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孔隙演化(一) 孔隙破坏机制共35页

合集下载

【推选】储层孔隙结构PPT资料

【推选】储层孔隙结构PPT资料

• (1)孔隙线密度: • (2)孔隙截距平均宽度: • (3)分散率: • (4)变异系数: • (5)孔隙度:
三、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石英具次生加大,粒间孔 分布绿泥石、自生石英。
粒间孔分布伊利 石、绿泥石。
• 扫描电镜主要研究内容
四、数字岩心——孔隙结构三维模型重构技术
第三节 孔隙结构参数的定量表征
• 参数: • 最大与最小孔径值 • 孔径中值:累积频率曲线上50%处的孔径
• 孔径平均值:
• 孔径分散率:
• 面孔率:薄片中孔隙喉道 • 面积占薄片总面积的百分数。
• 直线法测定孔隙是在载物台上安装机械台 以使薄片沿侧线而移动,在一定移动过程
中用目镜微尺测量侧线通过每个孔隙的交 切点的长度(截距)来测量孔径的大小。
分选
指孔喉大小、分布的均一程度。大小、分布愈集 中,表明分选性愈好,毛管曲线上就会出现一平 台;当孔喉分选差时,毛管曲线是倾斜的。
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形态分 析
2. 毛管压力曲线的定量特征
1.入口压力Pd 定义、 Pd评价储集岩、Pd为二 次运移的最小压力。
C50、中值半径r50 及 h50 r50:可视为岩石的平均喉
第52章 储层孔隙结 构
一、压汞法
• (一)原理 采用压汞法注入水银时,因为水银是非润湿相
液体,欲进入孔隙系统,需要克服表面张力所产生 的毛细管阻力。控制水银进入孔隙系统的是喉道大 小而不是孔隙大小,所以在测量过程中求得与毛细 管阻力平衡的外力的大小,以及压入岩样内的水银 体积,就能求出与注入量对应的喉道大小。
• 一、反映孔喉大小的参数 • (一)孔隙喉道半径及孔隙
喉道大小分布 • 孔喉大小分布——把喉道直
径及该喉道所控制的孔隙体 积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

储层孔隙结构

储层孔隙结构

(二)喉道类型 在储集岩复杂的立体孔隙系统中,控制其渗流能力的主要是喉道或主流喉道,以及主 流喉道的形状、大小和与孔隙连通的喉道数目。 碎屑岩骨架颗粒的表面结构和形状(圆度、球度)影响喉道壁的粗糙度。分选和磨圆 差的颗粒常使喉道变得粗糙曲折,直接影响其内部流体的渗流状态。骨架颗粒的接触关系 和胶结类型也影响喉道形状。 。 在不同的接触类型和胶结类型中,常见有五种孔隙喉道类型(图 5-4)
图 5- 1
储集岩孔隙网络系统
a—砂岩孔隙空间结构放大模型(据陈碧珏,1987) ;b—储集岩立体孔隙网络系统(据邸世祥,1991) ; c—岩石孔隙结构示意图(据陈作全,1987)
— 168 —
2008070124B.indd
168
2009-3-27
11:46:02
流体在岩石中沿着这一自然复杂的立体孔隙网络系统流动时,必须经过一系列交替 着的孔隙和喉道,且都受流体流动的通道中最小的断面(喉道直径)所控制,即所有的孔 隙都受喉道所控制。由此可见,喉道的粗细特征必然严重地影响岩石的渗透性。对于同样 大小的孔隙空间,由于孔隙空间的多少及宽窄不同,岩石渗透性可能差别很大。孔隙喉道 的几何形状是控制油气生产潜能的关键,也就是说,液体流动条件取决于孔隙喉道的结构 (包括孔喉半径的大小,截面形状)以及石油与岩石的接触面大小等。 由于储集岩孔隙系统十分复杂,而常规物性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岩石的特征。除了常规 物性与孔隙结构具有一致性外,在沉积特征变化较大的砂岩和各类碳酸盐岩中可以经常遇 到其孔隙结构特征与常规物性呈现出不一致性。可见,在储层研究中,仅开展常规物性研 究往往是不全面的,还必须特别重视对储层孔隙结构的研究。
2008070124B.indd
172
2009-3-27

