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水体富营养治理与优化技术探讨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与水质改善技术研究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与水质改善技术研究
1.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富含营养物质,如氮、磷等,造成水体富营养状态,引发藻类过度生长和水华等问题,影响水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2. 目前,我国许多湖泊和河流都面临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给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3. 为了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开展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水质,恢复水体生态平衡。
4. 生物阻塞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方法,通过引入一些特定的生物,如藻类、浮游动物等,帮助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物浓度。
5. 此外,物理、化学方法也可以用于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如氧化剂氧化降解有机物,净化水体,提高水质。
6. 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环境生物技术,如湿地处理、微生物降解等,帮助提高水体的净化效果。
7. 除了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技术,我们还应该加强水质监测,掌握水体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质恶化。
8. 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应共同参与,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工作的开展。
9. 总的来说,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与水质改善技术研究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有效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中国是世界上湖泊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受到工业和农业污染的影响,许多湖泊存在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中营养物质过量积累,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使湖泊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现象。
为了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1. 水质净化技术水质净化技术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传统的水质净化技术包括植物修复、生物控制和化学混凝沉淀等方法。
近年来,中国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水质净化技术。
利用生态加速器(即利用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生物排泄作用)来降低湖泊中的氮和磷含量,从而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生物床滤池等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有效去除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悬浮物。
2. 藻类控制技术藻类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藻类的生长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环节。
中国科学家采取了多种控制藻类的技术。
利用特定的细菌来控制蓝藻的生长。
这些细菌具有抑制藻类和促进湖泊水体氮和磷循环的作用。
人工添加氧气、利用超声波技术等也被用于控制藻类生长。
3. 生态修复技术湖泊富营养化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修复也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重要手段。
中国科学家开展了一系列湖泊生态修复的研究。
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湖泊富营养化的修复,在湖泊周边建立人工湿地,利用湿地植物吸收和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质,减缓湖泊富营养化的进程。
人工鱼礁和生物堆肥等技术也被应用于湖泊生态修复中。
4. 综合管理技术湖泊富营养化治理需要综合考虑湖泊的生态环境特点、行业排放和湖泊流域的管理等因素。
中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综合管理技术。
建立湖泊富营养化监测体系,对湖泊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制定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规划,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减少农业和工业废水排放,加强湖泊流域的生态修复等。
湖泊富营养化的机理研究及防治
湖泊富营养化的机理研究及防治湖泊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重要的生活水源和经济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愈发凸显。
湖泊富营养化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经济利益。
因此,研究湖泊富营养化的机理及防治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湖泊富营养化的机理湖泊富营养化的机理比较复杂,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环境因素水体中的生物、无机和有机物含量是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
氮、磷、硅等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元素,但当水中这些元素的浓度过高时,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而丰富的有机物和高水温等因素也会加速湖泊富营养化的过程。
2.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量的污水和废水排入湖泊,其中包含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加速了湖泊富营养化的过程。
此外,人类活动也会破坏湖泊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剧了湖泊富营养化的程度。
3.气候条件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也会影响湖泊富营养化。
高温和干旱条件会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增加淤积物的浓度,进而导致富营养化。
而多雨的气候则会增加湖泊周边的表层流和地下水的流入,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
二、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湖泊富营养化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加强水环境监测及时监测湖泊富营养化的程度,可以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加强对污水和废水的处理和排放监管,降低营养物质的排放量,也是防治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
2.湖泊治理湖泊治理的关键在于停止富营养化的发展,并逐渐达到水体复原的目标。
这涉及到水体的综合治理,包括疏浚、引清水、植物繁殖和水生生物控制等多种手段。
同时,加快湖泊周边生态环境的恢复,减少污染源的输入,也是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
3.推广科学种养湖泊富营养化的发展主要与养殖密度和饲料成分有关。
