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小故事十则

合集下载

关于数学名人小故事

关于数学名人小故事

关于数学名人小故事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它知识工具的泉源。

所有研究顺序和度量的科学均和数学有关。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数学名人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数学名人小故事篇一:阿基米德揭开王冠的秘密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年)的浴室里,阿基米德在洗澡。

浴盆里放了大半盆热气腾腾的水,阿基米德一屁股坐了下去,忽然觉得浑身轻飘飘的,身子浮动着,那热水哗哗地直从盆里溢出来。

“水放得大多了。

”他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盆里的水落了下去,他孩子气地又重重地坐下去,水又往上升起,没过盆沿溢了出来。

忽然,他眼睛一亮,跳出浴盆,光着身子冲到门外,跑上大街,高喊道:“我知道啦!我知道啦!”咦!这老头疯了吗?瞧,他浑身上下一丝不挂。

其实,阿基米德没有疯,他解开了一个重要的秘密,一时有点忘乎所以。

几天前,地中海的西西里岛上的叙拉古王国的国王,叫金匠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漂亮极了。

可大臣们却窃窃私语:“谁知道是不是纯金的?”国王听了这种议论后,就叫人把王冠称了一下,可是王冠和交给金匠的金子一样重,没法辨别里面有没有含别的什么金属。

国王就把聪明的阿基米德召来,让他弄个水落石出。

现在,阿基米德在洗浴时得到了一种启发,他觉得,马上就可以弄清这个王冠的秘密。

当阿基米德发觉大家在一旁嘲笑他,低头一看,才知道自己赤裸着身子,马上回屋胡乱地穿上一套衣服.进王宫去了。

他给国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一块和金冠同洋重的纯金块、两只同样大小的罐子和盘子,然后把王冠和金块分别放进装满水的罐子里,当水从罐子里溢出来时,各用盘子接着。

最后把这些水分别称一称,结果,发觉溢出来的水不一样多。

阿基米德对国王说:“现在我可以断定,这只王冠里掺有其他金属。

”国王问:“为什么?”“王冠和纯金块一样重,但如果王冠是纯金的,那么,它们的体积也应该是一样大,放进水罐里、溢出的水也应该是一样多。

现在,放王冠的罐子里溢出来的水多,说明玉冠的体积比纯金块大,由此可见,王冠不是纯金的。

十篇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十篇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十篇有趣的数学小故事数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有时它是一个伟大的科学领域,而有时它也是一种诗意的艺术。

为了更好地了解它,本文将介绍十篇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故事一:蒙特卡罗和他的概率数学几百年前,蒙特卡罗是个爱投机取巧的商人,他有一种体系化的做法,可以用来评估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况,他称之为概率数学。

事实证明,他的完美无瑕的理论和方法既可以用于投资,也可以用于研究自然现象,从而改变了世界。

故事二:哥白尼的圆周定理哥白尼是法国的一个科学家,他在16世纪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圆的周长等于其半径的平方乘以圆周率。

他最终发现了这一圆周定理,并将其发表在了著名的《圆周率及比例》一书中,从而纳入了数学史册。

故事三:贝尔定理和投机取巧贝尔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定理,它指明了三角形内角的总度数为180度。

这个定理最初是由希腊数学家贝尔发现的,但其实它的真正发现源于一个古老的投机取巧,当时有一个叫布拉克斯的商人,他用它来骗取了一笔巨额财富,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

故事四: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它提出了整数的惊人联系,它指出这个定理可以用两个不同的质数之和来表达。

达罗士哥德巴赫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数学家,他发现了这个现象,但是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够证明它的真实性。

故事五:牛顿的数学与物理学英国科学家牛顿是数学和物理学领域的巨人,他发现了一种叫做牛顿力学的革命性理论,并用它来证明各种现象,例如重力定律和圆周运动。

他发现了宇宙的秩序,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从而使人类对自然的奥秘有了更多的了解。

故事六:勒莱定理的无限可能勒莱定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定理,它说明整数间存在一种奇妙的联系,并提出一种无限的可能性。

