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共筑生命家园-精品教案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与“法律与秩序”。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此外,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包括“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等。
2.内容解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目的核心问题是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认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理念,懂得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本目共有三层意思。
其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
其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第二目“坚持绿色发展道理”。
本目主要讲述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的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
本目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
其一,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其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其三,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和制度建设。
其四,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二、教学目标1.理解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知道新发展理念,明晰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路径;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与要求;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2.知道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知道绿色发展道路是破解发展困境的最佳选择;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既能认清当前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又能阐明科学应对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知道绿色发展道路是破解发展困境的最佳选择。
教学难点:知道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知道绿色发展道路是破解发展困境的最佳选择。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6.2《共筑生命家园》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6.2《共筑生命家园》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对身边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环保行为习惯尚未养成。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错误的环保观念,需要进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运用法治观念参与环保实践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4.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2.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环保观念和实际行动,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图片,制作PPT。
2.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布置教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地球生态环境的美丽画面,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然后提问:“你们认为地球生态环境现状如何?”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森林砍伐、空气污染等。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人类及自然界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观念和实际行动。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共筑生命家园》优秀教学案例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激发他们持续学习的动力。
2.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口头汇报、小组互评、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等,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表现。
3.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
4.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1.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2.教师强调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环保的生活观念。
3.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作业,如调查身边的环保问题、撰写环保倡议书等,巩固课堂所学。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2.教师以PPT或板书形式呈现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环境问题的类型、危害,以及环保法律法规等。
3.教师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讲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及解决办法,引导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4.教师适时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给予解答和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地球生态环境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共筑生命家园》。
2.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我们生活的地球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和未来世界有哪些影响?”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3.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和感受,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展视野,提高自身环保意识。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结合情境创设,学生能够说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复述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理念;2.结合探究分享和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归纳出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增强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意识;3.结合探究与分享,学生能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做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学难点:怎样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四、课前预习:1.人与自然应如何相处?坚持人与自然。
2.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追求,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人类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人与自然,共生共荣。
③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
如果我们对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3.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筑生命家园?(1)<基本国策> 要坚持、的基本国策。
(2)<发展理念> 坚持、、、、的发展理念。
(3)<发展道路> 坚持走道路。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与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的方针。
④大力倡导、、、的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
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5.在日常生活中,你打算怎样践行绿色发展理念?①②③五、新课讲授:活动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视频欣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考下列问题:1.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2.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应遵循的准则和目标是什么?要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坚持哪些发展理念?)活动二:探究与分享(一)——浙江余村的变迁阅读课本P84“探究与分享”材料,思考下列问题:1.余村最初成为全县“首富村”靠的是什么?结果如何?2.余村后来转变发展方式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结果如何?3.对比余村所走过的前后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
6.2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优质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6.2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教学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教学设计】【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81-88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时间:5分钟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P84)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P83、P84、P87)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P87)【新课学习】观看视频《建设美丽中国》。
引入新课。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阅读书P82页阅读感悟,知道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探究与分享】观看图片故事“伦敦杀人雾事件”,理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肆意践踏自然,自然必然会对我们作出惩罚。
归纳小结: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共筑生命家园+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共筑生命家园的教案【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了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基本特点及现状,认识到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意识到我们需要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协调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之间的关系。
从个人层面来说,学生愿意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但缺乏从企业、社会和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格局和高度。
【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政治认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理解并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道德修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
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健全人格: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以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重点难点】(一)重点难点重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含义和意义;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难点: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意识。
【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导入新课一、课件展示课前预习题目: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自主预习,在规定时间内找出课件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新课讲解】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5.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在课本上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并在相应位置做好笔记。
二、课件播放视频“美丽中国说”,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说这样的生态环境给你怎样的感受与体会?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家园?相应位置做好笔记。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讲授新课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课件展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相互依存图示,教师讲解人类应保护自然,并对自然进行补偿和修复。
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第二节《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节《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材料分析,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通过材料分析和漫画分析,归纳并说出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学习重点】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学习难点】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学习过程】导入新课:傍晚的边境线,被夕阳晕染成美丽的金色,祖国的边境线总得有人守,在巡逻路上的军士陈健突然看到了千里之外的妻子穿着一袭白纱站在草原之上,在这一碧千里的红海沟山谷,他们拍下了这组最美的婚纱照。
欣赏图片,你能感受到怎样的意境?山川秀美,感情真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秀美山川,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保护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共筑生命家园》精讲新课:首先,我们一起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目标才有方向,让我们一起来开启本节课的学习之旅。
【第一环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材料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需要资源,广袤的大兴安岭林区为了国家建设开始砍伐树木。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点拨:自然的重要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材料二: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树木被砍伐,我国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沙尘暴等天气不断增多。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点拨:人与自然的关系(1)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2)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的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点拨:生态文明的重要性(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材料四: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思考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生命价值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环保信息较多,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思考。
此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待提高,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高环保意识。
3.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环保问题的看法和做法。
3.启发引导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深入理解生命价值和环保意识的目的。
4.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表和思考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
