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

合集下载

教育部参赛_技巧、健美操_杨亮

教育部参赛_技巧、健美操_杨亮

排球课教学设计说明营口市第十六中学杨亮一、课的设计理念围绕着树立“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教学进程中,力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舞台,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发展个性,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达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目的。

二、内容设计(一)教学内容复习课:技巧健美操1、认知目标: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技能目标:使75%的学生基本掌握初三中考“2+1”考试项目,提升技术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技巧练习中的帮助保护等,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技巧动作的连贯性、健美操完整动作2、教学难点:鱼跃前滚翻与肩肘倒立、健美操转体动作(三)教学顺序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学生的情感与活动组织的形式1、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导入正题。

2、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鼓励肯定,学生充满自信,营造和谐氛围,以利于学生学习。

4、分组练习、教师语言激发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敢于做动作,建立勇敢信念。

培养学生保护意识,关爱同学。

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5、语言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6、身心放松、课堂小结、听教师讲评。

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上课班级:九年四班授课:杨亮组织形式:动作二动作三动作四组织形式:、肩肘倒立练习,达到团身成蹲。

教育部参赛_沟通网店买家_刘爽

教育部参赛_沟通网店买家_刘爽
2、体会实践,导出新课
(活动一)师:同学们,请咱们学校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你们上一届学生网购的一段经历制作成动画《我们换一家店买吧》(多媒体辅助),一起来看,边看边体会网店客服工作的重要性。
小丽和娇娇在走廊里碰见。“我在淘宝网看中一双鞋,娇娇你帮我参谋参谋吧。”“行,看看去。”两人来到电脑前。“黑色的这双,你觉得好看么?”“很漂亮,符合你的风格,鞋跟有多高啊?”“这里写的是3-5厘米,咱们问问客服确切几厘米吧。”客服说:“鞋子在库房呢,我也没有见过。您帮我去看一下吧。我没有时间去看。”小丽和娇娇不约而同地说:“咱们还是换一家店买吧。”
表现性买家性格特点:爱表现自己、善于表达、喜欢被赞美。
表现性买家应对技巧:住优越点引导讲出、给予巧妙充分赞美、耐心倾听并予以肯定。
温和型买家实例:买家:mm,聊了这么久,当个朋友,便宜点吧!客服:好的哦,亲!给您包邮,您拍了告诉我,我帮您改运费呢!买家:那你说我是买乳胶的还是记忆棉的呢?客服:如果颈椎很不舒服建议您可以买记忆棉的,因为记忆棉有慢回弹功能。
生:明确了善用快捷短语和旺旺表情的沟通原则。
(活动三)师:我从已经毕业工作学生回校交流的录像中(信息化应用),截取了谈到网店客服的部分,我们一起来看,从已有工作经验学生谈到的实例中,总结网店客服沟通时需要遵守的原则。
实例一:网店内出售的衣服首次水洗会掉浮色,当买家问到衣服的掉色情况时,没有如实回答,买家给了差评。之后都如实回答,没有收到过差评。
师:本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与网店买家沟通的原则,以及与各种类型网店买家沟通的技巧。
3、分析总结,掌握重点
(活动一)师:各组讨论动画《我们换一家店买吧》中的客服为什么导致了买家的流失。
生:各组通过讨论找到原因,从而明确了与网店买家沟通的一个原则——懂得商品专业知识。

教育部参赛_市场配置资源_李艳

教育部参赛_市场配置资源_李艳

(弥补) 向前走 有形手
知识小结
资 源 配 置
原因
价格、供求、 方式: 竞争
计划 方式 市场
1市场如何配置资源
本质: 价值规律作用
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3市场配置 市场不是万能的 资源的 市场调节的弊端 市场经济 局限性 单纯的市场调节造成的后果
关注时事:
课后调查:党和政府是如何实现民有所居
的?
市场配置资源
单 位:山东省胶州市第二中学
执教人:李 艳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识记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和优点;市场调节存在的不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时事及生活中的案例,培养全面看问题的 能力。通过调查和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格上涨, 获利增加, 资源流入 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获利减少, 资源流出
2、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资源流入 资 源 配 置
获利增加 扩大生产
缩小生产
资源退出 供过于求
获利减少 价格下降 谁在指挥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在市场经济中, 市场主要通过价格、供求、 竞争等来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 是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1)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是什么?
2006-2010年,房地 产市场十分火爆, 利润丰 厚.大量非房地产企业纷 纷涌入该行业。许多房地 产企业争相扩大生产规模。 2010年以来,由于消费者 持观望态度,需求不足, 各家企业销售不景气,资 金无法回笼 ,迫使一部分 生产企业退出房地产生产 领域。

