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老年病人心脑血管病人的家庭护理
老年心脑血管病心理护理体会
![老年心脑血管病心理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1db38295901020207409c26.png)
老年心脑血管病的心理护理体会【摘要】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起病急,病情重,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极大,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关键词】老年;心脑血管病;心理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35-0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环境的转变及人口的老龄化加速,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约有600万,心肌梗塞220~250万,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者约300万人左右。
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0%多。
病人中约500万不能参加劳动,造成的经济损失上千亿,值得人们重视。
由于心脑血管病的“高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大多数患者及家属都有沉重的思想包袱,严重影响到了疾病的治疗和预后。
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对该病的治疗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我院神经内科诸多的临床病例中,配合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我院神经内科近两年来针对1020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20例,其中男630例,女390例。
年龄60~84岁,平均71岁。
合并高血压史850例、脑卒中后偏瘫530例,糖尿病350例,高脂血症370例;据观察,1020例患者都存在恐惧焦虑、被动依赖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2 患者的心理状态1.2.1 孤独恐惧感:老年人常常因为丧偶、独居、离退休、人际交往减少等原因感觉寂寞,患病以后担心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担心疾病转归、复发等,由此在心理上担心、焦虑,失眠、多梦,并逐渐产生恐惧感。
1.2.2 自卑抑郁感:因为年龄增加、身体器官功能衰退,情绪变化逐渐明显,甚至感觉生活没有意义,沉默寡言,情绪低落。
1.2.3 依赖性增强:许多老年人患病后在心理上及体力上都被动依赖他人,迫切要求他人同情,要求家属子女围绕左右,患者角色强化,不主动康复锻炼。
老年家庭病床的护理体会
![老年家庭病床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cb87d8f8762caaedd33d43f.png)
察。例如在护理 1 例脑 卒中、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 ,教会家属及
陪护对 患者进行肢体康复 训练及大小便 、皮肤 的护理 、制订 糖 尿病 饮食 ,教会其尿糖 、血糖测定和诺和灵 笔的具体操作方法
和注意事项等 ,做好病人的家庭护理 。
4 5 设有2 4, . 4" 时值班 电话 ,并安装 了急救呼叫系统 。对患
助做 好 家 庭病 床护 理 工 作 。
服务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
54 根据不同患者病情 ,观察他们的病情变化 ,并 向家属 . 及 陪护讲 解常见的有关护理 知识 。如所用药物 的剂量 、过敏 反 应 的症状 、如何处置等 ,使家属配合做好家庭护理工作 。 5 5 老年家庭病 床护理 ,面对 的是一个特殊 的群体 ,由 . 于家庭护理 通常是 由护士完 成的 ,因此 ,护理 人员除具有某 些 诊断 、治疗 护理经验 ,丰富的医学知识和 熟练 的护理操作技术 外 ,还要 具有边缘学科 知识 。对于病情 的观察 、处置是否及 时
作者单 位 诊部 ( 李苏 娜 ) 10 1 北京 总参 管理 保障 部北 极寺 老 干部服 务 管理 局 门 1 0 9
恰 当严密 ,要依靠护士 的职业道德 、责任感 和慎独修养 来 自我
随着社会 经济 的迅速发展及人 民生活水平的 日益提高 ,我 国人 1平均寿命不 断延 长 ,人们的健康需 求也 日趋明显 。特别 5 1 是老年人 的健康 问题越 来越引起社会 的重 视 ,提高老年人 的生 存质量 ,加强对疾病预 防、治疗尤为重要 。 目前 ,不少老年病 患者可在家庭病床进行 护理 ,所谓家庭病 床护理 ,就是在 患者 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 的一种护理形 式,是2 世纪护理 发展 的方 1
行动不便 、尤 其是偏瘫患者 ,生 活不能 自理 ,往往表现为情绪
老年人居家护理注意事项
![老年人居家护理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ee3ca0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7.png)
老年人居家护理注意事项一、老年人居家护理注意事项1、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发现有不寻常的情况及早就医。
老人身体上出现任何问题都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如有必要,可以向医生咨询更多的信息,以便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
2、帮助老人进行康复治疗。
老人每天应该有适当的体育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有利于调节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应经常锻炼腿部肌肉,有助于改善老人下肢水肿。
3、注意老人的营养均衡。
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营养摄入,注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水果、蔬菜、谷物等食物,使身体得到充足的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4、定期进行体检。
