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大三版)第1章_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大三版)第1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汇总
4、可变性
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表现为人的劳动过程,而人在劳动过程 中会因为自身心理状态不同而影响到劳动效果。
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在相同的外部条件 下,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大小可能会不同。
人力资源的生成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需要人们有组织、有 计划地培养与开发。
5、社会性和可开发性
人力资源和人口资源、人才资源数量关系图
人才资源
人力资源 人口资源
七、人力资本理论
1、基本概念
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
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 力。
人力资本这种体现在具有劳动能力(现实或潜在)的 人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知识、技能、 经验、体质和健康)表示的资本,是需要通过投资才 能够获得的。
人口总量=人口基数× [1+(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的年龄结构。相同的人口总量下,不同的年龄结构会使
人力资源的数量有所不同。劳动适龄人口在人口总量中所占 的比重较大时,人力资源的数量相对会比较多;相反,人力 资源的数量相对会比较少。
五、人力资源的质量
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劳动者的 素质就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质量。
即:素质决定质量
劳动者的素质由体能素质和智能素质构成。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中,智能因素的作用越
来越大,体能因素的作用逐渐降低;智能因素中, 科技知识的作用在不断上升,经验知识的作用相对 下降。
劳动者素质的构成
体能素质
劳动者的素质
智能素质
先天的体质 后天的体质
经验知识 科技知识
非智力素质
心理素质
人力资源将人作为财富的来源来看待,是从投入产出的 角度来研究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关注的重点是产出的 问题,即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对经济的 推动力有多强。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大董克用第三版第章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已整理
资源管理部门已整理
纲要
第一节 管理者概述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
管理者及其分类(1)
管理者就是管理活动和管理职能的承担者。美国学者斯 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者就是那些在组织中指挥 别人活动的人。
根据在组织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将管理者分为三类:
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者的10大角色(1)
角色 分类
具体角色
描述
特征活动举例
挂名首脑
象征性的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 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
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 件
人
际 关
领导者
激励和动员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 实际上从事所有的有下级 训和交往,对下属的工作进行协调 参与的活动
系
与组织外部的机构和人员交往,维护 发感谢信,从事外部委员
人事专职人员和人事专家的增加,使得组织需要设立专 门的部门来进行管理并赋予这个部门相应的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承担的活动
活动
具体内容
战略规划
国际人力资源预测、规划以及并购等
雇佣与招募
面试、招募、测试以及临时性人员调配等
培训与开发
上岗培训、绩效管理技能培训以及生产率强化等
报酬
薪酬管理、职位描述、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激励工资以及职位评价
福利
保险、休假管理、退休计划、利润分享以及股票计划等
雇员服务
雇员援助计划、雇员的重新安置以及被解雇雇员的新职介绍
员工关系与社区服务 员工态度调查、劳工关系、劳工法的遵守以及惩戒等
健康与安全
安全检查、毒品测试以及健康维护
人事记录
信息系统和记录等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类型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人力资源:就是指人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1)劳动年龄:男16~60 女16~55 劳动适龄人口(2)潜在人力资源数量由六部分组成,即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失业人口、暂时不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和其他人口.现实人力资源数量由三部分组成,即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3)影响因素:人口总量、人口的年龄结构(4)劳动者的素质由体能素质和智能素质构成。
(5)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人力资源的数量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的数量一般来说就是其员工的数量对于国家而言人力资源的数量可以从现实人力资源数量和潜在人力资源数量两个方面来计量. 人力资源的质量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劳动者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质量。
两者之间关系1与人力资源的数量相比其质量方面更重要。
2一般来说复杂的劳动只能由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来从事简单劳动则可以由低质量的人力资源从事.3经济越发展技术越现代化对于人力资源质量的要求越高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要求人力资源具有极高的质量水平.4人力资源质量对数量的替代性较强而数量对质量的替代性较差甚至不能代替3、人力资源管理: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4、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团体在组织团体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依据企业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变化,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调整,提高组织或团队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更好,为团体创造更大价值的活动。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1、x理论(性恶论)p51 麦格雷戈会形成严格控制的管理方式,以金钱作为鼓励人们努力工作的主要手段,对消极怠慢的行为采取严厉的惩罚,以权力或控制体系来保护组织本身和引导员工。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1
