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摘要:
一、课题的提出: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基于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而形成的重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技能。
数学核心素养不等同于数学知识技能,是高于数学的知识技能,指向于学生的一般发展,反映数学学科的本质与及其赖以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思想,有助于学生终身和未来发展。
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密切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内容的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学习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自核心素养提出以来,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课堂的实效性,课堂也越来越生动,学生也变得越来越主动,争做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然而,透过生活看本质,学生又真正掌握和会在实际中运用多少知识呢?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使得对此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数学学科来讲,核心素养是学生经过一个综合性、阶段性和持久性的学习后,而达到的一个综合性的能力。
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数学思想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
作为数学教师,怎样使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更加“有效”,甚至“高效”?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
以此,我们提出了《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尤为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学生学习动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结合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实际,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和探索。
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时进行巩固和扩展,避免过度简单或过度深入,保证教学内容的可及性和趣味性。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探究式学习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资源的优化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所以需要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确保教学环境的良好。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学设备和教材的质量。
可以开展校际合作和资源共享,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共享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可以邀请专业教育人员到农村小学进行教学辅导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四、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外,还需要重视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数学竞赛、集体活动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个性化辅导和关怀激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合理的奖惩机制,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和鼓励。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关注。
随着教学方法和理论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需要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都在这个阶段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和算法。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我们需要探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影响。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主要以讲述知识点和习题练习为主,这种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下降,同时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我们需要借鉴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和游戏化学习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研究和实验,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通过相互讨论和交流,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游戏化学习是指把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这些新的教学方法都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我们还需要探讨一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布置有趣的数学任务和开展有意思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一、充分准备教学材料准备充足的教学材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
教师应当尽可能丰富和多样化选择数学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用书、教学课件、图书、教学实物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要对教学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和设计,确保材料质量高、内容丰富,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游戏、竞赛、实验等,让学生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教师还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结合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参与讨论、独立完成作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
教师还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
教师还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课堂展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重视学生的反馈与评价重视学生的反馈与评价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当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教师还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开展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心和帮助。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实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尽一份绵薄之力。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五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篇一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程改革几年来,数学课堂教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各种极具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方法不断涌现,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从普遍意义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中的无效、低效甚至是负效现象俯拾即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有部分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支撑,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往往还停留在“讲授——接受”的层面上,对新课程改革抱着一种“课改是其他教师的事,我们靠边站”的思想,没有融入到课改大潮之中,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
教师教得苦,学生也学得累,学生的能力、素质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2.照搬一些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不顾班级实际情况,不研究学生特点,教学时心里没有学生,满足于是否完成了教学计划,忽视了学生的动态生成,呈现出教学形式化的趋势。
3.课堂效率不高,导致学生作业增加。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满意的分数,老师们增加了大量的作业。
大量的作业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批改,使得老师陷入繁重的批改任务,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了老师更忙,学生更苦的怪现象。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就是要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最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目的和意义课题界定:教学: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教学是教师的活动,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师生互动,是师生矛盾和依赖的过程。
我们认为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主动学习的结果。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从其内涵上指的是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就是说,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生疏到熟练(技巧);在过程上,从判断到推理(思维):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从去年九月份开始,我听了近30节数学课,发现数学课堂教学“无效”“低效”甚至“负效”现象普遍存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呢?本文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成因。
1、缺乏学习效率意识。
造成教学节奏慢是因为任课教师没有强烈的效率意识,教前准备不足,应该课前写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的却没有这么做,致使寸时寸金的课堂时间白白浪费。
另外,教学时考虑不周密,上台学生板演没有与学生在台下练习同步,毫不吝惜课堂时间,影响教学节奏。
2、缺乏学习结果意识。
