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论》第一章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发展一.地理教学论是研究地理教学活动节是地理教学规律定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二.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奏定学堂张成推行癸卯学制全国小学堂和中学堂都开设地理课程,这是我国近代正式在中小学开设地理课程的开端。
1919年,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调教的法子和学的法子联络,应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
三.早期的地理教学论的特点:1研究内容主要是地理教授法和地理教学法课程研究几乎没有涉及。
2研究对象仅是小学阶段的地理教授法。
3研究视野比较狭小,研究内容比较单薄。
4.地理教学思维由重教向重学方向跨出关键步伐。
四.发展时期即1949年至改革开放期间,我国地理教学论的特点:1仍以研究如何教为主导取向,但研究指导如何学已有很多关注。
2研究视野得到拓展研究的理论层次得到提升。
3地理课程与地理教材方面的探索不断增加。
4开展了教学方法的研究,介绍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五.当代地理教学论的特点。
1地理教学法,主要是对地理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的操作性的指导与地理教育学有各自的功能和价值2构建地理教学论新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深入研究3研究涉及基础地理新课程的理念和内容。
六.地理教学论重心的发展变化:1从单纯研究教法到教学并重。
2从单一的研究方法,到地理教学的法则规律。
3从具体的操作性的功能到理论性和实验性并重。
第二节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基础与研究任务。
一.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地理教学系统研究组成地理课程与教学系统诸要素相互作用的本质认识和揭示地理课程与教学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二.地理教学系统是一个由地理课程地理教学目标,学生,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和教学环境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
地理课程是最有实质性的因素。
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是地理教学活动开始前的设计和要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决定教学认识的方向,内容,途径等等,并且对他的结果和质量负责。
地理教学论复习
地理教学论第一章地理教学论的概念: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填空)地理教学活动诸要素: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学管理、地理教学环境。
(简答或填空) 地理教学论应隶属教育科学。
将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定位于“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地理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实怜法、文献法、经连总结法等第二章地理课程:就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
(名词解解)最常见的课程类型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核心课程和外围课程等。
我国地理课程有向“综合型”\活动型”、“自主型”发展的趋势。
(填空)论述题:世界范围内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表现出来的共同趋势是:地理课程的地位得到提高;地理课程类型及其设置多样化;地理课程的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地理课程内容采用区域学习和专题学习的构建方式,以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发展和人地关系为核心,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重视国际理解与合作;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推行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学习评级机制。
1、国外地理课程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2、设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3、打破学科体系式的课程内容体系4、课程标准知识点粗化,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5、少教学内容的主题,增加单元教学时间地理教材:广义: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应包括所有适用于地理教学活动的材料狭义:就是通常所说的地理教科书,即地理课本第三章学校的教育目的系统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地理教学目的是:1、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地理教学论,大学知识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一地理教学论学科名称的演变。
地理教学论过去也称,地理教授法,地里教学法,地理教材教法。
二十世纪初清政府废除科举,新办学校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实行癸学制在小学堂中学堂。
都开设了地理课程。
这是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设置的中小学地理课程。
与此同时,为了讲述地理的次序,法则,当时在师范学堂开设了名为地理教授法的课程,这可以算作是我国最早设置的地理教学论课程了。
1919年,陶行知先生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强调教学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
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
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是教学思想上的一大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引进的苏联地理教学法。
如库拉佐夫的地理教学法。
包洛文金的自然地理教学法。
班老师记得学校经济地理教学法概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于有些人对地理教学法这一学科名称片面理解,误认为地理教学法,仅仅研究地理教学方法不全面,并认为地理教材分析是一个重要内容,也要体现在学科名称中,一度将地理教学法改称为地理教材教法,主要因地理专科培养目标和授课时时数限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首都师范大学亚平教授等学者的倡导下,创立了一门新课程,地理教育学。
但目前地理教育学取代地理教学法的观点尚未形成广泛的共识。
作为地理教育学,由于其理论学科的基本特性,以及他对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并不是具体的操作性的缘故。
地理育人是地理教育学的根本思想。
综上所述,地理教授发地理教学法,地理教材教法,地理教学法,第一教育法,地理教学论,这样一个弟弟教学论名称的裂变轨迹,反映了地理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它体现了地理学科教学研究,已由单纯的,研究教法转变为教法和学法并重,由单一的研究方法发展为研究地理教学的法则规律。
