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
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
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莫倩云1摘要:东亚8个经济体只用了三十年就完成了工业化,这期间他们经济的高速增长,让世界感到大惑不解,被称为东亚奇迹。
这个奇迹依托的是亚洲人高储蓄和努力工作的价值观,及良好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对基础教育的高投入、出口导向战略、低通货膨胀率、合理的政府干预等。
东亚奇迹的本质则是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源的大量投入。
如果不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不改善经济发展的质量,这样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而给人民提供自由的空间,有助于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东亚奇迹亚洲价值观要素增长模型一、东亚经济增长的奇迹欧洲国家用了近百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拉丁美洲也历经了二战前后90多年缓慢的工业化。
当东亚国家只用了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短短三十年时间就完成了社会的工业化和人的工业化。
这三十年间,香港、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台湾及泰国这8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5.5%,比东亚其他国家快2倍,比拉丁美洲快3倍。
2这些东亚经济体的迅猛增长震惊了世界,被称为东亚奇迹。
他们的起点曾经很低。
1960年,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人均GDP 水平分别为7093美元、1110美元、2203美元、3022美元和1012美元,分别相当于当时美国人均GDP水平的50.2%、7.9%、15.6%、21.4%和7.2%。
三十年后,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踏入了中等发达经济体的行列。
到2004年,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人均GDP水平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分别达到39195美元、12743美元、23636美元、27597美元和13609美元,分别相当于美国人均GDP水平的106.5%、34.6%、64.2%、75.0%和37.0%3。
他们占世界出口的份额由1965年的9%增加到了1990年的21%。
这一奇迹引发西方发达社会的广泛关注,各派学者围绕亚洲社会和西方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文化架构对经济的影响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东亚奇迹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以日韩为例
政府公开宣布, 凡是在政策设定的战略性产业 投入 东亚经验表明, 政府在经济增长中 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由 自 到整个社会, 如果盈利水平受到重大影响时, 政府将削减或免收 放任并非最优。 在起飞阶段, 运用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 巨资的企业, 对
或者部分乃至完全免除其贷 经济 进行积 极干预, 代替一部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是十分必 这些企业在国家银行贷款的利息, 要的。 在转型和成熟阶段, 政府在处理外部性和进行公共投资 款偿还债务。 在政府这种强有力的支持下, 企业的扩张计 划迅 在短时期内形成了 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世界规模的大型 以便 保证市场的 有效运转充分 发挥资源酉置功能也是十分关键 速膨胀, 己
人 民大学国 民经济管理系博士生 , 研究方向 : 国民经济 管理 。
二战后东亚国 家长达3 年的 0 经济高速增长, 一直被誉为世 机械、 石化、 汽车等现代产业。 若坐等市场经济自 发的调节, 这
界经济发展史中的 奇迹。日 本因此一 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 些产 业势必难以 迅速发展, 在国际 上抢占 有利的 竞争地位, 此 因
高的 储蓄和投资 率是日 韩实现高 、 速增长的 重要经验。而日 韩 、 长的内在条件, 这是值得分析研究并加以借 鉴的。 世界银行报告所总结的东亚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在保持宏 产业政策的一 个显著特 点就是通过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的 低息 观经济 基本稳定的同 通过有效的 时, 政府对经济不同 程度的干 贷款来扶持产业的发展。 再以韩国为例, 韩国政府积极鼓励和 持大型产业集团的 发展, 在金融方面主要予以以下几个方面 预, 使经济增长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基于这种增长 模式, 扶 具 备了 导致东亚奇迹产生的主要因素,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的支持: 如: 一是为其提供负实际利率的贷款, 银行的 贷款利率实际 快速积累的战略,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政府干 预和产业政策等。 低于资金的机会成本。二是将投入战略性产业的投资风险分摊
公共经济学
3.市场经济说 东亚经济采用的是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市场经 济,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通过市场的竞 争可以提高生产的积极性和效率,促进经济发 展。 实际上东亚经济对经济并不是发挥市场作用 那么简单。日本通产省扶持产业发展,其他国 家和地区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也比较深。
4.外向经济说
出口导向对这些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1)出口导向,产品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要想 站稳脚跟,企业就必须不断改进技术和管理。 (2)出口导向可以使企业与国际接触,这样有利于吸收 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出口导向可以获得大量外汇,进口外国的技术和设 备就会更加便宜。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分享人:刘杰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一、东亚奇迹简介 二、现有理论解释 三、基础经济理论补充 四、新理论提出 五、结论
