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对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
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南常宁大义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南常宁大义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2.05•【字号】常政办发〔2017〕71号•【施行日期】2017.1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南常宁大义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常政办发〔2017〕71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湖南常宁大义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12月5日湖南常宁大义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大义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湖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实施细则》、《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保护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保护区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以保护红腹角雉、黑耳鸢、雀鹰、日本松雀鹰、蛇雕、阿穆尔隼、燕隼、草鹗、东方角鹗、鹰鹗、蓝喉蜂虎鸟、小灵猫、水鹿、獐、虎纹蛙、南方红豆杉、银杏、钟萼木(伯乐树)、红椿、白辛树、喜树、金荞麦、香果树、野大豆、伞花木、青檀、花榈木、篦子三尖杉、半枫荷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地处常宁境内南岭支脉阳明山余脉,北纬26o09"07"~ 26o20'07",东经112o29'14",~ 112o35'01"之间。
保护区南北长20.2km,东西宽9.6km,周界长度67.8km,范围涵盖庙前镇、罗桥镇、三角塘镇、西岭镇四个乡镇的七坪村、大义山村、塘冲村、南坪村、庙山村、和群村、东桥村、金龙村、西湖村、中田村、庙前村、五冲村、西冲村、中坪村、车荷村15个行政村。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省人民政府审议通过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全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农业、地质矿产、水利、农垦、森工、医药、畜牧、水产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保护区。
第五条凡具备《条例》第十条规定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六条申请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自然保护区申报书,并按下列分级管理程序申报:(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或省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向省人民政府申报,经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预审通过后,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并提出预审建议,经省人民政府审定后,向国务院提出申请;(二)省级自然保护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省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并提出审批建议,报省人民政府批准;(三)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由县人民政府或市、县级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分级向上级或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上级或本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上级或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并提出审批建议,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跨行政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有关行政区域人民政府协商一致后,共同提出申请,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程序申报。
第八条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界线由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确定,并标明区界,予以公告。
吉林省自然保护区条例-

吉林省自然保护区条例正文:---------------------------------------------------------------------------------------------------------------------------------------------------- 吉林省自然保护区条例(1997年5月18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建设、保护和管理,均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各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自然保护区。
本条例所称各类自然保护区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和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
第四条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坚持保护为主、开发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采取积极措施保护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正常进行。
县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其职责是:拟定自然保护区的总体发展规划;组织、协调设立自然保护区的评审工作;对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依法行使监督检查职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林业、农业、水利、地矿、牧业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所主管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需要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盘锦市人民政府令第54号——辽宁辽河口(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盘锦市人民政府令第54号

盘锦市人民政府令第54号——辽宁辽河口(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正文:----------------------------------------------------------------------------------------------------------------------------------------------------盘锦市人民政府令第54号《辽宁辽河口(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业经2015年3月24日盘锦市第七届人民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市长:高科2015年5月15日辽宁辽河口(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辽宁辽河口(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保护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保护区是以保护丹顶鹤、黑嘴鸥等多种珍稀水禽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湿地类型以芦苇沼泽、河流水域和滩涂为主。
区域位于盘锦市大洼县和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内,总面积8万公顷。
第三条从事与保护区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义务,并有权举报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
第四条保护区的保护、建设与管理应坚持全面规划、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保护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和经济区管委会对保护区负有保护责任,将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并组织有利于保护区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政策和措施。
(一)应根据本地实际,将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建设发展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保护区专项资金,用于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建设发展。
森林公安行政处罚权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A person has at least one dream, and there is a reason to be strong.(页眉可删)森林公安行政处罚权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导读:第一项对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的处罚1、处罚种类:责令改正,罚款。
2、执法依据的名称和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全球变暖、大气污染的趋势愈发严重,森林覆盖率尤为重要,但有时森林火情是难以控制的,严重时会烧完整片森林,这不仅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也是对国家财产甚至对生命造成极大威胁,所以国家严格控制森林防火。
但仍有漏网之鱼,这句需要森林公安对其进行行政处罚,那么森林公安行政处罚权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一、执法范围(一)自然保护区(具体名录附后)。
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个,面积1390349.15hm2;2.省级自然保护区35个,面积673772.37hm2;3.州市级自然保护区47个,面积394041.14hm2;4.县(市、区)级自然保护区32个,面积178544.54hm2。
(二)湿地(具体名录附后)。
1.国际重要湿地4处,面积13586hm2;2.省级重要湿地7处,面积12791.86hm2。
二、行政执法权限(一)行政处罚(共17项)第一项对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的处罚1.处罚种类:责令改正,罚款。
2.执法依据的名称和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一)擅自移动或者破坏自然保护区界标的;”第二项对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处罚1.处罚种类:责令改正,罚款。
2.执法依据的名称和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二)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第三项对经批准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内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不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活动成果副本的处罚1.处罚种类:责令改正,罚款。
百题万卷题库带答案