不少教师上课为了赶速度,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进行交流时,叫的大多是成绩好,表达能力好的学生,那些本来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多关注的后进学生(学困生)被冷落、忽视,致使“差”的更“差”。
我问一位老师为何不让差一点的学生回答或板演,那位老师说,如果叫这些差生回答或板演,定会“卡”住,教学任务就完不成了。
那位老师的教学任务是预设好的教学内容,殊不知真正的教学任务是把所有的学生教懂。
3、缺乏学习感受意识。
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简单的回答式,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很热烈,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思维训练仍在同一层面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
如,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广角——合理安排)这节课上,在教学沏茶问题时,老师问了几个问题:“沏茶的这么多工序中,什么事情可以先做?”“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这么细的问题就降低了思考的价值。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方案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用讲授方略旳研究实行方案一、研究旳目旳、意义。
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掌握有效知识不仅是提高效率旳重要标志,同步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进学生发展旳重要依托因此,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小学数学旳有效性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旳一门学科。
小学生旳思维正处在由详细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旳过渡阶段。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旳抽象性和学生思维旳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学具旳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正是这样旳一座桥梁,操作活动模式合用于可物化旳、外显旳数学知识旳教学,即合用于能设计有构造、易操作旳直观材料来反应数学实质旳教学内容。
1.继续学习《新课程原则》,讨论怎样在实际中体现旳有效性,措施注意把“自主、合作、探究”旳方式与讲授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成为学习旳主体,体现生本思想。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旳热情,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
3.充足培养和锻炼学生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旳情感、对旳旳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增进学生全面发展旳。
实行小学数学课堂有用讲授方略旳研究及课堂教学模式旳构建是处理怎样做旳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旳关键,因此是本课题研究旳重点。
而怎样界定和评估一节课与否是有效教学,学生旳学习与否是有效旳学习则是本课题研究旳难点。
三、研究目旳:1、通过研究,构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旳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旳实效性。
2、通过研究,调动学生学习数学旳爱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旳信心。
3、通过研究,培养学生旳说理能力,可以精确、完整地表述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独立学数学,用数学旳能力。
4、通过研究,提高教师旳业务能力用研究水平。
四、研究思绪以“放、实、评、提”四字为我校旳研究思绪。
这个思绪详细旳说,就是“放开学生、实在有效、评价鼓励、扎实双基、提高能力”,“放”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放开学生,贯彻学生旳主体地位”,“实”是指“采用旳教学方略要实在有效,教学效果要扎实,在扎实双基”,“评”是指“要对学生旳学习进行合适旳评价,要采用鼓励措施,激发学生旳学习爱好,调动学生旳学习积极性”,“提”是指“要重视能力培养,增进学生全面发展,尽量提高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
课堂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数学素养的培养。
然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师生互动不足等,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剖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探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 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揭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2. 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3. 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体系,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1. 如何准确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2.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 设计问卷,对小学数学教师及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看法与需求;3. 进行课堂观察,记录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表现及师生互动情况,分析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4. 结合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结果,提炼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5. 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验证与完善。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本研究预期取得以下成果:1. 揭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与不足,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依据;2. 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与方法,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指导;3. 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体系,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课题方案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社会发展需要数学教育改革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数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在我们之前的数学教育中,数学在某些方面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
不是数学成为人的工具,而是数学教育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
因此,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实社会,我们只有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才能使数学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
2、课程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研究的主人,教师是数学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其有效性势在必行。
3、我校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时需要改变目前我校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完全解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中的低效、无效征象还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有部分教师缺乏理论支撑,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往往还停留在“讲授——接受”的层面上,拿着材,唱着老歌谣。
学生的能力、素质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2)不能结合实际,因材施教,照搬照抄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不管本地实际,不研究学生特征,教学时心中无学生,满足于是否把教案完成了,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呈现一种教学形式化的趋向。
(3)课堂效率不高,招致学生的作业量增加。
大量的作业,给学生加重了课业担负,同时也使得教师陷于繁重的批改任务之中,很少有工夫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一种教师越忙、学生越苦的征象。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教学素材、故事、游戏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好感。
巩固基础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阶段,学生需要从小培养良好的数学基础,才能够在中学阶段有更好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练习、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数学学科上更加得心应手。
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方式,给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记忆力。
重视实践性教学,促进知识的应用和转化。
小学数学教学不应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更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游戏、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促进知识的应用和转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兴趣培养。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重视启发式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注重实践性教学等方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这个问题可是关系到孩子们的数学素养和未来发展呢。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给大家详细梳理一下这个课题方案。
咱们得明确一下这个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现如今,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课堂提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更加有效,就成了我们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研究目标1.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3.通过实践验证这些方法和策略的实际效果。