一、东亚奇迹简介
二战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实行赶超战略, 但真正赶上或者接近发达国家的只有日本和“ 亚洲四小龙”,这几个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发展 被称为“东亚奇迹”。 日本在1987年人均收入赶上美国,新加坡 在1996年人均收入赶上美国,香港地区的人均 收入在90年代大约为美国的80%-90%,台湾地区 在90年代中期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将近50%,韩 国达到大约40%。
①减少负外部性 ②企业有竞争力利 润多
剩余提高
要素禀赋A 资本回报率最高 积累倾向大
要素禀赋B
资本积累增加,就是r减小
3.比较优势发展的条件
(1)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以企业家的角度来看,他们不关心是否以比较优势 来发展,而是关心企业的利润,利润又取决于产品的价 格和要素的价格,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 价格体系,也即建立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 (2)我国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金融结构的扭曲。这样就造成中小企业得不到 资金支持,就业机会不足,发展的产业资金过度密集。 第二,资源价格继续扭曲。资源税费低,不到资源价格 的1.8%,价格与国际接轨,而税费没有改变,大量利润 空间。民营加入,贪污行为。
对东亚经济奇迹的再思考
对东亚经济奇迹的再思考官僚自治与政府作用(千金难买牛回头我不需再犹豫)早期支持行业政策的观点认为,由于存在以推动长期经济发展为已任、不受政治压力和公司压力影响的官僚机构,行业政策的实施通常是有效的。
然而事实上,只有少数国家能有效地建立和运用这类理想化的官僚机构。
更多的情况下,将技术官僚与外界压力彻底隔绝是十分困难的。
这一点在90年代表现得更为明显。
随着民主力量在东亚地区的蓬勃发展,很多腐败内幕被揭露出来,官僚机构和官员们对自身政绩的关注远远大于对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考虑。
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期间和之后,各国政府部门在强大利益集团所施加的压力面前表现得都是那么的脆弱无力。
另一方面,亚洲国家政府在吸引和留住高级人才方面远不如私有部门。
只有新加坡这一个国家将"高薪养廉、精英治国"的行政机构组织方针坚持了下来,但付出了可观的代价。
(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很清楚,时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60、70年代使用的法则已不再适用于今天了。
1996年到1998年韩国决策层出现混乱、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关系紧张、管理部门的改革意图遭到各方压力等等情况显示了政治环境正处于剧烈变化之中,官僚自治制度已不再合宜。
在日本,审批委员会在战后初期的几十年中起到了很好的双向媒介作用;进入80、90年代以后,这种调停机构主观上的调节能力远不如前、客观上也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公务机构对微观经济事务的管理失误的现象也常有发生。
东南亚地区国家的政治局势也表明,技术官僚政治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
公共管理的本质与法律体系的完善十年前,公共管理问题还没有为东亚各国所关注。
当时的东亚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正朝着民主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这些被认为是随着市场经济在经济生活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的自然结果。
这两大发展趋势使得整个九十年代人们都关注着各个层面上的公共管理问题。
互联网迅猛发展、国际非政府组织更加自觉地参与国际事务、民主政治原则更加深入人心等等,使得各国更加有必要实行良好的公共管理。
【最新推荐】东亚读后感-word范文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东亚读后感篇一:《东亚三国志》读后感《东亚三国志》读后感最近几年,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乃是国内的比较文化研究界,仿佛一夜之间便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热闹态势——不但大量专业论文纷纷出炉,百花齐放;而且诸多比较文化研究所在各大高校遍地开花,枝繁叶茂。
让人一下子便体悟到何谓“国际化”之于“文化研究”的巨大渗透力与影响力。
然而,作为普通阅读者,细观这些并非没有含金量的文化比较专论,大多都缺乏趣味性,不免令人望而生畏,可望而不可即。
也许,在生产比较文化“产品”的作者群体中,金文学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兵”,但就是这个专攻中、日、韩三国文化研究的学者,使普通读者也走近了比较文化研究。
金文学何许人也?名字听起来,倒颇有几分朝鲜族风味,而他本人,也确实是出生在中国大陆的朝鲜族第三代,儿时起便以汉语、朝鲜语为双料母语。
经过四年的日本文学专业深造后,又一路东渡至日本,修成博士。
这样一个任教于日本高校,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及人类文化学为专攻方向的朝鲜族中国人,绕过了学界流行已久的中世纪欧洲与唐宋文明的学理性比照,抛开了对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明清诗学的不休纠结,一路直杀回“老家”,写出了他学术生涯中的第十一本比较文化研究专著《东亚三国志:中、日、韩文化比较体验记》(中信出版社XX年1月版)。
做比较文化,一如写长篇小说,最忌闭门造车。
而金文学的“特殊身份”,加上他四十几年之中于三国间不断奔走迁移的感性生活经验,以及京都大学、广岛大学的两度博士求学历程铸就的理性分析研究能力,使得这本《东亚三国志》以近五十个主题,涵盖了中、日、韩三国从文化、历史到生活,甚至性爱观等几大类内容的比较解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韩国年轻人为什么能领导化妆着装时尚?为什么日本人会给世人留下吝啬冷漠的印象?三国民众在面对卡拉ok这一大众娱乐时,表现出怎样不同的性情与姿态?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刻,三国之人有怎样大相径庭的反应?翻开《东亚三国志》,似乎每一篇随笔的题目中便隐藏着一个言简意赅的答案,比如《化妆美的差异》《“aa制”文化赞否论》《玩儿文化的力学》《生的美学、死的美学》等等。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一、并不存在单一的“东亚模式”理论界对“东亚模式”的讨论已有一段时刻。
最初的分歧来自对日本以及后来的亚洲“四小龙”快速增长缘故的分析。
它们连续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是史无前例的。