这个定理的研究者是著名的德国数学家勒莱,他证明了不同的数字之间存在着某种神奇的联系,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数学家们的共鸣。

故事七:瓦莱乌定理的实用性瓦莱乌定理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数学定理,它指出了任何单形两顶点之距离总是相同的。

数学家的数学小故事

数学家的数学小故事

数学家的数学小故事数学对观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贡献,它解释了规律结构中简单的原始元素,而天体就是用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来的。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小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数学小故事(一)【失明的数学家欧拉】欧拉的惊人成就并不是偶然的。

他可以在任何不良的环境中工作,经常抱着孩子在膝上完成论文,也不顾较大的孩子在旁边喧哗。

欧拉在28岁时,不幸一支眼睛失明,过了30年以后,他的另一只眼睛也失明了。

在他双目失明以后,也没有停止过数学研究。

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继续工作着,在他双目失明至逝世的十七年间,还口述著作了几本书和400篇左右的论文。

由于欧拉的著作甚多,出版欧拉全集是十分困难的事情,1909年瑞士自然科学会就开始整理出版,直到现在还没有出完,计划是72卷。

欧拉在他的886种著作中,属于他生前发表的有530本书和论文,其中不少是教科书。

他的著作文笔流畅、浅显、通俗易懂,读后引人入胜十分令读者敬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编写的平面三角课本,采用的记号如sinx,cosx,……等等直到现今还在用。

欧拉1720年秋天入巴塞尔大学,由于异常勤奋和聪慧,受到约翰·伯努利的尝识,给以特别的指导。

欧拉同约翰的两个儿子尼古拉·伯努力和丹尼尔·伯努利也结成了亲密的朋友。

欧拉19岁写了一篇关于船桅的论文,获得巴黎科学院的奖金,从此开始了创作生涯。

以后陆续得奖多次。

1725年丹尼尔兄弟赴俄国,向沙皇喀德林一世推荐欧拉,于是欧拉于1727年5月17日到了彼得堡,1733年丹尼尔回巴塞尔,欧拉接替他任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时年仅26岁。

1735年,欧拉解决一个天文学的难题(计算慧星轨道)。

这个问题几个数学家,几个月的努力才得以解决,欧拉却以自已发明的方法,三日而成。

但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不幸右眼失明,这时才28岁。

数学小故事(二)从前,山东省有个大军阀,在一次会议开始时想点点名,了解一下那些人来,那些人没来。

简短的数学家小故事(精选22篇)

简短的数学家小故事(精选22篇)

数学家的小故事简短数学家的小故事简短简短的数学家小故事(精选22篇)数学家是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创造性工作的人士,将其所学知识运用于其工作上(特别是解决数学问题)。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简短的数学家小故事(精选2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简短的数学家小故事1泰勒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测量金字塔高度。

泰勒斯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

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

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

每过一会儿,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

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

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

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简短的数学家小故事2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

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

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

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3篇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3篇

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1. 赫尔曼·维尔斯赫尔曼·维尔斯(Hermann Weyl,1885-1955)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曾经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

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建立现代几何学的基础。

他还致力于解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一些基本问题。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维尔斯成了一位游走的演说家,穿梭于世界各地的大学和学术机构,向广大学生和研究者们传授他的知识和智慧。

有一次,当他访问了大约一周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后,一位学生来到了他的面前,向他询问一个问题:“教授,您认为数学的目标是什么?”听到这个问题,维尔斯沉思了一会儿,并回答说:“数学的目标是证明我们所相信的一切是错的。

”这句话让这位学生和旁听的学生们感到很惊讶,因为他们都被告知数学的目标是推理和证明正确性。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逐渐明白了维尔斯所说的意义:数学是一种有关证明真理或假设的学科,而证明真理或假设之前,我们必须先证明一切可能的思路和观点都是错误的,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理。