有具体的操作性的功能过渡到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这种进化对我国地理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一定里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因此,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完整版)地理教学论全面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发展一、早期的地理教学论(1904年——1949)(填空)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实行癸卯学制,在“小学堂”和“中学堂”都开设了地理课,这是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设置的中小学地理程。
1919年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调“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
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地理教学法”的名称正式确立。
早期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特点1.研究内容主要是地理教授法或地理教学法,课程研究几乎没有涉及;2.研究对象仅是小学阶段的地理教授法;3.地理教学思想由重“教”向重“教和学”方向跨出了关键步伐。
(二)发展时期的地理教学论(填空)1.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地理教学法”的名称被沿用,中小学地理教学思想深受苏联影响;2.20世纪60年代:“地理教学法”被片面理解为仅仅是研究地理教学方法的学科,并认为地理教材的分析和研究也要体现在名称中——“地理教材教法”;3.“文化大革命”期间:地理教学论发展研究停滞;4.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地理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地理教学法研究日趋繁荣。
当代地理教学论的特点:(重点考点)1.地理教学法主要是对地理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具体的、操作性的指导,与地理教育学有各自的功能和价值;2.构建了地理教学论新体系,在地理教育理论和地理教学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研究;3.研究涉及了基础地理新课程的理念和内容,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地理课程问题,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节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一、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必考)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地理教学论研究对象的基本内涵(简答)学生:是地理学习活动的主体。
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是地理教学活动开始前的设计和要求。
《地理教学论》习题库内容
10.基于不同的课程观,近现代学校常见的课程主要有哪四种。
11.请结合实际案例说出地理课程的功能。
五、论述题
12.请说出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区别。
【参考答案】
1.简单而言,地理课程就是指地理课业及其进程。
2.问题课程指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以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为中心设计课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绘图题
3.绘图示意初中地理新课程的教材体系。
三、论述题
4.举例说明初中某一版本地理新课程教材的主要特点。
5.分析某一版本初中地理新课程教材的表述结构、内容结构或者重点难点。
【参考答案】
1.2001年
2.地理1、地理2、地理3
3.略
4.体系创新:“人教版”教材以先学习世界地理再学习中国地理的学习顺序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定为地理教材改革的突破口,建立新的教材结构。“湘教版”教材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打破传统的先自然地理后人文地理的编排结构,而是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交互编排,并适当增加人文地理比重;教材不拘泥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将地球的运动、地图知识等相对于初中学生学习较难的内容分散到有关章节中讲述,形成新的教材体系。中国地图出版社新世纪版初中地理教材以先学习中国地理再学习世界地理的为学习顺序。该套教材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编排课文内容系列的同时,设计编排了一个探究系列,形成双重系列的内容结构新体系。
5.略
第五章地理教材的分析与应用
一、名词解释
1.三维目标
二、填空题
2.教材不是教学的依据,更不是考试与评价的依据,而真正的依据是()。
3.对地理教材的整体分析主要包括地理教材的()分析和地理教材的()分析。
地理教学论第一章第二节
LOGO
地理教学媒体: 地理教学媒体: 地理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 递地理教学信息的载体。 递地理教学信息的载体。 地理教学评价: 有教学就有评价。 地理教学评价: 有教学就有评价。教学评 价是对教学的价值判断。 价是对教学的价值判断。 地理教学环境: 地理教学活动必须在一定 地理教学环境: 的空间条件下进行。 的空间条件下进行。
LOGO
地理教学论的学习理论基础
地理教师的心理学素养以及教学方法运用, 地理教师的心理学素养以及教学方法运用, 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营造舒适方便、宽松活跃的教学环境, 营造舒适方便、宽松活跃的教学环境,发 挥教学评价的激励机制, 挥教学评价的激励机制,也必须依据心理 学
LOGO
讨论:
为什么说地理科学、教育学、学习理论系统科 地理科学、教育学、 地理科学 教育技术学是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学、教育技术学是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LOGO
地理教学论的地理科学基础
地理教材的基本内容取材于地理科学; 地理教材的基本内容取材于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的发展影响地理教学内容的变化; 地理科学的发展影响地理教学内容的变化; 地理教学活动的首要问题:地理教学目的, 地理教学活动的首要问题:地理教学目的,必须 来自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来自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地理教学论研究对象的基本内涵
LOGO
教师决定教学认识的方向、 地理教师 :教师决定教学认识的方向、内 途径等等, 容、途径等等,并且对它的结果和质量负 责。 地理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 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 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 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
地理教学论研究对象的基本内涵
地理教学论研究对象的基本内涵 因素
01地理教学论第一章绪论
专业理念与师德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
貌。
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
有关: 研究地理教学系统,揭示地理教学规律、指导地理教学
实践。 揭示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规律,规定教师在教学中应遵
循的法则、标准和要求等。 研究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内容、课程结构、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习地理的方法等
通俗地说:解决5个问题, 为什么教? 教什么? 怎样教? 为什么这样教? 如何引导学生学?