因此,在种养水生生物时,要严格控制养殖密度,并采用适当的饲料,避免对湖泊环境造成污染。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技术与策略研究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技术与策略研究湖泊富营养化,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一种自然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湖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污染和养分输入,富营养化现象也日益加剧。
富营养化不仅会扰乱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因此,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目前,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技术与策略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源头治理,二是综合治理。
源头治理是指通过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养分的输入来减缓或消除湖泊富营养化的现象。
源头治理的关键是要找到养分输入的主要来源,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养分的输入。
比如说,对于农业排放而言,可以采取低氮低磷肥料、合理施肥等技术措施;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经营管理,可以采用生态化处理技术,减少养分的排放和环境污染。
除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也是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综合治理是指通过多种方式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如改善水环境、增强自净能力、削减外源营养物等。
具体的操作包括:一、环境垂钓环境垂钓是通过人工捕捞的方式减轻湖泊中过多的鱼类数量,使其未来自我调节能力得到提升,减少未来富营养化的风险。
通过环境垂钓,湖泊中的水生植物会得到更多的营养,从而使其生长周期加快,也能够减少鱼虾等有机物质的过多积聚,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
二、植物和微生物的增殖在湖泊生态环境中,植物和微生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因素。
特定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可吸收富营养化物质,消耗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类,对生态环境有好的影响。
对于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可根据湖泊特性选定适宜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以增加它们的利用率来达到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目的。
三、多种梳理多种梳理是指通过多重的技术手段,不断破坏富营养化物的生命环路,以达到消灭营养物,控制富营养化的效果。
这种方法通常采用生态/微生物梳理、物理梳理、化学诱导等技术手段。
在技术操作上,应根据湖泊特性选取最符合其特性的梳理模式。
综合治理关键在于整合各类手段,从而更好地应对湖泊富营养化问题。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中营养盐的浓度过高而导致水质恶化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在中国逐渐加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的研究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湖泊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氮、磷等营养盐的过量输入,导致水体中藻类繁殖过盛。
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人工手段调节湖泊水体的营养盐浓度,减少富营养化程度。
常用的物理方法包括水量控制、人工漂浮物清理、湖底泥沉积清理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湖泊水体中营养盐的浓度,阻断富营养化的发展。
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物质来调节湖泊水体的营养盐含量。
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草鱼放养、溶解性氧化物喷施等。
通过添加草鱼等消耗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盐和浮游生物,可以有效地降低湖泊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
生物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降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常用的生物方法包括湖泊生态修复、生态调控等。
湖泊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恢复湖泊的生态系统,提高湖泊生态功能,减少湖泊富营养化程度。
生态调控是指利用生物相互作用调控湖泊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现象,常用的生态调控方法包括种植水生植物、鱼虾饲养等。
综合利用上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效果。
目前,中国在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
在物理方法方面,研究人员通过人工增加湖泊出流水量,减少湖泊水体中营养盐的积累。
对湖底泥沉积进行清理,降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化学方法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溶解性氧化物喷施、草鱼放养等方式,降低湖泊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程度。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湖泊水体中藻类的繁殖,改善水质。
中国在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技术的操作和管理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效果需要长期观察和评估。
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与水环境治理研究
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与水环境治理研究引言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河流和湖泊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
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积累,导致水质恶化,并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针对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研究和水环境治理措施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1. 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1.1 农业排放与化肥使用农业活动是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田中施用的化肥包含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在雨水的冲刷下,这些营养物质被带入河流和湖泊中,从而导致富营养化。
1.2 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物质会加剧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积累,促进富营养化的发展。
1.3 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人类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和垃圾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会分解产生氮、磷等营养物质,并污染河流和湖泊,加剧富营养化程度。
