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吸收
第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优点:温度高,且可控;试样用量少(μg 或μl级),可直接测固体样; 原子化效率高;灵敏度高。 缺点:精度差,分析速度慢,共存化合物分子吸收,干扰较大。
低温原子化法
汞蒸汽原子化(测汞仪) 试样中汞化合物用还原剂(SnCl2)还原为汞蒸汽,并通过Ar 或N2 将其带入 吸收池进行测定。 Hg2++Sn2+ 氢化物原子化 AsCl3+4NaBH4+HCl+8H2O = AsH3+4NaCl+4HBO2+13H2 主要用于As、Bi、Ge、Sb、Se、Te的测定。 特点: 可将待测物从大量基体中分离出来,检测限比火焰法低1-3个数量级,选 择性好,且干扰小。 Sn4++Hg
3)该法可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但不能消除背景吸收。
4)加入标准溶液的浓度应适当,曲线斜率太大或太小都会引起较大误差。
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元素M,由未知试样溶液得到的吸光度为 0.435,而在9mL 未知液中加入1mL溶液为100mg/L的M标准溶液后,混合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 吸光度为0.835。计算未知试样溶液中M的浓度? 2.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尿样中的铜,测定结果见下表。试计算样品中铜的含 量?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准确度高:火焰法误差<1% ,石墨炉法3%-5%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共振吸收线:原子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至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线 第一共振线:元素最灵敏线,通常用作元素分析线
二、基态与激发态原子分配
Ni gi e N0 g0
Ax Cx As Ax Cs
2)作图法
1
第四章气体吸收练习
• ⑵各组分的平衡常数;
看看答案?
计算题
• ⑶吸收因子、吸收率; • ⑷尾气的组成。 • 操作条件下各组分的平衡常数如下: • 乙烷: K = 0.13333t + 5.46667 • 丙烷: K = 0.06667t + 1.3333 • 正丁烷:K = 0.02857t + 0.08571(t的单位为
• 试计算:
• ⑴最小液气比;
• ⑵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5倍时所需的理论 级数
• ⑶各组分的吸收率和塔顶尾气的数量和组成;
• ⑷塔顶应加入的吸收剂量。
看看答案?
计算题
• 3、某原料气组成如下:
组分 C01
C02
C03
iC04 nC04 iC05 nC05 nC06 ∑
Vn+1 0.765 0.045 0.035 0.025 0.045 0.015 0.025 0.045 1.00
• 13、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数小的 组分主要在( )被吸收
• a. 塔上部少数几块板;b. 塔下部少数几块板;c. 塔中部少数几块板;d. 全塔所有板。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14、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关键组分组分主 要在( )被吸收
• a. 塔上部少数几块板;b. 塔下部少数几块板;c. 塔中部少数几块板;d. 全塔所有板。
C10
C20
C30
nC40
nC50
nC80
∑
0.03 0.22 1.82 4.47 8.59 84.87 100.0
进料为1000kmol/h,温度为121℃。蒸出用气体 为149 ℃和345kPa的过热水蒸气,其量为 100kmol/h。用平均蒸出因子法计算液体和富气
第4章气体吸收
25
单相中物质的分子扩散
什么是分子扩散?在一相内部有浓度差存在时, 由于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引起的物质传递,简 称扩散。扩散的快慢用扩散通量表示