1949年后,大陆在全面学习原苏联教育学家凯洛 夫主编的教育学时,接受了这样的一种定义:教学是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我国的教育学或教学论 教科书以及教育方面的词典大多是这样解释的,一直 沿用至今。
学者们关于教学的定义
夸美纽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教育大辞典(顾明远)---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 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王策三---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的学的统一 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4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3.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
新能力。 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专业能力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
(完整版)《地理教学论》
《地理教学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理教学论的缘起与研究对象一、地理教学论的缘起1.发展历程20世纪初,清政府废除科举兴办学校,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实行癸卯学制,在“小学堂”和“中学堂”都开设了地理课,这是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设置的中小学地理课程.与此同时,在“师范学堂"开设了称之为“地理教授法”的课程.1919年陶行知先生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强调“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新中国建立以后,“地理教学法”的名称也沿用下来。
60年代,由于有些人片面理解地理教学法学科的名称,误认为地理教学法就是研究地理教学方法的著述,不够全面,一度将“地理教学法”改称为“地理教材教法”。
“文化大革命”以后,地理教学论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很多学者感到“地理教材教法”的名称有失偏颇,这门学科仍被改称为“地理教学法”。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首都师范大学褚亚平教授等学者的倡导下,创立了一门新课程——地理教育学。
1992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曾分别组织召开了全国文、理科“学科教学论”课程研讨会.会议达成了设立各学科“学科教学论"的共识,本书的两位作者也出席了理科的学科教学论会议。
会后,地理学科的“学科教学论”-—《地理教学论》的编写计划便开始酝酿、筹划。
2.发展历程折射的思想我国的“地理教授法—地理教学法—地理教材教法-地理教学法—地理教育学—地理教学论”这样一个地理教学论学科名称的演变轨迹,反映了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它体现了地理学科教学研究已由单纯的研究“教法"转变为“教法”和“学法”并重,由单一的研究“方法”发展为研究地理教学的“法则”、“规律”,由“具体的、操作性的功能”过渡到“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这样一种进化,对我国地理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对象1.概念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地理教学论》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理教学论的对象和任务任何一门学科,必须是在一定的社会需要和时代的呼唤下萌生的,并且往往都经历了一段历史过程;而只有当某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基本界定清楚时,一门新兴的学科也就孕育诞生了。
一、地理教学论的缘起地理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其学科名称的演变在我国已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
20世纪初,清政府废除科举兴办学校,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实行癸卯学制,在“小学堂”和“中学堂”都开设了地理课,这是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设置的中小学地理课程①。
与此同时,为了“讲授地理的次序、法则”,当时在“师范学堂”开设了称之为“地理教授法”的课程②,这可以算作是我国最早设置的地理教学论课程了。
不过当时对于小学地理教学的研究相对比较重视,如谢洪赉编写的《地理教授法》、南洋公学发行的《小学地理教授法》、姚明辉编著的《高等小学地理教授法》等,都是关于小学阶段的地理教授法③,而研究中学地理教授法的著述并不多见。
1919年陶行知先生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强调“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①。
虽然自后“教授法”并未销声匿迹,或者口头虽讲“教学法”实质仍实行的是“教授法”②,但毕竟这是在教学思想上的一大进步。
以后,随着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地理教学法”的名称也得以确立,特别是地理教学研究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中学阶段后,关于地理教学法的著作和文章也逐渐增多。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竺可桢的《地理教学法之商榷》(《史地学报》1922年第2期)、褚绍唐的《中学地理教学法述要》(《地学季刊》1936年第2期)、葛绥成的《地理教学法》(中华书局,1932年)、刘虎如的《小学地理科教学法》(商务印书馆,1934年)、褚绍唐的《地理学习法》(中华书局,1935年)、田世英的《中学地理新教法》(商务印书馆,1943年)等等。
新中国建立以后,“地理教学法”的名称也沿用下来。
50年代各行各业学习苏联,地理教学界也引进了许多苏联版本的地理教学法著作,如Н.Ф.库拉佐夫的《地理教学法》(正风出版社,1953年)、П.А.鲍格达诺娃的《小学地理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А.Е.毕比克的《中学世界地理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А.А.包洛文金的《自然地理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年)、Н.Н.巴朗斯基的《学校经济地理教学法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等等。
地理教学论重点
地理教学论重点地理教学论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一、地理教学论学科名称的演变二、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P5(一)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地理教学活动中一切对象和问题以“学”为出发点去研究“教”(二)地理教学活动诸8要素1、学生(核心要素)占据中心地位2、地理教学目的(基本要素),是地理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3、地理课程(实质性因素)受教学目的的制约4、地理教师(主导因素),学生的学习活动、自学活动都需要地理教师的指导5、地理教学方法(活跃因素)6、地理教学评价(不可缺少的因素)具反馈、调控、改进教学的功能7、地理教学管理(保障因素)建立教学秩序及教学管理制度8、地理教学环境(重要却易被忽视的因素)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教学环境。
