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民族性格中“耻”文化的影响力
浅析战后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因素
战后影响中日关系发展因素之浅析摘要:战后中日关系在曲折中发展,其中既有现实的矛盾,又有深层次的原因。
本文试图解析影响两国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希望为建立中日互惠关系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中日关系矛盾文化差异国民性发展近来,自发生钓鱼岛撞船事件后,中日关系再次陷入了冰点。
自战后以来,中日关系始终处于曲折发展的过程中,究竟是哪些因素阻碍着这两个亚洲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大国,使其始终无法走向和谐共赢的局面?两国之间又应当如何应对,才能够重新建构符合新形势的稳定的中日关系?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政治、经济利益的争夺是中日矛盾产生的根源从日本方面来看,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国力增强,日本对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妒忌和防范心理。
在对华问题上,日本政府产生了矛盾心理:既想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保持中国的稳定,又担心中国强大;既希望大陆与台湾加强两岸对话与合作,又怕中国实现统一;既加强与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合作,又要防止中国成为主导;既想将中国拉入国际社会以多边合作制约中国,又担心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以扩大。
因而日本在对华政策上进行了调整:变双边关系为“亚太中”和“世界中”的日中关系,防止中国动荡或对外采取强硬政策而将中国拉入国际协调轨道;变中日特殊关系为“普通关系”以形成对华说“不”的态势。
在历史、台湾等问题上不顾中国的反对,我行我素,极力牵制中国的发展。
中日合作内容从侧重经济转向经济、政治、安全并重,以改变政治上的被动局面,经济上对华援助的重点从基础建设转向环保合作,并对经济援助附加政治条件,以防止中国经济发展过快。
从中国方面来看,日本不满足于经济大国的地位,想方设法寻求政治大国的言行让中国产生了警惕。
近年来,日本歪曲过去的侵略历史,积极地为其实现“政治、军事大国”目标,重新称霸亚太卸去历史包袱和扫清障碍;散布“中国威胁论”,通过片面夸大和诬陷中国军事威胁,引开别人的视线,掩饰自己军事扩张的行径,同时,千方百计地通过酝酿修宪、自卫队走向海外、日美军事日益一体化等一系列政治、军事举措来寻求和确立其政治大国的身份。
浅析日本文化
浅析日本文化特点摘要在日本文化(包括性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
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阐释日本文化的特点,旨在深入剖析日本的民族性格,剖析日本的民族性格,了解日本文化特征。
关键词日本文化特点性格日本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传统民族文化能够很好的保存下来,并且与亚欧大陆国的交流也变得更加方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因此,自从日本国对外开放以来,在无形之中形成了再吸收提取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保存自己原有的文化基础这种社会制度。
日本文化是通过选择吸收融合而形成的多元文化,日本文化有以下特征:第一,日本文化的多元性。
日本积极选择有益于本国并且适合本国发展的外国文化。
日本人对于外国的文化,并不视为异端,也不抱有任何抵触情绪和偏见,坦率承认它的优越性,竭力引进和移植。
第二,日本文化的主体性和开放性。
主体性和开放性体现在日本并不是机械地盲目地吸收外来文化,而是改造自身固有的东西,与外来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它不是单纯的效仿,是考虑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模仿和学习。
对此,最好例证莫过于日语。
在今日的日语中,除汉语外,还包含着数十种语言的大量外来语。
有人预言,“再过一百年,就会有一半是欧美语”。
还有的人甚至把“遭受外来语蹂躏的日语”称作“无国籍语”。
在信仰上,日本人既敬日本的神,又敬中国、印度和南方的神。
在节日上,日本人既过日本的节,也过中国和西方的节。
在食物、服饰、住宅等文化生活方面,亦莫不如此。
战后到日本访问的苏联作家爱伦堡曾说“任何一个日本人每天要过几小时欧美生活,也要过几小时日本生活。
在日本人中,不同的世界同时共存。
”第三,日本文化是比较暧昧的。
日本人不太愿意直接表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总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句型,如“可能”、“好像”、“似乎”、“看起来”、“我了解了”等。
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解读日本的国民性
浅谈日本的国民性日本处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四周海洋环绕,是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西北隔着日本海同俄罗斯、朝鲜和韩国相望。
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作为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与中国不管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的从经济文化各方面影响着日本,而日本的国民性格却反过来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极大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地理角度剖析日本复杂国民性的形成及其产生的影响。
一、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解读1、日本国民性格中的侵略意识作为群岛国家的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周围几千个岛屿构成,面积不过万平方公里,与周围的中俄相比,它的生存空间相形见绌。
而且,由于日本坐落在环太平洋的断裂地震带上,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平均每天发生有感地震4次,境内有100多处随时可爆发的活火山,还受到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除此之外,日本资源匮乏,可耕地面积少。
这样的地理环境给日本民族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压力,使日本人总感到生存的困难,造就了日本人民敏感和捎带自卑的心理特征以及危机和生存意识。