大多数持正统观点的经济学家强调市场力量的基础作用,也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形不同,它们的政府(要紧是日、韩等国政府)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1993年世界银行推出名为《东亚奇迹》的报告,将这两种观点进行调和,认为日本、“四小龙”及印尼、马来西亚、泰国8个国家和地区在1965年~1990年间的快速增长,是政府政策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确信了日、韩和台湾地区实行的有选择干预措施起到了促进增长的作用。
这一研究引起了对所谓“东亚模式”的更多讨论。
比如,保罗。
克鲁格曼1994年撰文指出“东亚奇迹是被夸大的神话”,他认为除日本外,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要紧依靠的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而不是提高要素生产率,与当年苏联的高速增长性质相同;相伴投入增加速度的下降,它们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最终会降下来。
1997年以来,青木昌彦等人则提出系统的“市场增强论”,从克服“和谐失败”的角度对东亚政府的经济作用进行了新的阐释。
1997年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进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也可认为是这一讨论的连续。
该报告指出:“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经济和社会的可连续进展是不可能的”,同时认为政府的核心使命,是完成如此五项差不多任务:建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性的经济环境,包括坚持宏观经济的稳固;投资于差不多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保持承担力差的社会阶层;爱护环境。
这一报告认为,对进展中国家而言,并不是“最小的政府确实是最好的政府”。
事实上,东亚国家的进展模式是不尽一致的,不仅这些国家的自然条件有差异,政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比如,香港和新加坡均为都市,与起初“二元经济”特点十分明显的韩国、中国台湾及印、马、泰这三个东南亚国家的初始条件差别专门大;日本更是早在1885年~1919年间已实现过较快的经济增长。
【精品】东亚奇迹启示中国复兴
【关键字】精品东亚奇迹启示中国复兴大中小默认作者: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东方视点2014-03-13 星期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与我们人均资源状况、文化背景相近的东亚成功现代化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启示。
世界银行《东亚复兴》的报告指出,“从1950年以来,超过100万居民的国家和地区中,只有中国香港、韩国、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从低收入国家或地区提升到高收入行列。
”即除了沙特阿拉伯这个特殊的产油国之外,二战后实现了从低收入直接跨越进高收入的就只是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香港这亚洲四小龙。
世界银行2008年出版的“增长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在战后25年或更长时期内实现了平均7%或更高增长速度的所有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有13个,其中除了马耳他这个不足50万人口的欧洲地中海旅游岛也刚达到高收入门槛外,只有东亚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香港成长为真正的高收入经济体。
从这个被称为战后奇迹的东亚模式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的一些共同特点:第一,都是实行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新加坡高度依赖与外部资源的交换,中国香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体。
这样有了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从而就具备了追赶经济的必要条件。
第二,除新加坡、中国香港为城市经济体,无农村土地和农民问题外,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战后均由于各自的特殊条件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土地改革,使土地的分配较为平均,为其后的工业化起飞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与拉美以及亚洲其他很多国家土地被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没有或没有彻底的土地改革相当不同。
第三,虽然这五个经济体均非典型的欧美民主体制模式(日本战后从中等收入进入高收入的期间,是在民主外壳下的自民党55年一党执政体制;韩国在转型期是军政府统治;中国台湾是蒋家父子威权统治;新加坡当时也被认为是典型的民主外壳下的威权统治。
中国香港在1997年之前是英国殖民统治),但均有一个有效率的政府。
东亚经济奇迹与反思
17.3
21.3
11.1
11.8
12.9
占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份额
1965
1980
1990
-
-
-
6.0
13.3
33.9
6.2
7.8
12.4
12.2
21.1
56.3
100
100
100
-
-
-
13.2
44.9
61.5
1.1
3.8
12.0
14.2
48.6
73.5
100
100
100
5. 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
6.创造人力资本
一、东亚经济增长
1、快速而持续的经济增长
2、收入不平等和贫困减少
3.农业的产出和生产率大为提高
1965-1988
东亚 南亚 撒哈拉以南非洲 拉美
农业的产出份额 1965 1988 下降% 44 33 25 41 22 46 43 34 21 16 10 37
农业收入 2.4 3.2 1.9 2.3
-0.77
2.53 0.50 0.26 1.64
3.46 4.00 87
泰国 -0.7(-28) -0.42(-17)
2.19(87) 0.31(13) 0.26(11) 0.87(35)
2.51. 3.82 66
二、东亚模式
(一)对东亚模式的认识 1、对模式本质的认识 • 市场亲善论-国家推动理论-混合政策论-市场
• 国内归纳一
– 政府对经济强有力的干预 – 成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自觉的促进出口政策 – 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发展 – 与文化相关联的高储蓄倾向与高投资率
• 国内归纳二
