而感伤的场景:深秋的清晨,主人公在长满芦苇的河畔苦苦追寻心中的“伊人”,而“伊人”始终飘渺模糊,可望而不可即。

《蒹葭》的美贯穿它的音律、意象和人物,《2022年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提出“在语文学习学生通过感受、欣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所以,对本诗歌的解读着重放在欣赏诗歌的意境美上。

二、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在读中生疑,读中释义,读中品味。

其中伴随着教师的启发、引导、提问、解说等活动一起进行的,朗读带动讲解,讲解促进朗读。

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韵律之美;2.品读诗歌,体会意境之美;3.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伊人”的意义,体会诗人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读诗歌,体会意境之美;教学难点: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伊人”的意义,体会诗人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法、赏析法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蒹葭》)《诗经》是一曲不朽的生活乐章,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道:“《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风是指国风,也就是国风中写的最美的,那这首诗究竟美在哪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蒹葭》之美。

(二)关于《诗经》1. 《诗经》概括:《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

2. 《诗经》类型:风、雅、颂“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宮廷宗店祭祀。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诗经二首之蒹葭》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诗经二首之蒹葭》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诗经二首之蒹葭》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诗经》无疑是一部瑰宝。它以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诗经二首之蒹葭》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诗歌,以其优美的意境、深刻的寓意,为学生提供了品味古诗词之美的机会。本案例旨在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蒹葭》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运用教育专业用词,以人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蒹葭》的内涵,体验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3.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们将对以下内容进行总结:
1.《蒹葭》的基本内容、韵律特点、意象分析。
2.《蒹葭》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价值。
3.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精彩观点和感悟。
4.学生在本次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感知体验。
4.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如诗词朗诵、角色扮演、创作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蒹葭》中所传递的诚挚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2.通过学习《蒹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美好事物的重要性,追求真善美。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于《蒹葭》的学习,我们将创设具有古风古韵的教学情景。通过教室环境的布置,如悬挂古诗词书法作品、摆放古典乐器等,营造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学习氛围。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古风音乐、展示与《蒹葭》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2课《诗经》二首之《蒹葭》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之《蒹葭》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蒹葭》的基本概念。《蒹葭》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它属于《诗经》中的风雅颂分类。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蒹葭》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分析诗中的比兴手法和象征意义,了解它如何巧妙地传达情感。
第12课《诗经》二首之《蒹葭》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第12课《诗经》二首之《蒹葭》教案,选自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蒹葭》全文诵读与解析:通过对诗歌的朗读,感受古文的韵律美,理解诗意,掌握重点词汇(如:蒹葭、伊人、水一方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蒹葭》,掌握文言词汇,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蒹葭》的艺术特色,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诗经》的文化背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理解诗歌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中的比兴手法和文言词汇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作一首以思念为主题的现代诗,借鉴《蒹葭》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诗经》二首之《蒹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思念亲人或朋友的情况?”(举例说明)这种情感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蒹葭》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达思念之情的。

第12课《蒹葭》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蒹葭》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蒹葭》教案一、课时课型课时:45分钟课型:诗歌鉴赏课二、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通过诵读感受诗歌音韵的和谐,句式的回环往复,体会《蒹葭》的语言美,并且掌握诵读技巧。

2.情境教学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朦胧的意境中探究“伊人”的多重含义。

3.点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厘清诗歌内在逻辑,把握主人公的情感以及深入“伊人”形象。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能够运用注释和工具书准确地读写蒹葭、溯洄、晞、跻、涘、坻、沚等词语,并且能概括文章大意-在诵读中判断《蒹葭》的比兴手法,体会《蒹葭》回环往复的节奏和韵律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能归纳诗歌朗诵技并应用到具体朗诵中-通过小组讨论,能够深入诗歌描述“伊人”的深层次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追寻“伊人”过程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归纳并学习主人公执着追求不放弃的精神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诗歌(2)理解“伊人”的深层次含义2.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朦胧的场景和意境(2)理解“伊人”的深层次含义五、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和技能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领悟能力,但对于情境体会方面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图片和音乐来渲染氛围,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