教育部参赛_双手胸前传接球_凌波

教育部参赛_双手胸前传接球_凌波
重点:传接球的快速能力和准确性。
1、观察老师示范后,徒手练习;
2、积极练习,积极参与,方法明确,学生每人一球自己向天传接体会;
3、学生两人一组持一球分组练习;
4、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敢于创新、相互配合、相互纠正,大胆评价;
5、学生传接球互换练习;
6、选2—3组较好的示范点评,要求;明确重、难点。
7、学生继续练习。
教育部参赛_双手胸前传接球_凌波
课程名称
《双手胸前传接球》
授课人
凌波
学校名称
玉林实验中学
教学对象
高一
科目
体育与健康
课时安排
40分钟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也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础技术,篮球运动是中学生所喜爱的项目之一,是一项综合了对抗性、集体性,健身性、趣味性的活动性游戏。随着篮球在全球的推广,篮球运动已经成为一项人们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运动。本课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在“练”和“游戏”中体验学习的方法和运动的乐趣,掌握篮球运动的技术技能和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养成良好篮球运动习惯,从中强健身体,发扬个性。
3、认真听讲;
4、师生再见。
组织:如图示:
★★★★★★★★★★★
★★★★★★★★★★★
★★★★★★★★★★★
★★★★★★★★★★★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本次课的授课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主要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通过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对篮球技术水平有了比较全面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打好篮球基本功。
七、课后反思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育部参赛_无处不在的信息_徐秀梅

教育部参赛_无处不在的信息_徐秀梅
/view/b4332e6f48d7c1c708a14564.html
你们把从网站里得到的这些消息,告知你的父母及更多的朋友,那么你们所知道的这些消息会从你的脑海中消失吗?当然不会。这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呢?
信息的共享性
同学们再举几个身边的例子。
5、播放一段视频: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精彩片段:(设计意图%FA%D1%DD%D2%E5%A1%B6%BF%D5%B3%C7%BC%C6%A1%B7%C6%AC%B6%CE&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
/v_show/id_XNTE4MTA2NTA0.html
(七)板书设计
无处不在的信息
一、信息的概念:
二、信息的基特征: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上初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如果安排在教室里就是纯理论性课了,既空洞又抽象,讲得再好,学生也感到无味、枯燥。很可能从此让学生失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因此我选择在多媒体计算机室,通过电子教室软件控制学生机,使用网络图片、视频、新闻网页等丰富资源,加之教师适当的讲解,即使没有学生参与操作的理论课,学生也学的津津有味,从此对学习信息技术也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对今后教学的顺利开展&cm=1&sc=0&lm=-1&fr=ala2&pn=3&rn=1&di=73018217450&ln=1986&word=%C3%E6%B0%FC%B5%C4%B1%A3%D6%CA%C6%DA%BC%B0%C9%FA%B2%FA%C8%D5%C6%DA%CD%BC%C6%AC#pn3&-1&di73018217450&objURLhttp%3A%2F%%2Fuploadfile%2F2011%2F0629%2F2011062911040392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zsqo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312zAzdH3Fda88AzdH3FamdlAzdH3F8m0ma_z%26e3Bip4s&W359&H270&T11341&S20&TPjpg

教育部参赛_现代机器人_张颖

教育部参赛_现代机器人_张颖
/s?ie=utf-8&bs=%E6%9C%BA%E5%99%A8%E4%BA%BA&f=8&rsv_bp=1&rsv_spt=3&wd=%E6%9C%BA%E5%99%A8%E4%BA%BA%E5%88%86%E7%B1%BB&rsv_sug3=1&rsv_sug1=1&rsv_sug4=47&m
/search/none?word=%BB%FA%C6%F7%C8%CB%B7%D6%C0%E0&convertword=%BB%FA%C6%F7%C8%CB%B7%D6%C0%E0&flag=strong
生:观看“世纪大战”的视频,利用机器人技术Moodle平台的WIKI讨论功能,探讨“机器智慧是否能够超越人类智慧”。
师:引导学生则,并完成学案检测。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考、分析、了解和认识人工智能的实质,让学生感受机器具有的智能,引导学生将机器人与人的智能进行类比,进一步认识计算机信息加工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能客观评价人工智能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辩证地认识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10
(五)课堂总结,终身教学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修改并完善“人类的机器人朋友”的电子作品,并上传给老师。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教师提供给学生大量与机器人有关的网站资料、视频资料和教学幻灯片,供学生课下学习,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比教师还多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机器人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机器人未来发展三原则
六、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主动·探究·协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思维,倡导主动参与团队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04.11•【文号】教语用厅函〔2024〕2号•【施行日期】2024.04.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语言文字工作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教语用厅函〔202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语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语委,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落实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深化“典耀中华”主题读书,教育部、国家语委决定举办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以下简称大赛)。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体悟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思想实践,提升语言文化素养,激发文化自信自强。

