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相同时间内,(喷气式客机)通过的距离最远,是第一名。

(自行车)通过的距离最近,是最后一名。

探索二: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比较两名同学运动的快慢。

课件出示实验准备、步骤、记录实验分析:同时出发,运动的时间相同,运动的距离远说明运动得快。

同学甲的行走距离是2米,同学乙的行走距离是2.2米,所以同学乙运动得较快。

实验结论: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相同时间内,行走距离越(远),速度越快。

探索三: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沿直线出发,比较两名同学运动的快慢。

课件出示实验准备、步骤、记录、分析、结论。

研讨: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运动的快慢。

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

拓展延伸拓展一:做“追及跑”游戏拓展二:说说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速度科学词汇:速度播放视频《速度》,讲解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如某人骑自行车10秒钟运动的距离为80米,则他的速度为8米/秒。

由距离除以时间所得,即运动距离80米除以所用时间10秒后所得数值。

常用单位为米/秒或千米/时。

三、课堂练习完成同步练习题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们通常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五、板书设计拓宽领域探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建立知识体系。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提问1:你们怎么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提问2:比较这6种动物百米赛跑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我发现:六种动物都奔跑100米(相同距离),运动得快的所需时间短,运动得慢的所需时间长很快,第二场比赛也即将开始了。

这一场比赛有两位非常有趣的运动员——兔子和乌龟。

2、新龟兔赛跑在上一回动物王国的运动会上,兔子因为骄傲自满在比赛中睡着了,结果,乌龟赢得了比赛。

兔子非常不服气。

兔子对乌龟说:“我今天一定要夺回我的第一名!你敢不敢跟我赛跑?”乌龟说:“好啊”二、探究1:在两条相同跑道上,比较运动的快慢假如将龟兔赛跑搬到实验室进行模拟。

教师提问:在两条一样长的跑道上,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1、模拟龟兔赛跑假如用两个相似的乒乓球分别用红球代表兔子,用黄球代表乌龟。

我们如何来模拟它们的运动?(提示:上节课学习斜面上的运动时,我们如何让小球动起来)学生:通过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学生:因为它们都跑了100米,用的时间不同。

跑得快,用时短,跑得慢,用时长。

(学生齐读结论)学生:我们可以用不同高度的支架,模拟运动,用高的支架模拟跑得快的兔子的运动,用低支架模拟跑得慢的乌龟的运动。

学生:1、相同长度的跑道二、12分钟通过阅读,展现重点,也吸引学生的注意。

故事引入,联系上下文,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丰富课堂。

联系上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尝试思考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公平性,从而形成科学实验的思维——科学实验设计应当遵循控制《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记录单一、比一比:将动物按照运动的快慢排名次给动物按照从快到慢排名次:。

我的发现:六种动物都奔跑米(距离),运动得快的所需时间,运动得慢的所需时间。

二、探究1:在两条相同跑道上,比较运动的快慢记录表1:在两条相同跑道上,比较运动的快慢不同物体运动快慢兔子(红球)乌龟(黄球)我的发现:在两条相同长度的跑道上,运动相同的距离,同时开始运动,先到终点的,运动所需,运动得;后到终点的,运动所需,运动得。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科版
-难点二:对于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学生可能感到困惑。教师可以设计图表或使用比较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数据转化为速度的概念,并进行比较。
-难点三: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因为测量不准确而得到错误的数据。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如何减少误差,例如确保小车从同一点开始,避免在测量时移动尺子等。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为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第一课。本节课主要内容包含:1.了解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2.理解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物体的运动距离可以不同;3.通过实验,观察并记录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快慢;4.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尺子)进行测量和比较;5.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概念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速度的含义。在实践活动环节,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对于如何准确测量距离和计算速度感到困惑,这表明我们在教学难点上还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这样的导入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然而,我也意识到在理论介绍部分,可能需要更加简化和形象化地解释速度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
1.针对教学难点,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克服理解障碍;
2.在实验操作前,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操作;
3.在小组讨论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4.教学中更加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难点四:将速度概念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如设计一场小车比赛,让学生根据速度选择小车和跑道,从而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6课,主要围绕着物体运动的快慢展开。

通过三个探索活动和两个拓展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于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和技巧。

在第5课,学生已经研究了如何使用秒表和如何分工合作,为本课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研究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距离来判断运动的快慢,距离长则运动快,距离短则运动慢。

2.了解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科学探究目标:1.研究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研究使用软尺测量距离和秒表测量时间的技巧。