油藏描述第5章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结构精品PPT课件

油藏描述第5章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结构精品PPT课件

③塑性颗粒变形∶ 压实作用可使泥页岩岩屑、碳酸
岩岩屑等变形,压实作用强烈时,可 使之挤入孔隙中形成假杂基。在长期 的压应力作用下,一些脆性颗粒发生 塑性变形,晶格畸变,镜下形成波状 或带状消光。强度较弱的颗粒在压应 力作用下常被压扁、压弯。
④脆性变形∶ 刚性碎屑颗粒被压裂或
压碎。在下第三系砂岩薄片 中,常见石英产生菱面体解 理,长石和方解石产生裂缝, 而后又重新愈合。
KG =
D95 - D5
2.44(D75-D25)
峰值可分为6个等级:
很平坦 KG <0.67 平坦KG :0.67~0.9
中等(正整)KG :0.9~1·11 尖锐 KG :1.11~1.5 6
很尖锐 KG :1.56~3.00 非常尖锐 KG >3.00
二、碎屑颗粒的形态
包括圆度、球度及形状三方面。 1.圆度
1.机械压实作用 机械压实作用是沉积埋藏阶段在上覆重力
及静水压力下,碎屑颗粒紧密排列,软组分挤 入孔隙,水份排出,孔渗变差的作用,也是油 气藏储层最常见的一种成岩作用。
(1)机械压实作用痕迹 应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机械压实作用痕迹:
压实定向结构 紧密接触 塑性颗粒变形 脆性变形
①压实定向结构∶ 常见片状或伸长状颗粒长轴近平行
很稳定,不同类型母岩其重矿物的组成及含量不同,利用重 矿物的组合判断母岩成分,物源方向及沉积环境,划分和对 比地层。
第二节 成岩作用研究
一、碎屑岩的主要成岩作用 二、成岩阶段的划分方案 三、成岩阶段的划分
成岩作用研究
揭示储集层的成岩作用类型和特 征、成岩强度、成岩序列、成岩阶段 等。 ● 研究方法
(2)平均粒径
平均粒径(mz)=
D16+D50+D84

储层地质学

储层地质学

第四章储层孔隙结构储集岩的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孔隙结构属于油气储层的微观研究范畴,而油气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流体饱和度则属于宏观统计的范畴。

研究孔隙结构,深入揭示油气储层的内部结构,对油气田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储集岩的孔隙和喉道类型储集岩的基本储集空间可划分为孔隙(广义的孔隙,包括孔隙、裂缝和溶洞)和喉道。

一般地,可以将岩石颗粒包围着的较大空间称为孔隙,而仅仅在二个颗粒间连通的狭窄部分称为喉道,或者说,两个较大孔隙空间之间的连通部分称为喉道。

孔隙是流体赋存于岩石中的基本储集空间,而喉道则是控制流体在岩石中渗流的重要的通道。

流体在自然界复杂的孔隙系统中流动时,都要经历一系列交替着的孔隙和喉道。

无论是油气在二次运移过程中油气驱替孔隙介质所充满的水时,还是在开采过程中油气从孔隙介质中被驱替出来时,都受流动通道中最小的断面(即喉道直径)所控制。

显然,喉道的大小和分布以及它们的几何形状是影响储集岩渗流特征的主要因素。

一、碎屑岩的孔隙和喉道类型1.碎屑岩的孔隙类型关于孔隙类型的划分,前人从不同角度曾提出了许多方案。

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三种:按孔隙成因的分类:将孔隙分为原生、次生及混合成因三大类。

每一类型又进一步细分为若干次一级类型。

这是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一种分类方案,如V.Schmidt(1979)的分类。

按孔隙大小的分类:将孔隙分为超毛细管孔隙(孔隙直径大于500μm,裂缝宽度大于250μm)、毛细管孔隙(孔隙直径500~0.2μm,裂缝宽度250~0.1μm)和微毛细管孔隙(孔隙直径小于0.2μm,裂缝宽度小于0.1μm)。

