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复习学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1(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1(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a1e9e58762caaedd33d488.png)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4、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
【学习重点】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方法。
【学习难点】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密度的有关计算。
【课前预习】1.要想一次量出密度为0.8×103kg/m3,质量为100克的煤油,有下列四种量筒可供选用,最好选用()A.量程为50ml,分度值为1ml的量筒 B.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2ml的量筒C.量程为200ml分度值为5ml的量筒 D.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10ml 的量筒2.一金属块,用天平称得它的质量是40.5g,这个金属块的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液面的变化如图所示,这个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大?3.下列关于常见液体密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鲜橘原汁的密度比酒精小 B.食油的密度比水大 C.酱油的密度比水大 D.煤油的密度比酒精大4.有甲乙两种物质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有若干,现在天平左端放5个甲球,右盘中放4个乙球,若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A.5∶4 B.4∶5 C.1∶1 D.无法判断5.“鲁花”牌食用油,其瓶上标有“2kg/2184mL”字样。
则该油密度为多大?6.某厂生产的酒精要求含水量不超过10%,用抽测的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试分析密度在什么范围内为合格产品?(只写出分析过程即可)。
【自学探究】1、测量形状不规则小固体密度时,要用量筒测它的体积,量筒中的水应当适量,适量的标准是________和_______。
2、制造风筝应尽可能选用密度_______的材料,制造风扇底座要尽可能选用密度________的材料(填“较小”或“较大”)。
3、有一块金属,质量为216g,体积是80cm3,这块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这种金属是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88f6c9168884868662d647.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能用密度的知识鉴别物质,计算质量和体积。
重点:利用密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利用密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课前回顾:请同学们看课件回答问题。
报告一铅球是铅做的吗自学课本122页,分组讨论完成探究,得出结论铅球铅做的(选填“是”或“不是”)。
结合课件内容,小组代表作汇报。
跟踪练习: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l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2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图2(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报告二测量砖的密度自学课本123页,分组讨论。
结合课件内容,小组代表作汇报。
跟踪练习: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② 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③ 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④ 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
(3)请根据图3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图3(4)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报告三课桌的体积有多大自学课本123页,分组讨论。
结合课件内容,小组代表作汇报。
跟踪练习:xx年某市油菜获得大面积的丰收,种植大户王伯家长10m,宽8m的仓库中堆了1m厚的菜籽,王伯请小月帮他估算这些菜籽质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和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和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3133d8b0717fd5370cdc4c.png)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教学目的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2.知道物质的密度还与温度有关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用具4千克的铅球、水桶、体重计、纸风车、酒精灯、细线、圆底烧瓶、水槽.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已知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铅的密度为11.3×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二)引入新课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
在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时,密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1、密度与温度(1)、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实验一: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
过一会儿,你发现什么现象?实验二:按课本图6.4-1做一个风车。
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结论:由于ρ=m/v,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2)、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3)、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
实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介绍实验装置:圆底烧瓶上用带有注有一小段红墨水的玻璃管的橡皮塞密闭空气。
先后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
现象:烧瓶放在热水中时,里面的红墨水向外移动,说明瓶内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了。
而放在冷水中时,里面的红墨水向里移动,说明瓶内气体遇冷体积收缩了。
同学们回家可做类似实验:两个吹胀的气球分别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
观察现象。
上面的实验说明最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
设问:难道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水的凝固点是0℃,北方的寒冷冬天,气温在0℃以下,湖面结成了冰,行人可以在湖面上行走。
湖底还有鱼存活吗?新 课 标 第 一 网300多年前,人类就已知道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现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2f7a3e5ef7ba0d4b733b88.png)
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课题学情预设环节学生学习内容及要求学习目标1、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水的密度与温度的特殊关系。
3、掌握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4、学会利用密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解读目标结合课本,认真思考,遇到困难,做好记号,与对子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学法指导定向自学1、密度概念: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含义,ρ水=1.0×103kg/m3,表示。
3、密度测量的原理,ρ= 。
其中m表示,应用来测量,V表示,常用来测量。
知识准备知识点一密度与温度1、一般物质具有热冷的性质,即温度上升时,物体的体积会。
2、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与温度,而密度等于和之比。
3、一般情况下,温度上升时,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将,温度下降时,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将。
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都会受温度的影响,其中,的密度受到温度的影响最大。
针对训练一1、对一铁球进行加热,铁球的体积变大,则铁球的密度()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2、风的形成原因是,局部温度过高,导致空气密度,从而上升,周围的冷空气向该地区移动形成风。