东亚教育案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以东亚教育案例为背景,结合个人学习体会,谈谈对东亚教育的认识。
一、东亚教育特点1. 强调基础教育东亚国家普遍重视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接受全面、系统的教育,为进入高等教育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2. 注重考试与选拔东亚国家教育体系中,考试与选拔占有重要地位。
从小学到大学,学生需要参加各种考试,如中考、高考等,以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
3. 家庭教育与社会支持东亚国家家庭教育观念浓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较大。
同时,社会对教育也给予高度重视,如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等。
4. 创新与实践东亚国家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开设各类实验、实习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二、东亚教育案例1. 中国教育改革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加强职业教育等。
这些改革措施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 日本教育创新日本在教育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如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终身学习”理念,鼓励社会人士参与教育;开展“教育国际化”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3. 韩国教育发展韩国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韩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大量优秀人才。
三、心得体会1. 借鉴东亚教育优势东亚教育在基础教育、考试选拔、家庭教育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我国可以借鉴这些优势,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2.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东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
我国教育也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家庭教育与社会支持家庭教育与社会支持对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本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
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
文章指出,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
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
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
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
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
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 " 东亚奇迹 "( 世界银行, 1995 年 ) 。
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战略是否还站得住脚,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 " 东亚奇迹 " 的不同解释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
“东亚奇迹”能否持续
“东亚奇迹”能否持续?“东亚奇迹”能否持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陈绍锋2016年04月19日东亚的崛起具有几大标志性的事件。
一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的经济增长率执全球之牛耳,领跑全球其他区域。
二是东亚经济的高成长性有明显的阶梯承接性。
从早期的日本在走出战争废墟后迅速腾飞,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紧随日本之后的“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再到中国、越南。
在每一历史时段,亚洲均出现了领头雁经济体,引领亚洲经济。
三是除北美、欧洲两极外,亚洲地区已然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三极。
该地区不仅拥有全球诸多产业和产品较为便利完整和深度整合的生产链,或者是全球价值链的重要一端,而且是全球贸易至关重要的供给侧要端,此亦是“世界工厂”地位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是世界各大国出于其林林总总的战略利益考量,均更加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世人皆知奥巴马政府出台“亚太再平衡”战略,但实际上其他各大国同样制定和实施了各自的“转向亚洲”战略。
尽管它们的内涵和版本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更加重视亚洲的战略地位及其作用。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试图从军事、经济等方面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中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尽管延伸到其他大洲,但其重心仍在亚洲。
日本多年来一直在亚洲布局、经营亚洲。
考虑到亚洲地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数量,欧洲大国如德国、法国和英国等非常积极主动地大力开拓亚洲市场,力图加强与亚洲国家的经贸联系,为陷入债务危机泥淖的欧洲经济注入强大动力。
同样,为了规避欧洲国家减少对俄罗斯油气进口依赖的企图,莫斯科大力拓展亚洲市场,为实现本国油气资源出口的多元化而竭尽全力。
因此,东亚的崛起是一种客观事实而非言者臆断,但是,过去东亚的崛起存在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地区性大国,特别是中美两国能够和平共处,或者至少能够维持战略性合作(尽管两国在很多议题领域存在分歧和矛盾);二是领头羊经济的高成长性,即东亚地区存在某个引领该地区各经济体的领头羊经济。
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_思路发展
亚洲价值观 宏观经济环境
全要素增长模型
矛盾?