2. 加布里埃尔·克鲁克曼加布里埃尔·克鲁克曼(Gabriel Crone,1648-1730)是一位著名的荷兰数学家,他被誉为“经验主义数学”的开创者之一。

他的主要兴趣是实用的数学应用,例如测量、工程和天文学。

他还发展了新型积分方法,被称为“克鲁克曼法”。

在他的生命中,克鲁克曼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例如荷兰的“黄金世纪”,英国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尽管他在这些变革中保持了中立,但他的工作和成就在数学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传说,有一次当克鲁克曼在路上行走时,他听到了两个青年在讨论数学问题。

他决定加入他们的讨论,但他不告诉他们他是谁。

两个青年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你如何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克鲁克曼冷静地思考了几分钟,然后回答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如果你想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你需要说明它的三条边相等。

有关数学家的故事(通用12篇)

有关数学家的故事(通用12篇)

有关数学家的故事(通用12篇)有关数学家的故事(通用12篇)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数学家的故事篇1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

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

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

可是,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

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

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

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

”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

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能量。

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

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

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

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

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

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0篇)

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0篇)

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0篇)华罗庚是一名数学家,他的故事我想大家应该不怎么了解,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希望有所帮助!数学家华罗庚故事1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

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

回家后,又开始计算起数学题来……数学家华罗庚故事2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一流数学家。

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

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

”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

”“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

”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

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

十个数学家的小故事简短

十个数学家的小故事简短

十个数学家的小故事简短乔治福勒,一位出生于英国的19世纪数学家,他把数学与逻辑联系起来,他被称为“二进制系统”的父亲,早在电脑之前,他就用二进制系统使得数学成为电脑的诞生基础。

他也因此有“数学与逻辑之父”的美誉。

拉里克拉克(Larry Clark):拉里克拉克,一位出生于英国的20世纪数学家,他主要研究微积分、概率论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他的最大贡献就是为计算机应用开发了一系列数学概念,而这些概念又催生了现代计算机,使得今天的世界得以发展。

此外,他还被称为“数学的艺术家”,他对数学的推广有一定的贡献。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他曾发明了相对论,他还发明了波方程,解释了光线和电磁波之间的关系,而他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提出的“宇宙学说”和“能量等价原理”,他对物理学的贡献了不起。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艾萨克牛顿是17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他研究出了著名的三大定律,这三大定律解释了万有引力,牛顿也用数学描述了力的行为,而他的研究在机械工程学、天文学、智能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他对物理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亚历山大索洛夫(Alexander Solovay):亚历山大索洛夫是一位俄罗斯20世纪的数学家,他被称为“数学量子力学奠基人”,他贡献的主要有“量子泛函理论的基础性结论”、“量子统计力学的基础性理论”和“量子力学的实验原理”,他的研究对现代物理学有重要的贡献。

弗朗西斯贝克(Francis Beck):弗朗西斯贝克是一位出生于英国的19世纪数学家,他研究了几何学、代数学和算术,他开创了“贝克定理”和“贝克公式”,他与拉斯克里姆斯等数学家一起,建立了现代数学概念,他的研究对数学及代数几何等领域有极大的贡献。

马克斯米勒(Max Miller):马克斯米勒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20世纪数学家,他主要研究函数、计算机算法、数学分析等,他被认为是20世纪现代数学的开创者,他的主要贡献就是提出了“米勒定理”,它为拓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提供了重要的数学理论。

关于有趣的数学家小故事

关于有趣的数学家小故事

关于有趣的数学家小故事导语:在我们的历史长河里,有许许多多的数学家都非常出*。

那你知道他们背后发生的有趣小故事吗?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关于有趣的数学家小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1.费马大定理的*由于费马大定理的名声,在纽约的地铁车站出现了乱涂在墙上的话:xn+yn=zn没有解,对此我已经发现了一种真正美妙的*,可惜我现在没时间写出来,因为我的火车正在开来。