老年人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如血压、血糖、肝肾功能等,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5、避免老人长时间独处。
当老人发现自己出现记忆力减弱、失眠、焦虑等症状时,应尽快及时向家人或者医生寻求帮助,不要让老人长时间独处,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6、注意老人的心理健康。
老年人在居家中,应尽可能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增加与他人的交流,以及各种新鲜活动,增强老人的自信心,让老人的生活有乐趣,并且可以提升老人的心理健康。
7、注意老人的安全。
家庭应注意老人的安全,避免老人发生意外,如火灾、坠落等,可以安装安全设备,如安全门、防盗门、安全护栏等,防止老人在居家中发生意外。
8、注意老人的卫生护理。
老人每天应该洗漱自己,更换衣服,保持身体清洁卫生,及时补充水分,每天拍拍脉搏,注意老人的口腔卫生,吃完饭后及时清洁牙齿,以免发生牙周炎等疾病。
总之,老年人居家护理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参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给老人提供舒适的住所环境,提供均衡的营养,及时就医,注意老人的安全,以及注意老人的心理健康,从而保证老人的健康。
长期卧床的中风病人家庭护理
![长期卧床的中风病人家庭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19485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9.png)
长期卧床的中风病人家庭护理第一篇:长期卧床的中风病人家庭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家庭护理1.医疗问题长期卧床的病人,大多为高龄,或中风时大脑损害严重、或属中风再次发作,或伴有严重的心肺疾病,要按医嘱定时给予服药。
在曰常活动,特别是在家庭康复治疗时,要多注意病人的反应,如出现头晕、头痛、心跳加速、出冷汗和其他明显的不适时,应停止所有活动,让病人平卧休息,并测量病人的心跳和血压,隔30分钟复测一次。
无论在任何时候,如病人出现病情加重的表现,如神志不清,不能讲话,肢体不能活动,头痛剧烈,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心前区剧痛或心悸等,要及时请医生诊治或送医院急诊。
2.预防并发症(1)肺部感染:对长期卧床、特别是有慢性肺部疾病的病人,要训练患者掌握腹式呼吸,和适当的咳嗽动作,让分泌物能尽量咳出。
当病人咳嗽排痰有困难时,让其侧身卧位或坐起,并协助拍打背部。
有的病人饮水会呛咳,或吞咽困难,容易得吸入性肺炎,在进食和喝开水时要特别小心,让病人细吞慢嚼,不要同时进行其他活动以免分散注意力。
也可给病人配制糊状食物。
当出现呛咳时停止进食,并尽量让口中的食物吐出。
必要时可请医护人员插鼻饲管进食。
(2)尿路感染:老年人常有前列腺炎、尿路结石、膀胱炎等问题,要及时在医院处理。
平时要保持足够的饮水量,尽可能选择病人习惯和方便的排尿方式,保持小便通畅3、预防褥疮长期卧床的病人,在床上不能自由移动,并习惯于躺一边,身体重量压在骨突部位,容易产生褥疮。
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白天和晚上都必须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不能拖、拉、推病人以免损伤皮肤。
经常检查受压部位,特别是背部、臀部和足跟,发现瘀血或破损,要及时处理。
每天用清水或肥皂擦浴两次。
皮肤出现红斑的部位用少量酒精按摩,然后扑上爽身粉。
腹股沟处和会阴部的皮肤,大小便后必须清洗擦干,并扑上爽身粉。
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软硬适中。
4、大小便的问题(1)排便问题长期卧床的病人易出现便秘,要逐渐进行训练,排便的最好时间是饭后不久,特别是早餐后。
老年患者的居家护理
![老年患者的居家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d28734758fb770bf78a55cf.png)
11
居家养老护理模式
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 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 社会化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与医疗服务。
居家养老护理模式的特点
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 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方便 •有护理人员提供上门服务 •可同时享受到家人的陪伴 •收费低廉
•社区人力资源有限 •就医相对困难 •老人独自在家风险高
服务的内容有:
一、生活照料,即为居家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维持老人 生活水平。
正式护理者大部分是医院的临床护士、已退休的临床 护士志愿者、社区护士, 主要为患者提供与疾病有关 的某些操作、服药、各种仪器的使用等方面的护理。
非正式护理可由家人、亲戚、朋友、雇用的保姆等提 供, 在正式护理人员或医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照顾, 主要是生活方面的照顾。以团队服务形式来体现对老 人健康的关注, 受到老人的欢迎
1 各类养老服务机构 2 医养结合机构 3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4 农村幸福院 5 各类养老床位 6 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
2631家 1200家 4179家 9880家 67万张 34张
1.社会福利院和敬老院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机 构,由政府开办或政府与集体合办,为特殊 老人群提供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
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护理、心 理护理和精神慰藉等。
••缺少家人陪伴 •收费高昂 •老人受虐现象层出不穷
心血管病人的家庭护理
![心血管病人的家庭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d7a262a45177232e60a20d.png)
2 5 情 绪控制 .