但是《蒹葭》这首诗歌场景朦胧,意境含蓄,学生要真正领会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2.对学习内容的态度对于青春的孩子来说,《蒹葭》爱情诗的主题会引起孩子们的情趣,但是多数学生面对爱情诗时会有羞涩和不敢表达见解的想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激发表达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设计同学们,图片上的植物大家知道叫什么吗?没错,就是芦苇,那它呀还有一个别名叫蒹葭。

我们可以看到布满芦苇的水边是非常美丽的,那早在先秦时期就在这样的水边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

创设情境,学图歌一悉1.多种形式朗读(强调)引导学生明确朗读技巧之一:读准字音。

第12课《诗经》二首之《蒹葭》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之《蒹葭》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提高导入环节的趣味性和生活化,让学生更快地投入学习。
2.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诗词创作能力。
4.优化问题的设置,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
5.注重鼓励和表扬,关注学生的疑问,确保他们学有所获。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爱情诗,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对意中人的渴望和追求。这种表现手法是古代诗歌的特点之一,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蒹葭》的具体内容。诗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句子,不仅描绘了景色,也隐喻了诗人对“伊人”的深情。通过分析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艺术魅力。
其次,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案例来解释《蒹葭》的文学特点,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讲解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诗词创作非常感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然感到困难。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5.强化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感受《蒹葭》中的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歌的韵律美:通过诵读《蒹葭》,让学生感受古风的韵味,掌握其韵律特点,如重章叠句、节奏感等。
-文学手法:分析《蒹葭》中的赋、比、兴等表现手法,理解其在诗歌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3.学习并掌握《蒹葭》中的生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4.领悟《蒹《诗经》中的其他诗歌,体会《诗经》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第12课《 诗经 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 诗经 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12《蒹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诗歌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特点;2.品味语言,理解诗境,体会诗歌主人公执着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学生预习准备】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3.了解一些《诗经》有关的文学常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在水一方》。

课前同学们听到的歌曲是《在水一方》,老师第一次听到这首歌还是十几岁的时候,它是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歌,“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悠悠的旋律,美美的歌词,曾让年少的我心神荡漾,后来才晓得这首歌的歌词脱胎于《诗经》的《蒹葭》一诗,于是,迫不及待地找来读,对古典诗歌的亲近,对《诗经》的喜爱,便由此开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经》中的这首名篇《蒹葭》。

《诗经》简介《蒹葭》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的创作年代是2500年前,大约从西周中叶到春秋中叶。

《诗经》包括305篇,简称《诗三百》,《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风”指的就是当时的十五国,“十五国风”。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蒹葭》选自《诗经》的“秦风”。

二.初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味)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自读诗歌。

2.两名男同学诵读。

(点评关键词:语速/语气/节奏/意境美/身临其境)3.一名女同学诵读。

(点评关键词:女声柔柔绵绵,男声有力量感。

)三.赏析(过渡语)刚才在读的过程当中,三位同学把2500年前流传下来,埋在我们身体里面的那种诗兴,读出来了。

三位同学们很好地控制了诵读诗歌的语速、语调,然后把那种“身临其境”的意境的感觉读出来了。

你们感觉出来了没有?(一)读诗找规律1.章节中词语的变化问题(1):刚才三位同学读了,我们来看,这首诗,它有什么特点?课下我问同学的时候,你们背会这首诗没有,好背不好?他说,你说什么?(它非常的有规律),非常有规律,它有什么规律呢?问题(2):我们来看,这首诗,诗歌里面它要分章节,这首诗分为几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三单元《诗经二首-蒹葭》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三单元《诗经二首-蒹葭》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诗句。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蒹葭》中的自然景物与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诗句、理解情感,并启发他们的思考。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对诗句创作表现得较为积极,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创作时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诗句的内涵和情感表达。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情感体验和内容丰富性。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交流中能够相互启发,碰撞出不少精彩的见解。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依赖性强。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下一次的教学中尝试采取更多激励措施,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观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诗经二首-蒹葭》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和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学生对《诗经》的了解普遍较为浅显,对古代诗歌的韵律、词汇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帮助学生搭建起扎实的文学基础。
在讲授过程中,我尝试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但发现部分学生在分析诗句意义和情感表达时仍显得吃力。这让我意识到,对于这类抽象的文学内容,需要设计更具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句韵律与节奏感:使学生掌握《蒹葭》的韵律特点,如重章叠句、对仗工整,并能朗读时体现诗歌的节奏美。
-词汇理解与运用:《蒹葭》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如“蒹葭”、“苍苍”、“白露”等,需学生理解其本义和引申义,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教材分析】《蒹葭》整首诗以四言为主,多用押韵,重章叠句,反复咏唱,一步步把诗人的惆怅,凄婉、深沉的相思之情推向高潮。