扩散通量—在单位时间内单位截面积上扩散传 递的物质量;kmol/m2 s ,用 J表示。
33
4.2.3 填料吸收塔的计算
4.2.3.1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4.2.3.2 吸收剂用量 4.2.3.3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4.2.3.4 吸收塔的操作调节
4.3 吸收塔理论板层数的计算
34
4.2.3 填料吸收塔的计算 4.2.3.1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全塔物料衡算(逆流吸收)
Gy 1 +Lx 2 =Gy 2+ Lx 1
13
五、解吸(脱吸)
解吸:将溶质从溶剂中释放出来的操作 常用的解吸方法:升温、减压、吹气,升温和吹气通
常同时进行。 与吸收的比较
1)设备通用 2)传质理论相同。但因为传质方向不同,推动力的表 现形式改变 3)当用吹气解吸时,与吸收中最小液气比对应,存在 最小气体用量问题。
14
六、吸收剂的选择
成氨生产的氮氢混合气中的CO2和CO的净化;在接触法生 产硫酸中二氧化硫的干燥等。 ②分离气体混合物 用以得到目的产物或回收其中一些组分, 如石油裂解气的油吸收,将C2以上的组分与甲烷、氢分开; 用N-甲基吡咯烷酮作溶剂,将天然气部分氧化所得裂解 气中的乙炔分离出来;焦炉气的油吸收以回收苯等。
12
工业生产中的吸收过程
体中一个或几个组分便溶解于液体中 形成溶液,而不溶解的组分则留在气 相中,从而实现其分离。
尾气V1 吸收剂 L0
吸收依据是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同一 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全)
h i kT
Ni/N0的大小主要与“波长 (激发能或激发电位) ”及“温度” 有关
7
Ni/N0 = gi/g0 e(-ΔE/kT) = gi/g0 e(-h/kT)
a.激发能对Ni/N0的影响 当温度保持不变时,激发能(h)小或波长大,Ni/N0 则大, 但在AAS中,波长不超过600nm, 即激发能对Ni/N0的 影响有限! b. T对Ni和No的影响 温度增加,则Ni/N0大,即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数增加; 且Ni/N0随温度T增加而呈指数增加。
22
空心阴极灯
特性:
谱线强度大:元素在空心阴极灯中多次溅射和被激发,气 态原子平均停留时间长,激发效率较高。 谱线窄: ⑴灯电流低,几mA——几十mA,热变宽↓自吸 变宽↓;⑵内充低压惰性气体,压力变宽↓。压力变 宽很小。 谱线纯度高:阴极由待测元素制成,内充Ne或Ar,背景小。
23
光源调制
2)单道双光束 特点:可以克服因光源
波动引起的基线漂移
41
4-4.AAS实验方法
4-4-1测定条件的选择 1.分析线 通常选择第一共振线
下列情况另选: (1)共振线附近有干扰线 (2)共振线在远紫外区 (3)测定高含量元素, 避免过度稀释
2.狭缝宽度
S(mm) A(Fe
371.99nm)
不引起吸光度减小 的最大狭缝宽度
雾化效率 到达燃烧器的样品量 100% 样品总提升量
28
2.雾化室
作用: 1.进一步使试液雾滴细化、匀化,使大雾滴聚 集成液态下沉排出。 2.使燃料气、助燃气和细小雾滴混合均匀,以 减少对火焰的扰动。
29
3. 燃烧器
30
4.火焰
火焰由燃气及助燃气混合燃烧产生 作用:使待测物质分解为基态原子。 火焰的种类: 按燃助比不同分
第四章 吸收及吸附.
•
Ldx B ' GdYA rA adH b
' —宏观反应速度 A
15
• 其中 r
• b—B的反应系数与A的反应系数之比。
Ldx B ' GdYA rA adH b
16
当处理稀溶液时,Pt≈Pu CT≈CU 可得到微分物料平
衡方程
G L dpA — dcA B pt bCT
相,汽→液;液相中的轻组分汽化进入汽相,液→汽; 成立恒摩尔流的假设,使计算过程简化。 而吸收只是气相中的某些组分溶解到不挥发的吸收剂中 去的单相传质过程。一般沿塔从上往下,气体量、液 体量增加。∴除了贫气吸收(吸收质量很小)外不能
传质过程往两个方向进行。如果各组分的ΔHv 相近时,
视为恒摩尔流。
28
塔顶:
塔底:
气相传质控制
21
塔顶: 塔底:
液膜传质控制
22
塔顶: 塔底:
23
化学吸收 • 结论:
• 1.
k AG apA k B1aCB
气相反应速率较慢,由较慢的控制。
• 2.