第一章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人力资源管理导论第一节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及特征(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对于人力资源一般合义的理解,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里选择几种代表性的观点来加以说明。
第一种观点认为,“一般意义的人力资源的含义是,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
第二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地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之总和”。
第三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己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
我们认为,所谓人力资源是指存在于人体的智力资源,是指人类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各种能力的总称。
企业人力资源是指人口资源中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
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而人才资源则指人力资源中具有创造能力的资源。
1代表人才资源;2代表人力资源;3代表人口资源(二)人力资源的特征1、生物性:与人的自然特征相联系;2、能动性:表现在自我强化性、选择性、积极性三个方面;3、动态性:要研究人力资源形成、开发、分配和使用的有效性、动态性;4、智力性:人类的智力具有继承性;5、再生性:它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6、社会性: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应当归整个社会所有。
二、人力资源的构成人力资源有量和质的规定性。
人力资源的量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的数量。
具体来说。
就是指人力资源的载体——构成人力资源的人口的数量。
在谈论人力资源量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将人力资源的质抽象掉,而只关注于其载体——相应的人口的数量。
就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人力资源的数量构成可由下图来反映。
就一个组织来说,其人力资源的数量是指分布于组织内部各个岗位、从事不同性质工作的各类员工数量之和。
人力资源的质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的质量。
人力资源管理讲义(doc39页).doc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一、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一)各类资源的概念1、自然资源:用于生产活动的一切未经加工的自然物质。
如土地、森林、矿藏等。
2、资本资源:用于生产活动的一切经过加工过的自然物质。
如资金、机器、厂房、设备等。
3、信息资源:指对生产活动及其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的事物描述的符号集合。
前两种资源具有明显的独占性;而信息资源则具有共享性。
4、人力资源:理解和阐释存在差异。
(二)对人力资源概念的不同理解广义上说,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人。
狭义上看,存在若干定义:1、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2、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劳动或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3、人力资源是指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社会提供劳动和服务的人。
4、人力资源是指劳动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我们的理解:抽象地说,人力资源就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口总体中所蕴涵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具体说来,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量。
它是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被经济学家称为第一资源。
(三)人力资源的构成与特征1、人力资源的构成根据我们的理解,人力资源由8部分人口组成(见图表1—1所示)。
0 16 男60女55少年人口劳动适龄人口老年人口②未成年就业人口病残人口③老年就业人口⑤就学人口⑥现役军人⑦家务劳动人口⑧其他人口④求业人口①适龄就业人口图表1—1:人力资源的构成(1)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社会劳动人口,即“适龄就业人口”;(2)尚未达到劳动年龄实际已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即“未成年就业人口”;(3)已经超过法定劳动年龄,实际仍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即“老年就业人口”;以上几部分相加为人力资源主体,亦称“就业人口”。
(4)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以内,有能力有愿望参加社会劳动,但是实际上并未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亦称“求业人口”;(5)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以内的就学人口;(6)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之内的现役军人;(7)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以内的家务劳动人口;(8)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以内的其他人口。
01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01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它是表现在劳动者的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对经济起着生产性的作用,并且是企业经营中最活跃、最积极的生产要素。
2.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
人力资本包括用以形成和完善劳动力的各种投资。
3.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资源进行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二、单项选择题1.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体现在(B)。
A内容上B观念上C工作程序上D操作上2.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是在(A )性假设基础上提出来的。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3.日本企业管理中最突出、也最有争议的政策是(A )。
A终身雇佣制B年功序列工资制C企业内工会D温情主义的管理方式4.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实的和潜在的劳动力(C )的总和。
A数量B质量C数量和质量D人口5.有关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 )。
A硬性的管理方式B终身雇佣制C合作性劳资关系D注重在职培训6.处于劳动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被称为( C )。
A适龄就业人口B未成年就业人口C待业人口D就学人口7.下面哪一项不是人力资源的特点?(D )A能动性资源B资本性资源C变化性资源D一次性资源8.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之一是(A)。
A以事为中心B把人力当成资本C对人进行开发管理D以人为本9.适龄就业人口是指( A )。