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八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
地理教学活动为学生而存在,所以学生占据着中心地位;地理教学活动的最终任务是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也是学生学习地里的根本结果;为达到地理教学目的,必须由起主导作用的地理教师来组织,并且只有通过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方法作为中介,运用教学管理手段,才能完成此任务;地理教学目的是否完成,或达到什么程度,还必须从学生身上得到体现,通过教学评价反馈的信息来判定;在整个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学目的、课程、方法、评价、管理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同时,以上要素也可以对教学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1、地理学科性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功能,在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研究地理教学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方面应达到的基本目的。
2、国内外地理课程的开发研究,探索地理课程与社会需要,地理科学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之间的联系,为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提供理论依据。
3、研究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作用和分类,认识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适用的条件和场合,寻找地理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优化组合,探索设计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理学]大学地理教学论第一章绪论
学 科 名 称 的 演 变 示 意
地理教育学
地理教授法实
践操作为主
地理教学法重
实践应用
地理教材教法
实践操作为主
地理教学论
理论应用为主
重理论升华
(图中的方框层数,可理解为学科研究的 范围大小,地理教育学的研究范围最广)
综上所述,我国的地 理教学论学科名称的 演变轨迹:反映了地 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它体现了地理学科教 学研究已由单纯的研 究“教法”转变为 “教法”和“学法” 并重,由单一的研究 “方法”发展为研究 地理教学的“法则”、 “规律”,由“具体 的、操作性的功能” 过渡到“理论性和应 用性并重”这样一种 进化,对我国地理教 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产 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9/1/29
地理教学系统8因素
学生--是地理教学现象的核心因素, 也是根本因素,没有学生,地理教学活 动将不复存在。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整 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中心(重视学的 现象,强调以学为目的去教。)传统的 教学观念中教师占中心(重视教的现象)
2019/1/29
地理教学目的--是基本因素,它是地理教学 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地理教学目的可分 为各个层次的目的。整个地理课程有它宏观的 目的,各个年级、每章节或者每堂地理课都可 以有各自具体的目的。地理教学目的说明了为 什么要组织地理教学活动。地理教学活动的全 过程都是为了达到地理教学目的而进行的。地 理教学目的的确定,虽然带有主观性质,但它 却要受社会的需要、地理科学的发展以及学生 身心发展的需要所制约。
2019/1/29
陶行知简介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是中国伟大 的教育家。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 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 教务主任等职,创办晓庄师范。主编《生活教 育》半月刊。曾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担 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28个国 家和地区.主张教学合一。宋庆龄称他是“万世 师表”。他学识丰富,人格高尚,是人民教师 的楷模。
《地理课程教学论》教案
《地理教学论》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学生理解并掌握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历程,明确地理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和要求。
教学重点:课程的含义;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教学难点:课程与学科的区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1.什么是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百度百科定义)2.什么是课程改革?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十年回顾(一)新课程出台的背景(二)新课程改革的历程(三)新课程改革的启示三、优秀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学质量评价有一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3分)+教法(4分)]×教师。
蕴义:教师素质是教学质量提升基本素质1.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2.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3.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素质(1)教材加工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动手表达能力;(4)指导实践能力;(5)开展活动能力;(6)运用技术能力。
4.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5.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素质。
第二章地理教学论概述教学目的:掌握地理教学论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和系统结构;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掌握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高师学生学习地理教学论的重要性;地理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属性。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讨论引入:地理教学法、现代地理教学论、地理学科教育学和地理教育学的区别与联系。