心血管病 人要有一 十安静 的生 活环 境 . 避
社会三十方面都受益匪 浅 十人方面 . 由于病人得 以在 自己 熟悉 的家庭环境中休养 , 有家人陪伴 , 饮食起 居都较为 方便 ,
拥有 个 人 的 自 由选 择 与 尊 严 . 可 学 习 自我 护 理 : 庭 方 面 , 并 家
持 乐观 的态度 , 生活琐事不能 太计较 , 事待人要 心平气 对 处 和 . 自己的疾 病 要树 立信 心, 对 相信情 感意 志对疾病具 有重
要 影 响 t 用 自 己 的意 志 控 制 感 情 变 化 , 持 内 环 境 的 相 对 要 维
的 生 理 需 要 外 , 要 重 视 和 研 究 人 患 病 后 的各 种 心理 和 情 感 还 反 应 , 而 采取 相 应 的 护 理 措 施 。 一 些 慢 性 病 病 人 的护 理 . 从 对
t 对心血 管病人保健知识 的知晓情况的调查 及分析 20 0 1年 6月我 们对 居住 在杨 浦 区的 4 3位 患有心 血管 疾病的中老年人进行调查访 问. 结果如下 。 1 1 对保 健知识 了解程 度见表 1 调 查结 果显示 : 同 的 . 不 年龄组对保 胜知识的 了解程 度有 所不同 , 特别 是年龄较小和
作 者 单 也  ̄ 0 3 上 海 市 栖 浦 卫 授 209
2 4 工 作和休息 .
心血管病 人应根据 自己的 具体病情 、 体
力 和心 功能 . 理安排工 作和体 息, 合 做些力 所 能及 的工 作或 活动 . 原则是 有劳有逸 , 动静结台 , 生活规 律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普资讯
动 、 息、 休 睡眠 , 并辅 之于适 当的药物怡疗 2 2 用药注意 事项 心血管病人 治疗 中有 两大 特点 . . 其一 是疗程长 . 用药 几年 、 十几年 . 几十年 } 二是 药物种类 多 . 其 剂 量变 化大 , 有些 药物 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 , 易掌 握 . 不 要告 知病人必颓按照 医生 的规定 . 按时 、 按量 眼药。心血 管病人 . 切忌 自己滥用药物和擅 自停药 。对 浮肿明显者 , 服利尿剂 时 还要注 意每 日进 出的液 体量 , 为补充随尿排 出 的钾离子 . 宜 在饭 后服用 氯化钾 . 以减少药物对 胃 的刺 激 , 并多 吃些含钾 丰富 的食品 . 如柑桔 , 西红柿等 2 3 饮食护理 心血管 病病 人每 天进食 要适宜 肥胖 以 . 对 及 离脂 血症 、 屎病病 人 . 糖 更应节制食 量 . 减少糖 的摄八 . 使 体重不增加甚而减轻 。近年来 国内外许多 调查结 果都说 明 : 以素食 为主可 以 延年 益寿 . 因此大 量食 用素 食是 有益 无害
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家庭护理该怎么做
![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家庭护理该怎么做](https://img.taocdn.com/s3/m/d994aba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4.png)
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家庭护理该怎么做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日渐增长,人口老龄化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结构和功能逐渐衰退,体质也越来越弱。
很多老人因为各种疾病,不得不长期卧床。
卧床病人家庭护理至关重要,它是在家庭环境中,为残疾病人、瘫痪病人、临终病人或者短期不能离床活动的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可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家里护理的主要要点如下:一、居家环境1.病人的居室的位置病人卧室应该朝南向,这样能够获得自然光,室内光线应该柔和明亮,充足的光线会给卧床病人带来好的心情。
另外,可考虑离客厅近一些,让卧床的病人能有机会和来访客人进行交流。
另外居室应该离卫生间较近,或者是带洗浴室的套间,以方便照护病人的洗漱及方便倾倒大小便。
卧室位置不应靠近马路、菜市场等嘈杂吵闹的位置,以免影响病人的休息。
1.病人居室环境应该整齐,安静并保持空气流通。
卧室里经常活动的地方应定期清扫整理,人员走动的地方不放置物品和杂物,防止绊倒。
桌面、地面、床上用物要经常擦拭并定期消毒。
病人随时需要的物品,如水杯、纸巾、等要放在卧床者伸手可以拿到的位置。
不太寒冷的季节可以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不仅可以使病人获得新鲜空气,还能预防呼吸细胞疾病。
3.温湿度要合适,光线要充足。
冬季室温不应低于18°C,夏季不应高于28°C,室温以保持在22~24°C为佳。
夏季应经常开窗通风降低温度,必要时可使用空调,以降低室温,但室内温度不宜过低以免病人着凉。
室内湿度一般以50%~60%为宜,不易太潮或者太干燥。
夏季时可使用窗帘减少日晒。
1.卧床病人的床铺设置应尽量考虑病人的方便、舒适、安全。
病人使用的床铺要视病人的病情需求、生活习惯而定。
一般来说,床铺位置应尽量固定,或者最好能选择带轮子的床铺,则既方便随时推动又便于随时固定,但应注意检查轮子是否稳固,推动之后要固定好,避免出现滑行引起危险。
老人安全之居家老年人的安全护理
![老人安全之居家老年人的安全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52e9dd192e45361166f570.png)
老人安全之居家老年人的安全护理人到老年,由于行动迟缓、慌张、反应迟钝、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差,所以要照料好老人的居家生活应注意如下适宜;1、吃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牙齿脱落或装有假牙对食物的研磨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老年人的食物要烂、软、碎、易于消化吸收;同时,由于老人的咽喉部反应不灵敏,应注意噎食,故进食应缓慢,同时应避免进入气管。
2、穿简便宽松的衣服老人的衣着应宽松柔软,且穿脱方便,老年人最好不穿或少穿紧身衣裤。
另外,随着天气的变化应及时增减着装,护理人员要协助老人穿脱衣物,且要求老年人的衣服要做到勤洗勤换,老年人所使用的被褥要经常晾晒。
3、行动舒缓防损伤由于老人行动比较缓慢,反应比较迟钝,常易发生摔伤、骨折等损伤,因此,当老人活动时应在其左右陪护,行走时应适当搀扶,不要催促老人,另外,家具地面应保持平整,避免过多的杂物堆放。
4、养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老年人常容易发生便秘、大小便失禁、尿频、尿急等现象,而大小便不畅易引起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因此一定要让老人养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5、适当的运动锻炼因老人活动减少,故常有四肢无力和肌肉萎缩等状况,因此,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练气功等运动是强化肢体功能的基本保证。
6、保持科学睡眠老年人要坚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老人由于身体的机能衰退,疲劳后恢复较慢,故应多些睡眠。
一般情况下,60—70岁的老年人每天总的睡眠时间应保持在9个小时左右;70—80岁的老年人每天总的睡眠时间应保持在10个小时左右;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总的睡眠时间应保持在11个小时左右。
老人安全之老年人居住环境安全老年人属于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活动特征与年轻人不同,舒适的居住环境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特别重要。