A处于劳动年龄之内,已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B尚未达到劳动年龄,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C已经超过劳动年龄,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D处于劳动年龄阶段,正在从事家务劳动的人。
10.下列有关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大纲 人大第三版 董克用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一、人力资源的含义P2(一)资源p2(二)人力资源p3二、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p5(一)人力资源的数量p6(1)人力资源数量的计量p6(2)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p7(二)人力资源的质量p7三、人力资源与相关概念(一)人力资源和人口资源、人才资源p8(二)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p8(1)资本和人力资本p9(2)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p10四、人力资源的性质p10(一)人力资源的性质p10(1)能动性(2)时效(3)增值性(4)社会性(5)可变性(6)可开发性五、人力资源的作用p13(一)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二)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三)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管理及相关问题p15(一)管理的含义p16(二)管理活动中的效率和效果p17(三)管理的职能p18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问题p20(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p20(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p22 吸纳、维持、开发、激励(三)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p23(四)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关系p26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p26(1)人力资源规划(2)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3)员工招聘(4)绩效管理(5)薪酬管理(6)培训与开发(7)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8)员工关系2、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p28(五)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p301、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p302、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p31(1)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2)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p34(一)人力资源管理在西方的产生与发展p34(二)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p35第三节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p38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p39战略性、系统性、匹配性、动态性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普适性观点、权变性观点、配置性观点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一节人性假设理论p50一、X理论—Y理论p50(一)X理论p51(二)Y理论p51二、四种人性假设理论p52(一)经济人假设p53(二)社会人假设p53(三)自我实现人假设p53(四)复杂人假设p54第二节激励理论一、激励的基本过程p54行为的形成过程p55二、内容型激励理论p55(一)需求层次理论p55(二)ERG理论p56(三)双因素理论p57(四)成就激励理论p60三、过程型激励理论p61(一)期望理论p61(二)公平理论p62四、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p63(一)目标理论p64(二)强化理论p64五、激励理论的整合P66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一、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分类与辨别p67(一)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分类p67(二)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辨别p68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辨别图p69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p70(一)政治因素p701、政治环境的影响2、政府管理方式和方针政策的影响(二)经济因素p711、经济体制的影响2、经济发展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影响(三)法律因素p72(四)文化因素p73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环境p74(一)企业发展战略p74(二)企业组织结构p74 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的特点比较p75 (三)企业生命周期p76企业生命周期示意图p76(四)企业文化p78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第一节管理者概述p84一、管理者及其分类p84管理者的层次图p85二、管理者的角色p86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p87大企业和小企业管理者的角色变化p88三、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p85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p89一、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的出现p89二、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承担的活动和任务p90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类型及投入产出情况p91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工作层次的变化p92三、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色p92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四种角色p92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角色p93四、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p94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优异能力模式p94五、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p96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p97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p97特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p97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p98六、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p98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分工p99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绩效p100(1)评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本身的工作p10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绩效的定量评价指标p10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绩效的定性评价指标p102 (2)衡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对企业整体绩效的贡献p102第四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第一节职位分析概述一、职位分析的含义p110二、与职位分析相关的概念p1111、行动2、任务3、职责4、岗位5、职位6、职位族7、职业8、职业生涯三、职位分析的目的与作用p112(一)职位分析的目的p112(二)职位分析的作用p113第二节职位分析的具体实施一、职位分析的时机p114二、职位分析的原则p1151、系统分析原则2、关注职位原则3、以当前工作为依据原则三、职位分析的步骤p116(一)准备阶段p116(二)调查阶段p117(三)分析阶段p118(四)完成阶段p118四、职位分析的方法p118(一)定性的方法p1191、访谈法2、非定量问卷调查法3、观察法4、关键事件技术5、工作日志法6、工作实践法(二)定量方法p1241、职位分析问卷法2、管理职位描述问卷3、通用标准问卷4、O*NET系统5、职能职位分析法6、弗莱希曼职位分析系统法7、职位分析计划表第三节职位说明书的编写一、职位说明书的主要内容p1321、职位标识2、职位概要3、履行职责职位分析中常用的动词举例p1344、业绩标准5、工作关系6、使用设备7、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条件8、任职资格9、其他信息二、职位说明书范例p137第四节胜任素质模型一、胜任素质概述p139(一)胜任素质的定义p140(二)胜任素质低的构成要素p142名称、定义、维度、分级、标头、行为描述(三)胜任素质的核心特征p144客观性、强调深层次特征、因果关联性、分级可测评性、行为可测评性、关注突破点二、胜任素质模型概述p147(一)胜任素质模型的定义p147(二)胜任素质模型的分类p147三、胜任素质模型的建立p148六个步骤:确定绩效标准、确定效标样本、获取样本数据、数据处理分析、建立初步的胜任素质模型、验证胜任素质模型四、行为事件访谈p150(一)行为事件访谈的起源p150(二)行为事件访谈的实施p151(三)行为事件访谈的优缺点p154第五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概述p161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p161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p162(一)人力资源总体规划p162(二)人力资源业务规划p163人力资源业务规划的内容p163三、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类p163(一)按照规划的独立性划分p163(二)按照规划的范围大小划分p164(三)按照规划的时间长短进行划分p164四、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和作用p164五、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的关系p1651、与员工招聘的关系2、与员工配置的关系3、与员工培训开发的关系4、与员工解聘辞退的关系5、与薪酬管理的关系6、与绩效管理的关系六、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p167(一)准备阶段p1671、外部环境的信息2、内部环境的信息3、现有人力资源的信息(二)预测阶段p168(三)实施阶段p169(四)评估阶段p169第二节人力资源需求、供给的预测和平衡一、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p169(一)人力资源需求的分析p1691、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2、产品和服务的需求3、职位的工作量4、生产效率的变化(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p1701、主观判断法2、德尔菲法3、趋势预测法4、回归预测法5、比率预测法二、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p174(一)人力资源供给的分析p1741、外部供给的分析2、内部供给的分析(1)现有人力资源的分析(2)人员流动的分析(3)人员质量的分析(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P1761、技能清单2、人员接替3、人力资源“水池”模型4、马尔科夫模型三、人力资源供需的平衡p179(一)供给和需求总量平衡,结构不匹配p180(二)供给大于需求p180(三)供给小于需求p180第六章员工招聘第一节员工招聘一、招聘的含义p1896R基本目标:恰当的时间、恰当的范围、恰当的来源、恰当的信息、恰当的成本、恰当的人选二、招聘工作的意义p190(一)决定了企业能否吸纳到优秀的人力资源(二)影响着人员的流动(三)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费用(四)是企业进行对外宣传的一条有效途径三、影响招聘活动的因素p191(一)外部影响因素p1911、国家的法律法规2、外部劳动力市场3、竞争对手(二)内部影响因素p1911、企业自身的形象2、企业的招聘预算3、企业的政策四、招聘的原则p192五、招聘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活动的关系p193六、招聘工作的程序p194(一)确定招聘需求p194(二)制定招聘计划p1951、招聘的规模2、招聘的范围3、招聘的时间4、招聘的预算(三)招募p197(四)甄选p197(五)录用 p198六、招聘工作的职责分工p199招聘过程中用人部门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分工p199第二节招募的渠道与方法一、内部招募的渠道与方法p2001、内部招募的来源2、内部招募的方法(工作公告;档案记录)3、内部招募的具体措施二、外部招募的渠道与方法p2021、外部招募的来源(学校;竞争者和其他公司;失业者;老年群体;军人;自我雇佣者)2、外部招募的方法(广告招募;外出招募;借助职业中介机构招募;推荐招募)三、内部招募与外部招募的对比p205第三节员工甄别一、员工甄别的含义p205二、员工甄别的原则p206三、员工甄选系统的标准p206四、员工甄选的程序p207员工甄选程序示意图p207五、员工甄选的工具p208(一)面试p2081、面试的类型p2082、面试的过程p209(二)评价中心p2111、无领导小组讨论p2122、文件筐测试p2143、案例分析p216(三)心理测试p2171、能力测试p2172、性格测试p219(四)工作样本p222(五)知识测试p223六、员工甄选工具的信度和效度p223(一)信度和效度的含义p223(二)信度的类型及其检验方法p224(三)效度的类型及其检验方法p224第八章培训与开发(P263)第一节培训与开发概述一、培训与开发的含义P264对象是企业的全体员工而不只是某部分员工;内容应当与员工的工作相关;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业绩并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主体是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试重点吐血整理
人力资源重点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1、本课程关于人力资源的观点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这个含义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可以统称为劳动能力。
2)这一能力要能对财富的创造其贡献作用,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
3)这一能力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这里的“组织”可以大到一个国家和地区,也可以小到一个企业或作坊。