而更具悲剧色彩的是日本本身国土面积狭小,与之相邻的确是一个国土广袤、人口众多、政权统一的大国。
与同处孤岛的英国相比,英国相邻的是一个民族主权国家纷争不已的欧洲大陆,与日本相邻的则是一个地大物博的统一国家,而且这个国家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文明都是领先于日本的。
这点区别意味深长。
前者使英国有优越感,后者是使日本民族始终有深层自卑感、压迫感,这种自卑感表现到极致就会使日本民族产生强烈的侵略意识,这种意识是对现状的不满和自卑导致的强烈嫉妒心里。
2、日本国民性格中的开放探索精神日本是一个太平洋岛国,四面环海,虽然陆地资源狭小,但是海洋资源极其丰富。
狭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渔业资源、优良的港湾,陆地资源的紧迫和岛国环境带来的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迫使急于寻找出路的日本人民开始了探寻世界的脚步。
与中国的闭关锁国不同,日本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探寻世界的脚步。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读《菊与刀》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读《菊与刀》一、本文概述《浅析日本民族性格读《菊与刀》》是一篇旨在深入探讨和理解日本民族性格的文章。
本文借助鲁思·本尼迪克特的经典著作《菊与刀》作为理论框架和参考依据,对日本民族性格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
文章首先概述了《菊与刀》一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然后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入手,对日本民族性格的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揭示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影响因素。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民族性格的独特之处,进一步增进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菊与刀》的主要观点与解析《菊与刀》一书,作为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解析,为我们展现了日本民族性格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日本皇室家纹的“菊”和象征武士身份的“刀”作为对比鲜明的意象,对日本文化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解说。
在《菊与刀》中,本尼迪克特主要探讨了日本文化中强烈的等级观念和负债意识。
她指出,这种等级观念不仅体现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家庭关系、阶层关系中,还表现在他们处理国际关系的态度上。
例如,在二战前十年,日本将自己视为已经达到金字塔顶端的经济强国,愿意主动承担起调整国际秩序的重任,并通过侵略战争来实现这一目标。
这种等级观念与负债意识相互交织,形成了日本文化中独特的“各就其位”的原则。
本尼迪克特还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层面分析了这些民族心理如何从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保存到现在。
她发现,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强调了对等级秩序的遵守和对忠诚、孝道、恩情等观念的传承。
这些观念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渠道深入人心,成为塑造日本民族性格的重要因素。
在解析日本民族性格时,本尼迪克特特别强调了“菊”与“刀”这两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她认为,“菊”代表了日本文化中的美和和谐,而“刀”则代表了武力和冲突。
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文化倾向在日本社会中并存,形成了日本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怎样看待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
怎样看待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日本哲学的历史与中国哲学的影响是极为密切的,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和思想文化及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哲学的相关精神和内容也已经被日本哲学合理吸收和本土化,已经成为了日本思想文化乃至其文明的必要组成部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呢?在我看来,通过对中日两国哲学的比较,我们首先应该找到中国哲学影响日本哲学的内容,也就是在日本哲学的内容中找到它借鉴中国哲学的地方,因为毕竟日本哲学的来源之一就是中国哲学。
然后,我们需要找到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影响的意义,当然有其哲学意义也有其社会历史意义,我的基本观点总体概况起来就是,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深入其社会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各个方面并且塑造了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意识。
这种影响的意义首先是对于日本哲学自身的意义,然后是其社会历史的意义,然后是对日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性格的塑造。
中国哲学对日本哲学的影响,首先,中国哲学是日本哲学的来源之一。
同时,还应该看到,中国哲学为日本哲学提供了基本的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涉及到日本哲学所处理的关系中:首先是天人关系。
中国哲学认为人来自于天,天是人存在的根据与依托,人们应该遵循天命。
于是,日本哲学也借鉴了中国哲学的这点内容,试图运用各种方式来整合其本土的思想体系,这促进了日本神道教的体现化。
第二,中国哲学注重人的个体修养,突出道德的重要性。
中国哲学无论是儒家学说还是佛教思想,都彰显人的心性的作用,十分重视个体的人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和价值诉求,儒学思想和中国化的佛教思想都极力主张人应该作为一个道德主体去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日本哲学受中国哲学的影响,不仅重视人的心性修养,特别重视人的道德感,十分重视尽忠尽孝的道德,试图最大限度地培养日本人的道德自律性和服从。