C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A 、生产、生活 C 、县级B 、嘉奖 A 、地方级 B 、典型意义B 、申请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环保法》施行的时间是〔D 〕。
A 、2023 年 6 月 5 日B 、2023 年 1 月 1 日C 、2023 年 6 月 5 日 2. 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治理,保护〔 〕,制定本条例。
A 、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B 、自然生态和自然资源D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3.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疆内建设和治理自然保护区,必需〔 〕本条例。
A 、执行B 、遵守C 、履行D 、遵循4. 建设和治理自然保护区,应当妥当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 〕的关系。
B 、生态、生活C 、生产、生态D 、生活、生态5.〔 〕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
A 、省级B 、市级 D 、乡镇6. 对建设、治理自然保护区以及在有关的科学争辩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赐予〔 〕。
A 、补贴 C 、奖金 D 、补助7. 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 〕自然保护区。
B 、地区级C 、省区级D 、县区级8. 在国内外有〔 〕、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别科学争辩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A 、重大意义 C 、重点影响 D 、典型影响9. 申请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填报建立自然保护区〔 〕。
A 、授权书 C 、申报书 D 、申请表10. 确定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界限,应当兼顾保护对象的〔 〕,以及当地D 、2023 年 1 月 1 日A 、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D 、外围保护地带D 、监视检查B 、县级以上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A 、完整性和适应性C 、完全性和适度性D 、完全性和适应性11.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自然保护区的〔 〕。
A 、界桩B 、界标C 、界碑D 、界限12.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 〕。
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办法-自治区政府令第37号

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办法正文:----------------------------------------------------------------------------------------------------------------------------------------------------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37号)《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办法》,已经2001年6月1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自治区主席列确2001年6月20日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以自然保护为目的,经国务院或者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依法划出一定面积的陆地、水域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自然保护区内土地、矿藏、水域、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等一切自然资源,不分权属,均应当依照本办法进行保护、管理和利用。
第五条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
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为主,实行保护、建设、利用相结合的方针,妥善处理好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利于发展自然保护区的政策和措施,将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作为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
第七条鼓励国内外组织或个人投资参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资源、协助和支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义务,对破坏自然保护区的违法行为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
导游政策法规(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导游政策法规(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判断题单选题1.自然保护区内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和观测活动的区域是()。
A.核心区B.游乐C.缓冲区D.实验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2.自然保护区内可进入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活动的区域是()。
A.核心区B.游乐区C.缓冲区D.实验区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3.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我国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两级。
A.国家级、地方级B.国家级、省级C.一级、二级D.重点级、一般级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4.下列()不属于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内,禁止开展的活动。
A.旅游B.科学研究和观测C.参观考察D.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5.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A.旅游行政B.文化行政C.环境保护D.建设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6.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处以()的罚款。
A.500以下B.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C.300元以上1万元以下D.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7.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每()根据评估情况确定对名录进行调整,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A.一年B.三年C.五年D.十年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8.下列()不属于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状况的调查、监测和评估内容。
A.野生动物野外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及结构B.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面积、生态状况C.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生存环境D.野生动物人工繁育情况等其他需要调查、监测和评估的内容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9.国家加强对野生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对濒危野生动物,实施()保护。
百题万卷题库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新《环保法》施行的时间是(D )。
A、2015年6月5日B、2016年1月1日C、2016年6月5日D、2015年1月1日2.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制定本条例。
A、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B、自然生态和自然资源C、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D、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3.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必须()本条例。
A、执行B、遵守C、履行D、遵循4.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应当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的关系。
A、生产、生活B、生态、生活C、生产、生态D、生活、生态5.()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
A、省级B、市级C、县级D、乡镇6.对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以及在有关的科学研究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
A、补贴B、奖励C、奖金D、补助7.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
A、地方级B、地区级C、省区级D、县区级8.在国内外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A、重大意义B、典型意义C、重点影响D、典型影响9.申请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报建立自然保护区()。
A、授权书B、申请书C、申报书D、申请表10.确定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界线,应当兼顾保护对象的(),以及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A、完整性和适应性B、完整性和适度性C、完全性和适度性D、完全性和适应性1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自然保护区的()。
A、界桩B、界标C、界碑D、界线12.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
A、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B、核心区、重点区和实验区C、核心区、缓冲区和保护区D、中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13.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划定一定面积的()。
A、外围缓冲地带B、外围保存地带C、外围实验地带D、外围保护地带1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其主管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进行()。
《自然保护区条例》全文