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已有的关于物体运动快慢的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探索:1.告知相同时间内不同交通工具通过的具体距离,比较快慢。

2.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快慢。

3.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比较快慢。

研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时,比较运动的距离,距离长的运动快,距离短的运动慢”的方法。

拓展:1.进行“追及跑”游戏,应用本课研究结果。

2.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引导学生掌握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总结: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总结本课研究的重点和方法,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同时,鼓励学生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本文是一篇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进行一项比较运动快慢的活动。

文章中存在一些格式错误,需要进行修正。

同时,也有一些段落表述不够清晰,需要进行小幅度的改写。

活动三运用方法: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比快慢1.呈现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的图片。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时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时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时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课时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一部分,主要介绍如何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快慢。

通过比较运动的距离,学生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使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并培养学生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运动相同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表示运动快,距离短表示运动慢。

2. 科学探究目标:学生能够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够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3. 科学态度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培养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能够感受用秒表计时、软尺测量距离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并认识到科学工具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运动相同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b. 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2. 教学难点:学生在测量距离和时间时的准确性和技巧。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物体的运动及测量工具的使用,对于距离和时间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基础。

但是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如何用软尺测量距离和用秒表测量时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操作指导。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实验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简单直观的示例和图示,向学生介绍运动相同时间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2. 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软尺和秒表进行测量,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课件或教学板书。

b. 实验所需的软尺、秒表、物体等。

c. 相关实验记录表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a. 学生需要准备好笔和笔记本,以记录实验结果和思考。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材简析】前一课观察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活动,学生发现了物体在斜面上会静止、滑动或滚动,也会留意到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

本课和下一课就引导学生研究运动快慢的问题。

在整个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关于物体运动中“速度”概念的学习,本单元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但从整体的大单元角度审视,本单元是围绕“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这一个核心概念进行编排的。

所以不是要引导学生去深挖速度的概念,而是要把握好“初步经历”的度。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经历和体验中进行推理论证和模型建构,从而提升科学素养。

在教材编排中,《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是《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的铺垫课,从课堂结构来说是相同的,在前一课中获得方法,然后在后一课中用同样的方法,获得认知和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转变过程。

所以,本堂课让学生获得方法(探究的方法、实用工具的方法、数据的处理)将是重点。

因此,在贯穿本课的三个探索活动中,虽然指向都是“运动相同距离,所用时间短,运动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从激活经验---运动会的快慢比较,到自己制定比赛规则,最后通过秒表计时来比较快慢,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快慢”有很充分的生活体验,比如在运动场上跑步,乘坐交通工具。

但是三年级学生的主要思维是具象思维,对于快慢的直观经验就是:看到路上一辆车超过另一辆车,就知道谁快谁慢;看到同时起步的同学奔跑,谁先到达终点,谁就快。

学生的认知反应的是客观实际,但是少了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影响物体快慢的因素是哪些?如何用数据来描述运动的快慢。

本课需要我们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指导学生思考更全面、表述更严谨。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科学思维]以运动会等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建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模型,解释现象和数据;基于获得的方法和数据,运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的思维,建立数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材简析】本课和第5课主要指向核心概念“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内涵下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两节课都是初步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但比较快慢的方法不同,这节课的方法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区分快慢。

本课的探索活动主要有3个:①交通工具运动快慢比较;②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运动的快慢;③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比较运动的快慢。

这3个活动都是在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在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上是层层递进的:第1个活动不需要测量时间和距离,只通过不同交通工具运动快慢排序,让学生直观的知道相同时间内比较距离的判断速度快慢的方法;第2个活动,则指向具体的操作,其中需要借助软尺测量距离;第3个活动,不仅需要软尺测量距离,还需要通过秒表来计时。

拓展活动由“追及跑”游戏和“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两部分组成。

这两部分内容不仅是速度的应用,同时还承担着激发起学生运动速度比较的热情,还引出“速度”这个科学词汇。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在日常一些游戏活动中会涉及到你追我赶的速度比较,另外对身边一些常见交通工具(如汽车、自行车、动车等)的速度快慢也是有一定感知的。

因此他们对速度的认识绝不是一张白纸,他们甚至能准确判断一些简单的速度比较。

同时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了用相同距离比时间长短的方式比运动的快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会如何使用秒表和软尺。

