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悲歌

合集下载

纳兰性德的爱情悲歌

纳兰性德的爱情悲歌

恋恋红尘爱情之花,艳丽诱人,绚烂多姿,拥有时幸福,失去时痛苦。

明明知道彼岸之花可望而不可即,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才子佳人不惜做扑火的飞蛾,去尝试那“昙花一现”的爱情。

但往往是秋风过后,空留一地的花事。

清初,皇室贵胄、文武双全的大词人纳兰性德,也没有逃过这一劫。

他短暂的一生裹进了几个女人的爱恨情愁,剪不断,理还乱。

几百年过去了,纳兰性德透过他的词集《饮水词》,仍在向世人诉说着他那缠绵悱恻、感人肺腑的凄美爱情。

俗话说得好:“三个女人一台戏。

”此话不假,纳兰性德的爱情大戏,随着表妹惠儿的进府而拉开了序幕。

情窦初开的纳兰性德与小他3岁的表妹一见倾心。

金童玉女,两情相悦,坠入爱河。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棉粉冷枕函偏,想看好处却无言。

”甜蜜的初恋让纳兰性德不知所措,心如鹿撞。

然而,好景不长,惠儿应召入宫,纳兰性德惨遭打击,不久病倒,陷入无边的相思之中。

纳兰性德为能与朝思暮想的表妹见上一面,趁国丧之际,冒死假扮喇嘛进宫,天遂人愿,他们相见于回廊。

宫廷禁律森严,相逢无语,只能以玉镯叩栏发出的响声来传递心声。

后来的两年之中,痴情的纳兰性德借公务便利,经常到上次相见的回廊,始终没能再见表妹一面。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花扇……”一样情怀,两处相思,痴心的惠儿不堪感情的折磨,吞金自尽。

纳在“他”的基础上把偏旁改成“女”字旁,首创了“她”字,用来指代第三人称女性,同时又创造了“它”作为非人第三人称。

他写下《“她”的问题》一文,寄回国内发表。

在异国他乡,朱惠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又不辞劳苦地照顾全家的起居生活,刘半农深为感动,把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和对妻子的爱恋之情融为一体,写下了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并首次将“她”引入诗句。

诗中表达出的浓郁的爱恋之情,引起了千百万读者的共鸣。

1926年,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将此诗谱成曲,一时传唱大江南北,“她”字也随之迅速推广。

1934年6月,为完成《四声新谱》《方音字典》和《中国方言地图》的编写,刘半农冒着酷暑深入绥远、内蒙古一带考察方言方音,不幸染上回归热病,同年7月14日在北京逝世,年仅44岁。

高级交际花的爱情悲歌_浅析陈白露和玛格丽特的爱情观

高级交际花的爱情悲歌_浅析陈白露和玛格丽特的爱情观
(李晋晖 河北张家口教育学院中文系 075000)
153
XIANDAI YUWEN
2009.08
我们再来看玛格丽特。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乡 村的纯朴和自然是她成长的土壤。她没有受到过什么良好的
教育,也没有让人羡慕的生活,更没有超前的思想。她过早 地尝尽了人间的辛酸,为了养家糊口,玛格丽特来到了浮华 的巴黎,凭着她的美貌与气质,卖笑求生,成为资本主义上 流社会的玩物、红极一时的高级交际花。玛格丽特过着让人 鄙视又艳羡的奢华生活。
陈白露面对爱情时,表现的更多的是她的任性、盲目、 动摇和软弱。因为任性,在她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的 时候,她盲目地寻找所谓浪漫的爱情。但现实与理想终究是 有差异的,所以当爱情的幻想破灭后,她选择了放弃爱情, 选择了堕落的生活。当新的爱情来临时,她动摇了,最终软 弱使得她再次放弃了爱情,也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而玛格丽 特对待自己的爱情,则更多的表现为纯真,理智,执着和坚 强。玛格丽特对待爱情纯真如一,当爱情来临时,她理智地 放弃了堕落的生活,选择了能够拯救自己的爱情。她对爱情 执着,懂得爱的真谛。当爱人受到伤害时,为了爱情,她勇 敢地选择了放弃生命来成全爱情。
比较文学研究
高级交际花的爱情悲歌
——浅析陈白露和玛格丽特的爱情观
○李晋晖
摘 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任何人都渴望得到爱情,哪怕是一个沉沦的妓女。在中西方文学史上有两个命 运相似,结局相同的高级交际花。她们在寻找爱情的漫漫长路上,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演绎着爱的悲歌。这就是陈白 露和茶花女玛格丽特。 关键词:陈白露 玛格丽特 爱情悲剧
但在她华丽的外表下,在放荡的笑声中,玛格丽特如同 她胸前的那朵纯白美丽的茶花,仍然保持着一颗纯真、善良 和高贵的心,保持着她独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渴望得 到纯真的爱情,因为爱情是玛格丽特搭救自己的唯一途径。 当她遇到阿尔芒时,她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意义,为了爱情, 她放弃了剧院包厢、散心马车、精美餐饮、豪华服饰等过去 不能离开的一切,割舍了一年挥霍十万法郎的奢侈享受,来 到乡间隐居。在爱情温暖的包围下,玛格丽特找回了曾经失 去的自我。她变得朴素坚强、勇敢贞洁。她爱得是那么执 著,那么彻底。为了爱,她选择了放弃生命,用死来成全她 的爱情。沉睡中的玛格丽特依旧美丽如花,就像她胸前偶尔 佩戴的那朵血一样红的红茶花,这是她心中如火的情感迸发 出的灿烂的光芒。

