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论语》十二章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
2.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积累文中的语句,能熟练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感受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能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
教学重点
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
2.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感受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的特点。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板书课题)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2.知识链接
(1)文体知识——语录体
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究篇章结构,不讲究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
(2)作品介绍——《论语》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颜回等人)的言行。《论语》就自身而言主要还是记事文。但若从先秦诸子发展的整体背景上看,它无疑又是诸子论议文的第一个阶段。《论语》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地再现了孔子平凡、伟大的人格形象;它所记载的孔子的言论,意趣深远,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不亦说.
乎(yuè) 不愠.(yùn) 三省.(xǐng ) 传.
不习乎(chuán) 逾矩(yú jǔ) 罔.(wǎng ) 殆.
(dài) 箪.(dān ) 曲肱.(gōng ) 笃.
志(dǔ) (2)通假字
①不亦说(yuè)乎(说,同“悦”,愉快)
②吾十有(yòu)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3)古今异义词
朋⎩
⎪⎨⎪⎧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例:有朋.自远方来。今义:朋友。 君子⎩
⎪⎨⎪⎧ 古义:指有才德的人。例:不亦君子..乎?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疏⎩
⎪⎨⎪⎧ 古义:粗劣。例:饭疏.食。今义:疏通、疏散。 匹夫⎩⎪⎨⎪⎧
古义:泛指平民百姓。例:匹夫..不可夺志也。今义:指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4)一词多义
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知道,领悟)
从⎩⎪⎨⎪⎧
七十而从.心所欲(介词,随)择其善者而从.之(动词,采纳,学习) (5)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
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②吾日.
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③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④传.
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⑤饭.
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 ⑥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⑦曲肱而枕.
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枕) (6)文言虚词
其⎩⎪⎨⎪⎧
人不堪其.忧(这样的)择其.善者而从之(他的) 而⎩⎪⎨⎪⎧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顺承)博学而.
笃志(表并列)
(7)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 贤哉,回也(“……也”表判断)
②省略句
A .人不知而不愠(动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代自己)
B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了动词“择”)
三、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答案示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教师范读,强化解读文义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答案示例:“单”变“双”。如:学——学习、乐——快乐、温——温习、师——老师、思——思考、知——知道、择——选择。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答案示例: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很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示例: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案示例: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答案示例:孔子在河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答案示例:博览群书广泛地学习,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发生的事情,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4.通读全文,说说每一章讲的什么内容。
答案示例:第一章:主要谈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乐趣和为人的态度。
第二章:主要讲提升品德修养、巩固所学知识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升修养的过程。
第四章:讲学习的方法,强调“温故而知新”。
第五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
第六章:孔子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可贵品质。
第七章:阐述了学习应有的态度——以学为乐。
第八章:讲道德修养,不取不义之财,提倡“安贫乐道”。
第九章:谈学习的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以别人的短处警醒并反省自己。
第十章:孔子感叹时光的流逝,有劝人惜时之意。
第十一章:说明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
第十二章:谈学习的方法——博览群书,坚守志向,提出问题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