亚洲价值观
宏观经济环境
全要素增长模型
亚洲经济增长的奇迹
单靠大量投入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那么怎样才 能让经济继续增长呢?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资源利用效率、资源配置效率 技术进步、制度进步 人的创造力 自由的空间
亚洲价值观和宏观经济环境 全要素增长模型
东亚奇迹的 教训与反思
论文构思是什么
东亚奇迹是什么
各方观点?
亚洲价值观 宏观经济环境 全要素增长模型
亚洲价值观
• 以家庭作为发展的社会结构基础
• 李光耀先生作为“亚洲最雄辩的发言人”指出,东亚人的 家庭观念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东亚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是本 初的、独立的,而是家庭朋友关系网中的一部分。
• 勤俭节约 高储蓄率
• 吃苦耐劳
宏观经济环境
• • • • • • 低通货膨胀率 较为吅理的财政政策 对教育投入的重视 人口红利 对引入技术持开放、欢迎的态度 适当的政府干预
全要素增长模型
• 全要素增长模型 Y=ALᵅKᵅ
• 控制了要素投入之后,“四小龙”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 同期的拉美国家没有本质差别。 • 兊鲁格曼认为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由于要素投入的大量 增加,依靠的是对资源投入的强大动员能力,而不是像西 方工业化国家那样依靠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对资源的有效利 用。
亚洲经济增长的奇迹
自由的空间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 一、亚洲经济增长的奇迹 二、亚洲价值观和宏观经济环境 三、全要素增长模型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五、自由的空间
《东亚》复习课教学反思(精选多篇)
《东亚》复习课教学反思(精选多篇)第一篇:《东亚》复习课教学反思一、自我评价:这节课是按照原先的思路进行的。
与原先的构想差别不大。
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教法的成功之处:较好地运用演示文稿辅助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情境设置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口动手的实践能力。
存在问题:由于在季风气候成因、特点一目学生讨论思考时间过多。
导致后段时间过紧,有个别反馈习题没有做,只好留作学生课下思考。
学法指导方面:在学生归纳,思维训练给予了较好地指导,使学生思考有依据,讨论有方向,不致于出现较大偏差。
二、问题反思:这节课存在个别失误与不足:1、东亚季风的类型分为冬、夏季风两类,冬季风可分为西北、东北季风,夏季风又可分为东南、西南季风。
回答冬季风时对于具体地点可用西北风或东北风代替,这一点没有讲透。
2、东亚冬季盛行偏北风,但偏北风并不是从冬季开始的,在这方面用词不够严谨。
另外,这节课有意识地加强了学生创造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但仍有待于今后的训练才能深化和提高。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有待于加强培养。
三、教学重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感悟:1、教学方式需进一步改变。
2、教师要少讲,精讲,但讲解一定要到位,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3、让学生处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更能激活他们的思路,更能使他们积极投入。
4、复习课更要加大容量,加大深度和宽度。
5、平时要关心时事,并从地理的角度解释。
6、对于区域地理来说,应该给学生一条清晰的脉络:即位置、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经济。
第二篇:复习课教学反思复习课教学反思不自信也要付出代价新课已经结束,现在的课堂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做卷复习。
每节复习课,我都会针对某些题型讲一些复习技巧,孩子们也很买账,师生一起配合,还算默契。
最后一节课,我又像前两个班那样,讲完技巧后,一起背诵两遍。
感觉孩子们记得差不多了,就会简单的一个自我评价——觉得自己能背下来的举手示意一下。
前几个班都是五分之四举手,这都是在我意料之中的,抽测检查,没发现撒谎的。
亚洲奇迹
东亚奇迹之我见美国着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中分析比较了亚洲包括前述苏联在内的多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奇迹。
Krugman 用经济学家的深刻洞察力和敏锐的观察力透过繁荣的表象指出了神话背后的忧虑,这是一篇在1994年发表的文章,在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结果与Paul Krugman的所谓东亚“四小虎”其实都是“纸老虎”论断在某种程度上吻合,表现了大师的远见。
从50年代开始,亚洲经济逐渐出现迅猛增长势头。
拿新加坡来说,从1966 年到1990 年间,新加坡经济增长显著,年增长8.5%,三倍于美国;人均收入以6.6%的速度增长,几乎每10 年就翻一番。
这个成绩看起来是个经济奇迹。
然而,人们发现这个奇迹是靠流汗得来的,而不是靠灵感:新加坡的增长也是靠动员资源,其程度就连斯大林也会自叹不如。
工作人口的比例从27%飙升到51%。
劳动力的教育水平也骤然提高:在1966 年,一半以上的工人根本没受过什么正式教育,而到1990 年,三分之二的人完成了高中教育。
最重要的是,国家大量投资于物质资本:投资在产出中的比例从11%上升到了超过40%。
再拿日本来说,1973年,日本与美国相比经济规模还很小,也很穷。
人均GDP 只有美国的55%,GDP 最多只有美国的27%。
但是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清楚地预示着一次巨大的变化。