百家讲坛---白居易(二)--爱情悲歌文稿

百家讲坛---白居易(二)--爱情悲歌文稿

百家讲坛白居易(二)爱情悲歌同期声:少年成名的白居易果然才华横溢,在他35岁时就写出了著名的诗篇《长恨歌》,历代的诗词研究专家一致认为《长恨歌》堪称艺术全壁,全篇都很出色,几乎没有败笔,仅一篇《长恨歌》就确立了白居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长恨歌》全篇120句,主要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生生死死,永无尽头的爱情。

那么唐玄宗和杨贵妃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杨贵妃先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妃,再是唐玄宗的爱妃,这中间关系的转变让后人议论纷纷,那么这种情况在白居易的笔下他会如何处理呢?诗人会不会客观的反映历史的真实呢?南京大学莫砺峰教授为你讲述系列节目白居易之《爱情悲歌》。

莫砺峰:《长恨歌》一开始就说“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他当然没有直接说唐玄宗,唐明皇不能这样说,唐朝人写本朝的事情一般都是用汉来做比喻的,叫做以汉喻唐。

那么这里的汉皇当然实际上指的是唐玄宗了,那么所说的汉皇又是谁呢?当然指的是汉武帝。

汉朝一个比较伟大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个好色成性的君主,所以用他来比拟唐玄宗。

那我们看看他说:“汉皇重色思倾国。

”他爱好女女色成天到晚想找一个倾国倾城的美女,“御宇多年求不得”,御宇就是统治天下,统治宇内。

他统治天下很多年都一直在找美女,我们来看看这说的是不是事实,好色就是齐澣本来这个字面上的意思是喜欢美丽的异性,但是一般的是用在男性对女性,我们说男性好色,这个男人喜欢美女这叫好色,这个本来也许是大部分男人都有的一种天性,人谁不爱美呢,他喜欢美女。

问题是好色这个事情假如发生在一般人的身上普通老百姓假如他好色问题不是太大,但是假如发生在帝王的身上那么问题就严重了。

为什么?因为帝王的身份跟普通人不一样,古代的帝王被人认为是天子,上天的儿子,代表天来统治人间的,所以帝王一旦好色往往后果就严重了。

因此孔夫子有一次看到卫灵公跟一个叫南子的美女坐在一辆车子里面招摇过市,他老人家就很不高兴了,“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女词人的爱情悲歌

女词人的爱情悲歌

人 非事 事休 ” 的浓 重伤 感情 调 ,从 而表 达 了她对 故 国、
旧 事 的 深 情 眷 恋 。 如 《声 声 慢 》 上 片 表 现 词 人 “ 寻 觅 寻
觅”,又无所寄托 的失落感 ,以及在 “ 冷冷 清清 ,凄凄惨
惨 戚 戚 ” 的 环 境 中 独 自伤 心 的 神 态 。 下 片触 景 生 情 、 悲秋
前期 词主要描 写伤春 怨别和 闺阁生活的题材 ,表现 了 女词人 多情善感的 个性 ,词风清 丽柔媚 。如 《 梦令 》中 如
描 写惜 春 怜 花 的 感 情 : “ 夜 雨 疏 风 骤 ,浓 睡 不 消 残 酒 。 昨
寡妇 ,显然不是 为 了她的容貌 ,也 不是李清照 以为的——
他 看 中 了她 无 与 伦 比 的 才 华 , 而 是 抱 着 最 赤 裸 龌 龊 的 目 的——得到她的收藏品。
试 问卷 帘 人 ,却 道 海 棠依 旧 。 知 否 , 知 否 ? 应 是 绿 肥 红 瘦 。” 另 一 首 : “ 常记 溪 亭 日暮 ,沉 醉 : 归路 。兴 尽 晚 知
为 了摆 脱这个 恶棍 ,李清照 宁愿 忍受牢狱之 灾,也 不愿 苟
且 忍 辱 , 最终 两人 双 双 入 狱 。
自怜 : “ 满地黄花堆 积 ,憔悴损 ,如 今有谁堪摘 ? 守着窗 儿 ,独 自怎 生得 黑?梧 桐更兼 细雨 ,到黄 昏 ,点点滴 滴。
这 次 第 .怎 一 个 愁 字 了得 ? ” 全 词语 言 简 明 、 节 奏 急 促 ,
接 到 后 ,叹 赏 不 已 ,又 不 甘 拜 下 风 ,就 闭 门谢 客 ,废 寝 忘
坛 的唐 婉。 两人 虽才华横溢 ,词 盈文坛 ,却都 经历 了惨 痛
的婚 姻 巨变 。