2.闵可夫斯基*四*定理一次拓扑课,闵可夫斯基向学生们自负的宣称:“这个定理没有*的最要的原因是至今只有一些三流的数学家在这上面花过时间。

下面我就来*它……”于是闵可夫斯基开始拿起粉笔。

这节课结束的时候,没有*完,到下一次课的时候,闵可夫斯基继续*,一直几个星期过去了……一个*霾的早上,闵可夫斯基跨入教室,那时候,恰好一道闪电划过长空,雷声震耳,闵可夫斯基很严肃的说:“上天被我的骄傲激怒了,我的*是不完全的……”3.格雷厄姆说的笑话格雷厄姆说:“我知道一数论学家,他仅在素数的日子和妻子同房:在月初,这是挺不错的,2,3,5,7;但是到月终的日子就显的难过了,先是素数变稀,19,23,然后是一个大的间隙,一下子就蹦到了29,……”4.笛卡尔的浪漫数学情书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流浪到瑞典,认识了瑞典一个小公国18岁的公主克里斯汀,后成为她的数学老师,日日相处使他们彼此产生爱慕之心,公主的父亲国王知道了后勃然大怒,下令将笛卡尔处死,后因女儿求情将其流放回法国,克里斯汀公主也被父亲软禁起来。

笛卡尔回法国后不久便染上重病,他日日给公主写信,因被国王拦截,克里斯汀一直没收到笛卡尔的信。

笛卡尔在给克里斯汀寄出第十三封信后就气绝身亡了,这第十三封信内容只有短短的一个公式:r=a(1-sinθ)。

国王看不懂,大发慈悲就把这封信交给一直闷闷不乐的克里斯汀,公主看到后,立即明了恋人的意图,她马上着手把方程的图形画出来,看到图形,她开心极了,她知道恋人仍然爱着她,原来方程的图形是一颗心的形状。

数学家故事简短100个

数学家故事简短100个

数学家故事简短100个提供100个简短的数学家故事可能内容过多,我可以先为您提供10个简短的数学家故事作为示例。

如果这符合您的需求,您可以考虑使用这些故事,或者根据这些示例自行寻找更多故事。

高斯与算术题:高斯在小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

高斯迅速给出了答案5050,他通过观察发现每对数字相加都是101,总共有50对,因此答案是50*101=5050。

费马的大定理:费马留下一道未解之谜,即“费马大定理”:对于任何大于2的整数n,不存在三个大于1的整数a、b和c,使得an=bn+cn。

这个定理在费马去世后悬而未决了300多年,直到20世纪末才被安德鲁·怀尔斯完全证明。

欧拉与图论:欧拉是图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通过解决著名的“七桥问题”开启了图论的研究。

欧拉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图,并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不存在一种走法可以遍历每座桥恰好一次并返回起点。

柯西与微积分:柯西是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微积分领域有重要贡献。

柯西-施瓦茨不等式是他的一个著名成果,这个不等式在信号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希尔伯特与问题列表: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在1900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著名的23个问题,这些问题成为20世纪数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对现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笛卡尔与坐标系:笛卡尔创建了直角坐标系,将几何与代数相结合,实现了几何问题的代数化,为微积分和解析几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泰勒与无穷级数:泰勒级数是一种用无穷级数表示函数的方法。

泰勒通过这种方法,将复杂的函数转化为简单的无穷级数形式,大大简化了函数的计算和分析。

阿基米德与无穷小: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伟大数学家,他提出了“无穷小”的概念,并用它来解决曲线的面积和体积等问题,为微积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斯与矩阵:高斯在研究线性方程组时引入了矩阵的概念,使得复杂的线性方程组可以通过矩阵运算简化解决,为线性代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关数学家的小故事短篇

有关数学家的小故事短篇

有关数学家的小故事短篇
1.法国数学家蒲丰
通过一次实验,证明了圆周率的近似值。

他请朋友们投掷小针,这些小针的长度是桌子上平行线的一半。

通过统计小针与平行线的相交次数,蒲丰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即π。

这个实验显示了统计和概率在数学中的应用。

2.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欧拉
小时候因为问了老师星星有多少,被老师认为质疑宗教信仰而遭到退学。

但欧拉的父亲发现了他的数学才能,并让他认识了伯努利。

通过伯努利的推荐,欧拉得以进入巴塞尔大学,成为最年轻的大学生。

3.冯·诺依曼
从小就展现出数学和记忆方面的天赋。

他能记住复杂的希腊语句子,并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六岁时,他就能用希腊语与父亲开玩笑。

