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完整

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完整

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新人教版七下语文导学案编制人:夏阿萍第12课课型:新授课课题卖油翁编号:审核人:班级:姓名:课时:2【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理解文章内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3、学习本文,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刻画人物入手,体会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1、2 【教学难点】3【预习案】1、走近欧阳修(1007-1072),北宋_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

充分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只有百分之十至二十的需要老师点拔。

这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积累字词:(1)注音:咨(_____)矜(_____)圃(_____)睨(_____)矢(_____)颔(_____)忿(_____)酌(_____)覆(_____)杓(_____)自主学习部分主要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下文注释,主动学习,课堂检测。

个别纠错并强调易错者。

(2)解释字词:善:________矜:________尝:________释:________睨:________去:________颔:________汝:________知:________精:________但:________安:________轻:________酌:________置:________覆:________徐:________沥:________因:________惟:________遣:________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文中实词的掌握和巩固。

12、《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最新整理)

12、《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最新整理)

12、《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熟读课文。

复述故事,反复诵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义、句义。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难点】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1、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朝代及评价: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影响。

代表作:《六一诗话》、《醉翁亭记》。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本文是作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片短小精悍的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二、拓展延伸:1.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

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

陈尧咨还特别擅长隶书。

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2.谥号: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3.文人居士: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东坡居士(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4.古代的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算术)。

【温故互查】1.本文作者是,他是朝家、家,号,晚年又号,是之一。

2.给加列加点字注音尧咨自矜家圃睨之忿然覆其口颔之酌油遣之沥之3.解释词语的意思善射自矜尝睨释担但微颔忿然酌油因惟遣【设问导读】1. 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教师范读后,小组内分段朗读并互评。

2.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注意抓住重点词语,标出不懂的字词,小组内交流并口译全文。

3. 请同学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互相补充并作适当评价。

4.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2 卖油翁(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2 卖油翁(导学案)

12 卖油翁学习目标:1.熟练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人物形象。

3.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应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本文节选:________,作者:____,___政治家、文学家,字___,号___,晚年又号_____(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___,“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2、积累字词:(1)注音:咨()矜()圃()睨()矢()颔()忿()酌()覆()杓()(2)解释字词:善:矜:尝:释:睨:去:颔:精:汝:但:忿然:安:酌油:置:覆:徐:沥:遣:(3)一词多义:射:陈康肃公善射.()吾射.不亦精乎()以: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以杓酌油沥之()以钱覆其口()之:睨之()酌油沥之()笑而遣之()二、初步感知文意:1.范读课文,小组自读,通过阅读说说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分层次阅读并概括每段大意。

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3、重点句子翻译: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③我亦无他,但手熟尔。

译:三、探究研读课文:1. 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有哪些?2.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3.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4.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6.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7.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什么性格特点?8.本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四、拓展延伸:1.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用法。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的能力。

(3)通过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对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有所了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和背诵。

2.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2. 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哲理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探讨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文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练习与拓展: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做好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深入思考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定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72-12 欧阳修《卖油翁》导学案(含答案)

72-12 欧阳修《卖油翁》导学案(含答案)

72-12 欧阳修《卖油翁》导学案72-12 《卖油翁》导学案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永叔醉翁六一居士文忠唐宋八大家2.①公/亦/以此自矜②有/卖油翁/释担而立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④徐/以杓/酌油沥之3.(1) jīn pǔnìhàn fèn zhuósháo(2)①自夸②曾经③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④点头⑤气愤的样子⑥怎么⑦轻视,看轻⑧慢慢地⑨于是⑩只,不过(3)①射箭射箭的技艺②凭借把用③表顺承表修饰表转折,但是(4)①名词活用为动词,点头②动词活用为名词,射箭的本领③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看轻(5)①(卖油翁)看他射出的箭十支中了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②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不是很高明吗?”③没有什么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④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二、整体感知,理解内容:1.明确:态度变化:傲慢→忿然(恼怒)→佩服认输变化原因: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