古代女子的爱情悲歌:悲情卓文君

古代女子的爱情悲歌:悲情卓文君

一日午睡后,闲来无事,偶然看到卓文君《白头吟》里的两句诗:“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这两句诗,就像三月里血染的桃花,一下子艳了我的目,刺痛了我的心。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浪漫爱情故事,曾经深深的打动过我。

那年,文君17岁,窈窕妩媚,才气过人,精诗文,善弹琴。

可惜命运不济,偏偏和她开了个很大的玩笑,她年纪轻轻,未聘夫死,便成了名门新寡。

她绮年玉貌,被幽居在寂寞深闺中,但一颗芳心如三月含苞的桃花,在春日里熠熠生辉。

司马相如的出现,则如润物无声的春雨,一下子摧开了她爱情的花蕾。

一次文君父亲卓王孙宴请宾客,风度翩翩的司马相如来了,带来了他的一曲《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诗中,相如大胆直率的表白,一下子点燃了文君爱的激情。

她朱颜玉貌,他诗情过人,才子佳人两相遇,瞬间碰撞出电光石火般的爱情。

她和他一见钟情。

他爱上了她,她也委身于他。

两人相吸相悦,却遭到了卓父的强烈反对。

卓父岂肯把如花似玉的千金嫁给一个穷书生?无奈,文君只得随相如夜奔。

相爱时,爱情就是止渴的鸩酒,哪怕中毒,也要以最美的姿态,一饮而尽。

相爱时,哪管山高路远坑深,就是走尽天涯道路,也要把他紧紧追随。

文君就这样,放弃了富裕的家庭,跟随穷书生走了。

相如家徒四壁,文君只得放下千尊小姐之身,当垆卖酒为生,相如亲作打杂。

想那时,她卖酒来他陪伴,相携相守,只要在一起,不羡神来不慕仙,夫妻恩爱苦也甜。

想那时,两人甘苦与共,该是快乐幸福的吧。

文君的小酒店就在临邛老家不远处,要面子的桌王孙,岂肯让女儿受委屈,让人说闲话?无奈之下,卓父只得认下相如这个女婿,分给小夫妻俩金银财产。

文君和相如初始的爱情故事,就像一个经典的传奇,惹得多少人唏嘘赞叹!一个古代的奇女子,美貌,诗才,勇气,让千百年之后的我,深感汗颜。

我初次读到他们的爱情故事时,并不知道结局如何。

我原以为两人付出真心以后,会像童话中说的那样:“他们永远在一起,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历史趣谈:缠缠绵绵 揭秘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悲歌

历史趣谈:缠缠绵绵 揭秘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悲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缠缠绵绵揭秘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悲歌
导语: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是一场千古不朽的悲剧,历史似乎也不能来评判项羽和虞姬的爱情的是与非。

项羽和虞姬的爱情,在以后几千年的时光里,成为
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是一场千古不朽的悲剧,历史似乎也不能来评判项羽和虞姬的爱情的是与非。

项羽和虞姬的爱情,在以后几千年的时光里,成为津津乐道的流传佳话。

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是怎样开始的?
项羽,秦末起义军领袖,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

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

他是一个性格暴躁的男子,却也是个用情专一的人,他始终爱着虞美人,于是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虞姬的情形史记记载也不过渺渺几笔:项则夜饮,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视。

虞姬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虞姬不仅长得美丽,而且还会弹奏琵琶,虞姬的舞姿也是楚楚动人,还有她的剑,也同样挥舞得轻盈如水。

当她看到项羽的时候,她就知道这个男人便是心中的“白马王子”,她也就知道这个男人一定会成为济世的才俊,她也知道这个男人将会成为历史的草创英雄。

于是,她愿意把自己的身体,献给这支起义军的力拔盖世者。

也许,只有项羽才能带走虞姬的心,只有项羽才能占有虞姬生命的全部。

项羽和虞姬的爱情就这样开始了。

但是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延续多久。

楚汉争霸,项羽占有绝对优势,后因他内心仁弱,对敌人也讲仁慈,渐渐地处于不利的地位。

在楚汉相争的第4年,项羽和刘邦的大将韩信在垓下展开激战,
生活常识分享。

沉沦与救赎——郁达夫小说集《沉沦》中的爱情悲歌

沉沦与救赎——郁达夫小说集《沉沦》中的爱情悲歌

沉沦与救赎——郁达夫小说集《沉沦》中的爱情悲歌
王婷
【期刊名称】《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3
【摘要】爱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而《沉沦》中的爱情却令人感伤与惋惜,小说中主人公对爱与被爱的渴望慢慢演变成情欲的宣泄,在“本我”“自我”“超我”的斗
争中沉沦,在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上寻求救赎。