2. 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2.1 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质恶化,主要表现为水体的浊度增加、藻类和悬浮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变得混浊,降低水质。
2.2 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的破坏富营养化使水中的藻类繁殖过度,形成大面积的水华,阻断光线传入水底,使水草无法正常生长,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和鱼类的栖息。
3. 水环境治理措施3.1 建设生态池生态池是一种通过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处理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的工程设施。
通过在河流和湖泊的入口处建设生态池,可以利用水生植物吸收和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富营养化。
3.2 加强污水处理加强城市和农村的污水处理工作,减少污水对水体的污染,是防止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
3.3 提高农业制度推广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农业对水体的污染,是防止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措施。
4. 水环境治理研究的挑战与展望4.1 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在河流及湖泊富营养化研究中,需要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更准确地了解富营养化的过程与机理,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水质改善研究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水质改善研究第一章湖泊富营养化及其危害湖泊富营养化是一种自然环境的恶化现象,也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之一。
其主要表现为湖泊内生物生长速度过快,养分和有机质浓度过高,水质逐渐变劣,甚至可能导致湖泊寿命缩短、生物灭绝等严重后果。
富营养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现代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量的污染物和化肥农药排放到了湖泊中,使得湖泊内部的养分浓度提高,导致湖水逐渐变红,光照不足,水深变浅,富营养化现象加剧等。
所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和水质改善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现状和方法、水质改善研究工作、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第二章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现状和方法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方法和措施非常丰富,常用的措施包括对污染源进行控制、流域治理、湖泊生态修复等。
1. 对污染源进行控制控制污染源是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基础步骤,其中主要包括农业非点源污染、城市污水及工业污水排放控制等。
对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可以通过加强农业基地建设,采用生态农业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进行;城市污水及工业污水的排放控制可以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加强市政设施的建设等方式实现。
2. 流域治理流域治理是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流域中,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源和有害物质的输入。
流域治理主要包括开展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加强生态恢复和环境容量研究等。
3. 湖泊生态修复湖泊生态修复是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湖泊生态修复主要目的是通过生态改造、植物建设及水污染控制等方式,改变湖泊养分过剩的环境条件。
生态修复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氧化还原过程、蒸发浓缩等,生态修复的建设主要包括湿地生态系统、洼地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等。
第三章水质改善研究工作水质改善是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水质改善方案要根据湖泊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的方法进行治理。
1. 预处理预处理过程是水质改善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主要是针对湖泊中的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特性进行处理。
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与治理研究
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与治理研究河流湖泊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水资源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水源,还承载了大量的生物多样性。
然而,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引导,河流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还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鉴于此,研究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治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
多年来,人类工农业活动的增加导致了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这些农业污染物被雨水冲刷到河流湖泊中,导致了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大量富集。
除此之外,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加速也直接或间接地加剧了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都含有高浓度的氮、磷等污染物,这些物质进入水体后会促使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水体浑浊、水色变绿,甚至形成蓝藻和藻华。
此外,过度捕捞、过度养殖和乱倒垃圾等人为因素也会加重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在治理方面,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来减轻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首先,要加强农业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定期检测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肥料,避免农药的滥用。
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合理使用灌溉水,防止农田产生过多的径流,将养分从源头上控制。
其次,要加强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工作,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正常运行。
此外,对于过度捕捞和过度养殖的问题,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严禁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通过多方面的措施,逐步减缓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趋势。
除了以上措施外,还有一些创新的治理方法也值得尝试。