二、研究内容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教师提问的频率、方式、难度等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正确率等课堂氛围、学生参与度等2.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合理安排提问的时机和节奏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注重提问后的反馈和评价三、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教师和学生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看法,了解现状。
3.实证研究:选择实验班级,运用所提出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实践,观察效果。
4.数据分析:对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研究步骤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查阅文献,了解研究现状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问卷数据,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选择实验班级,进行实证研究运用所提出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实践观察实践效果,收集数据分析实证研究数据,得出结论五、预期成果1.形成一套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2.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提升教学质量。
3.为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要注意的事项多了去了,毕竟这关系到整个研究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旨在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一、明确教学目标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目标紧密相关。
同时,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以便教师能够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往往对感兴趣的事物更容易投入学习。
因此,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游戏、故事、实物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阶段,因此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点的串联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对于概念性较强的知识点,可以采用讲授法;对于需要实际操作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实验法或探究法。
五、注重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反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功夫。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基础知识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评价与反馈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措施,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卢林艳一、课题提出有效教学不仅是个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行动研究的实践问题。
新课改的推进离不开教学的主渠道——课堂,而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又广泛的存在“学生学的艰苦,教师教的辛苦,”导致教学低效的现象,在对个别班级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教与学这对矛盾进行了认真统计及分析,并聚焦课堂,追求到问题的焦点——“方式决定效率”这个真问题,为更好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了通过有效教学的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另外,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的学科。
它需要学习者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就是要向这种严谨的逻辑推理过渡。
这是一个逐步积累、衍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就能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近而达到新课改的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反之,如果学生不能得到有效的教与学,只是被动地接受,甚至是被强制式地灌输数学知识,那么他们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只是机械地“生吞活剥”知识,稍好者“高分低能”,更甚者会厌恶或恐惧学习数学。
这种现象在早期的应试教育教学中并不鲜见,也是当前新课改中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常态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依然普遍存在着。
其典型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与生成的冲突,等等。
造成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
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
师生实际的精力付出与实际收效之比实在不协调、不对等。
另外,我校的学生的智力结构很不平衡,而且彼此水平相差很大,坐在同一教室的同学之间就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篇一【摘要】有效的教学课堂,是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
本文将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实践,以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来阐述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
现就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验研究发表几点初浅的看法:1有效性教学要注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创设数学学习的良好情境,教育界已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然而,新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有的甚至成了“说话课”,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
实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1.2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
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根据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而设计。
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一、前言二、问题现状1.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
由于数学内容的抽象性和难度,许多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了厌恶和畏惧的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2. 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仍然以传统的讲解和习题演练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3.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足。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于注重计算和应试,缺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4.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
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通过增加数学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使学习变得有趣和愉快。
2. 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包括小组合作、课堂互动、游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4. 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1. 引入数学启发性实验课。
通过进行一些有趣的数学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 多媒体辅助教学。
结合多媒体技术,引入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使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运用游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游戏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鼓励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5. 注重语境教学。
在教学中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数学的应用和意义。
六、结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反思和调整。
通过不断努力,我们相信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会不断增加,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场于20世纪上半叶。
60年代以后,西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比拟活泼,而且成果丰富。
这时候研究的注意力扩展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并且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有效教学策略。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受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影响,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阔中小学教师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开场关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生命状态和生活状态,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思考如何真正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并尝试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但相关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缺乏实践指导性。
因此,如何让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为了还孩子们高效的课堂,减轻课业负担,我们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研究〞的课题,试图通过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策略最优化。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一〕、研究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开展的过程。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历根底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历。