《沉沦》以独特的感伤主义文学的
形式进行创作,以“自传体”的形式铺排展开,在性的苦闷与生的苦闷中寻求自我解脱,在肉欲的沉沦中告别无望的爱情与病态的自己。

从对爱情满怀憧憬的寻爱者到
沉沦苦闷的情欲宣泄者,主人公把生命作为爱情的“练道场”,把爱情拉向肉欲的“坟墓”。

从人性的释放与枯槁的人生中让读者看到主人公所“奏响”的爱情悲歌。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王婷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46.5
【相关文献】
1.欲望、沉沦与救赎——郁达夫伦理心态研究之一
2.沉沦与救赎--试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
3.异乡的沉沦--对比郁达夫《沉沦》和白先勇《芝加哥之死》中的死
亡叙事4.反传统的焦虑与调适——论郁达夫小说集《沉沦》的“审美辩护”5.《沉沦》及《沉沦》在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曲旷世的爱情悲歌——也析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

一曲旷世的爱情悲歌——也析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
应该说,写作之初,白居易至少在主观上是同意陈鸿的“惩尤物、窒乱阶”之说的,后来在《新乐府》的《李夫人》、《古家狐》中还重复强调了“尤物惑人”、“狐媚害人”的主题,明确宣扬性爱之为害,但是又承认“人非木石皆有情”,性爱是消灭不了的,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好是“不如不遇倾城色”。但在《长恨歌》的实际写作当中,他又服从了民间爱情故事所表达的人类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欲望。这样,整个故事便具有了更为深刻复杂的涵义:既写了真美,又写了真恶,并将两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丽情集》本《长恨歌传》有一段话:叔向母曰:
与“感伤主题”说相近而又有重大区别的是“自伤主题”说。此说认为《长恨歌》主题是假借李、杨故事,表达对作者自己不幸爱情的感伤。他们考证,白居易年轻时有一个感情甚笃的恋人“湘灵”,二人历经感情磨难终未结成连理,以致白居易最后与夫人结婚时年纪已达36岁。所以,《长恨歌》中的李、杨已不是历史上真实的李、杨,而是白居易根据自己的感情改造的李、杨,表达的是自己与“湘灵”永别离、长相思的绵绵之恨,是为自己的不幸爱情谱写的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
“甚美必甚恶。”李延年歌曰:
“倾国复倾城。”此之谓也。这段话大概可以代表中唐士人对这一问题的最后思考。白居易写作《长恨歌》时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因为“甚恶”而抹煞
“甚美”。尽管其主题最后似偏离了对“甚恶”的谴责,但“甚恶”内容本身毕竟没有被抹煞,反过来又丰富了“甚美”的涵义。
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长恨歌》实际处于这样一个交汇点上: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白居易在创作中服从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诗人的个性思想,即传统模式与作者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并存,这固然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是分不开的。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施之乃伊吕事业,蓄之则庄老道德”(《君子不器赋》),它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还在遭贬以前,他努力为云龙、为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的胸怀大志,颇有挽唐室于既衰,拯生民于水火的政治气概,才使得他有足够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后半生的政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这样,在他心目中对唐明皇的一分为二,必然要在塑造形象中反映出来。正是因为一往情深的唐明皇同重色轻国的唐明皇是对立统一体,所以,白居易把这个故事写成一个好皇帝的悲剧。好皇帝有所惑,终于造成了自己和百姓的悲哀。

饱蘸心血的爱情悲歌--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魅力

饱蘸心血的爱情悲歌--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魅力

敢怒不敢 言, 他就公开写过多首 《 哭刘贲》 以 《 , 蝉》 自比。就人 品上 , 他可与李由、 酋相媲美 , 杜 只可憾

悲剧 一生
李 商臆生于唐宪宗元和六年 (】 ) 8 3 ,死 于宣宗 他降 临在 日薄 西山 的晚唐 ,面 足 如 曰中天 的盛 大中二年 (5 ) 88 .一生几乎与晓唐四十年 的牛亭党 唐 。 争相始终 。他九岁丧父 , 随母漂 泊, 境况十分艰难
爱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重要支柱 ,也是文学 后 ,不久他进^王茂元节度使 府做幕僚 ,王茂元 同 创作的永恒 主题。人类从洪荒时代 到物 质文 明高度 样爱才 将小女许配给他 当时党争剧烈 . 狐父子 令 发选的今天 ,爱情 始终是年轻而古 老的话题 。人类 届牛僧儒一派 ,王茂元届李德措一瓶 。于是令孤 陶 的爱情瓜瓞绵 缔 , 于爱情的诗篇 也瓜瓞绰绵 。美 恨其 背恩 ,在他 的仕途 中设置 种种障碍 然 而牛李 关 满的爱情在现实生 活中. 凡人向往 , 而悲副爱情铸就 党又因他为弥合与令狐 陶的关 系所作的努力 ,视为 的诗篇则成为 文学大观 园中 的奇葩 ,格外 摄 人魂 旧情不断 , 为鄙视 , 颠 在这倾轧 的夹缝里, 他沉沦下
维普资讯
西北成人 教育学报 20 0 2年 第 1 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员 论坛
饱 蘸心血 的爱情悲歌
浅谈 李商隐爱情诗的魅 力
0 尹 玉 烨
摘 要 李商璁的爱恃诗 以其优美的意象、 明丽的辞藻历来为人 们传诵不鲍。 本文突破 以往
研宽者以外在形式八手对其诗歌 的解读 ,而从作者 悲剧凡格一 的形成、爱情诗精神境界的发 理 掘、 悲剧美的成因艘厦独特心灵感受的呈现等方 面阐述 了李商德爱情诗动人心 弦的悲剧魅 力 关键词 李商臆 爱情诗