《自然保护区条例》全文《自然保护区条例》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0月9日国务院令第167号发布,根据2010年12月29日国务院第138次常委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2011年1月8日国务院令第588号发布,2011年1月8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国家采取有利于发展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应当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六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
第八条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国务院林业、农业、地质矿产、水利、海洋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保护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部门的设置和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第九条对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以及在有关的科学研究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第十条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一)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四)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五)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及保护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保护区的范围和界线以国务院批准保护区设立时确定的为准,需调整时报国务院批准。
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与保护区有关的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保护优先,统筹规划,科学管护,合理利用,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林业、国土、水利、发展和改革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
第六条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是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对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负总责,受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领导。
保护区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配合保护区管理机构做好相关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七条保护区管理机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二)负责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三)为实施保护区总体规划和本条例,制定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四)保护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五)开展保护区环境监测和自然资源调查并建立档案;(六)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活动;(七)依法制止和查处破坏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行为;(八)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防范其他自然灾害;(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保护和管理职责。
第八条建立保护区保护和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省人民政府负责召集,成员单位包括保护区管理机构、保护区所在地相关地方人民政府以及省人民政府相关部门。
其主要职责是:(一)审查涉及保护区的重大决策;(二)协调解决涉及保护区保护和管理的重大争议问题;(三)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法规
目录
01 修改决定
03 保护与开发
02 总则 04 奖励与处罚
05 附则
07 相关报道
目录
06 解读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2013年7月21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3年7月25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 120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修改决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修改《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 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对《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
将第十三条修改为:“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 挖沙等可能造成生态环境污染或者破坏的活动;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关报道
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生态环境持续良好,构筑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西藏, 实现可持续发展,7月2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九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 法》。
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西藏确定为国 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把确保西藏生态环境良好作为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之一。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多次要 求切实保护好雪域高原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关 于建设美丽西藏的意见》。为了更有效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努力构建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制定出台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办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实行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 根据考核情况奖励或扣减主体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对决策失误、不履行环保职责以及造成环境污染的,依法依 纪追究责任。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企业(项目),责令停产、停业、关闭、限期治理, 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海洋环保(海洋自然保护区)执法实务答案