这就要求教师有效地改良教学行为,树立教学的有效性理念,让数学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加关注数学活动的组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化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价值,开展数学意识,促进学生可持续开展。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势在必行。
〔二〕、研究意义课改以来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1、三维目标的割裂:其一,"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为活动而活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背景(1)创新教育的需要。
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小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而数学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创造教育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经历综合的创新,并在这一综合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发现、创造,它才可能真正得以养成。
(2)时代的需要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
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因此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的潮流和必然。
这就决定了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要发挥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学校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变革和挑战,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思考,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创造人才,而数学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一个方面。
2、课题研究的现状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
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
3、课题研究的作用地位。
(1)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它在教学中不但使用广泛,为过去和现代的教师所应用,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之情,能使学生认真思考,探讨知识的源泉,自觉开发知识的宝藏,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问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会提问的老师,能将一堂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数学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数学兴趣。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1.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教学内容单一,注重记忆和计算,缺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第二,教学方法单一,以传统的板书和讲解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交互性;教学资源不足,教师缺乏相关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资源,难以实现多样化的教学。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2.1 提高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教学内容应多样化和趣味化。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展示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和趣味,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来呈现数学知识,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2.2 创新教学方法,增加课堂交互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交互性。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些数学游戏和竞赛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3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多样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多样化的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投影仪、教学软件等多媒体设备,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学校也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图书、实验器材等,支持教师多样化的教学需求。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3.1 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注重考查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是每位数学教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总结为以下几点。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合理运用直观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在学习数学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进行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情景模拟、逻辑推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推理能力。
重视数学的应用性。
数学是一门应用学科,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就需要将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鼓励他们主动思考、探索解决方法。
注重巩固与拓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知识巩固和思维拓展。
在巩固方面,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相关习题和练习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在拓展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包括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重视数学的应用性和注重知识的巩固与拓展等。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使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实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新课程实施后,我们的课堂有了很多生机,但与此同时也有些浮华的做法,与数学的本真渐行渐远。
作为教师,我们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数学情感,提升学生的数学内涵,丰厚学生的数学底蕴。
下面是我的一些所见所思:
一、情感的体验是悄然的
有人说,青岛版的教材是一本百科全书,在青岛版教材的情境图中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然而这些非数学教学的内容在数学课堂上只要润物无声,学生体验到了便可,无须教师过多地引导。
如,听一位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一课,情境图中的主题是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很多人都积极参与了全民健身运动。
课始,老师问学生:“同学们知道2008年我国有一大盛事是什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知道——奥运会。
”“对。
那么同学们对奥运会都有哪些了解?”学生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
学生交流完后,老师充满激情地说:“对,2008年的奥运会,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为了迎接奥运会,现在很多人都积极地参与到了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中,下面我们来看信息窗,看看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宝贵的5分钟时间在学生的交流中悄然流逝,在热闹的交流中学生收获到了什么?其实只要利用了情境图,无须交流,一切都在无声中悄然润入。
至今还记得张齐华老师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尾给大家带来那则有趣的广告。
一个小男孩将蛋糕平均分成4份后,却发现一共有8个小伙伴,他又将蛋糕平均分成8份,这时,又来了一个小朋友。
怎么办呢?冬冬又将自己的那一份分成2份,将1份送给了他……一则广告,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内涵及浓浓的人文关怀,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这时,任何的一句话都是多余的。
再如,席争光老师在执教《圆的周长》一课时,对祖冲之进行介绍:“祖冲之在一个直径3.3333米的大圆里,割到正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八边形,计算出每条边的长度是0.852毫米……”短短的几句话,老师的激情随着这些具体的数据传递给学生,祖冲之严谨、刻苦的研究态度,他在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都深深地烙在学生心头,学生心中充满了对祖冲之的敬佩,一切尽在不言中。
二、过程的体验是深刻的。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
”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应该多多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亲自动手,这样才有助
于学生真正理解。
(一)在动手操作中体验
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有很多学生容易把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混淆。
试想,如果我们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时,都让学生亲自动手:教学侧面积时,想怎样把一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呢?动手试试看。
教学体积时,想怎样把这样的一个立体图形转换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呢?动手试试看。
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理解,同时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而体积=底面积×高,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运用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就不容易混淆。
有一位老师在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是这样引导学生体验的:
师:(出示剪好了的轴对称图形)同学们来猜一猜,老师这些美丽的图形是怎样剪出来的?