②明确:陈尧咨愤怒的斥责,语气咄咄逼人,足见其狂妄自大。

③明确:卖油翁的回答语气平静,表现出他的从容与自信。

④明确:语气平和而毫不夸饰,进一步表现出卖油翁朴实谦逊、毫不骄矜的品德。

4.①(神态描写)明确:生动传神地写出陈尧咨沾沾自喜的骄矜态度。

②(神态描写)明确:准确传神地写出卖油翁对陈尧咨技术的肯定,但又颇不以为意的神态。

③(动作描写)明确:井然有序的动作准确描述了沥油的过程,表现了他沉着镇静,从容不迫的态度。

三、比较阅读1.①到,等到②每天2.①座中的宾客们没有一个不表示叹服的。

②你父亲教导你要用忠孝来报效国家。

3.明确:陈母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乐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

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

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本文重点讲述了一个卖油翁的故事,通过描写卖油翁的生活和惯,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在研究本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同时注意文章的详略得当的写法。

预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自主研究,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文章内容。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研究的能力,还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

在研究字词部分,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注音和解释字词,以及通假字和一词多义的用法。

这些都是研究文言文的基础,需要扎实掌握。

总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掌握“熟能生巧”的道理。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研究,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

A、射:XXX善于射箭,我射箭不也很精通吗?B、以:公爵也以此夸耀自己,我用勺子舀油知道该怎么做,用勺子沥油也知道该怎么做,用钱来掩盖他们的口是很常见的。

C、尔:你怎敢小看我的射箭技巧,没有别的,只是我手熟而已。

D、而:放下担子站着不动,久久不离开,钱财不会湿润,笑着送走他们。

E、之:瞪着他们,微微点头表示赞同,用勺子舀油知道该怎么做,用勺子沥油也知道该怎么做,笑着送走他们。

常见文言虚词是文言文研究的难点,需要通过归纳总结和对比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在翻译中要强化学生对虚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词类活用现象也是文言文研究的难点之一,需要通过反复强调和理解来加深学生的掌握。

在翻译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揣摩词类的意义和用法。

①看到他射箭十次中有八九次命中目标,只是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②你也知道射箭吗?我射箭不也很精通吗?③没有别的,只是我熟练而已。

通过研究这篇文章,学生要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并为研究此文作思想准备。

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要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文章:《卖油翁》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XXX,字子昂,世居扬州,为人刚直,好箭术。

”与“XXX:‘无他,但手XXX。

”相照应的一句是:“卖油XXX:‘既是如此,明日我便与你试试箭法。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领会卖油翁的形象特点。

(3)掌握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如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卖油翁》的朗读与背诵。

(2)卖油翁形象特点的理解。

(3)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2)对卖油翁形象深层次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解决文言文中的字词问题。

3. 合作学习:(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4. 探究学习:(1)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准备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 互动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对国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卖油翁》的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4. 课堂讲解:对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和特殊用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生字词和文言文句子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七、课后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考虑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提供课文原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生字词表:列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12《卖炭翁》导学案附答案

12《卖炭翁》导学案附答案

12《卖炭翁》导学案附答案12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生字、注音,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

【学习重点】掌握实词、虚词,翻译全文;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难点】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大家听说过百步穿杨的故事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他能射中百步外杨柳树上指定的一片杨柳叶的中心,而且箭箭都能命中,令人口服心服。

“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

这就难怪康肃公陈尧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

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这是为什么呢?学习了古代大学问家欧阳修的《卖油翁》,同学们就会明白。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交流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自矜.(jīn) 家圃.(pǔ) 睨.(nì)矢.(shǐ)颔.(hàn)忿.然(fèn)酌.(zhuó)杓.(sháo)沥.(lì)遣.(q iǎn)2.作者及作品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知毫州时作的。