《地理教学论》含义: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第一节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一、研究对象及任务(p9)(一)研究对象(不同表述 )1.研究对象的发展性:由具体到抽象,由单一到综合;地理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过程——教学系统;2. 研究对象:中学地理教学系统,包括地理教学目的、任务及特点,地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地理教师素养,中学地理教育发展等(p10教学系统结构图)。
地理教学论第一章第一节
当代地理教学论(1990 至今) 当代地理教学论(1990——至今) 至今
2001年 2001年,新一轮 地理课程改革正式 启动。2003年出 启动。2003年出 版了夏志芳主编的 《地理课程和教学 论》。 夏志芳主编
LOGO
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论(2003 至今) 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论(2003——至今) 至今
2.20世纪60年代, 地理教学法” 改名为“ 2.20世纪60年代,“地理教学法” 改名为“地理教材教 世纪60年代 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文化大革命”期间,地理教学论发展研究停滞; 3. 文化大革命”期间,地理教学论发展研究停滞; 文化大革命
LOGO
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讨论:
列举地理教学事项,比较说明我国早期的“地理教论” 列举地理教学事项,比较说明我国早期的“地理教论” 和发展时期的“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变化。 和发展时期的“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变化。
LOGO
早期的地理教学论( 早期的地理教学论(1904年——1949) 年 )
早期地理教学论的特点: 早期地理教学论的特点
1.研究内容主要是地理教授法或地 研究内容主要是地理教授法或地 理教学法,课程研究几乎没有涉及; 理教学法,课程研究几乎没有涉及; 2.研究对象仅是小学阶段的地理教 研究对象仅是小学阶段的地理教 授法; 授法; 3.地理教学思想由重“教”向重 地理教学思想由重“ 地理教学思想由重 教和学”方向跨出了关键步伐。 竺可桢在1922年发表了 “教和学”方向跨出了关键步伐。 竺可桢在 年发表了
LOGO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说明早期地理教学论、 说明早期地理教学论、发展时期地理教学论和 当代地理教学论主要特征; 当代地理教学论主要特征; 列举组成地理教学系统中的基本要素, 列举组成地理教学系统中的基本要素,并能说 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列举地理教学事项, 列举地理教学事项,说明地理教学论的地理科 学基础、教育学基础; 学基础、教育学基础;
地理教学论重点
地理教学论第一章绪论1.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发展P11)地理教授法阶段(1904-1922):认为本学科的教学对象只是教师,教师的教;而学生,学生的学并不属于研究对象。
2)地理教学法阶段(1922至20世纪80年代):陶行知基于“教学作合一”的思想,强调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间的联络。
3)地理教材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地理教材法”的研究对象明显地是指对地理教材的分析、教法的探讨。
把“地理教学法”的“法”字理解为方法,完全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应是整个地理教学。
与地理教学法同时并存,只是一个短暂的插曲。
4)地理教育学阶段(20世纪80-90年代):1978年12月,北京市地理学会着急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学法教师和有关专家,在通县召开座谈会。
会议提出:把“地理教学法”改为“地理教学论。
”时任湖南师范学院地理教学法教师的杨尧先生首次提倡将本学科定名为“地理教育学”。
不论是从研究范围,还是理论高度来考虑,“地理教育学”都应当是本学科最高层次的命名。
5)地理教学论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现在)就课程性质而言,在师范院校地理专业本科中开设“地理教学论”比开设“地理教育学”更合适在于:①地理教育学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②地理教育学的特性决定其难以指导具体操作性的教学实践2.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
3.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P51)总任务是:研究地理教学理论,指导地理教学活动。
具体的说,就是要解决地理学科中“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如何教(学)”、“教(学)得如何”等一系列教与学的问题。
进一步说,它们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2)具体任务:①研究地理学科在学科教学中的功能、地位与任务,明确地理教学在传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地理教学中的三维目标的实现。
②研究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过程与国外地理教育的成功经验,探讨地理课程与社会需要、与学生身心素质发展需要、与地理学科发展水平需要的关系,为学校地理课程的设置、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地理教材编写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1地理教学论(理论)第1章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地位
地理教育学的发展基础和研究方法
1
2 3 5
课程发展
地理教授法 地理教育学 地理教学论 地理教学法 地理教材教法、 地理教学法
课程作用
■指导地理教育实践 ■提高高等师范学生的素质
■推动地理教育研究的深入
课程性质
《地理教学论》是“地理科学
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师范本科)
第一节 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地位 一、研究对象和任务体系 (二)研究的任务体系 2.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 地理教育研究中的“教育”指: 地理教学研究中的“教学”指:
第一节 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地位
一、研究对象和任务体系 (二)研究的任务体系 3.教导研究与学习研究 (1)在教导研究方面: ①为地理教师提供规范的思想、观念、理论和 方法 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知识、 经验、能力、权力和威信等是地理教学活动 得以正常开展的基本条件。 (2)在学习研究方面:学习兴趣、学习方法
第二节 地理教育学的发展基础和研究方法二、学科来自点和研究方法(二)研究方法
1.理论演绎方法
2.经验概括方法 3.实验实证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1.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P3) 2.地理教育学的研究任务(P3~P6) 3.地理教育学的学科属性(P7~P9) 4.地理教育学的学科地位(P9~P10) 5.了解地理教育学的发展基础和研 究方法(P10~P19)
因此,“地理教学论”是“教 育学”这个学科门类理论体系中的 一门分支学科,属于教育学(学科 门类)——教育学(一级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地理 教学论(三级学科)。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应用理 论学科,“研究地理教学与课 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教育 学科”。