二、大赛主题典耀中华,赓续文脉三、赛事平台大赛官网:https://。

参赛者可通过官网报名参赛、上传作品、查看赛事通知和名单公示、下载证书等。

各赛项赛程具体要求、工作安排等事宜均通过大赛官网发布。

同时,可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微信公众号(zhjdsdgc)、抖音号、视频号和中国语言文字学习强国号等获取大赛相关信息。

四、大赛赛项本届大赛分四个赛项:“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简称诵读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简称讲解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简称书写大赛)、“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简称篆刻大赛)。

各赛项实施方案见附件。

五、赛项组织(一)诵读大赛诵读大赛由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组织赛区初赛(海外组除外)。

各省级教育(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组织方式,组织参赛者在大赛官网进行知识测评,选拔推荐入围复赛作品、上传官网,赛区管理员在官网确认被推荐作品。

海外组参赛者在大赛官网获取自主报名及上传作品途径。

教育部参赛_人生难免有挫折_杨华娟

教育部参赛_人生难免有挫折_杨华娟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学校:江苏省姜堰市励才实验学校姓名:杨华娟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人生难免有挫折》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思想品德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自主学习教材《人生难免有挫折》2.搜集“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事例3.以座位附近六人为一组分好小组二、教学课题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们面对挫折能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用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名人战胜挫折的事迹和名言激励自己,深刻体悟“人生难免有挫折”,进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将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2.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认识挫折的不可避免性。

理解挫折的双重作用,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增强耐挫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分析挫折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歌曲引入本课主题——挫折,师生交流,理解挫折的含义,懂得挫折对人的影响。

利用多种情境材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挫折的不同影响。

通过观看视频,明白应对挫折的关键是战胜自己,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面对挫折和逆境。

三、教材分析《人生难免有挫折》是苏人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第三课《笑对生活》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应积极面对挫折。

它一共有两个板块的主题。

第一板块的主题:感受生活的挫折。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挫折,了解挫折的含义以及对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知道挫折产生的原因;第二板块的主题:挫折也是财富。

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挫折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应对挫折的关键是战胜自己,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面对挫折和逆境。

教学重点:1.挫折的成因及作用2.挫折具有双重作用。

教学难点:挫折具有双重作用,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四、教学方法教法:案例教学法、图片视频引导法等。

教育部参赛_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_杨华

教育部参赛_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_杨华

图一
图二
2
第一步、打开 Photoshop 软件,打开要处理的“sz1”图像文件 第二步、修补工具还原本色,去除多余信息; 第三步、吸管工具选取文字颜色; 第四步、文字工具输入文字,字符选项调整大小; 第五步、移动工具到合适位置,自由变换细节调整;保存输出。
拓展提高:试着将图像中标语前面的旗杆去掉……..
1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树立健康的信息表达和交流意识。 【重点难点】 图像加工基本运用及认真负责地利用图像信息。 【教学方法】 本节以主题式任务组织教学,在活动任务中体现分层次和探究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 引入:学校准备校庆,小张同学准备收集一些关于学校信息的图像,并上传到网上了,他需要 怎么做? 图像采集 图像加工 图像上传( 规范合理合法使用) 1、图像采集 (任务一) 将传统照片数字化(扫描仪) 使用数码相机拍摄 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需要的图像素材 从影像资料中捕获 初次采集的图像不能马上利用,还要进行适当的加工润色了…….. 2、图像加工(任务二) 简易型图像软件:画图 普及型图像软件:ACDSee、Flash 专业型图像软件42054.htm 示例:以“错误的标语”(图一)这一具体任务,引出如何利用图像的加工技术,更好地表达信 息,接着引出图像操作所涉及的知识点及技能,教师以流程形式给出图像工具的图标、名称和 属性功能,跟学生分析各个图像元素是用了哪些工具从原始图中选取出来的,然后进行加工, 最后合成及保存作品(图二)。具体操作主要看教师演示。做到从表达信息的需求出发,介绍图像 合成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以制作图像作品为例,引领学生经历加工图像的实践活动过程。
(JPG 格式,大小不超过 1000KB)
第一步、将 BMP 格式转换成 JPG 格式(利用画图工具) 第二步、分析相同文件名,不同格式的856d95177232f60ddcca145.html 4、网上”PS” 示例 2:四川会理政府网站登官011_06/28/7299865_0.shtml 学生互相讨论上述现象,引导他们在网上合理规范使用a20029bd642d67.html 5、作业: 1、通过几种图像文件格式比较,加深对深对图像文件的理解 2、对”标语”图像进行细化完善,教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注 意收集有共性的问题,同时调控整个班级情况view/a5e02612a8114431b90dd8f0.html 3 图像上传 示例:以“上传图像文件失败”格式。 小张同学准备上传一张校园风景图像到网上发布,但是传不上去(如下图所示)