1、老人房间的位置及适宜的家具材料老人喜欢静,房间应尽量安排远离客厅和餐厅.老人房间的门窗所用的材料隔音效果一定要好。
血管性痴呆怎么照顾
![血管性痴呆怎么照顾](https://img.taocdn.com/s3/m/abde7d0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c.png)
血管性痴呆怎么照顾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于血管症状引起的认知功能衰退。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血管疾病,如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等。
它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可能发生,但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目前没有治愈血管性痴呆的方法,但从预防和治疗方面可以控制症状,增强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对家庭和社会的功能。
一. 照顾与预防1. 多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肌的功能,增加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建议患者每天进行适度的锻炼,包括散步、慢跑、游泳等,在锻炼中心情舒畅,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
2. 合理饮食对于供应营养成分,饮食也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要多吃蔬菜水果、鱼、豆腐等食物,减少红肉、油炸食品、蛋糕、糖果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另外,患者也要注意血压、血脂等指标,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
3. 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血管病变是由于血流不畅,所以要保持正常的血压水平、降低血糖和血脂的含量等,是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措施。
患者需要定期检测这些指标,控制住。
4. 消除精神压力精神压力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原因,包括血管性痴呆。
患者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心境舒畅,避免精神压力,维护身体健康。
二. 治疗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手段,主要是通过对症治疗来减缓病情的进展,包括钙通道阻滞剂、抗氧化剂、血液增稠剂等。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血管壁的弹性,缓解血管症状。
物理治疗包括颈动脉按摩、高温疗法等等。
3. 临床治疗尽管血管性痴呆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但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参与认知治疗、脑电波治疗、脉冲磁场治疗与中草药治疗。
三. 注意事项1. 合理用药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遵守治疗方案和用药剂量。
2. 加强防护日常生活中,患者需加强防护措施,如遵守规律生活,避免身体损伤。
3. 定期检查患者应定期检查血压、血糖等指标,以及进行脑血管斑块探查,掌握病情。
4. 维护精神情绪患者要培养健康精神状态,多交流感情、维护社交,增强自信心、缓解精神压力。
中老年人日常疾病的护理常识
![中老年人日常疾病的护理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aca311f3968011ca200912c.png)
中老年人日常疾病的护理常识久久健康商城营养师讲座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们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
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
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
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脑血管病病人怎样进行家庭护理?发生脑血管病后,除及时请医生诊治外,家庭护理也是的重要一环,家庭护理有以下几方面:1、家属要多方耐心关照病人,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中风病人常表现烦躁易怒或悲观失望,家庭要经常开导病人,使之心情开朗,消除顾虑,保持乐观情绪,以利于病情好转。
2、注意饮食,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
中风病人宜食清淡、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可让其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
忌食过咸、过甜及辛辣、油腻等食物,并应经常保持二便通畅。
3、要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家属要鼓励或帮助病人经常更换体位,避免患肢受压时间过久而发生褥疮。
一般可每2~3小时翻身一次。
还应注意保持皮肤和被褥的干燥、清洁。
皮肤有轻度破溃时,可用滑石粉或涂些龙胆紫药水治疗。
破溃严重或局部发黑,可在患处放置气圈,避免局部受压,并注意敷药,使之早日痊愈。
经常更换体位,也有利于痰液咯出及改善肺部血液循环,故可有效地预防肺炎的发生。
4、加强语言训练及被动活动患肢,促进功能恢复。
脑梗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南
![脑梗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5efd46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2.png)
脑梗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南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和不良生活习惯的日益普遍,脑梗患者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在脑梗发作后,脑部缺血导致的脑细胞死亡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家庭的护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为您提供脑梗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南,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1. 建立安全环境脑梗患者因功能障碍而变得行动不便,他们特别容易发生跌倒和其他意外伤害。
因此,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家庭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家庭环境整洁,清除杂物和障碍物。
- 安装扶手和防滑垫以提供更好的支撑。
- 安装护栏和防滑地毯在楼梯口和浴室等易滑倒的区域。
2. 饮食与营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脑梗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 提供高纤维、低脂肪和低盐的饮食,如水果、蔬菜和全麦食物。