(完整版)地理教学论全面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发展一、早期的地理教学论(1904年——1949)(填空)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实行癸卯学制,在“小学堂”和“中学堂”都开设了地理课,这是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设置的中小学地理程。
1919年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调“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
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地理教学法”的名称正式确立。
早期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特点1.研究内容主要是地理教授法或地理教学法,课程研究几乎没有涉及;2.研究对象仅是小学阶段的地理教授法;3.地理教学思想由重“教”向重“教和学”方向跨出了关键步伐。
(二)发展时期的地理教学论(填空)1.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地理教学法”的名称被沿用,中小学地理教学思想深受苏联影响;2.20世纪60年代:“地理教学法”被片面理解为仅仅是研究地理教学方法的学科,并认为地理教材的分析和研究也要体现在名称中——“地理教材教法”;3.“文化大革命”期间:地理教学论发展研究停滞;4.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地理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地理教学法研究日趋繁荣。
当代地理教学论的特点:(重点考点)1.地理教学法主要是对地理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具体的、操作性的指导,与地理教育学有各自的功能和价值;2.构建了地理教学论新体系,在地理教育理论和地理教学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研究;3.研究涉及了基础地理新课程的理念和内容,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地理课程问题,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节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一、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必考)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地理教学论研究对象的基本内涵(简答)学生:是地理学习活动的主体。
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是地理教学活动开始前的设计和要求。
《地理教学论第一章绪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地理教学论第一章绪论》试卷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试卷及参考答案2012级1班第一组一、名词解释1、地理教学论:2、地理学:3、地理教学活动:4、调查法:二、填空题1、( )年,清朝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在“小学堂”和“中学堂”都开设了地理课,是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设置的中小学地理课程。
2、早期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地理教学思想由重“教”向重( )方向跨出了关键的步伐。
3、()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根本要素。
4、在地理教学活动中,( )是最实质性的因素。
5、通常大多数学者将地理科学分为()和()。
6、问卷调查有哪些特点:()、()、()。
7、地理教学活动中很关键的两个要素是()和()。
8、地理教学目的的确定,必须依据地理学的()。
9、()取材于地理科学,但是由于其()和()的特征又不同于地理科学。
三、选择题1、基于“教学做合一”思想,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褚绍唐 C竺可桢 D陶行知2、就课程性质而言,下列哪门课程适合师范院校地理本科的专业课程()。
A地理教材教法 B地理教学论 C地理教育学 D地理教学法3、地理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是()A地理课程 B地理教师 C学生 D地理教学方法4、苏联著名的地理教学论专家()认为地理教学论的前身地理教学法从属于地理科学。
A、库拉佐夫B、夸美纽斯C、麦克唐纳D、史密斯5、()属于教育科学。
A、教育学B、比较教育学C、教育史D、以上三个都是6、教育学不包括()。
A、学科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特殊教育学D、心态教育学四、简答题1、20世纪60年代,把“地理教学法”改称为“地理教材教法”。
简述你的看法。
2、简述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研究任务。
3、简述地理教学论的主要研究方法?参考答案(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共25分):1、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2、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分布规律和空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地理教学论
地理教学论第一篇:地理教学论地理教学论第一章绪论一、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一)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传统的地理教授法、地理教学法坚持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重视的是地理教学现象中“教”的现象。
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对地理教学现象中“学”的现象的探讨研究。
以“学”为目的去“教”,这是现代地理教学论的根本宗旨。
(二)地理教学活动诸要素八个主要因素: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教学环境。
二、地理教学现象的8个要素之间是怎样的关系?1、学生——核心因素、根本因素。
是地理学习活动的主体。
2、地理教学目的——基本因素,是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
地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都是为了达到地理教学目的而进行的。
3、地理课程——最实质性的因素。
4、地理教师——主导因素。
5、地理教学方法——为目的服务,为教师、学生所用。
6、教学评价——监控、监测其他因素。
7、教学环境——条件保障因素。
8、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因素。
第二章课程论一、地理课程的定义:“课”,指课业,就是教学内容;“程”,指程序、进程。
这样,地理课程就可以定义为:地理课业及其进程。
通常来说,它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册、音像教材)等。
课程受制于教育目标、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