教育部参赛_升华和凝华_张龙岗

教育部参赛_升华和凝华_张龙岗

/view/1470.htm
/wlkt/Article/lx/wlkt/yw/jxsc/xxyw4/x xyw_4.htm
2、视频资料及动画资料来源与课本同步 配套光盘。(苏科版初中物理教学参考资 料配套光盘编写组 编写;江苏电子音像出 版社出版)
催化剂在云中起的作用,打个不太确切的比方 说,就好像是盐卤点豆腐,使本来不会产生的 降水得以产生,已经产生的降水强度增大。
点击返回
注: 1、本课件图片来源:
/vvc/008tx/51969_56023189475.JPG
/grzy/zxg/upload/20053101534297096972.jpg
• 解析:干冰,即二氧化碳固态,它很容易 直接变成气态,显然属于升华显现象,因 为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变式题一 火箭在飞行时,外壳与空气摩檫 而产生高温,为防止火箭舱内温度过高,在 外层涂有一层特殊材料,这层特殊材料的作 用是( ) A、材料良好的隔热层使热传不进舱内 B、材料升华放热使热量散失 C、材料是良好的导热体使热量尽快散失
• 解析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这是水的蒸 发所致;江面上形成的大雾,这是液化现 象;水正在慢慢结冰,这是液态变成固态, 属于凝固现象;灯泡用了一段时间后,灯 丝变细,这是钨直接变成了钨的气体所造 成的,应该是升华现象。 • 答案:D 类型之二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例2、在实验室常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所依 据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
D、材料升华吸热使外壳温度不易升高
• 解析:火箭在飞行时,速度很快,外壳与 空气摩檫而产生高温,使舱内温度升高, 外层涂有一层特殊材料,利用它在升华过 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外壳温度不易升高。 • 答案:D
小 结: 1、知识点
升华(吸热) 固态 凝华(放热)

教育部参赛_关雎_李洪亮

教育部参赛_关雎_李洪亮
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第一题各小组都参入讨论;第二题每两组负责一节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组为主,另一组补充或评价。
交流展示
问题一成果展示:
1组:
2组:
3组:
……
教师小结: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同时多媒体显示:《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往往喜欢从流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唱唱。而《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凋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了一遍,常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
《诗经》的表现手法:一、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这是她的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二、四言为主,章节复沓,反复咏叹。
《诗经》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板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板书: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教师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

教育部参赛——

教育部参赛——
1.
be
charged with so far make him a lot of enemies bleed to death be wanted
The man looks like the person who is wanted ___________ for murder on the poster . The victim was attacked with a knife and ___________ as a result. bled to death
prove 1.How can you (证明) that you have finished it? 2. Tom had blood (血)on his shirt. 3. My uncle is able and hard working, so he is well-paid (待遇丰厚). 4. The bright young engineer (工程师)was found dead d in the room. 5.I don’t d to go out alone at night dare because there’s a risk (风险) of getting killed
ell-paid He has many good friends and a w___________ job, but the police didn’t know if he had any enemies uilty e___________ . The victim was g___________ of computer crimes in the past, he was c___________ harged with breaking into several computer s___________. ystems etective D___________ Lu said they were not sure w___________ this had made him some enemies . So heather far , there was only one s___________ . uspect itness A w___________ reported that he was running down the street ,breathing h___________ and had blood on eavily his shirt. But the suspect proved that he was at another place at the time of the crime and nsisted i___________ that he was innocent.(清白的) . eward The victim’s parents have offered a r___________ of ¥50,000 for any information that leads to the rrest a___________ of the murderer. Anyone who has information can c___________ the police on 5550 ontact 1212

