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感受自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感受自然》教学设计

《感受自然》教学设计

《感受自然》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2、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认识并探究自然,观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3、学会在观看和观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把观看的景、物和内心感受说给别人听。

说话内容具体,语言较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

在此基础上写一篇文章。

【教学预备】教师:1、预备相关材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1、平常注意观看自然。

2、积存描写自然的诗词歌赋。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回忆一下刚学不久的几篇课文,朱自清的_____,老舍的_________,何其芳的____,李汉荣的_______。

我想同学们都经历犹新,那时同学们和老师曾沉醉在朱自清为我们描画的诗情画意的春景中,领会了老舍为我们描画的温顺如春的济南冬天,向往何其芳笔下浪漫多情的秋天;还和李汉荣一起结交了许多自然界的朋友。

我想,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依旧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个人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

画面上也许有万顷碧波,也许有林间小路,也许有当空皓月。

正是这种回来情结,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再和自然来一次亲热接触。

二、师生活动1、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我们明白大自然在每个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美,第一请同学们观赏几幅图景,描画一下你喜爱的季节,然后谈谈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同学互评。

(展现图片)2、第二环节:诵四季诗文。

大自然是诗人笔下的宠物,大自然在诗人笔下同样漂亮。

这一环节我们通过诵四季诗文来感受四季的美。

请观赏第一首,看到这幅图,你们能想起哪首诗,请把它背出来;(春风来了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姹紫嫣红,百花争艳,这是漂亮的春天)再来朗诵第二首诗;自古以来人们看到秋风来了,黄叶落了,总是感到无尽的萧瑟和悲凉,但今天老师所选的诗歌都没有这种色彩,因为老师觉得秋天也有它专门的风韵,下面来朗诵秋天的诗歌,(教师配乐朗诵);我们再来观赏冬季的诗文,请同学们朗读。

3、第三环节:唱四季歌。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感受自然之美本组概述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由《观潮》《走月亮》两篇精读课文和《现代诗二首》《繁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

《观潮》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走月亮》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和阿妈一起走月亮,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现代诗二首》中,《秋晚的江上》描绘出了一个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花牛哥》全诗写出了花牛的四种形态;《繁星》描写作者三次看繁星的经历和感受,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她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中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主题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学到的方法快速地在同一单元主题下进行大量的阅读,达到主题阅读倡导的无师自通,“不求知识统一,力求自主创新”的个性化阅读。

本设计,我主要是通过“单元导读”让学生明白本单元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提炼本单元的单元主题。

然后通过《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的阅读引领,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迁移《月是故乡明》本单元的相关文章,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课时完成。

单元教学内容:1、部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课文:《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2、《月是故乡明》文章:《养马岛日出》《黄山记》《流玉的湖》《江行的晨暮》《桂林山水》《迷人的夏季牧场》《天山行色》。

3、《月是故乡明》诗文:《春江花月夜》《晚春》《钱塘湖春行》单元教学目标:“一主”目标:1、能正确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书后四字格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通过看图、学文,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单元统整教学】览大美自然 绘内心图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单元统整教学】览大美自然 绘内心图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单元统整教学】览大美自然绘内心图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统整教学设计单元解读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选编了4篇课文。

精读课文《观潮》《走月亮》,略读课文《现代诗二首》《繁星》,整个单元就是在带领我们感受自然之美。

这里的“自然”,有震撼人心的天下奇观,也有朴素静谧的月下生活,还有司空见惯的鸟儿、花牛和繁星……自然之美,有壮观之奇,又有平凡之美。

通过本单元学习引领学生从不同的文体,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不同样态的“自然之美”,在用心体会,用情想象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单元语文要素之一“边读边想象画面”是一种常用的阅读方法,读懂文字是前提,在此基础上需要想象思维的参与。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中已具备初步的学习能力,通过本单元学习进一步发展其能力,逐步落实第二学段引导学生走进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之处,尝试大胆想象,运用想象创造事物;延展到第三学段要求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本单元主题、选文内容还是语文要素都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学习内容高度一致。