2、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1)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人口的总量、人口的年龄结构。
2)人力资源的质量a)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劳动者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质量。
即:素质决定质量b)劳动者的素质由体能素质和智能素质构成.c)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中,智能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体能因素的作用逐渐降低;智能因素中,科技知识的作用在不断上升,经验知识的作用相对下降.3、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茨4、人力资本投资1)人力资本投资的三种形式有:教育;迁移;培训。
2)人们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会考虑收益和成本两个因素。
只有当收益大于或等于成本时,人们才会去投资人力资本,否则就不会投资.5、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1)在与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强调以某种代价获得能力或技能的价值,投资的代价可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以更大的收益收回。
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因索果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拥有的脑力和体力对价值创造起了重要的贡献作用,强调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创造能力,它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创造产品、财富,促进社会发展。
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果溯因的关系。
2)两者研究问题和关注的重点不同(重要观念)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的资本形式,是人身上的价值凝结,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研究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强调投资付出的代价及其收回,考虑投资成本带来多少价值,研究的是价值增值的速度和幅度,关注的是收益问题,即投资能否带来收益及其带来多少收益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点整理(人大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点整理(人大版)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1、约翰·R·康芒斯是第一个使用人力资源概念的人。
2、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3、劳动者的素质由体能素质(包括先天的体质、后天的体质)、智能素质(包括经验知识、科技知识——通用知识、专用知识)、非智力素质(心理素质、积极性)。
4、人力资本的投资主要有三种形式:教育和培训、迁移、医疗保健。
5、人力资源的性质(给出描述会判断)1)能动性:人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
2)时效性: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源的倒“U”形关系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时效性。
3)增值性4)社会性:人的体力和脑力明显受到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社会属性。
5)可变性6)可开发性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人力资源的概念是德鲁克首先正式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
怀特·巴乔首次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的职能加以论述。
2、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它是指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各种相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管理过程。
3、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的区别(P42表2-2)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1)管理视角:视员工为负担、成本视员工为第一资源2)管理目的:组织短期目标的实现组织和员工利益的共同实现3)管理活动:重视用、轻开发重视培训开发4)管理内容:简单的事务管理非常丰富5)管理地位:执行层战略层6)部门性质:单纯的成本中心生产效益部门7)管理模式:以事为中心以人为中心8)管理方式:命令式、控制式强调民主参与9)管理性质:战术性、分散性战略性、整体性4、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间的关系(见P51图2-8)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是其他各项职能实施的基础。
绩效管理在整个职能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人力资源的含义是什么从综合的角度讲我们认为所谓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地讲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是指组织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组织成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2.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的数量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的数量一般来说就是其员工的数量对于国家而言人力资源的数量可以从现实人力资源数量和潜在人力资源数量两个方面来计量。
人力资源的质量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劳动者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质量。
两者之间关系1与人力资源的数量相比其质量方面更重要。
2一般来说复杂的劳动只能由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来从事简单劳动则可以由低质量的人力资源从事。
3经济越发展技术越现代化对于人力资源质量的要求越高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要求人力资源具有极高的质量水平。
4人力资源质量对数量的替代性较强而数量对质量的替代性较差甚至不能代替。
3.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一种什么关系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联系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是以人为基础产生的概念研究的对象都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从这一点来看两者是一致的。