教育部参赛_婴儿的诞生_李振伟

教育部参赛_婴儿的诞生_李振伟
试管婴儿操作过程:
/news/slide_31_28381_25612.html#p=1
(五)巩固练习,达标提升。
1、为防止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常在( )进行结扎手术?
A.输卵管B.子宫C.阴道D.卵巢
2、因病摘除子宫的妇女,会:()
A失去生殖能力B失去妊娠能力C月经仍然存在D失去第二性征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图百科/view/247083.htm
结合图片思考男、女性生殖系统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你认为在男女生殖系统结构中,最重要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比较男女生殖系统的异同。
①睾丸:____________
A内生殖器:②附睾和输精管:___________
告诉同学“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短文,在班内展示交流
六、教学反思
“人的生殖”是八年级上册生物第3章的一个重点,也是这个阶段学生在青春期生理、心理上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一课。本课有两条线索:明线是人类生殖的过程,暗线则是一条情感的线索,即感悟新生命的诞生。
4、让学生体会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表达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受,懂得疼爱父母,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2、教学难点: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二、教材分析及对应的教学方法
本节介绍的是人的个体形成方面的内容,现阶段的学生对婴儿到底是如何诞生的一定会有一种神秘感并渴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往往又怀有羞怯的心情.其实所有生物都有生殖现象,人类也同样有.生殖是自然界很普遍的现象,新生命的诞生更是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要正确的看待生殖.人的生殖同第一章被子植物的开花结果相类似,也是由雌雄生殖细胞相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可以结合课本相关男性、女性生殖系统以及精子和卵细胞等彩图一级教师认真筛选网络资源运用观察的方法来辅助学习,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如有关胚胎发育的知识来增加自己的理解。在教授本节课的时候教师应大方、亲切、认真、科学地对待这一节的教学,消除学生不良的心理影响和思想障碍。

教育部参赛_设计标志_周永丽

教育部参赛_设计标志_周永丽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信息技术《设计标志》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六年级2.学科:信息技术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在互联网中查询资料,初步了解标志的概念、特点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二、教学课题本课题基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学研究室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六年级全一册,源于第3课“设计标志”。

该课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标志的设计方法、理念与技巧,加强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工具的灵活运用,增强运用信息技术来获取、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协作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教学分析教学内容:顺德区教学研究室编写的《信息技术》小学六年级第3课的内容。

内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基础上,对自选图形、艺术字的进一步应用。

通过本课的探究,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标志进行再认识和进一步了解,并发挥各自所长和丰富的想象力,动手设计出形式各异的标志。

它是学习体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起到了让计算机知识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作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

由这个阶段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发展可知,他们思维活跃,动手操作能力强,喜欢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对生活有一定的认识,不过尚缺乏生活经验。

教学环境分析:本节课是一堂Word软件的实际应用课,因此选择学校网络室进行授课。

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课所创设的情境中。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标志的作用及特点2.掌握运用Word自选图形进行标志设计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班徽,使学生体会设计的乐趣,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设计技能的平台2.通过网络搜索方式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资料3.通过亲自尝试绘图工具和动手设计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主动学习4.通过小组协作、互动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分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集体、奋发向上的精神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鼓励独立思考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标志设计的方法与理念2.自选图形中“曲线”工具的运用教学难点:自选图形中“曲线”工具的灵活使用六、教法学法教学策略:1.情景设计——乐学、想学2.讲练结合——直观、形象3.任务驱动——思考、创造4.小组协作——合作、交流5.比赛刺激——促动、激发6.欣赏评价——审美、表达学法指导:情感启发 -- 探讨交流 -- 接受任务 -- 自我创新 -- 协作操练 -- 总结评价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标志上课伊始,向同学们展示两组网络搜索到的有关标志的动画。