- 避免食用过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如动物内脏和黄油。
- 规律进餐,避免吃太多或太少。
- 确保患者饮食均衡,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 日常护理脑梗患者需要特殊的日常护理来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 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如洗澡、刷牙等。
- 帮助患者保持坐姿、翻身和行走,以促进肌肉的活动和血液循环。
- 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预防和早期发现压疮。
- 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
4.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脑梗患者恢复功能的关键,家庭护理人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等。
- 制定康复计划并监督患者的康复进展。
-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活动,提高自主性和自信心。
5. 定期复诊和药物管理脑梗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确保病情的控制和康复的进展。
以下是一些建议:- 记录患者服药情况和剂量,遵循医生的建议。
- 根据医生的指示为患者提供药物,并确保按时服药。
- 定期带患者到医院进行复诊和检查。
总之,脑梗患者的家庭护理是他们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安全环境、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提供日常护理、进行康复训练以及定期复诊和药物管理,家庭护理人员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心脑血管病人的护理
![心脑血管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18652ddd36a32d737581b1.png)
浅谈心脑血管病人的护理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接近三亿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近300万,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由此病所引起的后遗症也是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对心血管病人的急救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对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病症分析和急救护理,对病人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脑血管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92-01心脑血管疾病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
据研究调查表明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
因此,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范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这两大疾病的总称。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以冠心病为主,主要是因为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得动脉血管变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而脑血管疾病就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从而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者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脑中风。
对于此类疾病来说,它主要常见于中老年群体,严重者可以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它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
具体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冠心病缺血:轻者临床无明显症状(心电图或运动试验心肌有缺血改变)。
缺血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猝死。
(2)典型心绞痛;多发生于胸骨后上、中的压榨性或窒息性疼痛。
可放射到左肩、左背及左上肢内侧的3个手指。
(3)不典型者:表现为咽喉部发紧、下颌酸痛、牙痛、左上肢麻床、乏力感或仅有气闷、血压与脉搏的轻度变化;疼痛在上腹部者类似胆囊炎,发生在餐后,类似消化性溃疡,发生在下腹部,类似泌尿道感染。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常规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6dd4c33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c.png)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
经常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注意监测患者是否有任何异常反应或疼痛。
定期检查患者的神经症状,如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等。
记录和报告任何变化。
2.药物管理
按时给予患者所需的药物,并确保正确剂量和途径。
监测和记录患者的药物反应和不良事件,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3.生活护理
确保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包括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以及饮水量的控制。
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更衣、如厕等,避免剧烈活动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4.密切监测
监测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包括脑血管图像学检查、心电图、
动脉血气分析等,以及定期复查。
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咨询。
5.防止并发症
防止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并定期更换床上用品。
要注意患者的皮肤状况,避免压疮的发生。
加强抗血栓治疗,如给予抗凝药物、按摩和主动活动等。
6.教育与支持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包括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预防、治疗和生活注意事项等。
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帮助患者从心理上应对疾病的影响。