因此,根据此学习任务群教学提示,创设单元整组“览大美自然绘内心图景”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在文学阅读中感受自然之美,在创意表达中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学习目标(一)在“览大美自然绘内心图景”单元学习主题中,自主认识本单元生字词,能从课文中找出优美生动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二)借助“跟着课本去旅行”学习活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

(三)通过“我的私人足迹手册”单元作业,将文字中的丰富画面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习得“文转画”的阅读能力。

(四)生成“足迹串串”,分享“旅行推荐”,尝试带着读者意识,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把推荐理由写清楚、写充分。

学习活动设计(一)学习主题及内容览大美自然绘内心图景基于单元整体解读,围绕“览大美自然绘内心图景”学习主题,设计了三个前后连贯的学习活动,构建了单元统整教学框架(二)学习活动及提示1.学习情境同学们,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走近“可爱的生灵”,一起去观赏花开,静听虫鸣……揣着一口袋的开心满载而归。

第一单元 读文章想画面 感受自然之美 单元任务群整体 教学设计 -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一单元 读文章想画面    感受自然之美 单元任务群整体 教学设计 -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读文章想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人文主题分析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 , 编排了四篇课文 ,分别是《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 以单元整组编排的形式向我们呈现了不同风格、不同作家所体现出的自然之美。

四篇课文以“自然”为中心意象 ,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与独特的想象 , 同时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 ,主动地去发现美 ,感受美 ,并且创造美。

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 ,感受自然之美”。

学生在三上学习过现代诗《听听 , 秋的声音》,尝试过一边读一边想象。

三下第一单元的阅读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初步了解了通过对文章的理解 ,边读边想象画面。

《观潮》引导学生想象文章中描写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和声音;《走月亮》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和气味;《现代诗二首》启发学生借助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繁星》则继续强化这一阅读要素。

“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引导学生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场景 ,使学生在之前的理解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感受 ,感受文字之美和情境之美。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推荐一个好地方 ,写清楚推荐理由”。

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通过文字来记录自然之美的平台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将曾经去过的好地方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学习任务群定位综合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 ,将本单元定位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第一 ,从单元学习路径来看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文章 ,感受母爱、童心和自然之美 , 同时边读边想象画面 ,再把语言文字转换成形象的画面和场景 ,感受自然之美。

这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核心学习路径“发现美—感受美—记录美”是一致的。

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之中 ,体验探索自然之美的旅程。

第二 ,从内容上看 ,文章以“自然”为中心意象 ,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与独特的想象。

感受自然一年级科学教案

感受自然一年级科学教案

感受自然一年级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自然界的基本概念,如天空、河流、动植物等;2. 观察、记录和描述自然界中的现象;3. 培养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关注;4. 感受自然界的美妙与神奇。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自然界包含的内容及特点;2. 自然界中的动物与植物;3. 自然界中的天气现象;4. 自然界中的河流与湖泊。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情境老师出示一幅描绘自然界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然界中的事物。

步骤二:学习与讨论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学生讨论天气现象,描述不同的天气状况。

3. 学生讨论河流与湖泊的意义及其特点。

步骤三:展示与总结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展示他们的观察记录和描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然界中不同事物的特点与共同点。

步骤四:观察与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周围的自然界现象,如树木、花卉、小动物等。

步骤五:整理与展示学生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整理成小报告或展板,展示给其他同学。

四、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或植物园,进一步加深对自然界的了解。

2.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变化,理解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及其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保护自然界的美丽与纯净。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讨论、展示和观察实践等活动。

2. 学生完成的小组讨论记录、小报告或展板的整理程度与质量。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与神奇。

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索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动手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关注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感受大自然》教案

《感受大自然》教案

《感受大自然》教案感受大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描述大自然的景色和感受。

2. 练习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表达感受。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大自然的美景。

2. 学生的绘画和临摹作品,用于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 向学生展示一幅美丽的大自然图片,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 提问学生是否曾经有过亲近大自然并感受它的美的经历。

2.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个大自然的景色图片和视频,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美景和感受。

鼓励他们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张大自然的图片或视频,让他们共同描绘出场景,并写下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每个小组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然后派代表展示给全班。

4. 展示和分享: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5. 练习与拓展:给学生发放一些素材,让他们从中选择一个大自然的场景进行绘画或临摹。