这种分类着重强调孔隙大小对渗流作用的物理意义。

按孔隙成因和孔隙几何形状的分类:将孔隙分为粒间孔隙、溶蚀孔隙、微孔隙及裂缝孔隙四种类型(Pittman,1979)。

显然,其中微孔隙是按孔隙大小来划分的(Pittman定义的微孔隙直径小于0.5μm),其他则是从成因的角度。

储层孔隙演化(一) 孔隙破坏机制

储层孔隙演化(一) 孔隙破坏机制

七克台组 三间房组 西山窑组
同为有利沉积相, 储层性质相差悬殊
第一节 孔隙破坏机制
碎屑沉积物 沉积岩
破坏孔隙的主控成岩作用 ----成岩效应
压实作用: 缩小粒间体积 胶结作用:堵塞孔喉,但不减小粒间体积
一、压实作用及其控制因素
1. 深度
= oe-cp
随p增加呈指数形式降低
浅处(500m以内)? 深处(>3000m)?
胶结物含量
孔隙充填
含量

k
胶结产状
孔隙衬边
孔隙桥塞
4. 胶结作用的控制因素
(1)孔隙水介质 离子类型、含量、物理化学性质 酸性水:石英、高岭石 碱性水:方解石,其它粘土矿物 不同成岩阶段 (2)岩性 碎屑成分:富含石英,石英次生加大;含泥质砂岩 粘土矿物含量:常见粘土矿物胶结物:蒙脱石 高岭石、绿泥石等
次生孔隙的形 成,需要有机 酸或酚等进入 砂体发生溶解 作用,而溶解 流体来自烃源 岩。
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及丰度:丰度越高,生成的 有机酸量越多;Ⅲ型干酪根最好、Ⅱ型次之、 Ⅰ型最差。
3. 源岩需达到一定的成岩温度 ——温度窗控制(埋深、地 温梯度):一定温度才能生成
有机酸。
4. 酸性水进入砂体需要运载流体 压实水及粘土转化脱水 5. 砂体中有流体运载通道 断层、裂缝、储层孔隙 6. 砂体中大规模流体渗流交替 上升流:流体沿渗透性单元向上 或向外侧运移; 下降流:大气水通过渗透性单元向下 运移 热对流:地层中温差存在可引起流体 密度差。 7. 油气早期侵位:烃类聚集抑制了地层水流动 阻断了胶结物来源;烃类在孔隙中形成超压, 阻止压实作用进行
第五章
储in reservoir rocks
孔隙破坏机制 次生孔隙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古岩溶作用与古岩溶储层 成岩储集相与岩石物理相

第五章 储层孔隙结构

第五章 储层孔隙结构

②晶间隙喉道
白云石或方解石晶体间的缝隙。 特点:片状喉道,窄而短。按形 态可分为: 规则型、短喉型、弯曲型、曲折 型、不平直型和宽度不等型。
③孔隙缩小型喉道
孔隙与喉道无明显界限,扩大部分 为孔隙,缩小的狭窄部分为喉道。
④管状喉道 特点:
管状喉道,细而长,断面近圆形。 成因: 溶蚀作用形成。负鲕灰岩内鲕粒 铸模孔的连通通道。
•孔径平均值Rs: RS
Rb
i 1
n
i i
100
Rs:孔径平均值; Ri:第i个孔径分类组的中值; bi:对应于Ri的各类孔隙的 百分比; n:孔径分类组数。
•孔隙分选系数
(3)面孔率
m=Sk/Ss
m:面孔率,显微镜下的可视孔隙度,不包括微孔隙; Sk:薄片观测孔隙总面积; Ss:薄片观测视域总面积。
Pc→R→ VHg