而这一点也在与日本神道思想的融合中明显地突出了出来。
第三,在政治关系上,中国哲学主张德治与仁政,并且利用君权神授来维护皇权。
日本哲学受中国哲学这点影响很深,虽然德治与仁政的思想并不是都能完全贯彻,但是君权神授在日本近现代政治哲学中得到了最突出地体现,将天皇神化并以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经验。
论日本动画中的民族性格与文化品格
性心理特征 ,认为美好 的生活会随时逝去 ,反复 品尝 和深度体验生活 的幸福快乐和噩梦的悲苦惨烈 。 E l 本很多动画题材 中都笼罩着淡淡 的 哀伤情调 。如 《 萤火虫之墓》 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故事 ,此片采 用倒叙手法 ,以死亡开始 ,以死亡结束 ,自始至终贯穿 全片的悲哀令 人窒息 。同时 ,日本民族在对于人与 自然 的发展关 系上也习惯于以悲 观 的视角唤起人们的思考 。宫崎骏 的 《 幽灵公主》 通过再现早期放弃 对 自然 的敬畏 ,开始向 自然 大量掠夺生存 资源的状态 ,展开关于人类 与 自然共生主题的叙述 ,人神大战象征着人类 与 自然的彻底决裂 。影 片最后麒麟兽神的死亡令万物得 以重生 ,人们 也开始新的生活 ,探讨
切 的关系 。武士道的思想借用 了儒 家的 “ 忠 ”和 “ 勇” ,禅 宗的 “ 生
死一如” 等思想 ,并在神 道思想 的天皇信 仰 中杂糅 重造 而成。强调
“ 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 ,毫不犹豫的死” ,为主君毫无保 留的 舍命献身 的精神。但武士道精神所推崇的并非是通过个人英勇拼搏 去 实现个人价值 ,而是一种 坚忍 、执 着、无条件 服从 和勇 于献 身 的精 神 ,是为 了个体所在 的整体或整个国家 、整个民族的英雄主义才 毫无
关 键 词 : 日本 动 画 民 族性 格 文 化 品 格
日本动画中具有浓烈 的民族文化特色 ,这是有 目共 睹的。虽然 E l 本动画是在美国动画的引领下起步并发展 的,但并没有盲 目跟随和效
仿 美 国的 动 画模 式 ,无 论 从 表 现 形 式 还 是 思 想 内涵 上 ,都 有 其 独 特 的
的机器人动画系列 ,这些作品成就 了 日本 风格 体系 的机械造 型趣 味 。
各种机器人造型不仅是 日 本科幻动 画的主要形象 载体,也 是 日本民族
浅析日本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析日本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者:彭若涵尹凤先来源:《商业文化》2021年第22期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许多专家在分析了日本的经济发展史及文化发展史后认为,日本经济的成功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而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又与其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从日本的传统民族文化来看,日本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善于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再赋予其本民族的民族特色。
既吸收了精华的部分,又展现了自己的特点。
以自由灵活的方式将外来文化融入本国文化,这也是日本文化的特点。
日本民族性格文化中的矛盾性与双重性,日本人表现为刚柔并济,在文化上则表现为开放性与保守性的对立统一。
虽然日本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这刚好与中国自古以来提倡的中庸之道却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走两个极端的表现。
日本人能静下心来享受平静和谐的生活,善于培养高雅的情趣,追求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生活状态。
日本传统的茶道、花道艺术以及对礼仪的强调等都体现了日本人性格中柔和、内敛、细腻的一面;又十分注重培养忠诚无畏的精神品质以及武士道精神。
日本经济成功的内在动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归功于其民族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形成又得益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改造。
儒教在日本的世俗化要求日本的政治经济以及其意识形态都围绕着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来发展。
儒教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崇尚理性。
这些观念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是这种传统且历史悠久的儒学文化,在19世纪后期为日本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不可忽视的精神动力。
孔子的中庸思想和礼乐思想,对企业内部如何协调人事关系,平衡日常事务,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对于日本的优质服务行业起到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指导作用。
《论语》中有许多为人处事人生哲理。
它虽不能直接教授如何进行企业管理,但却能启发企业家的智慧,增强其自身的修养,间接地应用于经营管理。
浅析民族性格在语言文字词汇中的体现
浅析民族性格在语言文字词汇中的体现民族性格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等特点。
这些特点通过语言文字词汇得到了传承和表达。
以下从汉语的角度浅析民族性格在语言文字词汇中的体现。
1.以百姓民众为中心,尊重平民主义精神汉语词汇中广泛使用了“百姓”、“民众”等词汇。
例如:“百姓街”、“民间文艺”、“民主选举”等。
这些词汇的出现,体现了尊重平民主义精神。
汉语中也大量使用二字词,“百姓”和“民众”正是其中之一,也许这是汉语语言中体现百姓民众优秀精神的一个象征。
2.讲求实际,踏实耐劳汉语词汇中有“脚踏实地”、“用功”、“苦干实干”等词汇,这些词汇体现了汉语民族的踏实耐劳和讲求实际的民族性格。
3.重视尊卑之分汉语中广泛使用“卑微”、“尊贵”、“上下有别”等词汇。
这些词汇的使用,反映了中国人讲究尊卑有序的传统文化。
例如“国家元首”、“名人”等,这些词汇不仅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尊卑有序,还表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4.不张扬个人,强调团队合作汉语中动物类别类型的谦称是其个体关系的延续,也表明了社会关系的共性。
例如:“蚂蚁”、“老鼠”、“鸡”、“狗”、“羊头”等等。
这些动物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人强调团队合作,不张扬个人的民族性格。