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

”是一部笔记小说。

三、合作探究——合作与交流(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把握重点词句。

【交流点拨】(1)朗读:①读时要字音准确,发音饱满。

②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③把握重读和轻读。

④注意语速语调,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

(2)字词:自矜圃释担睨颔熟忿然酌杓沥(3)句子:①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疑问加反问语气,对自己的箭术充满自信)②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人人赞赏的高超技艺遇到了质疑时的愤慨,读出生气的语气。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谦虚礼貌、勤奋好学的品质。

(3)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客观公正、辩证思考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3. 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课文主题思想的深刻领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作者、背景及内容。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教师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深入研究相关话题。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篇小短文。

3. 深入研究课文主题思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性,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朗读、背诵、写作和心得体会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易错字矜(jīn)圃(pǔ)睨(nì)颔(hàn)矢(shǐ)忿(fèn)杓(sháo)酌(zhuó)沥(lì)遣(qiǎn)2.通假字但手熟尔(同“耳”,罢了)徐以杓酌油沥之(同“勺”,勺子)3.一词多义射之4.古今异义但微颔之(古义:只,不过;今义:连词,表转折,但是)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表反问;今义:安静、安全)5.词类活用汝亦知射乎(动词作名词,射技)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作动词,轻视)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4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以荻秆画地教其识字。

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官职。

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革新派,因直言进谏而遭贬。

晚年趋于保守。

积极倡导诗文革新,主张重视内容,反对浮辞。

其文风平实朴素,散文的成就尤为突出。

如《醉翁亭记》,文笔从容舒缓,音节和谐,情景融为一体。

在诗词、史传等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

其文章风格给后人以很大影响,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题解说】卖油翁,题目交代了文章记叙的主要人物。

【创作背景】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之一,于真宗咸平三年中状元,历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等职。

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

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

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但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

《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并以此自豪。

本文记载的就是关于他的一个故事,《宋人轶事汇编》也有记载。

《卖油翁》通过一位卖油老人以其高超的酌油技艺——油从钱孔中沥入葫芦而钱不湿——教育以射技自矜的陈尧咨,说明艺无止境,强中自有强中手;也告诉我们:有一技之长也不值得骄傲,只要反复练习,自然熟能生巧。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油翁》全文。

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意思。

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学会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领悟文章的哲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卖油翁》。

2. 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意思。

3. 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

2. 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及其作品。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文中的生僻字词。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4. 探究学习: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哲理,讨论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并引导。

5. 课堂小结: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卖油翁》。

2.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卖油翁的小故事。

3. 分析自己身边的人物形象,思考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2. 课文背诵评估: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背诵《卖油翁》。

3.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考虑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方法。

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以及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

12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注音,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

2.掌握实词、虚词,翻译全文。

3.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学习重点】掌握实词、虚词,翻译全文。

【自主学习】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不看注释读两遍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多少,把不懂的语句画出来。

2.再参考注释重读课文,关注注释,画出文中描写人物行为、动作的词语,体会文言文特有的简洁风格。

3.完成作业本课前预学的第1、2题。

4.口译全文,把不能解释的词语、句子写在下面。

【合作学习】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5.组内合作解决第4题,。

6.将这个故事的内容复述给组内的同学听。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7.理清思路,分析情节:试概括每段的意思。

8.齐读第一段:(1)找出描写陈尧咨特点的词语。

(2)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有什么作用?9.默读第二段,找出两个人物的不同表现。

情节康肃公卖油翁发展高潮结局10.以射箭自矜的陈尧咨在看到卖油翁高超的酌油之技后,也不得不“笑而遣之”。

请问:“笑”字在这里有何深刻含义?【自我反思】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睨.之,久而不去______康肃忿然..曰徐.以杓.酌油沥之以.钱覆其口 ________尔.安敢轻吾射但手熟尔.2.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射不亦精乎?康肃笑而遣之。

尔安敢轻吾射! 3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

4.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告诉我们________的道理。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油翁》全文。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难点,并能进行适当的翻译。

(3)了解作者陈元方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卖油翁》全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难点。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和翻译。

(2)作品主题思想的深入挖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陈元方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卖油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情节发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课时安排:本节课时安排为2课时。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卖油翁》全文。