鼓励他们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6. 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点强调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观察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自己感受大自然的作文,并在下节课上展示和分享。

六、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观或进行户外活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力量。

鼓励他们记录下所见所闻,并进行分享。

七、教学评价:评价学生在描述大自然的景色和感受时是否准确、丰富,以及他们在展示和分享时的表达能力。

同时,评价学生的绘画和临摹作品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以上是本节课《感受大自然》的教案,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与力量,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感受自然》教学教案

《感受自然》教学教案

《感受自然》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自然景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体验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的多样性2. 自然景观的欣赏3. 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4. 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的方法5. 体验自然、热爱大自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体验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验自然,提高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环境的多样性、自然景观的欣赏、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内容。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体验自然。

3. 讨论法:组织学生交流对自然的感受,分享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的经验。

五、教学准备1. 课件: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的图片和视频。

2. 教材:与自然相关的阅读材料。

3. 观察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4. 活动场地:适合户外观察和体验的自然环境。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自然景观。

3. 案例分析:分析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

4. 观察练习:组织学生户外观察自然景物,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

5.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自然景观描述,分享观察成果。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然环境保护的意义。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的观察日记。

2. 调查周围环境的自然景观,了解其特点和保护情况。

八、课程评价1. 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的能力。

2. 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主题触摸自然,感受自然之美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自然为主题,选编了《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体现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丁香结》通过对丁香花的描写,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古诗词三首》分别选取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宋代诗人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

《花之歌》是一首散文诗,作者以花的视角,展现了花的美丽和生命的意义。

三、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学习作者描写自然景色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批注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阅读感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之美。

-学习作者描写自然景色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背诵指定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自然景色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写作。

五、单元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批注阅读法: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阅读感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触摸自然,畅想美好——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触摸自然,畅想美好——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触摸自然,畅想美好——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01 大单元大主题统编六年级上册1单元人文主题是“触摸自然”,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训练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学内容想开去;表达教学训练要素是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些。

结合本单元的单元页、单元课文内容、口语交际、习作,本单元的学习就是以学生校园生活为基础,在单元课文学习中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结合自然之美联想人、事、情。

围绕这个总体要求,可以拟定本单元的跨学科学习大主题为:触摸自然,畅想美好02 大主题大目标本单元围绕“触摸自然”编排了《草原》主要写了作者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来表达作者对草原美丽风光的赞美和对蒙汉民族情谊的向往;《丁香结》主要写了作者由开得繁茂的丁香联想到自己斗室外的丁香,由此联想象征愁怨的丁香,揭示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古诗三首》中《宿建德江》主要写了秋天日暮时候江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思;《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主要写了杭州西湖一场突如其来的夏雨的景色;《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主要写了乡村夏夜的优美景色。

根据本单元的课文特点和总体要求,围绕单元主题,将本单元的目标拟定为:【识字与写字】1.会写22个字,会写36个词语,多音字“便、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阅读与鉴赏】1.背诵古诗词和指定的段落2.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景色,体会表达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由此想到的人和事4.感受课文中丰富的想象,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表达与交流】1.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2.有条理地记叙变形后的经历并能把重点内容些详细【梳理与探究】1.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

2.感受不同媒介的表达效果,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初步运用多种方法整理和呈现信息。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导语】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以“感受自然之美”为主题,所选的课文都是写景的美文,从多个侧面向我们展现了自然美丽的风姿。

以下是作者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

1.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观潮》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

知道“覆盖、人声沸腾、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诵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壮、壮观,激发酷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潮来时的奇妙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画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写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知道“覆盖、人声沸腾、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诵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课件出示2)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读后释题课题《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

潮:指钱塘江大潮。

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课件出示3)2.交换自学字词的情形。

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的读音,并组词语。

(课件出示4)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ɡ),避免读成(pēnɡ),“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震、余”(课件出示5)字形难点:“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触摸自然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触摸自然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第一单元:触摸自然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了《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4篇课文。

《草原》描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丁香结》中,作者宗璞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寄寓在平凡的自然景物之中;《古诗词三首》都写到了自然之景,不同的景寄托着作者不同的情;《花之歌》中,诗人纪伯伦借“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表达伟大的情操。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它主要有三个要义:一是打开想象,将所读的内容还原成画面,能身临其境地去阅读体验;二是由所读的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三是由此及彼,由课文的内容产生相似的联想。