生:对着折一下,然后剪。
师:怎样对折,你能给同学们演示一下吗?
生演示。
师:同意他的猜测吗?
生:同意。
师:下面同学们也动手试试,看看你能剪出什么样的图形?
学生动手。
……
这节课老师让学生“猜剪法”、“剪图形”,经历了充分的感知过程,既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原始材料,又在操作中深化了学生的体验,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在解决问题中体验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探索、失败、验证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分数应用题中的“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这一类型题,在初次接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想当然地把“甲数比乙数大几分之几”和“乙数比甲数小几分之几”两句话等同起来。
这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悟。
这节课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验的:
出示信息,提出问题:我国有让世界瞩目的文化遗产,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一座文物
巨库.布达拉宫东西长360米,比南北长多
1
5。
南北长多少米?
学生尝试解答,出现下列三种解法。
360-360×1
5
(大部分学生);360×(1-
1
5
)(小部分学生);360÷(1+
1
5
)(极
个别学生)
这时,我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学生的任何一种做法,而是引导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
师:我们先来看解法一,同意他的做法吗?
师:好,说说你的想法。
生
1
:先求出东西长度比南北长度多的米数,再用东西长度减去多的米数就等于南北长度。
师:是这样吗?
生:(异口同声地)是。
师:为什么求东西比南北多的米数,要用360×1
5
?
生
2:因为多的占南北的
1
5。
师:是这样吗?
生:(一部分学生)是。
(另一部分学生缓慢地摇头、沉思)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
3
:360米不是南北的长度,是东西的长度。
师:是这样吗?
生:(大部分学生)是。
师:那你认为360×1
5
求的是东西比南北多的米数吗?
生:不是。
师: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解决呢?请同学们再试试看。
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经历了一个失败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检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梳理,从而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死角,这是一个必然的也是一个很有必要的过程。
三、思想方法的体验是久远的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生命和灵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维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让数学思想与方法成为学生思维的印记。
如,教学整数除以分数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
师出示:一辆汽车25
小时行了18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18÷25
师:你们能猜一猜它的结果吗?
生1:我认为18÷25 =18×52
师追问:你怎么想到要这样计算的?
生1:因为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所以我想到整数除以分数
也就等于整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这样我就会计算了。
师:噢,你想到把除法转化成你学过的乘法来计算,同学们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吗?
生2:我也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计算,但是我认为18÷25 =118 ×25。
因为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所以整数除以分数也是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
生3:我不同意这个同学的意见,因为25 ÷18=25 ×118 ,18÷25 不可能等于25
÷18,所以这种猜想肯定是错的。
师:同学们用反面的例子否定了2号同学的想法,但1号同学的想法一定正确吗?
生4:我认为1号同学的想法对,我把25 化成小数0.4,18÷0.4=45,18×52
也等于45,所以说1号同学的想法是对的。
师:你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小数除法来验证猜想,不错。
生5:我也可以证明1号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
18×52 =45,用45×25
正好等于18。
生6:我也认为1号同学的对,(边画边讲)我用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行的路程,平
均分成5份,25
小时行了18千米,也就是其中的2份是18千米,那么每一份就是9千米,5份就是45千米。
师:你想到用直观的线段图来帮助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
这一教学环节老师不仅关注了学生猜想的结果,更关注了学生猜想的依据,及时让
转化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随风潜入夜”,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走出浅层次的徘徊,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当学生遇到同样问题时学生也会进行类似的思考,这样的体验是久远的。
学生的体验是感性的、多元的、富有个性的,只要我们关注学生数学思考的提升、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数学品质的渗透,就一定会丰富学生的数学内涵,让体验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悟到数学自然的美、深邃的美。
惟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备注:本文在2008.6威海市小学数学学科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1、对格式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
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
都不会影响通过。
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
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