4.古希腊数学家泰勒斯
通过测量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巧妙地推导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他利用相似三角形定理,证明了“影长等于身长”时,“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

5.华罗庚
在中学时因其独特的数学才能而受到关注。

他能迅速回答出难题,如“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故事显示了他的数学直觉和才能。

6.数学家陈景润
对数学的兴趣始于一个故事。

沈元教授在数学课上讲述了关于偶数的一个猜想,这个猜想激发了陈景润对数学的兴趣,并促使他成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

这些故事展示了数学家们如何通过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来发现和证明数学定理,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挑战的勇气。

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

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

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数学家,是一种神秘而又充满智慧的职业。

他们用逻辑和推理,解决了许多人类难以解决的问题。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普通人不同,他们能够看到数学的美妙之处,也能够发现数学中的错误和漏洞。

下面,我将讲述一些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神秘的职业。

故事一:费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是数学史上最著名的问题之一,它的内容是:对于任何大于2的整数n,不存在三个整数a、b、c,使得a^n+b^n=c^n 成立。

这个问题被数学家费马提出,但他并没有给出证明。

这个问题困扰了数学家们几百年,直到1994年,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才证明了这个定理。

他用了8年的时间,才找到了证明这个定理的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需要耐心和毅力,才能够解决一些困难的问题。

故事二:高斯的天才高斯是数学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他的天才之处在于,他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有一次,他的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道数学题,要求他在一小时内解决。

高斯只用了一分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发现了一种通用的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需要有天赋和才华,才能够在数学领域取得成功。

故事三:图灵的机器图灵是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这是一种理论上的计算模型。

他认为,任何计算机都可以用图灵机来模拟。

他的这个理论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图灵的生命却很短暂,他在40岁时因为自杀而离开了人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需要有创新和勇气,才能够推动数学领域的发展。

故事四:纳什的疯狂纳什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他也有着疯狂的一面。

他患有精神分裂症,曾经在医院里接受过治疗。

但是,他的疯狂并没有影响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

他在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对他在博弈论领域的贡献的认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家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弱点和缺陷。

趣味数学故事大全简短

趣味数学故事大全简短

趣味数学故事大全简短一、趣味数学故事1. 祖冲之的圆周率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

他对圆周率的计算那可真是相当厉害。

在当时没有先进计算工具的情况下,他就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用算筹一点点地计算。

他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可比国外早了好多年呢。

你想啊,那时候的人,就用那些简单的工具,能算出这么精确的数值,得多不容易啊。

就像我们现在做一道超级难的数学题,没有计算器,只能靠自己在草稿纸上慢慢算,祖冲之就是这么一点点磨出来这个伟大的成果的。

2. 阿基米德与浮力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大数学家。

有一次,国王让他鉴定皇冠是不是纯金的。

阿基米德想啊想,有一天他洗澡的时候,发现自己坐进澡盆,水就往外溢。

他突然就开窍了,他想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量。

他高兴得光着身子就跑出去大喊“我发现了”。

他就是这样通过这个原理,算出了皇冠的密度,从而判断出皇冠是不是纯金的。

这就告诉我们啊,生活中的小事情说不定就能启发我们解决大问题呢,就像我们做数学题,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思路可能就来自我们平时看到的、经历的小事。

3.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是我国非常著名的数学家。

他一心扑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

他整天都在计算,在那个小小的房间里,堆满了他的草稿纸。

他对这个猜想的研究可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他证明了“1 + 2”,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成果啊。

他那种专注的精神就像我们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一样,全身心投入,不管外界有什么干扰,他就只想着那些数学公式,那些数字。