k AG apA k B1aC B
反应在液相内进行,为液相控制。 化学吸收可以大大降低塔的高度,
而物理吸收塔过高,不能够实现。
4
分类
吸收剂与溶质之间相互作用不同,可分为
物理吸收:吸收过程纯属气体的溶解过程。
a 单组分吸收:
b 多组分吸收:
吸收过程有无热效应,可分为
等温吸收:贫气吸收(吸收微量气体)
非等温吸收:吸收量大时,一般放热,产生吸收热,T↗;
5
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气体吸收涉及到相际传质过程。
环境工程原理第四章 吸收
1. 分子扩散与对流扩散 ⑴分子扩散 由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而引起的物质传递现象称为分子扩 散。分子扩散速率主要取决于扩散物质和流体的某些物理性 质。 分子扩散速率与流体在什么介质中扩散有关,在不同介 质中扩散系数不同;与扩散的浓度梯度、扩散系数成正比。
一些物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0℃、101.33k Pa)
第四章 吸 收
学习目标 了解吸收的分类、典型的工业吸收过程、各种不同类 型的吸收设备及吸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理解吸收操作的基本概念、吸收传质机理。 掌握吸收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工程观念分析解决吸收 操作中的实际问题。
第一节 概 述
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种组分在同一液体(溶剂)中溶 解度差异、分离混合物的操作称为气体吸收。
三、吸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吸收被广泛地应用于气态污染物的净化 用吸收法净化的气态污染物: ⑴含氮氧化物废气 ⑵含硫氧化物废气 ⑶含碳氢化合物废气 ⑷含硫氢化合物废气 四、吸收设备的主要类型 气体吸收设备主要为板式塔与填料塔两大类。
两种主要吸收设备
五、吸收操作的经济性 吸收的操作费用主要包括。 ①气、液两相流经吸收设备的能量消耗; ②溶剂的挥发损失和变质损失; ③溶剂的再生费用,即解吸操作费。 这三项以再生费用所占比例最大。 常用的解吸方式有升温、减压、吹气。
第二节 吸收净化的基本原理
一、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 1.物理吸收的气液相平衡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液两相发生接触后,吸收 质便由气相向液相转移,随着液体中吸收质浓度的逐渐增高, 吸收速率逐渐减小,解吸速率逐渐增大。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接触后,吸收速率与解吸速率相等,气液两相达到平衡。 平衡分压 :平衡状态下,被吸收气体在溶液上方的分压。 溶解度:平衡状态下,可溶气体在溶液中的浓度。
吸收操作
N A KG p p*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KG:气相吸收总系数,单位kmol/(m2· s· kPa)
第四章 吸收操作技术
总吸收速率方程
(2) 以(c*-c)表示总推动力的总吸收速率方程
* p A pi ci c A HpA Hpi c* c c A i A cA NA 1 1 H H H 1 kG kL kG kG kG k L
废气治理,保护环境
第四章 吸收操作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填料塔的结构与特点
(1)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小直径的填料塔造价低。 (2)压力降较小,适合减压操作,且能耗低。 (3)分离效率高,用于难分离的混合物,塔高较低。 (4)适于易起泡物系的分离,因为填料对泡沫有限制和破碎作用。 (5)适用于腐蚀性介质,因为可采用不同材质的耐腐蚀填料。 (6)适用于热敏性物料,因为填料塔持液量低,物料在塔内停留时 间短。 (7)操作弹性较小,对液体负荷的变化特别敏感。当液体负荷较小 时,填料表面不能和好地润湿,传质效果急剧下降;当液体负 荷过大时,则易产生液泛。 (8)不宜处理易聚合或含有固体颗粒的物料。
N A K L c* c
KL:液相吸收总系数,单位m/s,KG=H · KL
同理可有:N A K X X * X
NA
K Y Y
* Y
第四章 吸收操作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传质阻力的控制
对于易溶气体,吸收阻力主要集中在气膜中,这种吸收称为 气膜控制。
例如:用水吸收氨,氯化氢气体
线B:有液体喷淋,液体量小
线C:有液体喷淋,液体量大
第四章 吸收操作技术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化工原理教学课件第四章(吸收)第0节
是变化的。如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氨的过程,氨作
为溶质可溶于水中,而空气与水不能互溶(称为惰
性组分)。随着吸收过程的进行,混合气体及混合
液体的摩尔数是变化的,而混合气体及混合液体中 的惰性组分的摩尔数是不变的。此时,若用摩尔分 率表示气、液相组成,计算很不方便。为此引入以 惰性组分为基准的摩尔比来表示气、液相的组成。
度的大小,m 值越大,则表明该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反之,
则溶解度越大。
若系统总压为P,由理想气体分压定律可知
同理
p=Py
将上式代入式2-1可得
将此式与式2-5比较可得: (2-6) 将式2-6代入式2-4,即可得H~m的关系为: (2-7)
(4) Y ~X关系
式2-5是以摩尔分率表
示的亨利定律。在吸收过程中,混合物的总摩尔数
摩尔比的定义如下:
X=(液相中溶质的摩尔数)/(液相中溶剂的摩尔数)= Y=(气相中溶质的摩尔数)/(气相中惰性组分的摩尔数)= (2-8)
上述二式也可变换为:
(2-10) (2-11)
(2-9)
将式2-10和2-11代入式2-5可得:
整理得 (2-12) 当溶液组成很低时, <<1,则式2-12可简化为 (2-13)
的饱和组成。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可通过实验测定。由实验结果 绘成的曲线称为溶解度曲线,某些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曲线可从有关书籍、手册中查得。
图片2-3、图片2-4和图片2-5分别为总压不很高时氨、 二氧化硫和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从图分析可知: (1)在同一溶剂(水)中,相同的温度和溶质分压下, 不同气体的溶解度差别很大,其中氨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这表明氨易溶于水,氧难溶于 水,而二氧化硫则居中。 (2)对同一溶质,在相同的气相分压下,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 (3)对同一溶质,在相同的温度下,溶解度随气相分压 的升高而增大。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小背景低,适合于许多元素的测定。
贫燃火焰(氧化性):温度较低,有较强的氧化性,有利 于测定易解离,易电离元素,如碱金属和不易氧化的元素 如Ag、Au、Pd等
(5)关于原子化过程: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例如:某元素的原子化过程:
主反应:MX(l)-脱溶-MX(s)-气化-MX(g)-原
子化-M0(g)+X0(g)
e 2
mc
f k,则
Kn dn k N 即积分吸收与原子密度成正比。
只要把原子吸收峰面积求出,就可以定量,求出待测元
素的浓度。 但是:由于原子吸收线的轮廓很窄,一般在0.00x nm数 量级,需要分辨率极高的分光仪器,很困难的。
结论: (1)如果用连续光源激发,由于入射光被吸收的程度极
(2)放电机理 在两电极间施加电压后,电子从阴极发射,与内充气 体碰撞使其发生电离,电离出带正电荷的气体离子在 电场作用下加速,获得足够的能量,向阴极表面轰击, 轰击阴极表面时, 可将被测元素原子从晶格中轰击出 来, 即谓溅射, 溅射出的原子大量聚集在空心阴极内,
与其它粒子碰撞而被激发, 发射出相应元素的特征谱
率要与吸收线中心频率一致;(2)必须是锐线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很简单,只要用待测元素的材料做成光源,让此材料的元素
产生发射线就可以了。
空心阴极灯
(1)构造
阳极: 钨棒装有钛, 锆, 钽金属作成的阳极,钛, 锆,
钽等可以吸收杂质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等 阴极: 钨棒作成圆筒形,筒内熔入被测元素(纯金属, 合金或化合物) 管内充气:惰性气体(氩或氖),低压(几百帕)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第一节
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原理课后思考题解答4吸收
第四章 吸 收1、什么是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答:分子扩散是凭籍流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而传递物质的。
发生在静止或滞流流体里的扩散就是分子扩散。
在流动的流体中不仅有分子扩散,而且流体宏观流动也将导致物质的传递。
涡流扩散是凭籍流体质点的湍动和漩涡传递物质的。
2、简述菲克定律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
菲克定律是对物质分子扩散现象基本规律的描述,表示物质A 在介质B 中发生分子扩散时,任一点处物质A 的分子扩散速率J A 与该位置上组分A 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3、简述温度、压力对气体和液体分子扩散速率的影响。
答:由于分子扩散速率与分子扩散系数相关,而分子扩散系数是物质的物性常数之一。
通常气体中的扩散系数与扩散系统温度T 的1.5次方成正比,与其分压p 成反比。
吸收质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同时与溶液的浓度密切相关。
通常,液体中的扩散系数与温度T 成正比,与液体的粘度成反比。
4、对于双组分气体物系,当总压和温度提高1倍时,分子扩散速率将如何变化? 答:对于气体扩散系数,但温度和压强改变时,可用下式估算:5.1000))((T T P P D D = 故,当温度和压强均增大一倍的时候,扩散速率应增大21.5/2=20.5。
5、分析湍流流动中组分的传质机理。
答:对于湍流流动来说,在流动的流体中不仅有分子扩散,而且流体宏观流动也将导致物质的传递。
dzdc D J A AB A -=6、什么是总体流动?分析总体流动和分子扩散的关系。
答:在吸收过程中,当气液界面上组分A 被溶剂S 溶解后,在界面上将留下空位,因溶剂S 不能逆向通过,只能由气相主体的混合气体来填补空位,因而产生趋向于相界面的“总体流动”。
总体流动是由于分子扩散本身所引起的,而不是由于外力(例如压强差)作用的结果。
7、在A 、B 双组分混合气体的单向分子扩散中,组分A 的宏观运动速度和扩散速度的关系? 答:N A :传质速率,J A ,J B :扩散速率8、简述对流传质的机理和传质阻力的分布。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对于物理干扰,最好的消除方法 就是配制与试样溶液组成相似的 标准溶液。也可用标准参加法来 进行测定。