与三四年级“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要求相比,本单元的提升点在于不仅要通过想象还原画面,还要抓住“联想点”想开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表现方式不同,“想开去”的内容和策略也就不同。

本单元的课文都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教学的落点应放在作者是如何借助事物来打开联想、以“景语”表现“情语”的。

老舍先生的《草原》“即景生情”,要调动学生的想象、经历去理解作者的情感。

宗璞的《丁香结》“融情于景”,需要联系诗词中带有“丁香结”意象的诗句来反观作者对丁香的描写以及豁达的人生态度。

《古诗词三首》可从描绘的画面、创作的背景等想开去,感受诗歌的意境。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阅读时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教材提示的联想策略应在课文学习中有机渗透。

本单元的习作是“发挥想象,把自已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

教材由《花之歌》一文导人,通过图片引路、情境创设、题目提示等方式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想象。

想象类习作,学生之前已练习过多次。

三年级要求学生尝试着编童话或续编故事,四年级侧重于“故事新编”,五年级要求根据情境编故事。

2024秋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4秋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3.学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学。4.交流学习情况。
幽雅:幽静而雅致。
笨拙: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单薄:指身体瘦弱;不强壮。
愁怨:忧愁怨恨。
断断续续:不连续的。
5.学生练写,个别展示,集体评议。
活动意图:谈话的方式带领学生入境,既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又让学生根
据课题设下疑问,为接下来的理解重难点做好铺垫。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
2.学生赛读。
3.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纠正。
依次填:热情激情盛情尽情深情(1)热情迎接:
①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4.请同学们试试看,在这
些词语的前面加上一些用“情”字组成的词,是不是会让人更
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迎接、相见、款待、联
欢、话别5.我们按照老舍先
生访问草原的顺序,来一步一步地感受草原人的深情?
对,是草原。你们一定知道咱
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板书
课题:草原)
3.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辽阔的大草原。
舍,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
味。”
单元主备人: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草原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
刻的句子。感受语言的魅力。
②语言运用: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③思维能力: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小语五上第一单元《白鹭》教学设计

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小语五上第一单元《白鹭》教学设计

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小语五上第一单元《白鹭》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本文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整体感知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

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说说自己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想象并能说出作者所描绘的画面,为每个画面起一个名字。

课文语言凝练,句句含情,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通过朗读和对比,感悟白鹭的美。

二、学情分析在四年级《乡下人家》一课中,学生对作者描绘的画面,已经有了取名字的初步体验,所以在学习本课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是一个基本要求,五年级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可小觑,凭借他们的经验,关于课文的表达方法,都能通过朗读体会,有所发现,同时要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随着语文学习的不断深入,逐渐由有意的模仿到个性化的创新,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水平。

三、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1)认识“鹭、嫌”6个生字,会写“鹤、宜” 10个字。

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2.思维目标(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2)学习作者通过对比、拟人、比喻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

3.其他目标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拟人、比喻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

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比、拟人、比喻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摘抄本七、教学过程第1课时环节一:谜语引入,认识作者(5分钟)【教师课堂行为】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感知自然教案:倾听小雨沙沙的声音

感知自然教案:倾听小雨沙沙的声音

感知自然教案:倾听小雨沙沙的声音自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与自然环境互动。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喧嚣和快节奏中,人们很容易忽略了自然的存在,忘记了自然与人类的紧密联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去感知自然、体验自然,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话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帮助学生去感知自然,了解自然,尤其是帮助他们体验自然的美好。

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份感知自然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亲近自然。

一、教学准备1.一间教室2.一台录音机及录音带或数字录音设备3.相关资料4.一个小雨制造机(可选)二、教学过程1.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通过讲述自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了解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并尊重自然现象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倾听小雨沙沙的声音在上述背景下,我们将带领学生去体验自然界中的雨声。

我们将用录音机录制雨声音效。

将音效放在教室里面,让学生去聆听。

通过不同的声音效果展示,让学生感知《小雨沙沙声》的美好、神秘和浪漫。

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小雨制造机来创造更为真实、生动的体验。

3.设计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身边的自然环境,尝试去感知一些平常被忽视的现象,例如花草的变化、水的流动等等。