二、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编订的课程,如把学校众多课程分别独立地设计为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等。
学科课程强调知识的纵向发展,教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的优点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
2、综合课程综合课程的特点是打乱原有学科界限,按照知识体系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客观存在及内在联系,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形成综合性课程。
例如美、英等国把历史和地理综合为“社会研究课”(日本称社会科),把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生理、实用技术等综合为“综合自然科学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理教学论的对象和任务任何一门学科,必须是在一定的社会需要和时代的呼唤下萌生的,并且往往都经历了一段历史过程;而只有当某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基本界定清楚时,一门新兴的学科也就孕育诞生了。
一、地理教学论的缘起地理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其学科名称的演变在我国已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
20世纪初,清政府废除科举兴办学校,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实行癸卯学制,在“小学堂”和“中学堂”都开设了地理课,这是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设置的中小学地理课程①。
与此同时,为了“讲授地理的次序、法则”,当时在“师范学堂”开设了称之为“地理教授法”的课程②,这可以算作是我国最早设置的地理教学论课程了。
不过当时对于小学地理教学的研究相对比较重视,如谢洪赉编写的《地理教授法》、南洋公学发行的《小学地理教授法》、姚明辉编著的《高等小学地理教授法》等,都是关于小学阶段的地理教授法③,而研究中学地理教授法的著述并不多见。
1919年陶行知先生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强调“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①。
虽然自后“教授法”并未销声匿迹,或者口头虽讲“教学法”实质仍实行的是“教授法”②,但毕竟这是在教学思想上的一大进步。
以后,随着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地理教学法”的名称也得以确立,特别是地理教学研究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中学阶段后,关于地理教学法的著作和文章也逐渐增多。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竺可桢的《地理教学法之商榷》(《史地学报》1922年第2期)、褚绍唐的《中学地理教学法述要》(《地学季刊》1936年第2期)、葛绥成的《地理教学法》(中华书局,1932年)、刘虎如的《小学地理科教学法》(商务印书馆,1934年)、褚绍唐的《地理学习法》(中华书局,1935年)、田世英的《中学地理新教法》(商务印书馆,1943年)等等。
新中国建立以后,“地理教学法”的名称也沿用下来。
50年代各行各业学习苏联,地理教学界也引进了许多苏联版本的地理教学法著作,如Н.Ф.库拉佐夫的《地理教学法》(正风出版社,1953年)、П.А.鲍格达诺娃的《小学地理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А.Е.毕比克的《中学世界地理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年)、А.А.包洛文金的《自然地理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年)、Н.Н.巴朗斯基的《学校经济地理教学法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等等。
这些地理教学法著作都对我国的中小学地理教学产生过较大影响。
60年代,由于有些人片面理解地理教学法学科的名称,误认为地理教学法就是研究地理教学方法的著述,不够全面,并认为地理教材分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也要体现在学科名称中,所以一度将“地理教学法”改称为“地理教材教法”。
“文化大革命”中,地理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损害,地理教学论的研究自然也无人问津。
“文化大革命”以后,地理教学论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很多学者感到“地理教材教法”的名称有失偏颇。
他们认为:“地理教材教法”意指它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探讨,这使这门学科成为教学指导书的性质,因而缺乏学科的完整体系,也就削弱了其科学性质①;把地理教学法的“法”字理解为“方法”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地理教学法的“法”字应是“法则”之法,是“规律”、“原理”的意思②。
实际上“地理教材教法”这一名称,显示的是一个“教”字,这对于早在20年代陶行知就提倡的“教”、“学”并重的教学思想,不能不说是一个认识上的倒退。
其实,地理教学法不仅研究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材,还要研究地理教学目的、地理教学组织形式、地理教学评价等等。
“地理教材教法”,这一学科名称并不确切,因而以后在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这门学科仍被称为“地理教学法”。
70年代末至80年代,随着地理教育事业由萎缩转入兴旺,地理教学法的研究也趋于繁荣,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师范院校《中学地理教学法教学大纲》③,各种版本的地理教学法多达十几种,其中有影响的有褚绍唐等编著的《地理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褚亚平等编著的《中学地理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曹琦主编的《中学地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喻成炳等编著的《地理教学法》(西南师大出版社,1989年)、张恒渤等编著的《小学地理教学法》(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等。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首都师范大学褚亚平教授等学者的倡导下,创立了一门新课程——地理教育学,以后陆续出版了好几种版本的《地理教育学》①。
这些地理教育学著作起点高、观点新、视角广、理论性强,“是地理教学法学科的发展和提高”,“是由学校地理教学全过程的研究,转向学校地理教育原理以及实现最佳地理教育效益的能动因素研究的集中标志”②,对于我国地理教学理论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在我国教育学界,对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尚有诸多争论。
例如有的专家认为:“对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结构体系、研究方法以及它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等基本问题的认识还远不够清晰,还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特别是至今还没能初步建立自己的学科概念体系③。
”地理教育界对于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的认识也差异很大,各种版本地理教育学的体系结构相去甚远。