三,测定条件的选择: 1.分析线的选择:一般选用共
振线作分析线。 2.灯电流:保正稳定和适当光
强度输出的条件下,尽量选 用较低的工作电流。
5.狭缝宽度:由于原子吸收光谱法谱 线的重叠较少,一般可用较宽的狭 缝,以增强光的强度。但当存在谱 线干扰和背景吸收较大时,那么宜 选用较小的狭缝宽度。
SCV0.0044(g/1% 吸 收 ) A
式中:S为绝对灵敏度;C为试液 中 待 测 元 素 的 浓 度 〔g能检 出的元素的最低浓度或最小质 量。
定义为:能给出信号强度 等于3倍噪声信号强度标准偏差 时所对应的元素浓度或质量。
当在正负电极上施加适当电 压〔一般为200~500伏〕时,在 正负电极之间便开始放电,这时, 电子从阴极内壁射出,经电场加 速后向阳极运动。
电子在由阴极射向阳极的过程中, 与载气〔惰性气体〕原子碰撞使其 电离成为阳离子。带正电荷的惰性 气体离子在电场加速下,以很快的 速度轰击阴极外表,使阴极内壁的 待测元素的原子溅射出来,在阴极 腔内形成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云。
三.光学系统: 分光系统一般用光栅来进行分光。
光谱通带: W=D×S×10-3
其中:W为光谱通带〔单位nm〕;D为 光 栅 的 倒 线 色 散 率 〔 单 位 nm/mm-1〕 ; S为狭缝宽度〔单位μm〕。
四.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器、放大器、
对数转换器、显示器几局部。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分析过程:
计算式为:D c 3 ( g / m L )
A
或 D g 3 ( g )
A
式 中 D 为 检 出 极 限 〔μg/mL 或 g〕 ; σ 为 对 空 白 溶 液 进 行 不 少 于 10 次 测 量时的标准偏差;A为吸光度;g为 质量〔g〕。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4-1 . Mg原子的核外层电子31S0→31P1跃迁时吸收共振线的波长为285.21nm,计算在2500K 时其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之比.解:Mg原子的电子跃迁由31S0→31P1 ,则g i/g0=3跃迁时共振吸收波长λ=285.21nmΔEi=h×c/λ=(6.63×10-34)×(3×108)÷(285.31×10-9)=6.97×10-19J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之比:Ni/N0=(g i/g0)×e-ΔEi/kT其中:g i/g0=3ΔEi/kT=-6.97×10-19÷〔1.38×10-23×2500〕代入上式得:Ni/N0=5.0×10-94-2 .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1.6nm/mm,欲测定Si251.61nm的吸收值,为了消除多重线Si251.43nm和Si251.92nm的干扰,应采取什么措施?答:因为: S1 =W1/D= (251.61-251.43)/1.6= 0.11mmS2 =W2/D=(251.92-251.61)/1.6=0.19mmS1<S2所以应采用0.11mm的狭缝.4-3 .原子吸收光谱产生原理,并比较与原子发射光谱有何不同。
答: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处于基态原子核外层电子,如果外界所提供特定能量(E)的光辐射恰好等于核外层电子基态与某一激发态(i)之间的能量差(ΔEi)时,核外层电子将吸收特征能量的光辐射有基态跃迁到相应激发态,从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的不同在于:原子吸收光谱是处于基态原子核外层电子吸收特定的能量,而原子发射光谱是基态原子通过电、热或光致激光等激光光源作用获得能量;原子吸收光谱是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时所吸收的谱线,而原子发射光谱是电子从基态激发到激发态,再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
第四章红外吸收
二是用于化学组成的分析
红外光谱最广泛的应用在于对物质的化学 组成进行分析,用红外光谱法可以根据光 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来推断未知物结 构,依照特征吸收峰的强度来测定混合物 中各组分的含量,它已成为现代结构化学、 分析化学最常用和不可缺少的工具。
2 红外光区的划分
习惯上按红外线波长,将红外光谱分成三个区域: (1)近红外区:0.78~2.5μm(12 820~4 000cm-1),
电磁辐射范围:射线~无线电波所有范围; 相互作用方式:发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干 涉、衍射等; 光分析法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表征、表面分析等方 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区代的地位;
三个基本过程:
(1)能源提供能量; (2)能量与被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产生信号。
基本特点:
(1)所有光分析法均包含三个基本过程; (2)选择性测量,不涉及混合物分离(不同于色谱分析); (3)涉及大量光学元器件。
电子能级间跃迁的同时,总伴随有振动和 转动能级间的跃迁(图10-1所示). 即电子光 谱中总包含有 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间跃迁 , 因而产生的谱线呈现宽谱带。所以分子光谱 是一种带状光谱,它包含若干谱带系,一个 谱带系含有若干谱带,同一谱带内又含有若 干光谱线.