例如,可以利用湖泊自净能力,通过增加水体中的浮游植物食草动物,实现自然的调节机制。
此外,利用人工湿地和草带等生态工程手段,将湖泊周围的排污口导流至湿地,通过湿地的自然生物过滤作用,净化水质。
同时,还可以采用生物工程的方式,引入一些水生植物或微生物,利用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作用,进行水体的自我净化。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导致水体中藻类、浮游生物等富营养生态系统的高密度繁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湖泊富营养化主要来源于农业、工业、城市排水和生活污水等人类活动,而湖泊富营养化的危害则涉及到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也成为趋势。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排放: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随着农田的冲刷和雨水的冲刷而进入湖泊水体,从而导致湖泊富营养化。
2.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中的氮、磷等无机化合物,会被排放到湖泊水体中,加速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
3. 城市排水: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和营养物质,如果清洁处理不当,将直接排放到湖泊水体中,导致湖泊富营养化。
1. 水质恶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体会出现浑浊、呈绿色或黄褐色,水质恶化,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2. 水生态系统崩溃:湖泊富营养化会导致湖泊中藻类、浮游生物等富营养生态系统的高密度繁殖,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甚至崩溃。
3. 水生生物死亡: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水体中的氧气,造成缺氧环境,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4. 水源污染:富营养化的湖泊会进一步导致周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影响水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治理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认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引导合理的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排水。
2. 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推行有机农业、精细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强农田保护,减少农田径流对湖泊的影响。
3. 强化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加强工业行业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减少废水中有机物和营养物的排放。
4. 生态修复:通过植物修复、生物修复等方法,恢复湖泊的植被覆盖,增加湖泊的生态多样性,提高湖泊水体的自净能力。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富营养化的湖泊水体会导致水质恶化、水华爆发、底泥积聚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湖泊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介绍。
二、湖泊富营养化的成因湖泊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等,这些活动释放出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湖泊水体,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自然因素则包括湖泊自身营养循环和气候等因素。
富营养化的湖泊水体通常会出现水华、藻类过度繁殖、水质恶化等问题,对湖泊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中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生态治理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
目前,湖泊富营养化的生态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和化学修复技术等方面。
1.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的作用,将湖泊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生物量,从而达到减少湖泊富营养化的目的。
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湖泊湿地修复、水生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
湖泊湿地修复是通过修建湖泊周边的湿地,使湿地植物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水生植物修复是通过引种具有吸收营养物质能力的水生植物来净化湖泊水体。
微生物修复则是通过引入特定的微生物来分解水中的营养物质,达到净化湖泊水体的目的。
生物修复技术在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应用。
2.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是通过物理手段来改善湖泊水体的营养物质含量,包括生物滤料技术、增氧技术、曝气技术等。
生物滤料技术是将一定量的人工填料投放到湖泊中,利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氨氮等营养物质。
增氧技术是通过投放增氧设备,提高湖泊水体的氧含量,促进水中的微生物代谢,降低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氮磷含量。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体中的营养盐、有机物质和生物量过高,导致水质恶化的现象。
富营养化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影响了水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探讨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一、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包括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是指明确的、可以辨认的有固定源头的污染物排放,如工厂废水、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排放等。
非点源污染是指来自农业、城市、工业和生活等非明确源头的污染,如农田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城市雨水排放等。
1. 农业排放农业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农田化肥和农药会随着雨水流入湖泊,导致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增加,从而促进藻类生长。
农田土壤侵蚀和农作物残余物的分解也会释放大量的有机质,加剧湖泊富营养化的程度。
工业排放是另一个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
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这些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湖泊中,将严重影响水质,并促进湖泊内营养物质的积累。
3. 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中包含了大量的有机废物和营养物质,如果污水处理不当或者排放直接进入湖泊,就会加剧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
4. 大气沉降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气态物质也是湖泊富营养化的来源之一。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能够随着雨水沉降到湖泊中,颗粒物中还携带有有机物和矿物质等,这些物质能够影响湖泊水质。