2.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图表和思考题,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3.操练(20分钟)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环保口号创作等。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共筑的生命家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使学生理解到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于生命、环境、社会责任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不能很好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共筑生命家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共筑生命家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生命家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生命家园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共筑的?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共筑生命家园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如何做到关爱他人、保护环境?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总议题:从日本排污议如何共筑生命家园一、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二框内容。
本框题共有两目内容,第一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要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懂得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第二目“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主要讲述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的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
据此本课以时政素材“日本排污”为主线,设置总议题:从日本排污议如何共筑生命家园;设置子议题:“聚焦问题怒日本排污之悲;深层分析悟人与自然之理;找寻对策商保护家园之行”让学生从议题任务“模拟外交发言人发言”“预判事件走向”“旅游、点赞”中感知日本排污危害、分析日本排污其他可行方案以及我国盐库察尔汗盐湖的生态保护措施,从中感知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二、学情分析随着学识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丰富,九年级学生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有所了解,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有初步的认识。
然而,当前初中生的思维深度、社会经验有限,缺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难以理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学生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认知是浅层的,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做法不够了解;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动不足。
三、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生态的家园,认同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基本国策法治观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了解日本排污不合法性,以及做到保护公共财产的基本义务责任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在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教学难点: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人与自然的理念、理解国家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政策五、教学过程导入: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课程标题:共筑生命家园一、课程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健康生活的意识越来越高。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并让他们明白自己应该如何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因此,本课程旨在通过生命科学知识和实践活动,教育学生如何共同努力,共筑一个健康的家园。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生命科学知识,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3.成长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热爱自然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介绍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的意义。
(2)生物多样性保护:教授学生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3)环境污染与解决方案:讨论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4)社区合作保护环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小组合作开展环保项目。
2.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展示幻灯片等形式,向学生传递相关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知识。
(2)讨论法:带领学生就环境污染和解决方案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区合作环保项目,如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安排:1.第一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1)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2)讲解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的意义。
(3)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就自己身边的例子,分享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方法。
2.第二节:生物多样性保护(1)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感受生物多样性的美。
(2)布置小组任务,让学生调查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现状,提出保护建议。
(3)小组展示和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及反思
共筑生命家园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共处,共筑生命家园。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奇迹和宝贵。
2. 生命的多样性:介绍不同种类的生命形式,如动植物、微生物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丰富多样性。
3. 关爱生命: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5. 反思与行动: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出改进措施,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起源、多样性和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共处,激发学生的思考。
3.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PPT、视频等,用于讲解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
2. 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共处。
3. 安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起源和多样性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生命的起源、多样性和关爱生命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共处,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关爱生命的行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共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结束后,要鼓励学生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生命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引言: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家园是人们共同的大家庭。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明白保护生命、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设计一堂关于共筑生命家园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使他们明白生命的珍贵和保护生命的重要性。
2.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热情和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参与到生命家园建设中。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讲述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学生明白生命的重要性和无限可能。
2. 生命家园的构成:介绍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让学生了解生命家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 共筑生命家园的责任: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和社会在保护生命家园中的责任和作用,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4. 创新科技与生命家园建设:介绍一些创新科技在环境保护和生命家园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生命的奥秘和生命家园的构成。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和讨论生命家园的保护和建设问题,并形成合作成果展示。
3. 视听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给学生播放与生命家园相关的视频和音频,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让他们亲身体验保护生命家园的实际行动。
四、评价方式:1. 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
2. 成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小组合作成果和个人创作,评价他们对于共筑生命家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习反思:要求学生写一篇学习反思,回顾本次教学活动,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并提出改进意见。
结语:通过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明白保护生命、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性。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及反思
共筑生命家园教案及反思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珍贵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教学重点:了解生命多样性,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力。
4.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
5.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讨论话题。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生态环境破坏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家园的现状。
2. 新课导入: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
3. 案例分析:分享生态环境受损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意识。
5. 总结提升: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生态环境,呼吁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三、作业布置:1.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作文。
2. 制定一个个人环保计划,践行关爱生命的行动。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命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环保意识得到提高。
2. 教学改进:在案例分析环节,可以增加更多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学生反馈: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很有意义,对自己关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4. 教学总结:本节课成功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家园,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实现共筑生命家园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六、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2. 教学重点: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维护生态平衡的行动力。
4. 教学方法:讲解法、互动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5.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态平衡相关案例、小组活动材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6.2《共筑生命家园》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措施,青少年如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对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措施了解不全面。
此外,学生在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时,往往感到无能为力,缺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措施,学会从自身做起,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措施。
2.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激发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实践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生态环境问题及相关政策,收集典型案例,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6.2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B.我国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C.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
D.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天然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其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各方面的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2022年6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的制定实施,旨在( B )
5.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
6.知识拓展:介绍五大新发展理念。
1.结合生活实际,认真思考问题。
2.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3.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初步理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认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问题并举手回答问题。
7.言语引导,总结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8.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1.仔细阅读相关材料,认真观看视频,结合自身感受,积极思考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举手发言。
2.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思考问题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3.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要求,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2.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3.塞罕坝的“前世今生”
简单介绍塞罕坝过去与现在的变化。
播放关于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的付出的视频
提问:为什么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为什么它又从“沙地荒原”变回“林海绿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发?