饱蘸心血的爱情悲歌——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魅力

饱蘸心血的爱情悲歌——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魅力

在 我 国古 典诗 歌 中 ,真 堪 称 爱情 诗 的并 不多 , 李商 隐
卜,他 可 与 李 白 、杜 甫 媲 美 , 只可 惜 他 生 于 日薄 西 山 的 晚
的 爱情 诗 则是 其 中杰 出的代 表 。他 的爱情 诗 较 政 治讽 刺 诗 更 唐 。
广 为流 传 ,人 们之 所 以爱不 释 于 是 由于这 些 诗 以 男女 相 思相
他 的政 治 诗 寄托 意 象 明显 ,锋 芒 毕 露 ,爱情 诗则 意象 幽
一件 艺术 恋 为题 面 ,意 象精 妙 , 情思 婉转 ,辞 藻 明丽 , 声 调优 美 。其 深 隐晦 , 令人 难 以索 解 。 伟人 的艺术 家 歌 德 说 : “ } I 卖这 种 说法 未必 妥 贴 , 它只 是偏 再 丁爱情 诗 歌 艺术 形 式 I : 的 品是 由 自由大 朋 的精 神 创造 f来 , 我们 也应 该 尽 可 能用 自由 评价 ,而李 商 隐爱 情 诗歌 的 境界 、格 调 显然 远远 高 出 一 爱 般
说 是独 享 天 功 。艺 术 内容 决 定形 式 ,形 式 又 反作 用 于 内容 ,
这 种动 人 心弦 的 爱情 悲 剧心 理 和 它 的完 美 的 艺术 形式 秆j 得益
的结 果 。 于 氏死 后他 曾写 过 一 首 《 王
兄 与畏 之 员外 相 访
彰,干百年来令广大读者百读不厌,荡气 回肠。
人胆 的精神 去 观 照和 欣 赏 。 ” ( 《 德 谈 话录 》 )从 诗 作 口 歌
吻看 ,他书 写 的 是 自己的爱 情 生 活 ,但 不是 写 给妻 子 的 。理 由有 三 : ( 一 )他 与 千 氏 的婚 1极 有 可 能是 王茂 元 笼 络人 才 4 j {
情 诗 ,他 用 细腻 的文笔 展 现 缠绵 深致 的爱 情 悲剧 心 理 ,可 以

纳兰性德的爱情悲歌

纳兰性德的爱情悲歌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 兰心事几曾知?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曹寅的孙子曹雪芹
写了一部《红楼梦》,人们透过宝玉似乎 又看到了那个京城里一生注定富贵荣华、 繁花似锦的少年,以及他身上永不磨灭的 痴情印记。”
他自嘲“我是
人间惆怅客,知君 何事泪纵横,断肠 声里忆平生”,又 宣称“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 乌衣门第”,终究 复归静默“自是天 上痴情种”,“不 是人间富贵花”
相逢不语,一
朵芙蓉着秋雨。小 晕红潮,斜溜钗心 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
凝情恐人见。欲诉 幽情,转过回廊叩 玉钗。
——纳兰性德
《减字木兰花》词条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一醉一咏三长叹,之后纳兰性
德一病不起。康熙特意派来的太
医们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七日后,纳兰性德却突然睁开 了眼,目光清亮。他向纳兰明珠 和觉罗氏请安,请求父母多加关 照沈宛以及她腹中的孩子,之后 神色如常,同往年一样,仔细为 卢氏准备祭品。
祭拜结束,纳兰性德便
倒下了,从此再没醒来。年 仅31岁。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 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 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 《侧帽集》、《饮水词》等。
时值暮春,京城刚刚泛绿的
林中,几株红杏词条盛开着花 儿。大清权臣纳兰明珠词条的 府上,来了位杭州的女客。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 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 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 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 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生离”“死别”的爱情悲歌——陆游的《钗头凤》与苏轼的《江城子》之比较阅读