教育部参赛_小红帽_徐春霞

教育部参赛_小红帽_徐春霞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黑龙江省密山市连珠山镇中心学校徐春霞
小学音乐《小红帽》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音乐
2,课时:1
一、教学课题:小红帽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按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
孩子们都喜欢童话,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听着妈妈讲的童话故事长大的。在童话故事中,他们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因此,我在这堂课设计时,结合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喜好,由“童话”这个主题入手。创设情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会学好,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教态、语言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染学生的情绪。
谁能学一学大灰狼是什么样的?怎么叫的?(自由说)
那么这句话在演唱时的速度应该是?(稍慢)。
4、我们来看最后一句歌词---当太阳下山岗,我要赶回家,同妈妈一起进入甜蜜梦乡。
这时候小红帽的心情是什么样呢?(安静、甜美)
音乐的速度应该是?(慢一点、连贯一些)
5、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这三句话的速度和情绪了,我们一起来表演一遍好吗?(同学们可以自由的表现歌曲)
2.创编表演《小红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教育学生懂得尊敬老人是应有的美德。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按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引导学生创编、表演。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电子琴、小红帽头饰
六、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巴西的儿童歌曲。C大调,由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词以第一人称叙述了孩子所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歌曲旋律流畅,给人印象深刻,音乐形象既统一又有对比。这是一个孩子喜欢的儿童故事,对这个年纪是比较感兴趣的,以看动画片、听故事入手,容易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年级学生对于歌曲节奏已经能够较好的掌握,字母注音也能很好的完成,《小红帽》这首儿童歌曲对于他们来说,掌握应该很快的。

教育部参赛_开放与交流_郭庆华

教育部参赛_开放与交流_郭庆华

第6课开放与交流教学设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大良顺峰初级中学郭庆华一、课程标准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二、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属于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内容。

授课对象的学生已经接触历史一个多学期了,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特别是本单元前4课介绍了唐朝建立过程,政治特点及民族政策,对唐朝已经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知识的角度属于扩充型的课。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历史故事感兴趣,具备一般的历史学习方法,如比较学习、历史人物介绍等,但是学习历史史论结合的方法还有待提高。

本设计是基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鉴真东渡, 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和中印交流的玄奘西行, 。

2,知道鉴真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的史实,找出二者共同之处,学习比较法去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3,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鉴真东渡路线,长安图片,玄奘西行的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力;2,通过自主学习,想象空间,探究活动,追根寻底,课堂检测等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分析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三)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史实介绍,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险阻、百折不回,和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2,通过了解唐朝与亚洲各国交流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唐代的经济文化对日本、朝鲜等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朝在频繁的交流中也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情感。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既能用来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又能从史实中吸取不怕困难,信念坚定,执着追求的精神营养。

教育部参赛_声的利用_于海英

教育部参赛_声的利用_于海英

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物理(八年级)3、课题:声的利用2、课时:13、课前准备:①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第三节《声的利用》收集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②教师的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教具,课前预习学案。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可以传递信息。

2.了解声可以传递能量。

3.了解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影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进而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增强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三、教材分析《声的利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声现象的第三节。

本节课的内容在本章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教材中列举了大量生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同时,学好这节内容也能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但教材中只有文字和图片资料,在对知识的扩展略显单薄。

学生分析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课程,所有的学生都对它充满了好奇感、新鲜感。

声的利用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生活中是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

但缺乏实验探究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同时也缺乏对声现象的其他应用技术的了解。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及对物理问题的探究能力。

根据他们心理特点,结合他们感兴趣的网络技术,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动的演示实验,大量的视频资料定会激起他们的参与热情和探究愿望。

教学重点:1.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声现象在实践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具体问题中辨别声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讨论、练习、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具准备:蜡烛、打火机、MP3播放器、扬声器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

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04.28•【文号】教高函〔2024〕9号•【施行日期】2024.04.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教高函〔202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国家开放大学: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教育部定于2024年4月至10月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我敢闯,我会创。

二、总体目标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盛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更中国。

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充分展现新发展阶段高水平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示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感召力。

——更国际。

深化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汇聚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业者,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更教育。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造就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塑造力。