4.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概述
红外吸收光谱法:
第四章
红外吸收光谱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R)
一、光分析法及其特点
optical analysi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光分析法:基于电磁辐射能量与待测物质相互作用后 所产生的辐射信号与物质组成及结构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分析 方法;
主要用于研究分子中的O—H、N—H、C—H键的振动 倍频与组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B
13.x08b02031
用水作为吸收剂来吸收某低浓度气体,生成稀溶液(服从亨利定律),操作压力为113kPa,相平衡常数m = 0.25,已知其气膜吸收分系数kG=1.2310-2kmol/(m2hkPa),液膜吸收分系数kL=0.85m/h,则该系统属于__________控制过程。
第四章吸收
一、概念题
1.x08a02023
只要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__________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等于
答:A
2.x08a02065
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数A <1 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达到平衡。
A 塔顶B塔底C 塔中部
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双膜控制;D不确定
答:D
14.x08b02061
在一个低浓度液膜控制的逆流吸收塔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液量与气量成比例同
时增加,则:
气体出口组成y2,液体出口组成x1,回收率将。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定
答:A B B
L/G不变,但L↑,G↑, 所以HOG↑,NOG↓,操作线平行向左方移动,故必有:
A出塔液体浓度xb增加、回收率增加B出塔气体浓度增加,但xb不变
C出塔气体浓度与出塔液体浓度均增加D在塔下部发生解吸现象
答:C
20.x08c04033
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CO2,若将用水量增加,则出塔气体中的CO2含量将__________,出塔液体中CO2浓度将_______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
(3)溶解度大,选择性高,腐蚀性小,挥发度小
34.t08a05022
某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已知:相平衡常数m=1,气膜和液膜体积吸收系数分别为kya=2×10-4Kmol/(m3s),kxa=0.4kmol/(m3.s)。则该吸收过程为_________膜阻力控制。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______;该气体为_____溶气体。漂流因数可表为______,它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出口气体组成y2将();
出口液体组成x1将();
溶质回收率将()。
A.增加B减少C不变
答:A对气膜控制系统,因为G↑, 所以HOG↑,故NOG↓;故y2(增加),
B 回收率(减少);
A 由于y2《y1,并可取x2=0,故得x1≈Gy1/L,可知x1将(增加)。
10.x08a05087
采用化学吸收可使原来的物理吸收系统的液膜阻力(A 增加、B 减少、C 不变)
答:大于 上方
28.t08a02045
设计中采用液气比 时,△ym=_____,塔高H=_____。
答:0
29.t08a02048
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填料层增高一些,则该塔的HOG将_______,NOG将________。
答:不变 增加
30.t08a03017
吸收因数A表示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当A>>1时,增加塔高,使吸收率____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
答:A A
23.t08a01027
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很大,说明该气体为__________溶气体。
答:难
24.t08a01030
解吸时溶质由__________向__________传递。
答:液相气相
25.t08a0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8
如图所示为同一温度下A、B、C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它们溶解度大小的次序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气膜100%易P/Pem由于总体流动的存在使传质速率比单纯分子扩散增加的倍数。
35.t08a05052
(1)概括地说,传质单元高度是下列三个方面的函数,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式:NA=KG()Ky()
分压P2=P2y2*=2P!(1/2)y*-P!y!*=P!