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大都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根据的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重点内容和基础部分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及其收益的核算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的两者都是在研究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产生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区别1在与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2两者研究问题和关注的重点不同3两者的计量形式不同4.人力资源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归纳起来人力资源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性质1能动性2时效性3增值性4可变性5社会性6可开发性。
5.人力资源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力资源具有以下的重要作用1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2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3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与原理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综合。
人力资源的特点:1.自有性2.生物性3.时效性4.创造性1.能动性2.连续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1.任何形式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2.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充分有效地运用计划、规划、组织、指挥、监督、协调、激励和控制等现代管理手段才能达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人一人关系的利益调整,个人的利益取舍、人与事的配合、人力资源潜力的开发、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相关理论、方法、工具和技术.4.人力资源管理不是单一的管理行为,必须使相关管理手段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1.人事管理阶段2.人力资源管理阶段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1.战略目标原理2.系统优化原理3.同素异构原理4.能级层序原理5.互补优化原理6.动态调整原理7.激励强化原理8.公平竞争原理9.信息激励原理10.文化凝聚原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误区: (了解各误区的基本内含) P141.晕轮效应2.投射效应3.首因效应4.近因效应5.偏见效应6.马太效应7.回报心理8.嫉妒心理9.戴维心里10.攀比心理第二章围观人力资源投资于管理影响家庭生育投资的因素:1.家庭的生育意愿2.家庭的生育成本(包括直接经济成本、间接经济成本、感情成本)3.家庭生育孩子带来的效用(包括经济效用、感情效用)人力资本投资区分为两类:1.通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指企业对于员工在广泛的应用和活动中具有价值的那些能力和素质方面进行投资.2.专用性人力资本,指员工所接受的投资专用于某个企业,这种人力资本投资一旦离开其专用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不大或根本没有价值,因而其转移的成本相对来说较大.第三章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分为3个阶段:1.招聘前的管理(工作分析、工作设计和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中的管理(招聘和挑选)3.招聘后的管理(培训开发、激励、领导、沟通、绩效、评估、薪酬福利和劳动关系等)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战略核心:一.初创阶段特点:1.企业由于缺乏知名度和实力,其发展与绩效主要依靠关键人才特别是企业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和创业激情。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人力资源的含义是什么��从综合的角度讲�ξ颐侨衔���所谓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地讲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κ侵缸橹�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σ晕�引、保留、激励和开发组织成员�Φ鞫�他们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2.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源的数量�Ф杂谄笠刀�言�θ肆ψ试吹氖�量一般来说就是其员工的数量�ǘ杂诠�家而言�θ肆ψ试吹氖�量可以从现实人力资源数量和潜在人力资源数量两个方面来计量。
人力资源的质量��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σ虼死投�者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质量。
两者之间关系�И�1�ビ肴肆ψ试吹氖�量相比�ζ渲柿糠矫娓�重要。
��2�ヒ话憷此氮Ω丛拥睦投�只能由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来从事��简单劳动则可以由低质量的人力资源从事。
��3�ゾ�济越发展��技术越现代化�Χ杂谌肆ψ试粗柿康囊�求越高�ο执�化的生产体系要求人力资源具有极高的质量水平。
��4�ト肆ψ试粗柿慷允�量的替代性较强�Χ�数量对质量的替代性较差�ι踔敛荒艽�替。
3.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一种什么关系��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联系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是以人为基础产生的概念�ρ芯康亩韵蠖际侨怂�具有的脑力和体力�Υ诱庖坏憷纯椽α秸呤且恢碌摹�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大都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根据的�ㄈ肆ψ时纠砺凼侨肆ψ试蠢砺鄣闹氐隳谌莺突�础部分�ㄈ肆ψ试淳�济活动及其收益的核算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的��两者都是在研究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产生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区别��1�ピ谟肷缁岵聘缓蜕缁峒壑档墓叵瞪溪α秸呤遣煌�的�┆�2�チ秸哐芯课侍夂凸刈⒌闹氐悴煌���3�チ秸叩募屏啃问讲煌�4.人力资源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归纳起来�θ肆ψ试淳哂幸韵铝�个方面的性质�í�1�ツ芏�性�┆�2�ナ毙�性�┆�3�ピ鲋敌元┆�4�タ杀湫元┆�5�ド缁嵝元┆�6�タ煽�发性。
人力资源管理(第3版) (1)
三、人力资源Leabharlann 主要特征(一)人力资源具有不可剥夺性 (二)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三)人力资源具有时代性 (四)人力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 (五)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六)人力资源具有知识性和智力性 (七)人力资源具有开发的持续性 (八)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 (九)人力资源具有双重性——生产性和消费性
四、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力资源居于战略地位 (二)人力资源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四)动态优势原理
动态优势原理,是指在动态中用好人、管好人,充分 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和聪明才智。
(五)奖惩强化原理
奖惩强化原理,是指通过奖励和惩罚,对员工的劳动 行为实现有效的激励,使员工明辨是非。