这些都为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基础。

本节课活动较多,每个活动都各自独立,且都有各自的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按步骤进行实验活动不难,但重要的是各步骤在速度比较中的作用,以及实验后的交流。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短跑比赛视频,分析谁快谁慢,认识到相同时间内可通过运动的距离长短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运动时间相同,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科学思维]能基于实验中数据的测量,运用对比、分析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并通过归纳概括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科学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2、编好后,填写活动手册。

小结: 6 种交通工具都运动 1 个小时(相同时间),运动距离长的运动得快,运动距离短的运动得慢。

二、实验1:从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运动的快慢1、讨论①在不用秒表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时间相同?②怎么知道两名同学的运动距离?【提示】听口令“开始”“停止”计时,用软尺测距离。

2、软尺的使用①开始时脚尖对着零刻度线②行走时贴着软尺走直线③运动停止后看脚尖所对应的刻度线3、成员分工每组4位成员:2位比赛者,1位发令员,1位记录员。

4、行走动作要求脚跟接脚尖5、游戏规则①两名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②听到第2 次口令时停止走动③用软尺分别测量他们的运动距离,记录下来④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6、温馨提示①两名同学在两条摆放方向不同的软尺旁用相同方式行走②比赛者开始时脚尖对着零刻度线,行走时贴着软尺走直线,运动停止后看脚尖所对应的刻度线7、记录两名同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进行比较编号排序,讨论运动的快慢填写活动手册讨论小组分工按照游戏规则和要求做游戏填写记录表让学生明白即使从不同地点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

6、猎豹能捕到羚羊是因为猎豹的速度比羚羊快。

六、拓展提高1、“追及跑”游戏(1)两名同学一前一后站在跑道上,听口令起跑和停止。

其余同学测量并记录运动距离,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2)结果会出现几种情况?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比较,判断运动快慢?【提示】游戏结果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后面的同学追上了前面的同学,运动时间相同,追的同学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快。

二是后面的同学追不上前面的同学,需要测量两名同学的运动距离来比较快慢。

2、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例如:喷气式客机 1 小时飞行900 千米,汽车 1 小时行驶120 千米,喷气式客机比汽车运动得快、运动速度大。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重点,强调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物体运动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物体运动的概念的掌握情况,为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书籍等查阅相关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合作交流能力。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计时器测量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距离,观察并记录数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强调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六、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习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科书通过简单的实验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科学概念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发现和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讨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发现和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操作,从而发现和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计时器、测量尺、小车、障碍物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小车,以及测量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如何比较的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装置,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是比较不同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实验步骤包括:1)将小车放在起点,按下计时器,让小车通过障碍物,到达终点;2)记录小车通过障碍物的时间;3)重复步骤1和2,分别测量其他物体的运动时间;4)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从而得出结论。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掌握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经历合作实验,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教学准备】软尺,秒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怎样比较吗?2.教师出示课件,提问学生: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呢?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过程。

(2)学生参照课本P15~16,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设计实验过程。

一是实验中选取什么运动较为合适?二是怎样测量和比较实验数据?2.实验中,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提问学生: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呢?(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现象。

(2)学生相互交流并汇报。

(3)教师总结: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只需要比较这段时间内物体行进的距离即可。

2.要比较交通工具的运动快慢,需要怎么做?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资料阅读1:教师课件展示“追及跑”游戏,指名学生比较游戏中不同学生运动的快慢,分享比较的方法。

资料阅读2:1.教师课件展示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物体,指名学生比较这些物体运动的快慢。

2.学生观察课件,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3.教师总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物体运动的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距离除以物体运动的时间【板书设计】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相同的时间→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比较测得的距离→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距离÷时间【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为切入点,提问学生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是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实验和活动能够积极参与。

但学生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发现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和体验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

2.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发现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小车、计时器、标志物等。

2.教学课件: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并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然后,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小车、计时器和标志物等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互相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是什么?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并强调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科书通过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实验兴趣浓厚。

但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此外,学生对于运动快慢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材料:小车、计时器、测量尺等。

2.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科书上的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情况,从而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加深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察和比较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运动情况。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优质课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优质课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节优质课,主要内容是《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于物体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缺乏系统的比较方法。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进行运动的比较,但是缺乏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支持。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运用比较方法,得出准确的结论。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并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不同速度运动的物体,如小车、球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记录和绘图。