2.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所学知识,为《卖油翁》写一篇简短的评价。

3. 选择一本你喜欢的古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文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七、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2. 讲解法:针对文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卖油翁》导学案 (精品)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卖油翁》导学案 (精品)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练的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把握人物形象。

4.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1、走近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开展作出了卓越奉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2、资料连接:①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

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

陈尧咨还特别擅长隶书。

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②古代的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算术〕。

③这是一篇人物故事,文中描写了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的言行〕,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3、积累字词:〔1〕注音:咨〔zī〕矜〔jīn〕圃〔pǔ〕睨〔nì〕矢〔shǐ〕颔〔hàn〕忿〔fèn〕酌〔zhuó〕覆〔fù〕杓〔sháo〕〔2〕解释字词:善:擅长矜:夸耀尝:曾经释:放下睨:斜着眼睛看去:离开颔:点头汝:你知:懂得精:精湛但:只是安:怎么轻:轻视酌:倒油置:放覆:盖徐:慢慢地沥:注入因:接着惟:只遣:打发〔3〕通假字:①但手熟尔:尔通耳,罢了②徐以杓酌油沥之:杓通勺,勺子〔4〕一词多义:A、射:①陈康肃公善射〔射箭〕②吾射不亦精乎〔射箭的本领〕B、以:①公亦以此自矜〔凭借〕②以我酌油知之〔凭借〕③以杓酌油沥之〔用〕④以钱覆其口〔用〕C、尔:①尔安敢轻吾射〔你〕②无他,但手熟尔〔罢了〕D、而:①释担而立〔表顺承〕②久而不去〔表修饰,地〕③而钱不湿〔表转折,但〕④笑而遣之〔表修饰,着〕E、之:①睨之〔代陈尧咨射箭〕②颔之〔代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的情况〕③酌油知之〔代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④酌油沥之〔代葫芦〕⑤笑而遣之〔代卖油翁〕〔5〕词类活用:①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轻视②吾射不亦精乎:射:动词活用为名词,解释为射箭的本领③但微颔之:颔:名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点头4、句子翻译: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精品导学案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3课】

《卖油翁》精品导学案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3课】
【背景】
陈尧咨性情刚戾,但办事决断。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知永兴军(今陕西)时,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但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在出知亳州时作该文,记载了关于陈尧咨的一个故事。
二、生僻字注音:
陈尧咨zī自矜jīn家圃pǔ释担shì睨之nì矢shǐ颔hàn忿然fèn酌zhuó覆fù杓sháo沥lì遣qiǎn
三、重点词语解释:
2、【陈康肃公】公,对男子的尊称。
3、【善射】擅长射箭。
4、【自矜】自夸。
5【圃】园子。
6【释担】放下担子。释,放下。
7、【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8、【但微颔之】只是对此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但,只。颔,点头。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9、【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10、【但手熟尔】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熟,熟练。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11、【忿然】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
12、【安】怎么。
13、【轻吾射】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轻,轻视。
14、【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以,凭、靠。酌,舀取,这里指倒入。之,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15、【覆】盖。
16、【徐】慢慢地。
17、【杓】同“勺”。
18、【沥之】滴入(葫芦)。沥,下滴。之,指油。
19、【遣之】让他走。遣,打发。
四、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课题
《卖油翁》(二)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序号
学习目标

《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导学案

十二.《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识记文学常识;识记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意;学会背诵;把握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2.过程和方法目标:会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解决普通文言词语的识记;能运用复述法把握文章内容;合作探究培养质疑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做到有长处、优点不自夸,善于向他人学习。

培养自己戒骄戒躁、谦逊好学的精神。

课前预学一.识记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是①朝②家、③家欧阳修, 字④,写下名篇《醉翁亭记》,自号⑤,晚年又因曾自称“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以吾一翁,于此五物间”,号⑥。