4.介绍“塞罕坝”精神,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分析塞罕坝变化原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认识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视频、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话题,准备好相关问题。
3.准备好实践活动的方案,以便学生进行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生命和生态环境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妙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共筑生命家园》教案、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所学知识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注重查阅资料、请教他人,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3.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到环保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一份关于环保知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3.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纠正理解上的误区。
(五)总结归纳,500字
2.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生活观念,形成环保意识,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案例分析
1.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现状,让学生了解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
2.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学生分享自己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了解和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导: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共筑生命家园》这一章节,深入了解如何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法规以及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观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共筑生命家园-示范教案
共筑生命家园一、教学目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关系;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知道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理解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
树立学会辩证的观点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锻炼辩证思维能力。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环保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难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准备收集与课时内容贴切的相关新闻热点事件(文本、图片、视频均可)、相关图片资源。
四、相关资源教学相关图片资源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课件展示陶渊明诗《饮酒·其五》。
提问:阅读诗文,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在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如画一样的美景。
在资源环境面临巨大挑战的今天,怎样重新感受如画美景,唯有我们共同努力共筑生命家园,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第六课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
设计意图:在读诗的过程中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引出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讲授(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曾经说过:“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为什么要以“眼睛”“生命”为喻来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眼睛”,以“眼睛”“生命”为切入点,形成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重要原则。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类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活动一:体会人与自然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阅读感悟”与“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伦敦“杀人雾”事件(教材82页)材料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提问:①“生命共同体”是指什么?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②怎样才能打造出这样一个生命共同体?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含义和意义2、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四、教师总结:
五、随堂练习: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问题
学生看材料思考:你怎样看待这件事?请说说你的理由
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生活
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
读书初步感知本课基本知识点
生活化教学理念
课堂小结
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板书
共筑生命家园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如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知识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含义和意义;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重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含义和意义;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难点
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意识
思考:你怎样看待这件事?请说说你的理由
3、我们应该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教师小结:①人类开发利用自然,必须符合自然规律;②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则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③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5、播放视频:《卡通: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3、播放视频:《2017环境日宣传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老师小结: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意义:①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②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梦。
5、图片展,播放视频:《联合国2017“地球卫士奖”揭晓 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奖》
6、探究分享: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
2、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探究分享:小清家坐落在一条小河边。以前,小河清澈见底,人们常常在河里捕鱼捉虾,洗衣洗菜。后来,河水渐渐变得浑浊起来,鱼虾不见踪影了,人们也不敢到河里洗衣洗菜了。原来在小河的上游建了一个造纸厂,造纸厂违规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里,河水被严重污染了。对此他们各有自己的看法:
村民1:虽然造纸厂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他违规排放,对村民健康影响很大,得不偿失。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科《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课题
共筑生命家园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意识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造纸厂:虽然效益不错,但安装一套排污设备还是太贵了,不合算。
村民2:在造纸厂能打工赚钱,一点点污染算不了什么!
思考:你怎样看待这件事?请说说你的理由。
2、教师小结: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含义: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新授新课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图片展示后,含义:它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2、探究分享:空气污染最典型的事件是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4天夺走4000多条人命。过后的两个月中,又陆续有8000多人死亡。
这场灾难让伦敦人彻底醒悟。英国也以此为契机,走上了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治理之路。1956年,英国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案》。这部对全世界治理污染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法案,第一次以立法形式,控制家庭和工厂排放的废气。法案明确规定,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采取冬季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置无烟区,禁止烧煤;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迁到郊区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
低碳微生活
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
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
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
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你打算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6、教师小结: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②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和法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环保公益宣传广告》
学生观看视频后,谈感想
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需要共筑生命家园
讲授新课
1、预习教材,出示提纲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
2.我们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含义?
4.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意义
5.我们应该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