80 年代日本的真实GDP 以年均8.9%的速度迅猛增长,人均产出则以每年7.7%的速度增长。
尽管美国增长的速度以它自己的历史标准来看已经很高,达到了3.9%(人均2.7%)。
究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资本的有效积累培养人力资本。
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从它与其他国家相比的教育优势开始的,而且通过投资于基本教育的具体政策,它保持了这一优势。
60年代这些国家(地区)的基本教育和初等教育水平比其他中低收入国家要高。
亚洲奇迹之谜
《亚洲奇迹之谜》《亚洲奇迹之谜》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于1994年所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克鲁格曼在文章中指出,东南亚缺乏科技含量的发展模式难以持久,并称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是“纸老虎”。
而随后的亚洲金融风暴,也印证了克鲁格曼的语言。
一,文章主要内容文章首先肯定了东方经济体系带来的惊人的经济增长,但质疑这种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文章提到“产出的快速增长,可以利用投入的快速增长来充分说明:扩大就业,提高教育水平,最重要的是大量投资有形资本。
一旦全面考虑这些投入,产出增长是不足为奇,或是换句话说,令人惊讶的是仔细检视苏联的经济增长,这根本不是一个谜。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先以苏联为例进行分析,说“经济扩张是两个增长源头的总和,可能是赘词。
一方面是增加「投入」:就业增加,劳工教育水平提升,有形资本(机器,建筑物,道路等)存量增加。
另一方面是每投入单位的产出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更好的管理或更好的经济政策,但长远来看,主要是由于知识增加。
”而苏联增长是基于投入的快速增长。
最后得到“对共产主义国家增长的经济分析,意味着她们的工业扩张在未来有一些限制;换言之,这意味着天真地以过往的增长率来预测未来,很可能会极度夸大真正的前景。
基于扩大投入的经济增长,而不是每投入单位的产出增长,必然会受限于收益递减。
苏联经济体系根本不可能维持劳动力参与率,平均教育水平,以及最重要的有形资本能一如往年的增加。
可预见共产经济体系的增长将放缓,或许大幅度放缓。
”的结论。
延伸来看,作者发现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与苏联的发展模式“惊人的相似”。
以新加坡为例“从1966至1990年,新加坡经济每年以可观的8.5%增长,三倍于美国;人均收入增长6.6%,大约每十年翻一番。
这成就似乎是经济奇迹。
但奇迹原来是依靠汗水而不是灵感:新加坡增长是通过调动资源,斯大林会感到自豪。
就业人口比例由1994年的27%增至51%。
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急剧升级:在1966年,超过一半的工人没有正规教育,到了1990年,三分之二已完成中学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莫倩云1摘要:东亚8个经济体只用了三十年就完成了工业化,这期间他们经济的高速增长,让世界感到大惑不解,被称为东亚奇迹。
这个奇迹依托的是亚洲人高储蓄和努力工作的价值观,及良好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对基础教育的高投入、出口导向战略、低通货膨胀率、合理的政府干预等。
东亚奇迹的本质则是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源的大量投入。
如果不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不改善经济发展的质量,这样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而给人民提供自由的空间,有助于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东亚奇迹亚洲价值观要素增长模型一、东亚经济增长的奇迹欧洲国家用了近百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拉丁美洲也历经了二战前后90多年缓慢的工业化。
当东亚国家只用了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短短三十年时间就完成了社会的工业化和人的工业化。
这三十年间,香港、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台湾及泰国这8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5.5%,比东亚其他国家快2倍,比拉丁美洲快3倍。
2这些东亚经济体的迅猛增长震惊了世界,被称为东亚奇迹。
他们的起点曾经很低。
1960年,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人均GDP 水平分别为7093美元、1110美元、2203美元、3022美元和1012美元,分别相当于当时美国人均GDP水平的50.2%、7.9%、15.6%、21.4%和7.2%。
三十年后,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踏入了中等发达经济体的行列。
到2004年,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人均GDP水平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分别达到39195美元、12743美元、23636美元、27597美元和13609美元,分别相当于美国人均GDP水平的106.5%、34.6%、64.2%、75.0%和37.0%3。
他们占世界出口的份额由1965年的9%增加到了1990年的21%。
这一奇迹引发西方发达社会的广泛关注,各派学者围绕亚洲社会和西方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文化架构对经济的影响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二、亚洲价值观和宏观经济环境早期的探索者倾向于把东亚的经济飞速增长归因于东西方社会的差异,包括文化方面和宏观经济、政府干预方面,试图找到东亚经济统一的模式,但除了东亚都属于儒家文化圈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之外,政府干预的程度和方式各有千秋,从总体上看,不存在所谓“东亚模式”,但仔细考察,同属儒家文化圈下的东亚各明星确实存在一些相似的地方。