知识点二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1、水并不是温度越低密度越大,水在的温度时密度最大。
2、水在0—4℃之间时,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在4℃以上时密度随温度升高而。
针对训练二1、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共存的温度是,如果冰化成水,其密度将。
2、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而鱼儿还能在湖底自由地生活,请你估计一下,湖底的水温约为。
知识点三密度与物质鉴别1、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
2、给我们一个物体,光看外观,我们不知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我们想知道它是什么做成的,应该先用天平测出该物体的,再利用量筒测出该物体的,利用公式计算出该物体的密度,结合密度表就可知道该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了。
3、利用密度可以。
4、某些物质,如酒精和煤油的密度,鉴别时需要通过气味、颜色、硬度、可燃性等其他性质加以区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单元《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单元《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bc940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4.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单元《质量和密度》复习教案质量和密度复习教学设计质量和密度【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单位。
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使用天平称质量。
3.理解密度的概念。
4.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5.会用量筒测体积,会用天平和量筒测体积【呈现形式】本部分涉及的考点:质量概念的理解,质量的单位。
天平的调节,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公式和单位,测定物质的密度,密度公式的变形及应用,这些考点常以填空、选择、实验、计算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
质量和密度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
中考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运用上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考查学生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及密度的实验操作能力。
【知识结构】一、质量1.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单位:国际上通用的单位是kg。
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1.天平的正确使用(1)调节底座水平。
(2)调节横梁平衡。
(3)正确读数2.测量物体的质量3.液体质量的测量三、密度1.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
不同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则是相同的。
2.密度的公式:ρ=m/V3.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3。
水的密度1.0×103kg/m3四、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测密度的原理:根据密度的公式ρ=m/V来测定。
测量物体的密度时,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质的密度。
2.测定固体的密度3.测定液体的密度五、密度知识的应用1.求物体的质量和体积2.利用密度鉴别物质【方法提示】一、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实验室、化验室常用的仪器是天平,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称等。
2.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4139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4.png)
导学案:密度与社会生活一、学习目标1.了解物体的密度是什么。
2.掌握计算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3.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二、课前准备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包括计算密度的方法和公式。
2.准备笔记本和笔。
三、新知引入1. 密度的概念•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 m/V,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体积。
2. 密度与物体的浮沉•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下沉。
•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浮起。
3. 密度与社会生活•密度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制定交通规则:根据不同车辆的密度来规划道路交通。
–设计建筑物:通过计算材料的密度来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确定饮料的糖度:通过测量饮料中溶解的糖的密度来判断其甜度。
四、学习任务1. 密度的计算根据所给的物体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示例题:某物体的质量为200g,体积为100cm³,求其密度。
解答: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 = m/V,将所给的数值代入公式中,则有ρ = 200g / 100cm³ = 2g/cm³。
2. 密度与浮沉实验实验步骤:1.将两个不同密度的物体放入一个容器中。
2.将液体(如水)倒入容器中,观察物体的浮沉情况。
实验记录:•物体1的密度:1g/cm³•物体2的密度:2g/cm³•液体的密度:1.5g/cm³根据实验记录,判断物体1和物体2会分别是浮起还是下沉。
3. 密度与社会生活实例分析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社会生活场景,分析该场景中密度的应用。
实例:交通规划中的密度问题•场景描述:某市的交通拥堵严重,需要制定交通规划以缓解拥堵问题。
•问题分析:交通规划需要考虑不同车辆的密度,以确保相对平稳的车流和交通效率。
•解决方案:根据不同车辆的密度,通过设立不同的车道和限制流量等措施,合理规划道路交通,提高交通效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becbc85a8102d277a22fd6.png)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知识与技术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己的属性;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意会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习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育学生对常有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3.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会用托盘天平丈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5.成立密度的观点,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6.认识常有物质的密度,记着纯水的密度;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8.运用密度知识鉴识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认识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过研究活动,认识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地点变化没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成立质量的观点。
2.经过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熟习科学研究的几个主要因素;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识物质的方法。
感情·态度·价值观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建立唯物辩证法思想;2.养成学生仔细、耐心、仔细和爱惜仪器的优秀质量;3.经过亲自参加一系列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勇敢提出自己的猜想,能脚踏实地地记录数据,并依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看法,养成与别人合作沟通的习惯,领会科学研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要点和难点】要点:1.质量、密度观点的成立;2.托盘天平易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3.经过实验研究的方法成立密度的观点。