S Hg
VHg V f
SHg:水银饱和度; VHg :岩石孔隙系统中所含水 银的体积; Vf:岩样的外表体积; Φ:岩样的孔隙度。
2、毛细管压力曲线及形态分析
形态控制因素:孔喉分布的歪度、分选性
•歪度 孔喉大小分布的偏度。 偏粗孔喉―粗歪度,偏细孔喉―细歪度。歪度愈粗愈好。 •孔喉分选性
第五章
储层孔隙结构
储层中,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微观研究范畴:储层孔隙结构、孔壁特征、充填物特征 宏观研究范畴: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流体饱和度、敏感性
第一节
储层孔隙和喉道类型
第一节
储层孔隙和喉道类型
储集空间:孔隙、喉道 孔隙:被岩石颗粒包围的较大储集空间。流体的基本储集空间
孔隙 次生 孔隙 裂缝
(1)原生孔隙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孔隙性全文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孔隙性全文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孔隙性
本节内容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 岩石孔隙度概念 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 岩石孔隙度的测定 孔隙度与表征性体积单元 储层岩石的压缩性
第1章2节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孔隙性
四、岩石孔隙度的测定
从定义:
知f 与Vb、Vp、Vs 三个参数有关 →求出其中任意两个,则可算得f。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孔隙性
第1章2节
(4)水银法
原理:将岩样放入汞中,通过排除汞的体积确定岩样 总体积。
(汞是大分子液态金属,为非润湿流体。常温、 压下,汞不能进入岩样孔隙中。)
特点:快速、准确,但对人体有害。
适用对象:没有大的溶孔、溶洞的岩样。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孔隙性
第1章2节
2. 岩石孔隙体积Vp的测定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孔隙性
第1章2节
注意: 流动孔隙度fff与有效孔隙度fe的区别.
fff 不考虑无效孔隙,排除了被孔隙所俘留的液体 所占据的毛管孔隙空间(包括有效孔隙和液膜占 据的空间)。
fff 随地层压力的变化及岩石、流体间物理-化学性
质的变化而变化。fff 是动态参数,在数值上是不
确定的。
第1章2节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孔隙性
第1章2节
(3)饱和煤油法
原理: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进行测量。 步骤:将干岩样抽真空后饱和煤油,称重:
饱和煤油岩样空气中重:w1
饱和煤油岩样煤油中重:w2
则岩样:Vb
w1 w2
ro
式中:ro—煤油密度,g/cm3
适用对象:外表不规则,但不疏松、不垮、不碎的岩样。
第1章2节
3. 埋深对孔隙度的影响
颗粒排列方式:埋深↑→排列紧密→fz↓; 对孔隙的改造:温、压、地下水等→fz 改变。

储层孔隙结构课件

储层孔隙结构课件
开发方案优化
基于孔隙结构模型,优化油田开发方案,提高油 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剩余油散布预测
利用孔隙结构模型模拟油田的剩余油散布,为后 续的油田开发提供指点。
06
CATALOGUE
储层孔隙结构研究展望
多学科交叉研究
地质学
研究储层孔隙结构的形成、演变和散布规律,为储层评价和开发 提供基础数据。
物理学
研究孔隙中流体的流动和传热传质规律,为提高采收率和降低能 耗提供理论支持。
模型建立
基于地质数据、地震数据和测井 数据,利用建模软件建立孔隙结
构模型。
模型验证
将建立的模型与实际油田数据进 行对照,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模型优化
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 调整,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孔隙结构模拟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产能预测
利用孔隙结构模型模拟油田的产能变化,为油田 开发提供决策根据。
孔喉配位数
孔喉配位数是指储层岩石中孔隙 和喉道的相互连接和配置关系。
孔喉配位数的大小对于油气的流 动和储层的渗流能力具有重要影 响,配位数越高,油气的流动和
渗流能力越强。
研究孔喉配位数对于评估储层油 气藏的开发潜力和优化开发方案
具有重要意义。
03
CATALOGUE
储层孔隙结构影响因素
成岩作用
01
沉积构造与孔隙的关系
层理、波痕等沉积构造可形成特定的孔隙类型和格局。
沉积环境与孔隙的关系
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具有不同的孔隙特征。
构造作用
断层作用
断层活动可以改变地层原 有的连续性,形成裂缝或 破碎带,从而影响孔隙结 构。
褶皱作用
地层褶皱可以改变原有孔 隙的散布和形态,形成复 杂的孔隙网络。

油气藏分析之储层岩石孔隙度分析课件

油气藏分析之储层岩石孔隙度分析课件

直接测量法
01
02
03
压汞法
通过测量不同压力下汞的 体积变化,计算孔隙度。
气体吸附法
利用气体在孔隙表面的吸 附特性,通过测量气体吸 附量来计算孔隙度。
光学显微镜法
通过观察岩石切片,利用 光学显微镜测量孔隙大小 和分布。
间接测量法
声波测井法
利用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 传播速度差异,通过测量 声波传播时间来推算孔隙 度。
物理意义
孔隙度是评价储层质量的重要参数, 它决定了油气的储量和流动性。孔隙 度越大,储层的有效空间越大,能够 容纳更多的油气。
影响因素
孔隙度的形成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如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 运动等。不同类型和不同成因的岩石 具有不同的孔隙度特征。
孔隙度与油气藏开发的关系
孔隙度与油气储量
孔隙度是决定油气储量的关键因 素之一,孔隙度越大,油气储量
通常越高。
孔隙度与油气流动
孔隙度直接影响油气的流动能力, 孔隙度越大,油气流动性越好,有 利于提高采收率。
孔隙度与开发方案
在制定油气藏开发方案时,孔隙度 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孔隙 度特征可以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
03
储层岩石孔隙度的测量方法
油气藏分析之储层岩石孔隙度分析课 件
目录
• 引言 • 储层岩石孔隙度基础知识 • 储层岩石孔隙度的测量方法 • 储层岩石孔隙度的分析方法 • 储层岩石孔隙度分析在油气藏开发中的应
用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课程背景
油气藏分析在石油工业中的重要性
油气藏分析是石油工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储层 岩石孔隙度分析作为油气藏分析的重要内容,对于了解油气藏的储层特征、提高油气藏的采收率、优 化油气藏的开发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储层孔隙演化(一) 孔隙破坏机制35页PPT