以上是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常规,医护人员应遵循这些准则,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
有所不同,所以护理需个体化,并及时与医生交流和协商。
谈心脑血管疾病护理要点改进措施
![谈心脑血管疾病护理要点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66ebfda26fff705cc170a52.png)
谈心脑血管疾病护理要点及改进措施[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要点,并提出了几项改进措施。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护理要点;改进措施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由于该病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和健康,那么,如何护理好心脑血管的疾病的患者,有哪些改进措施,笔者在此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心脑血管病人的护理要点面对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我们护理人员应该首先有一个热心的态度,和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他们从被突如其来的疾病所造成的恐惧中,解脱出来,鼓励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我们主要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首先要消除病人紧张恐惧的情绪护理人员要对病人细心的观察,通过多方面的了解,来分析病人的思想状况,尽力消除障碍病人恢复的悲伤、绝望的心理,护理人员耐心给病人讲解有关此病的医学常识、成功康复的病例等等,帮助病人走出阴影,激发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来信心百倍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护理人员对病人要真诚热情、耐心周到,在治疗时,技术操作要做到熟练、利落,这样才能让心理相对脆弱的患者产生安全感,在答复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疑问时,要做到流畅、诚恳,使病人的疑虑一点点消除。
经常和病人说“你恢复的真快,气色好多了!”“你的身体素质好,一定会治好的!”等等,这样才能使病人在护理人员创设的情境中,得到安慰,稳定情绪。
2.护理人员要时刻关照患者的情绪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时时会被痛苦、忧虑、担心的情绪所左右,护理人员要时刻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引导病人控制情绪,要给病人及家属讲解大悲、大喜、发怒等等刺激都会引起疾病的复发,要特别提醒病人,不能生气,要保持平和的心境,让气血运行保持通畅,复发的可能性才能减少。
3.鼓励病人尽可能自行料理生活在病情好转的情况下,护理人员要和患者家属配合,鼓励病人尽可能地自行料理生活,要给病人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能帮助肢体功能的尽快恢复的道理,护理人员也要帮助病人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加快疾病的康复进程。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要点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a28986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7.png)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要点1.良好的饮食控制: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减少高胆固醇和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的摄入。
2.合理的运动:患者应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慢跑等,适量控制运动强度,预防运动过度造成心血管负荷过重。
3.规律服药: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服用降压药、抗凝血药、血脂调节药等,严禁自行停药或改变药物剂量。
4.控制体重:患者应适量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肥胖会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普遍面临着生活习惯和心理负担的改变,护士需要通过与患者交流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适应和调整。
6.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控制饮酒和戒烟:患者应避免大量饮酒和吸烟。
饮酒和吸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8.应对应激:应激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的“敌人”,患者应尽量避免或减少生活和工作中的应激因素。
9.避免劳累: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的体力活动,适当安排休息时间。
10.定期测量体温和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体温和血压,并记录下来。
体温异常和血压升高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恶化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11.合理安排作息:患者应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12.定期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和心脏超声:通过定期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和心脏超声等,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3.注意自我监测:患者应定期检查血压、心率和体重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早就医。
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遵循医嘱。
14.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患者和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15.定期进行心理评估:通过定期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长期管理和治疗。
护士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应注重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背景和治疗方案,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心脑血管健康的保养
![心脑血管健康的保养](https://img.taocdn.com/s3/m/6ebefb6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0.png)