教育部参赛—小伞花—郑莎莎

教育部参赛—小伞花—郑莎莎
4、演一演:你有几种持伞0171241.html
引领学生在歌声中进行律动,同时引导学生听辨乐句,每一乐句换一个姿势进行律动。
二、w/MwelD=%E4%B8%89%E6%8A%98%E4%BC%9E&ie=utf-8&in=10875&cl=2&lm=-1&st=-1&pn=0&rn=1&di=36128750300&ln=1988&fr=&fm=result&fmq=1362482526661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0&-1&di36128750300&objURLhttp%3A%2F%%2Fcdimg%2F385154%2F1714776%2F0%2F113371124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izxfptwguw_z%26e3B1typ6w1j_z%26e3Bv54AzdH3Ff1rAzdH3Fnbc8c9AzdH3FdAzdH3Fr1AzdH3F80b9bnc_z%26e3Bip4s&W800&H600&T7673&S50&四、表演伞舞
分小组听着音乐再现歌生自己创编动作
《小伞花》是一首具有象征意义的歌曲,教学重点是附点节奏和顿音记号的准确演唱。难点是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和舒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课堂歌曲的象征意义=%E6%BB%91%E7%BF%94%E4%BC%9E&ie=utf-8&in=11656&cl=2&lm=-1&st=-1&pn=4&rn=1&di=22908208100&ln=1987&fr=&fm=result&fmq=1362482279491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4&-1&di22908208100&objURLhttp%3A%2F%%2Fnews%2F2007_02%2F02%2F1170383339459.jpe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etssw_z%26e3Bf57u7g_z%26e3Bv54AzdH3Fdaa0-ad-adAzdH3Fl9n8c8_z%26e3Bip4&W400&H280&T7419&S32&/id_XMjE5ODU4OTY0.ht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课堂放给同剂的危害、绿色食品、肯德基的苏丹红一号事件、挑食的危害、食物营养成分表的图片和事例,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直观感受。
3.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消化系统的组成和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4.了解营养学的发展状况和学习的主要内容。
5.了解热能的作用,熟悉影响人体热能需要的主要因素,了解能量的主要供应标准及主要来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能够科学合理地饮食关注健康。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蔬菜、水果类
蔬菜和水果含有很多纤维、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能帮助消化,维持amp;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0&fr=ala0&sf=1&fmq=1330046852937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B%AE%B9%FB%CD%BC%C6%AC&s=0#pn=0
(1)同桌合作给食物分类。
(2)说一说分类的结果。
师讲述:在平时,老师发现有些同学不吃肉、只吃蔬菜,有的是只吃肉、不吃蔬菜,长时间这样会有什么结果呢?
(a)缺少维生素,为什么会营养不良?
(b)人体到底需要什么营养呢?一起来看大屏幕,看看大屏上幕告诉我们什么。
(c)提问:人的生长发育需要哪些营养成分?这些营养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2、课堂讨论式教学方法
为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和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针对学科目前发展动态和敏感问题要求学生思考,选取营养性相关疾病的热点问题,要求学生按小组分别查找有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提出问题,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进行交流,以期培养创新能力。
3、多媒体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以达到立体、直观、信息量大的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幻灯片、实物图片投影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营养与健康》(自主开发选修课程)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高中生物
2,课时:3
3,课前准备:
教师——1、准备人体中各种营养物含量图表。
2、青少年每日膳食中营养素需要量表。
3、准备一些有关缺乏营养对身体危害的实例。
(一)学生讨论:
1、为什么食谱中都有蔬菜呢?
2、你觉得如何吃,吃什么才健康的?(学生各抒己见)
师:是啊,过胖、过瘦、面色蜡黄……都不能称为健康的人。看来,一个人的健康直接跟饮食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板书课题:营养与健康)那如何做到健康饮食呢?
(二)从故事中收获知识
1、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下面请听一个故事。(师:一位学生放学回家,肚皮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很多东西,因为消化不良,后来上吐下泻,被送进了医院。)
图4、某同学4踢完足球后,满头大汗直奔冰箱找冷饮喝。
图5、某同学5吃饭前还吃雪糕。
图6、某同学6一日三餐准时进食。(时间分别为:7时、12时、18时)
图7、某两位同学7、8在街边的无牌小摊买小食吃。
图8、某同学9吃饭狼吞虎咽,而且吃到肚皮都撑起来了还继续吃。
四、制作宣传标语,号召全校学生健康饮食。
五、总结:
(三)情感目标:
1.对学生进行关爱自己,关心别人,重视健康,培养具有科学生活的养成教育。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意识到爱惜自己、珍惜生命。
三、教材分析
自编教材《营养与健康》第一篇《基础营养》。《营养与健康》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课程主要介绍了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及营养素、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特殊功效、人群营养学基础、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等相关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营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各类人群的合理膳食与营养平衡,以保障身体健康。《基础营养》篇主要介绍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及营养素、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特殊功效、消化系统的组成和消化吸收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通过看图片、视频、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人体需要的营养。