∴平衡气相浓度y*减小一倍,分压不变 故选择 (C)。
12.x08b02029
在吸收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 = 0.025,液相主体浓度x = 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y=2 kmol/(m2h),气相总传质系数Ky=1.5 kmol/(m2h) ,平衡关系y = 0.5x。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i应为__________。
答:C
18.x08c02001
对解吸因数 =0.6的系统进行逆流吸收,相平衡关系y=mx,当塔高为无穷大时,若系统压力减小一倍,而气液摩尔流量与进口组成均不变,则此时气体入口组成y1将__________ ye。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
答:C
19.x08c02037
正常操作下的逆流吸收塔,若因某种原因使液体量减少以致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时,下列哪些情况将发生?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
答:C A
17.x08b03081
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在操作范围内,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逆流操作。当入塔气体浓度y1上升,而其它入塔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2和吸收率η的变化为——————。
Ay2上升,η下降;By2下降,η上升;
Cy2上升,η不变;Dy2上升,η变化不确定。
答:(1)增加;增加;增加
(2)气相主体摩尔浓度;同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浓度
38.t08a05062
(1)吸收过程物料衡算时的基本假定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系数E____,相平衡常数m_______,溶解度系数H_______。
(2)对极易溶的气体,气相一侧的界面浓度yi接近于______,而液相一侧的界面浓度xi接近于_____。
(3)写出吸收操作中对吸收剂的主要要求中的四项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答:(1)也较大(2)ye,x
答:B
3.x08a02086
随温度增加,气体的溶解度(),亨利系数E()。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定,
答:BA
4.x08a02099
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_______。
A回收率趋向最高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
C操作最为经济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答:D
5.x08a03091
答:C >B > A,在相同气相分压下,
26.t08a02031
对低浓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系统温度增加时,其溶解度系数E将__________;而气相分压不变,当系统中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平衡常数m将__________。
答:增加,增加
27.t08a02039
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是__________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过程的操作线总是在其平衡线的__________。
最大吸收率η与______无关。
A液气比B液体入塔浓度xC相平衡常数mD吸收塔型式
答:A D
8.x08a05076
低浓度液膜控制系统的逆流吸收,在塔操作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入口气量有所增加,则:
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L(A 增加、B 减少、C 基本不变、D不定)
液相总传质单元数NOL(A 增加、B 减少、C 基本不变、D 不定)
答:(1)流动条件;填料特性;气液物性(2)p-pe;y-ye
36.t08a05054
在逆流解吸塔操作时,若气液入口组成及温度、压力均不变,而气量与液量同比例减少,对液膜控制系统,气体出口组成y1将______,液体出口组成将x2______溶质解吸率将___________。解吸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膜阻力(A 增加、B 减少、C不变)。
答:BC
11.x08b02011
当系统服从亨利定律时,对同一温度和液相浓度,如果总压增大一倍。则与之平衡的气相浓度(或分压)——————。
Ay增大一倍;Bp增大一倍;Cy减小一倍;Dp减小一倍。
答:C
体系服从亨利定律,则:y*=E/P×x
现已知P增大一倍,即P2=2P!,x 、E不变, 则y2*=E/P2×x=1/2(E/P!×x)=y!*/2
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空气中的CO2,若将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气体中的CO2含量将()气相总传质系数Ky将(),出塔液体中CO2浓度将()。
A.增加B减少C不变
答:B A B
6.x08a04009
吸收中,温度不变,压力增大,可使相平衡常数__,传质推动力__。
A.增加B减少C不变
答:B A
7.x08a02008
32.t08a03046
在吸收塔的设计中,当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小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____,操作线将_____________平衡线,设备费用将___________。
答:减小,靠近,增加
33.t08a05015
(1)在气体吸收时,若可溶气体的浓度较大,则总体流动对传质的影响_____________。
答:⑴①气相中惰性气体不溶于液相
②吸收剂不挥发
⑵不变;减少;不变
39.t08a05071
含溶质A且摩尔分率为x=0.2的溶液与压力为2atm, y=0.15的气体等温接触(此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p=1.2x),则此时将发生_____过程。用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表示的总传质推动力分别为△y=_____,△x=_____(摩尔分率)。如系统温度略有增高,则△y将_____。如系统总压略有增高,则△x将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