心脑血管健康的保养心脑血管健康是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心脑血管健康的保养,采取措施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对于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低盐、低脂、低糖的食物,减少高胆固醇、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此外,我们还应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于心脑血管健康。
另外,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和橄榄油,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是保持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方式。
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代谢水平,调节体重和血压,降低胆固醇水平。
我们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适度运动的方式,每周保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能够有效促进心脑血管的健康。
但是,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过度运动可能对心脑血管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三、戒烟限酒吸烟和大量饮酒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会引起血管痉挛,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应该尽量戒烟。
大量饮酒会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问题,应该限制饮酒量,适量饮酒或者不饮酒会更为有益。
四、保持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对于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压力、紧张和焦虑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和血管收缩,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平衡,适时放松心情,学会放松技巧,如冥想和深呼吸等。
此外,良好的社交关系和温馨的家庭环境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
五、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对于心脑血管健康的保养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体检,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
除了常规体检,我们还应该关注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检测,因为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饮食、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和定期体检是保持心脑血管健康的关键。
浅谈老年患者家庭护理指导
![浅谈老年患者家庭护理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e672acd58f5f61fb736669d.png)
医学信息 2 1 0 0年 1 2月第 2 3卷第 l 2期 Meia Ifr t n D c 2 1. 0. 3 N .2 dcl noma 0. e. 0 0 V 12 . o1 i
护 士应不断学习 以强化 自身素质 , 努力通过实践达到精益求精 的水平。同时要加强服务意识的创新 , 实现感动服务 , 理想化服 即“ 务” “ 、超值服务” 。做到尊重患者, 善解人意, 主动热情 , 服务细微 , 拉 近护患问的距离, 取得患者和家属 的信任 。
放松无菌的观念。 24工作态度与工作业绩的关系 . 所谓工作态度是指对护理工作所 持有 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作绩效的大小 。
一
2 全面高质量的技术应用 护士不仅要有高尚得到的情操, . 1 端庄 的
仪表 , 庄重的神态来影 响患者的情绪 , 要有丰实 的理论 知识的精 还 湛 的技能。服务准确到位 , 时刻掌握患者 的病情变化 , 使患者得到周
歉 意地 说 :真 不好 意 思 , 针 没 扎 上 , 您 增 添 了痛 苦 。 ” 者 往 往 “ 这 给 患
激, 谩骂 医护人 员 , 作为一名 高素质的护士应耐 心向患者家属解 释
并快速准确地建立静脉输 液通道 , 一边 跟家属解释 :您 别急 , “ 我们
的心情 和您们 是一样 的,你们 的情绪这样激动对您们的老人不利 ,
3 小 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中老年病人心脑血管病人的家庭护理
发表时间:2013-12-11T11:21:20.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0期供稿作者:丛中笑1 时勇2
[导读] 高胆固醇的摄入:高胆固醇的摄入,确确实实能引起心脑血管的硬化,这一点已成为事实。
丛中笑1 时勇2
(1吉林省双辽市那木斯乡卫生院吉林双辽 136400;2双辽市中心医院吉林双辽 136400)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368-02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随着我国政策的不断落实和卫生医疗方针措施,中老年病人的心脑血管病越来越被重视,也是目前卫生界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
心脑血管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并像年轻化发展的势态,由于心脑血管病所并发的后遗症都是最突然的,最可怕又是那治愈的,而他的“三高症”又给临床带来很大的难题,即发病率高,已在社会成为威胁中老年身体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病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和多发疾病之一,从人类总发病率上来看,从死亡率上看它豆占据人类整个疾病之前卫,从致病率上来看它又是占据百病之首,不论从那方面来看,它都是人类的最大敌人。
由于心脑血管发病的不断上升住院的需求量受限使大部分心脑血管向中老年病人都滞留在社会上,如何使这部分患者安全平安的进行生活。
这就要求整个医学护理模式进行改变,那就是积极开展家庭护理,家庭护理即简化了手续节省医疗资金。
同时也解决了人们长期存在的,上医院难,看病难,住院难等一系列的问题。
如何开展好护理好家庭中的中老年心脑血管的病人,是摆在每一个护理人员前新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护理人员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下面就笔者多年的护理经验,谈谈自己的做法,仅供临床参考。
1.精神护理
精神护理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内外医学与心理医学都研究发现,具有情绪激动,急躁好动、悲伤、愤怒等不良情绪的人员患各种严重疾病,其中也包括系心脑血管疾病,而且还易引发心脑血管的突发事件发生,医学实验也证实,心理活动的反应可以通过机体的神经—内分泌机制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的变化,它可使血液中的血小板数目增多,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增高。