5. 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变化也是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湖泊周边的土地大量被开发和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湖泊周边土壤侵蚀增加,再加上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得湖泊富营养化加剧。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给湖泊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恶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高,使得湖泊水体混浊,溶解氧减少,水体透明度降低,从而影响水质,给湖泊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
湖泊富营养化与水质治理技术研究
湖泊富营养化与水质治理技术研究湖泊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最常见的水体类型之一,承载着大量的生态功能和人类需求。
然而,在长期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湖泊面临着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该问题又被称为水体富营养化。
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中营养盐(如氮、磷等)浓度过高,导致水体中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迅速增加,进而引发水质下降、蓝藻大量繁殖、浮游植物大面积死亡等环境问题。
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人类活动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农业、城市化、工业化等活动均会向湖泊排放大量污染物,特别是化学肥料和有机污染物,从而导致湖泊富营养化。
此外,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也会对湖泊富营养化产生影响。
针对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研究水质治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一种常见的治理方法是生物调控法。
该方法通过引入富氧植物、浮游动物等生物种群,来促进湖泊中的富营养化物质的分解和吸收。
例如,沼泽植物具有较高的氮、磷吸收能力,可以通过人工增加其数量,起到有效的净化水质的作用。
除了生物调控法,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也是常见的湖泊水质治理技术。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曝气、曝气振荡等。
曝气通过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促进湖泊底部沉积物中的有机物降解。
曝气振荡是利用机械设备搅动水体,使底部沉积物重新悬浮,通过增加氧气供应量,改善湖水的富营养化状态。
化学处理方法包括絮凝剂、活性炭等的应用。
絮凝剂可以将湖泊中的微小颗粒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团块,从而便于去除。
活性炭则可以吸附有机污染物,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这些化学处理方法在实际的湖泊水质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了传统的水质治理技术,近年来,一些新兴技术也开始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中,例如生物除磷技术、湖泊生态修复等。
生物除磷技术通过引入特定的微生物,使其在湖泊中起到除磷的作用,从而降低湖泊中磷的浓度。
湖泊生态修复则是通过恢复湖泊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实现湖泊水质的自然恢复。
然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治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湖泊特点、水质状况、人类活动等多个因素。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体中营养盐含量过高,导致水质恶化、藻类过度生长的现象。
富营养化是当前全球湖泊面临的普遍问题,对水体生态系统、饮用水安全和周边社会经济等方面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1. 土地利用变化: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被广泛使用,导致了土地径流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输入湖泊,成为导致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大量排放到湖泊中,使湖泊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升高,为湖泊的富营养化提供了源头。
3. 河流输运—河流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湖泊附近的河流对富营养化的贡献很大,河水中的营养物质会随水流输入湖泊,进而影响湖泊的水质。
4.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会影响湖泊的水文变化、水体温度等,而这些变化会影响湖泊富营养化产生的速率和程度。
1. 水质恶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水质恶化,水体透明度降低,水色变绿,严重影响湖泊的美观度和生态环境。
2. 水产资源丧失:过度的藻类生长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湖泊水体缺氧,造成湖泊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使水产资源受到严重损失。
3. 供水安全受威胁:湖泊是人们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体中富含有害物质和致病菌,影响饮用水安全。
4. 社会和经济影响: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会影响周边地区的旅游业和渔业发展,降低了当地的经济效益,对周边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
1. 加强水域管理:制定和严格执行湖泊水域管理条例,加强对湖泊周边区域的监管,限制农业化肥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减少湖泊受到的污染和营养物质的输入。
2. 推广环保意识:大力宣传环保理念,引导广大市民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鼓励绿色农业发展,减少化工企业的废水排放,降低对湖泊水体的污染。
论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的治理方法及治理效果
论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的治理方法及治理效果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水和农业废水的排放不断增加,使得湖泊等水域的水质逐渐受到影响,出现了水质富营养化的现象。
水质富营养化是指由于水中缺氧和过多的营养物质而导致水生生物数量和种类的改变,甚至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何治理湖泊水质富营养化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治理方法1.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人类活动对水体的影响是治理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的基本方法。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推行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设环保型工业和农业等手段,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进行治理。
2.加强水生态系统管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是一个生态系统问题,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网络。
加强湖泊生态系统管理是治理水质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如加强湿地保护、改善湖泊流向、合理设置渔业资源管理等措施。