储层孔隙演化(一) 孔隙破坏机制35页PPT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储层孔隙演化(一) 孔隙破坏机制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储层伤害机理

储层伤害机理

储层伤害机理一、微细孔喉渗流特征引起的流动残液滞留当液相(或气相)中的分子碰撞到固体表面时,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一些分子停留在固体表面上,当体系达到热力学平衡时,固体表面上的液相(或气相)分子的浓度比在液相(或气相)中的浓度大,这种现象称为吸附作用。

通常把固体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

压裂液进入岩心后会由于吸附等作用造成在孔隙介质中的滞留,引起储层伤害。

1滞留机理压裂液中稠化剂分子物质在孔隙介质中的滞留,会改变孔隙结构,降低渗透率,引起储层损害。

大分子物质滞留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吸附滞留、机械捕集和水力滞留,其中最主要的是吸附滞留。

(1)吸附滞留通常认为,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在固体界面上的吸附,是由于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分子与固体表面或邻近表面的化学物质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认为,吸附以下几种方式进行[21]。

(1)静电力吸附若带电荷粘上矿物与电荷相反表面活性剂的离子接触,则它们间的静电作用所引起的吸附起支配作用,即吸附质离子主要是通过静电力吸附于具有相反电荷的,未被反离子占据的固体表面卜,或吸附一于固体表面的反离一子被同电性的吸附质离子所取代。

(2)氢键吸附许多含羟基、酚基、羧基或氨基的体系中,吸附分子或离子与固体表面极性基团之间常常通过氢键而发生吸附。

所谓氢键,是一种山于氢原子结构上的特殊性所能形成的一种特异键型。

因为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在氢原子上有剩余作用力,因而可与另一电负性大的原子形成一种较强的,具有方向性的范式引力。

(3)色散力吸附这是一种由瞬时偶极矩之间相互作用力而形成的吸附。

色散力吸附在任何场合均可发生,可作为其它吸附作用的补充。

(4)疏水力吸附通常,在水介质中某些疏水基团与固体表面上的亲油部位相互作用,以达到逃离水介质的目的。

另外,原来亲水的粘土矿物表面由于某些组分的吸附具有亲油性,也可以与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的非极性部分,通过疏水作用相互联接从而导致固体表面润湿性的转化。

石油工程概论 储集层和盖层PPT课件

石油工程概论 储集层和盖层PPT课件

风化,在表层出现一个风化孔隙带,使孔、渗
增加,便成为油气储集层。
储集空间
主要是风化孔隙、裂隙,以及构造裂缝,
多发育在不整合带及古地形突起上,构造条件
可使裂隙形成有一定方向性和连通性的裂隙密
集带。
第55页/共76页
三、泥质岩储集层 •比较致密性脆的泥质岩产生较密集的裂缝; •泥质岩中含有易溶成分如石膏、盐岩等,经地 下水溶蚀形成溶孔、溶洞,成为储集层; •泥质岩能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储层,主要是次生 作用(风化、溶蚀、构造)形成孔、缝、洞系统的 结果; •岩性致密,形成条件较复杂,物性变化大;
原生孔隙
粒间孔隙
第26页/共76页
粒内孔隙
第27页/共76页
填隙物内孔隙
第28页/共76页
裂缝(隙)孔隙
第29页/共76页
•粒间孔隙,指碎屑颗粒之间未被杂基、 胶结物充填而留下来的孔隙空间,一般有 喉道粗,连通性较好等特点,是砂岩储层 最主要、最普遍的孔隙类型。 •粒内孔隙,碎屑颗粒内部原有的空间部 分所保留下来的孔隙。
5、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岩石的孔隙度和 渗透率之间有一定的 内在联系,但没严格 的函数关系,碎屑岩 储层、孔隙度和渗透 率一般有一定相关关 系。碳酸岩储层、孔 隙度和渗透率一般没 有相关关系。
第21页/共76页
一般地,孔隙度相同时,孔、喉小的比孔 喉大的渗透率低,孔喉形态简单的比复杂的渗 透率高。 从孔隙和喉道的不同配置关系,可使 储层呈现不同的性质,主要有:
第56页/共76页
以上大量储层形成特点说明,形成储层的 岩石类型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孔隙和 渗透性。任何岩类只要在一定的孔隙性和渗透 性,都有可能形成储集层。
因此,储集层的研究,应该多方面进行, 既注意一些已知储集层岩类,也不能完全忽视 一些具有孔隙性和渗透性的未知储集层岩类, 扩大找油、找气领域。