二、民族性格在语法上的体现1.主谓宾结构汉语句子普遍采用主谓宾结构,即主语与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建立的联系分别是主谓关系和宾语关系,这凸显了中国人的语言性格,注重实用的功能,使思想表达达到淋漓尽致的目的。
2.汉语的缺省式中国人讲究给人留锦上添花的余地,表现在汉语语法体系中就形成了一些缺省的语言现象,例如:传闻中说的"你去过吗",意思是"你去过哪儿"。
这种省略,不仅富有语言美感,也使得从口语到文字的表达都更加简洁。
1.汉字的结构及思维反应汉字的形状与构造,交织着汉字的思维特点。
具有独特的汉字拼音系统和汉字表意文字的汉语,通过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象征等,进一步突出情感、思想的表达。
菊花与刀
菊花与刀是日本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两种事 物。 菊花是日本皇室族徽,代表的是美。刀是 武士道精神的象征,代表的是勇气、忠义 和名誉。
日本皇室全家福
菊花与刀——武士道
日本武士道的象征是刀。 真正建立起武士道理论体系的是300 年前的日本古学派的先驱者山鹿素行。 他从儒学中找到“理论根据”,提倡 守“忠节”、“武勇”、“义理”, 表现出“尽忠死难”的所谓“武士精 神”。他把“得主尽忠”作为武士应 尽本分,宣扬“报恩、克己、面对死 亡不动摇的勇气”。 “所谓武士道, 就是看透死亡。于生死两难之际,要 当机立断,首先选择死。没有什么大 道理可言,此乃一念觉悟而勇往直 前。”死亡观是该书的核心,也是武 士道的精髓所在。 刀,武士道——血腥的一面
看由 日《 本菊 民花 族与 性刀 格》
作者:鲁思· 本尼迪克特 (美)
菊 花 与 刀
本书是解析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名作。 1944年本书作者应美国政府之邀,对日本文化进行研 究以便为制定对日政策提供帮助和科学依据。1946 年,作者将研究成果整理成书出版,便是这本《菊花 与刀》。本书出版后在日本和世界引起广泛关注,被 视为研究日本最有见地的作品,被公认为了解日本的 必读书。
书名“菊花与刀”,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各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 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在书中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 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 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 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 重要作用。此外,本书还是一部将深刻的思想和流畅 的语言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学术界和普通读者中都深 受好评。
从地理、历史角度分析中日两国人民性格差异
2016年第9期总第166期No.9. 2016Sum 166哲学文史研究从地理、历史角度分析中日两国人民性格差异贾建梅 袁 媛 冯鑫淼(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401)摘要:中日两国,虽一衣带水,非常相邻,但是两国人民性格、为人处事差异较大。
其差异受到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地理因素和历史环境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的“大陆德行”和日本的“岛国德行”形成对比,研究其形成原因,对研究中日两国关系,合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日两国;地理因素;历史环境;性格差异 中图分类号:[K9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6)0009-000083-01一、从地理因素、历史角度分析日本人民性格而日本人由于受到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人口众多但是地理环境狭小,四面环海,还容易受到天灾海啸和地震的影响较大,日本人考虑的简单的多,就是生存下去。
日本人身居岛国,民族单一,地小人多。
为图自存,造就了日本人奋发图强,崇尚集体主义,坚韧不拔的个性。
但因为是岛国且民族单一,日本人的文化缺乏内涵,缺乏包容与博大,缺乏理性的思维和对世界终结关怀的博大精深。
因此日本人很容易偏激,因为过于执著往往会变得偏激,而且往往会自不量力,殊死一搏。
日本四面环海,属于海洋文明国家,日本人的热情和冷漠泾渭分明。
一般日本社会给人的印象是,生活节奏快,人们无心旁驽。
只关注以最高的效率完成自己的事,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别人,总体映透着冷漠。
由于耻的意识的影响,日本人往往在做事情之前在乎其他人的眼光,如果糟蹋人非难往往会终止行动。
换言之,在行动的时候都会考虑到他人的评价、态度,让自己尽量避免他人的嘲笑,甚至会从他人的角度来确定自己的行动标准。
在日本有一种说法:旅途中的耻,到旅行结束的时候就完结了。
[1]然而日本由于其地理环境的恶劣,为了使大日帝国发展,他们选择了一次次的对外扩张死去的战士是为了后代的繁衍,今天不去对外扩张,之后其海啸地震频发也会导致其民族的灭亡,所以日本人的野心是被“逼”的,但是以牺牲他人来获取自己的利益从来都是不正确的。
浅析中日关系中的民族性因素
华章22二○一一年第五期M a g n i f i c e n t W r i t i n g中日关系自1972年建交,风风雨雨一路走来,有过友好蜜月期,也有过政冷经热期,如今的中日关系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1]。
中日关系之所以能进入全新时期与两国之间经贸联系的日益紧密是分不开的,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亲疏冷热无疑受各国利益所支配,中日关系也不例外。
不过,虽然经济因素在中日关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中日两国国民的民族性对中日关系的变化作用极深,甚至居于经济因素之上。
本文拟从中日两国国民的民族性入手,阐述影响中日关系的民族性因素。
欲了解民族性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民族性。
民族性,亦称之为“国民性”、“民族性格”,作为社会学分支的民族性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的综合,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或行为模式。
之所以存在不同的民族性,是由地域因素所造成的。
地域因素的存在,致使某个区域内的人民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并基于此产生出稳定独特的社会文化。
金克木先生说:文化就是“国情”,就是“民族性”[2],这种社会文化是一个民族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直接反应在其对外关系政策中。