在活动之后,小组将会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成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感知过程中的困难和体会。

4.细节补充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们可以邀请地理或者生态学方面的专家到课堂上来分享一些自然界的知识。

通过专家角度的讲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和理解自然,进一步培养对自然的关注和爱护意识。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2.让学生了解并尊重自然现象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3.让学生了解自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4.引导学生注重自然保护与环境保护。

四、教学心得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

通过这样一次自然观察活动,让学生更加亲近自然,培养自然之美的感知能力,我们相信,这将会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2篇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2篇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2篇Teaching design of comprehensive learning "f eeling nature"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2、篇章2: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篇章1: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授课日期:年月日总课时: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

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联想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③通过展示活动,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联想、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课程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一.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

二.学生可二人结合,分组观察、体验。

三.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对话,注重观察与体验。

四.平时利用各种方法查找资料,制作课件或写成文稿。

五.小组讨论确定议题:秋天的旋律;冬天的旋律第二课时:活动展示一.播放大自然景象,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二.分小组展示交流:要求:a.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b.秋冬分别派代表进行展示交流,学生点评。

.二组可进行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制作自然生灵记录册》设计人: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练习,都为本单元读文章想画面的训练奠定了基础。

《古诗三首》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每首诗描绘的景象;《燕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荷花》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它是对三年级上册“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何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的提升,本单元进一步体会、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

《燕子》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朗读并抄写;《荷花》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自己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并与同学交流;“交流平台”进一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优美生动的语句。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引导学生借助记录卡写一种植物。

《荷花》安排了仿写一种植物,为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作热身,降低了习作难度。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一,对于哪些是优美生动的语句,教材没有明确的指向。

“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画出课文中你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些课后题都强调了学生的作用,说明优美生动的语句往往带有读者主观感受。

教学时对学生找出或画出的优美生动语句,不要作过多限制,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可以通过互相交流,结合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逐步提高学生对优美生动语句的认识。

第二,本单元的习作是写一种植物,观察记录活动需要提前布置,可以在教完《荷花》时布置,并借助记录卡范例,指导学生做好自己的植物记录卡活动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对话可爱的生灵,感受人文主题。

一、出示单元导语页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上的内容。

二、任务驱动:围绕你发现什么,说说通过从单元导语页中发现什么内容。

三、利用气泡图整理学生发现的内容。

四、师重点点明本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五、听范读,多种方式比赛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梳理本单元可爱的生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自然(六上一单元备课)感受自然──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内容简介:本组教材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教材中选取了四篇课文,《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

《山雨》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

《草虫的村落》以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

《索溪峪的“野”》以独特的景致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

另外,我们从同步阅读教材中选取了4篇文章《倾听鸟语》《和树谈心》《落叶》《密西西比河风光》作为拓展阅读材料。

它们都是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童趣的散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仔细观察、展开丰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通过朗读、练笔等形式积累语言。

第一板块:整体感知拟定目标教学内容:一、自主阅读本单元内容。

1. 单元导读2. 4篇课文及课后思考 .练习3. 词语盘点4. 口语交际.习作5. 回顾.拓展二、根据探究作业表,自行填写单元学习目标。

三、小组交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

四、全班分享与交流学习目标。

五、预习本单元字词,填写字词预习单。

第二板块:文本感悟理解内容教学内容: 1、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学习单导航,交流汇报、梳理课文内容2 、品读精彩片段3 教学目标:、培养学会搜集资料和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优美的语句,整体感受课文,初步体会作者是如、2 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3.他人交流。

教学过程:一、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1、汇报交流单元字词预习单的内容3.小组内交流。

(带着你的感受读读你画的句子,谈谈你的感悟。

)4.全班交流。

预设:例如:当学生汇报含义较深的句段时可以这样细处理: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师引导: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

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再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然后试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最后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