3.实验材料:准备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计时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比较过物体运动的快慢?比较的方法是什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不同速度运动的物体,如小车、球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物体运动的快慢。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和表达物体运动的快慢。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距离。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在相同时间内进行不同运动的快慢对比,培养学生对时间和速度的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和比较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快慢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时间和速度的认识。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好运动计时器、跑步机、自行车、计时器等工具,准备好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报告模板。

2. 学生准备:学生要带好笔记本、铅笔和尺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快和慢的概念,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运动的速度。

2. 实验设计: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不同运动进行测量,计时并记录数据。

3. 实验操作:让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计时、测量数据,并用图表展示结果。

4. 结果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运动在相同时间内的快慢。

5. 实验总结: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六、课后拓展1. 练习题:让学生解决一些相关练习题,巩固和深化知识。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田径比赛,通过观察比赛结果进行快慢的比较。

七、教学效果评估1. 考试:通过小测验考察学生对快慢概念和时间速度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分:对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对时间和速度的概念进行实际测量和比较的一次尝试,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快慢概念的理解,还培养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六节,主要内容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让学生了解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可以比较的,也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比较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并能够用数字表示出来。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运动速度。

2.能够比较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速度。

3.能够用数字表示出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速度。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比较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并能够用数字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运动速度,并能够用数字表示出来。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比较,但是在运动速度的概念上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实际的比较来让学生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2.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体,并问哪些物体在运动中。

3.让学生说出他们最近看到的快速运动的物体。

4.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在运动中有什么不同。

(二)讲解速度的内容1.老师向学生展示两个不同的球,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蓝色的球,并问哪个球在运动速度上更快。

2.解释运动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让学生理解运动速度的概念。

3.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两个物体,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并记录下比较结果。

4.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速度一样,它们会走多远。

5.老师向学生展示两个数字,一个是3米/秒,一个是5米/秒,并问哪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更快。

(三)实践1.老师让学生再次分组,每组选出两个物体,用尺子和秒表测量它们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然后计算出它们的运动速度。

2.老师让学生交换数据,看哪个组比较准确。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人在走路时速度很慢,但是持续走很长时间,那么他走的距离会比一个人速度很快但是只走了很短时间的人走的距离更远吗?(四)总结1.老师让学生回答一下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如何比较的。

教科书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他们来说,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是一种比较直观和易懂的学习方式。

他们在生活中也已经有了一些关于运动快慢的直观感受,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运动快慢比较方法的认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是比较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是比较的。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2.实例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运动快慢的比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对运动快慢比较方法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如小车、尺子等),实例图片,PPT等。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如小车、尺子等),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例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物体是如何运动的?它们运动的快慢一样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运动快慢的比较产生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主题:“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操练(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一:让学生用小车在尺子上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小车在不同距离上的运动时间。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案序号:课题: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年班:教学目标:1.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2.了解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3.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4.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5.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教学难点: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观看猎豹追击羚羊视频资料。

二、探究新知聚焦:比较不同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我们知道,在相同距离内,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

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这样比较它们的快慢?可以分别测出两个物体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比如上图中的羚羊和猎豹,在相同时间内,只有羚羊跑得足够远,才能避免被猎豹捕杀。

运动的距离不同:猎豹在追捕启动前,肯定和羚羊有一段距离。

运动的时间相同:羚羊很机敏,会随着猎豹追捕的启动而立刻逃跑,直至被捕激发兴趣,感受新知。

聚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到。

探索:按照运动的快慢,将下面6种交通工具排序。

(活动手册)我们发现:6种交通工具都运动1小时(相同时间),运动距离长,运动的快。

根据课文图表中交通工具运动的快慢,将其编号和通过的距离排列名次。

①喷气式客机(900千米)②汽车(120千米)③快艇(100千米)④轮船(45千米)⑤自行车(15千米)⑥高速列车(300千米)名次记录表:相同时间内(1小时内),喷气式客机通过的距离最远,是第一名。

自行车通过的距离最近,是最后一名。

按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名:喷气式客机→高速列车→汽车→快艇→轮船→自行车。

小学科学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小学科学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小学科学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教案:小学科学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时间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2. 掌握通过观察提取信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3.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运动快慢的概念及提取信息的方法;2. 通过实际操作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不同物体(如小球、木块、书等)、计时器、纸板、绳子等;2.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才能准确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呢?”2. 提出问题(5分钟)提问:“同样的时间内,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什么规律?”让学生进行猜测并列举出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原因。