《海洋环保(海洋自然保护区)执法实务》(答案得分69分)考生:宋德才本考试时长60分钟,共30道题,满分10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下列不属于海上自然保护区的执法法律依据的是()【2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法》D.《海上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本题答案:C第2题我国海上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采取的是()【2分】A.综合管理B.分部门管理C.统一管理D.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本题答案:D第3题下列不属于自然保护区建立条件的是()【2分】A.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B.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C.有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D.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本题答案:C第4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A.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为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B.除保护区工作人员外,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C.核心区内允许相关人员从事科学研究活动D.核心区内允许一定限度的旅游和考察活动本题答案:A第5题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哪个机关批准?()【2分】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B.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C.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D.国务院本题答案:C第6题以下关于自然保护区保护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2分】A.核心区和缓冲区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B.实验区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C.建设其他项目,污染物排放必须达标D.在外围保护地带可以建设任何项目本题答案:D第7题自然保护区外单位与个人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除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处罚的以外,还应当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此类法律责任的是()【2分】A.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B.责令停止违法行为C.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D.7天以下行政拘留本题答案:D第8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海洋自然保护区执法检查的主要内容?()【2分】A.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位置和范围是否在地图上标绘并公布于众B.海洋自然保护区内是否设有专业技术设备C.海洋自然保护区是否设置适当的界碑、标志物及有关保护设施D.海洋自然保护区是否具有撤销、调整和变化的情形本题答案:B第9题除哪项外,在其他情形下,应当建立海上自然保护区?()【2分】A.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以及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B.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河口和海湾等C.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D.具有重大社会文化价值的海洋人文遗迹所在区域本题答案:A第10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认定条件?()【2分】A.受到国际法保护B.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C.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D.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本题答案:A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
湖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湖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6.23•【字号】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49号•【施行日期】2003.08.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49号)《湖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已经2003年5月14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2003年6月23日湖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维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立和管理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以及在其范围内开展科研、生产、经营、旅游等活动,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全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以及与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综合协调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森林生态、湿地生态地区,珍贵野生动植物生长繁殖区,以及其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林区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
前款所称自然保护小区,是指零星分布的具有重要保护和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生植物原生地和独特生态的区域。
第五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自然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
第六条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可以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第七条对在自然保护区管理、资源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导游证基础模拟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导游证基础模拟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6题,每题1分,共46分)1.杭州的仿宋菜是()。
A、蟹酿橙B、一品锅C、怀抱鲤鱼D、两色腰子正确答案:A2.黑龙江人吃蔬菜有()种主要的形式。
A、3B、2C、5D、4正确答案:B3.地方导游在阅读接待计划时,要对其中的重点或疑难之点做()。
A、评估B、分析C、汇报D、记录正确答案:D4.依据《旅行社条例》规定,旅行社每设立一个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分社,应当向其保证金账户增存()人民币。
A、30万元B、15万元C、20万元D、5万元正确答案:A5.中华人民共和国16周岁以上的公民普通护照有效期一般为()。
A、4年B、10年C、2年D、5年正确答案:B6.江南类型园林的代表城市是()A、苏州B、上海C、杭州D、南京正确答案:A7.()在园林中还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既美化了风景,还可以作为游览的“向导”A、厅堂B、轩C、亭D、楼阁正确答案:C8.()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A、元朝B、唐宋C、明清D、魏晋南北朝正确答案:C9.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列关于旅游者的权利表述正确的是()。
A、旅游者可以随意转让合同B、旅游者可以要求旅游经营者同时承担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C、旅游者有权要求退还因拒绝旅游经营者安排的购物活动被增收的费用D、旅游行程开始后旅游者单方解除合同,则无权请求旅游经营者退还尚未实际发生的费用正确答案:C10.地陪在提醒游客带齐随身手提物品后,在前方引导他们到达停车位置,站在(),面带笑容搀扶或协助他们上车。
A、司机左侧B、全陪右侧C、领队身前D、车门一侧正确答案:D11.苏州最有代表性和最大的名园是()A、拙政园B、留园C、网师园D、环秀山庄正确答案:A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所有。
A、私人B、社会C、国家D、集体正确答案:C13.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位于台外的南禅寺大殿是()代建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98.08.04•【文号】国办发[1998]111号•【施行日期】1998.08.0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8]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分布比较合理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全国1/3的自然保护区尚未建立管理机构,基本处于批而不建,建而不管和状态;部分自然保护区未明确划界,土地纠纷增多,侵占或改变自然保护区土地现状的情况日趋严重;部分自然保护区内部人口增加,居民点扩大,过度砍伐林木、盲目开垦土地现象严重,一些自然保护区名存实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许多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仅维持在简单的看护水平上。
为保障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自然保护区“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等问题,经国务院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和建设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的保护,是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始终把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放在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首位,坚持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公布日期】2019.04.25•【字号】文人公告〔2019〕2号•【施行日期】2019.06.01•【效力等级】自治州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野生动植物资源正文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文人公告〔2019〕2号)《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修订)》于2019年2月20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9年3月26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4月25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2年4月8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2年5月21日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2019年2月20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2019年3月26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第一条为了加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和拯救珍稀、濒危的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自治州行政区域内建设和管理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指马关县和麻栗坡县境内的老君山、马关县古林箐、麻栗坡县老山、富宁县驮娘江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麻栗坡县下兴箐州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统称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界线由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确定,并标明区界,自然保护区所在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标明的区界设立界标,予以公告。
河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2018修正)

河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2018修正)【法规类别】野生动植物资源【发文字号】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号【发布部门】河北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8.05.31【实施日期】2018.05.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河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1993年12月22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7月22日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第一批废止地方性法规中若干行政许可规定的决定》修正2005年11月25日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根据2015年7月24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北省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监督管理条例〉等8部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6年9月22日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等10部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8年5月31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陆生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人工繁育、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等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规定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一)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二)省人民政府制定公布的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三)国家和省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第四条野生动物保护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物种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平衡,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对野生动物实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人工繁育、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第五条野生动物资源属国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