如果是比较显浅的句子就由同学点评或以读代讲处理。

第三板块:自主阅读习得方法教学内容:1.自主阅读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同步阅读教材《倾听鸟语》《和树谈心》《落叶》《密西西比河风光》四篇文章,拓展视野2.提炼主题,片段赏析教学目标:1.感悟语言美、自然美2.习得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本单元课文师:从本组这四篇以大自然为主题的课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生:《山中访友》一文中,山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清风鸟儿都是我们的朋友,走进山中,我们会感到无比的亲切、舒服,就像去拜访一位久违的老朋友,特别亲密。

生:读了《山雨》,我仿佛欣赏到了一场山雨音乐会,“叮咚──叮咚──”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设计意图:从简短的交流中回顾第一单元课文的主题,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整理阅读方法,归纳主要内容师:(过渡):孩子们真会读书!从四篇课文中感悟到了大自然的亲密、韵味、情趣和野性。

在同步阅读教材中,我们重点阅读了四篇(课件出示四篇文章题目)。

前几天,老师已经让同学们认真阅读,并且填写了《拓展阅读卡》。

文章一般文笔优美,因此应结合有感情的朗读重点体会,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优美的境界)1.《倾听鸟语》:(1)问题:为什么说“鸟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生结合文中描写各抒己见)(2)生分享精彩片段,谈自己的感受(3)对比朗读(4)情景交流:如果你是其中一只鸟儿,你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生展开想象,交流2.《和树谈心》(1)问题:我们真的能和树谈心吗?文中的人物是怎么和树谈心的?生交流(2)情景体验:师:孩子们,现在老师就是一棵树,愿意倾听你们的心声,你的快乐、烦恼、都可以向我诉说,现在拿起你的笔,把你的悄悄话写下来吧!3.《落叶》(1)问题:《落叶》一文给我们描绘了北国和南国不同的叶落情景,你喜欢哪一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生交流,(2)拓展延伸:“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叶也有情啊!看到它,你想到了谁?生交流:教师、警察叔叔、清洁工阿姨、边防军战士……4.《密西西比河风光》:问题:师:全文共四个自然段,你发现没有,每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生:都是“总──分”结构的段落,分别描写了西岸──东岸──动物──河这边的不同景象。

师:分析得真好!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和我们交流交流吧!生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5.总结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

我们回头看看这八篇文章,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把一个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呢?下节课们来探讨、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第四板块:领悟表达实践运用教学内容:1. 以《山中访友》《山雨》为例,比较阅读,体会写法2. 迁移拓展、积累运用完成单元习作3.教学目标:体会作者是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运用所学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比较写法的不同。

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生汇报后教师小结。

二、体会写法的好处。

好在哪里?在文中画1.本单元的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这种写法,出来,做标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这种写法的魅力。

2.除了运用联想和想象,作者还使用了多种表达方法,我们来体会它们的好处:(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文章感染力)引导学生积累、交流朗读以下的精彩句子:(1)、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拟人)(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比喻)(3)、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4)、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联想)(5)、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排比)( 6)、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是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联想)( 7)、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

(比喻)( 8).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反问)三、写法迁移你能把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运用到写作去吗?练一练吧!.1、瞧,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有——有——也有——,然而雨中的山林,所有的色彩都——绿得——,这清新的绿仿佛在——流进——流进——(仿写句子)2、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3、模仿山中访友第5自然段,写写你会和谁打招呼,会怎么说呢?4、展示点评小练笔四、“风光无限好”交流展示活动1、根据大家搜集的资料分类,参加学习汇报会的学生分为大自然的风景照片资料组、大自然的声音资料组、旅游纪录片资料组、大自然的美文资料组。

2、各小组以不同的方式展示搜集的资料。

3、比一比,背一背,看哪组积累的描写大自然的好句或好词多。

五、习作1、交流谈话,激趣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2、选材命题,明确要求(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

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我是一棵××树小树与鸟的对话雪的自述大自然的声音蟋蟀在唱歌听雨游×××……(3)习作要求。

(投影出示)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3、试写初稿,进行修改(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4、朗读赏析,交流评议(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

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5、再次修改,誊抄习作第五板块:总结分享检测目标教学内容: 1. 总结分享学习成果2. 检测教学目标:目标分类达标1. 综合对照第一板块拟定的学习目标,在小组里,互相抽查,查漏补缺,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