这也激励我们在做数学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候,要有那种专注、执着的精神。

4. 高斯的求和故事高斯小时候那可就是个数学小天才。

有一次,老师让同学们计算1到100的和。

其他同学都在那一个一个加呢,高斯却一下子就得出了答案。

他发现1加100等于101,2加99等于101,这样两两组合,一共有50组,所以答案就是50乘以101等于5050。

这就是他聪明的地方,他能从看似普通的数字中找到规律。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10篇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10篇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10篇华罗庚,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欢迎借鉴参考。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一华罗庚上小学时,一个老师对新上任的老师介绍学校的情况时,说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多数是笨蛋……这话深深刺痛了华罗庚的心,他决心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敬那位老师。

一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难题给大家:今有一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为几何?全班同学面面相觑答不上来,唯有华罗庚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是‘23’。

”全班震惊,老师也点头称赞。

从此,他便爱上了数学课。

华罗庚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学习。

正当他求学时,父亲店铺生意日见萧条,无力供他继续读书了,他只好辍学看柜台。

他利用一本代数、一本几何、一本只剩50页的微积分开始了自学。

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守着小油灯一遍遍地演算。

父亲说他是个“书呆子”,几次逼他把书烧掉,邻居也劝他好好做买卖,一些上了大学的同学有的对他也有些冷淡。

不幸的是,他又患上了可怕的伤寒,医生摇头叹息地叫家人为他准备“后事”。

他向死神发起挑战,挣扎着下地干活,左腿又被摔成残废。

他还是不气馁,拄着拐杖忍着疼痛进行锻炼。

练得能走了,就到一所中学去干杂务,给老师打水、削铅笔,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自学。

就在中学工作不久,他开始向报刊投寄数学论文,多次退稿也不灰心。

后来他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得到了数学泰斗熊庆来的赏识,很快把他介绍到清华园,安置在自己身边。

一年半后,华罗庚攻下了清华大学数学专科的全部课程,并且自修了英语和法语。

接着,他的数学论文在国内外刊物上陆续发表。

1934年,在熊庆来的推荐下,任命华罗庚为数学系助教。

不久,校领导又任命他为数学教授。

一个贫困而又残疾的人,终于以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并成为驰名中外的数学家。

数学家小故事10篇最简短的

数学家小故事10篇最简短的

数学家小故事10篇最简短的1、陈景润:陈景润是我国有名的数学家。

他不爱逛公园,不爱遛马路,就爱学习。

他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在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发现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大姑娘呢。

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

陈景润拿得牌子是三十八号。

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

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

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

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他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

他看了看表,才十二点半。

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

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

理发员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喊三十八号吗?2、高斯:高斯在哥廷根大学时,有次有事迟到,赶到教室时几乎都已经下课了。

高斯走进教室后,发现教师不在,黑板上写着几道题。

高斯以为这些题目是今天的作业题,便把题目记下来。

当晚,他花了一整夜时间去研究这些数学题,没想到的是,这些题目异乎寻常地难。

高斯直到天亮也只解决了一道题,第二天他很沮丧地找到老师,把这些都告诉了他。

他的老师异常震惊:“这些可都是数学史上最著名的难题啊,你竟然只花一个晚上就解决了一道?”而高斯解决的这道难题,就是困扰了数学家两千年之久的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问题。

那一年,高斯只有19岁!3、华罗庚: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

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

10个数学趣味小故事

10个数学趣味小故事

10个数学趣味小故事中国数学家古诸葛说过:“数学是比人更高的科学。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古今中外,数学家们都在用努力丰富数学的内容,拓展数学的应用范围,探索数学的新发现,数学就如同一部无穷无尽的史诗,带着人类以不断前行。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历史上这些数学趣味小故事:第一个故事,说的是古希腊数学家几何家利比里奥。

他在赫拉克利特的“七论”中提出的第四论,受到普里马克斯的激励,他发现可以使用图形来为定理证明,这革命性的发现拉开了数学证明的帷幕。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17世纪的法国数学家福楼拜。

他被誉为“运筹帝”,是运筹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运用正方形最优设计精确计算船舶帆型,成功修建了许多运河,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第三个故事,是英国数学家格雷厄姆的故事。

格雷厄姆提出的无穷数学论,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被世人公认为数学的大突破。

第四个故事,是美国数学家埃文斯贝克的故事。

他提出了独特的“贝克革命”,即让数学变成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人们解决复杂数学问题时更加有效、准确。

