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宗教的四次作业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参考答案要点
一、解释题
1、民族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
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
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错误)
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对)
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错误)
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错误)
三、论述题
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
(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
(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
(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
(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
2、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
(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
(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3、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
(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与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广大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3)是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和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4)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目前政策,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中心环节;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四化的可靠保证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题
1、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基础是(民族理论)。
2、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3、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
4、(宗教)问题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特殊意义,它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
5、作为解决民族问题行动准则的(民族政策),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关系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6、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概况三者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构成了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7、《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全国(民族院校、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地区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8、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这一历史现象(客观规律、生存规律、发展规律、消亡规律)的学说。
9、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认识、解决民族问题的(立场、原则、途径、方式)。
10、民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关系特点相结合,逐步形成的(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原则、处理民族问题的行动准则、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11、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发展、实践)。
12、民族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阶级利益、国家安危、社会稳定、建设成败、民族兴衰)。
13、学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教育、帮助各民族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
14、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看问题、唯物辩证看问题、理论与实际)的方法。
15、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1%)
16、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上千万的民族是(壮族)。
17、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18、我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20、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人)。
21、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人)。
22、被称为“热带植物之宫”的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
23、我国被列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是(内蒙古)。
24、少数民族地区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是(宁夏银川平原)。
25、我国长绒棉、瓜果的重要生产基地是(新疆绿洲地区)。
26、内蒙古煤储量有2000多亿吨,占全国(第二位)。
27、在我国143个陆地边境县中,民族地区有(112个)。
28、在我国的边境线上,跨境而居的民族有(30多个)。
29、中国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始于(秦朝),是从(公元前221年)开始形成的。
30、匈奴于(公元前209年)统一蒙古高原,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游牧民族的奴隶制政权。
作业三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
1、氏族与民族的根本区别是(B)
A、经济关系
B、血缘关系
C、地域关系
D、利益关系
2、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是(C)
A、民族矛盾
B、民族的社会原因
C、民族差异
D、民族交往
3、(B)族的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3位代表之一。
A、土家
B、水
C、苗
D、布依
4、广西壮族自治区域自治区成立于(A)年
A、1958年
B、1952年
C、1984年
D、1956年
5、首次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是(D)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选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
1、对民族发展起到精神纽带作用的因素是(BCD)
A、共同语言
B、共同文化
C、共同族源
D、共同心理认同
2、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的趋势是(CD)
A、问题越来越多
B、矛盾越来越尖锐
C、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
D、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共同性日益增多
3、民族平等作为一个历史概念,由于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政党对它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要求,民族平等在实践中具有(BD )
A、民族性
B、时代性
C、文化性
D、阶级性
4、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有(ABCD)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互助
D、民族和谐
5、西部大开发地理范围包括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即,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和(ABCD)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