“生离”“死别”的爱情悲歌——陆游的《钗头凤》与苏轼的《江城子》之比较阅读



过这 一典 型化 细 节 描 写 , 现 出往 日夫 妻 生 活 之幸 展 福 和美好 , 比当前 的凄惨 悲 凉 之现 状 , 对 反衬 出他 此
《 钗头凤》 一词 , 浸润着放翁的情怨和无奈 , 向读 者倾诉 了一 个凄绝动人 的爱情 悲剧, 格调 凄楚、 哀 怨、 悱恻动人 。苏轼的《 江城子 ・ 十年生死两茫茫》 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 的思 念。
感 情 深挚 , 充满 凄婉 、 哀伤 的调子 。 “ 无情 未必 真 豪 杰 , 只是 未 到伤 心 处 ” 。英 豪 丈 夫心 中也 有解 不开 的儿 女情 长 。两首 词 在情 感 基 调 上都 具备 了婉 约 风 格 的哀 婉 缠 绵 , 中传 达 的情 感 词
时的痛苦和无奈 。物是 人非事 事休 , 欲语 泪先 流。
V 1 4 N . o. o2 2
Jn2 1 u .02
21 0 2年 6月
“ 生离 " 死 别 " “ 的爱 情 悲 歌
陆游 的《 头凤 》 苏轼 的《 钗 与 江城 子 》 比较 阅读 之
董朝 霞
( 郑州 职业技 术 学院 , 河南 郑州 4 00 ) 500 摘 要 : 游的《 头凤 》 苏轼 的《 陆 钗 与 江城 子 ・ 十年 生死 两 茫 茫》 称 词 史上 珠 联璧 合 的 爱情 绝 唱。 两首 堪
月” 在古诗词 中经常作 为思亲 、 乡的代 名词 ; 山冈” 怀 “ 则 象征着坟墓 与死亡 , 松树 ” 独使 用可 以指长 久 而“ 单 或节操 , 和山冈搭配则 又可 以寓意坟 墓 和死亡 。这 些 哀 婉 的意象 凸显 了幽寒 的气氛 , 使全 诗笼 罩 了一层 浓 厚的孤独 与感 伤 , 映射 出 词人 丰 富 的 内心世 界 : 方 一 面烘托 出对 已故妻子 的那种超 越 生死界 限的思恋 , 另

《茶花女》读后感:爱情悲歌

《茶花女》读后感:爱情悲歌

《茶花女》读后感:爱情悲歌爱情悲歌——《茶花女》读后感文/老常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爱情始终是一个最为频繁所被人提及和讴歌的对象。

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戏曲小说,古今中外都大量的记述了这方面的故事。

在中国比较有名的爱情故事有范蠡与西施、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国外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安娜卡列琳娜、简爱等的故事。

这些爱情故事或悲或喜,给我们现代人留下了很多启示和回味的空间,同时,也促使我们反思和借鉴。

关于爱情,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文背景,不同的宗教风俗都有各自的观念认知。

但总的来讲,不论哪个民族,哪个时代,哪种宗教,人们对伟大的爱情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褒扬,在这一点上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

而既然大多数人都赞美和讴歌伟大的爱情,同情为了爱情而选择牺牲的主人公,却为何还会有这么多的爱情悲剧发生呢?对于这一点,古今中外,无一例外都是因为传统和世俗,保守与激进的对抗所引发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是因为出于家庭门第的原因,祝英台虽与梁山伯同窗三年,感情弥笃,但却被嫁给了太守之子马文才,最后双双以死殉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因为两个家族之间互为世仇,两个年轻人相爱却无法冲破家族间因为仇恨而织就的世俗大网。

即使时代发展到现在,其实我们很多的思维依然被这些传统的思维所限制,所束缚,为此,爱情的悲剧,人性的悲剧还依然不断的在发生着。

小仲马的《茶花女》从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方面来看,同文艺复兴以来众多作家所表达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主张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解放。

这一点西方的好多文学著作都是以此为根基进行创作的,如薄伽丘的《十日谈》勃朗特的《简爱》欧姆的《人性的枷锁》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等等。

《茶花女》的故事情节与其他爱情故事的不同主要是在人物的选择上,书中的主人公茶花女(玛格丽特、戈蒂埃)是一个风尘女子,风华绝代,却又多愁善感,在多年的风尘生涯中,她早已对自己的人生失去了希望,如一片浮萍任凭命运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所左右,直到她遇到了男女人公阿尔芒,在他那里,她得到了真情,因而想为这份真情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走出风尘生涯而选择对爱情的忠贞。

唐婉钗头凤赏析

唐婉钗头凤赏析

唐婉钗头凤赏析《钗头凤》赏析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钗头凤》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这首词,写的就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自己的爱情悲歌。

故事是这样的:公元1155年,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闲居,正是春和日丽,万花妍放,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

当时沈园是一个布局典雅的园林花园,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是当地人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

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

在那一刹间,时光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还是怜。

遥想十年前,陆游刚满二十岁,娶表妹唐婉为妻,初时夫妇感情很好,都以为可以偕老百年,不料,正如陆游后来那句诗说道:不如意事常千万。

陆游的母亲很不喜欢这媳妇,硬逼迫儿子休弃了妻子。

命运就是如此作弄人,给人有美丽的开端,却不给人有美满的结束。

不久,陆游从母亲之命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改嫁绍兴名士赵士程。

本来陆游借着苦读和诗酒,麻醉压抑着自己对前妻的思念,已似乎渐渐淡忘了心中的痛。

而唐婉也在赵士程的呵护关怀下,也渐渐平复心灵的创伤,将要萌生新的爱意。

此时此刻沈园的不期而遇,四目相对,压抑和尘封了的委屈、思念以及悲痛,一下子全涌上了心头,两人都几乎无力承受。

但是,只是无言的相互看着,心中纵有千般心事,万种情怀,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次游沈园,陆游是闲悠的,但是唐婉却是在丈夫赵士程的陪同来的,此时丈夫正在不远处的亭子布置着酒菜,等待妻子来浅用。

在好一阵恍惚之后,唐婉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了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