因此,笔者认为以地理教育学取代地理教学法的时机尚未成熟。
作为地理教育学,由于其“理论学科的基本特性”以及它对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并不是具体的、操作性的”④,等缘故,并且结合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审视,它更适合是一门地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程。
同时,与“地理教学法重视地理教学的原理法则”不同,“地理教育学则是从地理学科的育人之道着眼,着重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地理育人是地理教育学的根本思想”⑤,所以地理教育学也适合作为中小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高级理论课程。
而要实现对地理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具体的、操作性的指导,就仍然需要开设地理教学法课程。
也就是说,地理教育学和地理教学法,它们都应有各自的功能和价值。
鉴于“地理教学法”这一名称如前所述有被误解为地理教学方法之嫌;又由于地理教学法虽然对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的、操作性的功能为大家所公认,但它在理论上的升华尚显不足,因此倡立一门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适用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地理教学论”的想法便油然而生。
1992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曾分别组织召开了全国文、理科“学科教学论”课程研讨会。
会议达成了设立各学科“学科教学论”的共识,本书的两位作者也出席了理科的学科教学论会议。
会后,地理学科的“学科教学论”——《地理教学论》的编写计划便开始酝酿、筹划……综上所述,我国的“地理教授法—地理教学法—地理教材教法—地理教学法—地理教育学—地理教学论”这样一个地理教学论学科名称的演变轨迹,反映了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它体现了地理学科教学研究已由单纯的研究“教法”转变为“教法”和“学法”并重,由单一的研究“方法”发展为研究地理教学的“法则”、“规律”,由“具体的、操作性的功能”过渡到“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这样一种进化,对我国地理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中的方框层数,可理解为学科研究的范围大小,地理教育学的研究范围最广)二、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一)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地理教学论学科名称的演变轨迹告诉我们,对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的理解,实际上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由狭窄到丰富这样一个发展的认识过程。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涉及的问题虽不及地理教育学广泛,但比起地理教授法、地理教材教法和地理教学法来却要丰富;并且对于地理教学中各种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侧重点,地理教学论与传统的地理教授法、地理教学法也有所不同。
传统的地理教授法、地理教学法坚持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重视的是地理教学现象中“教”的现象。
而地理教学论为适应现代社会、科技、教育发展对教学的要求,特别是适应现代教育强调对学生主体性和主体意识培养的要求,也就是我国目前所强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主张重视对地理教学现象中“学”的现象的探讨研究。
这并不表明地理教学论不要研究“教”,而是要以“学”为出发点去研究“教”,研究“教”是为“学”,即以“学”为目的去“教”,这是现代地理教学论的根本宗旨。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地理教学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意味着地理教学论将对地理教学现象的所有要素都进行系统地剖析和研究。
(二)地理教学现象诸要素地理教学现象一般说来包含以下七个主要因素: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教学环境。
学生是地理教学现象的核心因素,也是根本因素。
地理教学活动是为学生组织的,没有学生,地理教学活动也就不复存在。
学生是地理学习活动的主体。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整个地理教学活动中,学生占据着中心地位。
这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占中心地位,教学基本格局是“教师讲、学生听”相比,是有根本区别的。
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现象中的基本因素,它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
这种预期结果产生于地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表达了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一种期望。
地理教学目的可分为各个层次的“目的”:整个地理课程有它宏观的“目的”,各个年级、每章节或者每堂地理课都可以有各自具体的“目的”。
地理教学目的说明了为什么要组织地理教学活动,可以说,地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都是为了达到地理教学目的而进行的。
地理教学目的的确定,虽然带有主观的性质,但它却要受社会的需要、地理科学的发展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所制约。
地理课程是地理教学活动中最实质性的因素。
地理课程指地理课业(教学内容)及其进程,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学大纲)、地理教材(包括教科书、地图册、音像教材)等。
地理课程受制约于地理教学目的。
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
在学校的地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哪怕是学生的自学活动,都要由地理教师来指导。
虽然传统的教学理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了头,但不等于现代的教学活动可以忽视教师这一因素。
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或者信息技术更趋精良的明天,都不可能有其他因素可以替代教师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活动中较活跃的一个因素,它包括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
地理教师运用地理课程来达到地理教学目的,必须依赖于正确、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使学生到达地理知识“王国”彼岸的“桥梁”。
教学反馈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它反映在地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互反馈中,具体如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学生听讲时的反映,以及必要的测验、考试等书面反馈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