在中日关系中,民族性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彼此外交关系及各领域的合作。
中华民族,亦称之为华夏民族,已经走过了5000多年的文明历程,在古老的华夏土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民族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欲了解中国的民族性,离不开对儒家思想的深入了解考察。
历史事实表明,儒家思想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自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著作被奉作经典,是读书人必读之物,影响着所有读书人的衣食住行。
尤其是科举制度实行后,儒家学说成为科举评判的唯一标准,而经过科举坐上天子门生的读书人,除了写文作赋之外,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宣传儒家思想,这些因素使得儒家思想能够长久广泛地影响着中国的民族性。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很早之前就想读《菊与刀》这本书。
第一次看到书名的时候,还以为它是一本描写日本人的小说,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本有名的研究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书籍,是全世界公认的现代“日本学”的开山之作。
我所阅读的版本,译文比较通俗,加上萨苏的评注生动易理解,所以读起来并不枯燥,反而充满了趣味。
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然而,日本人与中国人在民族性格上又有很大的差异性。
他们在战场上的“活死人”精神,他们对于与自己不同的文化的强硬态度,他们对其他国家的侵略欲望等等,都与中国人“中庸”、“温和”的处事原则大相径庭。
同时,日本又是一个注重礼仪、注重情义、对强者恭顺的民族。
正如《菊与刀》的作者本尼迪克特所总结的:“日本人既生性好斗而又和平礼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不驯而又彬彬有礼;既固执僵化而又审时度势;既顺从而又憎恨受人摆布;既衷心耿耿而又背信弃义;既无所畏惧而又胆小怕事;既保守而又善于接受新事物。
”作者通过对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研究,为这些矛盾找到了原因,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日本的一种途径。
由于研究条件与方法的限制,再加上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局限,《菊与刀》这本书中也存在一些错误与不合适的地方。
不过,书中的一些结论对我们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从书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日本的文化,还可以了解美国人的一些价值观念。
书名选取了能够代表日本的两样物品——菊花和刀。
菊花是日本皇室御纹章上的图案,在日本人心中,天皇的地位神圣不可动摇,而菊花的恬静也象征了日本人恭顺的性格;刀代表日本刀,象征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为了主君可以“毫不留念地死,毫不顾忌地死,毫不犹豫地死”。
日本人的性格也像题目所表现的那样,既温和又狂暴,充满了矛盾性。
作者从日本人对待天皇的态度入手,通过明治维新以来天皇与武士关系的变化以及日本社会阶层的变化剖析日本统治思想的演进和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并总结了日本的“耻”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日本地理特点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本地理特点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摘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当中,由于不同的民族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形成各自相异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意识,而这些不同的因素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自然地理环境等,这些所有因素当中,自然地理环境是其他一切因素的基础,从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个民族独有的文化特点。
日本是坐落于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国土面积十分狭小,各种自然资源不平衡,气候条件比较复杂,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影響之下,形成了日本独有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性格。
本文将会从日本的地理特点进行分析,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切入,找到日本文化的根源。
关键词:日本地理环境;日本文化;影响日本的地理环境是非常独特的,社会民族文化在整个亚洲来说独具自身特色,被称为东方的西方世界,曾经有人对日本文化进行这样的评价,日本兼备文雅和蛮横的民族文化特色,既和善又好斗,既顺从又不甘于被摆布,既勇敢又胆怯,总之是一个相对而言矛盾的集合体,这些日本民族文化的特点,有一定的历史和经济形成的原因,但也跟日本的地理环境以及自然禀赋有着不可切割的联系,本文将从日本的地理特点进行详述,通过这些特点找到日本地理环境和自然禀赋的优势和缺点,再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去分析日本文化诞生的原因。
一、日本地理环境综述1.地理位置日本是一个位于亚洲大陆的动物园和西北太平洋的岛国,周边被海洋所包围,包括太平洋、东海、黄海、日本海、朝鲜海峡等,与朝鲜半岛、中国以及俄罗斯形成海洋的邻国,北邻库页岛,南接台湾岛,国土呈现“东北-西南”弧形的狭长状态。
由于这样的地理环境十分独特,能够便于保存自有的传统文化,能够时刻与欧亚大陆的相邻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2.自然资源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狭小,所以自然禀赋资源相对来说不均衡,储量规模也不大,且分布较为零散。
金属矿藏当中铜储量大约100多万吨,主要分布于关东地方,九州北部以及四国北部等区域;硫磺储量8000万吨,铁矿石储量420万吨,煤矿以及铁矿储量都极少,主要依赖于进口,近年来在本周中部以及少部分西南部区域发现铀矿,在阿贺近海发现油气田;全国的森林覆盖率较高,约占67%,森林面积达到25万平方公里;日本的海洋资源相对陆地资源来说更为丰富,北海道渔场是世界的四大渔场之一,有丰富的海洋水产资源。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1000字日本民族性格是指在日本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共同特征。