他的思想在数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个故事,是古典几何家埃及数学家阿基米德。

他提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理”,解释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它们的对边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人类对空间几何的认识。

第六个故事,是日本数学家细谷正宗。

他发明了“细谷算法”,求解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简单,使日本数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第七个故事,是英国数学家阿尔弗雷德狄拉克。

他发现了十八世纪被称为“狄拉克共神论”的一种新的空间理论,改变了人们对空间的认知,成为数学大突破的开端。

第八个故事,是美国数学家索瓦尔埃尔德,他发明了椭圆函数,又改进了黎曼积分的概念,填补了许多数学的空白,为现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九个故事,是英国数学家亚瑟莫尔,他发明了概率论,提出了“莫尔不等式”,给出了复杂问题的数学解决方案,扩展了数学应用的范围。

最后一个故事,是美国数学家格里夫斯霍夫曼,他发明了图论,发展了网络理论,为计算机和科学实验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支持,成为数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十位数学名人故事

十位数学名人故事

十位数学名人故事十位数学名人故事导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

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些名人故事,欢迎查阅,供参考。

1、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

)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2、伽罗华生于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学校校长,还当过多年市长。

家庭的影响使伽罗华一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1823年,12岁的伽罗华离开双亲到巴黎求学,他不满足呆板的课堂灌输,自己去找最难的数学原著研究,一些老师也给他很大帮助。

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只宜在数学的尖端领域里工作”。

3、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岛南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

父亲是位数学家兼天文学家。

阿基米德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养,11岁就被送到当时希腊文化中心的亚历山大城去学习。

在这座号称"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阅群书,汲取了许多的知识,并且做了欧几里得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的门生,钻研《几何原本》。

4、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

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5、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

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

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家小故事十则
一蒲丰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142。

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

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

”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

二高斯
高斯是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

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三笛卡儿
笛卡儿最杰出的成就是在数学发展上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在笛卡儿时代,代数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几何学的思维还在数学家的头脑中占有统治地位。

笛卡儿致力于代数和几何联系起来的研究,于1637年,在创立了坐标系后,成功地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他的这一成就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解析几何直到现在仍是重要的数学方法之一。

四冯·诺依曼
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的冯·诺依曼。

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进步。

鉴于冯·诺依曼在发明电子计算机中所起到关键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1911年一1921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的卢瑟伦中学读书期间,就崭露头角而深受老师的器重。

在费克特老师的个别指导下并合作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此时冯·诺依曼还不到18岁。

五杨辉
杨辉,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

在13世纪中叶活动于苏杭一带,其著作甚多。

他著名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

著有《详解九章算法》十二卷(1261年)、《日用算法》二卷(1262年)、《乘除通变本末》三卷(1274年)、《田亩比类乘除算法》二卷(1275年)、《续古摘奇算法》二卷(1275年)。

杨辉的数学研究与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在计算技术方面,他对筹算乘除捷算法进行总结和发展,有的还编成了歌决,如九归口决。

他在《续古摘奇算法》中介绍了各种形式的"纵横图"及有关的构造方法,同时"垛积术"是杨辉继沈括"隙积术"后,关于高阶等差级数的研究。

杨辉在"纂类"中,将《九章算术》246个题目按解题方法由浅入深的顺序,重新分为乘除、分率、合率、互换、二衰分、叠积、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类。

他非常重视数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在《算法通变本末》中,杨辉为初学者制订的"习算纲目"是中国数学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

六陶哲轩
上幼儿园的一年半里,陶哲轩还在母亲梁蕙兰指导下完成了几乎全部小学数学课程。

母亲更多是对他进行启发,而不是进行填鸭式的教育。

而陶哲轩更喜欢的也似乎是自学,他贪婪地阅读了许多数学书。

七陈景润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姑娘呢。

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

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

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

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

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

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

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

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

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

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

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八华罗庚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

1930年,19岁的华罗庚到清华大学读书。

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

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

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

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

”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的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九鲁道夫的小故事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十雅谷伯努利的小故事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

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