(六)相互竞赛原理
相互竞赛原理,是指采用比赛、竞争的手段,调动员 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理论的发展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劳动人事管 理的差别
(一)表现出的管理形式有所不同 (二)对人的使用价值的认识有所不同 (三)对人的价值的认识有所不同 (四)基本职能有所不同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 进行合理配置,搞好企业员工的培训和人力资源的开 发,采取各种措施,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 挥他们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地促 进生产效率、工作效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 益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以确 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内容和基 本原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 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 的活动。它是研究并解决组织中人与人关系的调整, 人与事的配合,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力, 调动人的生产劳动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 目标的理论、方法、工具和技术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和人口资源、人才资源数量关系图
人才资基本概念
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
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 力。
人力资本这种体现在具有劳动能力(现实或潜在)的 人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知识、技能、 经验、体质和健康)表示的资本,是需要通过投资才 能够获得的。
4、可变性
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表现为人的劳动过程,而人在劳动过程 中会因为自身心理状态不同而影响到劳动效果。
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在相同的外部条件 下,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大小可能会不同。
人力资源的生成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需要人们有组织、有 计划地培养与开发。
5、社会性和可开发性
代化的生产体系要求人力资源具有极高的质量水平。 人力资源质量对数量的替代性较强,而数量对质量的替代性
较差,甚至不能代替。
六、人口资源和人才资源
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口的总量,它是一 个最基本的底数,一切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皆产生于这个最 基本的资源中,它主要表现为人口的数量。
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多科学知识、较强劳 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键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 人才资源是优秀的人力资源。
2、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两个阵营:西方与东方的对峙 战后欧洲重建经验的反思:马歇尔计划的成功与欧洲的迅速复兴
“具有技术知识和所有必需的技能以及学习新技术能力的工 人”是马歇尔计划成功的基本条件
经济学面临着挑战:求解“经济之谜” 现代经济增长之谜:产出增长率远远超出了生产要素的投入 增长率
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人力资源总是处于主动地位,是劳动创 造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与自然资源相比,人既是 价值创造的客体,也是价值创造的主体。
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自然资源服从于人力资源。
2、时效性
人力资源表现为人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它与人的生命周期是 紧密相连的。
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发育成长期、成年期、老年期三个大的阶 段。进入老年期后,劳动能力逐渐丧失,也就不能称为人力 资源了。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源呈倒“U”型关系,这种关系 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时效性。
九、人力资源的作用
1、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
人力资源构成社会经济运动的基本前提。 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和促进各种资源实现配置的特
殊资源。在财富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人力资源在自然资源向财富转化过程中起了重要的
作用,它使自然资源转变成社会财富,同时人力资 源的价值也得以转移和体现。 人力资源的使用量决定了财富的形成量,人力资源 的使用量越大,创造的财富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早期投入、中期经营、后期回报
人力资本的理论是经济学的重大问题等。
八、人力资源的性质
本书认为人力资源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性质 能动性 时效性 增值性 可变性 社会性 可开发性
1、能动性
人力资源是劳动者所具有的能力,而人总是有目的、有计划 地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这也是人和任何其他动物的本质 区别。
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决定了人力资源无法存储,因此,需要
前瞻性、有计划并适时地运用人力资源,发挥人力资源的作 用。
3、增值性
单个人的体力会因为使用而不断增强,当然这种增强是有一 个限度的。
单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也会因为不断使用而更有价值。
在一定的范围内,人力资源是不断增值的,创造的价值也会 越来越多。
人力资源是指人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健康等 “共性化”要素和个性、兴趣、价值观、团队意识等 “个性化”要素以及态度、努力、情感等“情绪化” 要素的有机结合。
3、本课程的观点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 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这个含义包括以 下几个要点:
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推 动了教育的迅速发展和人口质量的提高;
有力地促进了研究与开发投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基本观点总结:
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 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效益;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 人力资本投资符合一般资本投资规律,即:
5、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价值与贡献
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
把消费真正纳入了生产过程。