3.生物治理生物治理是通过引入或调整生态系统中的某些生物种群来控制水生生物数量和种类的一种方法。
例如,引入可以食用蓝藻的某些水生动物等来在水体中控制蓝藻的生长数量;通过增加活性池内的净化菌种的数量来打造自净水体等。
4.物理化学治理物理化学治理是通过对湖泊水质进行处理,达到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去除蓝藻和其他富营养化物质;转移湖泊中的蓝绿藻堆积物或者利用氧气的溶解升降等措施来治理湖泊水质富营养化。
二、治理效果湖泊水质富营养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容易发生反复。
治理效果难以用几年的时间来判断,需要以恢复稳定的水环境为目的。
有效治理湖泊富营养化需要具有持久的效果,而不是短暂的。
我们应该创造条件来让环境恢复不断稳定的阶段。
最终,我们应当重视湖泊水质富营养化治理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湖泊富营养部位,既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释放,也要增加湖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最终达到控制和消除富营养化现象的目的。
同时,对于渔业、旅游、生态等多个方面的经济利益,也要进行平衡和协调,确保治理效果具有可持续性,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体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导致水体生物量增加,水质恶化,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种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治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科研工作者们近年来不断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和成果。
本文将就中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影响二、生态治理技术研究进展1.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通过生物作用来净化水体,是当前湖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水生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可以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起到生物修复的作用。
适当增加水体中的有益微生物,如利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来分解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也可以有效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2. 非点源污染治理技术非点源污染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农田的化肥和农药流失、城市的雨污分流等。
加强农田和城市的非点源污染治理至关重要。
采取措施如农业面源污染的减量化、城市雨污分流的治理,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输入,从而遏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
3. 非化学处理技术传统的化学处理技术虽然可以迅速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但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大。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重视非化学处理技术,通过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来进行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
利用微滤膜、超滤膜等膜技术来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利用养殖生物和微生物来进行营养物质的降解,从而实现水体的生态修复。
三、进一步工作展望当前,我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目前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工作多集中在局部湖泊,对整个湖泊生态系统的治理和保护工作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部分生态治理技术虽然在实验室条件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成本高、效果不稳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体中营养盐浓度过高,导致水体中富集各种营养物质的现象。
富营养化不仅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还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以及治理研究。
一、来源1.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随着雨水或灌溉水进入湖泊水体,导致水体中富集营养物质,从而引发富营养化。
特别是过度施肥和错误施肥导致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输入水体中,是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磷、氮等营养物质,直接排放到湖泊水体中,也会加剧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3. 湖泊周边开发建设湖泊周边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污水排放和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湖泊水体受到了更多的营养物质的输入,加速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进程。
二、危害1. 生态环境破坏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会引发蓝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导致水质恶化。
水华会阻碍光照,对水生生物生存造成威胁,破坏湖泊的生态平衡。
2. 饮用水安全受威胁湖泊水体受到富营养化影响后,水体中富集的藻类等微生物有可能释放出毒素,严重威胁饮用水的安全,甚至危及人类健康。
3. 河湖景观退化湖泊富营养化后水质变差,水藻过度生长会使湖泊水体呈现绿色或黄褐色,严重影响了河湖的景观价值,对旅游业和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治理研究加强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管理,推广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合理运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湖泊水体的影响。
加大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减少城市和工业污水对湖泊水体的直接排放,有效减少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3. 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对于净化水质、调蓄雨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作用,加强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对于减缓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积累过多,导致湖泊水质恶化的现象。
主要来源包括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灌溉水、固体废弃物和大气沉降等。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中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水华覆盖湖泊水面,使得光线难以透过,导致湖泊底栖生物因缺乏光合作用而死亡,破坏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富营养化会促进藻类生长,特别是蓝藻的增殖。
蓝藻可以产生毒素,对人畜禽的健康造成威胁。
富营养化引起的藻类爆发会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湖泊水体缺氧,对底层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3. 富营养化还会引发湖泊水体的富营养性沉积物。