难点:密度观点的成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现本章思想导图【复习过程】一、创建情境、引入复习教师取出一些器械: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械我们能够设计哪些实验?指引学生思虑、设计、回答,进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设计企图:经过学生着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首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边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环绕这些实验而睁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忱。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9fa2766137ee06eef91845.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学法指导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2 分钟)老百姓用密度知识来选种,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二、自主学习内容、指导、检测:(15 分钟)(一)密度与温度1、问题思考: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2、演示实验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和酒精灯火焰附近。
3、我来归纳: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会发现:在冷藏室的气球体积,在炉火附近的气球体积。
由于密度ρ=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
4、演示实验2:按课本图11、5-1做一个纸风车。
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5、我来归纳:酒精灯附近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推动纸风车转动起来。
可见,温度(“能”或“不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
和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6、讨论一下吧: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密度变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二)状态与密度1、问题思考:北方冬天的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2、我来归纳: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而质量保持,这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变。
这说明密度除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外,还与物质的有关。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https://img.taocdn.com/s3/m/45fc091fddccda38366baf5b.png)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气球、冰块、酒精灯、酒精灯、自制纸风车、火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
例如,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
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盐水可以选种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一特点。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组画面(多媒体播放):图1:戒指图2:矿石图3:盐水选种引导: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
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学生思考回答。
二、推进新课师:从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可知:密度的知识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是不是所有物体的密度都是一成不变的呢?密度与温度有没有关系呢?探究点一密度与温度播放视频:龙卷风启发: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学生议论纷纷。
演示实验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和酒精灯火焰附近。
观察并思考:过一会儿,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教师分析:放在冰块上面的气球变小了,气球下降;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的气球变大了,气球上升。
实验说明:气体受热体积膨胀。
由于密度,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演示实验:做一个纸风车。
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观察并思考: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学生分析。
结论:由于,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思考并讨论]1.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分析。
总结: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0314b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b.png)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密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如下:
典型例题讲解
七、典型例题讲解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典型例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例题1:
一辆汽车的质量为1400kg,体积为2.5m³,求汽车的密度。
解:汽车的密度=质量/体积= 1400kg / 2.5m³ = 560kg/m³
例题2:
一块冰块的质量为0.5kg,体积为0.25m³,求冰块的密度。
知识拓展:
介绍与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解:木块的密度=质量/体积= 100g / 200cm³ = 0.5g/cm³
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六质量与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专题六质量与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80164ead02de80d4d840ec.png)
密度与社会生活一、密度与社会生活一节主要内容导学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 知道水的反常膨胀现象3. 会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密度与社会生活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 风的形成。
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根据公式ρ=m/v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
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2. 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
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一般、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3. 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1)1Kg水的体积为 m3,由于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所以1Kg冰的体积为 m3,通过比较,表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
(水的密度为1. 0×103 kg/m3. 冰的密度为0. 9×103 kg/m3)(2)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密度变。
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3)水的温度在4℃以上时,遵循热冷的规律,温度在4℃以下时,遵循热冷的规律。
4.密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密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事例很多。
比如:○1鉴定牛奶、酒的品质;○2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3坚若磐石的机床底座则需要用坚固、的材料制成,等等。
三、密度与社会生活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1. 重点是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用密度鉴别物质(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一般物体,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温度升高时密度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一般固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不明显,所以固体和液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物质受温度的影响一般是遵守“热胀冷缩”规律,但水是特殊的。