谥号⑦。

是⑧之一,本文选自⑨。

2.“唐宋八大家”是对唐朝和宋朝八位①(填文体名)大家的概括。

唐朝有②、③两位,宋朝有④、⑤、⑥、⑦、⑧、⑨等六位。

二.识记字音字形。

给加粗字注音。

咨(①)自矜(②)睨(③)忿然(④)酌油(⑤)杓(⑥)颔(⑦)圃(⑧)矢(⑨)三.学习并识记文言词语。

根据课文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陈康肃公(①)尧咨善(②)射,当世无双,公亦以(③)此自矜(④)。

尝(⑤)射于(⑥)家圃,有卖油翁释(⑦)担而立,睨(⑧)之,久而不去(⑨)。

见其发(⑩)矢十中八九,但(⑪)微(⑫)颔(⑬)之。

答案:①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②擅长,③因为,④夸耀,⑤曾经,⑥在,⑦放下⑧斜着眼看,⑨离开,⑩发射,⑪只,⑫略微,⑬点头。

2.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①)乎?”翁曰:“无他,但(②)手熟尔。

”康肃忿(③)然(④)曰:“尔安(⑤)敢轻(⑥)吾射(⑦)!”翁曰:“以(⑧)我酌(⑨)油知之。

”乃(⑩)取一葫芦置(⑪)于地,以钱覆(⑫)其口,徐(⑬)以(⑭)杓酌油沥(⑮)之,自(⑯)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⑰)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⑱)。

”康肃笑而遣(⑲)之。

四.学习古汉语朗读。

按照朗读停顿(节奏)规律,将全文朗读两到三遍。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答案及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卖油翁》导学案答案及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究的精神。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卖油翁》。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懂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2)文言文语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卖油翁》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解释课文中的难懂词语和句子。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讲解和解答。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解释文言文语法。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和困惑。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阅读练习,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的文言文语法。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卖油翁》。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卖油翁-欧阳修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卖油翁-欧阳修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卖油翁-欧阳修》导学案一、课程背景本导学案针对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古代诗词鉴赏内容,以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卖油翁》为例进行分析。

通过进修这首诗词,学生将能够了解宋代文学特点和欧阳修的创作风格,提升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卖油翁》的背景和作者欧阳修的生平事迹;2. 掌握《卖油翁》的内容和结构,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分析《卖油翁》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4. 提升学生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卖油翁》的背景和作者欧阳修的创作特点,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难点:分析《卖油翁》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把握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四、教学内容1. 《卖油翁》的背景介绍欧阳修是宋代闻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词作在宋代文坛上占领重要塞位。

《卖油翁》是欧阳修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一个卖油翁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2. 诗歌赏析卖油翁,武陵人,早发白帝城。

金铜市里买细沙,融作浊酒风味佳。

丙辰重阳,应为狂欢畅意。

归来饮啄,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以描写一个卖油翁的形象为主线,通过精致的描写和含蓄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命运的感悟。

卖油翁的形象深刻而生动,他早发白帝城,在金铜市里买细沙,融作浊酒风味佳,生活简朴而自在。

作者通过卖油翁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平淡中蕴含着乐趣和滋味的理解,展现了一种豁达和淡然的心态。

3. 修辞手法分析《卖油翁》运用了大量的形象描写和比喻手法,如“卖油翁”、“金铜市里买细沙”等,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比照,展现了生活的真实和人生的哲理。

同时,诗中运用了音韵的变化和节奏的把握,使整首诗旋律漂亮、意境深遥。

五、教室活动设计1. 听课先导:通过介绍欧阳修的生平宁《卖油翁》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分组朗诵:让学生分组朗诵《卖油翁》,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卖油翁-欧阳修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卖油翁-欧阳修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卖油翁-欧阳修》导学案一、课程背景《卖油翁》是中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散文,通过讲述一个卖油翁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们的生活态度。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文本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及其代表作品;2.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3.分析文本内容,掌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作者欧阳修及其代表作品,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分析文本内容,掌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欧阳修及其代表作品,讲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2.讨论法:分析文本内容,探讨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3.实践法:让学生朗读文本,进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宋代文学特点,提出本节课要进修的《卖油翁》是哪位文学家的作品。