这些沉积物中富含有机物,容易产生恶臭和有毒气体,对湖泊的景观和生态造成破坏。
为了治理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废水处理。
通过强化农村和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减少农田和工农业废水排放,降低富营养化的源头负荷。
2. 推行农田和养殖业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化肥和饲料,减少磷和氮的使用量。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养分渗漏至湖泊水体。
3. 降低农田和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不当问题,做到垃圾分类处理和垃圾减量。
4. 禁止或限制湖泊周边的捕捞和伐木活动,减少人为干扰。
5. 加强水体生态修复,恢复湖泊的自净能力。
可以通过引入其他生物如稀脂鲤、河蚌等来改善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很大的危害,需要从源头上减少养分输入,加强废水处理,推行科学管理措施,并进行湖泊的生态修复,以保障湖泊水质的良好状态,维护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与水质改善的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与水质改善的研究湖泊作为天然的水体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给水质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以及水质改善的研究。
首先,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污染问题。
农业、养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农田和牲畜粪便的大量排放,这些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染物经过降雨、地表径流等途径进入湖泊,加剧了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此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对水质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刺激藻类的繁殖,引发水华现象,使湖泊水体呈现绿色或红色,严重影响水的透明度和美观度。
其次,水华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湖泊水体缺氧现象,危及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水华的死亡和腐烂还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对水体生物造成毒害。
为了改善湖泊水质,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对农业和养殖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限制农田和牲畜养殖的面积,减少排放。
其次,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与排放控制,推广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生态修复技术,减少对湖泊水体的直接污染。
此外,加大对湖泊富营养化的监测与预警力度,提前采取控制措施,避免水质进一步恶化。
最后,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改善湖泊水质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引入适宜的水生植物和生物调节剂等措施,促进湖泊中氮、磷等有害物质的吸收和转化,达到水质改善的目的。
然而,湖泊水质改善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
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湖泊水质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才能形成长效机制。
另一方面,公众也要承担起维护水质的责任,减少使用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倡导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
总之,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通过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加强湖泊监测与预警、引入生物修复技术等手段,才能实现湖泊水质的改善,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湖泊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湖泊中营养盐(如氮、磷)的浓度过高,导致湖泊水体中的藻类等富营养物生物大量繁殖,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包括农业污染、城市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和大气降沉等。
农业污染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之一。
农田使用农药和化肥的过程中,因为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过度使用或不恰当施用,造成一部分养分未被作物吸收,流失至地表水体中,最终进入湖泊,使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城市污水排放也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大量污水未经过处理便直接排放到湖泊和河流中。
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湖泊后,引发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工业废水排放也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产生重要影响。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等,未经过有效处理便排放至湖泊,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大气降沉也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化合物经降雨作用达到地表水体,也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来源之一。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带来了许多危害。
富营养化导致湖泊中藻类过度繁殖,形成大面积的藻类水华,严重影响湖泊的水质和生态系统。
水华不仅改变了湖泊的水质,还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对湖泊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甚至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死亡。
藻类水华分解后,产生大量的有机物质,会耗尽湖泊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
这会给湖泊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甚至导致大规模的鱼类死亡事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导致水体变浑浊,降低水体透明度,影响湖泊中的自然景观和游客的观赏体验。
藻类繁殖时会分泌有毒物质,对水体中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造成破坏。
为了治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加强农田管理,推广科学合理施肥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泊水体富营养治理与优化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追求亲水生活。
然而,水体中因有机污染物不断积累而富营养化,各种藻类疯狂繁殖,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理措施,藻类疯长,水面形成一层绿色膜状藻类漂浮层(称为“水华”),有异味,藻类产生毒素。
水体富营养及其引起的水华暴发是当今世界的环境灾害之一,而且发生的频率与严重程度都呈现加快的趋势。
富营养化是湖水水质变坏的先兆,接下来就是黑臭,那就更难治理了。