以下从礼貌、集体主义、勤奋、自我控制与表达、社会性、保守性等方面浅析日本民族性格。
首先要提到的是礼貌,这是日本民族性格最为突出的体现之一。
日本人非常注重礼貌,从礼仪、面子到关系互动,都体现出极其严谨的礼貌。
日本人视之为一种美德,为了避免冒犯他人、尊重对方背景和立场,他们会很注重言行的举止和外在的形象表现。
其次是集体主义,即日本人在利益、观念和价值等方面更倾向于整体而不是个体。
家族、团队、国家都是重要的整体,个人则要将自己的利益放在整体利益的背后或者以整体利益为前提。
所以,在日本,团队合作意识很强,更注重的是团队目标而非个人能力。
勤奋是日本民族性格的另一个标志。
日本人勤学苦练,严谨认真是日本人培育出软硬实力的重要基础。
除了学生时期的勤奋学习,日本人在职场中也非常勤奋,对工作视为一份责任和荣誉,并且习惯于通过工作成就来证明自身价值。
日本人同时也是具有很强的自我控制和表达能力的民族。
他们往往控制情绪,减少表达情感,因为过于激昂显得不稳健也不文艺,他们追求冷静与理性的表达方式。
同时,日本人更习惯性的通过默示、比喻、暗示等方式对意思进行传达。
这种表达方式既可以通向他人理解,也能够保护自己不被“伤感”。
社会性是指日本社会非常注重社交,人际交往是社会的基础。
在职场、学校甚至私事中,日本人习惯以借口、礼物搞好关系,面子和人情关系在这个社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从而构成了人际以感性和缓对待的气氛,这也是日本人在世界上以非暴力、和平形象表现出来最可信的特质之一。
最后是保守性。
日本民族观念在基于传统文化所设定的稳定性上而形成着浓厚的保守气质。
日本人在许多方面都会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与传统相符,包括礼仪、衣着、饮食等等。
它使得日本社会温和而稳定,相应地,这也意味着日本社会在某些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受到了限制。
森鸥外《阿部一族》悲剧成因解析
森鸥外《阿部一族》悲剧成因解析作者:滕野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年第09期1912年7月,日本的明治天皇病逝。
同年9月,在天皇的葬礼之日,曾在日俄战争中名噪一时的陆军大将乃木希典以切腹的方式殉死。
这个事件在当时的日本社会引起很大轰动。
不少人将此事作为宣扬“武士道”精神的绝佳材料,而著名作家森鸥外先生却通过自己的作品《阿部一族》对于当时在军队和武士遗族中仍有很大影响力的殉死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在本作品中,造成阿部一族灭族悲剧的原因有很多,不但封建时期的殉死制度是重要原因,日本民族性中的“耻感文化”对此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可以说是日本社会心理中的“耻感文化”和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共同导演了这出悲剧。
一、《阿部一族》作品大意故事开始于1641(宽永18年)年肥后藩主细川忠利弥留之际,主人公阿部弥一右卫门自幼跟随忠利左右,是忠利手下功勋最为卓著的家臣之一,还是享受千百石余俸禄的重臣。
按照当时的习惯,殉死必须得到已故君主的允许,没有得到允许的自发殉死,只有得到新君主的认可,才会得到承认,遗族也会得到优厚的待遇。
如果没有得到新君主的认可便殉死,就不会受到任何的礼遇。
忠利死前被允许殉死的家臣有18人之多,这18人几乎都是经过了在忠利病榻前的苦苦哀求才得到殉死许可。
然而无论弥一右卫门如何恳求,忠利却始终说:“本想如你所愿,然而与此相比,你侍奉新主光尚更好。
”由于弥一右卫门并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主人的托孤之事,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众人的议论,无法忍受非议的情况下,他最终选择了殉死。
光尚继位以后对殉死的家臣遗族都给予了优厚的待遇,却唯独对阿部一族进行了特殊处置,将弥一右卫门本来的一千五百石俸禄分别封给了他的几个儿子,这样阿部一族就由一个千石俸禄的大家变成了几个百石俸禄的小家。
弥一右卫门的儿子权兵卫感到耻辱难当,便在忠利一周年忌日将武士发鬃切下放到主人的祭坛上,表示放弃武士称号。
主人视他为大逆不道,将他绞死。
浅析日本文学中的“变态”倾向
浅析日本文学中的“变态”倾向摘要:日本文学突出表现了日本民族的心态,尤其凸现为对变态描写的情有独钟,主要是表现人性阴暗、性变态、乱伦、血腥与暴力的热爱。
日本文学传承了本土文化,同时吸收了东西方各种现代思潮,受此影响,在日本人原本的自卑、侵略性格的改造下,将日本文学变异成为一种独特的具有变态倾向的文学。
关键词:性欲变态暴力死亡变态日本文学作为反映大和民族性格和气质的外化表现形式,能很好的窥视其特点中最主要的成分:变态美学。
造成日本文学根深蒂固的变态传统的这种文学现象跟文学“变异”有着重要联系。
文学变异指的是以民族文学为母本,以外来文化为父本,它们相互融合而形成新的文学形态。
这种新的文学形态,其实是对原有的民族文学性质的一种延续和继承,并进一步获得某种程度的发展。
日本文学正是在千百年来同中国、西方文化文学思潮流派不断的碰撞、磨合、交融、发展中逐渐发生“变异”,主要表现为日本民族外化的精神气质:极具侵略性;极端自卑性。
另外,特殊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日本狭隘扭曲的民族气质。
正是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格造就了日本文学中特别的一种“倾向”,即:文学中的变态色彩极端且浓厚。
从日本文学的起源到日本近现代文学我们不难看出,在日本小说界和日本电影界中最具日本特色以及最能代表日本民族性格的便是其中对与人性阴暗、性变态、死亡情节以及嗜血暴力此类变态描写刻画的情有独钟。
纵观日本文学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文学中极具本土特色的变态描写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是:对刻画人性心理阴暗扭曲的热衷;表现性变态、性虐待、乱伦、血腥、暴力描写的情有独钟。
另外,日本文学尤其是暴力电影作品中充斥着大量嗜血、暴力、残忍的刻画。
这种极具视觉感官冲击性的电影画面还原了日本文学中的暴力因子。
人性阴暗、性变态、死亡情结这三方面是日本文学中变态成分的重要体现。
一、变态描写——人性阴暗描写“鬼才”芥川龙之介善于深入人性底层挖掘人性深处复杂扭曲的一面,这可以通过他的代表作《罗生门》、《地狱变》窥其一斑,手法精湛让人叹为观止;谷崎润一郎的《纹身》以变态的享乐主义闻名:江户时代一个叫清吉的纹身师以欣赏被纹身者的痛苦为乐,他的夙愿就是能用自己全部心魂在一个美女肌肤上纹身。
浅析日本地理环境对日本国民性格的影响
浅析日本地理环境对日本国民性格的影响
钱伟
【期刊名称】《林区教学》
【年(卷),期】2010(000)010