自主学习:让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懂得营养要全面、合理的重要性,意识到饮食健康的责任感。
合作交流: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1、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
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人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素及各营养素的生理作用、营养与各种疾病的关系有一个比较深刻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食物在口腔与唾液混合嚼碎后,由食道送到胃,与胃内的消化液混合,分解成黏稠糊状进入小肠,在小肠中,食物变得更细小,有用物质透过小肠壁吸收经血液送往全身,没有被吸收的物质进入大肠,其中大部分的水及矿物质被吸收,剩余的残渣直接送到直肠,由肛门排出体外。食物完成在体内的“旅程”,它的外形及成分、数量不断地变化,与吃之前比较,有很大的不同。这趟“旅程”ao/
3、学生讨论:饺子里有什么营养成分?
三、资料:食物里有什么营养成分呢?
(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一)谷类:
谷类食物有什么样的营养价值?【搜索】/b/11542658.html
第二课时
一、活动2:吃进去的食物变成了什么?
按图说出食物进入人体后经由哪些消化器官,分别有什么变化?
出示教材配“人的消化系统”的教学挂图,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教学挂图把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知道消化系统的工作是把食物变为身体可以利用的物质,以供能量、生长和损伤修复的需要,保证新陈代谢,完成机体的各种基本功能。消化系统就像一个转化流水线一样,通过不同的途径,对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3种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处理。这些营养成分和其他营养成分被提取之后,消化系统就会将其他废物排出体外。
四、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食物的合理搭配
1、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见一些关于食物中毒或过敏的事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如:在食物中不小心放入了有害物质,有些食物馊了还在食用等,然而还有一个被人们忽视的原因,那就是有些食物乱搭配。下面请看短片(菠菜和豆腐做汤)
2、看了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卡片,讨论:你认为这几份食物的搭配合理吗?请说出你的理由anti/partial_eclipse/201005/03-11.html
(3)小结: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很重要。(板书: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挑食)
2、课件出示:①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作用;②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③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标志是什0b0acdd33839.htm
4、网络式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和计算机通讯技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最新的知识信息并实现师生网上互动,以期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1:昨天吃了什么?
你昨天吃的食物里都含有五大类食物吗?
()月()日
我吃了:
米饭1碗、肉饼1块、煎蛋3个、面包1个、奶3瓶、炸薯条2包。
4、看来如何搭配食物、合理饮食,也有很多科学知识在里面。这有待于我们今后去慢慢了解。(板书:食物搭配要合理)
五、拓展1:设计营养合理的晚餐食谱
根据“食物金字塔”的建议,为自己设计一周晚餐食谱。
时间
我晚餐食谱的晚餐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六、引伸的问题:
早餐的好坏与工作学习的效果有关系吗?
谷类
蔬菜、水果类
鱼肉类、蛋类和豆类
奶制品类
油脂类
1、学生调查自己的饮食是否合理,找出需要改善的地方。
2、给amp;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CA%B3%CE%EF%BD%F_5bbf0c1d0102dvw6.html
三、拓展2:养成饮食好习惯
判断图中人物的饮食习惯好不好,归纳良好的饮食好习惯。
图1、某同学1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图2、某同学2刚吃完成就应约去游泳。
图t/ykc/xwjj/sdh/200606/64796.shtml
(板书:多吃绿色食品,少吃带有色素等添加剂的食品)
(四)在自主学习中了解营养(学生谈一谈)
iPu/JiaoZi/
讲述:我们每天吃食物有很多很多,老师这里有一些食物卡片,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黑板上贴卡片)
3、了解各类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二、主要食物营养成分表。【搜索】/GB/14739/14745/21522/2907407.html
三、按营养成分再给这些食物分类。
4、同学初步掌握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增强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5、课件(故事录音、课前搜集的资料、短片等)、食物卡片
学生——收集一些关于营养与膳食的资料(包括营养好的或缺乏营养的。)
二、教学课题
(一)知识标:
1.了解人体需要的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要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2.学生学会各种营养与膳食的搭配,了解六大营养素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3、看了资料后,四人小组合作谈认识,交流感受。
4、全班交流,各组派一位代表交流发言。可以举例证明,谈亲身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