传统经济学:消费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联系仅仅是彼此输出、 输入最终产品和劳动力。消费过程的生产性质及其经济意义 也因此被弱化到近似于无的地步。
人力资本理论则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因而把消 费过程还原到生产过程之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力资源对财富形成的贡献越来 越大,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人力资源的含义是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 理实践》中首先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的。他认为人力资源拥 有当前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素质,即“协调能力、融合能力、 判断力和想象力”;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必须通过有效的 激励机制才能开发利用,并给企业带来可见的经济价值。
与自然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人所具有的体力和 脑力明显受到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具有社会属性。
与自然资源一样,人力资源具有可开发性。
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人力资源开发 具有投入少、产出大的特点。
人力资源因其再生性而具有无限开发的潜能和价值。人 力资源的使用过程就是开发过程,可以连续不断地开发 与发展。
库兹涅茨之谜:更多的产出是用较少的资本生产出来的 列昂惕夫之谜:美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不是资本密集型的,
而是劳动密集型的
工人收入增长之谜:收入增长与工时缩短 个人收入分配平均化趋势之谜
3、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的三种形式有: 教育; 迁移; 培训。
人们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会考虑收益和成本两个 因素。只有当收益大于或等于成本时,人们才会去投 资人力资本,否则就不会投资。
人口总量=人口基数× [1+(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的年龄结构。相同的人口总量下,不同的年龄结构会使
人力资源的数量有所不同。劳动适龄人口在人口总量中所占 的比重较大时,人力资源的数量相对会比较多;相反,人力 资源的数量相对会比较少。
五、人力资源的质量
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劳动者的 素质就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质量。
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的革命性变化。分配 依据从先天差别变为后天能力变化。
作为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促进了许多领域研究的发展和新理论 的生成。如微观人口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学。
6、实践意义
促进了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经济发展 规划或计划;
使人们认识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 从而使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得更为科学;
社,2001年4月第一版
劳伦斯 S. 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机械工业
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彭剑锋主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第一版 郑绍濂、胡君辰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3月第一版 Gary Dessle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清华大学出版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主要参考书
张德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二
版
曲庆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与资料,清华大学教务处教材发行组 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雷蒙德·A·诺伊等,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积极性
通用知识 专业知识
劳动者类型变化示意图
体力型 一般文化型 较高的一般文化型 专业技术型
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比较
与人力资源的数量相比,其质量方面更重要。 一般来说,复杂的劳动只能由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来从事,简
单劳动则可以由低质量的人力资源从事。 经济越发展,技术越现代化,对于人力质量的要求越高,现
4、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
(1)在与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 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强调以某种代价获得能力或技能
的价值,投资的代价可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以更大的收益收 回。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因索果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拥有的脑力和体力对价值创造起了重要 的贡献作用,强调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 创造能力,它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创造产品、财富,促进社会 发展。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果溯因的关系。
社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1997年10月第一版
第一章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节 人力资源概述
一、资源的概念
《辞海》把资源解释为“资财的来源”。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财富的来源无外乎有两类,一类是来自 于自然界的物质,可以称之为自然资源,例如森林、矿藏、 河流、草地等等;另一类就是来自人类自身的知识和体力, 可以称之为人力资源。
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在《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 中写道 “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
三、人力资源的含义——
1、能力观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 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 的人口的能力。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它是表 现在劳动者的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对 经济起着生产性的作用,并且是企业经营中最活跃、最积极 的生产要素。
即:素质决定质量
劳动者的素质由体能素质和智能素质构成。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中,智能因素的作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