案例中,我以歌曲《在水一方》和芦苇画面激情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展示出学习目标,让学生回顾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再通过解题,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赏析全诗,这四个方面分别是:诗歌的音韵美、意象美、情感美和理趣美。

最后,在课堂检测和施航的《兼葭》歌曲中,再次让学生体味整首诗的“美”,从而达到背默的目的,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教学内容小结,布置作业,最终实现课后巩固。

【学情分析】疫情之下,想要保证教学质量,不仅要把知识点传授好,更要把学生管理好。

而线上教学,学生在上课时,到底有没有认真上课,老师无法进行有效管理。

或许,不自律的学生即使是看着视频,但是面对网上更具诱惑力的游戏、电影,他们也很难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所以警醒家长,非常时期已经开学,请跟进管理。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学生的表达习惯和理解方式都不一样,线上教学,教师无法保障自己讲解的知识能够被学生百分百地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通过课堂提问、课下作业等方式来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获取来自学生的反馈,以此来改进教学方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好的教学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

在线上教学环境下,学生只看到老师扁平、单调的电子影像,只能机械地接受电脑里老师的教学。

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要准确地读出诗文节奏,并理解有关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的不同,能概括出内容要点,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在赏析诵默中体悟诗文中的形象和语言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和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能力。

1.学习特征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2.学习习惯自律学生能主动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自主学习能力弱者,与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有关。

3.课前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自读,对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结合文下注解以及有关工具书初步落实好,再在通读中体味诗的内容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接受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诗经》的有关文化常识,识记并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和用法;感受诗的美,提高对诗的赏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吟诵一涵咏一体会一点拨一引导一拓展”,感受诗意,积累品读诗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美好、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诗经》(收集《诗经》的有关材料并识记有关知识点,《诗经)的历史地位,摘录诗歌的起止范围,篇数,体制内容,表达方式和艺术特色等有关文化常识,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六义”或“六诗”)(2)赏析诗的“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理趣美。

反复朗读中,从诗的意象、意境和情感三个方面逐一地进行引导体悟,加上PPT中自始至终的画面提示和音乐熏染,让学生在浓浓的气氛中愉快学习,在探究中达到对诗歌“美”的掌握。

2.难点讲授赏诗的一般方法,在引导鼓励中,在图文并茂的PPT中。

激发学生对诗的感知兴趣和求知欲,再通过课外的拓展训练,学以致用,实现赏析能力的不断提高。

3.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播放舒缓优美的歌曲《在水一方》视频和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指出《诗经》在中国诗坛的地位。

)导语:刚才我们听了《在水一方》,婉转悠扬的歌声把我们带进了蒹葭苍花、佳人在岸的优美意境,每当我们吟唱起这些如珠如玉的情句时,我们便荡气回肠,缠意绵绵;每当我们诵读起这些优美朴实的诗句时,我们便被这原始的、不经雕琢的生命和情感所震撼。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诗经·蒹葭》这颗古老而璀璨的明珠吧。

1.说出这首歌曲的灵感从哪里来?2.说出这首诗的出处。

(利用钉钉“分享窗口”功能,播放歌曲《在水一方》,集听、看、思于一体,它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章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使学生对诗意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再以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感受诗歌的结构美、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

这样的导入,会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从而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二、解题,了解《诗经》1.复习检查上节课所学《诗经》的有关内容,为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作铺垫。

2.一两名学生回答自己对《诗经》有关内容的掌握及诗题的含义,其他学生补充。

3.以PPT形式展示《诗经》的有关知识点及“蒹葭”一词的含义,达到强化识记的目的。

三、品读诗的音韵美1.检查字音。

(一学生读需要积累的词语并解说)2.这首诗歌在形式、字数、停顿和押韵上的特点。

明确诗的“重章叠句”的表达形式;了解“重章叠句”是《诗经》中常见的一种表达形式,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3.点名三位同学每人读一节,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4.播放名家的朗读,师生齐读。