页岩储层孔隙结构与分形特征演化规律

页岩储层孔隙结构与分形特征演化规律

第29卷第4期油气地质与采收率Vol.29,No.42022年7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Jul.2022—————————————收稿日期:2021-08-21。

作者简介:吴伟(1987—),男,四川营山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从事非常规页岩气成藏及富集规律研究。

E-mail :*********************.cn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相富气页岩低阻成因及其对含气性的控制机理”(4207215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储层精细描述与页岩气成藏机理”(2017ZX05035-02)。

文章编号:1009-9603(2022)04-0035-11DOI :10.13673/37-1359/te.202108062页岩储层孔隙结构与分形特征演化规律吴伟1,梁志凯2,3,郑马嘉4,姜振学2,3,郭婕2,3,薛子鑫2,3,王孟2,3(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49;4.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51)摘要:为了研究页岩储层演化对其分形维数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成熟度陆相页岩、松辽盆地沙河子组高成熟度陆相页岩、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高—过成熟度海相页岩为例,利用X 射线衍射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氮气吸附实验等手段,结合FHH 与热力学模型,研究不同分形维数的演化特征,利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分析不同演化阶段分形维数的控制因素。

结果表明:低成熟度陆相页岩分形维数较低,高成熟度海相、陆相页岩具有较高的分形维数。

高—过成熟度海相页岩中,较高的孔表面积与孔体积会造成孔隙复杂程度明显增高,但这种关系在低成熟度陆相页岩并不明显,可能是滞留烃造成微孔阻塞或覆盖孔隙表面,使分形维数下降。

储层评价与孔隙结构进展-储层保护PPT共47页

储层评价与孔隙结构进展-储层保护PPT共47页
A 富含碳酸盐类自生矿物的储层,应以酸化为主,配以压裂; B 杂基含量高的,或机械压实影响明显的低渗透储层,以压裂为主, 辅助以酸化。
油气储层评价与保护 16
第七部分 储层损害与储层保护简介
第四节 储层损害评价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室内实验分析方法
普通岩心分析
常规岩心分析: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 X--衍射分析:碳酸盐岩储层,分析粘土矿物的种类和内部结构。 扫描电镜分析:用电镜对原始、污染和保护措施后的岩心进行分析
酸敏 (HF)
性 石灰石(方解石) 白云石 沸
石类(浊沸石
钙沸石
斜钙沸石 片沸石 辉沸石) 钙
长石
各类粘土矿物
化学沉淀 CaF2↓ 非晶质SiO2↓
高PH碱敏性 (PH>12)
流速敏感性
钾长石 钠长石 微晶石英 石 硅酸盐沉淀 硅凝胶体 髓 斜长石 各类粘土矿物 蛋 白石 高岭石 毛发状伊利石 微晶石 分散运移 微粒运移 英 微晶白云母 降解伊利石 微晶长石
结垢
石膏 重晶石 硫铁矿 石灰石 岩 类 共 生 沉 淀CaCO3
赤铁矿 天青石 硬石膏 磁铁 FeCO3 BaSO4 SrSO4

Na2SO4
油气储层评价与保护 11
第七部分 储层损害与储层保护简介
油气储层评价与保护 12
第七部分 储层损害与储层保护简介
油气储层评价与保护 13
第七部分 储层损害与储层保护简介
油气储层评价与保护 8
第七部分 储层损害与储层保护简介
第一节 储层损害机理
储层的敏感性类型:
应力敏感性-开采作业破坏地层的应力场平衡,使储层渗流通道变 窄或产生裂缝,使渗流能力下降或窜流,产生应力敏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孔隙 破坏机制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