本文就湖泊水体富营养治理与优化技术探讨
关键词:湖泊;营养治理;难点;优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k92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水体富营养化
湖泊是建设“适宜生活居住,适宜创业发展”的园林城市的资本。
如果一个城市有湖泊,那是一个城市之福。
恢复水体本来的功能,并进行景观化建设日益显得重要和迫切。
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彻底消除水体富营养化的形象,还本城区人民靓丽的公园和优美的水环境是一项生态工程、民生工程,也是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富裕和谐社会的举措之一。
2.水体富营养治理的难度大
2.1 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第一大难点是对藻类的控制
(1)对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就是对藻类的治理。
藻类植物是水体中最易生存的物种之一,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
富营养的水体藻类疯长而形成的水华,是造成水体
变成污浊的墨绿色、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感观极差的重要因素。
尽快改善水体感观,是人们首先最关心的事情,因此,对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就是对藻类的治理。
(2)实践证明,依靠降低水体的氮、磷浓度来抑制藻类的生长,难度大,代价高。
富营养水体藻类水华形成优势的原因,不仅受理化因素影响,其特有的生理生态特性更为关键。
藻类水华独特的细胞结构、伪空胞的浮力调节功能、碳氮代谢特性和高效利用无机碳与高效捕获和转化光能的能力、众多种类在水体形成的演替竞争能力,都直接为藻类水华提供了非同寻常的竞争力。
2.2 能够应付外来污染负荷冲击,又做到易于操作、长期稳定、维护费低,是水体富营养治理的又一大难点
许多城镇的湖泊都是集污式湖岸,而且有蓄洪防涝功能,不能阻挡暴雨径流带来的氮磷汇入湖中,因蓄洪而受纳城市污水是其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这是湖泊治理又大难点。
在湖泊的纳污处建污水处理厂是不现实的,因而所选的治湖技术要求去污能力特别强,能够有效抵御污染负荷冲击,否则,治理效果就达不到要求,也不稳定。
采用生物法去除污染负荷与生态修复是较为经济的方法,以往,生物法有水生动植物法、微生物法、人工湿地法等。
依靠在水体喷洒微生物的方法,可起到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的作用,对水质改善有利。
但是,微生物在水体中生长的控制难度比较
大,要求高,重建的生态系统不容易做到稳定;而且,用投加微生物菌群(或生物酶)的方法,需要长期投加且费用较高。
人工湿地占地大、见效慢,一般两年左右湿地内部堵塞,净化效率逐渐下降、达不到治理目标等问题,目前正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湖泊治理需要寻求去除水体中污染物效率高,能较快地修复水生生态系统,能够抵御污染负荷冲击,长期稳定地保持水体自净功能,而且容易控制,管理简单,维护费用低的技术集成。
3.湖泊水体富营养治理技术集成与优化
多年的以水体治污、生态重建和系统稳定化为重点,针对治湖的难点,从力求体现治湖的先进性和经济性出发,优选多种实用技术集成,进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和控制,努力克服常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和控制技术存在的管理难、不稳定等问题,在治湖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3.1超声波灭藻抑藻
3.1.1水体藻类治理方法选择
除藻的方法有很多,但大多数都不理想。
(1)机械捞藻法:这种方法对局部岸边角落里过厚层的藻类堆积处,也许可以见到些瞬时局部效果,但这种原始的简易办法只能作为一种用于藻类密度很大的前期辅助手段,既不能治本,又不能治标,且每次的作业的劳动强度都很大。
(2)过滤法:过滤系统可以滤去水中包括水藻在内的悬浮物,可提高水体透明度。
传统过滤装置大都采用石英砂作为过滤层,过
滤质量、效果都不理想,每年都要更换滤料(生物砂,活性炭等),操作非常麻烦,容易损坏;而且,占地大,能耗大,且运行费用高。
(3)化学法:常用的除藻剂有硫酸铜、氯、漂白粉、二氧化氯等,也有人用改性明矾,此外,臭氧和高锰酸钾也可作为除藻剂。
这些絮凝剂、氧化剂可以较快地除藻杀藻,并进一步氧化藻细胞损伤释放的代谢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效果显著。
但是使用这些药剂费用较大,需要定期使用(一般1~3个月需投放一次),经济负担重,而且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与水体中溶解性离子的反应均未得到排除,会引起二次污染,有些化学药剂有生物毒性。
化学药物除藻危害大,只能用作蓝藻水华大规模发作的应急除藻,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不能稳定地维持水体健康清澈,只能短期内抑制蓝绿藻疯长。
(4)生物法:利用水生生物对藻类的捕食或竞争作用,投放这些抑制性生物,再定期捕捞。
该法投资省,利于建立合理的水生生态循环。
我国常用的水生生物有梭鱼、鲢鱼、鳙鱼、草鱼等滤食性鱼类,凤眼莲、莲子草、慈姑、茭白、水花生、菱角等水生植物。
然而,这些生物在减少藻类的同时,本身也会排泄相当量的营养物或植株死亡腐败,这意味着同时有较大比例的营养物又进入矿化循环而没有真正被去除;但生物控制方法出效果需时较长,在人为强烈干扰下,将造成系统砐不稳定,采用生物控制时必须仔细考虑是否会带来的不利生态后果。
有限密度的水生生物不能控制藻类的生长,可作为辅助手段。
(5)超声波灭藻抑藻
世界上第一台超声波除藻器于1999年开始应用于开放性水域中,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极强杀灭水藻功能的成熟产品,世界上已有十几个国家推广使用,已被证明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环保除藻技术,无论是发泡式藻类、漂浮式藻类或有根的藻类都能有效消除,如在资金许何的情况下,此为最为有效且需时最短的方法,现简单介绍超声波除藻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工作原理:藻类细胞的特殊构造是一个占细胞体积50% 的气胞,气胞控制藻类细胞的升降运动。
超声波在水中产生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和自由基效应,超声波除藻技术主要是利用这些效应,运用特殊频率超声波的震荡波来破坏气胞、破坏活性酶,导致细胞壁和细胞质分离,细胞萎缩,叶绿体减少,生长抑制,失去控制浮动的能力,藻细胞灭活。
实验证明20khz、15w的超声波对螺旋藻辐射30秒,即可发现藻丝体的断裂。
超声波还可以通过空化效应降解其它有机物污染物和藻毒素。
研究表明,低强度的超声抑藻过程中破坏了藻胆体的结构功能,干扰了叶绿素的合成途径,以达到抑制水藻生长的目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通过对超声波除藻器应用的实验和检测,结论是:采用低能量超声波抑藻,有可能通过控制超声波的辐射能量,有选择的抑制有害的蓝藻,而不对沉水植物、鱼类,以及浮游动物产生明显的危害,从而改善水生生态环境。
超声波除藻器的应用:超声波除藻产品引入中国后,在阳光强烈、
温度高,藻类疯长的时期,广州雕塑公园云液湖使用超声波除藻器,两周后显效,湖面绿色膜状藻类漂浮层逐渐消失,2个月后水体的颜色由深绿色恢复到自然水体的浅绿色,水的透明度从10厘米增加到40多厘米。
采水样检测,原有约38种水藻,后来只剩下约18种,藻类总密度降低了百分之九十。
在尚未采取其它治理措施的情况下,往年水华暴发而导致的藻华和淤泥上涌现象已没有再出现。
广州顺意花园居住区500m2的景观湖使用超声波除藻器后,蓝绿藻受到抑制和杀灭而不长了,水体逐渐变清,透明度从原来只有
10cm变为清澈见底(43cm),水中的锦鲤看得见了,长时间不用换水。
2008年3月广州流花湖公园西苑湖水华暴发,曾被广州多家媒体报道,流花湖公园试用了多种方法都不能消除,7月24日使用超声波除藻器,不到一个月时间,湖面原有的绿油漆状蓝藻水华全部消失,水体透明度增加40多厘米,感观大为改善。
应用超声波除藻产品的实践证明,超声波除藻器是目前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杀藻方法,而且安装容易,效果明显,使用稳定,能耗低(每台30w~50w),运行费用低廉,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目前较理想的灭藻和抑藻方法,十分有利于改善水体感观。
4.结语
实践证明,全国湖泊富营养化都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对我们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危害巨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所以在治理过程中不能单单局限于一个角度或者采取单一的某种措施
素考虑采用防治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