四、品读诗的意境美1.积累词语的意思,让学生释译,初步感知诗的意境。

2.提出问题并板书:走近这幅画,你依稀看见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和作用?3.请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这幅淡雅的画。

老师再展示出为这幅画配的优美文字,并要求学生齐读。

4.培养学生用情感朗读课文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五、品味诗的感情美1.运用朗读手段分析诗歌中追求者、伊人的形象,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从中找出有关问题的语句,品味人物形象,入情入境。

)2.老师提问:(学会情感朗读课文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习惯)(1)伊人在哪儿?给追求者的感觉如何?(2)追求者在哪?追求者是怎样追寻伊人的?(3)伊人、追求者各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4)诗人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3.老师小结:整首诗歌给人以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那种凄婉而深沉的相思之情。

六、品味诗的理趣美1.追求者炽热追寻的“伊人”仅仅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吗?还能不能有其它的理解。

“伊人”到底是谁,而一千个伊人心中就会有一千个伊人——是她?是他?是知音?是恋人?是贤者?是隐士?是理想、功业、品质,前途等,不一而足。

可见,《蒹葭》不仅是一首爱情恋曲,更是一阙追求者的歌。

2.从抒情主人公身上你领悟到了什么?探究结果:让学生的批判性反思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

七、课堂检测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多少篇?《诗经》“六义”指的是什么?2.《蒹葭》中开篇点明季节的诗句是什么?3.《蒹葭》写清秋萧瑟景象(环境)的语句是什么?4.《蒹葭》中表现男子对所爱之人不畏艰难险阻的追求诗句是什么?5.《蒹葭》中借交代对象与地点表现相望所爱之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情思的诗句是什么?6.《蒹葭》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含执着炽烈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什么?(老师针对讲的内容,设计出问题,让学生作答。

学生独立思考,在诗中找出答案并齐声读出答案。

)八、唱诵默写老师以歌曲的形式唱出诗内容,并请一位“幕后老师”再唱,把学生再次带入优美的意境中,为后面的背诵默写做准备,学生听唱、跟唱,并诵读默写全诗。

九、教学小结(总结梳理本节课内容,进一步强调《诗经》的特点及对诗歌的一般赏析方法。

)全诗共三节,以四言为主,描写与抒情结合,以ang和i为韵,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重章叠句,反复咏叹,把主人公渴慕,惆怅和凄婉的情绪推向高潮,表现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及、深沉的相思之情。

十、课外拓展(进一步加深对《蒹葭》的理解,通过课下查找资料进一步明确《蒹葭》的艺术地位。

使学生的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将本节所学到的知识,方法以及情感上的体验及时地整理,归纳和运用。

)1.诵读默写《蒹葭》。

体悟诗歌内容,落实课堂内容。

播放音乐,在图文并茂中再次走进诗歌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使自己受到诗歌魅力的重染。

2.发挥想象和联想,改写《蒹葭》,体味诗的魅力。

3.赏析《诗经·木瓜》要求:拟写一个题目并赋予赏析性的文字。

(通过赏析《本瓜》和改写《蒹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赏析能力,巩固教学内容。

示范改写内容;让学生读对《木瓜》的赏析文字。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教学反思】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中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1.注重了朗诵。

诗歌教学就应该是以朗诵为主,不能作繁琐的分析,不能上成练习课。

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诵,让学生细细品味,才能逐步走入诗歌的艺术之美。

在教学时我努力使学生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

2.用优美的歌曲《在水一方》设置情境,课堂气氛好,在线上课堂努力做到了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体会到诗的隽水淳厚的意味。

3.学生深入地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

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叹的手法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4.教学方法上采用自读法、朗读法、探究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综合方式,效果不错。

存在的问题:时间安排上有点前松后紧,在“品味诗的理趣美”和“课堂检测的环节中给学生留的思考时间不够,有点走马观花、灌输的嫌疑。

另外在PTT的制作中,开头的导入部分,应以影片的形式把歌曲和画面结合起来,自动循环放映,那样效果会更好,以后还要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