3. 实验观察(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些木块、小球等不同物体。

要求学生利用计时器来测量不同物体运动所需的时间,并记录结果。

学生每组完成一次实验后,将结果整理在纸板上。

4. 分享结果(15分钟)请学生将实验结果整理好的纸板带到教室前,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由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各组的观察结果,总结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并引导学生归纳规律。

5.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到的知识,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和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

6. 练习与拓展(20分钟)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以复习和巩固学生对运动快慢比较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更多与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相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

7. 课堂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物体运动快慢的观察和理解。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好奇心。

8. 课堂延伸(10分钟)给学生介绍一些与物体运动快慢相关的实际应用场景,如运动员比赛、动物奔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6课,继续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聚焦板块,回顾了第5课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提出本节课的重点——在相同时间内,根据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探索板块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告知相同运动时间里不同交通工具通过的具体距离,比较快慢;第二个活动是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快慢;第三个活动是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比较快慢。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时间,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得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已有的经验——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软尺测距离,进一步到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秒表计时、软尺测距离。研讨板块,“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时,比较运动的距离,距离长的运动快,距离短的运动慢”。拓展板块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追及跑”游戏,是对本课研究结果的应用;第二个活动是“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旨在让学生知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
指导学生如何读取软尺的刻度。
(2)小组四人分工合作:比赛者(2人)、发令员、记录员。
设计意图:将软尺铺在地上或者在地面上画好刻度,一是方便学生走直线,二是便于测量距离。
4. 小组进行比快慢的活动。
5.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6. 小结:即使从不同起点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
设计意图:在活动进行前,教师通过追问几个关键的问题对活动进行详细指导,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当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时,可以通过同时出发和停止来保证时间相同,并且可以用软尺测量距离。这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同时也是为下一个活动做铺垫。
3. 教师利用课件补充要求。
(1)活动开始前,脚尖和0刻度线齐平;行走时,(贴着软尺)走直线;停止后,看脚尖所对应的刻度线。
3.全班交流排序结果和排序方法。
4. 小结:六种交通工具都运动1个小时(相同时间),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运动距离来比较交通工具运动的快慢。运动距离长的运动快,运动距离短的运动慢。(板书:相同时间,比距离: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设计意图:用图表直观地呈现六种交通工具在1个小时内通过的距离长短,调动学生原有经验,总结“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长,运动快”,为后面两个探索活动做准备。
活动三 运用方法: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比快慢
1.呈现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的图片。提问:如果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沿着直线行走,但不同时出发,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2. 通过追问“怎样保证两名同学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明确:可以利用秒表计时来保证两位同学运动时间相同。
设计意图:和活动二相比,从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运用“相同时间比距离”来比快慢的方法时,还需要讨论如何控制两名同学运动时间相同——用秒表。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
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难点:能够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软尺、秒表、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提前准备:为探索活动2和3的开展寻找合适的活动场地,并且提前在地面上固定好软尺或画好刻度。
2. 引入新课。
提问:如果六种交通工具运动了相同的时间,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板书: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二、探索
活动一 激活经验:相同时间,比距离判断快慢
1. 呈现六种交通工具在1个小时内通过距离的图表,请学生观察图表,将交通工具按从快到慢排列名次。
2. 学生将六种交通工具快慢的顺序记录在自己的学生活动手册上。
一、聚焦
1. 温习旧知。
呈现一张记录了六种交通工具通过100千米所用时长的表格。提问:你们能找到最快和最慢的交通工具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小结:在相同距离内,通过比较不同物体所用的时间,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得出:时间短的运动得快,时间长的运动得慢。
设计意图:比较六种交通工具通过100千米所用时间,找出其中最快和最慢的交通工具,复习了“相同距离比时间”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也继续引出了本课所要研究的主题。
活动二 运用方法:不同起点,同时出发比快慢
1. 提问:有两名同学想比一比,在相同时间内谁运动快、谁运动慢。如果他们用脚后跟接前脚尖的方式(呈现“比快慢的行走方式”的视频),像这样(呈现两名同学从不同地点出发的图片)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你能比较出两名同学运动的快慢吗?
2. 通过追问“如何保证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么知道两名同学的运动距离?”明确:在不用秒表计时的情况下,可以让两名同学听指令,同时开始和同时停止来保证运动的时间相同;可以用软尺测量距离。在相同时间内,通过比较距离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2. 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科学探究目标
1. 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 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科学态度目标
1. 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运动的快慢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能准确说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在第5课,学生学习了“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也学习了如何使用秒表、如何分工合作等,为本课“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的活动做好铺垫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