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歌

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歌
陆游与唐琬的凄 美爱情
——现实中的“梁祝”

“梁祝”的爱情悲歌 相信,大家早已耳熟 能详了,但同学们是 否知道我国古代文人 中确实也存在像梁祝 那样悲切哀婉的爱情 故事。今天,我们就 来了解一下现实中的 “梁祝”故事即南宋 著名诗人陆游与爱妻 唐婉之间的凄美爱情 故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出生 于金人南侵。北方沦陷的动乱时代,少年便 立志抗金。高宗时考进士,受到秦桧排挤, 直到秦桧死后才得赐进士出身。担任过枢密 院编修,礼部郎中,又通判镇江府, 州, 知严州。晚年久居乡间。是南宋大诗人。在 词和散文方面也卓有成就,著有《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渭南词》等。
沈园(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亭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其二)
梦断香绡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催眠。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谢谢观赏
问世间情为何桧的打击排挤, 但他始终念念不忘收复失地,他的作品中所 变现出来始终如一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是从来没有人怀疑的。他的作品多是慷慨悲 壮之作,少有儿女情长,但是他的爱情始终 最多写的还是关于他前妻唐婉之作,他们之 间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陆游大约在二十岁左右,和他亲的 侄女唐婉结婚了。婚后伉俪相得, 感情很好,而偏偏陆游的母亲对 媳妇非常不满,逼迫他们离婚。 陆游不敢违背母命,又不忍与唐婉 分手 ,便在外另置别馆,时时与 她会面。这种情势又岂能维持长久, 风声传到老太太耳中,陆游不得不 忍痛与唐琬断绝了关系,在封建礼 教的迫害下,美满婚姻竟成了悲剧。 后来,陆游另娶了王氏;唐婉也改 嫁给了同郡的赵士程。数年后,陆 游一次春游,于唐婉于禹迹寺南郊 沈氏园。唐告知赵,还奉上酒肴相 待。陆游怅然良久。赋《钗头凤》 题于园壁。

珍藏在心灵深处的爱情悲歌——《微神》与《魂断蓝桥》之对比解读

珍藏在心灵深处的爱情悲歌——《微神》与《魂断蓝桥》之对比解读
第3 0卷 第 l 0期 20 09年 l 0月
哈 尔 滨 学 院 学报
J OUR NAL O F HARB N UNI I VER I Y ST
V0 . No. O 13O 1 Oe .20 9 t 0
[ 章 编 号 】0 4- 86 2 0 )O o2 文 10 - 5 5 (09 l—O 9 — -
人谁 都不 曾预料 的 。回国后看 到这一情 况 的男
印象而 葬送 了 自己的 生命 ; 魂 》 所 以在 中外 《 之 电影史 上堪称经 典 , 激起 那么大 的反 响 , 就在 于

主人公 懊 悔不 已 , 但有 情人 终 成眷 属 的信 念 没 有 改变 , 于是 , 我 ” 朋 友 向她 说 明“ ” 意 “ 托 我 愿
分析 , 中可 以看 出不 同民族 相 同的 心 态 和 情 感 , 同的 审 美意 识 和 价 值 评 判 。 从 相
【 关键 词 】 悲剧 ; 人性 美 ; 美情 感 ; 现 方法 审 表
[ 图分 类 号 】0 中 16 [ 文献 标 识 码 ] A
作为 2 0世 纪 文学 史上 的一 位大 师 , 老舍 为
第1 0期
何 光玲 , 玉平 : 藏在 心 灵 深 处 的 爱情 悲 歌 刘 珍
9 3
偶遇英 俊 的 贵 族 军官 克 罗 宁 , 人 一 见 钟 情 。 两 克 罗宁和玛拉 相爱 , 爱得炽 烈奔放 , 爱得无我 忘
这是东 西 方人 民在道 德 、 贞操 方 面相 同 的审美 意识 , 也是 她们 在 中西方 文学 史 同类 形象 中引
我 。玛拉可 以不顾 自己 的舞蹈 事业 , 了见 克 为
罗 宁而误场 ; 克罗宁对玛拉 一见钟情 , 在没有 同

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

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

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梁祝》创作于1958年冬,是当时上海音乐学院青年学生何占豪、陈刚的毕业之作,翌年5月27日首演于上海,由两位作者的学习小提琴专业的同学、当时只有18岁的俞丽拿担当独奏,一举获得轰动。

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成为了“洋为中用”的经典之作,为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作出了至今难以逾越的贡献。

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

祝员外先是拒绝了女儿的请求,但祝英台求学心切,假扮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

"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

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绍兴书生梁山伯,俩人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后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

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

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

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临别分手,依依不舍。

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

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

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

美满姻缘,已成沧影。

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

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来梁山伯虽被朝廷封为奉化县令,但忧郁成疾,不久身亡。

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

英台闻听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毅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两只美丽蝴蝶,在人间翩翩飞舞。