【摘要】世界各个民族的性格,都是由其地理环境与其长期社会历史的原因铸就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其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中,虽不是唯一的因素,但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特殊因素.日本是个地理环境非常特殊的国家,作为一个资源短缺的东方孤悬岛国,日本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这与它的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钱伟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51908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6
【相关文献】
1.日本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J], 杨董玲
2.浅析日本《观光立国》政策及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以东日本大地震后的观光政策为中心 [J], 王云
3.浅析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对日本女子职业性的影响 [J], 鲁璐
4.浅析日本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J], 冯志毅
5.浅析日本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J], 冯志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文浅析日本民族性格中“耻”文化的影响力科目院系级别学年学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浅析日本民族性格中“耻”文化的影响力摘要:“耻”文化在日本的文化中认同度很高,它影响了日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而且日本的“耻”文化也引发了众多关注与评论。
多方面了解日本的“耻”文化和日本民族性格对研究日本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日本耻文化民族性格民族性格是某一民族在自身民族形成与发展中,在争取生存的实践中所逐渐凝聚起来从而形成的普遍性观念和稳定的心理状态。
民族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该民族的文化,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中心文化。
日本的耻感文化要求人必须具有“不允许有不愿意”这样一种心理上的道德自悖,这种文化心理、文化形态的形成是由于历史与文化的交织。
中国文化的输入给日本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对日本文化的整合,但中国文化中抽象精神的素质并没有为日本文化所真正消化与吸收,导致了日本民众在心理上和社会生活中的自反对立性,即对悲怆、苦难、残缺、死亡等自然性的绝对服从折射出了日本文化的病态阴影。
一、日本“耻”文化的提出提出日本文化是“耻”文化的学者是本尼迪克特。
1944年,第一位研究日本国民性的西方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首次提出了“耻”文化的命题。
其观点至今在日本文化研究领域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耻”文化是日本国民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尼迪克特从日本人性格的两面性出发,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日本人的行为模式,指出“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就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而“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文化是“耻”文化,即控制日本人的日常行为的规范是“耻辱感”。
“耻”文化是决定日本人思维与行动方向的主要精神动力之一,也逐渐成为日本民族的特征,并不断得到强化和推广,成为日本的文化积淀。
二、日本“耻”文化的实质日本社会学界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自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即以内沼幸夫为代表的羞耻文化论。
这种观点在“给与被给的相互性对羞耻”、“自律性对耻辱疑惑”和“自发性对罪恶感”的三层对立模式框架内,认为日本文化中的“耻”实际上是以羞耻为主要构成要素,且涵盖了另外两个层面,即耻辱和罪恶感,具有多重性特点。
由于日本独特的社会背景与文化传承,“耻”被突出地强调出来,日本的思想家以及许多知名学者都强调“知耻”是道德的重要组成因素,因此,“耻”就成为了日本的文化中心。
“耻”文化,就是异常重视自己的面子,强烈在意世人的眼光,即不是靠对错、好坏、善恶、雅俗等决定是否行动,而是凭借世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评价来推测他人是如何判断的,从而决定自己的行动,这就是“耻”文化。
日本人对神的善恶意识很淡薄,在不道德的行为方面,对社会的羞耻意识却很强烈。
对日本人来说,与受到神的惩罚相比,受到来自人类社会的惩罚更能约束自己的行为。
也就是说,约束日本人思维和行为的道德规范并非对上帝的良心,而是世人的耳目。
真正的“耻”文化会促使人在外界强制力的基础上做善事。
羞耻可以成为巨大的强制力,但是,要感到羞耻需要有人在场或者至少确信有人在场,即使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也能强烈意识到有人存在。
因此,在这样的社会意识中,纵然是恶行,只要不被世人所知,就无需担心。
在“耻”文化中,日本人没有向别人坦白倾诉的习惯,甚至对所谓的神灵也是如此。
因此,一些宗教仪式或是祭祀典礼中对神灵的祷告,与其说是赎罪不如说是在祈祷幸福。
耻辱感培养了日本人极端的自尊心。
日本人对于公开场合的嘲笑、讽刺和批评极其敏感,即使极小的或善意的批评,也会使他们觉得这是对人格的侮辱。
被嘲笑的日本人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把嘲笑作为原动力,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消除外部的嘲笑。
另一种是轻视自己或者欺负他人。
轻视自己的最高表现就是自杀。
欺负他人也有不同的方法,一是报复嘲笑他的人,为自己正名;一是欺负第三者,以此宣泄心中的仇恨。
因此,大部分的日本人都是能够忍受被欺负的和擅于欺负他人的典型的人。
三、日本“耻”文化的形成原因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共同体意识、等级序列、中国儒教和对权威的认识。
此四点也是日本“耻”文化的形成原因。
(一)从共同体意识看从日本的历史发展中看,他们承认自己的文化曾经落后,并且承认历史遗产贫乏,曾经拜中国为师。
在秦汉时期,日本人就从中国学会了种植稻谷,从而产生了稻作文化,而种植水稻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协调,就形成了初步的村落共同体,要求个人与集体中的其他人步调一致。