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
![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c333f67fb9d528ea80c77976.png)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密度与温度的关系预习课本第120、121页密度与温度内容1.物体通常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大.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2.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水的这种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水在4℃时密度最大.1.在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大小适当的薄塑料袋,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观看飓风图片,思考并讨论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分析: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2.装满水的水壶在水快烧开时,为什么总有一些水会溢出来?分析: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不考虑汽化),水的温度升高,密度变小,水的质量(m)不变,水的体积(V)在变大. 由上面的一些现象可以得出: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3.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结合课本121页等质量的水结成冰后的体积变化过程计算分析)这种现象说明:水与其他物质有着不同的特点:水结冰体积会变大(膨胀).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物质都有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的性质,物质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但是水例外.1.为什么水蒸气和火焰总是往上跑?解:水蒸气温度高、密度小于周围空气密度而上升.(火焰同理:火焰周围的空气热胀,体积变大,随之其密度减小而上升.)2.北方居民家取暖用的暖气片应该安在什么位置?解:通常是要安装在靠地面的墙上.3.观察下图填空:在0~4℃时水的密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我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故4℃时水的密度最大,以此温度升温、降温,水的密度都要变小.由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所以在严寒的冬天,河面封冻,较深的河底却能保持4℃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密度与物质鉴别阅读课本第121页,完成下列问题:有两把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的汤勺.一银一铝,怎样把它们区分开?说说你自己的方法.1.你能用密度知识来鉴别一块奖牌是什么做的吗?怎样做?这种鉴别方法是不是绝对可靠?为什么?2.一铁球的质量是2.2kg,体积是0.4×10-3m3,试鉴定此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ρ铁3)读题后讨论:①2.2kg指的是哪部分物质质量?0.4×10-3m3是哪部分物质的体积?②在不破坏铁球的前提下,如何鉴别铁球是不是空心的?你能想出哪几种办法?1.“空心”理解成真空,空心部分无物质.2.物质与物体有区别: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物体是一个实物,物质则是一个宏观概念.如金就是物质,而金戒指、金牌就是物体.1.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下列属于主要从密度角度考虑选取材料的是( B )中用水银做测温液体2.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则( A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1、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了解水的反常膨胀;
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密度与温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另外还受状态和温度的影响。
要点诠释:
(1)一般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在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
根据密度公式可知,
当m一定时,V增大,ρ减小;V减小,ρ增大。
即一般物体温度升高时,密度减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增大。
(2)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明显,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3)水的反常膨胀:4℃的水的密度最大,高于4℃时水和其他物体一样是热胀冷缩的;在0~4℃之间,水却是热缩冷胀。
水凝固成冰时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要点二、密度的应用
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密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有很多应用。
要点诠释: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算出它的
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典型例题】
类型一、密度与温度
【例题】1、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
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实验说明温度能够改变气体的。
根据气体的这种变化规律,
房间里的冷气机一般都安装在接近天花板的墙上,由冷风口吹出的冷气会(选填“上升”或“下降”),使房间的空气迅速流动起来。
【答案】小;上升;密度;下降
【解析】点燃蜡烛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吹动扇叶转动;实验说明温度能够改变气体的密度,根据气体的这种变化规律,房间里的冷气机一般都安装在接近天花板的墙上,由冷风口吹出的冷气会下降,使房间的空气迅速流动起来,故答案为:小;上升;密度;下降。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气体更为明显,流动的空气具有机械能,可充分利用它。
举一反三:
【变式】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共存的温度是℃,如果冰化成水,其密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0;变大。
类型二、密度的应用
【例题】2、给你一张密度表和一个可沉于水中的小铁球,请你再自选其他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该小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1)主要器材:;
(2)简要做法:;
(3)如何判断。
【答案】:(1)密度表、小铁球、天平和量筒
(2)用天平称出小球质量、用量筒测出小球的体积
(3)算出该小球的密度对照密度表进行判断:若ρ测<ρ铁,则小铁球是空心的;若ρ测=ρ铁,则小铁球是实心的。
【解析】:根据密度表来判断小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计算小铁球的密度,先测出质量,再用量筒测出小铁球的体积,最后根据公式求出小铁球的密度,对比密度表即可得出结论。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通过计算密度来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重点是测量的步骤和过程,还要注意使用天平时游码一定要归零,取放砝码一定用镊子,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一个实心金属球的体积是0.5dm3,质量是3.9kg,这个金属球的密度是多少?这个金属球是铅做的吗?
【答案与解析】
实心球的密度
因为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与铅的密度不相等,所用这个铅球不是用铅做的。
【例题】3、一个瓶子,质量是2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100g,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是84g,这种酒精是否是纯酒精?(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思路点拨】根据水的密度和瓶子装满水的质量,用密度公式求出装满水的体积,瓶子装满水的体积是瓶子的容积;根据酒精的质量和密度计算出酒精的体积,和瓶子的容积比较,得出答案。
【答案与解析】:
【总结升华】: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公式,要求学生会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求出质量与体积,该题很典型,拐了一个小弯,液体的密度不知道,但是可以间接的求出。
【例题】4、工厂生产的酒精(ρ酒精=0.8g/cm3)含水量(按质量计算)不得超过10%,质检员抽出甲、乙、丙、丁四瓶样本.查得它们的密度依次分别为0.81g/cm3、0.815g/cm3、0.82g/cm3、0.83g/cm3,其中合格产品是()
A、只有甲
B、甲、乙
C、甲、乙、丙
D、甲、乙、丙、丁
【答案】:B
【解析】:
【总结升华】:(1)此题巧设总质量,关键是要正确表示出总体积的表达式;(2)混合物的密度等于总质量除以总体积。
举一反三:
【变式】有密度为1克/厘米3的水和密度为0.8克/厘米3的酒精各160克,用它们配制密度为0.84克/厘米3的消毒酒精,最多能配成多少克消毒酒精?(混合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