在朝廷做宰相的上虞名人谢安听说这一奇事,就奏请皇帝,敕封为“义妇冢”。

一曲诗意的爱情悲歌——评民族歌剧《运河谣》

一曲诗意的爱情悲歌——评民族歌剧《运河谣》

118剧作评介 Commentary on Plays作家2013年第3期《剧作家》登载了黄维若、董妮老师共同创作的民族歌剧《运河谣》,在这里作家用充满激情的创作态度,流畅优美的文字,唯美浪漫的场景为我们展现了一曲诗意的爱情悲歌。

《运河谣》以明朝万历年间作为历史背景,描写了因为揭发贪腐而被迫逃亡的书生秦啸生在大运河边遇到了逃婚的艺人水红莲,两人为了挣脱衙役和家丁的追赶躲进了彩龙船的排练队伍,为了生存秦啸生穿上捡来的号衣成为了水手李小管,他和水红莲一起留下来成为大运河上靠水生活的一员,两人在朝夕相处中心生爱慕。

在行船过程中私塾的女儿关砚砚误认为秦啸生就是抛弃自己的水手李小管,秦啸生和水红莲看到关砚砚哭瞎了双眼还带着一个孩子,就忍痛分开,由秦啸生照顾关砚砚的生活,与此同时运河上的船主张水鹞一直觊觎水红莲的美貌并想霸占她,最后为了摆脱被欺压的生活秦啸生和关砚砚逃出虎口,而掩护他们的水红莲却葬身火海,成为永远的祭奠。

整个剧本人物鲜明、情节曲折、六个场次环环相扣,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京杭大运河绚丽的生活画卷,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和欣赏性。

一、呈现诗化的语言诗化,不仅是戏剧结构、节奏韵律、文学形式的审美核心,同时也是戏剧艺术舞台一曲诗意的爱情悲歌——评民族歌剧《运河谣》呈现中表演、音乐、舞美共同追求的审美核心。

而民族歌剧《运河谣》的作者正是以诗人的慧眼,演绎人物、提炼了生活中诗意。

在剧本的开篇就由女歌队唱到“我们是运河的流水,流过了一年又一年,见过沧海,见过桑田,见过悲欢离合,我们是运河的流水,流过一年又一年,见过善恶,见过生死,见过义薄云天,美丽的故事,在河上流传,南来北往,千帆万船,载着我们的诉说,将这美丽的故事,代代相传。

”这样优美写意的唱词在剧作中比比皆是,让整个剧作充满了诗情画意,富有和谐的韵律之美,作家以诗化的语言描写勾勒人物的性格灵魂,渲染特定的戏剧氛围,让观者在紧随故事情节的同时,走过了一个诗意的旅程,接受了一次美的洗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情悲歌
有人说:“爱字收藏一颗完整的心,代表珍惜;情字依靠一颗竖着的心,代表陪伴。

没有两颗心的爱情是不完整的。

”可是世界上有多少可以坚持始终的东西呢?我不敢坚信。

世界上有永恒的爱情吗?我还是不敢确定。

也许时间会证明一切,会让一切东西如春梦,了无痕迹。

假如命运折断了爱情的风帆,我能不绝望,坚信岸还在吗?我不能。

假如命运凋零了美丽的花瓣,我能不沉沦,坚信梦还在吗?我不能。

假如我处在无尽的孤寂中,我能不无奈,坚信路还在吗?我还是不能。

“欲将心事赋流星,又恐流星逝。

”哈姆雷特这样说。

既然往事如风,泪已成歌,梦已破碎,一切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一切的一切都将终极于虚无,那么世界上除了亘古流淌的时间以外,还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呢?
缘,虽然妙不可言,但是也转瞬即逝。

也许真的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喧哗和躁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也许是我过于消极?也许是我性格使然?也许是宿命的悲哀?我注定是一个孤独忧郁的人。

曾经有人把我“誉”为“深沉王子”,不知道该是我的悲哀?还是我的幸运?我只能苦笑,我只能无奈。

多愁善感、情感细腻本是诗人的特质,可是我不是诗人,为什么我也会如此忧郁?使得
我特别喜欢伤感忧伤的凄美爱情故事和伤感动人的伤痕文学。

正如鲁迅在《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一样,“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这个世界有太多不完美,也许就注定了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是悲伤主义者。

也许完美的爱情只能存在于虚幻的童话故事里,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期待真爱只能注定是一场无言的结局。

牛郎织女,鹊桥遥望,七月七夕,泪眼相对,千古绝唱,徒增伤悲。

梁祝化碟,至死不渝,生未同衾,死却同穴,只愿化蝶,双宿双飞。

我是一个相信缘分的人,人生苦短,时光飞逝,恍然如梦。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

能够相识相知,就是缘分,就是上天的恩赐与眷顾。

我们真的应该惜缘?不是吗?“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同枕眠”。

缘分可遇而不可求,也许真是这样:喜欢文学的人,都是多情的人,也都是性格怪异而又容易受伤的人,我害怕受伤,这也是我半年来都没有动笔写过任何文字的原因。

沈从文说过:“凡事都是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是宿命的必然。

”我不是宿命主义者,也不是悲观主义者,我是理想主义者,我一直追求道德的完美和完善。

也许星空是永恒的?所以我喜欢在深夜凝望永恒的夜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