再从日本的地理环境来看,日本由本州岛、四国、九州岛、北海道等四个大岛及其它小岛构成,四面环海,资源匮乏、生活条件险恶、可耕地面积少、地震多发,这些客观环境使得日本民族在自身形成与发展中,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去对抗恶劣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繁衍的日本人心中就自然产生了一种对集体、对国家的强烈的归属感。
基于上述两个基本原因,养成了日本人一种基本观念——共同体意识。
共同体意识下,日本人很害怕与一起生活的人分开,比起强烈地凸显自己,他们更喜欢与周围的人保持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经常操心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有自觉回避和他人不同行动的倾向。
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努力不断和他人取得平衡、一致,潜意识接受他人影响,考虑、担心自己是否给别人带来麻烦。
在集体型的社会中,个人的价值必须在其所处集体中得到认可,而日本社会是典型的集体社会,因而每个日本人都十分在意所在集体对自己的认同情况。
当他们做了错事或产生坏影响无法挽回时,内心便会产生一种羞耻感。
(二)从等级序列看等级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基础。
公元7世纪,日本借鉴没有世袭等级身份制度的中国的生活方式,并对其进行了修改,使其能够适应自身所固有的等级制文化。
日本人的“知耻”意识最早是在幕府初期的镰仓时代,即公元12世纪前后被明确提出的,在日本发展的历史上,这是一个有着严格的阶级和世袭等级身份制度明确的社会,日本人习惯性地将这种身份的区分奉作生活准则。
发展到17世纪的江户时代,社会等级结构主要表现为士、农、工、商构成的身份等级制度,在这个时代,统治者对各阶层成员的日常行为作了详尽的规定。
在阶级和世袭等级身份制度下,各个等级被要求严格按照所规定的等级条例进行活动,每个阶级讲求伦理之道,人人各司其职、恪守本分,不得有丝毫的逾越,如果逾越就是耻辱,这种耻辱相较于被冒犯者的耻辱而言,冒犯者的耻辱更甚。
因此要求日本民众一切行为必须按照身份规定所为,这种外在的约束力导致了耻感文化的发生。
(三)从儒教看儒教自公元5世纪传入日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统治阶级并不要求儒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因此,儒教并未能独立地发展。
在17世纪的江户时代,由于政治等原因,儒教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开始发展起来,并进入了全盛期。
日本文化属于“儒学文化圈”的范畴,日本的“耻”是从中国儒家文化“礼义廉耻”中解析出的一个单一的文化元素。
中国古人把廉耻看作立身之本,廉耻是规范自我行为的,是道德范畴。
儒家核心是“仁”,其中包括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教养。
传统的中国人恪守成家立业、功成名就的思想。
追求名利的思想驱使人们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家族、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日本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引进了中国廉耻观,并对礼、义、智、信、忠、孝、节、义等其他单个文化元素进行加强,而由于其历史发展进程和所处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却放弃了“仁”这个统领儒家道德体系的灵魂。
日本人逐渐趋于把名誉看得比正义、责任、情操等更为重要。
他们只关心自已的行为是否为周围人接受,尤其是共同体成员。
如果周围人不接受自己的行为,多么正义的行为也坚决不做;如果周围人接受,多么残忍无耻的行为也不会踌躇。
(四)从权威看在日本人的观念里,属下应在首领面前尽可能贬低自己的价值,面对上级需要卑躬屈膝,内心怀有无限谦卑的情感,加上对首领权威的推崇及对其想法的追随、依赖构成了日本社会中,部下、晚辈、地位低微者行动的绝对准则。
在日本家庭中,即使父母有不道德、不正确的行为,作为晚辈要“视而不见”。
这被认为是子女、晚辈必须履行的义务。
以父母有错不值得尊敬,或是父母的行为损害了自己的幸福等作为理由, 抵抗或抛弃父母的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
日本人对权威的无条件追崇还表现在对天皇的忠诚方面。
日本人重视君臣戒律,“君不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不尽臣道)”,尽忠是绝对价值。
虽然在今天的日本对天皇的追崇不似古代或二战时那般狂热,但是对于日本天皇,从存在以来,日本民众便将“效忠天皇”的“忠贞”思想一直传承下来。
即便今天,日本首相在就职前也必须要得到天皇的承认。
虽说这只是法定的形式而已,但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同样,如果就职前的首相对天皇、皇室表现的不够尊敬,或是没能顺利的受到天皇的认同,那将是极大的耻辱。
四、日本“耻”文化的表现“耻”文化对日本社会的表现,主要集中在武士道和自杀两方面。
(一)武士道日本的“耻”文化,与其社会文化与民族心理相结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社会效应。
“耻”文化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武士阶级。
历史上,日本是一个武士社会,武士视名誉为生命。
为了维护名誉苛刻自己、让自己受苦的的行为, 即使在现在的日本社会也仍然会倍受尊敬。
对武士来说,背负责任和完成任务是最重要的,他们怀有的是“不成功便成仁”的思想。
如果武士受到挫败,尤其是这种挫败给周围人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必使武士感到极大羞耻,当这种羞耻感被无限制地放大,他们常常选择自杀。
他们认为自杀是消除生前之耻的最好办法,也是谢罪的唯一方法,同时世人也不再深究他的所作所为,也能保全自己的尊严。
这就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是日本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起源于公元9世纪的平安时代,但直到在17世纪的江户时代才有初步发展,武士道的思想糅合了儒家的“忠”和“勇”,禅宗的“生死一如”和视天皇为信仰的思想。
它是日本武士阶级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
可以说,武士道是一种极端化的“耻”文化的表现。
(二)自杀在日本,佛教的很多观念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日本人对生死的看法,特别是禅宗无常的生死观念对日本人的影响很大。
“禅”的思想使日本人产生“耻”的意识,从而选择自杀的方式规避“耻辱”。
日本古代著名的“四十七士”(又称《忠臣藏》)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故事说的是地方大名浅野在负责指导仪式的幕府大名吉良的恶意构陷下,在主持国事仪式时穿上了完全相反的服装而当场出丑,浅野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他当场刺伤吉良后剖腹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