2.进修内容(1)介绍欧阳修及其代表作品;(2)讲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3)分析《卖油翁》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进修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卖油翁》的背景;(2)学生朗读《卖油翁》,探讨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3)学生进行朗诵比赛,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语感。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稳固所学知识。

六、教室作业1.背诵《卖油翁》中的经典段落;2.撰写读后感,表达对《卖油翁》的理解和感悟;3.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了解其他宋代文学家及其代表作品。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欧阳修及其代表作品《卖油翁》,让学生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和散文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进修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个人观点,提高了教室氛围和进修效果。

但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加强引导和激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卖油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熟读课文。

复述故事,反复诵读,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义、句义。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1、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朝代及评价: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
展有影响。

代表作:《六一诗话》、《醉翁亭记》。

《卖油翁》选自
《欧阳文忠公文集》;本文是作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片短小精悍的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
道理。

二、拓展延伸:
1.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

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

陈尧咨还特别擅长隶书。

可以说他是一个文
武双全的人才。

2.谥号: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3.文人居士: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
东坡居士(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
4.古代的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算术)。

【温故互查】
1.本文作者是,他是朝家、家,号,晚年又号,是之一。

2.给加列加点字注音
尧咨自矜家圃睨之忿然覆其口颔之酌油遣之沥之3.解释词语的意思
善射自矜尝睨
释担但微颔忿然酌油因惟遣
【设问导读】
1. 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教师范读后,小组内分段朗读并互评。

2.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注意抓住重点词语,标出不懂的字词,小组内交流并口译全文。

3. 请同学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互相补充并作适当评价。

4.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蕴含什么道理?
(2)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哪个才是主要人物?
(3)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4)卖油翁是怎么观射的?他观射时的神态说明了什么?
(5)卖油翁有什么特长?他对待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态度?
(6)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词句,并思考原因是什么。

【巩固练习】
1.词类活用。

(1)尔安敢轻吾射
(2)汝亦知射乎?
(3)微颔之
2.古今异义
(1)尝射于家圃。

尝,古义:今义:(2)尔安敢轻吾射。

安,古义:今义:(3)但手熟尔。

但,古义:今义:3.翻译下列句子。

【温馨提示】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

1、对译,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

2、移位,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3、增补,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略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

4、删减,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

5、保留,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答案
【温故互查】
1.欧阳修,宋,政治,文学,醉翁,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

2.zī, jīn , pǔ, nì, fèn , fù, hàn , zhuó , qiǎn , lì.
3.擅长射箭,自夸,曾经,斜着眼看,放下担子,只是微微点头,恼怒的样子,倒油,接着,只,打发。

【设问导读】
4.
(1)卖油翁清湛的倒油技术令擅长射箭的陈尧咨不得不佩服的故事。

蕴含熟能生巧的道理。

(2)出现陈尧咨,卖油翁两个人物,卖油翁是主要人物。

故事由卖油翁轻视陈尧咨射箭而起,重写他通过倒油表演,陈尧咨平息愤怒,打发他离开而结束。

(3)陈尧咨:自矜,傲慢,盛气凌人。

从语句“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辅。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可以看出。

(4)睨之,但微领之。

说明他轻视陈尧咨的射技,认为没什么了不起。

(5)卖油翁倒油技术精湛,他对待自己的特长不夸耀。

(6)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由反感、恼怒到佩服、认输。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康肃忿然曰,康肃笑而遣之。

态度变化是因为他看到卖油翁的酌油技术很纯熟却并未自夸。

【巩固练习】
1、(1)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射技(3)名词活用为动词,点头
2.古今异义
(4)尝,古义:曾经。

今义:尝试
(5)安,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

(6)但,古义:只不过。

今义:连词,表转折。

3.(1)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高明吗?
(2)我也没有什么,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3)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枝有八九枝中的,只是微微点头。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