由此可见,不良的精神情绪对人的机体是有害的,不但可以引起发病,而疾病所表现出的又是不良心理状态,容易出现恶性循环变化,大多数患者,他们的思想压力大,顾虑重重,情绪紧张,焦虑,悲观失望,甚至丧失生活信心,有厌世之感。
这对治病非常不利,应当帮助病人消除种种顾虑,振作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正常的心理状态,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打造家庭和谐周围,主动贴近病人,使其消除不安全因素,使其得到温暖,使病人恢复健康时期的环境中,主要是要达到使病人能够接受治疗,尽快康复,这是开展家庭护理、护士必须做的工作,使我们应尽的责任,在对出现的脑血管患者,要教会家庭护理基础知识,应该在出现前就把工作做好,在出院后家中照顾人员会马上进入到同医院一样的护理中去,使患者仍感到有依靠,不产生心理恐惧,仍使其感到护理上的照顾,医生和护士可随时进行家庭随访和信息构造,这对患者是件高兴的事情,应该是患者保持治疗康复护理等环节不次于住院,在家庭护理中。
中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对医生和护士的话非常信任,依赖性非常强,所以医护人员在巡诊中和信息构造时,态度要和蔼,动作要轻柔,语言要亲切,仪表要端正,并要详细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思想情绪,并给及时指导和纠正。
实践证明,医护人员的仪表、语言、行为情感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影响,都能给患者抗病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患者自身不懂自己的疾病,对疾病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彻。
我们的工作如果细上加细,做到位,患者不但从精神上产生一种依托,无疑也是一种精神教养。
医护人员还不断的向患者介绍用药等治疗方面的知识,护士要向患者介绍一些疾病的预防及注意事项和服药方法,用药的不良反应等医学知识,同时要指导他们的精神的话,比如,要告诉病人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遇事冷静,对突发事件的出现要保持沉稳,不急躁,不发怒,不自寻烦恼,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注意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在生活上要养成良好的规律,保持一定时间的睡眠,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另外,护士应该指导家庭照顾者,尽可能的创造机会照顾好患者。
对一些孤寡老人,他们失去了生活能力的患者,除社会的帮助下,应该主动进行精神方面的指导和治疗,并告诉社会上的患者,要开展好精神上的护理,让孤寡老人感到不孤独,仍能感到社会上的温暖和医护人员的存在,对这部分病人要格外进行及时的帮助,使患者在家庭中安全,平安的进行生活,使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的病人得到合理有效的护理。
2.饮食护理
中老年人心脑血管发病人在家庭中的饮食上的护理也非常重要,在患者看来,患了病应该多吃些好的,多喝些好的是不对的,但又不绝对不让吃好的,在饮食上好坏感觉是凭口味,而就食物而言,主要看其中的营养成分和所含有的维生素多少而论,在医学上有自己的观点,一方面而言,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恰恰是由饮食而造成的。
所以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高胆固醇的摄入:高胆固醇的摄入,确确实实能引起心脑血管的硬化,这一点已成为事实。
所以在心脑血管病人饮食上应该尽量避免过多摄入,主要是动物的内脏和高脂肪的摄入,因为大量饮用后可使心脑血管病人加重,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在这方面应警告患者注意,在家庭中也应给予禁止过量摄入。
2.2高盐的摄入:高盐的大量摄入有对心脑血管发病的治疗不利,高盐的大量摄入足导致动脉硬化,而导致血容量的增加,加重心脑血管病情的负担,高盐过量损害血管,致粥样动脉硬化加重,使血管腔变窄,而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在中老年心脑血管病人的护理更要仔细认真对待。
2.3高糖的摄入:高糖对正常人摄入的多少无变化,但糖多心脑血管病人所伴随的糖尿病可加重,不到于心脑血管病的病情康复,伴随糖尿病的病人,对心脑血管本身就有损害作用,一旦血糖过高可加重心脑血管的损害,而且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而言,糖的摄入过高,可致肾脏的损害,造成肾功能功能上的改变,可导致酮体中毒。
2.4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在中老年心脑血管发病时,在家庭护理上,主张给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因为这些食物有利于新陈代谢和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2.5高维生素的摄入:心脑血管病人在家庭中的护理上,提倡高维生素类的饮食,主要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因维生素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和解毒作用,并对心脑肝肾的损伤有修复作用,所以在家庭中应该含维生素高的饮食。
3.观察病情
心脑血管病人的病情却发生在体内的重要系统与器官,都属于实质性病变,所以病情都较为严重,由于中老年这个时期的特点,人体生理机能与防御机能都处在不同程度的减退,抗病能力下降,患病后恢复能力差,病情可存在千变万化,有时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指导告
诉家人在家庭护理上应进行全面认真仔细的病情观察。
也包括病人的精神状态饮食及睡眠,如发现病情改变及时和医生进行救治。
对久病卧床和病人应积极预防褥疮的发生。
如遇到感染发生时应及时抗炎等物理降温,可以用冷却头部酒精试浴温水试浴等发法进行降温处理,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经常吃水果可防止便秘,如病情发生变化及时与医院联系以免耽误病情。
4.康复锻炼
医学理论和实践都已证实,心脑血管病人不可缺少的体育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让病人了解“得了病就不能动得”的想法是不对的这个道理。
因为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不仅增加体力,还能松弛神经肌肉,处进血液循环,改变机体,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医护人员应及时指导患者多到户外活动。
如散步做操练气功打拳,但对冠心病刚愈的人应禁止剧烈运动。
对卧床患者应在床上进行功能练习,在家人协助下进行各关节的活动按摩,主要是促进血液循环,在运动是要注意气候变化,防止着凉感冒,平时做深呼吸运动,最好每日做两次,每次在十五分钟以上。
以上介绍的是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面临的共同存在的护理问题,同时,各个疾病各自具体的护理方法,在这里我不一一介绍。
总之,让我们探讨研究出更多更新更科学的护理措施,做好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家庭护理工作,为人类做出我们应该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