东西方经济行为上的不同容易促使人们从文化基因上找答案。
李光耀先生作为“亚洲最雄辩的发言人”指出,东亚人的家庭观念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东亚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是本初的、独立的,而是家庭朋友关系网中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东亚社会是以家庭作为发展的社会结构基础,然后个人再去努力地工作,节俭地生活。
在治水文明的历史变迁中,家庭、家族、氏族为个人提供了生存之舟,虽然严酷的农耕环境一去不复返,但这套家族本位制却沿袭了下来。
李光耀将家庭这一元素论证为“亚洲价值观”的核心。
由这个传统所带来的高储蓄率和辛勤的工作正好为高速的工业化打好了社会地基。
东亚国家从1960年时白手起家,急需的资本就这样靠东亚人民延迟消费的习惯完成了原始积累,同时通过出口低级工业品获得了第一桶金。
另一方面,努力工作的传统有利于为积累起来的资本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这些劳动力有足够高的素质来满足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对技术工人的要求。
东亚在教育方面的开支和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家相当,但他们高明之处在于他们把大部分的教育经费用于小学和初中教育——这两个学习阶段对于培养技术工人至关重要,而不是把大部分的经费投向大学。
从这个角度讲,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如别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80年代中期的印尼、韩国和泰国他们都把教育预算的80%投到基础教育,而在阿根廷和委内瑞拉投向基础教育的花费只占预算的50%2。
选择出口导向战略是东亚经济起飞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特征。
日本在其高速经济增长阶段,对外贸易占GDP比重一直在20%左右。
相比日本,“四小龙”出口导向特征非常显著。
韩国对外贸易占GDP比重从不到20%上升到60%以上,台湾对外贸易占GDP比重从不到25%上升到80%以上,香港和新加坡则充分发挥国际货运中心和转口贸易优势,对外贸易是其GDP的1-3倍3。
通过压制居民消费来获得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会生产出超出当地社会需求的产品,出口为解决产品过剩问题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出路。
另外,在过去的30年里这8个东亚经济体的通胀率平均只有8%,比起其他发展中国家18%的平均数要低很多。
相对较低的通胀率为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但他们的政府干预程度可谓大相径庭,香港政府奉行完全市场化经济政策,日本、韩国、台湾以特定形式谨慎地干预经济。
例如,为鼓励出口和扶持某些工业而实施的补贴贷款及税优惠刺激政策被广泛应用, 在他们发展的初级阶段,除香港和新加坡以外, 所有的东亚国家都依赖于进口壁垒来保护他们的国内工业。
甚至到了80年代初, 韩国的大多数工业仍被关税及非关税壁垒保护着。
在台湾,直至1980年,其进口40%多的产品仍被征收高达31%的进口关税。
而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在他们发展的早期都有保护自己产品的进口替代制度2。
各个政府虽然以不同程度和方式干预市场,但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低通货膨胀率、较为合理的财政政策、对教育投入的重视、人口红利、对引入技术持开放、欢迎的态度、适当的政府干预等,都为经济起飞提供了沃土。
亚洲价值观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保障经济飞速发展的外在环境,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更好的配置了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源,出口导向战略为压制消费下的过剩产出找到了广阔的产品市场,但这些并不能解释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来源。
所以,下面我们引入索洛增长模型来探究增长的内因。
三、要素增长模型在索洛全要素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扣除资本投入贡献、劳动投入贡献后,剩余部分就是技术进步贡献,即全要素生产率。
在控制了要素投入之后,“四小龙”的非农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同期的OECD国家、拉美国家没有本质差别4。
据此,克鲁格曼认为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由于要素投入的大量增加,依靠的是对资源投入的强大动员能力,而不是像西方工业化国家那样依靠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随着人均资本投入的不断增加,边际资本的产出必然会递减。
而东亚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但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次性的,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固定资产投入趋向于饱和的时候,资本投资也就无力再拉动经济了。
同时,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人口红利也逐渐消失,人口总抚养比面临拐点,像过去那样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将不复存在。
也就是说东亚国家如果不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是必然的。
克鲁格曼用全要素生产函数对东亚经济的检验后得出,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接近美国的,但“四小龙”则没有显著异于零的全要素生产率,也就是没有明显的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东亚经济体的高速增长状况和苏联工业化时期的增长状况惊人地相似。
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经济增长率是美国的3倍。
在剥去体制的外衣后,能看到两者对资源的巨大动员能力,即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投入大量资本和人力从而获得的大量产出。
苏联依靠的是计划经济,东亚依靠的是亚洲价值观。
如果说东亚经济腾飞的核心驱动力是资源的大量投入,亚洲价值观和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就是为经济增长保驾护航。
亚洲价值观促使人们维持高储蓄率和辛勤的工作,这正好提供了快速增长所需的资本和劳动力。
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使得资本和劳动力能够充分结合,保证投入能获得相应的产出,国内过剩的供给能够输出到国外市场。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化社会,依靠动员全社会的资源来实现短时期的转变,不失为一种追赶西方国家的方法。
但是要想突破发展的瓶颈,单靠亚洲价值观和大量资源的投入已经不能满足技术进步的需求。
克鲁格曼给东亚的警醒,在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中得到了验证。
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是由以索罗斯量子基金为主导的国际游资对东亚金融资本的蚕食所引爆的,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说明东亚经济本身存在结构漏洞。
东亚投资回报率的预期下降,引发了欧美养老基金的大规模离场,而索罗斯等人只不过乘机海捞一笔。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狭义的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总量产出水平和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长4。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社会经济活动中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增加,同时还包括了社会经济结构一系列的重要变化,即经济发展涵盖了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从原理上说,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增长积累起来的资本部分用来开发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可以更有效率地配置资源,变革经济结构,使之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这样生产效率提高了,反过来又促使经济加速增长。
但是从实际层面上讲,经济增长往往优先于经济发展,物质资本不断积累,直到资本边际产出下滑到人们不能忍受的地步才迫使人们去想方设法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为技术的变革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资本和人力,而研发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投入的资本可能全打了水漂,加之投资于研发会长期占用大量资本。
当仅仅投入资本于现有的技术便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时,逐利的资本便会脱离研发而趋向于相对短期的高回报投资。
当下的游资脱离实体产业而炒高了房价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新技术的发明,如果上升到一定高度来说,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旧的技术和产业不能满足资本增值性的需求时,资本才会大量涌入新的增长点。
但这时已然过了新技术的萌芽期了,资本涌入的阶段应该是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期了,这样新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便会大幅下降,产量规模快速上升。
少数的大公司和国家才有远见和能力在旧技术还没退出舞台的时候,就去投资研发新技术,而他们也往往成为新技术的弄潮儿。
比如美国的互联网革命和苹果手机。
从这个角度看,大规模生产率的提高往往是被迫的。
单纯经济增长的惯性和舒适让经济结构的转变和技术进步显得痛苦。
东亚经济体在1997年泡沫破碎后的经济转型就显得相当被动。
少数国家,如日本——早在七八十年代就开始有自己的新技术,才有后劲去进一步提高生产率。
日本至今没走出“失去的十年”,那是后话了。
所以,如果一个经济体有足够的资本的资本积累,就应该去寻找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狠下心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适当降低经济增长的速度有利于在长期保持经济的增长。
不然,迟早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生产效率和分配效率无法进一步提高。
五、自由的空间单靠资本的投入去实现技术进步如果能成功,也是没有效率的。
人的创新意识往往来源于闲暇时的臆想和顿悟。
闲暇则来自于人的空闲时间和悠闲的心情。
如若整个社会被某一价值取向所绑架,人们的心思都用在实现这一价值观或反抗它上面,那么,这一社会中的人思想是被束缚的,想象力是受到限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